有關茶的知識范文
時間:2023-12-18 17:57: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有關茶的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犬;臂部;皮片;移植
犬前肢臂部以下輕微皮膚裂傷、小的皮膚缺損傷,可以通過簡單的常規(guī)外科縫合法來閉合傷口。但臂部以下例如近肘部面積較大的損傷,尤其是在皮膚缺失較多的情況下,其修復手術則不能按常規(guī)的方法進行閉合。有關臂部以下部位皮膚較大面積損傷后的修復(例如由車禍造成較大面積皮膚外傷的修復,腫瘤術后皮膚較大面積損傷的修復等)方面,國內尚未見有報道。為了滿足獸醫(yī)臨床上的需要,開展這方面的試驗與觀察,將會逐漸受到專業(yè)人員的重視。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動物
在犬市上購買兩只成年京巴犬,飼養(yǎng)2周,觀察兩犬被毛光亮,無皮屑、掉毛,皮膚無疤痕。精神狀況良好,體溫在37.5℃~38.5℃之間,呼吸為10―15次/秒,大小便正常,鏡檢糞便無寄生蟲卵。在確定犬的健康狀態(tài)后,隨機編為1號和2號,分別進行試驗與觀察。
1.2試驗用品
常規(guī)手術器械、敷料及醫(yī)用絲線等,速眠新注射液、蘇醒靈注射液(由軍事醫(yī)學科學院軍事獸醫(yī)研究所提供),0.1%新潔爾滅、2%碘酊、75%酒精、注射用生理鹽水、硫酸阿米卡星和Marbocyl Fd(由天津農學院外科手術室提供),四環(huán)素軟膏,伊麗莎白項圈,口籠,犬籠,數(shù)碼照相機等。
1.3試驗方法
首先對犬進行全身麻醉,側臥保定。按常規(guī)對一側前肢肩部、臂部的手術區(qū)域進行備皮,清洗,消毒,覆蓋創(chuàng)巾。
準備供皮皮片:在供皮部位即沿肩部長軸切開兩條等長的平行切口,分離皮下組織,將分離的兩端有蒂的皮片向內卷成筒狀,縫合成皮管。將皮管下的缺損皮膚進行常規(guī)結節(jié)縫合,等管狀皮膚成活后,進行皮膚移植。在臂的近肘部人工造創(chuàng)。從皮管較遠一端切取與造創(chuàng)面積大小相等或略大的皮片,向下旋轉移植到創(chuàng)口處縫合。當移植的皮片愈合后則切去管狀皮膚,切口做常規(guī)外科縫合。拍照。術后觀察,拆線。
2.驗邊程與結果
2.1皮管的縫合
先后取1、2號犬,按0.1ml/kg體重肌肉注射速眠新注射液,進行全身麻醉。右側臥保定于手術臺上,將左側肩部及其周圍的皮膚進行大面積剪毛、備皮、消毒、覆蓋創(chuàng)巾。用手術刀沿肩胛岡先切出長約7cm的縱向皮膚切口,向后間隔約3cm再切一等長、平行的皮膚切口,用手術剪分離皮下組織,出血部位用紗布壓迫止血。將已分離的皮片向內卷曲,縫合成管狀即皮管??p合時選用規(guī)格2/0(原7#)絲線,針間足巨約7mm。將皮管下的缺損皮膚創(chuàng)口牽拉對齊后,采用結節(jié)縫合(圖1)。用生理鹽水沖洗及碘酊消毒傷口。
術后3天內肌肉注射丁胺卡那及Marbocyl Fd,精心喂養(yǎng)、護理,配帶伊麗莎白項圈,防止犬舔咬傷口。1號犬7天后拆除皮管及其下方傷口處的縫線。18天后待皮管傷口完全愈合、成活,且無感染化膿現(xiàn)象時,便可進行皮膚移植(圖2)。2號犬在手術完成第3天傷口感染并化膿,每天用3%雙氧水和生理鹽水沖洗感染部位及其周圍區(qū)域。在此期間,加強飼養(yǎng)管理及護理。處置4天后感染部位逐漸恢復正常,術后第12天將剩余的縫線拆除。
2.2人工造創(chuàng)
分別將1、2號犬全身麻醉,右側臥保定于小動物手術臺上,在左側前肢臂部、肘部及前臂上部進行剪毛,備皮,消毒,覆蓋創(chuàng)巾。手術切開左側前肢肘部皮膚,造創(chuàng)面積約為4cm×3cm,創(chuàng)面用生理鹽水沖洗。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部位用滅菌紗布壓迫止血。
2.3皮管有蒂皮片的切取與移植
1號犬和2號犬分別在術后第18天和第19天進行手術。在皮管上端與肩部皮膚相連接的部位,以皮管為中心,切取4.5cm×3.5cm大小面積的皮片,分離皮下結締組織,做為供皮皮片。
將分離下來的與皮管相連接的有蒂皮片向下旋轉約180度,并牽拉、覆蓋在人造創(chuàng)口的受皮部位。將移植皮片的邊緣與人造創(chuàng)口部位的相應邊緣對齊,然后用規(guī)格2/0(原7#)絲線進行結節(jié)縫合,間距約7mm(見圖3)。
對供皮部位的創(chuàng)口,先從四個角開始,分別進行結節(jié)縫合。當創(chuàng)口的兩個長邊在中間對合時,再用結節(jié)縫合法閉合兩側皮膚。
2.4術后處理
在皮片移植結束后,肌肉注射Marbocyl FD預防感染,1次/天,連續(xù)用藥3―7天,并每天在傷口處外涂碘酒。在此期間,飼喂蛋白質含量高的營養(yǎng)物質,以增加機體的抵抗力。為避免犬舔咬傷口,佩帶伊麗莎白項圈或根據情況佩帶口籠。1、2號犬均在皮片切取和移植術第10天拆除縫線(圖4),第17天后刀口愈合良好,移植皮片完全成活,此時將皮管在兩端分別從與皮膚連接的上方約1―2cm處切除,兩端的創(chuàng)口做常規(guī)手術縫合,第24天創(chuàng)口完全愈合,拆除縫線。術后第30天移植皮片長出被毛。
3、討論
3.1皮管有蒂皮片移植的特點
皮膚移植通常是在沒有受損、容易切取的部位(例如背部、腹部)做為供皮部位,切取數(shù)個很小的皮膚小塊,移植到被損傷的受皮部位。這種手術操作的技術性較強,尤其是術后護理要求高,移植皮塊的壞死率高。因此,該法在獸醫(yī)臨床上應用有一定的難度,而有蒂皮片的移植則具有手術操作簡單、不容易感染、傷口愈合快、成功率高等特點。
當皮膚損傷創(chuàng)口較大、創(chuàng)口周圍有幾個部位的皮膚可做為供皮部位進行選擇時,應首先選擇一般的有蒂皮片移植法進行移植,例如雙側或單側有蒂皮片移植。但如果皮膚損傷創(chuàng)口周圍沒有可供移植的皮膚做為供皮部位進行選擇時(例如臂的近肘部或以下各部),就要從較遠的肩部等有條件供皮的部位進行選擇,這時皮管有蒂皮片移植法可能是一種較好的選擇。皮管像座小的橋一樣,將皮管兩端較遠距離的皮膚連接為一體。皮管橋可以把營養(yǎng)物質從橋的上端運送到下端,以供給移植到受皮部位(如臂的近肘部)皮膚的需要。雖
然皮管橋有蒂皮片移植需要二次或幾次手術才能最后完成有蒂皮片的移植,手術也具有感染的可能性(如2號犬),但如果采取適當?shù)拇胧饕刂坪酶腥?,其手術的成功率相當高。因此,就皮管有蒂皮片移植的優(yōu)點來看,該法具有應用的實際意義,值得我們進一步認真的思考,并在臨床中進行應用。
3.2皮管有蒂皮片移植的血液供應
有關犬皮膚的血液循環(huán)特點,國內形態(tài)學方面的資料尚未見有報道。據國外有關的資料報道,分布于犬皮膚的血管從深層組織進出后,在皮下或皮肌內(有皮肌的部位)形成小的血管叢,從血管叢發(fā)出的小血管供應皮膚的營養(yǎng)。因此,我們認為對于切取及縫制皮管的手術在理論上是有較充分依據的。皮管之所以能成活是因為皮管兩端與身體皮膚相連,皮管部的皮下結締組織與皮管兩端皮膚內的結締組織仍然相連。皮管部皮膚的營養(yǎng)是通過皮管兩端皮膚皮下結締組織內的血管叢供給的。
皮片移植時,供皮皮片雖然是被完全從供皮部位切割下來了,但皮片的上部仍通過皮管與身體相連,當供皮皮片被移植到受皮部位時,皮管就像個長長的蒂一樣與供皮皮片相連,移植的皮片通過皮管橋內的血管叢供給營養(yǎng),移植皮片才有能夠成活的可能。
在進行皮膚移植之前,選擇供皮部位時,要首先考慮不破壞供皮皮片的血管及血管叢。這就要求專業(yè)人員清楚皮膚血管分布走向,在分離移植皮片的皮下組織時,要盡量從較深的部位(如深筋膜、肌肉)進行分離,以保證血管叢不被破壞,血液循環(huán)通暢。在切割有蒂皮片時,為了保證皮片的血液供應,如果皮片的寬度再大些也可能會更好些。
3.3術后護理
由于犬不像人那樣主動配合治療,術后的護理是手術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手術后犬啃咬術部(尤其是前肢),這是首先要考慮避免的情況,因此要盡可能的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如佩戴伊麗莎白項圈或者佩戴犬口籠。這些措施不但可以保證傷口的完整,同時可預防感染。
篇2
【關鍵詞】 尖銳濕疣;電離子治療儀;干擾素;5-氟尿嘧啶;中藥
尖銳濕疣(CA)是一種性傳播性疾病,它是由人類瘤病毒(HPV)感染引起。近年來發(fā)病率很高,復發(fā)率也較高。2006年5月—2008年12月,我科采用GX-Ⅲ型多功能電離子治療儀(下稱治療儀),結合肌注干擾素(IFN)加5-氟尿嘧啶(5-FU)及中藥熏洗坐浴治療CA126例,臨床上取得了滿意效果。現(xiàn)就觀察結果分析如下。
1 臨床資料
126例均為本院肛腸皮膚科患者??梢娕R床典型皮損,醋酸白實驗陽性,病理切片確診CA,符合衛(wèi)生部防疫司1991年制定的CA診斷標準。其中男75例,女51例;年齡17~60歲,平均32.4歲,病程1~24周,平均3.2周;皮損1~32個不等。皮損部位男性冠狀溝、尿道口、包皮、處以及肛周、陰囊;女性以大小、尿道口、處為多見。將上述病例隨機分為四組:A組28例用治療儀治療;B組31例用治療儀加局部肌注IPN治療;C組29例用治療儀加中藥熏洗坐浴治療;D組38例用治療儀聯(lián)合肌注IFN加5-FU外用及中藥熏洗坐浴治療。
