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表見結構要件研究

時間:2022-12-26 08:41:00

導語:有關表見結構要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有關表見結構要件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

制度的產(chǎn)生,實現(xiàn)了行為主體與行為后果的分離,使民事主體的民事能力得以擴張和延伸。但是,與制度相伴生的表見現(xiàn)象,卻不時給制度帶來不穩(wěn)定因素,對各方利益影響甚大。特別是我國《合同法》關于表見的規(guī)定過于原則和抽象,導致了司法實踐的不穩(wěn)定性。表見是指行為人雖然沒有權,但因其與名義上的被人存在著某種關系,使相對人客觀上有正當理由相信行為人有權,并與其進行法律行為,該法律行為的后果直接由名義上的被人承擔的形式。在目前的理論和實踐中,對表見的適用已有不當擴大的傾向,而且已經(jīng)造成了較為嚴重的社會后果。有學者認為:“表見責任已經(jīng)使許多企業(yè)陷入債務泥潭,成為吞噬企業(yè)資產(chǎn)的黑洞,威脅企業(yè)生存的隱形殺手”。因此,現(xiàn)實需要我們深入研究經(jīng)濟生活,進一步明確表見的構成要件。其中,本人過錯是否應為表見的構成要件,顯然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二、對兩種觀點的介紹

我國學者在表見的構成要件理論上,一直存在兩種近乎對立的主張:單一要件說和雙重要件說?!皢我灰f”即“表見的成立,不以被人主觀上具有過失為必要條件。即使被人沒有過失,只要客觀上有使相對人對于權存在與否陷于錯誤認識的客觀情形,即可成立表見”。亦即相對人對無權的發(fā)生無過錯是構成表見的唯一特別要件,其主要表現(xiàn)在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1)客觀上存在使相對人相信無權人有權的情況。(2)主觀上相對人須為善意無過失。

“雙重要件說”是基于批評“單一要件說”成長起來的。這一學說首先由著名學者尹田于1988年提出,其基本觀點是,表見的成立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1)須本人以自己的過失行為使第三人確信人有權。(2)第三人不知也不應知人無權。究竟“單一要件說”和“雙重要件說”,哪個更為合理呢?筆者認為這主要是一個民法中交易安全和公平的價值沖突與選擇問題,應將其置于廣闊的社會經(jīng)濟生活的大背景中,從確認表見的立法宗旨與民法的基本原則方面加以分析。

三、比較“單一要件說”與“雙重要件說”

“雙重要件說”與“單一要件說”在應否以本人有過錯作為表見的特殊構成要件這個問題上,觀點截然相反,二者的分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表見制度的價值取向上。持“雙重要件說”的學者認為,“單一要件說”偏重于保護交易安全和相對人的利益,而輕視本人利益,損及了公平原則。而持“單一要件說”的學者則認為,在本人與相對人對無權的發(fā)生均無過錯的情況下,雙方利益呈現(xiàn)二律背反的矛盾關系,如果說犧牲本人利益保護相對人利益不公平,難道反過去犧牲相對人利益以保全本人利益就一定公平嗎?兩種學說的針鋒相對,實際上反映了二者在利益衡量和價值選擇上的不同取向。

二是表見制度的適用范圍上。持“單一要件說”的學者認為,如將本人過錯作為表見的構成要件,會限縮表見的適用范圍,從而造成對善意相對人的保護救濟不利。他們認為,表見制度的適用范圍除了由于本人的過失行為使第三人相信無權人具有權外,還包括本人和人之間存在特殊關系(如合伙關系、夫妻關系、父子關系)或者人居于特殊地位(如遺產(chǎn)管理人)的場合,如果將本人過錯作為表見的構成要件,該種情況出現(xiàn)時,善意相對人的利益將得不到保護和救濟。

應當說,兩種學說都對表見制度的價值目標、本人和相對人的利益保護等問題進行了關注和研究,對于指導立法和司法實踐均具有重大的理論指導意義。

四、“雙重要件說”的可行性

首先,表見以維護交易安全為己任。采用“雙重要件說”可能會造成善意第三人得不到救濟的情形,但被人與相對人均無過錯的表見在理論上是存在,在實踐當中幾乎是不存在。為了防止相對人得不到救濟的萬分之一的可能而不惜造成被人現(xiàn)實的損失,這種做法也許不是錯誤的,但一定是非理性的。

其次,“單一要件說”與民法規(guī)定和精神不符。無過錯責任是一種加重責任,除非法律的明文規(guī)定,否則不適用該加重責任。對表見制度,立法上從未明確被人的責任性質(zhì),因此,不能認定被人的無過錯責任。

再次,“雙重要件說”在理論上限制了表見的適用范圍,在實踐中并不減損表見的適用。在實踐中,授權外觀的存在,或處于被人的過失行為,或處于相對人的過失行為,或者被人與相對人均有過失。換言之,只有被人存在一定的過錯,相對人相信無權人具有權才可能是“有充分的理由”??梢?,“雙重要件說”減損表見的適用只是一種理論上的可能。

五、結束語

從現(xiàn)行《合同法》第49條的規(guī)定看,我國立法采納了“單一要件說”。但筆者認為:這種觀點讓無辜的本人在無法控制、無法預料的情況下為無權人的過錯承擔責任,既不合情理,也違背了公平原則。

綜合來看,“雙重要件說”更具合理性,因此,將本人過錯作為表見的要件,即符合風險責任分配的標準,有利于避免無權的發(fā)生,又合理的保護了本人利益與相對人利益,應該是我們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