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婚嫁范文
時間:2023-04-01 11:04: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久久婚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這樣一份假離婚協(xié)議何以弄假成真?而張芳芳既然和李暢協(xié)議假離婚,為何又拒絕復婚,反向法院提訟?
出軌后聽信甜蜜承諾,她草率離婚
40歲的李暢是遼寧營口人。當年,他從某醫(yī)科大學畢業(yè)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被分到重慶某醫(yī)院工作。由于李暢勤奮好學,業(yè)務能力突出,不久就成為這家醫(yī)院的主治醫(yī)生。隨后,與小他4歲的重慶某高校教師張芳芳結婚。2006年5月,隨著醫(yī)院效益下滑,李暢的空閑時間也多起來。他決定開個診所,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質量。
與張芳芳商量后,兩人在沙坪壩區(qū)租下一門面,開始了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前來就診的患者不少,事業(yè)順利、家庭幸福。然而,平靜的生活卻因一個叫王巖的護士的到來戛然而止。
王巖,28歲,也是遼寧營口人,衛(wèi)校畢業(yè)后跟隨丈夫來到重慶。2007年4月,李暢的診所招聘護士。當身材高挑、亮麗俊俏的王巖站在李暢面前時,他的心為之一顫。而事業(yè)有成、風度翩翩的李暢也同樣吸引了王巖。兩人不但是營口老鄉(xiāng),還是中學校友,話題頗為投機,一見如故。
不久,李暢從聊天中得知王巖的婚姻并不如意。丈夫沈玉強在一家建筑公司上班,經常加班,無暇關心王巖和1歲的女兒。人生地不熟的王巖感到非常煩悶,沒有與丈夫商量就把女兒送回了遼寧老家,固執(zhí)的王巖讓沈玉強非常惱火,因此,兩人紛爭不斷。
王巖的訴苦也觸動了李暢近段時間心中的隱痛。李暢剛結婚時,考慮到夫妻倆事業(yè)剛起步暫時不要孩子,可現(xiàn)在妻子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還剛剛被升了職。李暢一提要孩子的事,張芳芳就說現(xiàn)在是事業(yè)關鍵時期,以后再考慮。為此,兩個人頻頻發(fā)生摩攮。王巖的出現(xiàn),在李暢黯淡的心里點起了一盞明亮的燈,兩人的關系也漸漸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
2007年初春的一個深夜,送走最后一名患者,外面突然下起了暴雨。王巖提議兩人都不回去暢聊到天亮。她的眼睛里充滿了期待,李暢似乎聞到了暖昧的味道,他回了王巖一個肯定和眼神。快到凌晨時,他們擁抱在了一起……
從那以后,他們彼此成為對方的感情寄托。
2007年8月的一天,王巖紅腫著眼睛來到診所。李暢一詢問才知王巖又被丈夫打了,很是心疼,勸慰說:“巖,我真想離婚跟你重組一個新家,永永遠遠愛你,保護你,讓你再也不受傷害?!眱扇祟l繁幽會,李暢經常用這等甜蜜的承諾安慰王巖。
王巖真心喜歡李暢,有了他的這些承諾,回家后便整天吵著要跟丈夫離婚,為了讓丈夫死心,她說自己已經心有所屬,不可能再回頭,并表示,女兒和家產都歸丈夫,自己凈身出戶。沈玉強見王巖是鐵了心要離婚,也就無奈地與她辦理了離婚手續(xù)。
王巖拿到離婚證書就立馬給李暢打電話,約他晚上8點在一酒樓見面,有一重大消息告訴李暢。李暢一邊猜想王巖的重大消息是什么,一邊趕到見面地點。王巖穿著一條性感的緊身連衣裙,濃妝艷抹,燈光下顯得特別嫵媚動人。王巖抓住李暢的手,把一本綠色的離婚證書放到李暢面前:“親愛的,我已經離婚了,自由了!等你離婚后。我們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在一起了?!?/p>
沒想到對方會真的離婚,李暢一下子就懵了。雖然跟張芳芳稍有摩擦,但兩人的感情還算穩(wěn)定,要他拋棄現(xiàn)在的妻子、現(xiàn)在的家庭,他想都沒想過。
當晚,李暢憂心忡忡地回了家,整夜未眠。以后,李暢每天在診所時,王巖都會暗示性地詢問他離婚的進展情況。最初他是搪塞了事,沒想到王巖步步緊逼:“你到底什么時候離婚?你得加快呀!”李暢無奈地說:“你當初離婚就是太沖動了,離婚這么大的事怎么說離就離了呢?你得給我時間?!蓖鯉r仍不依不饒:“我不管,反正我已經離婚了,你必須得兌現(xiàn)你的承諾。”
擺脫糾纏??嗨稼は爰匐x婚
2008年9月,正當王巖步步緊逼李暢離婚的時候,張芳芳懷孕了。李暢欣喜若狂,他與妻子問題的癥結就是孩子,如今,妻子懷上了,他們也就沒有矛盾可言,更談不上要離婚。于是,李暢故意疏遠王巖,為了躲避她的糾纏,李暢干脆不去診所,也關掉了手機,想安安靜靜地陪妻子待產。
10月下旬的一天中午,張芳芳上完課感覺有點累就提前回家休息,突然電話響了,她一接,是個女人的聲音,問李暢去哪里了,張芳芳一聽聲音有點熟,突然想起來:“你是王巖王護士吧,李暢沒去診所嗎?那可能去醫(yī)院了。”原來王巖一直見不到李暢,打手機也關機,便打了李暢的家里。
晚上。李暢回到家里,張芳芳把白天王巖打電話找他的事情說了,李暢敷衍說醫(yī)院有點忙就沒去診所。他暗自慶幸妻子沒有繼續(xù)追問下去。不料,第二天清晨,王巖再次打來電話:“李暢呢?我要見他?!睆埛挤己芏Y貌地回應:“他正在吃早飯,吃完早飯就去診所,這兩天醫(yī)院那邊有點忙,你就辛苦幫照看一下?!?/p>
王巖聽到張芳芳以老板娘的口吻自居,很是氣憤,索性開門見山:“張芳芳,你是真傻還是假傻?我跟李暢都快兩年了,他承諾要跟我結婚的,你趕緊離婚吧,別想用孩子拴住李暢?!?/p>
張芳芳險些栽倒在地,撂下話筒,踉踉蹌蹌走到李暢面前,“啪”地給了他一耳光。李暢知道他跟王巖的關系已經暴露,捂著妻子剛剛打過的右臉走到客廳拿起話筒:“這下你滿意了?”然后跪在張芳芳面前,不停地發(fā)誓要跟王巖斷絕關系。
對丈夫的所作所為張芳芳雖然心痛,但考慮到自己剛懷孕一個多月,如果離婚了對胎兒的影響會很大,只要丈夫跟王巖不再來往,她愿意原諒他,既往不咎。李暢面對大度的妻子,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第二天,他便來到診所找到王巖:“我們分手吧,我不可能離婚,你以后也別來診所上班了,這是2萬塊錢,你拿去吧?!蓖鯉r接過錢:“這點錢就想打發(fā)我?再說,我也不是為了錢給你在一起的。你玩弄了我的感情,我不會就此罷休的?!蓖鯉r的冷靜讓李暢倒吸一口涼氣,她到底想怎樣?
一個星期后,李暢的醫(yī)院領導接到王巖的電話,她投訴李暢品德敗壞,玩弄女性。醫(yī)院領導考慮到這是李暢的私事,就沒有大張旗鼓處理,只是提醒李暢注意影響,不要把自己的前途斷送了。
王巖見李暢并未受到醫(yī)院的處置,就整天跑到李暢的診所去鬧,說李暢如何如何勾引她,玩完之后就干脆甩了她。連續(xù)幾個月李暢都不敢在診所露面,診所的生意也直線下降,醫(yī)生、護士紛紛辭職。
此時,李暢索性和妻子搬了家,換了手機號碼。想徹底遠離王巖。然而,王巖并沒有善罷甘休。2009年3月18日,她尾隨張芳芳來到一個商場,在三樓的電梯扶梯口,她堵住了張芳芳的去路:“你別以為你懷的龍種能把他給拴住,他早已經是我的人,我勸你趁早從他身邊離開。”張芳芳忍無可忍:“王巖,你破壞別人家庭
還這么理直氣壯。”說完轉身就想下扶梯,王巖就去拉她,她一甩手,腳下沒有站穩(wěn),竟從扶梯上摔了下去,導致腹中7個月的胎兒流產。
至此,李暢和張芳芳的生活全部被打亂,張芳芳對丈夫也徹底傷透了心。一邊是情人的不斷糾纏,一邊是妻子的冷言冷語,李暢開始思考對策,如何能擊退情人,又能保全自己的家庭呢?不久,他終于想出了一條妙計:他與妻子假離婚,所有財產都歸妻子所有,自己凈身出戶。他一窮二白,情人自然不會跟他,然后再與妻子復婚。
為了讓妻子表達自己的誠意,他在離婚協(xié)議書上寫明:診所、股票、兩套住房全部給張芳芳,張芳芳有權進行買賣、過戶。并愿意賠償張芳芳精神損失費120萬元,每月工資如數(shù)交給張芳芳做生活費。
辦完手續(xù)后,李暢把自己手中的全部存款十萬元都給了張芳芳,然后打電話給王巖:“這下你開心了,我真的離婚了。”
賠了夫人又賠錢,風流醫(yī)生苦難言
王巖租住的一個單間原本就很擁擠,自李暢搬過去后,更顯得擁擠不堪,王巖和李暢都不會操持家務,一日三餐都在外面吃,清潔找鐘點工。不到兩個月,王巖僅存的一萬多塊錢所剩無幾,她催促李暢把工資卡交出來。不查不知道,原來李暢的每月工資只要一到賬就被張芳芳一文不剩地取走了。
王巖埋怨李暢為什么不給自己留點錢,李暢拿出離婚協(xié)議,裝作委屈地說:“我不答應這些條款,張芳芳不肯離婚的嘛?!蓖鯉r更為惱火:“你連工資卡都給她了,也就是你沒有一分錢進賬,往后我們怎么生活?難道靠我一個女人養(yǎng)你嗎?”