2 治療方法
A組單用治療儀:先將局部常規(guī)消毒后,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1~2min后將治療儀接通電源,用短火、電壓調至10~15V之間,握筆式邊燒灼邊用生理鹽水棉棒揩去焦痂,手術針從疣表面燒灼,把疣體碳化或氣化干凈,治療中可根據疣體大小來決定碳化深度,術后創(chuàng)面用百多邦軟膏外涂,不需包扎。觀察兩周為1個療程。
B組用治療儀加局部IFN肌注:除A組治療外,將IFN100萬單位,用2%利多卡因1ml稀釋,在疣體基底部注射,每周兩次,兩周1個療程。
C組用治療儀加中藥熏洗坐?。撼鼳組治療外,用中藥:板藍根30g,大青葉30g,馬齒莧30g,敗醬草30g,薏苡仁30g,旱蓮草30g,白花蛇舌草30g,三棱10g,莪術10g,加水1500ml煎沸,先熏后坐浴,每日1次,兩周1個療程。
D組用治療儀聯(lián)合肌注IFN加5-FU外用及中藥熏洗坐?。撼鼳組、B組、C組治療外,將浸過5-FU注射液紗布塊沿病灶部環(huán)行包扎,每日換藥1次,連用5天,5天后改涂百多邦軟膏,包扎期間濕敷區(qū)域明顯潮紅并有糜爛傾向,則提前改涂百多邦軟膏。觀察兩周為1個療程。
3 結果
見表1。表1 四種不同方法治療126例(CA)結果表1分析,A組治療的28例一次性治愈為0,第二次治愈5例,經第三次治愈10例,治愈后有13例在3個月后復發(fā),復發(fā)率占46.4%;B組治療31例,一次性治愈15例,第二次治愈6例,經第三次治愈8例,治愈后有2例在3個月后又復發(fā),復發(fā)率為6.5%;C組治療29例,一次性治愈11例,第二次治愈8例,經第三次治愈6例,治愈后有4例在3個月后又復發(fā),復發(fā)率占13.8%;D組治療38例,一次性治愈29例,第二次治愈9例,總治愈率為100%,未發(fā)現(xiàn)復發(fā)病例。經統(tǒng)計學處理,χ2=19.5,χ2>6.63,P
篇3
2016 年5 月,各大媒體以采訪雷洋尸檢專家證人張惠芹為標題報道了備受社會關注的雷洋涉死亡事件的最新進展,縱觀所有報道,媒體對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張惠芹的稱謂無一例外的都界定成了專家證人。針對報道中提及的受雷洋家屬委托,經檢察院審批的中立第三方張惠芹教授的專家證人這種身份定位是否恰當,是否符合我國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什么樣的人才能具備專家證人的條件和資質; 專家證人發(fā)表意見的法律屬性和證據效力應如何確定; 在偵查階段能否啟動專家證人制度,應由誰來啟動,如何啟動等等問題,都值得我們法律人深思??v觀我國刑事訴訟法,均沒有專家證人和專家輔助人的明確字眼,而是以具有專門知識的人來籠統(tǒng)的概括專家證人制度和專家輔助人制度,這就導致在訴訟活動中容易產生角色錯位、職責錯位的可能,特別是容易出現(xiàn)將具有專門知識的人等同于司法鑒定人、專家輔助人或專家證人等問題。
筆者認為,將雷洋案件中接受雷洋家屬委托,經檢察院審批的中立第三方張惠芹教授身份既不能界定成專家證人,也不能界定成專家輔助人,更不能與鑒定人相混同,而應該將其身份界定成見證人。我國有必要在立法層面明確具體專門知識的的訴訟地位,從而改變司法實踐中角色錯位、職責錯位的現(xiàn)狀。
一、刑事訴訟法中具有專門知識的人的相關規(guī)定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44 條規(guī)定: 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決案件中某些專門性問題的時候,應當指派、聘請有專門知識的人進行鑒定。此法條將鑒定對象命名為涉及訴訟的專門性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將鑒定人命名成有專門知識的人。同時,刑事訴訟法第192 條第2 款至第4 款規(guī)定: 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人可以申請法庭通知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就鑒定人作出的鑒定意見提出意見。法庭對于上述申請,應當作出是否同意的決定。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適用鑒定人的有關規(guī)定。學界對此法條中有專門知識的人又界定成是專家輔助人,導致在司法實踐中存在鑒定人與專家輔助人二者難以區(qū)別,相混淆的現(xiàn)象。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刑事訴訟法中有專門知識的人進行更名,明確其訴訟地位。
二、我國刑訴中具有專門知識的人與英美法系專家證人制度的區(qū)別
在我國,對于雷洋案件中的張惠芹教授訴訟地位的界定,筆者認為不屬于我國刑事訴訟法中的證人,因為我國的證人是不需要當事人的委托的,其有法定義務對自己親身感知的事實向法庭陳述,也不具備可更換性,而雷洋案件中張惠芹是雷洋家屬委托的,其并沒有親身感知案件事實,也是可以更換的。媒體在報道中對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張惠芹的稱謂無一例外的都界定成了專家證人,這是將英美法系的專家證人制度引入在我國司法實務中,筆者認為這種提法不妥。在英美法系國家,專家證人被視為證人的一種,其訴訟地位并不會因為具有某一領域的專家身份而被法院特殊對待,而是向普通證人一樣需要出庭接受詢問,其訴訟地位與普通證人的訴訟地位相似,關鍵區(qū)別在于專家證人具備專業(yè)知識,具備可更換性,而普通證人不具備可更換性。
英美法系國家的專家證人制度和大陸法系國家的鑒定人制度都是為消除訴訟中的專門性問題障礙而在不同的訴訟模式中形成的,前者是當事人主義的產物,后者是職權主義的產物。就比較法視角來看,兩大法系有逐漸融合的趨勢,但以日本和意大利為典型代表的職權主義國家在改革中吸收了當事人主義的專家證人制度,并沒有直接移植或引入專家證人制度,沒有建立鑒定人和專家證人并行的機制,而是創(chuàng)設了有別于專家證人制度的所謂的專家輔助人制度或技術顧問制度。在我國現(xiàn)有的司法鑒定制度下,也不可能實現(xiàn)鑒定人與專家證人并行的機制,一是因為如果引入專家證人制度,司法鑒定制度就會顯得多余,專家證人的出庭在一定程度上就完全可以取代鑒定人對專門性問題提供證據,并且專家證人在聘請程序上簡便易行,當事人均按照自己的需要自主選擇有利于自己的專家,這些專家會竭力質疑對方的專家爭議,以維護己方當事人的利益,其后果便是司法鑒定制度邊緣化,進而被閑置; 二是我國目前存在多頭鑒定、重復鑒定等影響訴訟效率和公正的問題,如果盲目的引入專家證人制度勢必會加劇此類問題的發(fā)生,因為聘請專家證人的程序簡捷便利容易被當事人濫用,法庭將容易成為各方專家的必爭之地,尤其是在當事人為自己利益不惜代價聘請專家證人時,不僅會出現(xiàn)英美法系國家訴訟成本大量拖入或拖延訴訟的弊端,也會出現(xiàn)因當事人經濟條件的差異造成在專家證人使用上的新的訴訟不公平。因此,在雷洋案件中,各大媒體均把張惠芹教授稱之為專家證人實屬不妥。
三、我國刑訴中具有專門知識的人與專家輔助人制度的區(qū)別
我國刑事訴訟法中專家輔助人制度的創(chuàng)設是從我國當前的訴訟模式出發(fā),在吸收和借鑒了英美法系專家證人、顧問專家、技術陪審員等制度和大陸法系鑒定證人、輔佐人、技術顧問等制度相關內容的基礎上,建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專家輔助人制度。該制度創(chuàng)設目的一是彌補在法庭審理中法官專業(yè)知識的缺乏,抑制法官對鑒定意見的過度信賴; 二是協(xié)助當事人辨別鑒定意見的真實性、可靠性,避免當事人因無力質證而無端懷疑鑒定意見的正確性所引發(fā)的一些無意義的重復鑒定。專家輔助人這一詞也是我國學理上的概念界定,學界、司法界普遍認為我國2013 年開始實施的新《刑事訴訟法》第192 條第2 至第4 款在立法層面上第一次正式確認了我國刑事專家輔助人制度。但縱觀刑訴法全文,法條僅是籠統(tǒng)地以具有專門知識的人來詮釋專家輔助人,并沒有在立法層面上明確使用專家輔助人一詞。專家輔助人制度旨在法庭審理中就鑒定人做出的鑒定意見進行質證,其使用階段只能限定在法庭審判階段,并沒有擴展到偵查和起訴階段。因此,筆者認為,在雷洋案件中,張惠芹接受雷洋家屬委托,經檢察院審批對北京明正司法鑒定中心開展的雷洋尸檢過程進行全程監(jiān)督,張惠芹具備專門知識,但并不屬于專家輔助人,因為我國尚未在偵查階段的專家輔助人制度。
