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范文
時間:2023-03-27 15:26: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8靜夜思同步練習(I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礎作業(yè)
(共5題;共26分)
1.
(6分)看拼音,寫漢字。
yāo
he
xuán
wō
liè
qie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liě
zuǐ
dāo
qiào
yǒu
hē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6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各”的第一筆是“一”。(
)
(2)“覺”中一共有四個點。(
)
(3)課文《一個接一個》中“唉,要是不上學就好了。”因為:“我”確實不愛上學。
(
)
3.
(6分)拼一拼,寫一寫。
chūn
tiān
liǔ
shù
xún
zhǎ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yě
huā
táo
huā
dàng
qiū
qiā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
(5分)讀一讀,連一連。
5.
(3分)看圖,選詞填空。
輛
棵
支
一________筆
一________樹
一________車
二、培優(yōu)作業(yè)
(共1題;共9分)
6.
(9分)讀詩《飲湖上初晴后雨》回答
(1)將詩句補充完整。
飲湖上初晴后雨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詩中描寫了西湖上的________
(3)寫出下面詞語在詩中的意思。
瀲滟:________
亦:________
奇:________
相宜: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基礎作業(yè)
(共5題;共26分)
1-1、
2-1、
2-2、
2-3、
3-1、
4-1、
5-1、
二、培優(yōu)作業(yè)
(共1題;共9分)
6-1、
篇2
20咕咚同步練習(I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礎作業(yè)
(共5題;共35分)
1.
(5分)讀短文,回答問題
尾巴
猴子尾巴細又長,常把自己掛樹上。兔子尾巴一點點,蹦蹦跳跳撅天上。公雞尾巴彎又彎,花花綠綠像個毽。松鼠尾巴蓬松松,樹上跳下像傘兵。孔雀尾巴像把扇,五顏六色真好看。
看一看天上飛的,樹上跳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尾巴有什么不同?
2.
(12分)根據(jù)偏旁寫新字再組詞。
口
________
________
足
________
________
忄
________
________
宀
________
________
扌
________
________
阝
________
________
3.
(8分)選一選,填一填。
(1)
________入
________處
(2)
________樂
一________
(3)
________短
經(jīng)________
(4)
________機
________常
4.
(6分)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樸________
狼________
翁________
撲________
狠________
扇________
5.
(4分)選擇合適的詞填空。
只
棵
座
朵
一________大橋
一________小貓
一
________大樹
一________白云
二、培優(yōu)作業(yè)
(共1題;共12分)
6.
(12分)讀《青山處處埋忠骨》片段,回答相關問題。
秘書將電報記錄稿交主席簽字的一瞬間,主席下意識地躊躇了一會兒,那神情分明在說,岸英難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見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轉向窗外,右手指指寫字臺,示意秘書將電文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書來到的臥室。已經(jīng)出去了,放在枕頭上的電文稿寫著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
電文稿下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
(1)“忠骨”的意思是________,在本文中是指________。
(2)簽字的電文稿,反映了什么?
(3)從“電文稿下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這句話中,我們看到了什么?
參考答案
一、基礎作業(yè)
(共5題;共35分)
1-1、
2-1、
3-1、
3-2、
3-3、
3-4、
4-1、
5-1、
二、培優(yōu)作業(yè)
(共1題;共12分)
6-1、
篇3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礎題
(共13題;共72分)
1.
(4分)在劃橫線處填寫正確的讀音。
èr________????sān
rén________?????yì
tiáo________?????huáng________
二人
三人眾
一條心
黃土
2.
(8分)根據(jù)課文《這兒真好》內(nèi)容填空。
學了課文《這兒真好》,我知道“這兒”以前是一座________的荒島,后來小熊在這里種了________。幾年后,“這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鹿、小猴等小動物們都到這里來安家落戶啦!小熊________極了,不停地說:“________你們!________你們!”
3.
(6分)我會拼(看拼音,寫詞語)。
yí
zuò
shān
tiān
kōng
lián
má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shuō
huà
yì
nián
hǎo
ya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
(4分)讀《這兒真好》,按課文內(nèi)容填寫詞語
小熊高興極了,不停地說:“________??!________?!”
一年,兩年,小樹苗們長大了,________?,________
5.
(3分)讀《這兒真好》,根據(jù)課文填空
云朵在天空中________?;
小樹苗長大了,________?綠葉成蔭;
大海的遠處,有一座________
6.
(9分)我會擴詞。
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話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年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7.
(4分)找出不屬于同一類的詞。
①________雞
鴨
羊
鵝
②________妹妹
爺爺
姐姐
明明
③________毛筆
鋼筆
電筆
圓珠筆
④________黑板
老師
講臺
粉筆
8.
(5分)抄寫句子,體會情感。
我抬起頭,望著奶奶的白發(fā)說:“奶奶,要是我不再讓你操心,這白發(fā)還會變黑嗎?”
9.
(6分)我會選,我會填。
坐
座
①我家門前有一________山。
②我________著和小軍聊天。
③我走到我的________位上快速________下。
連
年
④刮風了,我________忙把小樹扶起來。
⑤今________,我八歲了。
10.
(6分)我會讀(選擇正確的讀音)。
荒島________(huāng
hāng
)
都來________(dū
dōu
)
孤零零________(lín
líng
)
不停________(tíng
tín
)
夢見________(mèn
mèng
)
天空________(kōng
kòng
)
11.
(12分)寫出有下面組成部分的字
再組詞。
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4分)選一選,組成新字。
讠________
忄________
辶________
票________
A、午
B、風
C、亡
D、車
13.
(1分)我會猜。
一身毛,尾巴翹,不會走,只會跳。打一動物:________。
二、閱讀題
(共2題;共10分)
14.
(6分)這不僅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種種毛病,也使我認識到文學事業(yè)的艱巨:不下大力氣,不一絲不茍,是難成大氣候的.
(1)“氣候”在字典里有這樣幾個解釋:①氣象情況;②比喻動向或情勢;③比喻結果或成就。在這里句話里面,應該選哪一個解釋?________
(2)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
15.
(4分)按課文《這兒真好》內(nèi)容填寫詞語。
(1)小熊高興極了,不停地說:“________?!________!”
(2)一年,兩年,小樹苗們長大了,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基礎題
(共13題;共7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二、閱讀題
(共2題;共10分)
14-1、
14-2、
14-3、
篇4
1
古詩三首課時練
第一課時
一、默寫古詩《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練習。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
晝出耘田
,村莊兒女各當家。
,也傍
學種瓜。
1.
選擇下列加點詞語的正確意思。
耘田
(
)①在田里鋤草
②犁地
傍
(
)①靠近
②并排
2.用自己的話寫出這首詩后兩行的意思。
二、查資料,抄寫一首自己喜歡的其他田園詩。
【答案】
一、1.夜績麻
童孫未解供耕織
桑陰
2.①
①
3.