王巖打工賺的錢交了房租、水電氣費外,所剩無幾,感到了從未有過的沉重,相互埋怨,甚至不惜拿最惡毒的話挖苦奚落對方。
2009年7月的一天,李暢下班回到住處,發(fā)現(xiàn)自己的行李堆在門外,房門的鎖也換了。不一會他就收到王巖的短信:我回家照顧女兒一段時間,你自己找地方住吧。從此,王巖的電話就打不通了。
王巖的不辭而別正中李暢下懷,她忙給張芳芳打去電話:“老婆,事情跟我預想的一樣,王巖果然受不了這個窮,跑了,我馬上回家,我們復婚吧?!睕]想到的是,張芳芳冷冰冰地說:“誰是你老婆,你跟小情人過去吧,我們不可能再復婚了?!闭f完就掛斷了電話。
原來,張芳芳對李暢早已傷透了心,既然丈夫要提出假離婚,她就將計就計與丈夫分手,只是李暢打著自己的小算盤,蒙在鼓里。李暢聽了如五雷轟頂,他連忙趕到他們曾經的住處,結果房子已賣給了別人。他又打車到診所,診所也被轉讓出去了。他原來擁有的股票、房產已被變賣一空,李暢一下子癱倒在地,這下他真的一無所有了。
李暢沒想到張芳芳如此心狠,他換了工資卡,不再支付生活費給張芳芳。更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他很快就接到了法院的傳票。張芳芳以李暢拒不履行離婚協(xié)議為名,將他告上了法庭,追討賠償款120萬元。焦頭爛額的李暢隨即聘請了律師,應付訴訟。
2010年伊始,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李暢的人辯稱:“離婚協(xié)議中關于120萬元的約定,不是對共有財產的分割,而是屬于贈予的性質。離婚時,李暢已經把所有的財產都給了張芳芳,以他每月3000塊錢的工資根本無法支付原告的120萬元費用?!?/p>
篇2
關鍵詞:虛假身份;婚姻登記;行政訴訟;婚姻效力
1 問題的提出
隨著政府職能角色的逐漸改變,其由管理型向服務型的轉化也由相關的法規(guī)變化體現(xiàn)出來,2003年的《婚姻登記條例》不僅在去掉了原《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的“管理”二字,婚姻登記機關對婚姻登記過程中的審查范圍也縮小到形式審查的程度,登記機關也無法定義務去甄別申請人提供的材料是否真實、有效,囿于客觀條件,登記機關申請人提供的身份、戶口信息的真實性也較難識別,這也為當事人騙取婚姻登記留下了可乘之機。這類案件尋求救濟往往是因為婚姻登記中提供虛假身份的一方當事人下落不明,另一方當事人試圖解除婚姻關系。學界對此類案件處理存在眾多爭議、各地做法不甚統(tǒng)一,婚姻登記機關與人民法院之間、人民法院的民事審判庭與行政審判庭之間,一直存在意見沖突的現(xiàn)象,當事人往往求助無門。如何認定該種情形下婚姻的性|及效力,從而適用恰當?shù)某绦蚋玫鼐S護受害方的權利,一直以來都是法學理論界爭論的熱點和司法實務界處理的難點。
2 實踐不一:虛假身份婚姻登記行為救濟多路徑現(xiàn)狀
我國現(xiàn)在有關婚姻關系的法律規(guī)定主要來自《婚姻法》及三部婚姻法司法解釋及三部法規(guī)規(guī)章。[1]以虛假身份進行婚姻登記的當事人想要解除婚姻關系,在其目的實現(xiàn)途徑上,一般會選擇向行政機關申請撤銷,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幾種方式。
(一)、行政撤銷缺乏依據(jù)
《婚姻登記條例》實施后,原《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的婚姻登記機關對婚姻登記的撤銷權不復存在。當事人以婚姻登記信息虛假為由,請求撤銷婚姻登記的請求,行政機關普遍遵循相關規(guī)定[2],不予受理。2011年8月13日施行的《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以下簡稱《婚姻法司法解釋(三)》)以“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前行政訴訟”的方式,為當事人明確了行政復議的救濟途徑,然而,已經被嚴格限定撤銷權行使范圍的婚姻登記機關還是面臨著兩難選擇:行政復議撤銷行政行為,沒有法律法規(guī)依據(jù);不糾正行為,又無法回應當事人。最終行政機關往往作出不糾正的選擇,將問題交由司法機關判斷。
(二)、民事訴訟道阻且長
《婚姻法》規(guī)定了無效婚姻幾種情形[3],以虛假身份進行婚姻登記不屬于其中任何一種情形,該類案件不符合民事訴訟無效婚姻的條件,通過民事訴訟對虛假身份進行婚姻登記的案件主張婚姻不成立或者無效時,其訴訟主張往往無法成立,于是選擇提起離婚訴訟似乎是民事途徑的唯一出路,但是,以虛假身份進行婚姻登記的一方當事人其真實身份往往難以查明,法院對待這類案件更普遍的做法是以該案無明確的被告為由不予受理,況且離婚是以承認婚姻效力為前提的;若離婚還涉及到財產分割問題和對方當事人是否同意的問題,想必也是障礙重重,困難眾多。
(三)、行政訴訟問題諸多
一般情況下,與一方為虛假身份進行婚姻登記的另一方當事人,在其婚姻狀況穩(wěn)定時,不會密切關注其婚姻登記是否真實合法,往往是以虛假身份登記的當事人下落不明后,另一方當事人試圖解除婚姻關系時才會開始尋找救濟途徑,這時往往已經過了最長的權利保護期,行政相對人再提起行政訴訟,法院通常會依照期限規(guī)定,裁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裁定駁回,使當事人尋求救濟的期盼落空。即使案件沒有超出期限,行政裁判對這類案件也存在著功能障礙,撤銷婚姻登記行為的前提是登記行為違法,行政行為違法并不必然就無效,例如形式瑕疵經補正后并不影響其效力,在實踐中,利用虛假身份進行婚姻登記的原因多種多樣,不能排除雙方當事人在結婚登記時雖然提供了虛假身份,但符合結婚登記的實質要件這一情形,若該類案件都因不符合婚姻登記的形式要件予以撤銷,那么這不利于維護婚姻關系的穩(wěn)定,也給一些存在以虛假身份登記進而達到不法目的人提供了可趁之機,也有讓行政訴訟原告誤以為其婚姻關系已經解除,再次結婚從而形成“重婚”的隱患,況且在目前婚姻登記機關實行形式審查的情況下,在這類案件的整個訴訟過程中,行政機關扮演的角色似乎只是一個構筑案件形式完整的橋梁,這就把行政訴訟對行政機關的監(jiān)督演變?yōu)樾姓C關當“無責被告”或橋梁被告,而其目的則是解決當事人之間的民事婚姻關系糾紛。這樣的行政訴訟無疑偏離了行政訴訟的宗旨。
3 行民交叉下的救濟路徑選擇
以虛假身份進行婚姻登記的婚姻效力如何,沒有明文規(guī)定。司法實踐中,由于人們對此類案件的判斷認定差異較大,以致出現(xiàn)各種各樣大相徑庭的處理結果,往往造成當事人尋求救濟屢屢碰壁,或裁判起不到良好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面對現(xiàn)實的需求,在法律現(xiàn)行規(guī)定下,我們不妨大膽的進行探討,尋找一條合適解決問題的進路。
從實際操作和便利出發(fā),實務中使用行政訴訟路徑的較多,但筆者認為通過撤銷婚姻登記行為來達到解除婚姻關系的目的并不合理。理由如下:
第一,雙重標準處理婚姻關系,不利于司法協(xié)調。婚姻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締結的民事關系,屬于民事實體法和民事訴訟法調整的范圍;婚姻登記行為是一種具體行政行為,屬于行政法的調整范圍。若民事法庭與行政法庭同時都處理婚姻關系糾紛,則會造成法院內部民行分離,不利于司法協(xié)調,還會造成司法混亂。
第二,行政訴訟缺乏正當性,行政機關作為“無責被告”并不妥當。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婚姻登記機關不受理除脅迫之外任何因婚姻登記引起的糾紛,對于行政機關無權處理的事情,當事人對其進行,理由是較為勉強的。當事人訴訟的目的就是要求法院確認其婚姻是否成立或有效。事實上,無論婚姻是否成立或有效,法院在審理時,往往是對結婚登記這一過程進行實質審查,進行認定和判決,并不涉及行政機關是否違法。這樣的案件,主要過錯在于偽造身份的當事人,登記機關一般并沒有過錯,這樣的情況下,通過行政訴訟將“無責”的婚姻登記機關列為被告,似乎是為了把該類案件作為行政案件,而非要虛設一個被告不可,這樣的處理,缺少法理依據(jù)。
第三,行政訴訟不適合判斷婚姻的效力。例如1994年2月1日以前的登記結婚效力案件,單純撤銷婚姻登記行為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甚至會間接否認事實婚姻,使當事人誤判雙方無婚而再婚構成重婚。
第四,行政訴訟有期限限制。如果嚴格按照上述期限規(guī)定,將無法滿足現(xiàn)實中以虛假身份登記結婚的實際需要。若對超過期限案件進行受理,則不利于鞏固既有的行政管理秩序,這也違背了行政訴訟的基本理念。
在行政路徑存在著諸多弊端的情形下,既然一方利用虛假身份進行結婚登記,當事人不宜通過行政訴訟要求撤銷婚姻登記,那么選擇民事訴訟救濟途徑便成為必然。
虛假身份婚姻登記案件的,最大的阻礙是對虛假身份當事人真實身份的查明,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guī)定,要有明確的被告,對此類案件提起離婚訴訟,法院一般會以被告身份不明確,屬于無明確的被告的情形為由不予受理。事實上,當事人提起離婚訴訟,其目的是解除法律上的婚姻關系,享受其婚姻自由的權利,若因為一個無法查明真實身份的當事人而駁回一個現(xiàn)實中真實存在的人,就等于當事人的婚姻自由被一紙結婚證所束縛且缺乏合理救濟途徑,不符合我國婚姻自由的立法目的。原告以與自己發(fā)生民事爭議的結婚證上的人為被告提訟,使用虛假身份結婚的一方下落不明,只是不能認定其真實身份,但這并不影響其將來能夠查明其真實身份的可能性,也就不影響法院對案件的受理和審理。被告具體明確,符合條件,對原告的不應予以駁回。
由于婚姻登記中虛假身份的一方身份信息與其真實的身份身份信息不一致,那么當另外一方當事人時,被告的主體應該如何確定呢?是結婚登記的當事人還是結婚證上登記的那個人?