我國《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208條規(guī)定: 偵查人員對于與犯罪有關的場所、物品、人身、尸體應當進行勘驗或者檢查,及時提取、采集與案件有關的痕跡、物證、生物樣本等。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指派或聘請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在偵查人員的主持下進行勘驗、檢查。同時,《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第209 條對此作了一直的規(guī)定。筆者認為,上述條款提到的具有專門知識的人,既包括了鑒定人和提供鑒定意見技術的專家兩種人,兩種人都是勘驗、檢查活動的具體實施者,前者出具的法律文書可以是鑒定意見,但后者出具的法律文書則不屬于鑒定意見,而是檢驗報告,后者身份界定成檢驗人更具說服力。其中《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的解釋》第87 條明確規(guī)定: 對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需要鑒定,但沒有法定鑒定機構,或者法律、司法解釋規(guī)定可以進行檢驗的,可以指派、聘請有專門知識的人進行檢驗,檢驗報告可以作為定罪量刑的參考。這里的有專門知識的人并非鑒定人,而是檢驗人,有學者提出將該檢驗人界定成審前階段的專家輔助人,有其合理性,但筆者認為,此觀點還值得商榷,因為上述檢驗人親自參與了勘驗、檢查活動,是活動具體實施者,我們的專家輔助人并不是檢驗過程的參與者,而只是對檢驗者做出的檢驗鑒定意見進行法庭質證,幫助法官理解專門性問題。如若將專家輔助人與具體檢驗人相等同,就意味著專家輔助人制度與鑒定人制度項合并了。
四、我國刑訴中具有專門知識的人與刑事訴訟人的區(qū)別
對于雷洋案件中張惠芹教授的身份可否界定成刑事訴訟人呢? 筆者認為,這種界定不符合我國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明確規(guī)定: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人或者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人,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托訴訟人。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人,有權隨時委托訴訟人。,由此法條可知,對于公訴案件,委托刑事訴訟人的起始時間是案件偵查終結,移送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方可委托,在偵查階段無權委托訴訟人。北京市檢察院的官方微博報道稱,雷洋案件是由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自偵的瀆職犯罪案件,屬于公訴案件的范疇,該案件至今只是處于偵查階段,尚未偵查終結,因此受雷洋家屬委托的張惠芹教授不具備刑事訴訟人的法定要件。筆者認為,將雷洋案件中接受雷洋家屬委托,經檢察院審批的中立第三方張惠芹教授身份界定成見證人更符合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
篇4
一、明確指導重點,選擇觀察流程
(1)傘狀式流程。教師以某一區(qū)域為中心帶動周圍區(qū)域來實施觀察,新出現(xiàn)的主題或矛盾較多的區(qū)域是教師觀察的中心和重點。如我班新出現(xiàn)的游戲主題“出版社”中,圖書出版的頁面分工和故事主題、頁面內容等,對幼兒的協(xié)調合作性要求非常高,而且還涉及制作后的銷售問題。“經理”管理起來問題紛雜煩多,幼兒易各持己見,難以開展活動。因此,筆者則對這一主題實施定點觀察,引導經理帶大家通過討論協(xié)商開展工作,逐步解決各個問題。先討論“畫什么故事?是現(xiàn)編還是用以前聽過的?故事里該畫些什么情節(jié)更吸引人?”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討論“故事分幾頁畫,每頁畫什么?由誰畫哪一頁?最后由誰收集裝訂?”在圖書制作成功后,再討論“由誰銷售?可到哪些地方銷售?該如何推銷才能讓客人買?”通過協(xié)商討論,幫助幼兒把復雜的問題一步一步簡單化,進而深入解決,在這基礎上,對其他的游戲主題進行掃描觀察,在“中心”與“四周”的關系中,分清主次,同時避免顧此失彼的現(xiàn)象發(fā)生。
(2)鐘擺式流程。在各個游戲主題都玩到一定熟悉程度的基礎上,教師以幾個相關主題為觀察重點,來回于既定的兩三個區(qū)域實施定點或追綜觀察,而對其他區(qū)域也進行遠距離掃描。這適用于幾個不同的游戲主題,也適用于同一游戲主題的不同方面。如大酒店游戲玩到一定程度時,筆者便以設計師、廚師、服務員為觀察重點,引導他們創(chuàng)新設計、烹煮、宣傳服務互相配合,如設計師將設計的新菜譜及時送到廚房烹飪,并及時與服務員商量如何向客人介紹、宣傳新菜;服務員及時將客人的要求反映給廚師、設計師,以便盡快滿足客人的要求,使幼兒的合作協(xié)調能力大大提高,而對于娛樂室、溫泉室、小賣部、收銀臺等實行掃描式觀察。這樣教師可以較為詳細而全面地了解幼兒在這些聯(lián)系密切的游戲中的互動情況,為進一步指導和提高幼兒的游戲水平,提升幼兒的游戲經驗作準備。
(3)卷地毯式流程。在活動中教師對每個游戲區(qū)域都給予關注,巡回進行掃描或追蹤觀察。這一流程可以綜合了解各區(qū)域情況,在進行綜合分析、評價、測查時常用到。這一流程的特點是面面俱到,但在具體實行的情況下,在面面俱到的同時應有條不紊追蹤觀察的線索,使觀察有所側重點。如在測查幼兒的語言發(fā)展情況,就應針對幼兒使用的語言,在各個游戲間進行巡回掃描或追蹤觀察,有系統(tǒng)、有重點,如廚師與服務員的對話、服務員與顧客的對話、顧客與收銀員的對話,否則會出現(xiàn)“蜻蜓點水”的現(xiàn)象,使觀察結果流于表面。
(4)自由式流程。在游戲開展中,某個游戲玩了一定階段,常出現(xiàn)游戲的發(fā)展、情節(jié)停滯的現(xiàn)象,這時,教師可用“自由式”流程觀察。主要是為了讓我們發(fā)現(xiàn)一些不尋常的事情,更好地了解幼兒的發(fā)展趨勢,促進游戲發(fā)展。教師可以不受線路的限制,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如大酒店游戲玩了一定時間后,生意漸漸冷清,大家都被新的游戲所吸引去了,大酒店游戲出現(xiàn)了停滯狀態(tài),但我卻發(fā)現(xiàn)廚師們仍熱衷于煮菜,只是一盤盤美觀漂亮的菜煮好后放在廚房無人問津,于是筆者引導幼兒回憶參觀酒店自助餐的情況,在我的啟發(fā)引導下,服務員把這些煮好的菜一盤盤在餐廳的大餐桌上擺成“花”“火車”的形狀,開展自助餐活動。這一新的活動形式馬上吸引了不少幼兒,使大酒店的生意恢復了紅火,促進游戲發(fā)展。
在上面這些流程中,較常用的是傘狀式、鐘擺式、自由式這三種流程,它從新游戲開始―游戲間的交流合作―促進游戲進一步深入發(fā)展等一系列方面,幫助我們更好地開展游戲的觀察指導,為促進游戲發(fā)展,開發(fā)提高幼兒的各種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幫助。
二、引導游戲主體,巧妙指導游戲
(1) 游戲介入法。這也是大家用得比較多的一種方法,即教師以游戲者的身份參與游戲。這一方法又可分為“平行式介入”和“交叉式介入”。平行式介入是指教師和幼兒玩相同的游戲材料或情節(jié),提供示范作用,常用于游戲能力弱的幼兒。如與能力弱、游戲意識弱的幼兒一起到旅行社當游客,隨導游到機場坐飛機,到處游玩,使他們在了解掌握每個游戲的游戲玩法、坐飛機的程序等的基礎上,了解集體游戲的游戲規(guī)則,感受到集體游戲的樂趣,引導幼兒從每次游戲的無所事事,從破壞型人員逐漸轉變?yōu)楹献餍汀⑴c型游戲人員。交叉式介入是指教師主動參與或接受幼兒邀請參與游戲,通過與幼兒的互動,來達到指導游戲的目的。這也是用得較多的一種方法。如教師作為顧客到大酒店點菜、到超市買東西,教師作為游客到旅行社游玩,作為觀眾觀看民俗表演團的表演,這些都能讓作為工作人員的幼兒獲得充分的成就感,并隱性地指導幼兒游戲,有利于充分調動幼兒游戲積極性,發(fā)揮幼兒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促進游戲的發(fā)展。
(2)材料提供法。這種方法是教師提供材料來促進游戲情節(jié)的發(fā)展,如我在大酒店游戲中提供了紙和彩筆,便有孩子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畫畫,那畫些什么呢?在我的鼓勵下,幼兒設計起新菜,于是,大酒店游戲中便多了個設計室,使幼兒的合作難度系數(shù)又進一步提高,從廚師與服務員的兩方面合作到設計師、廚師與服務員三方面協(xié)調,為他們的協(xié)調合作提出新的更高難度的要求,即設計師新設計的菜譜要與廚師交流,請廚師烹飪;也要與服務員交流,告訴服務員該如何向客人宣傳介紹;服務員要將客人的要求及時告訴廚師、設計師,請他們設計、烹飪。這同時也為大酒店游戲注入了新的創(chuàng)造力和活力。通過材料提供法,游戲情節(jié)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還可以有目的、有計劃發(fā)展幼兒某些方面的能力,幫助幼兒進一步完善和遷移經驗,提高游戲水平。