兒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織布,但也在桑樹下學著大人的樣子種瓜。
二、鄉(xiāng)村四月
作者:翁卷
(宋)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第二課時
一、寫出加點詞語的意思。
稚子弄冰
宋代:楊萬里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1.稚子:
。
2.鉦:
。
3.磬(qìng):
。
4.玻璃:
。
二、用自己的話寫出《稚子弄冰》前兩句的意思。
【答案】
一、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鉦:一種金屬打擊樂器。
3.磬(qìng):一種用玉或石制成的擊樂器。
4.玻璃:一種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現(xiàn)在的玻璃。
二、清晨,滿臉稚氣的小孩,將夜間凍結在盤中的冰塊脫下,用彩線穿取,當做銀鉦。
第三課時
一、把詩句補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話寫出所填字詞的意思。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
),山銜落日(
)寒漪。
牧童(
)橫牛背,短笛無腔(
)吹。
1.
。
2.
。
3.
。
4.
。
二、用自己的話寫出《村晚》后兩句的情景。
【答案】
一、陂
浸
歸去
信口
1.陂(bēi):池塘。
2.浸:淹沒。
3.歸去:回去。
4.信口:隨口。
二、那小牧童橫騎在牛背上,緩緩地回家去,他拿著一支短笛,隨口吹著,也沒有固定的曲調(diào)。
2祖父的園子課時練
第一課時
一、讀拼音,寫漢字。
春天到了,爺爺把我家院子后面的空地上的雜草bá(
)掉,用來種菜。我用腳把那下了種的土窩一個一個地溜平,還東一腳西一腳地xi?。?/p>
)鬧。幾天后,爺爺種的菜發(fā)芽了,我和爺爺一起chǎn(
)地,我往往把菜苗當做野菜gē(
)掉,把野菜留著。
爺爺澆菜,我拿著水piáo(
),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一揚。玩累了,我又纏著爺爺陪我去guàng(
)街。
二、照樣子,寫詞語。
例:胖乎乎
圓
明
白
亮
笑
熱
三、小蕭紅為我們介紹院子里的景物時,我們可以看出她怎樣的神態(tài)?
【答案】
一、拔
瞎
鏟
割
瓢
逛
二、圓滾滾
明晃晃
白花花
亮晶晶
笑嘻嘻
熱乎乎
三、可以看出孩子極滿足和得意的神態(tài),顯示出她的富有。
(意思對即可)
第二課時
一、給黑體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蚌殼(bàng bàn)
櫻桃(yīng yīn)
啃吃(kěn kěng)
倭寇(wō wēi)
水瓢(piáo páo)
玩膩(mì nì))
二、在括號里填上恰當?shù)脑~。
一(
)花園
一(
)李子樹
一(
)大草帽
一(
)谷穗
一(
)狗尾草
一(
)倭瓜花
一(
)果園
一(
)白蝴蝶
一(
)大蜻蜓
三、判斷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在相應的括號里打“√”。
1.蜜蜂則嗡嗡地飛著,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圓滾滾,就像一個小毛球。
(
)比喻
(
)夸張
(
)擬人
2.蜻蜓飛得那么快,哪里會追得上?
(
)擬人
(
)夸張
(
)反問
3.黃瓜愿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愿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
(
)比喻
(
)排比
(
)擬人
4.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guī)б豁斝〔菝?;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p>
(
)比喻
(
)夸張
(
)排比
四、閱讀《祖父的園子》片段,回答問題。
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
(1)文段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
(2)讀了這段話,你想說些什么呢?把它寫下來。
(3)仿寫一段話。
【答案】
一、蚌殼(bàng)
櫻桃(yīng)
啃吃(kěn)
倭寇(wō)
水瓢(piáo)
玩膩(nì))
二、一(個)花園
一(棵)李子樹
一(頂)大草帽
一(個)谷穗
一(棵)狗尾草
一(朵)倭瓜花
一(個)果園
一(只)白蝴蝶
一(只)大蜻蜓
三、1.(√)比喻
2.(√)反問
3.(√)擬人
4.(√)排比
四、1.排比
2.童年是快樂自由、無拘無束的,在孩子的眼中,一切是那么美好。(答案不唯一)
3.樹綠了,就像換了新衣似的。蟬叫了,就像吹起小喇叭似的。蜻蜓飛來了,就像飛來一架飛機似的。
3
月是故鄉(xiāng)明課時練
第一課時
一、讀一讀,給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1)在煙波浩渺(miǎo
mǎo)的海邊,我們點起篝(gòu
gōu)火。聽著海浪聲,看著火光閃動,一種激動在心底萌(méng
míng)發(fā)。抬頭望去,那澄(dèng
héng)澈(chè
cè)的月光是如此的溫柔。
(2)那位耄(māo
mào)耋(dié
dé)老人,一個人住在鄉(xiāng)下。夏天,他的小院兒充滿綠色,各色花朵點綴(zuì
zhuì)其間,風光無疑是絕妙的。
二、給句子中加粗的詞語換一個詞語,意思不變。
(1)在中國古代詩文中,月亮總有什么東西當陪襯,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勝數(shù)。(
)(
)
(2)我曾想象,山大概是一個圓而粗的柱子吧,頂天立地,好不威風。(
)
(3)以后到了濟南,才見到山,恍然大悟:山原來是這個樣子啊!(
)
三、把詞語和相關的意思用直線連起來。
煙波浩渺
形容對某事特別愛好而沉浸其中。
樂此不疲
形容煙霧籠罩的江湖水面廣闊無邊。
相映成趣
相互襯托著,顯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巍峨雄奇
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而雄偉。
【答案】
一、(1)miǎo
gōu
méng
chéng
chè
(2)mào
dié
zhuì
二、(1)陪襯(襯托)
不可勝數(shù)(不可計數(shù))
(2)大概(可能)
(3)恍然大悟(茅塞頓開)
三、煙波浩渺:形容煙霧籠罩的江湖水面廣闊無邊。
樂此不疲:形容對某事特別愛好而沉浸其中。
相映成趣:相互襯托著,顯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巍峨雄奇: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而雄偉。
第二課時
一、在括號里加上表示數(shù)量的詞語。
一(
)月亮
一(
)柱子
幾(
)大葦坑
一(
)明月
一(
)知了
幾(
)土山
二、把下列句子中畫橫線的部分換成恰當?shù)乃淖衷~語,意思不變。
1.到了更晚的時候,我走到坑邊,抬頭看到晴空一輪明月,清亮的光輝充滿四周,與水里的那個月亮相映成趣。(
)
2.我在故鄉(xiāng)只呆了六年,以后就離開家鄉(xiāng)到外地,漂泊天涯。(
)
3.在平沙無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藍而廣闊無際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過月亮。(
)
三、默寫一首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古詩。
四、閱讀課文選段,回答問題。
至于水,我故鄉(xiāng)的小村子卻到處都是。幾個大葦坑占了村子面積的一多半。在我這個小孩子眼中,雖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樣有氣派,但也頗有一點兒煙波浩渺之勢。到了夏天,黃昏以后,我躺在坑邊場院的地上,數(shù)天上的星星。有時候在古柳下面點起篝火,然后上樹一搖,成群的知了飛落下來,比白天用嚼爛的麥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樂此不疲,天天盼望黃昏早早來臨。
到了更晚的時候,我走到坑邊,抬頭看到晴空一輪明月,清光四溢,與水里的那個月亮相映成趣。我當時雖然還不懂什么叫詩興,可覺得心中油然有什么東西在萌動。有時候在坑邊玩很久,才回家睡覺。在夢中見到兩個月亮疊在一起,清光更加晶瑩澄澈。
1.上面兩段話選自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文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作家
寫的
。
2.