事實上,被告主體應該只有一個,即結婚證上登記的人和實施結婚登記行為的人在法律上應該是等同的,姓名是一個人的身份特征之一,特定的姓名代表特定身份的人。但姓名又不完全等同一個特定身份的人,如同名同姓的不同的人。身份是個體成員的社會屬性和社會分工的標識,是個體成員在社會交往中識別個體差異的標志和象征。所以,姓名與身份存在著表里關系,身份是姓名等身份信息的內在依據(jù)。一個人使用虛假的身份證進行結婚登記,但結合登記時使用的照片是他自己的,登記手續(xù)中的簽名也是其本人實施的,結婚行為也是本人親自到場辦理的,這種行為有有著可以同其他人區(qū)別開來的特殊屬性,這一系列行為也只能對實施結婚的具體人產生法律效果,@樣,若能查明該具體登記人的真實身份,訴訟主體應為該真實身份的人,若不能查明該具體實施人的身份,則可將結婚證上的那個“虛假”的人作為訴訟主體,以后根據(jù)其結婚上的照片或者簽名、指模來再確定其真實身份。
不能查明真實身份的案件,應以結婚證上的人作為訴訟主體。一種觀點則認為,根據(jù)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只要 “有明確的被告”即可,被告的真實姓名或具體地址不明,這只是被告身份的部分要素不清,并不代表被告不明確。原告的被告就是婚姻登記的另一方當事人,因而,應當認定有明確的被告?!惫P者認為,結婚是雙方當事人親自參與的民事行為,所以婚姻案件一般都“有明確的被告”。被告的真實身份無法查明只是被告身份的部分要素或情況不明,而不是沒有明確的被告。在不能查實虛假身份登記者的真實身份信息情況下,法院應當認定使用虛假姓名的人為婚姻當事人,以結婚登記時使用的姓名人為為訴訟當事人,通過尋找當事人、進行公告等方式進行送達,并以離婚案件程序進行審理。
參考文獻
[1]具體為:1980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 年修正);2001年《婚姻法司法解釋(一)》,2003年《婚姻法司法解釋(二)》,2011年《婚姻法司法解釋(三)》;2003 年《婚姻登記條例》,2003 年《婚姻登記工作暫行規(guī)范》,2004 年《關于貫徹執(zhí)行〈婚姻登記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
篇3
老人臨終婚姻揭秘
退休多年的陳先生獨居在新閘路某號房屋內。前幾年該地塊遇上動遷,自認為已到風燭殘年的年紀,膝下無子女的陳先生選擇了貨幣分房。他拿了一筆動遷費后,就在距離妹妹家不遠的地方租房居住。現(xiàn)年40歲的詹曉婷是江西上饒籍人,她在滬打工已有20多年,不知什么時候與陳先生相識成為朋友關系, 2013年9月23日,詹曉婷與老家的丈夫王大壯突然就辦理了離婚手續(xù),一個月后,詹曉婷又閃電般地與年長她29歲的陳先生登記結婚。
與詹曉婷登記結婚一年后,陳先生就因病在醫(yī)院去世。陳先生躺在病榻之上時,都是他的4位弟弟妹妹輪流前來送飯送菜,照顧他的日常起居,幾乎沒有見過詹曉婷前來噓寒問暖。
陳先生的弟弟妹妹們回憶,久臥病榻的陳老先生許感覺自己時日無多,親手將自己的存折和與詹曉婷、王大壯簽訂的《承諾書》交給他們。
弟弟妹妹們一看《承諾書》,頓時感覺老哥的婚姻是被詹曉婷和她丈夫利用了。原來這份《承諾書》寫道:“鄭重聲明這次和你辦理結婚登記,是為兒子王某能在上海參加高考。雙方婚前婚后財產歸各自所有,以后各方的財產對方無權享用和支配。雙方生活各不相干,對方也無權過問個人的隱私,更不得提不合理的要求,一切以兒子為中心。你今后生活我會給予幫助的,我會把你當父親來照顧?!痹谶@份《承諾書》上,三個人約定各自財產歸屬,還都留下親筆簽名及日期。
“他就是想把這數(shù)十萬元遺產留給自己人,而不是輕易交給對他照顧不多的詹曉婷?!标愊壬牡艿苊妹梅Q,拿到《承諾書》后他們才得知陳先生與詹曉婷還有如此約定,也對詹曉婷與陳先生結婚的目的產生質疑,更不想讓她以妻子的身份獨占哥哥的全部遺產。
這份《承諾書》的出現(xiàn)直接導致了陳先生的遺產紛爭。
陳先生的弟弟妹妹認為,詹曉婷與哥哥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夫妻關系,或許幕后存在某種他人無法說清的交易,因此他們不愿意將哥哥的存折交給詹曉婷,也沒有讓她參加哥哥的葬禮。
詹曉婷則認為自己是陳先生的合法妻子,有權繼承陳先生的遺產,因此將陳先生的4位弟弟妹妹告上法庭。
90萬遺產繼承起紛爭
靜安區(qū)法院受理后依法開庭審理了此案。
詹曉婷訴稱,她與陳先生于2013年10月28日登記結婚。2014年10月6日陳先生去世后,他的弟弟妹妹一直不告訴她葬禮時間和墓地位置,她無法悼念陳先生。
詹曉婷表示,陳先生死后留下遺產約96萬元,而且陳先生沒有設立任何遺囑或遺贈。陳先生的父母親都先于他去世,陳先生也沒有子女,她與陳先生有合法的婚姻關系,作為配偶是第一順序繼承人,應由她來繼承陳先生的全部遺產。
詹曉婷還說,陳先生的4個弟弟妹妹擅自從銀行提取他的遺產并侵吞,侵犯了她的法定繼承權,請求法院判令4名被告歸還上述錢款。
庭審中,陳先生的弟弟妹妹卻辯稱,依據(jù)2013年10月17日詹曉婷及前夫王大壯與陳先生簽訂的承諾書,雙方對權利義務進行了明確約定。他們認為,詹曉婷與陳先生結婚是帶有目的的,是因為詹曉婷的兒子在上海有讀書需求,讓陳先生提供幫助,所以與陳先生假結婚。
陳先生的弟弟妹妹指出,在《承諾書》中,詹曉婷與陳先生在財產和生活上都曾作了約定,“婚前婚后財產歸各自所有,雙方的生活各不相干,對方無權^問個人隱私。”詹曉婷的前夫王大壯也在承諾書中聲明,他們不會打擾陳先生的生活,陳先生的財產也與他們無關。
陳先生的弟弟妹妹們還表示,盡管詹曉婷與前夫王大壯在法律上解除了婚姻關系,但事實上兩人還是和夫妻一樣共同生活。而詹曉婷與陳先生雖然在法律上有婚姻關系,但生活中兩人分開居住,經濟互不相干,日常生活中更沒有夫妻之實。
特別是在陳先生平時生活及生病期間,詹曉婷從沒有給予關心和照顧,完全靠陳先生的弟弟妹妹們照顧,這些街坊鄰居都可以證明。
因此,陳先生的弟弟妹妹們請求法院駁回詹曉婷要求繼承遺產的訴訟請求。
“承諾書”是否算遺囑
由于陳先生已經去世,法院認為,本案中詹曉婷與陳先生的婚姻關系是有效的,那么在這樣的前提下,《承諾書》能否就算是遺囑呢?
詹曉婷表示,因為她與陳先生年齡相差大,老夫少妻容易被人議論,而且一直遭到陳先生弟弟妹妹的反對,所以他們才想寫一份《承諾書》,讓他的家人放心,由此接受他們的婚姻。所以詹曉婷認為,簽署《承諾書》是陳先生的生前行為,不涉及遺產繼承問題。而且在《承諾書》中,陳先生沒有剝奪詹曉婷對他財產的繼承權,詹曉婷也沒有表明自愿放棄繼承權。
陳先生的弟弟妹妹認為,根據(jù)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俗,生前就寫遺囑不太吉利,所以才會用《承諾書》的形式表達今后遺產分配權益。
經法庭審理,原被告雙方共同確認陳先生名下遺產購買理財產品23萬元及存款73萬余元。陳先生弟弟妹妹認為其中用于喪葬費21.4萬余元;而詹曉婷只認可其中2萬余元的費用屬合理支出,其余均不認可。
法院審理認為,鑒于陳先生已經去世,詹曉婷與陳先生持有婚姻登記機關頒發(fā)的婚姻登記證書,根據(jù)現(xiàn)有證據(jù),本案中詹曉婷與陳先生的婚姻關系是合法有效的。鑒于詹曉婷是死者陳先生合法妻子,依法享有繼承陳先生遺產的權利。
本案中的《承諾書》不是遺囑,但是一種財產制約定,詹曉婷、王大壯與陳先生約定的是分別財產制,對于一方去世后的財產處理,另一方可以繼承。但從審理已查明的事實看,法院認為詹曉婷婚后并沒有與陳老伯共同居住生活在一起,陳先生生前的生活,特別是臨終前數(shù)月的住院治療,都是由他的弟弟妹妹們關心照顧。本案中,陳先生的弟弟妹妹在勞務等方面給予了主要扶助,所以他們也有權分得繼承遺產。為體現(xiàn)法律精神及公平公正原則,法院最終在認定的遺產總額的金額中,判決由詹曉婷繼承其中的25萬余元,其余遺產60.8萬余元由陳先生的4位弟妹繼承。
篇4
關鍵詞:地震救援;結構廢墟;安全評估;專家系統(tǒng)
中圖分類號:P315-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0666(2016)04-0656-08
0 引言
人工智能作為一門多學科交叉的、新興的學科,是當今世界上三大尖端技術之一。而專家系統(tǒng)則是人工智能應用領域誕生最早、應用最廣泛、研究最活躍的研究方向(蘇鍵等,2006)。所謂專家系統(tǒng),是指基于特定專業(yè)領域內一位或多位專家的工作經驗和專門知識建立知識庫、數(shù)據(jù)庫或數(shù)學模型,并通過人工智能中的邏輯推理技術編譯智能計算機程序,以達到不受時空限制地模擬和求解通常只有專家才能解決的各種復雜問題的目的(席錚,2005)。單個專家因為經驗和專業(yè)知識儲備量的差異,在處理問題過程中會出現(xiàn)處理方案片面、隨意和存在技術偏見等諸多問題。專家系統(tǒng)則可以克服專家工作中面臨的上述問題,既可以不受時間、空間和環(huán)境條件的限制而正常工作,又可以通過系統(tǒng)化、條理化和綜合決策功能來提高解答和模擬結果的客觀性、科學性和穩(wěn)定性。一般來說,對于某些特定的問題,專家系統(tǒng)解答和模擬實際問題的能力、效率和水平會優(yōu)于單個專家。
1965年費根鮑姆等研制出首個專家系統(tǒng)。隨后,國內外許多學科領域開展了相關專家系統(tǒng)的研究與開發(fā)。20世紀70至80年代該系統(tǒng)開始在地震工程領域被廣泛地推廣和應用。1979年,美國普度大學姚治平、付京生等開始研發(fā)震后房屋破損評估專家系統(tǒng)SPERIL。1985年,斯坦福大學Blume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開展了場地地震危險度評估專家系統(tǒng)的相關研究,并于1988年針對加州的場地地震危險度評估工作完成了場地地震危險度評估專家系統(tǒng)SHES。劉西拉和薛慶(1987)基于目標驅動控制策略研發(fā)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破損狀態(tài)評估專家系統(tǒng)。劉恢先(1987)負責開展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七五”重大項目“工程建設中的智能輔助決策系統(tǒng)的應用研究”,并于1996年了智能輔助地震區(qū)劃系統(tǒng)IASHES。隨后,專家系統(tǒng)在我國地震工程領域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1989年,楊玉成等了以知識為基礎的多層砌體房屋震害預測專家系統(tǒng),并于1992年了城市現(xiàn)有房屋震害預測智能輔助決策系統(tǒng)PDSMESMB-1,該系統(tǒng)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楊玉成等,1992)。石兆吉等(1997)研究并了地震液化判別與評價的專家系統(tǒng)。孫柏濤和王東明(2003)研究出我國第一個應用于地震應急現(xiàn)場的建筑物安全鑒定智能輔助系統(tǒng)。郭紅梅等(2008)基于GIS和空間決策技術設計并開發(fā)了城市地震現(xiàn)場搜救指揮輔助決策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整合并集成了震害預測、地震災情快速評估、不同結構類型廢墟搜救行動方案、現(xiàn)場搜救指揮部署決策模型、壓埋人員情況分析等專業(yè)知識,綜合建立了地震現(xiàn)場搜救指揮專家系統(tǒng),但所建立的專家系統(tǒng)基礎資料數(shù)據(jù)庫匱乏、某些模塊的專業(yè)模型尚不完善,專家系統(tǒng)評估結果距離具有專家水平還有很大差距等。盡管經過多年的發(fā)展,我國在地震工程領域擁有了許多專家系統(tǒng),但目前專門針對不同結構類型的建筑結構廢墟救援安全評估專家系統(tǒng)研究尚處于空白階段。