(3)語言指導法。是指教師在游戲中運用“建議”“鼓勵”“邀請”等不同形式的語言,達到指導游戲的目的。例如在開展“地瓜干加工廠”的游戲活動中,剛開始時,幼兒扮演“地瓜干加工廠”的工人,他們生產了大批量的“地瓜干”,后來卻不知道如何處理了。而老師則在這時扮演一個參觀者的角色,問幼兒這些地瓜干是否要進行包裝,然后再拿到商店中賣?于是,游戲的情節(jié)進了一步,一部分小朋友開始包裝“地瓜干”,一部分則把包裝好的“地瓜干”送到即將開張的“閩西干店”中賣,而有些小朋友則當上了售貨員和顧客,一系列的活動把游戲推上了。幼兒玩得開心、玩得快樂。由此可見,在游戲開展過程中,教師語言的有機引導是促進幼兒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重要條件。
角色游戲的指導沒有固定的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程序,它需要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才能達到與幼兒的互動,提高游戲水平,促進幼兒發(fā)展的目的。
三、暢述游戲體驗,積極游戲講評
游戲的講評是組織指導游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能對游戲起導向作用。教師對游戲的成功講評可為幼兒下次活動時發(fā)展游戲情節(jié),鞏固游戲中所獲得的情緒體驗,提高游戲質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游戲的講評中,可把游戲的評價變?yōu)椤胺窒砜鞓贰?,重視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體驗,盡量做到注重游戲過程而不注重游戲結果。從幼兒對游戲活動的參與度以及愉悅的程度看幼兒對游戲活動的體驗;對游戲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和反映的知識經驗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看幼兒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從與伙伴交往中看幼兒是否具有組織能力。在評價中以幼兒為主體,從幼兒的實際體驗出發(fā),展開討論。
篇5
一般資料:
60例病人均為我科門診病人,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齡19-47歲,平均22歲。病期20天-10個月,平均⒉4個月。全部病例均具有典型皮損。5%醋酸白試驗陽性。皮損累及部位:54例發(fā)生于外生殖器,其中5例同時累及。另有6例單純累及。病人根據就診日期(單、雙日)被隨機分為2組。
治療方法:
1. 冷凍治療組(單日就診組):局部常規(guī)消毒后,用棉簽蘸液氮直接按壓于疣體表部或根部,當皮損完全結冰變白之后,視皮損大小、厚度、部位分別維持3-7秒不等。而后拿開棉簽等其自然復溫,為一個凍融。反復凍融2-3次即可。
2. 電離子手術治療治療機治療組(雙日就診組):我們采用廣西科學院應用物理研究所生產的gx-ⅱ型多功能電離子手術治療機。治療前患難處常規(guī)消毒。粘膜部位采用 1%丁卡因棉片貼敷作表面麻醉;皮膚部位采用1%利多卡因或魯卡因侵潤麻醉。然后選用短火,電壓12~15v,逐個氣化掉疣體組織。
療效判定標準:
病損處狀突起變平坦,皮膚粘膜光滑,恢復正常者為痊愈。皮損縮小,變薄疣體數(shù)目減少為有效。連續(xù)治療2次無變化為無效。
治療結果:
液氮冷凍治療組30例患者,經一次治療痊愈13例(43%),經兩次治療痊愈11例(37%),有效6例(20%)。痊愈平均時間為17.5天。電離子手術治療機治療組30例患者,經一次治療痊愈23例(77%),經兩次治療痊愈6例(20%)有效1例(3%),痊愈時間平均為11天。兩組治療相比較經統(tǒng)計學處理p<0.05,有顯著差異。電離手術治療機治療組優(yōu)于液氮冷凍治療組。
從以上治療結果不難看出,液氮冷凍和電離子手術治療機的應用對于尖銳濕疣都不失為有效的治療方法,且治療過程中均未見全身不良反應,但后者的治愈率明顯高于前者,尤其是其一次治愈率高,且術后創(chuàng)面較之冷凍術后易干燥、早結痂、修復快,因而病人易接受。值得推廣。
中西醫(yī)結合診治尖銳濕疣8例報告
內蒙古榮康醫(yī)院 仝麗榮
內蒙古防疫站 乙曉蒙
近年來性傳播疾病的發(fā)病率增高,尖銳濕疣的發(fā)病也明顯增多,尖銳濕疣的病因為人體狀瘤病毒(hpv)感染所致。女性尖銳濕疣主要發(fā)生在、尿道口、陰道口、為粉紅色大小不等,質軟的贅生物,外形呈狀、丘疹狀及菜花狀表面濕潤柔軟,局部癢,并壓迫感,白帶量大,觸之易出血。用5%醋酸液,涂皮損處1-3分鐘變白為確診。本病也常合并滴蟲、霉菌,淋病等感染。其中有1例女童患此病,可能與成人生病有關。
本病國為外治療多以破壞局部疣體為目的,如20%足葉草酯酊,0.5%足葉草酯毒素,液氮冷凍,co2,激光,電及手術切除等[1、2]均需由專科醫(yī)生操作,對多發(fā)者還需分次治療而且可造成局部瘢痕等副作用,給患者增加一定痛苦,復發(fā)率亦高。
筆者采用水針配中藥外洗治療此病;治療取穴:外關、曲池、血海、足三里。操作:用51/2號-6號針頭,5ml針管抽吸2-4ml板蘭根注射液,每次取2-4穴直刺,稍施行提插,有酸脹感,回抽無血,將藥液緩緩注入穴位,每穴注入1-2ml ,隔日一次。取外關、曲池穴位,能祛風清熱,取血海,足三里穴能活血養(yǎng)血通絡。注板蘭根注射液能起到抗病毒,清熱解毒。此藥經穴位相互作用而發(fā)揮較強的綜合療效。
在水針治療同時用大青葉100g加涼水1000ml 水煎,濃縮200 ml液,一次用50ml 擦洗皮損處,然后在距40cm紅外線燈下照射15分鐘,隔日治療一次,7次為一療程,紅外線光照能產生熱效應,使局部組織血管擴張,血流增快,血液循環(huán)改善有利于代謝產物的吸收和消除炎癥。治療期間禁止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內褲每日煮沸消毒更換。
此法治療8例(包括1-7歲女童)(ca)患者取得滿意效果。成年人7例已婚,年齡在20-30歲之間,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1年。治療3次后疣體控制部分干枯,7次后疣體全部脫落,體表贅生物完全消失。經隨防達一年以上。均未出現(xiàn)原有癥狀,性生活正常。
利用中西醫(yī)結合診治尖銳濕疣,方法簡便,經濟、無合并癥及后遺癥,療效肯定,患者易于接受。
篇6
關鍵詞:紀念性植物景觀;植景空間;施洋烈士陵園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5-0162-02
1 引言
隨著紀念公園和城市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城市紀念公園的數(shù)量正在迅速上升。目前通過對有關紀念公園游客行為特征的調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游客以紀念人文景觀和休閑活動為主要游覽目的。植物景觀作為紀念公園最重要的自然景觀,由不同種類的植物和不同類型的植物群落組成,最能滿足游客接近自然、游憩休閑的需求。游客作為紀念公園的直接使用者,對園內植物景觀的喜好理應受到更多的關注和了解[1]。
2 調查地與調查研究內容、方法
2.1 調查地概況
武漢市施洋烈士陵園位于洪山公園的東南部,武漢市主要交通主路―武珞路的北側。坐北朝南,面朝主道,公園面積較小。園區(qū)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公園入口廣場,設三層臺階,步行而上,中央廣場立有一座施洋烈士塑像。第二部分為山頂紀念碑及施洋烈士衣冠冢。第三部分為兩側游人活動區(qū)。陵園以洪山為依托,地勢北高南底,樹木蔥郁。據了解,園內有植被種類200多種,植被形成的空間豐富多樣(圖1)。
目前園區(qū)已成為周邊居民休閑生活的重要場所,為了給居民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優(yōu)美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筆者于2015年5~6月在園區(qū)內主要景點區(qū)域進行問卷調查。借助現(xiàn)場拍攝的照片以及對研究對象的問卷調查,了解了游客對陵園植物及周邊植被景觀空間的喜好程度[2]。
2.2 調查研究內容及方法
調查共分發(fā)問卷100 份,回收有效問卷85份。為了確保調查問卷設計的客觀性及合理性,筆者綜合專家及部分游客的建議對問卷進行擬定。本次調查問卷主要調查兩方面信息:①對來訪游客的性別、年齡、居住地等個人信息進行了解;②調查其對陵園內植物景觀的喜好選擇,包括空間形態(tài)、配置方式及植被觀賞等方面。