作者回憶了幼年時在故鄉(xiāng)的哪些趣事?選擇正確的答案(
)
(1)躺在坑邊場院的地上數(shù)星星;
(2)在古柳樹下點篝火搖樹捉知了;
(3)在大葦坑邊望月游玩;
(4)在夢中見到兩個月亮疊在一起,清光更加晶瑩澄澈。
3.你對“我天天晚上樂此不疲,天天盼望黃昏早早來臨”一句中的“此”是怎樣理解的?
4.
作者明明是寫家鄉(xiāng)的月亮卻寫了那么多童年趣事,多余嗎?
【答案】
一、一(個)月亮
一(個)柱子
幾(個)大葦坑
一(輪)明月
一(群)知了
幾(座)土山
二、1.清光四溢
2.離鄉(xiāng)背井
3.碧波萬頃
三、《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答案不唯一。)
四、1.季羨林
月是故鄉(xiāng)明
2.(1)(2)(3)(4)
3.句中的“此”是指代躺在坑邊場院的地上數(shù)天上的星星;點起篝火搖樹捉知了。對這兩件事的回憶更突顯“我”對童年和家鄉(xiāng)的眷念。
4.
這些童年趣事也是圍繞著月亮來寫的,捉知了、看月亮、做夢都跟月亮有關,不是多余,反而更能表達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4
梅花魂課時練
第一課時
一、辨字組詞。
僑(
)
縷(
)
絹(
)
甚(
)
驕(
)
樓(
)
涓(
)
其(
)
梳(
)
衰(
)
稠(
)
眷(
)
流(
)
哀(
)
綢(
)
著(
)
二、選字填空。
竟
競
境
(1)想不到外祖父(
)像小孩子一樣,“嗚嗚嗚”地哭了起來……
(2)智力(
)賽使同學們的思維更加活躍起來了。
(3)一個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
)遇里,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4)雖然熱帶是無所謂隆冬的,但臘月天氣,也畢(
)涼颼颼的。
(5)保護環(huán)(
),人人有責。
三、給加粗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拉:A用力使東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某處移動;B用車載運;C拖長;D閑談;E牽累、拉扯;F拉攏、聯(lián)絡;G幫助。
1.老師拉長聲音說話。
(
)
2.媽媽正和保姆拉家常。
(
)
3.現(xiàn)在,他有困難,我們應該拉一把。
(
)
4.小東正和看門的大爺拉交情。
(
)
5.船快開了,媽媽只好狠下心來,拉著我登上大客輪。
(
)
【答案】
一、辨字組詞。
僑(華僑)
縷(一縷)
絹(手絹)
甚(甚至)
驕(驕傲)
樓(高樓)
涓(涓涓細流)
其(其中)
梳(梳理)
衰(衰老)
稠(稠密)
眷(眷戀)
流(流水)
哀(悲哀)
綢(絲綢)
著(看著)
二、(1)竟
(2)競
(3)境
(4)竟
(5)境
三、1.(
C
)
2.(
D
)
3.(
G
)
4.(
F
)
5.(
A
)
第二課時
一、給加粗的字選擇合適的解釋,在被選答案的序號處畫“√”。
1.能書善畫
①善良,慈善;②善行,善事;③友好,和好;④擅長,長于;⑤容易,易于。
2.頗負盛名
①背;②擔負;③依仗;④遭受;⑤享有;⑥失敗。
3.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①有分別,不相同;②奇異,奇特,特別;③另外的,別的;④驚奇,奇怪;⑤分開。
4.愈是寒冷
①(病)好;②較好;③疊用,跟“越……越”相同。
二、改正下面詞語中的錯別字。
正重其事(
)
頗副盛名(
)
蠟月天氣(
)
眷巒祖國(
)
好好寶存(
)
頂天力地(
)
三、照樣子,把下面的句子換個說法。
例:葉明說:“我長大了要當一名出色的科學家。”
葉明說,他長大了要當一名出色的科學家。
吳小東說:“我要像小明那樣關心集體?!?/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選擇句意,在括號里畫“√”。
她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呢!
A.贊美梅花不怕寒冷,生命力強,象征著中華民族。(
)
B.梅花爭在別的花之前開放,象征著中華民族。(
)
五、閱讀《梅花魂》片段,回答問題。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爾擺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獨書房里那一幅墨梅圖,他分外愛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歲那年,有一回到書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個臟手印,外祖父頓時拉下臉來。有生以來,我第一次聽到他訓斥我媽:“孩子要管教好,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嗎?”訓罷,便用保險刀片輕輕刮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凈??匆姶认榈耐庾娓复蟀l(fā)脾氣,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畫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1.仿照句子“唯獨書房里那一幅墨梅圖,他分外愛惜,家人碰也碰不得?!庇谩胺滞狻睂懸痪湓挕?/p>
2.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爾擺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獨書房里那一幅墨梅圖,他分外愛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這兩句話前后形成了明顯的_______,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④
2.⑤
3.③
4.③
二、正重其事(鄭)
頗副盛名(負)
蠟月天氣(臘)
眷巒祖國(戀)
好好寶存(保)
頂天力地(立)
三、吳小東說,他要像小明那樣關心集體。
四、1.(B)
五、1.遠處,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山上綠樹成陰,又有花兒映襯,把整個山峰打扮得分外妖嬈。
篇5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礎題
(共19題;共114分)
1.
(3分)讀句子,填標點。
我們能被困難嚇倒嗎________不能________絕對不能________
2.
(1分)讀《珍珠泉》,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挑著滿滿的一擔水,走在林中的石板上,我潑灑了多少________??!
3.
(5分)用“的、地、得”填空。
①你聽一聽我________故事就什么都明白了。
②?魔鬼搖身一變,變成青煙,慢慢________鉆進膽瓶。
③看到這么龐大的一個怪物,把漁夫嚇________不知所措。
④這件事是誰干________呢?
⑤我們把教室打掃________干干凈凈。
4.