我國是地震多發(fā)國家,歷次強烈地震發(fā)生后都會導致大面積建筑的損壞或倒塌。尤其是當前,我國存在量大面廣的磚混結構房屋,遭受強烈的地震作用后該類結構房屋倒塌數(shù)量十分龐大。震害表明,由于地震造成的磚混結構房屋的倒塌不僅會引起災區(qū)人員的巨大傷亡,而且還會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為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災害所造成的損失,震后我國政府、社會組織、企業(yè)和個人都會在第一時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應急救援工作。然而,針對建筑結構廢墟的應急救援工作,救援隊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如何保障救援人員和被困人員的“雙安全”(陳運泰等,2013),即在最大限度地挽救被困人員的前提下不產生額外的人員傷亡。因此,每次救援活動開展之前應首先進行建筑結構廢墟救援安全評估工作。為解決我國磚混結構廢墟救援安全評估工作存在的問題,本文在已建成的磚混結構廢墟救援安全評估模型的基礎上,設計并探討了磚混結構廢墟救援安全評估專家系統(tǒng)。
1 系統(tǒng)需求分析
我國現(xiàn)階段地震現(xiàn)場建筑結構廢墟安全評估,通常由經驗豐富的結構工程專家完成。一般流程如下:首先,由結構工程專家初步確定安全評估的對象和范圍。合理的對象和范圍的確定,既可以節(jié)省搜救時間、提高搜救效率,又可以有的放矢地針對需要搜救的廢墟進行科學合理的搜救,使得整個搜救評估工作不出現(xiàn)偏差。其次是評估區(qū)域信息收集。全面細致的地震廢墟信息收集,可以對搜救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信息收集主要包括廢墟場地信息,相鄰建筑結構是否對搜救廢墟存在潛在危險,被搜救建筑物的設計、施工、構件的破壞程度和連接情況等。再次,確定地震廢墟的安全評估結果。通過對評估區(qū)域進行信息收集,結構工程專家結合專業(yè)知識,并綜合以往的工作經驗和搜救案例給出安全評估結果。為現(xiàn)場地震救援工作進行指導。最后,提出應對方案。充分利用信息采集中收集到的信息,對可能會給救援隊員帶來傷害的潛在因素給出應對措施,協(xié)助救援隊制定救援方案,最大限度地保證救援過程中所有人員的生命安全。這種工作流程雖然在我國歷次大震中的現(xiàn)場救援工作中帶來不錯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第一,由于建筑結構廢墟救援工作具有“時間要求緊、技術含量高、工作強度大”的顯著特點,所以實際工作中必須對專家的經驗、知識儲備以及身體素質條件提出嚴格的要求;第二,我國具有豐富地震現(xiàn)場應急救援經驗的結構工程專家數(shù)量非常有限,難以滿足現(xiàn)有方法對地震應急救援專家需求的數(shù)量;第三,結構工程救援專家分布在全國各地,且震區(qū)道路橋梁也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震損,這將成為結構工程救援專家及時到達地震現(xiàn)場實施救援指導的制約因素。
而利用專家系統(tǒng)可以很好地解決我國現(xiàn)階段建筑結構廢墟安全評估工作所遇到的上述問題。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第一,專家系統(tǒng)建立過程中融合了行業(yè)內各方面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和許多知名專家的經驗及技術,其水平和能力一般會優(yōu)于單個專家,因此使用專家系統(tǒng)評估建筑結構廢墟救援安全等級時評估過程具有系統(tǒng)化、條理化、綜合化的特征,且專家系統(tǒng)的評估結果也具有客觀性、穩(wěn)定性和科學性的顯著優(yōu)點;第二,由于專家系統(tǒng)是人工智能系統(tǒng)的一種,其本質是具有專家評估能力的計算機程序,因此使用專家系統(tǒng)進行建筑結構廢墟救援安全等級評估時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環(huán)境以及工作強度的影響,在沒有結構工程專家在場的情況下,只需救援指揮人員熟悉系統(tǒng)的操作流程和具有能夠初步判斷評估結果離散性的能力,即可保證廢墟救援指揮工作的正常運作。雖然目前在土木工程領域乃至地震工程領域有許多專家系統(tǒng)存在,但還未開發(fā)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專門應用于磚混結構廢墟救援安全評估工作的專家系統(tǒng)。因此,有必要基于現(xiàn)有的磚混結構廢墟救援案例和資料建立一套完整的、實用的、有效的磚混結構廢墟救援安全評估專家系統(tǒng)。
考慮到磚混結構廢墟安全評估工作的特殊性,所以所開發(fā)的專家系統(tǒng)應滿足以下3方面的需求:(1)實用性。所要開發(fā)的專家系統(tǒng)是在缺少結構專家現(xiàn)場指導的前提下,在地震發(fā)生后為救援指揮人員提供磚混結構廢墟安全評估的依據(jù),因此該系統(tǒng)必須操作簡單且界面友好。(2)功能完備性。本專家系統(tǒng)主要服務于地震救援,除了能夠對磚混結構廢墟進行評價外,還應該有協(xié)助制定救援方案的功能,因此在給出評估結果的同時也會給出相似案例與相應的參考文獻,還增加了估算器的功能,能夠對地震現(xiàn)場各種結構構件的重量進行估算,幫助救援隊合理地選用救援設備和設置救援方案。(3)開放性。該專家系統(tǒng)還應該有案例搜集的過程,將實際救援過程中產生的案例添加到數(shù)據(jù)庫中,使其他救援人員在使用這個系統(tǒng)的時候可以借鑒參考這些案例,這些案例也可以作為專家系統(tǒng)的樣本供這個專家系統(tǒng)學習,從而達到完善專家系統(tǒng)的目的。
2 系統(tǒng)功能設計及實現(xiàn)過程
2.1 功能設計
基于以上需求分析,磚混結構廢墟救援安全評估專家系統(tǒng)應具有以下3方面的主要功能:(1)對磚混結構廢墟進行救援安全等級的評估;(2)建立救援案例庫,以便于用戶根據(jù)救援條件進行搜索調用;(3)協(xié)助制定救援方案的相關功能。
其中在地震救援現(xiàn)場協(xié)助救援隊員對磚混結構廢墟進行安全評估是專家系統(tǒng)的核心功能,即地震應急救援隊可在地震應急工作現(xiàn)場通過簡單的操作快速有效地評定出磚混結構廢墟救援安全等級。而在進行建筑廢墟安全評估工作之前,應首先對地震要素信息進行采集,所采集的地震要素信息主要包括地震名稱、發(fā)震時間、震級、震中距等,同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可以上傳烈度圖。輸入地震要素信息完成之后,需要將待救援磚混結構基本信息輸入系統(tǒng)中,這些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建筑名稱、總層數(shù)、地理位置、地震現(xiàn)場基本描述等。輸入待救援磚混結構基本信息的主要作用有2點:第一,完成磚混結構廢墟救援案例的采集工作,為未來能夠進行科學的案例分析和經驗總結提供詳實的基礎資料;第二,所輸入的建筑結構基本信息包括了所有的結構廢墟救援安全等級影響因素,而這些影響因素是進行安全評估工作的必要信息。
在對磚混廢墟結構進行安全評估之后,為充分應對救援過程中所要進行的破拆、頂升、移除構件等工作,需對各類材料或構件的重量進行計算,因此專家系統(tǒng)還應附帶重量估算器的功能,即能夠對建筑材料量、鋼材等不同材料、構件進行重量計算,并給出結果以輔助指導救援隊制定合理的救援方案和選取合適的救援設備。綜上所述,專家系統(tǒng)所有功能包括的基本內容以及不同功能間的相互關系如圖1所示。
2.2 架構設計
本文所建立的磚混結構廢墟救援安全評估專家系統(tǒng)由用戶界面層(User Interface Layer)、業(yè)務邏輯層(Business Logic Layer)、數(shù)據(jù)訪問層(Data Access Layer)3部分組成。用戶界面層即表示層,直觀地表現(xiàn)在瀏覽器所呈現(xiàn)出的界面,通過用戶界面層,用戶可以將信息和數(shù)據(jù)傳遞給業(yè)務邏輯層,其返回的結果也最終呈現(xiàn)在用戶界面中,在用戶界面用戶可以和本專家系統(tǒng)進行直觀的交流。業(yè)務邏輯層是系統(tǒng)的核心部分,在該層中封裝了安全評估、數(shù)據(jù)計算等相關業(yè)務的操作,在本層中進行業(yè)務處理并實現(xiàn)系統(tǒng)的相關功能。在數(shù)據(jù)訪問層中可以進行數(shù)據(jù)的操作,可以實現(xiàn)數(shù)據(jù)的存儲、調用、維護等功能。本專家系統(tǒng)采用的是基于技術的B/S(Browser/Server)架構。B/S架構的服務器端集成了專家系統(tǒng)的核心功能,即將系統(tǒng)的業(yè)務邏輯層和數(shù)據(jù)訪問層中的核心功能全部集中在服務器端,這種處理方式的最大好處就是系統(tǒng)升級、改進或升級時只需更新服務器端的數(shù)據(jù)即可,降低了成本。而B/S架構的客戶端是瀏覽器,用戶可以通過瀏覽器經互聯(lián)網訪問系統(tǒng)服務器端。整個系統(tǒng)采用與平臺有很好兼容性的C#編程語言,選用SQL Server 2008后臺數(shù)據(jù)庫存儲專家系統(tǒng)中的文獻資料以及救援案例等各種數(shù)據(jù)。
磚混結構廢墟救援的安全評估是本專家系統(tǒng)的核心工作。磚混結構廢墟救援安全評估功能是基于磚混結構廢墟救援安全評估BP神經網絡模型而實現(xiàn)的。磚混結構廢墟救援安全評估BP神經網絡模型是指根據(jù)若干地震現(xiàn)場磚混結構廢墟應急救援案例以及筆者在地震現(xiàn)場應急處置工作經驗,采用BP神經網絡的方法建立的磚混結構廢墟救援安全評估模型。該評估模型以場地與地基情況、基礎破壞情況、結構構件以及非結構構件破壞情況、建筑材料與施工質量、建筑環(huán)境條件以及生存空間大小等14個影響因素作為基本條件,首先劃分并確定出不同影響因素的判別標準和影響因子以及磚混結構廢墟安全等級判定原則,然后基于實際救援案例采用BP神經網絡按照一定的誤差精度進行了學習訓練,最后對訓練完成的模型進 行了回判和檢驗。回判和檢驗結果表明,所建立的評估模型具有較高的準確度(王東明等,2016)。確定磚混結構廢墟救援安全評估BP神經網絡模型之后,采用C#編程語言將模型接入專家系統(tǒng),且配置在專家系統(tǒng)的服務器端。應用過程中,用戶不需知道磚混結構廢墟救援安全評估模型工作原理,只需在客戶端所呈現(xiàn)的用戶界面進行操作即可通過互聯(lián)網向服務器發(fā)出請求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和交換,并獲得評估結果以及其他的相關信息。磚混結構廢墟救援安全評估專家系統(tǒng)的工作流程見圖2。