3 數(shù)據結果與分析
3.1 游客特征分析
通過對烈士陵園游客特征的基本分析:游客中男性比例較大,占61%,女性占39%。來園游客以中老年人居多,20 歲以下占26%,20~39 歲占5%,40~59 歲占27%,60 歲以上占42%。受調查游客學歷普遍較低,初中及以下占56%,中專/高中占13%,大專/本科占19%,碩士及以上占12%。同時在來訪的游客中,以下崗退休人員占多,為39%,周邊校園學生30%,在職勞動者僅占14%。武漢市區(qū)游客占90%,國內其他省市游客占10%,來園游客以武漢市居民為主,其中也有很多為來自陵園周邊居民區(qū)的市民。
3.2 游客對陵園植物景觀的喜好
3.2.1 對植物空間形態(tài)的喜好
植物的空間形態(tài)可分為開敞、半開敞、封閉、半封閉空間。在烈士陵園中以半開敞及半封閉式的空間形態(tài)居多。利用植被的高度、疏密程度及樹形等植被形態(tài)特性進行一定的營造。調查發(fā)現(xiàn),68%游客喜歡較為開敞的植被空間,周邊以低矮的灌木及花卉組成,視野開闊,便于聚會交流。54%游客喜歡半封閉的植物空間,背靠密林,安靜舒適,適合游客停留休閑。也有10%左右的游客喜歡封閉的植物空間,這類空間以種植蔥郁的喬灌木為主,可為游客營造足夠的私密性。但也給游客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
3.2.2 對植物配置方式的喜好
傳統(tǒng)陵園多采用規(guī)則式種植,以營造肅穆之感。調查結果表明:花草樹木齊全的混合型配置方式是游客的最愛。其次為樹木混合型的植被配置。由于花、果類植被對游客的吸引力高于樹木,所以陵園內混合型植物配置的方式比單種類植物配置方式要更易受到游客的喜愛。
3.2.3 對植物觀賞特色的喜好
陵園中以常綠植被為主,筆者根據植物不同的觀賞部位分類[3]。通過調查統(tǒng)計:59%的游客喜歡觀葉植物;觀花、觀枝植物各占40%;但喜歡果實植物的游客僅占10%,這可能與陵園植物中結果類植物較少有關。
3.3 相關交叉分析
3.3.1 不同性別游客的喜好
調查分析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喜歡開敞空間,且對觀賞植被的細節(jié)更感興趣,特別是對花及果實的觀賞。而男性則很少留意周邊的植被細節(jié)。
3.3.2 不同年齡游客的喜好
調查發(fā)現(xiàn),中青年游客會先從植物整體形狀出發(fā),然后逐漸注意其花、葉等部位,而中老年游客則更注意植物的花、葉、果等部位。隨著年齡的增大,游客對植物的細節(jié)觀賞差異逐漸減小[4]。
3.3.3 不同職業(yè)游客的喜好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除去喜好植物的專業(yè)人員以外,多數(shù)學生在游園時,比較喜歡開敞且植物觀賞細節(jié)較多的區(qū)域;而退休人員則更傾向于安靜的半封閉空間。
4 調查結果與建議
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半開敞的植物空間、喬灌草混置、觀葉植物景觀是多數(shù)游客的最愛。不同的性別選擇差異還表明,女性游客對于多種植物景觀的喜愛性較強。在對不同年齡層次的調查分析中得知,年輕游客的喜好差異表現(xiàn)較大,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則對植物景觀的喜好差異有所減小。在不同職業(yè)的人群調查中發(fā)現(xiàn),學生群體對植物景觀的喜好廣泛,以喜愛開敞空間最盛;而其他職業(yè)人群則無明顯的表現(xiàn)。通過對游客進行問卷調查,進一步了解游客對陵園植物景觀的喜好和傾向,為城市陵園的植物景觀設計及改造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4.1 增加植物種類,多層次表現(xiàn)植物的觀賞特性
以往的陵園植物多采用常綠樹種,少有觀花、觀葉、觀果類植物,植物種植類型過于單一,導致陵園公園的吸引力不夠。對于陵園公園,我們的植物種類應適當增加。讓游人在游覽過程中感悟先輩們的崇高精神。利用植被設計營造不同的景觀氛圍。從調查結果表明,花卉及果實作為可觀對象,對其開發(fā)潛力有待進一步挖掘。植物隨著四季變化而季相不同,在一年的不同時期,花、葉、果的形狀和色彩具有不同的觀賞價值。因此,可對公園內的植物景觀進行適當調整,引導游客了解不同季節(jié)的植物景觀特色。
4.2 使用多種植物種植方式,豐富植物景觀
對不同花色、葉色及樹形植物進行多層次的種植配置,進一步豐富植物群落的色彩和層次,可以發(fā)揮一定的景觀生態(tài)效益。也可利用姿態(tài)優(yōu)美的樹種孤植,形成場地視覺焦點,打造一個疏密有致的植被景觀空間。
4.3 利用植物造景,營造人性化的植物空間環(huán)境
不同的植物空間會給人帶來不同的心理反應。利用造景植物形成障景劃分空間,做到疏密結合、步移景異,通過種植方式的改變引導游客的行進路線,營造不同情趣的植物空間環(huán)境。設計時注意林緣線和林冠線,合理組織透視線。在有景可借的地方,降低樹木的栽植密度,保持游客視線的通透;對有礙觀瞻的景物或游客禁入的地方,用密集樹林加以遮擋,給游客創(chuàng)造輕松的游覽氛圍。
參考文獻:
[1]陳 松,李吉躍,姜金璞,等.鷲峰國家森林公園客源市場及游客行為特征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7(3).
[2]黎克雙.城市居民對生態(tài)旅游目的地旅游需求特征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9(5).
[3]張 瑾,程道品.城市居民森林生態(tài)旅游意向及行為傾向調查[J].林業(yè)經濟問題,2008(4).
[4]廖圣曉,晏 海,董 麗.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游客對植物景觀偏好研究[J].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2011(3).
篇7
【關鍵詞】藥物;微波;治療;尖銳濕疣
【中圖分類號】R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4-0721-02
生殖道尖銳濕疣是生殖道粘膜的良性上皮性增生,由低危人類狀病毒(HPV)感染所致。該病傳染性強,接觸后感染率高達64%,近二十年來發(fā)生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有研究表明,尖銳濕疣與生殖道惡性腫瘤的發(fā)生有關[1]。目前治療尖銳濕疣的方法很多,但如何提高療效、降低復發(fā)率仍是一個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的課題。我們對35例尖銳濕疣病人采用微波聯(lián)合碘伏、中藥進行治療,并將結果與單純用微波治療的42例患者的療效和復況進行比較?,F(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2010年11月-2012年4月于我院婦科門診就醫(yī),符合尖銳濕疣診斷標準的病例77例,就診前均未使用過干擾素及免疫制劑,且治療后均消除了致病因素。
對象隨機分兩組。第一組(聯(lián)合組):共35例,年齡22-46歲。第二級(單法組):共42例,年齡18-39歲。
1.3判斷標準 病損全部消退為痊愈;病損大小和個數(shù)減少70%以上為顯效;病損大小和個數(shù)減少30%以下為無效;70%-30%之間為有效;2-3個月重新出現(xiàn)病損為復發(fā)。
2 結果
3 討論
治療尖銳濕疣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化學藥物如鬼臼樹脂、5-氟尿嘧啶、酞丁胺等,免疫制劑如干擾素、異丙肌甙,以及過去一直延用的手術切除、電切割、電灼和冷凍等方法,現(xiàn)在許多地區(qū)又開展了激光和微波治療[4]。方法雖然多,但各種方法的優(yōu)缺點各不相同,療效和復況也反映不一,尤其是復發(fā)病例仍很常見。
自1975年Ikic 首先提出用于干擾素治療尖銳濕疣以來,由于其療效可靠,副作用小而受到重視,主要機理是激活靶細胞內的抗病毒蛋白基因抑制病毒DNA和mRNA復制或上皮內再生,減慢上皮內細胞的增殖,另外干擾素還有免疫介導作用從而使病毒顆粒消退、病灶消失。尖銳濕疣復發(fā)的可能原因是病灶周圍的皮膚存在HPV的DNA介段,而未經有效治療所致。微波點灼可產生大量熱量細胞水分蒸發(fā),蛋白質焦化,病毒隨之死亡。我們研究證明,微波聯(lián)合碘伏、中藥治療尖銳濕疣療效顯著,并降低復發(fā)率,該方法對于基層醫(yī)院易于推廣使用。同時應注意治療期間必禁止或使用,也要同時治療。
參考文獻:
[1] 李麗,王平.微波治療尖銳濕疣加用奧平栓臨床觀察[J].中國綜合醫(yī)學雜志,1998,11(4):68-69.
[2] 徐宜厚.中醫(yī)皮膚科臨床手冊[M].上??萍汲霭嫔绯霭妫?000年,第1版,56.