(12分)比一比,組成詞語寫下來。
湛________
捎________
綿________
堪________
稍________
錦________
瑕________
幼________
斯________
暇________
幻________
期________
5.
(8分)按原文《珍珠泉》填空。
山包上,樹________,草________,花________。________的小路,________地穿過________的密林。________的盡頭,有一眼清泉,叫________。
6.
(5分)給下面劃線的字注音。
鑲嵌________
青苔________
絨________團
綻________開
篩________下
7.
(4分)根據(jù)拼音寫出下列詞語
shēn
yín
xiāo
dōng
xi
guàn
mù
cóng
pán
wè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
(5分)縮句
①那巨大的凍結在巖層上的瀑布也開始活動了。
②一塊塊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動著,山一樣地豎了起來,又摔倒下去,發(fā)出喀嚓喀嚓的聲響。
9.
(5分)選詞填空。
果然
居然
①我感到意外:像葉圣陶先生那樣的大作家________要見一個初中生!
②我想遠處那個人一定是爸爸,走近一看,________是他。
親熱
親密
親切
③鄉(xiāng)親們圍著子弟兵________地問寒問暖。
④葉老先生的________之中蘊含著認真。
⑤小紅是我最________的朋友。
10.
(5分)連詞成句并加上標點。
①
小桶
我
阿爸
挑著
做的
②
哪來
它
水泡
的
這么多
冒不完
11.
(7分)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xiǎo
tǐnɡ
chuán
shāo
chuán
cānɡ
báo
mǔ
dǎo
ɡào
huá
xiào
tínɡ
b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2.
(6分)給劃線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潑________(pō
bō)灑
青苔________(tái
tāi)
篩________(shāi
shī)
綻________(dìng
zhàn)
開鑲嵌________(kǎn
qiàn)
樸素________(sù
shù)
13.
(4分)仿照例子寫出含有水字的成語。
例:形容艱難痛苦:水深火熱
形容敵對:________
形容親密:________
形容擁擠:________
形容順境:________
14.
(5分)我會照樣子仿寫句子。
①我們村子前面的小山包,遠遠看去真像一個綠色的大絨團。
②那綠得沒有一點兒雜色的蕨草,那悄悄地開放著的花朵,給珍珠泉編了個樸素的花環(huán)。
15.
(7分)讀《珍珠泉》,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水面和譚底,________的光斑和________的光斑________著;水泡________的,________的光,________的光,________的光……多像一串一串的珍珠?。?/p>
16.
(11分)讀《珍珠泉》,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透過密密的樹葉,太陽________一束束金光,照在________上,照在正升起的________上,一直照到________青褐色的石頭上。水面和潭底,________的光斑和________的光斑________著;水泡________的,射出紅的光,黃的光,________的光,________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________??!
17.
(6分)在橫線上填上恰當?shù)脑~語。
金色的________???????彩色的________?????美麗的________
快樂的________???????密密的________?????彎彎曲曲的________
18.
(10分)給形近字組詞。
涸________????潑________????鑲________???褐________????彎________
固________????波________????嚷
________??喝________????變________
19.
(5分)照樣子,仿寫句子。
例句:這就是美麗的珍珠泉,這就是我們村的珍珠泉。
二、閱讀題
(共5題;共46分)
20.
(4分)讀《珍珠泉》,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那綠得沒有一點兒________的蕨草,那________開放著的花朵,給珍珠泉編了個________的花環(huán)。
水是那樣綠,綠得像是被周圍的綠樹、綠草________似的。
21.
(17分)閱讀理解,再完成練習。
露珠贊
我喜歡露珠,我贊美它。
每年夏秋之際,我喜歡早起在野外散步。此時殘月如鉤,晨星閃爍,綠柳和莊稼低語,晨風吹來,格外清爽。
星光慢慢退去,火紅的太陽撩開它的面紗。在萬道霞光中呈現(xiàn)了一個美妙的、嶄新的世界???那無邊的綠葉上,閃動著無數(shù)晶瑩的珍珠,一顆、兩顆、千顆,啊!像夜空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滿了的寶石,又像千百萬閃光的眼睛,?。÷吨?,這就是極普通而又為人們所喜愛的露珠。
露珠的身體很小,生命也很短暫,但它卻是不平凡的。當夜幕籠罩的時候,它像慈母的乳汁哺育嬰兒一樣地滋潤著禾苗;每當黎明到來的時候,它又最早睜開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隱身于空氣中,夜晚無聲地在黑暗中工作。它不像暴風那樣挾風雷閃電以炫耀它的威力,更不像冰雹那樣對一切殘酷無情。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它把短暫的一生,獻給人類,而對禾苗卻從來無所苛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園丁,培育著祖國的花朵;多么像我們敬愛的老師,伏案在燈下夜以繼日地工作,把畢生的心血滴滴灑在孩子們的心田上。
我愛露珠,它比珍珠更珍貴,比寶石更晶瑩,比群星更璀璨。我贊美它,露珠精神將永遠在我心頭閃動。
(1)為加下劃線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清爽(shuǎng
suǎng)________??滋(zī
zhī)________
短暫(zàn
zhàn
)________?????呈(chéng
chěng)________
(2)按要求填寫詞語,相信你能行。
反義詞:嶄新—________????短暫—________
近義詞:普通—________????炫耀—________
(3)按要求在原文中找句子。
擬人句:
比喻句:
(4)選擇合適的關聯(lián)詞語填空。
不但……而且……
雖然……但是……
只有……才……
只要……就……
①露珠身形________很小,生命也很短暫,________它卻是不平凡的。
②露珠的生命________還沒有逝去,
________會無聲地在黑暗中工作。
22.
(15分)閱讀理解。
過了幾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zhē
zhé)好的紙船上寫了一句話_______如果你愿意和好_______就放一只風箏吧_______他把這只紙船放進了小溪。
傍晚,松鼠看見一只美麗的風箏朝(zhāo
cháo)他飛來,高興得哭了。他連忙爬上屋頂,取下紙船,把一只只紙船放到了小溪里。
(1)在橫線上填上恰當?shù)臉它c符號。
他在一只的紙船上寫了一句話________如果你愿意和好________就放一只風箏吧________他把這只紙船放進了小溪。
(2)選擇劃線字的正確讀音。
折________(zhē
zhé)好
朝________(zhāo
cháo)他飛來
(3)用文中劃線的“連忙”寫一句話。
(4)想一想,當小熊收到小溪里漂來的一只只紙船時,它會怎么做呢?
23.
(5分)讀課文《珍珠泉》,珍珠泉有什么特點?
24.
(5分)“珍珠泉”的美名是怎么來的?