2.3 界面設計
基于系統(tǒng)功能設計結果和系統(tǒng)工作流程,參考一些優(yōu)秀設計范例(孫路強等,2013),設計并確定了專家系統(tǒng)界面。為了使該系統(tǒng)網頁的頁面風格得到統(tǒng)一,在編程過程中采用了母版頁技術,通過母版頁的創(chuàng)建,專家系統(tǒng)中的每一個頁面均可使用母版頁的頁面布局,這就減輕了開發(fā)過程中開發(fā)人員保持頁面協(xié)調制作一致外觀的工作量。系統(tǒng)主要由地震信息錄入、建筑廢墟信息錄入、建筑物廢墟安全評估、相似案例與相關文獻、估算器5個界面組成。
2.3.1 地震信息錄入
圖3為地震信息錄入界面。當一次地震發(fā)生后,分別在此界面中輸入地震名稱、發(fā)生時間、震級和震中距,還可以上傳初步預估的地震烈度圖(李東平等,2013),點擊提交后,系統(tǒng)會自動生成一次地震事件,其后的所有評估結果都會被自動記錄到此次地震事件中,并便于日后的查詢與調用。
2.3.2 建筑廢墟信息錄入
圖4為建筑廢墟信息錄入界面。用戶在進行建筑廢墟安全評估時,需要首先錄入將要進行評估的建筑廢墟基本信息,其中包括建筑名稱、總層數(shù)、地點或位置、殘留層數(shù)或高度、倒塌位置、居住人數(shù)和現(xiàn)場描述,同時要選擇建筑物的用途,包括學校、醫(yī)院、住宅、辦公樓、超市、體育館、廠房、生命線用房和其他9類,并且在結構類型中選擇磚混結構,信息錄入和選擇完畢后,點擊提交按鈕。
2.3.3 建筑物廢墟安全評估
圖5為建筑廢墟信息錄入界面。用戶需要根據(jù)建筑廢墟的具體情況錄入14項影響因素。完成以上14項影響因素的選擇后,點擊提交,系統(tǒng)會自動給出對于此建筑廢墟的安全評估結果。
2.3.4 相似案例與相關文獻
在完成建筑廢墟安全評估后,系統(tǒng)能夠自動給出與此救援案例相關的相似案例和相關文獻,為救援人員提供輔助決策參考。圖6為相似案例與相關文獻界面。
2.3.5 估算器
系統(tǒng)還具備估算器功能模塊,可以分別對建筑重量、鋼材重量和建筑屋頂重量進行估算,還可以查詢常用建筑材料密度值和常用屋頂材料的重量。圖7為建筑重量查詢與估算界面。
3 系統(tǒng)應用
磚混結構廢墟救援安全評估專家系統(tǒng)主要服務于地震救援行業(yè),針對的用戶具備一定的建筑結構專業(yè)知識,但不懂如何對結構廢墟進行安全評估的地震救援行業(yè)從業(yè)人員,這些從業(yè)人員只要會使用瀏覽器即可操作該套專家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的主要應用范圍僅限于磚混結構廢墟搜索與營救,在缺少具備救援經驗與結構專業(yè)背景專家的時候,協(xié)助救援隊員對磚混結構廢墟的安全性做出評估,并對救援現(xiàn)場的結構構件以及覆蓋物的重量進行簡單的估算,以供救援隊員參考。該系統(tǒng)的使用方法非常簡單,只需要在瀏覽器中通過點擊和輸入即可完成所有操作。其界面操作與用戶之間有很強的交互性。首先在有互聯(lián)網的情況下打開瀏覽器,輸入網址.cn進入到CERRSAMS系統(tǒng),然后登錄,輸入賬號、密碼、驗證碼后進入到這個系統(tǒng),點擊專家系統(tǒng)模塊即可使用磚混結構廢墟救援安全評估專家系統(tǒng)。將地震救援現(xiàn)場采集到的信息根據(jù)系統(tǒng)的要求提交到專家系統(tǒng)中,點擊確認和提交,系統(tǒng)會輸出相應的結果。系統(tǒng)的運算速度比較快,在根據(jù)要求輸入數(shù)據(jù)之后很快就能得出評估結果。圖8為專家系統(tǒng)操作流程。
為了驗證本專家系統(tǒng)的可靠性,本文以汶川地震中都江堰市新建小學建筑廢墟安全評估為例,進行系統(tǒng)操作實例驗證。
首先登陸到系統(tǒng)后臺,選擇專家系統(tǒng)模塊,錄入都江堰市新建小學有關信息,如表1所示。點擊提交后,進入到建筑物廢墟安全評估指標選擇界面,逐一選擇每一項評估指標,確認無誤后,選擇提交按鈕,系統(tǒng)后臺會自動完成分析與評估計算,給出評估結果。如圖9所示,此次建筑物廢墟安全評估的結果為“結構穩(wěn)定但須排險措施。(廢墟結構物無倒塌危險,但有造成危險的潛在因素須排除)”,并且給出了相關的提示信息。此次安全評估結果被自動保存在系統(tǒng)后臺的數(shù)據(jù)庫中,并作為一次新的案例為后續(xù)的評估工作提供輔助參考。分別選擇相似案例和相關文獻可以查看到與此次建筑廢墟安全評估相近的參考資料,為救援隊員提供輔助決策參考。結果表明,系統(tǒng)評估結果與實際情況基本相符。
經鑒定結果評估結果:
結構穩(wěn)定但須排險措施。(廢墟結構物無倒塌危險,但有造成危險的潛在因素須排除)
提示:
1、(1)墻體呈現(xiàn)X裂縫,注意防止墻體倒塌,對墻體采取支撐措施;
(2)柱破壞嚴重,對柱進行加固;
(3)對梁采取加固支撐,防止梁斷裂;
(4)對板進行加固支撐;
(5)對屋架進行加固支撐。
2、需清除毒害物質,后再進行救援。
通過操作實例可知,本系統(tǒng)具有以下特點:用戶界面設計友好,系統(tǒng)應用操作方便,評估結果準確,信息交換和讀取速度較快,可以很好地提高震災現(xiàn)場廢墟救援工作效率。
4 總結
本文采用平臺和SQL Server 2008技術,基于磚混結構廢墟救援安全評估BP神經網絡模型技術建立了磚混結構廢墟救援安全評估專家系統(tǒng),并對系統(tǒng)的功能與界面進行了設計和實現(xiàn)。本專家系統(tǒng)依托中國地震救援廢墟安全評估綜合管理系統(tǒng)平臺,能夠在地震救援現(xiàn)場進行磚混結構廢墟的安全評估工作,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地震救援現(xiàn)場缺少有救援經驗結構專家的難題。雖然,本文給出的案例分析為整棟磚混結構安全評估,但是并不排斥救援點的安全評估。主要因本系統(tǒng)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可對新的案例不斷添加,隨著案例數(shù)據(jù)的增多,將會更好地為不同磚混結構廢墟的評估提供技術支持。
經過系統(tǒng)實例操作和測試可知,該系統(tǒng)具備如下特點:(1)能夠很好地協(xié)助地震救援。本專家系統(tǒng)不僅能夠對磚混結構廢墟安全性進行評估,而且根據(jù)評估結果由數(shù)據(jù)庫檢索出相應的參考文獻與案例。為救援方案的制定提供參考,進一步提高了救援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時,該專家系統(tǒng)還能夠做簡單的重量估算,給救援隊在制定救援方案時提供量化參考。(2)系統(tǒng)應用的方便性。該專家系統(tǒng)的用戶界面設計十分友好,用戶利用瀏覽器便可完成所有的操作。且其信息的交換和讀取速度是十分快捷,用戶只需要熟悉瀏覽器的使用方法即可,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用戶能夠很方便的使用這個系統(tǒng)。(3)系統(tǒng)的開放性。該專家系統(tǒng)提供了案例搜集功能,可以將實際救援過程中產生的案例添加到數(shù)據(jù)庫中,使該系統(tǒng)的案例數(shù)據(jù)庫更加系統(tǒng)和全面。不僅可以為救援人員提供更加可靠的參考案例,而且也為磚混結構廢墟應急救援培訓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參考文獻:
陳運泰,楊志嫻,張勇等.2013.從汶川地震到蘆山地震.中國科學:地球科學,43(6):1064-1072.
郭紅梅,黃發(fā),陳維鋒等.2008.城市地震現(xiàn)場搜救指揮輔助決策系統(tǒng)的設計與開發(fā).地震研究,31(1):83-88.
李東平,龔俊,沈曉健等.2013.快速烈度調查系統(tǒng)探索與實現(xiàn).地震研究,36(2):238-242.
劉恢先,杜瑞明,朱敏等.1996.智能輔助地震區(qū)劃系統(tǒng)IASHES.中國地震,12(1):1-15.
劉西拉,薛慶.1987.評估鋼筋混凝土結構破損狀態(tài)的專家系統(tǒng).土木工程學報,20(3):1-8.
石兆吉,顧寶和,張榮祥.1997.地震液化判別與評價的專家系統(tǒng).工程勘察,(5):5-8.
蘇鍵,譚平,周福霖.2006.土木工程專家系統(tǒng)的應用和發(fā)展趨勢.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23(4):6-14.
孫柏濤,王東明.2003.地震現(xiàn)場建筑物安全性鑒定智能輔助系統(tǒng)研究.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3(5):209-213.
孫路強,栗連弟,劉磊等.2013.天津測震臺網綜合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地震研究,36(2):258-262.
王東明,劉歡,李永佳.2016.磚混結構廢墟救援安全評估BP模型研究.災害學,31(2):10-14.
篇5
關鍵詞: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鋪瀝青混凝土;常見病害;對策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asphalt pavement, the asphalt surface on the ol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layer in the city in recent years road reconstruction is widely used in traffic, but after a period of time passes, pits, cracks, have different levels of disease bag gradually, the reason I combine multiple projects were analyzed after on the pavement cracking, goes on formation and preventing method is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train of thought.
