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寫作方法范文

時間:2024-02-07 18:09: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常用寫作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支撐車輛的錯誤做法和調試發(fā)動機的錯誤操作

(1)當輪胎損壞或更換時,用磚頭、石塊、木塊或選用一個千斤頂支撐,這些做法是不安全的。正確的做法應拿千斤頂和結實的木墩同時墊起車架,而且前后輪還要用三角木或較大石頭卡死,防止車輛前后輪移動,支撐倒下傷人。這種維修應在堅實的平地上進行,以防傾倒傷人。

(2)調試發(fā)動機的錯誤操作。在調試機器時,人員靠近風扇、傳動帶或排氣管等危險部位;或將工具、零件放在機器上掉落會傷人、損機。調試人員穿著要利落,非調試人員要遠離機器,調試時一定要停機,在機器下部調試必須熄火,必須著火調試的一定要派專人看守操縱機構,防止外人亂動;調試后啟動前一定要清點工具和零件,并發(fā)出信號。

2、用不結實的繩索吊掛重物

(1)維修懸掛機具時,在懸掛機具沒有落地和停機后進行;掛接懸掛機具時采用大中油門,掛接速度過快,不注意掛接人員手勢,或不做好及時停車的準備;在進行中維護或清除泥土;在懸掛機具下部維修時,不停機熄火或支撐不穩(wěn)定。這些做法都十分危險,應當堅決制止。

(2)在維修拖拉機時經常用麻繩、尼龍繩、三角帶等吊卸發(fā)動機、變速箱,這是很不安全的。正確的做法是用結實的鋼絲繩懸掛,用三角架等切忌也必須地腳穩(wěn)固,用吊車懸吊時,重物下始終不得有人通過或站立。

3、修理制動器的錯誤操作和修護傳動機構的錯誤操作

(1)修護傳動機構的錯誤操作。用手或其他物體伸向傳動站位、皮帶接頭安裝不穩(wěn)固、機器運轉中摘掛皮帶、用手拉皮帶、調節(jié)皮帶緊度時機器運轉、在皮帶上跨越,這些都是錯誤的方法。

(2)修理制動器時,手腳制動器一起修理,車體不穩(wěn),易自行滑滾傷人。正確的操作就是手腳制動單獨分開修理,以便相互制動保安全。停放的地方應堅實平坦,要前后輪雙向用三角木卡牢,防止滑移。

4、用啟動繩啟動的錯誤做法和手搖把啟動的錯誤操作

(1)用啟動繩啟動的錯誤做法。用啟動繩啟動后,啟動繩繞在手上拉繩,或啟動繩繞飛輪超過1.5圈;用手轉動飛輪時不斷油、不斷電,且轉動較快,從而出現突然爆發(fā)、回彈而傷手指。

(2)手搖把啟動的錯誤操作。維修人員用手搖把啟動發(fā)動機,用大拇指與其余4指分開握搖把,并不是5指并攏后握搖把,下壓搖把而不是上提搖把,兩手握搖把搖車,或搖轉1周而不是1/2圈。這種操作都是不當的,容易擊傷手臂或手指。特別對點火提前過多或過熱的發(fā)動,更容易發(fā)生回擊現象。

5、焊接裝油容箱不洗凈殘油

焊補裝油容器,事先必須洗凈容器內的殘油,不然焊接時會引起爆炸。清洗的方法是用堿水或熱水加醋,來回清洗2~3次,并控凈、晾干后再施焊。不可用高壓空氣吹干,防止產生靜電火花而引爆。焊接時首先要先打開所有箱蓋,清洗大型油罐時,進入罐里的人要穿長袖衣服,不可赤腳露臂,要配帶防護帶和信號繩;在缸內工作時間不能過長,罐外要有專人看護。人員出罐后要洗臉、洗手、漱口,衣服可用堿水洗后再用清水洗。

6、維修電氣設備的錯誤操作

在車上維修電氣設備時,事先工作人員不卸下電池線便進行修理,導致火線搭鐵引起火花傷人;配置電解液時用金屬容器,而用陶瓷或玻璃容器,更嚴重錯誤的做法是稀釋濃硫酸時將水倒入濃硫酸中引起酸液飛濺燒傷人。正確的做法是先將濃硫酸緩緩倒入水中,這一點必須嚴格遵守。

7加油和加水時的錯誤操作

(1)加油時的錯誤操作。往油箱加油或檢查油量時吸煙或點火;夜晚加油時,用明火照明,如手提燈、蠟燭、火機、火把等,而不用安全燈、電池燈或電燈照明;加油時在排氣管一側;油滴落在箱外不擦凈,滴落在衣服上,不晾干就靠近明火或吸煙;燃油著火后用水澆而不是用沙子、干土、帆布、麻袋等物撒蓋;加帶有鉛的汽油用嘴吸油管,或用嘴接觸帶油的零件,造成中毒。

(2)加水的錯誤做法。在發(fā)動機高溫特別是“開鍋”的情況下,即可打開水箱蓋或驟加冷水的錯誤方法。大多數農機手都了解,發(fā)動機超負荷作業(yè)、水箱缺水、散熱性能不好都會使水箱“開鍋”,如果驟加冷水,因溫差較大,將會導致缸體和缸蓋炸裂。正確的方法是待水壓降低后再用毛巾等物包住水箱蓋,然后將身體和頭臉偏向一邊后再緩慢擰下,冷卻后再加水。