參考答案
一、基礎題
(共19題;共11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二、閱讀題
(共5題;共46分)
20-1、
21-1、
21-2、
21-3、
21-4、
22-1、
22-2、
22-3、
22-4、
篇6
【關鍵詞】體裁 生字 詞句 朗讀 說話寫話
“部編本”教材一年級下冊課文單元的第2課《我多想去看看》,和人教版教材一年級上冊課文單元的第11課《我多想去看看》比較,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部編本”教材中,和《我多想去看看》一起組成單元的還有《吃水不忘挖井人》《一個接一個》《四個太陽》,這個單元的主題基本可以用“愿望”一詞統(tǒng)領與概括。其中《一個接一個》是新選課文,其他兩篇是從人教版教材一年級下冊中沿用而來的,但所處的單元都發(fā)生了變化。
下面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為依據(jù),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運用比較的方法,對兩個版本的課文作一些分析。
一、體裁
人教版教材的《我多想去看看》是詩歌,全詩只有一節(jié),其實就是三句話。對一年級學生而言,文本編排成詩歌的形式未嘗不可,但內(nèi)容單薄,總給人言猶未盡、缺胳膊少腿的感覺。
“部編本”教材的《我多想去看看》是散文。課文增加了一個自然段,彌補了內(nèi)容和結構上的缺憾:對于新疆天山里的孩子來說,在媽媽的引導下,多么想到北京去看看雄偉的天安門、壯觀的升旗儀式;對于大城市北京的孩子來說,在爸爸的引導下,多么想到新疆去看看美麗的天山、潔白的雪蓮。如此行文,不僅達成了前后照應、互為呼應的文本結構,而且暗含了“祖國山河美,民族大團結”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二、生字
人教版教材的《我多想去看看》要求會認“想、告、訴、路、能、走、北、京、城、安、廣、升、旗”13個生字,“部編本”教材的《我多想去看看》要求會認“想、告、訴、路、京、安、門、廣、非、常、壯、觀”12個生字。可以看出,有7個生字是相同的,其中“能”字因為課文修改后不出現(xiàn)了,所以無法編入。“北、升、旗”3個字學生在一年級上冊已經(jīng)學過?!俺恰弊窒鄬^難,作推后安排處理。“部編本”教材新增“門”字,是因為一年級上冊中已經(jīng)要求學生會寫“們”字(《青蛙寫詩》),所以要求會認、會寫“門”字顯得更加有必要。新增的“非、常、壯、觀”4個生字,與其說是認識4個新字,不如說認識2個新詞,因為“非?!薄皦延^”在生活中經(jīng)常能夠遇到。在生活中認識這2個詞語,能夠大大降低識字的難度。
人教版教材要求會寫“廣、升、足、走”4個生字,“部編本”教材要求會寫“會、走、北、京、門、廣”6個生字。人教版教材主要按照“識寫異步”的原則安排寫字內(nèi)容,而且每課寫字的數(shù)量偏少,一年級上冊每課安排3~4個,一年級下冊每課安排6個。本課要求會寫的“足”字,在之前的“識字(一)”的第四課《操場上》中已要求學生“會認”,到本課才要求“會寫”,體現(xiàn)了“先識后寫”的編排原則,而其他3個生字都是首次出現(xiàn)?!安烤幈尽苯滩难赜谩白R寫異步”的原則,在寫字數(shù)量上有所增加,一年級上冊每課安排3~5個,一年級下冊一般每課安排7個(只有個別課文安排6個,《我多想去看看》就是其中之一)?!熬?、門、廣”3個字在本課中既要求“會認”,也要求“會寫”,屬于“識寫同步”;“會、北、走”3個字學生在一年級上冊中已經(jīng)“會認”,本課進行了“復現(xiàn)”,所以要求“會寫”顯得水到渠成。
三、詞句
人教版教材《我會讀》欄目安排的內(nèi)容是:“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我們愛北京。我們愛五星紅旗?!边@四句話雖然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材料,但與課文的聯(lián)系不甚緊密,對此,“部編本”教材在一年級上冊識字單元專門安排了第10課《升國旗》(中國 國旗 五星紅旗 / 五星紅旗,我們的國旗。/ 國歌聲中,徐徐升起;/迎風飄揚,多么美麗。/向著國旗,我們立正;/望著國旗,我們敬禮)予以解決。
“部編本”教材安排了課后練習“讀一讀,記一記”,目的是通過朗讀“彎彎的小路、寬寬的公路、美麗的天山、潔白的雪蓮、雄偉的天安門、壯觀的升旗儀式”,使學生積累短語“××的××”,感悟前面詞語對后面事物的修飾作用,這對豐富學生的語感和語言圖式是大有裨益的。
四、朗讀
人教版教材要求“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安烤幈尽苯滩囊蟆袄首x課文,注意讀好帶感嘆號的句子”?!墩n程標準》提出第一學段的讀目標有“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所以通過朗讀課文,提升學生識字、寫字的能力,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對“祖國河山美,民族大團結”的感悟,是非常恰如其分的。
但人教版教材要求“背誦課文”,則顯得意義不大,這是因為這篇課文既不是經(jīng)典作家的“定篇”,也沒有典型的句式、段式,從語言積累的角度講,價值不大?!安烤幈尽苯滩奶岢觥白⒁庾x好帶感嘆號的句子”,教學目標非常明確、集中,落實了《課程標準》提出的“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的要求。針對“我對媽媽(爸爸)說,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這個句子的朗讀,形式可以多種多樣,節(jié)奏也可以富有變化。通過教師的朗讀指導,學生不僅能“讀好帶感嘆號的句子”,而且能夠激感,從而感悟語句中蘊含著的愛國之情。
五、說話寫話
人教版教材安排了《我會讀》欄目,但沒有提出寫話方面的要求?!安烤幈尽苯滩男略隽苏n后練習“以‘我多想……’開頭,寫下自己的愿望,再和同學交流”?!昂屯瑢W交流”屬于“說話”,這沒問題,綜觀一年級上冊、下冊中的課文,這樣的要求隨處可見,但提出“寫下……”這樣的要求,卻獨此一家。雖然《課程標準》提出第一學段的寫話要求是“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但該題顯然不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超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筆者覺得,“寫話”起步于二年級下學期比較合適,要求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寫話”可算是拔苗助長了。所以,筆者建議將本題要求改成:以“我多想……”開頭,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愿望,再和同學交流。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課程教材研究所,小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篇7