Key words: ol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asphalt concrete overlay; common diseases;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U416 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
前言:由于瀝青路面具有防塵、降噪、防滑等優(yōu)點,在舊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鋪瀝青面層,可以改善結構性能,提高行車質量,美化路容路貌。所以近年來城市建設中,在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越來越廣泛地運用于舊路改建中。但通過一段時間的通車運行后,路面逐漸出現(xiàn)裂縫、推移、坑槽、擁包等病害,影響行車舒適及安全。為防止上述病害的發(fā)生,國內外做了大量的研究,筆者結合多個項目的總結就路面開裂、推移形成的原因及防止方法做如下分析:
一、路面裂縫成因及對策
1.1路面裂縫成因
在加鋪瀝青混凝土前,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著縱橫伸縮縫和不規(guī)則裂縫,加之溫度的變化引起的舊水泥混凝土面層的水平位移,以及車輪荷載引起水泥混凝土板縫兩側形成的豎向變位差;這種水平位移和豎向變位差,使瀝青混凝土在接縫和裂縫相應位置處產生較大拉應力和剪切應力,而瀝青在低溫時不容易變形,致使拉應力和剪切應力增大。在交通荷載與溫度荷載的重復作用下,這些裂縫不可避免地會引起加鋪層底面對應位置的應力集中,當應力超過瀝青混凝土的強度時,瀝青混凝土加鋪層即會出現(xiàn)裂縫,應力集中部位因過大的豎向剪應力與拉應力而首先開裂,然后緩慢地向上擴展而導致加鋪層的破壞。因此,經過瀝青混凝土罩面處治以后的路面經常會出現(xiàn)裂縫病害,雨水通過裂縫進入路面結構層中,容易造成道路損壞。
1.2預防路面裂縫的對策
為了防止瀝青路面的開裂,就要想辦法消除或減小裂縫位置的拉應力和剪切應力。為消除裂縫位置拉應力和剪切應力,除了用瀝青管塞混凝土板縫外,在板縫處,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新的瀝青混凝土加鋪層之間設置應力緩解中間夾層及增設結構補強層等措施。它的作用是和瀝青混凝土加鋪層協(xié)同受力和變形,改善瀝青混凝土加鋪層的應力應變狀態(tài),改善加鋪層的應力分布,提高面層的抗變形能力,以增強加鋪層防反射裂縫的能力。
目前,夾層材料種類很多,常使用的有瀝青碎石、瀝青砂、應力吸收薄膜夾層(SAM IS) 、無紡土工布、玻璃纖維格柵。筆者認為以下幾種材料在使用中能起到比較好的效果:
① 加鋪土工布。土工布具有耐高溫的特性,在瀝青混凝土攤鋪時不會熔化于瀝青混凝土中或老化變質;能夠承受壓路機碾壓;并能有效地減少地表水通過舊水泥混凝土板接縫滲入土基,同時也能減少地下水通過舊水泥混凝土板接縫進入加鋪層,浸濕加鋪層結構材料,可延緩瀝青面層出現(xiàn)剝落和松散,延長加鋪層結構的使用壽命;而且利用其抗變形能力,對消散水平應變、傳遞豎向荷載起到一定作用,從而延緩反射裂縫的產生。在施工中,夾層材料可采用熱熔聚脂長纖土工布,其單位面積質量為180g/㎡ ,縱向斷裂強度9.7kN/m,縱向5%的拉伸力4.8 kN /m,橫向斷裂強度11.2 kN/m,橫向5%的拉伸力5.3 kN/m。
②加鋪土玻璃纖維格柵。玻纖格柵是一種能增強路面性能的新型優(yōu)良土工基材,使用玻纖格柵能有效地改善路面結構應力分布,抵抗和延緩基層裂縫引起的瀝青混凝土反射裂縫的發(fā)生,從而提高路面的使用壽命。它具有很高的耐熱和耐寒性,強度大、模量高、耐腐蝕、化學性能好、膨脹系數(shù)低、尺寸穩(wěn)定性好。工程中玻纖格柵可采用自粘玻纖格柵,網眼尺寸20 mm ×20 mm,縱向斷裂張力62 kN/m,橫向斷裂張力為59 kN /m;斷裂伸長率縱向2.38 kN /m,橫向為1.67 kN/m。在對處理后的水泥混凝土板塊進行保養(yǎng)并完成質量檢測后,對縱、橫伸縮縫及裂縫灌注瀝青瑪踢脂,使縫隙飽滿,再沿縱橫縫鋪設土工格柵,施工時注意拉緊土工布或玻璃纖維格柵,并且灑布均勻的黏層油(0.4L/m2 )以增強層間的整體性,使之協(xié)同受力和變形。噴撒一層乳化瀝青時,寬度比玻璃纖維土工格柵多10 cm,撒一層米砂,再用壓路機壓實。
③加鋼纖維。還可以在瀝青混凝土加鋪層中摻入鋼纖維以提高瀝青混凝土加鋪層的抗變形能力和抗拉強度。鋼纖維應選取分散均勻不易結團的銑削型鋼纖維。經試驗和工程實踐表明: 鋼纖維的摻量體積率宜在0.5%~1.2%。因為鋼纖維含量太小不起增強作用,而如果摻量太大則鋼纖維的外露量較大,出現(xiàn)外觀較差、容易結團的問題。經實踐證明,摻入鋼纖維對控制反射裂縫有明顯效果。
二、路面推移成因及對策
2.1路面推移成因
由于水泥混凝土和瀝青混凝土由于其自身特性不能很好的粘結,層間結合不好。在道路彎道處、長下坡、交通燈等車輛變速路段容易出現(xiàn)整個瀝青混凝土加鋪層向前推移的現(xiàn)象,通過現(xiàn)場取樣的實驗分析得出:該樣品混合料高溫穩(wěn)定性不足,油石比偏大,細集料特別是粒徑在9.5 mm 以下的偏多??煽闯鲈谄嚫咚傩旭傓D彎時,因車輛剎車導致該處所受剪應力增加,由于該處瀝青混合料的粒徑偏小,油石比偏大,以至粒料間的嵌鎖力較小,而原水泥混凝土路面鑿毛效果不好,使得該處加鋪層瀝青混合料與原水泥混凝土的摩擦系數(shù)過小,黏結不好,在水平荷載的作用下發(fā)生剪切破壞從而發(fā)生瀝青面層沿基層頂面整體滑動,產生路面滑移現(xiàn)象。
瀝青加鋪層厚度不足。隨著經濟建設步伐的加快,交通量也隨之迅猛增長,原有設計的預計交通量與現(xiàn)在的實際交通量不符,導致路面結構層偏薄,各種強度均不能滿足使用要求,從而使得路面推移。
篇6
關鍵詞:磚混結構;加層;加固
引言
磚混結構是指建筑物中豎向承重結構的墻、柱等采用磚或者砌塊砌筑,橫向承重的梁、樓板、屋面板等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也就是說磚混結構是以小部分鋼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磚墻承重的結構。磚混結構是混合結構的一種,是采用磚墻來承重,鋼筋混凝土梁柱板等構件構成的混合結構體系。在我國的民用建筑中,磚混結構房屋是應用最多,最為常見的一種結構體系。到目前為止,雖然高層建筑的大量興起以及鋼結構的大幅應用,但就全國范圍內來看,不論是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還是一般的中小城市,磚混結構房屋仍是我國城鎮(zhèn)中民用建筑的主要結構體系。
先于我國的基本國情,在目前的城市化運動改造過程中,我們不可能把目前所擁有的全部低層磚混結構房屋推倒重建,而是應該盡可能的選擇改造利用的方式。事實上,近年來我國大中城市中對低層磚混結構房屋進行加層設計的實例已經很多,采用了多種加層方法,獲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受到使用部門和住戶的歡迎,也積累了豐富的加層設計與施工經驗。這些都說明磚混結構房屋的加層設計和改善功能是改造我國舊城鎮(zhèn)民用建筑的重要途徑之一,這不僅符合我國當前的國情,也具有走中國自己改造舊城鎮(zhèn)道路的特色。本文即是基于這個目的,探討如何在我國現(xiàn)有經濟條件下進行磚混結構房屋的加層加固設計,既適應我國國情,又能為國內在磚混結構的加層加固設計上提供一點經驗和參考。
1加層加固的工作程序
房屋建筑結構加層的工作大體可以按下列程序進行:加層可靠性鑒定加層方案選擇加層加固設計施工組織設計施工及沉降觀測驗收沉降觀測。通過遵循規(guī)定的程序進行工作,能夠保證加層、加固、設計和施工的質量,以達到房屋加層的預期效果。
2房屋加層加固設計的方法
在進行磚混結構房屋的加層之前,首先需要對結構進行檢測、鑒定。通過鑒定后,適宜加層的應進行多方案比較,選擇最佳方案進行加層加固設計。磚混結構房屋加層的方法比較多,目前常用的三種主要方法分別是:直接加層法、改變荷載傳遞加層法、外套結構加層法。
1)直接加層法。
直接加層法是指在原有房屋上不改變結構承重體系和平面布置,直接加層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于原承重結構與地基基礎的承載力和變形能滿足加層的要求,或者經過加固處理后即可直接加層的房屋。從國內大量的加層經驗總結和技術經濟效益來看,這種方法加高的層數(shù)不宜超過3層;加1層技術經濟效果不太明顯,所以以加2層~3層為好。
房屋加層應建立在結構可靠的基礎上。直接加層的原有房屋由于加層后荷載加大,其地基基礎、磚墻砌體、混凝土構件等應力應變都發(fā)生了新的變化,只有經過承載力和正常使用狀態(tài)的驗算,才能保證加層后的房屋安全、適用、耐久,防止房屋倒塌、傾斜等工程事故,達到加層的目的。
2)改變荷載傳遞加層法。
改變荷載傳遞加層法是指原房屋的基礎及承重結構體系不能滿足加層后承載力的要求,或者由于房屋使用功能要求需要改變建筑平面布置,相應需改變原房屋的結構布置及其荷載傳遞途徑的加層方法。這種方法適用于原房屋墻體結構有承載潛力,增設部分墻體、柱子,或經局部加固處理即可滿足加層要求的房屋,這種方法加高的層數(shù)與直接加層法相同,不宜超過3層。
采用本方法加層時,要求對地基基礎和上部承重結構進行承載力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的驗算,原有房屋的磚砌體和混凝土強度設計值應根據(jù)實測確定,這是因為原房屋的磚砌體和混凝土強度經長期使用后發(fā)生了變化,應經實測確定其強度設計值,可以使驗算結果具有充分的依據(jù)。
3)外套結構加層法。
外套結構加層法是指在原房屋外增設外套結構(通常為框架―剪力墻或者框架等),使加層的荷載通過外套結構傳給基礎的加層方法。這種方法適用于需改變原房屋平面布置,原承重結構及地基基礎難以承受過大的加層荷載,用戶搬遷困難,加層施工時房屋不能停止使用,并且設防烈度不超過8度,場地類別為Ⅰ,Ⅱ,Ⅲ類的房屋加層。外套結構底層柱不宜過高,以保證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抗震性能。
我國已建成的采用外套結構加層的工程,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 a.外套結構與舊房完全脫開,稱為“分離式外套結構”; b.外套結構與舊房連成整體,稱為“整體式外套結構”。由于目前我國對外套結構加層尚未進行系統(tǒng)的試驗研究,整體式外套加層與舊房連在一起受力不明確,沒有清晰的計算簡圖、計算方法和構造措施,所以規(guī)范不推薦使用,僅規(guī)定可以使用分離式外套結構??紤]到目前我國采用這種方法的經驗還不夠豐富,所以該加層法加層的層數(shù)受限制較嚴,應符合CECS 78∶96磚混結構房屋加層技術規(guī)范中的要求。
3房屋加層加固設計的內容
1)地基基礎的加固。
已建房屋加層,上部荷載增加使下部地基基礎承受的荷載加大,因此首先要驗算地基承載力和原設計基礎寬度及強度。地基承載力是加層設計中至關重要的問題,其大小決定增加層數(shù)和上部結構方案的選擇,所以應首先弄清已建房屋現(xiàn)在的地基承載力。實踐證明建成多年的原有舊房由于上部荷載的長期作用而使地基被壓實,地基固結,含水量和孔隙比大幅度減小,基礎沉降基本完成,地基趨于穩(wěn)定,所以地基承載力有一定提高。根據(jù)經驗,一般情況下其地基承載力可比原始承載力提高10% ~50%。在設計中一般取20% ~30%。加層前原房屋確定地基容許承載力后,應對加層后原有房屋的地基承載力按規(guī)范中有關公式進行驗算。
原房屋直接加層后通過驗算如果地基承載力不滿足要求,就需要對地基基礎進行加固。地基加固的主要方法有擠密法和灌漿法?;A加固的方法一般可采用加大基礎底面積加固法,通常是在條形基礎外包鋼筋混凝土上進行加固。
2)墻體的加固。
原有房屋墻體材料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而使強度和耐久性均有所降低,所以在舊房增層改造時需驗算墻體承載力。在確定墻體結構承載力時,應根據(jù)實測材料強度等級按相應規(guī)范中的要求進行驗算,這樣做是符合實際情況的,而且也穩(wěn)妥可靠。如經驗算墻體承載力不足,應采用以下方法進行加固,如混凝土扶壁柱法、鋼筋網水泥砂漿法加固磚墻、增大截面法加固磚柱、外包角鋼加固磚柱。
3)混凝土構件的加固。
混凝土構件是否需要加固,應先進行結構可靠性鑒定確認。如需加固,可對混凝土構件進行加固,加固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增大截面加固法、粘貼鋼板加固法、外加預應力加固法和外貼碳纖維布加固法等。
結束語
建筑物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應能滿足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對已建房屋的加層及加固設計,與新建的建筑結構設計具有很大不同。不僅需要執(zhí)行一般設計的現(xiàn)行國家規(guī)范和行業(yè)標準,而且還應當執(zhí)行有關加層加固設計的標準。因此,從事建筑結構設計的人員接受加層加固設計任務,應是一項熟悉和掌握的工作內容。
通過對磚混結構房屋進行加層改造可以獲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受到了使用部門和住戶的歡迎。通過已經積累的豐富的加層設計與施工經驗,我相信一定能使磚混結構房屋的加層設計與施工做到安全適用、經濟合理、有利抗震和確保質量,使磚混結構房屋的加層技術躍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李國勝.建筑結構裂縫及加層加固疑難問題的處理――附實例[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006.