8、用剎車油、齒輪油代替機油的錯誤方法

篇2

一、 學生駕馭寫作內容的能力

寫作教學的目標首先培養(yǎng)學生駕馭寫作內容的能力,要讓學生明確寫什么,解決有內容可寫的問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對寫作的內容目標有明確的闡述。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多角度觀察生活,發(fā)現生活的豐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表達力求有創(chuàng)意?!薄皩懽鲿r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內容目標直指作文寫作的關鍵,要求作文教學中教師能幫助學生明確寫作的目的和對象,正確引導學生發(fā)掘自身及周邊生活的寫作素材,注重自身獨特體驗,寫出自己;也對學生寫作提出了要求,要求學生摒棄胡編亂造,從鮮活的生活中取材,真正做到寫“真”文,做“真”人。它要求教師能培養(yǎng)學生學會觀察、發(fā)現,能抓住事物的特征進行感受和認識,“運用聯想和想象,豐富表達的內容”,在表達時力求不落俗套,力求有創(chuàng)意。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還指出:“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边@一內容目標規(guī)定了作文寫作的內容應當源于學生生活,來自于對自己、自然、社會等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思考中,抒發(fā)真情實感,而不是虛構內容,抒發(fā)虛假情感,從而摒棄寫“假”文、做“假”人的不良寫作風氣。

二、學生駕馭寫作方法和語言文字的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既要求學生掌握駕馭寫作內容的能力,也對學生駕馭寫作方法和語言文字的能力提出了明確要求。

1.培養(yǎng)學生選擇合適的文體進行寫作的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寫記敘性文章,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具體充實;寫簡單的說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性文章,做到觀點明確,有理有據;根據生活需要,寫常見的應用文。”此目標即要求學生能根據表達中心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文體進行寫作,掌握常用文體的寫作能力。初中作文教學階段中需要落實上述能力的訓練步驟,考慮到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不同學年階段對記敘文性文章的寫作訓練都不能放松,要訓練學生寫出復雜記敘性文章的能力,為學生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寫作基礎。

2.培養(yǎng)學生獨立寫作的能力

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最終是讓學生學會獨立寫作,掌握獨立寫作的能力,為未來的發(fā)展服務。因此《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huán)節(jié),提高獨立寫作的能力?!薄案鶕磉_的需要,借助語感和語文常識,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彼蠼處熱槍W生的作文寫作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指導、訓練,讓學生掌握素材搜集、立意構思、起草提綱、加工修改、自我修改、互改互評等寫作技巧,從而讓學生掌握各種寫作方法,提高其獨立寫文章的能力。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讓學生在寫作中學會準確運用標點符號,輔助文章表情達意。

3.培養(yǎng)學生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的能力

作文寫作離不開表達方式的正確運用,“根據表達的需要,圍繞表達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尤為重要,因而在作文教學的目標中需要訓練學生學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的能力,讓學生明確文體與表達方式的關系,從而讓學生學會正確選擇表達方式,為寫作服務。

4.培養(yǎng)學生合理安排文章結構的能力

寫文章離不開合理安排文章結構,學生要學會“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讓學生掌握合理安排寫作內容的先后順序、詳略,條理清楚地表情達意的技巧。

5.培養(yǎng)學生掌握縮寫、擴寫、改寫等寫作方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能從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進行縮寫;能根據文章的基本內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進行擴寫;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進行改寫?!边@一目標明確了學生需要掌握縮寫、擴寫、改寫等寫作方法。教師需要在寫作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習作及閱讀文章進行扎實地訓練。

三、學生的寫作數量與寫作速度

篇3

從作文教學的角度看,片斷訓練是一種分格訓練,所謂的“格”是指單一的寫作基本訓練單位,主要是寫作中的常用片斷,如開頭、結尾、總分段式,借物喻人的方法等。著力于“格”的理解和運用,并努力使之序列化。

從閱讀教學角度看,片斷訓練是讀寫結合的基本形式。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相得益彰。主要是閱讀材料中的典型片斷,如《三味書屋》中介紹書屋一段,方位清楚,有模仿價值。注重閱讀與寫作間對應要素的理解和遷移。

片斷訓練需要學生觀察、想象、思維等智力的綜合參與;同時又是學生說話、聽話和閱讀寫作能力的綜合體現。是一種學生內部智力技能和語言文字的外部操作技能的綜合訓練;是一種學生作文知識技能和心理活動辯證統(tǒng)一的訓練形式。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特別是寫作能力的階梯和橋梁。

片斷訓練根據訓練內容和訓練目的,可以分成:觀察素描型片斷訓練、課文素材型片斷訓練、形式仿效型片斷訓練和語言積累型片斷訓練四類。

(一)觀察素描型片斷訓練

小學作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不是教會學生虛構,而是教會他們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因此,觀察素描型片斷訓練成為學生作文訓練的最佳形式。所謂觀察素描型片斷訓練就是以片斷或簡短的篇章為形式,將描寫與敘述結合起來,反映周圍生活的記敘文訓練。通過觀察素描類片斷訓練,可以培養(yǎng)學生形成典型表象的技能。

在具體訓練中要做到:

1.讓學生獲得豐富而鮮明的感性表象。觀察是獲得感性表象的唯一途徑。觀察的對象可以是實物也可以是圖畫或錄像,它們生動具體,能在學生頭腦中留下鮮明而牢固的表象。使語言訓練具備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幫助學生從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篩馴出典型表象。首先教師要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使學生對豐富而完整的觀察對象或過程獲得感性表象;其次,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有重點的觀察,幫助他們把握事物本質特性,篩選典型表象;再次,教師要引導學生用準確、鮮明、生動的文字去強化典型表象。