小學一年級暑假計劃表一上午
7:007:30
1、背古詩、《小學生必備古詩80首》(每兩天一首)7月份 背會15首
2、背乘法口訣 口訣一個月內(nèi)要做到熟讀成誦8月份
3、背語文下冊要求背的內(nèi)容 8月份
7:308:00
吃早飯、洗漱、整理房間
8:00 11:30
1、特長班7月份
2、暑假作業(yè)語文2頁,數(shù)學2頁。(家長判、改) 7月份
3、預習下冊語文數(shù)學書,語文以讀熟課文、認識要求會認的字和要求背會的內(nèi)容為主,數(shù)學以書上的練習題為主?!?月份
12:003:00
午飯、午休
3:305:30
1、特長班。7月份
2、練字30分鐘。必須按照字的筆順認真寫。(學校發(fā)的字帖)
7月份
3、課外閱讀40分鐘 7、8月份每周一到周五
4、數(shù)學口算每天30道。以進位加法退位減法為主。7、8月份每周一到周五(準備一個口算本或買一本口算書)
5:307:30
篇8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教科書 插圖
一、小學《語文》S版中課文插圖的基本情況
筆者統(tǒng)計的插圖來源是新課標小學《語文》S版中的課文插圖(含拼音和識字課文),不包括選讀課文,一年級上冊中不包括入學教育的部分。插圖總數(shù)是統(tǒng)計小學《語文》S版課文插圖的總數(shù)量(1-6年級)。從每一冊教科書中課文插圖的總數(shù)可以看出不同年級的教科書中課文插圖的變化。在插圖總數(shù)的變化上可以反映出小學《語文》S版的插圖編排者對插圖的分布以及插圖的使用數(shù)量的設計意圖?!墩Z文》S版整套教材一共有393篇課文、790幅插圖,平均每篇課文配有的插圖數(shù)是2.01幅。
此外,插圖的基本情況還包括插圖的位置和是否為背景圖等信息。插圖位置主要分為文前、文中、文后。文前和文后是指插圖與課文相連的相關插圖,中間沒有其他的助學文字。文中則包含兩種,一種是插圖前后都有文字,另一種是課文的背景圖。文前的插圖可以看出文前圖對讀者的導讀作用;文中的插圖則是輔助課文的文字說明;文后的插圖是為了彌補課文文字表達的不足。而背景圖指的是出現(xiàn)在課文中,占了一整頁篇幅的課文的插圖,并且插圖上必須附有文字。其他沒有占整頁篇幅而且沒有文字附在上面的插圖都屬于非背景D。背景圖是圖文同步的表現(xiàn),在欣賞圖片的同時去看文字,在文字上面鋪染一種環(huán)境的襯托。從背景圖和非背景圖的分布差異和分布的比例可以看出在課文插圖中背景圖在各個年級中的需求。具體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如下:
二、小學《語文》S版課文插圖設計存在的問題
1.插圖位置分布不太合理
圖文之間的位置對課文知識的學習以及插圖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插圖的位置可以分為文前、文中和文后。《語文》S版中關于插圖位置的特點十分突出,文中的插圖數(shù)明顯要高于文前和文后。第一冊教材中文前插圖數(shù)量是最高的,第八冊和第九冊當中沒有文前的插圖,所有教材中文前的插圖數(shù)都低于10幅,可見文前的插圖數(shù)在整個《語文》S版中的數(shù)量都很少;第一冊、第二冊和第七冊教材中文中的插圖數(shù)最高,《語文》S版整套教材中文中的插圖數(shù)都是在30到75幅之間,可見整套教材中文中的插圖數(shù)最多;而文后的插圖數(shù)確實很少,最高的也只有14幅,在第四冊中出現(xiàn),第十冊教材中文后的插圖為0幅,顯然和文前插圖相比,文后的插圖又多一些,但兩者與文中的插圖相比卻是小巫見大巫。
2.插圖與課文契合度有待提高
插圖與課文契合度越高,插圖的效果越明顯,讀者學習的效率也更高。插圖與課文的契合度不高可以表現(xiàn)為插圖的內(nèi)容不精準、插圖的內(nèi)容缺失、插圖的內(nèi)容多余、插圖沒有表現(xiàn)課文等。插圖的內(nèi)容不準確也就是插圖錯誤的表達了課文的內(nèi)容,例如:六年級下冊的第21課《青花》,插圖中父親仍然拿著青花瓷瓶,兩鬢并沒有斑白的痕跡,而且眼睛沒有看著作者,并不是文章中所描述的場景,在這里插圖錯誤地表達了課文內(nèi)容;又比如有些插圖沒有表現(xiàn)課文內(nèi)容,一年級下冊第五課《世界多美呀》開頭有一幅畫,畫著兩只黃色的小鳥,可是文章全文都在講述母雞和小雞的故事,沒有任何文字在講述小鳥,此圖明顯的是多余的,而且這幅插圖還是文前的插圖,在讀者還沒開始讀文章的時候,看到這張圖片會誤認為是在講述小鳥,插圖與課文的契合度明顯不夠。
3.插圖中人物的性別失衡
我們可以將人物插圖分為男性圖片和女性圖片。對男、女性出現(xiàn)數(shù)量對比可以看出,男性圖片出現(xiàn)數(shù)量明顯要高于女性圖片。
從表3能夠看出,男性在人物圖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呈現(xiàn)波浪趨勢。所有年級的教材中男性人物圖出現(xiàn)次數(shù)為89幅。其中在第七冊教材中男性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最高,為22幅。只有第五冊、第六冊、第七冊和第八冊男性圖片出現(xiàn)的次數(shù)都是10幅以上,其他冊數(shù)的出現(xiàn)數(shù)量均在10幅以下。即三、四年級的教材中男性圖片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最多,要高于其他年級。而在十二冊教科書中,只有第五冊教科書中女性圖片出現(xiàn)的數(shù)量要高于男性圖片。在課文中,不管是課文內(nèi)容需要的人物,還是泡泡語的小人,這些人物在比例上都是男性圖片要多于女性圖片。例如:在四年級下冊第13課《我站在祖國地圖前》,不管是課文內(nèi)容的主圖,還是泡泡語的小人都是以男性的角度出現(xiàn)的。
4.漫畫圖數(shù)量整體偏少
按插圖的呈現(xiàn)形式可以分為實物圖和非實物圖。實物圖也就是現(xiàn)實生活中真實的寫照、照片、作家作品等等。非實物圖可以分為漫畫圖和手繪圖。漫畫圖和手繪圖存在顯著差距,手繪圖明顯要高于漫畫圖,漫畫圖在低年級的冊數(shù)中比較多,而手繪圖在所有的冊數(shù)中都有很大數(shù)量。從圖1可以看出,漫畫圖的數(shù)量隨著年級的上升在不斷地減少。一年級上下兩冊教材課文插圖中非實物圖中的漫畫圖都是50幅,到二年級和三年級的時候很明顯在減少,到第七冊時漫畫圖的幅數(shù)有小幅度增加,第八冊的漫畫幅數(shù)為0,最后幾冊中漫畫圖的數(shù)量都在10幅上下波動。在語文S版中除了第八冊和第十冊之外,其他冊數(shù)中的漫畫圖幾乎都是在10幅以上。
而關于手繪圖的柱形圖明顯地反映出,手繪圖的幅數(shù)要高于漫畫圖的幅數(shù),第五冊、第六冊、第七冊和第八冊中手繪圖的數(shù)量均在50幅以上,第一冊的手繪圖將近50幅,其他的幾乎都在40幅以下。由此可以看出《語文》S版的三年級和四年級中的手繪圖最多。
漫畫圖都是采用各種夸張、比喻的手法來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因而一般我們認為低年級的教材中應該多一些漫畫,高年級就不需要了?!墩Z文》S版一年級教材中的漫畫圖有50幅,而高年級的卻只有10幅,甚至沒有漫畫圖的出現(xiàn),而手繪圖幾乎都在20幅以上。其實高年級的學生仍然處于兒童期,他在內(nèi)心仍然對漫畫有很大的興趣,所以并不是高年級就不需要漫畫圖。