[2]徐占發(fā).特殊砌體建筑結構設計及應用實例(修訂本)[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yè)出版社, 1993.
篇7
粘鋼加固混凝土構件是用鋼板加固結構的常用方法之一,但粘鋼加固對混凝土表面和鋼板表面的清理要求嚴格,且粘貼效果在動荷載作用下難以保證。鉚粘鋼加固在粘鋼的基礎上加以特制異形鉚釘錨固的一項新技術,尤其適用于混凝土表面難清理、構件表面彎曲及經常承受動荷載的構件,應用前景十分廣泛。
本文在各文獻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討論了適合工程應用的特制異性鉚釘、設計計算公式、施工方法以及加固效果,表明了鉚粘鋼加固的優(yōu)越性和可行性。
1 特制異形鉚釘
鉚粘鋼板加固法是將傳統(tǒng)的粘鋼加固法和鉚鋼加固法相結合,通過在砼構件表面用專用異形鉚釘將粘貼于砼構件表面的鋼板再鉚接于砼構件表面,從而將鋼板與砼構件結合成一個牢固的整體,使其協(xié)同作用共同承載以達到加固原構件的目的。鉚釘?shù)男阅軐τ阢T粘鋼加固的效果起著重要作用,需要專用特制,本文所討論的專用異形鉚釘?shù)男吞栆姳?。
表1 專用異形鉚釘屬性
型號 材質 錨固抗拔力/kN 錨固抗剪力/kN 釘體對角線/mm 鉚釘長度/mm 鋼板鉆孔直徑/mm 砼孔直徑/mm 適應鋼板厚/mm
D-12 45#鋼 ≥18 ≥18 11 55 12 10 3-4
D-14 45#鋼 ≥35 ≥35 13 75 14 12 4-6
2 計算方法
2.1 受彎計算
鉚粘鋼板加固鋼筋混凝土梁的受彎承載力計算類似鋼筋混凝土適筋梁 的計算,當保證異形鉚釘?shù)臄?shù)量相對于鋼板橫截面積足夠且混凝土相對受壓區(qū)高度不超過界限受壓區(qū)高度時,鉚粘鋼板加固梁的受彎承載力可以按以下計算公式計算:
〔1〕
〔2〕
〔3〕
〔4〕
〔5〕
——鉚粘鋼板上錨固區(qū)段鉚釘?shù)臄?shù)量;
——鉚粘鋼板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鉚粘鋼板凈橫截面面積;
——單個異形鉚釘?shù)目辜魪姸仍O計值;
——單個鉚釘?shù)臋M截面面積;
、 ——被加固梁混凝土的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和彈性模量;被加固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要求不低于C20,否則應對鋼板的承載力進行折減,必要時應通過試驗確定;
——鉚粘鋼板的厚度;
〔1〕、〔2〕式保證了鉚釘數(shù)量的足夠;〔4〕式使得混凝土區(qū)受壓高度不超限;〔3〕、〔5〕可得出鉚粘鋼板梁的受彎承載力,考慮到實際工程中被加固的梁已承受一定荷載,存在鉚粘鋼板應力相比梁內鋼筋應力滯后的狀況,對鉚粘鋼板拉力乘以0.9的折減系數(shù);
2.2 受剪計算
鉚粘鋼板箍加固鋼筋混凝土梁的受剪承載力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6)
——按現(xiàn)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 計算的被加固鋼筋混凝土梁的原受剪承載力;
——配置在同一截面面處U形鋼箍板的全部截面面積;
——U形鋼箍板的抗拉強度設計值;考慮到臨近破壞時U形鋼箍板可能未達到屈服強度,對其乘以0.8的折減系數(shù);
——U形鋼箍板的間距;
3 施工工藝
鉚粘鋼板施工簡單快捷,工藝流程有以下六步:鋼板條的制作鋼板條表面處理和鉆孔混凝土表面處理和劃線配膠涂于處理好的混凝土表面并粘貼鋼板對鋼板打孔入混凝土內并注膠上釘加固面的防護處理。
4 加固效果驗證試驗
4.1 試驗方法
為了驗證上述鉚粘鋼設計公式與施工方法的可行性,現(xiàn)設計如下對比試驗:三根試驗梁均為強剪弱彎適筋型、三分點加載的簡支梁,梁長l=3200mm,寬b=160mm,高h=300mm,計算跨度 =3000mm, =33.2MPa,梁底受力縱筋為2根直徑14mm的HRB235鋼筋,架立筋為2根直徑8mm的HPB235mm鋼筋,彎剪段配直徑8mm間距120mm的雙肢箍筋,純彎段不配箍筋,如圖2所示。按照本文提供的計算方法進行加固設計計算,三根梁的加固方式如表2所示。加固施工操作按照本文提供的施工流程及注意事項進行,加固后的構件制作完成后,放置于試驗機上進行加載試驗。
圖2 試驗梁布置圖
Fig.2 Structural drawing of experimental beam
表2 試驗梁的加固方式及參數(shù)
Tab.2 strengthening type and parameters of experimental beam
4.2 試驗結果
通過同步千斤頂及反力梁施加荷載,利用壓力傳感器配合YD-88應變儀控制加載,試驗數(shù)據(jù)為自動采集,試驗結果如表3。梁1在荷載作用下發(fā)生典型的適筋破壞,當受拉邊緣出現(xiàn)裂縫,撓度發(fā)生突變,鋼筋發(fā)生屈服后撓度增加很快,最后受壓區(qū)混凝土被壓碎而破壞;梁2在受拉區(qū)邊緣開裂后,由于梁底鋼板的約束作用撓度改變不明顯,鋼筋和鋼板都屈服,最后粘貼鋼板從粱端剝離,受壓區(qū)混凝土被壓碎,破壞時梁的變形較小,預兆不明顯;梁3前期受力狀況與梁2基本相同,后期破壞時,鋼板并未從梁上剝離,異形鉚釘?shù)那豆套饔檬沟娩摪迥芘c梁一起承受較大的變形,破壞時的變形較梁2大,有明顯的預兆,延性較好。通過效果對比試驗易發(fā)現(xiàn),鉚粘鋼加固混凝土梁的破壞荷載相比未加固的梁大幅提高,相比粘鋼加固的梁,破壞荷載提高16%,鋼板在破壞時不剝離,延性調高,按文中公式計算得的破壞彎矩為實際破壞彎矩的81%,具有較大的安全儲備。
表3 試驗結果
Tab.3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
5 結論
應用鉚粘鋼加固混凝土梁時采用專用特制鉚釘,鉚釘頭錐面拉緊鋼板提高了高板的承載,設計計算可采用與現(xiàn)行規(guī)范中混凝土梁計算方法類似的公式(1)-(6),簡單易行,施工步驟共六個,方便快捷,效果驗證試驗證明了鉚粘鋼加固梁破壞服荷載相比粘鋼加固梁提高16%,并保證了構件的延性,公式計算的破壞彎矩為試驗值的81%,有較大的安全儲備,具有優(yōu)越性和可行性。
參考文獻
[1]萬墨林,馬穎軍.粘鋼加固混凝土梁抗疲勞性能試驗研究[J].建筑科學,1994,1:23- 28;
[2]宋一凡.錨栓鋼板法加固RC梁橋的計算方法[J].西安公路交通大學學報,2000, 20(3):45-48;
[3]楊喜根,濮志鋒等.用鋼板膨脹螺栓加固RC梁的研討[J].建筑結構,2001,31(3);
[4]劉立新,桑大勇,王仁義.鉚粘鋼板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受彎性能的試驗研究[J].建筑結構,2007,(7):41-45;
[5]桑大勇,王仁義,劉立新.鉚粘鋼板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受剪性能的試驗研究[J].建筑結構-增刊,2007,(7):30-34;
[6]GB50367-2006,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guī)范[S].