篇8
1.以往課程價值取向的偏頗
幼兒天生就是具有“內在生命力”的人,他們按照自己獨有的方式獲取經驗、獲得成長。但以往課程和當下已有課程建設中,教師往往會忽視幼兒的天性與能力,忽略幼兒的經驗基礎和發(fā)展需要,教師更為關注自己有什么、要給幼兒教什么,而忽視幼兒的發(fā)展規(guī)律與內在需求。課程實施中,或是依照成人預設的課程計劃按部就班地開展活動,活動過程缺少對幼兒當下需求與長遠發(fā)展的關注;或是對幼兒的需求有所關注,但對課程卻不作相應的調整與跟進。幼兒的自主性、創(chuàng)生性受到限制,課程很少或者沒有起到對幼兒支持性發(fā)展的作用。
2.《指南》等貫徹的內在訴求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師應該成為幼兒成長過程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強調: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凇坝變焊挥袀€性”的發(fā)展目標以及“課程是兒童的”高質量追求,課程的實施需要遵循幼兒自主學習在前、教師有效幫助在后的教育理念,追求課程回歸幼兒經驗、活動追隨幼兒興趣、現(xiàn)場尊重幼兒差異、環(huán)境體現(xiàn)幼兒地位、師幼關系親切和諧。因此,看到幼兒的行為,進而看懂幼兒行為背后的興趣、發(fā)展水平與可能的成長需要等,再實施適合其身心發(fā)展特點與需求的教育,這樣的教育才是基于幼兒并能支持幼兒向更高水平發(fā)展的具有生命意義的教育。
3.園本課程改革深入的迫切需要
2009年至今,我園歷經六年堅持幼兒行為觀察的研究。在幼兒行為觀察領域,我園前期的研究積聚了一定的實踐經驗,尤其是吳亞英老師領銜的市“童心解讀”名師工作室,長期引領常州市幼兒園兒童行為觀察的項目研究。我園吸收國內外幼教關于自然生長、自主發(fā)展的理念,借助幼兒行為觀察逐步推進課程改革,提供支持幼兒成長需要的課程活動。目前,我園正在探索通過對兒童尋常時刻的主動觀察,嘗試讀懂他們的興趣、個性以及需要等,并由此找到支持、推動、指導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策略。但在摸索中,教師理念上知道要支持幼兒發(fā)展,可實際上不能很好地落實,明顯存在三個不足:教與學內在邏輯關系認識不深刻;教育現(xiàn)場中支持能力不夠;支持性課程建構中系統(tǒng)性不足。由此帶來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水平不高,幼兒的主動性發(fā)展狀態(tài)不夠等一系列問題。如何進一步推進園所課程游戲化、生活化建設,基于幼兒行為觀察的支持性課程建設成為了迫切需求。
二、支持性課程的定位與本質
支持性課程是一種不過分追求規(guī)范性、嚴謹性的經驗性課程,一種有別于中小學知識體系的課程。它是體現(xiàn)園本核心理念的胚芽課程,是基于兒童立場,轉變教師觀念,追尋幼兒經驗,滿足幼兒需要,鼓勵幼兒學會生活,并在老師的支持下主動和諧發(fā)展的園本性課程。支持性課程建設的核心意義在于幼兒主體價值的實現(xiàn),促進幼兒的生命像胚芽一樣健康自由地成長。其內涵與形態(tài)主要包括:(1)支持性課程的形態(tài)是幫助幼兒自主建構他們需要的課程;(2)支持性課程支持幼兒自主選擇課程內容;(3)支持性課程改進幼兒在課程經歷中的學習方式;(4)支持性課程鼓勵幼兒自主開發(fā)課程資源;(5)支持性課程啟發(fā)幼兒參與課程計劃與進度安排。
那么幼兒究竟能不能建構課程?這個問題是對幼兒教育本質的探尋,對幼兒園課程價值的深度思考,對幼兒本性與潛能的叩問。從教育理論講,從福祿貝爾的“自我活動原理”到杜威的“以幼兒為中心的教育”再到皮亞杰認知發(fā)展理論認為“兒童是主動的學習者”,從瑞吉歐的教育理念到高瞻教育理念,都在理論上支持幼兒不僅是課程的享有者,而且是課程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從幼兒本義講,幼兒與生俱有真善美的本性;具有好玩、好探索的天性;具有專注當下、自主向上的品性,以及諸如好奇心、求知欲、愛模仿、好幻想之類的靈性,這些身心發(fā)展特點直接決定了幼兒園課程必須以游戲為基本的活動形式,以游戲性、活動性、操作性、啟蒙性為主要特點。而支持幼兒自主建構課程正是基于對幼兒的深刻認識,承認并尊重幼兒的主體能力,給予幼兒充分的課程建設參與權、行動權和操作權。從現(xiàn)實實踐講,在前期課程建設中,我們發(fā)現(xiàn):在寬松、自主的游戲場域中,提供充分、多元的材料,幼兒在自主游戲和學習過程中能夠不斷生成新的玩法、新的內容、新的經驗等,幼兒的游戲經驗、學習品質等也在過程中自主建構,不斷提升。所以,幼兒是可以成為課程建構的參與者的。
三、支持性課程的建設內容
(一)教師理念確立:助推三大轉變
支持性課程的核心在于幼兒主體價值的實現(xiàn),從觀念到行為解放幼兒,解放教師,而其達成的首要條件是理念確立引領下的三大轉變:
一是從關注教師的“教”向關注幼兒的“學”與“需求”的轉變,即遵循幼兒興趣、追尋幼兒發(fā)展的需要。
二是從依據教師對教材文本照搬的單一資源向時間、空間、環(huán)境、材料、反饋、計劃等多元要素轉變,即依據幼兒心理邏輯、發(fā)展規(guī)律、年齡特征、學習特點,理解和尊重幼兒的需求,明晰幼兒的課程,進而從環(huán)境、材料、師幼互動以及活動計劃的調整等方式人手,支持幼兒根據自身意愿游戲,肯定幼兒在游戲中表現(xiàn)出的認知再憶、社會交往、語言表達、創(chuàng)造行為等,讓幼兒感受到自己的能力;提供反映生活經驗、數(shù)量足夠、能激發(fā)幼兒探索或繼續(xù)游戲、滿足其創(chuàng)造與想象的游戲材料;適時介入、有效互動、及時反饋;或是從調整活動的設置、優(yōu)化活動內容等方面進行單維度或多維度的教育,支持幼兒的學習與發(fā)展需求。
三是充分體現(xiàn)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教育理念,讓幼兒在生活、游戲等自主活動中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有”與“缺”,教師在理解認同的基礎上提供相應的教育支持。
(二)優(yōu)化幼兒行為觀察:實施深度陪伴式觀察
1.重塑幼兒行為觀察的重要性
幼兒行為觀察是支持性課程的起點。支持性課程實施的前提是了解幼兒,而了解幼兒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對幼兒行為的觀察。因此,幼兒行為觀察是支持性課程的起點。
幼兒行為觀察是支持性課程的依據。支持性課程建設依據于幼兒的發(fā)展需求,其發(fā)展需求又在過程行為中體現(xiàn),并通過觀察的方式被捕捉?;诖?,觀察能夠為支持性課程提供精準的依據,讓其更有針對性。
幼兒行為觀察與支持性課程互相影響、循環(huán)上升。幼兒行為的觀察與分析決定了支持性課程的目標、內容與開展方式等。而支持性課程的開展程度、效度又促進了幼兒在其原有基礎上的生長與發(fā)展。從這個關系上來說,幼兒行為觀察與支持性課程處于滿足幼兒、發(fā)展幼兒循環(huán)上升的關系中。
2.明晰教師觀察的要義
支持性課程實施的前提需要教師了解幼兒以及洞悉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所以幼兒行為觀察是支持性課程的起點,也是保障的關鍵。教師在進行幼兒行為觀察時,應遵循其中的要義:即看清幼兒(外在的行為表現(xiàn))、看懂幼兒(行為背后的興趣、發(fā)展水平與需求等)和支持幼兒(環(huán)境、材料、活動等)。
3.構建觀察新形態(tài):從技術到藝術
觀察技術的提升是看見與看懂幼兒的重要保障。但教育的對象是人,尤其是面對年幼兒童,更多了一些情感的味道。因此在觀察過程中,教師要在自然的情境和陪伴下有藝術地處理對幼兒看、記、聽、說等觀察技術。讓觀察技術轉變?yōu)樯疃扰惆橛變翰⒅С钟變喊l(fā)展的藝術,而非僅僅是研究幼兒的工具。
幼兒行為觀察的過程,就是愛的陪伴過程,教師由純粹的觀察者轉變?yōu)橛變河螒蚝蜕畹纳疃扰惆檎?,讓支持性課程的教育實踐更具童年的味道。
4.鼓勵幼兒自主觀察:記錄經歷、同伴互動
在幼兒行為觀察上,教師不是唯一的觀察主體,我們更要相信幼兒、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體角色,支持幼兒對自身的游戲和生活行為進行觀察記錄,對同伴乃至成人的行為進行觀察記錄,讓幼兒與教師成為相互陪伴和支持的主體,讓幼兒自主地參與到支持性課程的建設過程中。
在幼兒行為觀察中,給幼兒觀察自己和同伴的機會和平臺。這就需要教師敏感地捕捉幼兒的需求和動機,并且能夠及時地給予機會、工具等方面的支持。如幼兒主動要求教師對其進行拍照記錄時,教師不應該拒絕,而是滿足其要求,并進一步關注其動向。
給幼兒觀察自己和同伴適宜的支持。這也不失為支持性課程的表現(xiàn)之一。如在日常的陪伴過程中,當幼兒有記錄的動機時,教師也應該在觀察、交流之后為幼兒提供適宜的幫助和指導,讓幼兒體驗其中的快樂和滿足,進而支撐其自主學習的表現(xiàn)。
(三)推動教師的五大支持行動
支持性課程充分凸顯幼兒在課程中的中心地位。課程建設不再是教師單方面的行為,幼兒本身也是課程的建設者。在課程建設中,幼兒的興趣和發(fā)展需要是基礎,自由、自主、愉悅、創(chuàng)造的游戲精神是支持性課程的核心。教師和課程扮演的角色是基于幼兒發(fā)展需要的追隨和支持。
1.時空支持
支持性課程強調幼兒的自主生長、有個性的發(fā)展,而保障充分的游戲時間和空間,才能保證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富有個性的發(fā)展。首先,要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把時間、空間還給幼兒。時間上,每天有單次活動在1小時左右的自主游戲時間2~3次??臻g上,在保障安全前提下,不僅不限制幼兒活動的空間,更要依據幼兒的興趣充分挖掘幼兒喜歡、想去的地方,支持幼兒自主選擇和創(chuàng)造使用。
2.材料支持
強調“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支持性課程,重視幼兒在自主活動中的個性發(fā)展。在時空開放前提下,幼兒的自主活動將比以往課程增加很多,而自主活動的增加,并不代表只是讓幼兒隨便玩玩,反而在空間、時間和材料安排上更要講究其價值和目的。一方面,我們投放的材料盡可能低結構化,在單位時間內,玩什么、怎么玩,幼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有創(chuàng)造使用的權利。另一方面,合理的材料支持必定是在基于觀察看懂幼兒行為的前提下,正確分析幼兒當下的興趣和需要,循著他們的興趣和需要,提供有層次、不斷變化的材料,給幼兒多樣化的經驗。