三、改進插圖設計的建議
1.合理地安排插圖位置,構建平衡統(tǒng)一的意境
插圖的位置要注意與課文的主題結合,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的視覺習慣和閱讀習慣還比較簡單、單純,在設計插圖的時候要盡可能地方便學生的閱讀,使得學生可以更好地欣賞插圖,并進一步理解課文。插圖是在文前、文中還是文后,都有它自身的價值和意義。文前的插圖能夠引導和影響學生的閱讀心向,閱讀心向是每一位讀者的閱讀動機、閱讀愿望以及閱讀興趣及意向的準備狀態(tài)。積極的閱讀心向能夠引導讀者迅速融入文章,感受文章的情境;文中的插圖可以及時補充知識信息,再現(xiàn)文章的情境,將文章的內(nèi)容具體化、形象化,這樣更能充分地調(diào)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文后的插圖則能夠幫助學生深化自己對閱讀內(nèi)容的記憶,甚至可以彌補文字的差距[1]。每一個位置的插圖都有不同的意義,插圖的位置不同決定著其在n文中發(fā)揮的作用。合理的插圖位置為課文構建了統(tǒng)一的、平衡的意境。插圖的作用又在于幫助學生更進一步理解課文,插圖在傳遞知識和信息上要比文字更加直接,更加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合理的位置搭配能夠避免學生閱讀理解錯誤的存在,避免錯誤的干擾,幫助學生巧妙地走進課文。
2.完善插圖的內(nèi)容,達到圖文一致
插圖是一種視覺媒介,它的生動直觀是文字不能代替的,尤其是對于那些抽象能力差,比較善于依靠直覺性來學習的小學生來說[2]。因而插圖與文字一定要做到緊密結合才會真正發(fā)揮插圖本身的效果。當然在依賴文本的情況下,插圖的內(nèi)容也要適當?shù)刈鲃?chuàng)作與想象。教材插圖的內(nèi)容一定要有側重點,不能盲目選圖,要學會有選擇性地來設計插圖的內(nèi)容,使插圖的內(nèi)容更加完美,更加貼近課文。在設計插圖的時候,一定要先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真正體會課文所要表達的主題,文字表達不到位的地方要適當?shù)夭迦氩鍒D,利用插圖來完善文字不能表達的意思。插圖的內(nèi)容設計一定符合課文的思想,從而達到圖文一致的效果。
3.豐富女性圖片,使學生獲得完整的性別認知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材要體現(xiàn)時展的的特點以及現(xiàn)代的意識[3]。而語文教材的建設要樹立一定的社會意識,其中性別意識就是社會意識的一方面。教材中男女主人公出現(xiàn)的比例、插圖的性別比重以及對男女的描寫等等都會使學生認識到現(xiàn)代社會中兩性的職責,從而實現(xiàn)男女平等的教育。從性別的角度來看,真正理想的教材應該是公平的、多元的[4]。公平也就是不再總是以某一種固定的性別模式來界定男性或者女性應該做什么,應該做到兩性平等。所以教材的編排者必須要注意到性別的刻板映像,教科書中的課文插圖要注意兩性平等,通過插圖中的人物來喚醒老師、學生的性別平等意識。只有在課文中不斷地豐富女性插圖,才會使教科書更加生動靈活。
4.平衡漫畫圖與手繪圖數(shù)量,發(fā)揮插圖的功效
學生是教科書的使用人,因而插圖設計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設計符合學生要求的插圖,以促進其進一步的學習[5]。所以在設計插圖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特點,尤其是不同年級學生的要求與發(fā)展特點。另一方面須注意小學高年級插圖的使用,高年級的學生同樣也處于兒童期,因此,在設計插圖的時候一定要綜合考慮到這些,盡可能地符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和心理發(fā)展的特點,根據(jù)年齡來適當?shù)卣{(diào)整漫畫圖在各冊教科書中的比例,以便發(fā)揮插圖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淼.語文教材插圖效應及其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建設,2005(11).
[2] 李輝.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插圖內(nèi)容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11.
[3] 楊潔,呂改蓮.社會性別刻板印象的直接映射――對小學語文教材人物的性別分析[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4).
[4] 劉霞.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性別偏見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8.
篇9
我們是“烏鴉”
“一只烏鴉口渴了……”孩子們大聲地朗讀著課文《烏鴉喝水》(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烏鴉為什么能喝到水呢?不少學生仍有些迷茫。也許他們覺得,只要能完成讀熟課文的任務就萬事大吉了。
老師走到孩子們身邊,他手里拿著一個小口瓶子,瓶子里裝了半瓶水。老師把手指捏成鳥嘴狀,“快,小鳥們來喝水!”孩子們爭先恐后地擁到老師跟前,學著老師的樣子,伸著“鳥嘴”去喝水,結果沒有一個同學能“喝”到。
“怎么辦?快想辦法?!崩蠋熆粗⒆觽兇叽俚?。
“小鳥”們一愣,隨即就有幾只飛出教室叼來了小石子,接著就是一大群……孩子們輪流將石子一塊一塊地投入瓶中,眼看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了……孩子們的“鳥嘴”又伸到瓶子里“喝水”,終于都能“喝”到水了,課堂里一片歡呼……
課堂是孩子們的課堂,切實讓孩子們參與教學實踐,是一節(jié)課是否成功的具體體現(xiàn)。而讓孩子們用什么方式參與,教師的“引”與“導”非常重要。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巧妙地進行教學設計,使學生“零距離”接觸語文材料,既能讓他們深入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又能讓他們在動作的表達中有效地體會到語言文字表達的方法。
語文就在我們身邊
教學《王二小》(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課后的“我會讀”,內(nèi)容是認識“把”字句和“被”字句。反復讀過幾遍之后,孩子們已經(jīng)明白了這兩個句子的意思相同,但句子中詞的順序不同??稍鯓訉ⅰ鞍选弊志浜汀氨弧弊志浠Q呢?老師讓同學們舉一個例子,他們面有難色。老師靈機一動,說:“請同學們準備好鉛筆盒?!?/p>
孩子們莫名其妙。
老師說:“其實,語文就在我們身邊。現(xiàn)在請同學們拿起鉛筆盒,說一說‘我’怎么樣了?”