3.讓學生通過想象,生動地表現典型表象,使中心的表現更為有力、深刻。

(二)課文素材型片斷訓練

課文素材型片斷訓練,就是指導學生以課文為素材練習寫作的片斷訓練。它不是簡單地重復課文內容,而是對課文有所創(chuàng)造,或改變課文容量,或轉換表現角度,或別出新意,或馳騁想象,既依據課文又超越課文。課文素材型片斷訓練是讀寫結合的一種形式,將閱讀和寫作在思想內容和表現方法上融合起來,使讀和寫既互為手段又互為目的,促進學生讀寫的同步發(fā)展。在實施訓練時,教師要做到:

1.幫助學生發(fā)現可創(chuàng)作的課文素材。一般教師在這幾方面引導學生著力尋找:

(1)課文留給讀者回味思索的空白點。教師可指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展開想象,進行片斷訓練。如:《憶鐵人》中鐵人的語言“哦?……咳!”可引導學生把鐵人此時豐富的內心世界寫出來。

(2)改變課文原來的表現角度,進行片斷訓練。如《再見了親人》寫志愿軍叔叔向朝鮮親人依依惜別的話語,可讓學生以小金花的口氣寫她向志愿軍叔叔道別的話語。

(3)改變課文的容量,縮寫或擴寫其中的某個部分,進行片斷訓練。

(4)改變課文的文體進行片斷的訓練,如把古詩改寫成寫景或記事的記敘文。

2.向學生提供準確進行語言表達的幫助;或向學生介紹某些背景情況;或向學生提供關鍵的詞匯、句式;或告訴學生基本的寫作常識和技巧,如詩歌改成記敘文應注意的問題;或幫助學生理清表達的思路。使學生能順利地把內心所感外化為文字。

(三)形式仿效型片斷訓練

形式仿效型片斷訓練是模仿范文的寫作思路、寫作方法和觀察方法進行片斷練寫的寫作訓練形式。是將在閱讀范文時感知、理解的表達方式及時進行遷移運用。根據學生形成語言表達能力的需要,模仿某些片斷章句,如:開關、結尾、對話、煉字、修辭方法、句群段式結構等。使學生在借鑒范文的過程中加深對作者的各種表達方式的理解和記憶,在實際的操作中初步形成寫作的思維組塊,以形成一定的寫作能力。針對形式仿效型片斷訓練的特點和目標,在指導時要注意:

1.加強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中充分展示理解、積累、鑒賞的過程,以幫助學生真正地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和寫作方法。特別要講清范文片斷的特點。如:《火燒云》中寫火燒云變化的部分寫作方法是:①按出現—變化—消失順序寫;②描寫變化的動詞各不相同。

2.向學生提供與范文情況相關的寫作素材。兩者間的相關度可以根據學生的語言水平,認知水平,以及寫作方法的難易程度做恰當的調節(jié),也可分層提供或分步提供。還可以設法激發(fā)學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學習動機由學生自己尋找寫作素材,如:在仿效《火燒云》中描寫火燒云形狀變化部分的寫作方法進行訓練時,讓學生想象火燒云還可能會有什么變化?可以想象成動物,也可以想象成其他事物。

3.重視片斷講評,并把講評的重點放在要求仿效的寫作方法上,而對學生的練寫片斷中其他的優(yōu)缺點,暫時不講。同時,要引導學生互相講評,自我批評,在講評中鞏固寫作方法。

(四)語言積累型片斷訓練

語言積累型片斷訓練就是運作用學習到的部分語言文字進行片斷寫作的一種訓練形式。促進學生對書面語言的內化,加速將消極語言轉化成積極語言,豐富學生頭腦的語匯儲備,使學生的寫作不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而且能“言之有文”、“妙語連珠”。能夠進行語言文字包括詞語(成語)、句式、警句、格言,甚至部分自然段的有意識地積累。在指導學生進行語言積累型片斷訓練時,教師要注意:

1.恰當選擇需要積累、運用的語言文字。這些語言文字一般應具有連綴能力強,使用范圍廣,富有表現力等特點;或者是微言大義,或者是意境深遠……衡量的標準是在學生的語言交往中能經常運用或對提高學生語文水平有切實幫助的。

篇4

會議新聞寫作,是很有學問的,已有許多文章對會議新聞寫作做了研究。這里,只談一個小問題,就是記者要注意掌握“里應外合”的寫作方法。

一些記者在寫會議新聞時,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會場上,會上提供了什么材料,會上領導講到了什么,記者只作“濃縮”或“選擇”之后,就把稿子寫出來了。這類會議新聞,可謂“就會說會”。應該說,在會議新聞中,由于會議性質所決定,部分會議新聞只能“就會寫會”,或者說會議本身提供的內容分量已經足夠了。但是,有一些會議,僅靠會上的東西寫新聞是不夠的,需要記者將會上的有關內容與會外的有關情況結合起來,寫出來自會議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跳出會議的報道。