3.及時反饋支持
支持性課程基于觀察幼兒行為,但課程中教師作為觀察者不是學術型的研究者,而是努力成為深度陪伴的觀察者:幼兒游戲和生活的伙伴。反饋性支持包含兩個層面:一是幼兒在活動中是能感受到有反饋、有支持的。也就是說當幼兒有需要的時候,他是能感受到老師隨時隨地都在身邊,能夠給予他支持和幫助的。比如,有收獲時能獲得鼓勵,有困難時能得到幫助,有疑惑時能有新思路的拓展。二是指向教師的反饋能力的藝術,即教師在價值判斷下,能及時現(xiàn)場生成反饋。
4.個性化支持
幼兒的學習存在個體差異性,他們的經驗水平也可能存在層次性,支持性課程就要基于幼兒不同的狀態(tài)和水平給予適宜的支持方式。
(1)幼兒個別化活動。幼兒的發(fā)展具有獨特性,因此,在具體場域中會有不同的興趣和需要,課程的推進應該關注個體的發(fā)展,給予個別化的支持。
(2)小組活動。幼兒在游戲場域中易受同伴影響,同時存在著發(fā)展差異,教師可以采取分享交流、兵教兵、互助式推進的方式支持幼兒的小組學習。
(3)集體活動。當幼兒有享受集體、拓展新經驗等需要的時候,差異互動式集體活動是較好的支持方式。
5.經驗拓展支持
讓幼兒自主發(fā)展的支持性課程,將重新定義集體活動的內涵和意義。集體活動不再是教師高控下的行為,而是基于對幼兒觀察、了解后的追隨。需不需要活動,不再是老師定,而是由幼兒定,因他們的生活、游戲需要而定。集體教學活動的價值:是幼兒享受集體、體會社會小團體的時刻,是分享經驗、了解各自想法的時刻,是討論問題、催生新活動的時刻。不該是教師灌輸知識和催生既定目標實現(xiàn)的時刻。因此,我們將把集體活動分為這幾種:生活、游戲經驗分享活動;因生活或游戲需要引發(fā)的知識或技能習得活動;經典藝術賞析活動;活動進度或計劃協(xié)商活動。
(四)探索支持性課程的組織路徑
支持性課程是基于兒童立場、追隨幼兒經驗、滿足幼兒成長需求的課程。幼兒在前,課程在后,不同的幼兒需要不同的課程,不同階段的幼兒需要不同的課程,不同班級的幼兒需要不同課程。在眾多不同需求的背景下,看見――看懂――支持――……是課程組織的實施路徑,它是從幼兒低結構活動經驗出發(fā),借助幼兒行為觀察與解讀,達成幼兒發(fā)展的螺旋上升的過程。
1.從幼兒游戲經驗生發(fā)。幼兒學習不以知識體系架構,而應以經驗體系來建構,提供低結構的材料,運用已有經驗、建構新經驗、拓展經驗。
2.運用幼兒資源推進。依據幼兒游戲中獲取的經驗,運用幼兒的經驗資源組織分享與交流,進一步分層跟進與支持,并及時進行評價與反饋,循環(huán)往復,達成幼兒發(fā)展的螺旋上升。
篇9
【關鍵詞】 肛周; 尖銳濕疣(CA); 臨床特征; 觀察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rapy for 139 cases of perianal condylomata acuminate
YANG Xifang, ZHANG Ronglin, ZHNAG Xiaohua, XU Nan, ZHOU Yanan, CHEN Qinfang, CAO Ningxiao
Hospital of Dermat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Jiangsu 21004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s: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erinanal condylomata acuminate (CA)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O2 laser treatment. Methods: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2 laser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observed for a total of 139 cases with perianal CA who had their outpatient visit to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08 to March, 2010. A follow-up study was also made six months after the last treatment. Results: Perianal CA were mostly common in the age group of 19-45 and a large percent (46.8%) of patients were found to frequently visit the bathing center. The classic cauliflower skin lesion accounted for 70.5% of CA occurrence. Only 7 cases revealed new skin irritation in three-month follow-up after laser treatment. They were then again treated with laser and showed complete recovery and no long-term side effects. Conclusion: Public bathing center might be the main transimission pathway for perianal CA. CO2 laser treatment showed satisfactory therapeutic effects but little adverse effects.
【Key words】 perianal; CA;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bservation
尖銳濕疣(CA)是臨床上常見的由人類瘤病毒感染的性傳播疾病。在我國發(fā)病率逐年增高,近10年來肛周CA的發(fā)病也迅猛增加,據報道肛周受累者超過患者總數(shù)的1/4[1]?,F(xiàn)將我科門診近期治療的肛周各型CA病例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和方法
1.1 病例來源2008年12月~2010年3月本科門診共治療肛周CA 139例。 CA診斷依據臨床表現(xiàn)和醋酸白試驗,必要時行病理活檢,排除鮑溫樣丘疹病、二期梅毒疹等與CA難鑒別的皮膚病。按皮損的外形特點對其進行分型。所有患者中11例曾接受過包括電灼、冷凍、局部外用藥物等肛周治療。
1.2 治療方法治療時患者取膝胸位。常規(guī)消毒肛周局部皮膚,口外CA采用皮損基底浸潤麻醉;口及肛管內CA采用 5點法局部浸潤麻醉。當達到麻醉效果后,括約肌松弛,肛管區(qū)暴露清楚后,采用25~50W二氧化碳激光機,將激光頭垂直對準病灶,距離一般為0.8~1.2cm用汽化方法逐個去除,然后將激光束直接燒灼,消除殘留組織。視疣體大小對周圍組織也需燒灼2mm左右,直至基底部清晰為止。治療結束創(chuàng)面涂以雷佛奴爾氧化鋅油并外敷消毒紗布。
1.3 隨訪評估要求患者前3個月每半月復診一次,以后視情形每月復診1~2次。隨訪時間以末次治療結束超過6個月為限。每次復診時記錄患者新發(fā)皮疹情況及傷口愈合情況等?;颊咧委熃Y束后連續(xù)6個月以上無新發(fā)疹并且創(chuàng)面愈合視為臨床痊愈。
2 結果
2.1一般資料
139例肛周CA患者,平均年齡39.3歲(21~70歲);平均病程4.39個月(0.23~36個月)。其中男性92例(66.2%):18~45歲69例(75.0%),超過45歲23例(25.0%);女性47例(33.8%):18~45歲41例(87.2%),超過45歲6例(12.8%)。職業(yè)分布:工人35例(25.2%),銷售或商人23例(16.6%),干部18例(13.0%),無業(yè)或閑散人員(含退休)17例(12.2%),農民15例(10.8%),學生10例(7.2%),醫(yī)務人員3例(2.2%),設計人員或技術員8例(5.8%),服務員或保安7例(5.0%),司機3例(2.2%)。文化程度:小學9例(6.5%),初中52例(37.4%),高中(含職高、中專)26例(18.7%),大學48例(34.5%),研究生3例(2.2%),文盲1例(0.7%)?;橐鰻顩r:已婚126例(90.7%),離婚或喪偶6例(4.3%),未婚7例(5.0%)。
2.2感染途徑
所有患者中承認有固定婚外異性接觸史2例(1.4%);非固定婚外異性接觸史52例(37.4%)。性伴或配偶同患CA 21例(15.1%)。有行為的22例(15.8%)中同性14例(63.6%),異性8例(36.4%)。5例原有冠狀溝、及尿道尖銳濕疣,2周~5月后出現(xiàn)肛周皮損。經常去洗浴中心洗浴者65例(46.8%),男性64例、女性1例。
2.3皮損出現(xiàn)時間及其部位形態(tài)
127例(91.4%)為初發(fā)患者;12例(8.6%)為復發(fā)患者,既往接受過激光、冷凍等治療。139例中患者發(fā)現(xiàn)皮損時間小于1周3例(2.2%);1~2周7例(5.0%);2~4周19例(13.7%);4~8周25例(18.0%);大于8周85例(61.2%)。皮損部位:單發(fā)肛周59例(42.5%),女性6例、男性53例;單發(fā)肛管6例(4.3%),均為男性;肛周、肛管同時發(fā)病21例(15.1%),男性19例、女性僅2例;肛周及外同時發(fā)病有53例(38.1%),女性34例、男性19例。皮損型態(tài):菜花狀98例(70.5%);瘤狀21例(15.1%);扁平狀4例(2.9%),混合狀16例(11.5%),其中瘤狀與扁平狀混合2例,菜花狀與瘤狀混合14例。
2.4合并性病或臨床癥狀
其他主要性病和臨床癥狀表現(xiàn)見表1,所有患者HIV抗體檢測均陰性。
2.5治療結果
所有患者經1次治療獲得臨床痊愈54例(38.8%),其中菜花狀36例(36/98,36.7%);瘤狀12例(12/21,57.1%);扁平狀1例(1/4,25.0%);混合狀5例(5/16,31.3%)。2次治療痊愈78例(56.1%)。3次及以上治療痊愈7例(5.0%)。