篇8
關鍵詞:高強混凝土;外加劑;塑性裂縫
0 引言
塑性裂縫是混凝土施工中必須要高度重視的問題,若混凝土出現(xiàn)塑性裂縫,將會對混凝土施工產生極為不利的危害,因此,需要我們重視混凝土塑性裂縫的問題,并通過采取添加相應的外加劑,對混凝土塑性裂縫進行防治。基于此,本文就外加劑對混凝土塑性裂縫的影響進行了探究,相信對有關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幫助。
1 原材料和試驗方法
1.1 原材料
砂子:細度模數(shù)為2.7;碎石:5~18mm連續(xù)性級配;水泥:5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減縮劑:聚羧酸高效減水劑;膨脹劑:鈣礬石類膨脹劑;減縮劑:聚氧乙烯類減縮劑;內養(yǎng)護劑:超吸水聚合物,均由某建材有限公司提供。
1.2 試驗方法
刀口約束平板法試驗參考規(guī)范早期抗裂試驗進行,使用刀口約束早期開裂試驗模具,此實驗模具由六排角鋼提供約束;試驗在溫度為20℃、相對濕度為60%的房間內進行,混凝土倒入開裂模具后,用抹子將試件表面抹平,保證風扇的風速達到5m/s。24h后用40倍讀數(shù)顯微鏡讀取最大裂縫寬度,用鋼尺量取裂縫長度,并計算裂縫總面積。
本文先測定了不摻加任何外加劑的HSC基準組的塑性開裂,然后在此基礎上對比研究了單摻膨脹劑、減縮劑和內養(yǎng)護劑的塑性開裂趨勢。
2 結果與分析
2.1 配合比與試驗結果
試驗按照膨脹劑(EA)摻量8%、12%,減縮劑(SRA)摻量0.5%、2.0%,內養(yǎng)護劑(SAP)摻量0.04%、0.40%進行配合比設計,設計強度為C80,配合比及試驗結果見表1所列。
2.2 膨脹劑對高強混凝土塑性開裂的影響
從圖1中可以看出,EA8%組最大裂縫寬度只降低了0.08mm,裂縫總面積仍為基準組的92.7%。EA10%組最大裂縫寬度為0.38mm,比基準組只降低了1mm,裂縫總面積為132mm2,是基準組的3%。
膨脹劑的作用原理是吸水膨脹產生膨脹應力來抵消高強混凝土收縮產生的收縮應力,而膨脹劑遇水立即開始膨脹,在混凝土抗拉強度尚未發(fā)展的情況下降混凝土拉裂,從而導致膨脹劑的作用沒有發(fā)揮出來。因此效果較差。
2.3 減縮劑對高強混凝土塑性開裂的影響
從圖2中可以看出,減縮劑對高強混凝土的抑制作用要明顯好于膨脹劑,基準組24h最大裂縫寬度為0.48mm,裂縫總面積為151.2mm2。SRA0.5%最大裂縫寬度為0.17mm,裂縫面積為60mm2,下降了60%,SRA2.0%最大裂縫寬度只有0.12mm,裂縫面積為40.1mm2,只有基準組的26.5%。
減縮劑是通過減小混凝土孔隙水壓力來達到減小收縮應力的效果,雖然減縮劑具有一定的緩凝作用,對高強混凝土抗拉強度的發(fā)展不利,但是這種作用相比減縮帶來的有利效應來說,是不顯著的。因此減縮劑呈現(xiàn)良好的減小塑性開裂的效果。
2.4 內養(yǎng)護劑對高強混凝土塑性開裂的影響
從圖3中可以看出,內養(yǎng)護劑對高強混凝土塑性開裂的降低效果在膨脹劑和減縮劑之間。SAP0.04%相比基準組來說,最大裂縫寬度降低了0.06mm,裂縫總面積降低了35.6%。SAP0.40%最大裂縫寬度降低了0.12mm,裂縫總面積只有基組的60.4%。
內養(yǎng)護劑預先吸收的水分在水泥水化的過程中會緩慢的釋放,這樣可以減小毛細孔水壓力的發(fā)展,從而減小高強混凝土的早期收縮,雖然內養(yǎng)護劑的摻入也會帶來一定的緩凝作用,但是這種作用相對較弱,因此內養(yǎng)護劑可以達到增強混凝土塑性抗裂的效果。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混凝土塑性裂縫的發(fā)生是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蒸發(fā)所引起毛細管內力增大而引起的,因此,若要通過外加劑進行防治嗎,就必須了解各種外加劑對收縮開裂的影響,才能應對實際中所遇到的各種情況。我們需要正確使用混凝土外加劑,以減少混凝土收縮開裂,從而提高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悅、阮大威.不同外加劑對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響[J].混凝土.2014(05).
[2]崔東霞、費治華、姚海婷.粉煤灰與化學外加劑對高性能混凝土開裂性能的影響[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11(04).
[3]王海陽、楊長輝、陳科.高強混凝土塑性收縮開裂抑制措施研究[J]. 低溫建筑技術.2005(02).
篇9
1橋梁加固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隨著我國公路交通事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公路交通量不斷增加.行車密度及車輛載重越來越大,公路橋梁負荷日趨加重,尤其是推行拖掛運輸和集裝箱運輸后,重箱車輛日益增多,現(xiàn)有橋梁中有相當一部分已經滿足不了使用要求,這是世界各國所面臨的嚴峻問題。例如美國曾共用四年時間對全國公路橋作了調查,迄至1981年的統(tǒng)計,美國全國共有公路橋約566000座,調查報告中敘述了514000座橋梁的現(xiàn)狀.這些橋梁中約有40%以上f超過200000座)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9800座橋梁結構強度降低應停止使用或限載通行f約占總數(shù)20%);102000座橋梁車行道太窄橋下凈空不夠或承載力不足(約占總數(shù)20%1。由于橋梁的陳舊老化棄養(yǎng)失修橋塌事故不斷發(fā)生,給美國經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帶來極其不良的影響。日本在20世紀7O、8O年代公路運輸急劇發(fā)展.汽車日益大型化、重型化.交通量逐年增加給公路橋梁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1956年以前按舊標準設計施工的橋梁其承載能力更感不足,據(jù)統(tǒng)計,這類橋梁約占5500座,其中普通混凝土約4500座。美、日、西歐和北歐為使已有橋梁達到高速公路的橋梁標準,對不少橋梁進行改造加固,為提高現(xiàn)有混凝土橋梁的承載能力,英國運輸和道路研究所專門進行了橋梁加固試驗。印度在近十年間,隨著交通量和車輛載重的增加,對國道上承載能力較低的橋梁都進行了加固,并對能夠承受荷載等級較高的橋梁進行了加固。1981年4月,由西方24個國家參加的聯(lián)合國“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于1981年召開“關于道路橋梁維修與管理國際會議”.1982年召開了“國際橋梁與結構會議”,1983年召開了“第十七屆國際道路會議”,很多國家對現(xiàn)有橋梁的安全性評價減產及維修加固等方面提出了眾多篇有價值的論文。20世紀8O年代以來,我國在舊橋加固改造技術的研究與試驗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工作。交通部在“六五”“七五”計劃期間下達了一系列有關舊橋檢測、承載力評定及加固技術的科研課題,舉辦了多次橋梁維修、養(yǎng)護、加固、改造技術的學術會議。各省、市、自治區(qū)交通部門都在橋梁維修、養(yǎng)護、加固、改造的實踐中取得不少成功的經驗,并在實踐中獲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推動了交通事業(yè)的發(fā)展。由此可見,對橋梁尤其是對舊橋危橋的加固維修以及如何提高其承載力問題研究的試驗與推廣,已經引起了世界性的關注。大量資料表明.隨著世界上許多國家公路網絡的日趨完善,新建公路橋梁逐漸減少,已建公路橋梁的維修與加固改造已成為公路交通部門的工作重心。
2橋梁常用加固方法與技術
目前比較常用的橋梁上部結構的加固技術包括:橋面補強層加固法.增大主梁截面面積和配筋加固法、錨噴混凝土加固法、粘貼鋼板f筋)an固法、改變結構受力體系加固法、體外預應力加固法、及增設縱梁加固法等。
2.1橋面補強層加固法
在梁頂上加鋪一層鋼筋混凝土層,一般先鑿除舊橋面,使其與原有主梁形成整體,達到增大主梁有效高度和抗壓截面強度、改善橋梁荷載橫向分布能力,從而達到提高橋梁的承載能力的目的。
2.2增大截面和配筋加固法
當梁的強度、剛度、穩(wěn)定性和抗裂性能不足時,通常采用增大構件截面、增加配筋、提高配筋率的加固方法。這種方法是在梁底面或側面加大尺寸,增配主筋,提高梁的有效高度和抗彎強度,從而提高橋梁的承載力。該法廣泛用于梁橋及拱橋拱肋的加固。
2.3錨噴混凝土加固法
借助高速噴射機械,將新混凝土混合料連續(xù)的噴射到已經錨固好鋼筋網的受噴面上,凝結硬化而形成鋼筋混凝土,從而增加橋梁的受力斷面和補強鋼筋,加強結構的整體性,使其能承受更大的外荷載作用。
2.4粘貼鋼板筋)加固法
當交通量增加,主梁出現(xiàn)承載力不足,或縱向主筋出現(xiàn)嚴重腐蝕的情況時,梁板橋的主梁會出現(xiàn)嚴重的橫向裂縫。采用粘結劑及錨拴.將鋼板粘貼錨固在混凝土結構的受拉緣或薄弱部位,使其與結構形成整體,以鋼板代替增設的補強鋼筋,達到提高梁的承載能力的目的。這種加固方法的特點是:
1)不需要破壞被加固原結構的尺寸:
2)施工工藝簡單,施工質量容易控制;
3)施工工期短。
2.5改變結構受力體系加固法
此法是改變橋梁結構受力體系達到提高承載能力的目的。如在簡支梁下增沒支架或橋墩;或把簡支梁與簡支梁縱向連接,由簡支變?yōu)檫B續(xù)梁;或在梁下增設鋼緒架等加勁或結合梁等,以減小梁內應力,達到提高梁的承載力的目的。結構體系的方法有多種,但往往都需要在橋下操作,或設置永久設施,因而減小橋下凈空,或施工時會影響通航,所以必須考慮通航及橋梁排洪能力。但是,該法由于加固效果較好目前也常用來解決臨時通行超重車輛的一種加固措施。重車通過后,臨時支撐可以隨后拆除,故對通航影響不大,不影響河道排洪能力。當然,用臨時支撐或支架加固時,改變了原簡支梁的受力體系,支點處將產生負彎矩,故必須進行受力驗算。
2.6體外預應力加固法
其實質是以粗鋼筋、鋼絞線或高強鋼絲等鋼材作為施力工具,對橋梁上部結構施加體外預應力,以預加力產生的負彎矩抵消部分外荷載產生的內力.從而達到改善舊橋使用性能并提高其極限承載能力的目的。工程實踐表明,體外預應力加固的優(yōu)點是:能夠較大幅度的提高舊橋承載能力.加固后所能達到的倚載等級與原橋設計標準及安全儲備有關,一般情況下.可將原橋承載能力提高3O%一40%:在自重增加很小的情況下,能夠大幅度改善和調整橋梁結構的受力狀況,提高其結構剛度和抗裂性能:由于承重結構自重增加小。故對墩臺及基礎受力狀況影響很小,可節(jié)省對墩臺及基礎的加固;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所需設備簡單人力投入少,施工工期短,經濟效益明顯:可在不受限制通行的條件下加固施工;體外預應力既可作為橋梁通過重車時的臨時加固手段也可作為永久性提高橋梁荷載等級的措施。
2.7增設縱梁加固法
在墩臺地基安全性好.并具有足夠承載能力的情況下,可采用增設承載力高和剛度大的新縱梁,新梁與舊梁相連接共同受力。由于荷載在新增設縱梁后的橋梁結構中重新分布,由此使原有梁中所受荷載得以減少,使加固后的橋梁承載能力和剛度得到提高。當增設的縱梁位于主梁的一側或兩側時則兼具有加寬的作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作為一種超靜定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其截面形式、)施工方法多種多樣,病害情況也各不相同。由于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的內力分布不僅由恒、活載決定,還受到預應力、溫差、混凝土徐變和收縮引起的次內力影響,而且與施工方法密切相關,所以這類橋的病害評估和加固方法往往因橋而異。為了保證新舊混凝土能夠共同工作,必須注意做好新舊粱之間的橫向連接。連接的方法有:企口鉸接、鍵槽連接、焊接及鋼板鉸接等。新增主梁與舊梁的牢固連接,可提高主梁之間的橫向連接剛度,有利于荷載的橫向分布。
篇10
在內容上原婚姻法共37條,舊婚姻法則包含51條。
新婚姻法增加條款:
1、第三條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
2、第四條 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3、第八條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
4、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三)婚前患有醫(y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四)未到法定婚齡的。
5、第十一條 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受脅迫的一方撤銷婚姻的請求,應當自結婚登記之日起一年內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6、第十二條 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xié)議處理;協(xié)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jù)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對重婚導致的婚姻無效的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當事人所生的子女,適用本法有關父母子女的規(guī)定。
7、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y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8、第十九條 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guī)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熱門標簽
精品范文
1久久婚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