究竟什么樣的會議新聞可以用“里應外合”的寫作方法呢?大概有這么幾種情況:一是會議的有關內容,需要在社會上有點呼應。如某個會議出臺了一項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政策,記者在采寫這篇報道時就需要就這項政策與群眾的看法結合起來寫,使報道內容更加充實。二是會議上涉及的問題,需要會外的一些資料進行佐證。比如寫一個加強治安的會,可能會加進一些近期的社會治安情況的統(tǒng)計數字或重大案例。三是報道會議本身,需要加進一些有關背景介紹。如報道世界婦女大會,就要介紹一下歷屆婦女大會的情況,過去召開的會解決了什么問題,等等。四是會議上主角及相關人物的資料,需要給讀者一個交代。比如,某個國際學術會議,來了一些著名專家學者,就應該向讀者提供一些有關專家學者的基本情況,如有何科研成果,獲過什么大獎,等等。

“里應外合”,是一種常用的寫作方法,用好了、用巧了可以增強新聞報道效果,增強新聞報道的可讀性,當然,更有利于增強會議的作用及意義的宣傳效果??上У氖?有一些報道,匆匆忙忙發(fā)稿中忽視了“里應外合”的方法,從而使報道變“淺”變“干”,使讀者在閱讀報道時常有未能得到滿足的感覺,許多不知想知的東西僅從“就會寫會”的報道中無法獲取。

寫會議報道,成功的先例不少。國外有,國內也有。這些報道成功的原因雖有不少,但善于運用會上會下、會內會外兩方面的素材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不少會議主辦者雖然考慮到了記者完成報道的多方面需求,如食宿、交通、通訊等等,甚至會提供“新聞參考稿”,但畢竟是站在“新聞門”之外考慮問題,未必能適合、適應記者的全面的需求。僅僅靠會議本身的發(fā)言、材料是遠遠不夠的。有經驗的記者,會在參加某個會議之前,先作“背景資料”的準備,做到“有備而來”。

篇5

一、誘導學生寫作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句話透徹的說明了興趣的重要性。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方面,教師的導應該是誘導。誘導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的方式方法很多,我以為行之有效的有:1.根據“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特點,在中低年級作文教學時,要用富有魅力的話語或生動有趣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鼓勵學生放開膽子勇敢地寫。2.根據學生對未來充滿幻想的特點,將明天的理想同眼前的寫作緊密地聯系起來,讓學生在寫作前憧憬美好的未來,從而形成一股寫作動力。3.根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將作文教學巧妙地寓于饒有趣味的活動之中,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4.根據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適當地開展一些寫作競賽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5.根據小學生喜愛表揚的特點,充分肯定學生作文的優(yōu)點,給學生較高的分數,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尤其是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更應努力發(fā)現他們作文中每一個細微的閃光點。

二、指導學生寫作方法

“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以漁?!睂W習方法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方法。

在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寫作方法方面,教師的導應該是指導。需要指導的寫作方法有審題、確定中心、搜集材料、選擇材料、布局謀篇、語言表達、修改文章等。例如審題,我常用的方法有:1.中心詞審題法,即分析題目的中心詞,思考這個中心詞的要求,揭示內容和范圍。2.限制語審題法,即分析題目對中心詞有什么限制,一般同中心詞審題法結合起來運用。如:《一件難忘的事》就應突出中心詞“難忘”,限制語“一件”就不寫二件事。3.比較審題法,即通過比較區(qū)別同類題目的細微差別,從而準確把握作文中心,選材的重點。如《我的老師》和《我和老師》,前一個題目只寫“老師”,后題既要寫“我”,又要寫“老師”。4.類比審題法,即寫作中遇到與學習的某些文章的題目相類似時,采用類比審題。值得一提的是,指導方法并不單單是傳授方法,還要指點引導學生自己悟出方法,自己從寫作實踐中總結方法。

三、輔導學生寫作知識

寫作僅僅掌握一點寫作方法是不能寫出好文章的。在寫作過程中,常常要涉及到各學科的知識。古人論詩,有一句名言:“功夫在詩外?!本褪沁@個道理。由于小學生知識有限,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力求豐富學生的寫作時可能涉及到的知識。

在豐富學生的知識方面,教師的導要做的是輔導,輔導既可以是直接講授有關知識,也可以將有關知識編寫成參考資料印發(fā)給學生,還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有關知識資料。在輔導時,教師應該遵循個別學生涉及到的知識個別輔導,多數學生涉及到的知識集體輔導的原則。

四、啟導學生寫作思維

作文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生活的反應,是思維的產物。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尤其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chuàng)性。

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方面,教師的導應該是啟導。啟導思維的方法很多,我常使用下面幾種:1、采用發(fā)散性提問,其典型形式是“假如……那么(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對這個問題的解決,你想到了哪些可能性?”“除此之外,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2、廣泛聯想,即啟導學生面對題目廣開思路,把凡是與題目有關的人、事、物都想一想,盡量全面細致;甚至可以由事想到物,由物想到人,不管寫作時能否用上,都去想它一番。3、采用集體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反復設想,反復評價。4、延遲評價。即在學生產生各種設想的過程中,暫時不對設想進行評價,以便讓學生暢所欲言,互相啟發(fā)。5、加強變換句式和段落結構的練習,實行一題多練,一材多用,多角度作文。

五、疏導學生寫作疑難

教學過程是一個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教學信息的反饋;掌握學生寫作的疑難問題,并及時加以解決。

在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方面,教師的導應積極疏導。疏導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個別疑難問題當面解決。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出現的個別疑難問題,可以只提示思路或講授方法,讓學生自己解決??梢云毡樾缘囊呻y問題集體解決。

六、視導學生寫作過程

教師既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設計者、組織者,又是整個教學過程的參與者。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自始至終積極參與。即使在學生動筆獨立寫作的過程中,教師也不能成為局外人,而要發(fā)揮自己的作用。