孩子們舉著鉛筆盒大聲說:“我把鉛筆盒拿起來了?!?/p>
“還可以換種說半,鉛筆盒怎么樣了?”老師又問。
“鉛筆盒被我拿起來了?!?/p>
“對呀,這就是把字句與被字句的互換!”
孩子們失聲而笑,太簡單了,懂了。
自身行為與語言文字結合的過程就是孩子們最好的語文學習過程,而將身邊的事物作為媒介,把枯燥的語文知識巧妙地融入其中,孩子們感覺到語文就在自己身邊,因而興味盎然,主動性增強,教師教起來更是得心應手。
小樹不冷了
一位老師執(zhí)教《爺爺和小樹》(人教版一年級上冊)一課,學生識記了生字,朗讀了幾遍課文,弄清了故事情節(jié)后,似乎無所事事,開始不安心起來。老師說:“請大家再仔細讀讀課文,同桌分好工,一個飾演爺爺,一個飾演小樹,老師讀課文,大家動手演一演。”
孩子們興高采烈,在簡單地準備了幾分鐘后,老師開始慢慢朗讀:“我家門口有一棵小樹。”
“小樹”挺直了腰桿,“爺爺”微笑地看著……
“冬天到了,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樹不冷了。”
“小樹”抖著身子說:“我冷,我冷,凍死我了,誰來幫幫我呢?”
“爺爺”:“小樹不要怕,我來幫助你?!闭f著,他把草墊子輕輕地捆在了“小樹”的“樹干”上。
“小樹”的腰挺直了,臉上露出笑:“謝謝您,老爺爺,我會報答您的……”孩子們的表演充滿童趣,真切感人。
閱讀能力的核心是理解,引導學生憑借自己獨特的生活體驗去理解以不同形式出現(xiàn)的文字,是提高學生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生把自己置身于“角色”之中,不但能激發(fā)閱讀興趣,更能培養(yǎng)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抓住課文的重點和精彩之處,甚至在表演展示中對文章進行再創(chuàng)造,則凸顯了孩子能力的提高與思維的拓展。這也正是語文教學追求的境界。
語文課上動動手,別樣花朵為你開。
篇10
一、選文篇目與數(shù)量的比較
人教版必修教材共五冊65篇課文,其中文言文有17篇,占到課文總數(shù)的26.2%。而蘇教版必修教材也是五冊,共113篇課文,文言文僅有24篇,占到課文總數(shù)的21.2%。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文言文選文的比例要高于蘇教版。人教版是單元編排,每冊課本中都有四個單元,其中有一個獨立的文言單元。而蘇教版是專題編排,每冊課本中有四個專題,文言文則是散見于每個專題中。人教版教材中,每冊課本分布的文言文近乎相同,而蘇教版的分布則很不均衡,在必修1-5冊教材中,文言文的選文數(shù)量分別是4篇、2篇、8篇、4篇、6篇。必修3和必修5的文言文最多,其中必修3還專門以一個專題的形式安排文言文,其他各冊的文言文則穿插在各個專題中。從這樣的編排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人教版比較重視文言文整體性的學習,而蘇教版則側重對專題的理解和把握,即對人文情感的熏陶和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1]。蘇教版教材在把握語文教學人文性的同時卻忽略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特點和能力,蘇教版教材中各冊文言文不均衡的分布必然給學生的學習增添了壓力。而人教版教材中各冊文言文均衡的分布卻考慮到了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凸顯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二、選文題材和體裁的比較
我將兩版教材文言文選文的題材分為人物形象、哲理情思、人格精神、觀點論辯四種類型[2]。人教版和蘇教版都將“哲理情思”題材作為選文的重點。人教版選文6篇,蘇教版選文10篇,在文章的選擇上也尤為相近?!蛾惽楸怼芬约毮伒墓P觸,把作者對祖母的孝心與對朝廷的忠心表現(xiàn)得淋滴盡致;《蘭亭集序》以輕快的筆調(diào),表達了作者對詩意人生的感慨。從這些文章中,學生既可以學習豐富的文言知識,也可以挖掘古代人思想的精華,體現(xiàn)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其次,選文以“觀點論辯”這類題材為主。兩版教材《勸學》、《師說》和《寡人之于國也》這三篇課文充滿了論辯的色彩。學生學習這些課文,不僅學到了論辯的方法,而且培養(yǎng)了思辨的意識。但議論文本就是高中學生學習階段的一個難點,初學者很難把握其思辨思想。如果把它放在3冊以后,學生也容易理解。因此,人教版的設置比較妥當;而蘇教版把它放置在第一冊中,我認為是不太恰當?shù)?,這將給初學者在學習上造成極大的困難。
無論是人教版還是蘇教版都更傾向散文的選編,駢文和韻文的量相對較少。人教版選取了15篇散文,蘇教版選取了23篇。散文包括史傳文、論說文、雜記文和應用文等不同體式。兩版教材都將論說文作為主要的體式進行選編。在高中階段,學生主要由對記敘文的學習轉變?yōu)樽h論文,為了適應學生文體學習的轉變,教材選編也積極作出了調(diào)整,將幾乎一半的論說文安排在教材中,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考慮。從文體編排這個層面看,人教版和蘇教版編排都較為妥當。
三、選文的銜接比較
為了全面考察教材銜接的情況,有必要對兩版教材的文言文選文進行縱向分析。所以我選取了九年級下冊選文和高一年級選文進行比較,從而推斷出兩版教材在初高中選文的銜接上是否合理。
從兩版教材的比較得知,人教版教材選取的九年級下冊文言文選文的篇幅都比較短小,平均字數(shù)僅391個字,而高一年級必修1教材的選文平均字數(shù)卻翻了一倍不止。雖然初中和高中是相互獨立的兩個學段,但是他們的選文內(nèi)容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沒有初中知識的奠基,高中知識的學習就好比空中樓閣。不管處于哪個學段,文言文都是學習的難點。初中學生剛適應了短小的文言文,高中選文的篇幅卻大出初中一倍多,這必然給學生學習造成很大的挑戰(zhàn),特別是文言基礎薄弱的學生。在文言文學習過程中,如果前一階段的基礎不扎實,將直接導致后一階段學習的吃力,從而影響整體的學習效果。相反的,在蘇教版教材中,高中必修1文言文選文的篇幅卻小于九年級下冊選文的篇幅。這樣逆向的安排,雖然減輕了初入高中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壓力和困難,但從長遠考慮,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能力卻受到了制約和壓抑,很難有質的提升。
通過對兩版教材的文言文選文在篇目和數(shù)量,題材和體裁,選文銜接等多方面的比較,兩版教材孰優(yōu)孰劣顯而易見。很明顯,人教版教材更深得人心,對學生的幫助更大,更符合高中生文言文學習的實際情況,但同時也存在問題,相信人教版教材在以后還會更加趨于完善,給學生帶來更大的幫助和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