2.6 皮損型的治療后新發(fā)皮損情況
按照皮疹分型及隨訪新發(fā)皮損情況見表2。
2.7 不良反應
所有患者中104例(74.8%)治療后有排便疼痛,隨著創(chuàng)面的愈合,排便疼痛逐漸消失。
3 討論
139例患者中,19~45歲的中青年,男性占75%;女性占87.2%,均為性活躍年齡,因此加強對廣大中青年有關性病、及性衛(wèi)生防治知識的普及教育不容忽視。
有報道,肛周尖銳濕疣患者中70.83%的患者都有洗桑拿蒸汽浴習慣[2]。本次觀察調查也證實了他們之間有比較密切的相關關系,說明肛周CA的發(fā)生可能與桑拿浴室洗浴及公共娛樂場所等衛(wèi)生狀況有關。而直腸疾病如肛周瘙癢癥或肛周濕疹、痔瘡等,也可引起局部皮膚黏膜受損,為HPV感染創(chuàng)造條件。
經典CA皮損外觀呈菜花狀,而菜花狀CA多與6、11型HPV感染有關。國內文獻報道經典CA約為84.7%[2]。本次觀察中經典CA占70.5%,瘤型和扁平型CA僅占18.0%,基本與報道相一致。
有資料顯示,85.0%CA患者復發(fā)間隔時間在1~2月左右,經典CA HPV6、11亞型感染患者復發(fā)時間較早,多在治療后3~6個月[3]。從我們觀察來看,1~2個月肛周CA復發(fā)率達到高峰,3個月后僅有個別新發(fā)皮疹。本次139例患者全部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療,經定期隨訪治療,第一、二、三個月的新發(fā)皮疹發(fā)生率分別為58.8%、18.8%和3.5%。所有患者均獲得臨床痊愈,并且沒有明顯長期的副作用。由此可見激光治療肛周肛管CA是一種療效高、不良反應少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曹寧校,張榮林,鞠梅,等.二氧化碳激光治療內尖銳濕疣[J].國際皮膚性病學雜志,2006,32(3):133.
2 魯嚴,王修來,吳迪,等.72例男性肛周尖銳濕疣的臨床特征及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男科學雜志,2006,12(10):925-926.
篇10
【關鍵詞】石油信息技術 地質勘探 應用
一、石油信息技術在地質勘探中的重要作用
1.革新石油地質勘探技術,實現(xiàn)油氣可持續(xù)開采?,F(xiàn)代石油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可以促使石油勘探、開采走向科學、高效、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避免傳統(tǒng)不科學的開采方式的消極影響?,F(xiàn)代信息技術和網絡化平臺的構建給我國石油勘探、開采行業(yè)開啟了新的道路,有效地促進了我國油氣資源開發(fā)的可持續(xù)性。
2.勘探實現(xiàn)戰(zhàn)略性突破,緩解石油需求壓力。石油能源的重要性和稀缺性決定了我們要加強技術的研發(fā),石油勘探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石油經濟乃至整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國家的安危。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行各業(yè)對石油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傳統(tǒng)的油氣勘探、開發(fā)技術已經難以適應新時代能源發(fā)展的需求。為了保障我國的石油安全,緩解石油資源壓力,必須加強石油信息技術的應用,促使我國的石油勘探實現(xiàn)戰(zhàn)略性突破,有效緩解石油的供需矛盾。
3.現(xiàn)代石油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保障國家經濟安全。隨著我國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石油需求量日益擴大,國內的石油供需矛盾逐漸凸顯,長期依賴于國際石油市場。我國石油長期依靠國際購買、本國油氣后備可采量不足、油氣勘探進展慢等現(xiàn)實極大地影響了我國石油安全乃至社會的安全、穩(wěn)定。石油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促使了石油地質勘探和開采行業(yè)的發(fā)展,為我國石油資源長期穩(wěn)定供應創(chuàng)造了條件,油氣能源成為經濟發(fā)展的后備軍,有效保障了國家的經濟安全。
二、石油地質勘探的信息技術現(xiàn)狀
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已經深入到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在石油地質勘探中更是促進了行業(yè)長足的發(fā)展。目前在地質勘探領域石油信息技術的應用主要體現(xiàn)在物探技術、探井技術和鉆井技術的應用上。
1.物探技術。地球物理學用物理學的原理和方法,對地球的各種物理場分布及其變化進行觀測,進而進行石油資源的勘探、開發(fā)。傳統(tǒng)的物探技術包括了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電法勘探、地震勘探等。目前我國石油資源的勘探開發(fā)依然使用的還是傳統(tǒng)的物探技術,但是傳統(tǒng)的油氣勘探、開發(fā)技術已經難以適應新時代能源發(fā)展的需求,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適時的解決了這一問題。信息化的介入,物探技術逐漸走向數(shù)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目前我國已經開發(fā)出一系列新技術,有數(shù)字地震技術、三維地震技術、高分辨率地震技術、油藏地震描述技術和四維地震監(jiān)測技術等,這些新技術的開發(fā)為我國石油勘探行業(yè)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提高了石油勘探、開發(fā)的效率。
2.探井技術。隨著現(xiàn)代高新技術的發(fā)展,石油探井技術也取得了較大的發(fā)展?,F(xiàn)有的測井技術已經從數(shù)控測井儀器發(fā)展為成像探井儀。成像探井儀具有很大的優(yōu)越性,它可以更好、更快地實現(xiàn)數(shù)據之間的傳輸,還可以一次組合更多的下井儀器進行下井探查,擴大井眼的覆蓋范圍,擴大成像測量的視野。核磁共振探井技術經過不斷發(fā)展,也有很大的提高,逐漸應用到更為廣泛的領域。相對國內探井技術的發(fā)展而言,國外平均每10年就進行一次換代升級,目前國際最高水平是以斯論貝謝為代表的成像測井技術但是我國的成像測井技術還處于起步階段,由此可見我國探井技術的研發(fā)將任重而道遠。
3.鉆井技術。鉆井是石油工業(yè)的龍頭,鉆井工程是油氣勘探開發(fā)的主要手段,鉆井工程的實施對于油氣勘探開發(fā)的成敗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目前我國鉆井開發(fā)成本占到了總成本的大頭,為此必須進行人才隊伍培訓,不斷提升關鍵技術。同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相比,在裝備方面,目前鉆井設備的數(shù)量及其先進程度,無法滿足集團公司勘探開發(fā)及外部市場開拓的需要,鉆機配置不合理,標準化程度較低;在技術方面,現(xiàn)有鉆井技術與國內同行及國外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必須進一步提高完井固井質量,加快鉆井速度,有效降低鉆井成本,加快發(fā)展鉆井新技術,不斷適應國內外錯綜復雜的地質條件,盡快同國際鉆井技術水平接軌。
三、注重石油信息技術發(fā)展,注重合理開采
1.增強能源開發(fā)的合理性,提高勘探質量。目前石油地質勘探技術上還存在一定的缺陷與不足,必須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上全力攻克技術難題。石油工業(yè)的發(fā)展給環(huán)境帶來了很大的負擔,像礦難等災難性事故也常有發(fā)生,因此未來石油信息技術的研發(fā)必須要提高設備的工作效率,最準確地勘探處儲量合理的油田,最大限度降低環(huán)境破壞,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勘探開發(fā)參與者的生命和工程質量安全。因此要不斷引進新戰(zhàn)略思想,購進新的機械設備,創(chuàng)新科技技術理念,降低地質勘探的風險,促進能源的多元化發(fā)展。
2. 計算機高仿真,勘探智能化,不斷促進技術不斷創(chuàng)新。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各項高新技術的綜合應用,逐步實現(xiàn)了石油地質勘探的高仿真度。這不斷有效地提高了勘探開發(fā)的工作效率,還能有效節(jié)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計算機高仿真技術的實施,不斷提升了石油勘探的綜合質量,還提高了石油地質勘探技術的時效性。為此我國應該充分依靠能源科技進步,不斷增強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有效突破關鍵技術障礙,不斷提高關鍵技術和重大裝備制造水平,大力促進新能源的開發(fā)。
3.新方法新技術的研究,提高石油地質勘探時效性。加強對石油勘探開發(fā)技術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全面提升石油地質勘探的能力和水平。隨著新方法、新技術的使用不斷拓寬勘探開發(fā)領域,逐步延伸到油藏、海域、軟硬件、信息等多個領域,不斷提升我國石油勘探的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家寧,地理信息系統(tǒng)技術在油氣勘探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資訊,20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