在學生動筆獨立寫作的過程中,教師的導要巡視輔導,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督促。小學生自我控制能力較差,通過視導,可以督促學生聚精會神的寫作,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二是掌握進程,發(fā)現和糾正錯誤。由于學生在聚精會神的寫作,反饋就相對的減弱了。通過視導,教師可以掌握學生的寫作進程,發(fā)現學生寫作中出現的各種錯誤,并予以及時糾正。

總之,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牢記“學為主體,導為主線”的原則,并弄清導的內容,掌握導的方法,把握導的時機。只有這樣,才是充分發(fā)揮教師真正應有的作用。

篇6

>> 也談初高中英語銜接的方法 談高中英語作文的寫作方法 高中英語作文寫法指導 也談高中作文的指導方法 談高中英語作文的批改、講評與指導 淺談如何指導高中英語作文 談高中英語高效作文教學方法 也談高中英語說課 也談高中英語詞匯教學 也談高中英語課改教學 也談初高中英語銜接 也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談高中英語學法的指導 談高中英語分層自主閱讀指導策略 高中英語學習方法指導 高中英語閱讀方法指導教學個案分析 高中英語復習方法指導 高中英語學習方法指導策略 高中英語寫作指導方法優(yōu)選 談高中英語作文應試策略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 > 教育 > 也談高中英語作文指導方法 也談高中英語作文指導方法 雜志之家、寫作服務和雜志訂閱支持對公帳戶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請告知我們")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摘要】高中英語作文教學應著力于幫助學生構思、寫提綱、寫初稿、修改和成文等環(huán)節(jié)。教師的指導貫穿于整個寫作過程直至最后成文。作文能力訓練指導.重在學生熱情參與,教師全程指導,力求設計科學合理、程序嚴密、操作性強、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關鍵詞】高中英語作文高中學生寫作能力較差的第一個層面表現在詞匯貧乏、句子結構錯誤、中式表達等。因此首先要在句式的基礎訓練上下下夫,做到句子結構準確,表達無誤,并培養(yǎng)自己一句多譯的能力,進行不同句式結構表達訓練。同學們可以在表達多樣化上有所提升,突破單一句式,使文章生動活潑、結構緊湊。

一、審準題,抓住文章寫作的主旨

審題就是要通過對已知信息的分析,來把握住要寫文章題目的中心點,并在此基礎上確定主題、體裁以及文章的大致脈絡,同時,還應對寫作篇幅的長短和結構有一個宏觀的把握。如果是圖畫材料,考生就要仔細觀察圖畫,準確把握住圖畫所傳遞的信息。如果是給題目和寫作點的作文,考生就要充分利用這些信息,在把握好文章主題的基礎上,在寫作中要盡量覆蓋所有的內容要點。

二、注重學生日常英語知識的積累

1.積累豐富的詞匯,加強句型練習。詞匯是寫作的基礎,在平時的教學中重視學生對詞匯的學習和積累意義重大。就英語寫作備考來說,考生在積累詞匯的基礎上,一方面應該對一些常考話題可能涉及的詞匯進行分類整理,如關于環(huán)境問題,可以整理出以下詞匯:environmental pollution(環(huán)境污染)、greenhouse effect(溫室效應)、global warming(全球變暖)、dust(垃圾)、use up(用盡)、white pollution(白色污染)、plastic wastes(塑料廢物)、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環(huán)境保護)等。另一方面,考生還需要注意積累一些“亮點”詞匯來替代普通詞匯,如用“excellent”替換“good”,用“significant,critical,essential”來替換“important”等。句子是文章的基本單位,加強句型的積累和聯系,是提高書面表達能力的有效方式。在寫作中,比較出彩的句型有:①It句型,如It seems that…(看起來……)、It is + adj.+that…(……是……);②There be“存在”句型,表示“有”,確切含義是“存在”;⑧從句;④并列結構,可以是單詞、詞組并列,也可以是句子并列;⑤比較級;等。同時,考生還需要積累一些常用的短語和固定搭配。就句型而言,考生還可以識記一些可以用于寫作開頭、中間論述和收尾的句型。如,“As we all know…”可以用于開頭,“after all/in my opinion”可以用于中間論述,而“above all/in a word”可以用于結尾。對于中間需要列舉的,可以用“first、in addition、finally”依次表述。

2.背誦一些精美短文。培養(yǎng)英語語感。通過背誦一些精美的英文短文或是高考英語作文的優(yōu)秀范文.不僅能夠擴充學生的詞匯量,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語感。背誦的篇幅多了,文章里那些地道的英語表達以及一些固定搭配和句型,一定能夠印在學生的腦海里,并在考場上能夠為己所用。

三、多向對話與單向傳授相結合

“單向傳授”是一種傳統(tǒng)的評講作文的形式,即教師點評、學生聽。筆者常用兩種講授模式:專題式和個案式。無論哪種作文都有既定的寫作任務,即專題講解的內容。但只講理論是不夠的,每個學生寫作文都是其思維的一次創(chuàng)造活動,每篇文章都有各自的優(yōu)點和缺點,個案講評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這一環(huán)節(jié)筆者通常分兩步:首先,挑出優(yōu)秀英語作文,印發(fā)給學生并分析亮點在哪里;然后,挑出一些出現頻率較高的錯誤,分析錯誤的原因并糾正?!岸嘞驅υ挕笔侵笇ψ魑牡闹v評采取多維立體的模式,即全員參與點評。教師挑選出一些具有典型特點的作文,把交流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討論文章好在哪里,問題在哪里,如何寫得更好,甚至可評教師的評語,這種“點對面”“面對點”的多維互動模式,讓學生成了作文評講課真正的主人,思維的創(chuàng)新過程得到進一步升華?!岸嘞驅υ挕迸c“單向傳授”兩種模式各有千秋,不能一概而論,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英語作文評講課上根據不同文章類型及學生寫作任務目標達成的情況采取合適的模式,從而達到最佳的效果。

四、注重英語練習對于英語作文的重要作用

篇7

關鍵詞:中考英語;英語寫作;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12)03-041-1

一、現狀分析

1.中考英語寫作形勢

近年來,中考英語寫作分數逐年增加,寫作的題材也包括了日記、書信、通知、郵件等應用文體。這已越來越引起老師和學生的重視。但是,寫作一直是英語中考中失分較多的題型。

2.學生寫作現狀

翻開一張張英語試卷,大部分學生的英語作文寫得極差,分數相當低,尤其是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的學生更是如此。初中生普遍對寫作存在畏懼的心理,有的學生甚至還選擇了放棄,考試寫作題就留空。這是目前初中英語教學成績難以提高的一個方面,它已經成為英語教學提高的瓶頸。

由上述這些現狀可見,英語寫作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特別是在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初中,如何開展好英語寫作教學,培養(yǎng)良好的寫作習慣與技能,具有深遠的意義。

二、學生在寫作方面的主要問題

1.詞匯量不足

牛津英語教材的特點之一就是詞匯量大面廣,而且多為常用詞匯。然而很多學生,尤其是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其詞匯量簡直少得驚人。這其中的原因也許是多方面的,但這樣的局面已經不能不引起教育界及社會的重視了。

2.語法知識薄弱

學生的語法錯誤主要表現在時態(tài)方面,有時也有語態(tài)錯誤。一般來說,特定時間、背景下的時態(tài)總是相同的。

3.用詞不準,搭配不當

選用詞語就是要準確表達思想。很多學生選用詞語的錯誤常表現在:拼寫錯誤、用詞不當、詞義(類)混淆、遺漏詞語等方面。其中用詞不當是最主要的問題,短語搭配不當現象也相當普遍。

4.句子結構不完整,表達單一

許多學生由于缺乏必要的英語句法知識,尤其是對句子基本結構、簡單句的五種基本類型和常見的同義句句型等不熟悉,在造句時就容易出現語序混亂、句子結構不完整的錯誤。造成文章乏味,語言平淡,句式呆板,結構感差。

5.句子銜接性差,常識性錯誤多

一些學生不能意識到文章中句與句之間、上下文之間不同的關系,在寫作文的過程中不注意過渡詞的運用,這樣寫出來的文章顯得句式單調、文采呆板。

三、解決問題的方法

1.重視寫作,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

教師首先要知道,寫既是聽、說、讀、寫四項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更是語言能力的重要表現形式。著名英語教育家王碧霖說過“學習外語的目的是為了交際。而交際形式有口頭交際和書面交際兩種?!弊鳛闀娼浑H的基本實現途徑就是寫作。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及學生實際情況對寫作進行相應的訓練。其次,教師要培養(yǎng)與激發(fā)學生積極運用詞匯進行英語寫作的興趣,使之做到:勤動手、勤動腦。

2.積累詞匯,為寫作準備材料。

猶如土木磚石是建筑的材料一樣,詞匯是說話寫作的必需材料,也是制約寫作能力提高的瓶頸。教師可通過要求學生朗讀單詞、聽寫單詞、默寫單詞、遣詞造句、詞匯競賽等多種方法促進學生記單詞。記憶單詞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過程,要長期地堅持下去,才能不斷積累大量的詞匯,為英語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同時,教師還應該要求學生不要僅僅記憶單詞,要把單詞放在詞組中記憶,把詞組放在句子中記憶,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有效地記住單詞,還能幫助他們正確運用相應的知識點,避免在寫作時出現不必要的語法錯誤。

3.擴大閱讀,為寫作增加知識。

讀是英語學習四大基礎技巧之一。閱讀與寫作密不可分。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作文和表達方式的源泉。教師可以將閱讀和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利用閱讀教材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但在閱讀訓練中,教師要注意以下問題:一要指導閱讀方法,分析文章結構、中心思想、段落中心句、寫作方法等,幫助學生掌握各類文章的結構及寫作方法。二要精讀與泛讀相結合,通過推敲優(yōu)秀的文章來學會寫作方法和選詞用詞;通過大量的泛讀來吸取信息量,擴大詞匯量。三要擴大閱讀量。提供閱讀的材料涉及面要廣,才能不斷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適應各種題材的寫作。

4.練習聽說,促進寫作能力。

英語聽說讀寫四種能力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提高聽說能力必定會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要提高聽說能力關鍵在于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英語環(huán)境。

5.改變思維方式,尋找寫作語感。

在批閱學生的作文時我們常??吹筋愃七@樣的句子:My mother gives me buy a dress. 當然,我們中國人一看便知道,這句話是要表達“我媽媽給我買了一條連衣裙”??僧斃蠋焼枌W生給某人買某物怎么說時,很多學生都能脫口而出:“buy somebody something 或buy something for somebody”那么為什么學生在寫作的時候還會犯錯呢?原因很簡單,漢語式的思維導致了漢語式的英語。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平時課后練習英語的時間不多,也沒有養(yǎng)成學習英語時經常用英語思維的好習慣。

6.教師指導,運用寫作技巧。

篇8

一、立足課內經典篇目,注重課內外比較閱讀。課內閱讀、課外閱讀與課內外比較閱讀的命題比例約為17:7:16;其中課內比較閱讀與課內外比較閱讀為3:12。比較閱讀的分量明顯多于單段閱讀;課內外比較閱讀明顯多于課內比較閱讀。每份閱讀的題量一般在4至6題,4題最多。分值設置一般為10~15分,其中12分和15分的最多,平均為14分略多一點。

二、增加探究拓展題量。注重綜合能力考查。2006年中考文言感悟研究題一般在2至4題,大多是在4題。其內容與形式主要體現在:理解重要詞句語境意義與表達作用;整合概括文段主要信息;根據文段有關內容概括出人物的主要精神品格,或根據文中人物品格精神概述有關內容;感受作者思想觀點、感情態(tài)度;體會主要筆法,簡析語言特點;簡述所受到的啟示,提出自己對文章內容或形式方面的評價或看法;寫出與特定精神品格有關的典故、成語、名言警句等。試題具有鮮明的感悟、拓展、開放、綜合的能力特點。例如,吉林卷將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與蔣士銓的《鳴機夜課圖記》(節(jié)選)比較閱讀:要求從前文“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中體會宋濂的優(yōu)秀品質;從后文“兒能背誦所讀書,斯解也”中感受母親的情感;用簡潔的語言分別概括兩段選文的大意;就宋濂對待師長,“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的態(tài)度,蔣士銓對待母親,“坐枕側不去”,“誦聲瑯瑯然”,“持書誦于側”的感情,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和體驗,談談在做人方面所得到的啟示。呼和浩特市將孟子《魚我所欲也》第3段與范仲淹《岳陽樓記》第5段比較閱讀:要求指出前文中的“本心”與后文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體內容;簡析兩段選文所運用的表現手法。山西卷要求:比較理解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與《記承天寺夜游》中,作者仕途失意之時的不同心情;寫月的不同表現手法;“嬋娟”與“閑人”所指對象;不同的體裁與不同的語言風格。南京卷比較閱讀范仲淹《岳陽樓記》中“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微斯人,吾誰與歸”與司馬光《資治通鑒》中“上與群臣論止盜……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要求指出前文所表達的作者憂樂觀;用前文中的語句回答后文中作為國君的唐太宗做到了什么(“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蕪湖卷將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與《豐樂亭記》中兩個片段比較閱讀:甲乙兩文旨趣相同,都表現了怎樣的政治理想;簡要分析甲乙兩文在景物描寫方法上的不同。揚州卷第16題:老虎(柳宗元《黔之驢》)和眇者(蘇軾《日喻說》)對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認識過程和結果,請說說你從中得到了哪些啟示。臨汾卷第21題:(1)甲文中曹劌的智慧表現在哪些方面;(2)乙文中鄒忌成功地說服了齊王,他的勸說方式對我們今天的人際交往有什么啟示。河北卷第9、10題:請從文中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并說出理由;為了發(fā)展旅游事業(yè),當地擬開發(fā)小石潭景點,請你根據文章內容為該景點寫一則簡介。青海卷第14題:(1)請寫出兩個能表現艱難求學或勤學苦練精神的成語典故(如程門立雪、鑿壁借光、頭懸梁錐刺股、囊螢映讀);(2)作為一名當代的中學生,你是如何評價古人這種勤學苦練精神的。

三、注意寫作方法的概括與分析。2006年中考文言試題注意從寫作方法的角度考查學生對文本的感悟欣賞能力,其方式主要是:在概述寫作目的中體會某些寫作方法及其表達作用;聯系選文有關主要內容分析寫作方法的特點及其作用;根據特定表現手法及其作用闡述或填寫相關內容;聯系特定文段內容,填寫文中所運用的表現方法。如,北京卷第15題(《岳陽樓記》選段)從鋪墊、襯托的表現手法角度,請考生結合選文回答:作者寫“登樓者面對兩種不同景色產生了‘悲’和‘喜’的感情”這一內容的目的是什么。天津卷第21題:從“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人物方法的角度,要求考生“結合原文”“比較兩文在這方面有何異同”。蕪湖卷第24題:“簡要分析甲、乙兩文在景物描寫方法上的異同”。重慶卷第14題:就“微斯人,吾誰與歸?”這一反問句,體會其中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昆明卷第ll題:甲文用魯莊公的“鄙”來襯托曹劌的遠謀,乙文也運用了類似的寫法,請用乙文中的例子來說說這樣寫法的好處。武漢卷第10題:甲文用――、――襯托了蓮花的形象,乙文用――、――等自然環(huán)境來烘托梅花的形象。呼和浩特卷第13題:甲乙兩段都運用了―――(對比)表現手法。臨汾卷第20題:乙文中鄒忌在勸說齊威王時,運用―――(設喻或類比)的方法得出的結論性的話是――――。

四、借助工具書理解詞句語境意義。陜西卷第17題:讓考生從卷面所提供的《古代漢語詞典》中關于“踐”的五種解釋中,為選文中“某暗以足踐之”的“踐”選擇一個恰當的義項。漳州卷第12題,要求考生從卷面所提供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關于“坐”的五種解釋中,為選文畫線句子中的“坐”選擇一個恰當的義項。

課標要求:初中學生“閱讀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yōu)秀詩文80篇”;“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顯文言文,重點在于考察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考察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而不應考察對詞法、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在研究去年題型的基礎上,2007年復習備考,我們一要引導學生“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二要注重誦讀,指導誦讀,能理解“背誦”、準確默寫“優(yōu)秀詩文80篇”;三要在理解誦讀過程中,概括一些重要的文言詞語基本意義與用法,掌握幾種文言句式,恰當翻譯重要語句。

篇9

學歷教育中,寫作課屬于大學語文課程中的一部分,一般包括了寫作基礎理論、方法,以及公務文書寫作、新聞寫作、學術論文撰寫等內容。寫作課主要是使學員了解基本寫作知識,培養(yǎng)基本的文章寫作能力,學會常用文章種類的寫作方法,為日后工作需要打下初步的基礎。教員可以系統(tǒng)安排教學時間,從寫作基礎知識教學開始,教員教一個,學員學一個,穩(wěn)扎穩(wěn)打,邊講邊練,教員多采取知識灌輸的方法,力求把理論講透,把文種講全。在任職教育中,參加培訓人員已經有一定的寫作基礎和實踐經驗,不需要也不想泛泛進行寫作學習,他們希望教員能貼部隊實際,解決問題,使培訓有實實在在的效果。這時,可以摒棄傳統(tǒng)的以教員為主體的理論講授教學方式,讓學員成為課堂的主角,讓學員自己思考。一般的文種,可以通過范文閱讀,啟發(fā)學員根據自己平時寫作的實際,引導他們歸納寫作方法,總結寫作技巧,進行模擬寫作練習,檢驗學習效果。也可以讓學員當教員,自己上一課,鼓勵他們把自己的得意之作亮出來,談談自己的寫作心得。通過讓學員自己講課,能促使其把平時模糊的思考上升至理性分析,總結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經驗,也能讓大家互相交流寫作經驗和工作體會,了解不同崗位的同類文書的寫法,豐富寫作經驗。

二、以辨促思,用比較式教學法啟發(fā)學員思考

學歷教育中,公文寫作課著重于寫作基礎知識與方法的學習訓練,教學內容安排比較繁雜。任職教育中,公文寫作課的教學目的是提高學員勝任崗位任職需要的寫作能力,教學要求相對提高,但教學時間卻相對有限,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結合實際,改變原有教學思路,優(yōu)化教學內容,采取新的教學模式。在文體知識和應用寫作中,側重應用寫作;在應用寫作教學中,側重學員在工作崗位中最基礎最常見的幾類文種(如通知、請示、計劃、總結),使教學重點突出,有針對性,增強教學效果。講授時,也可以改變原有各文種“基礎知識———寫作方法———例文分析———作業(yè)練習”的授課模式,而是以專題辨析的形式來分類指導,以辨促思,讓學員自己聯系實際進行思考,使之準確把握相關公文的聯系與區(qū)別,掌握好文種的寫法。公文包含的文種很多,有些文種的意義和性質很相似,如計劃與總結、請示與報告、請示與函等。在文書寫作課教學中,可將類似的文種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分析,辨其異同,研究、探討它們的寫作規(guī)律和方法,以便觸類旁通,從而達到深入認識的目的。如“請示”與“報告”的“八不同”、“請示”與“函”的“五不同”等。通過文種分類比較,引導學員自己思考辨析的方式對文種進行探討,有利于其正確地使用公文文種,把握知識的整體性與連貫性,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切實學會寫好公文。

三、運用“案例”分析,用案例式教學法來提高學員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教學法能充分發(fā)揮教學互動、教學相長的優(yōu)點,可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案例”分析,能加深學員對公文寫作專業(yè)知識的掌握,以及對其他相關知識內容的融會貫通,并能增強他們嚴密的思維能力,形成嚴謹的寫作作風。通過“案例”分析,能讓學生明白直觀地了解公文質量的優(yōu)劣,明確公文中有代表性的主要問題。對于重點文種和寫法復雜、學員寫作普遍感到有問題的文種,應該從部隊行文實踐中,選擇一些針對性強、有代表性、甚至可以是一些病文,讓大家根據自己的寫作經驗進行分析,然后通過課堂討論、集體會診的方式,糾正錯誤,總結出文種寫作的基本方法。公文是傳達貫徹上級領導機關方針、政策,行政法規(guī)和規(guī)章及指導工作、交流經驗的重要工具,所以在寫作公文時,要重點考慮應達到什么目的、解決什么事、需要基層做什么。通過具體例文分析,讓學員自己認識到少說空話、套話,要把公文寫短、寫精、寫實;同時還要注意公文的效用,應在實事求是上下工夫,做到實事詳寫、虛事略寫、新措施詳寫、舊方法略寫,特色要說足,一般的情況可一帶而過。在教學中可通過引入大量的“案例”,使書本中的寫作理論與工作實際生活密切結合起來,以增強學員對各種公文文體的感性認識,同時使學員對照自身在工作中的寫作實踐,啟發(fā)和幫助其更好地把握文種寫作中的關鍵,切實提高學員寫作能力。

四、設置情景模擬,用模擬式教學法指導具體實踐活動

“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須躬行”。所謂模擬教學法,是通過情景模擬,要求學員扮演指定行為角色,并對其行為表現進行評定和反饋的一種培訓方法,通過這種體驗某種行為的具體實踐,可以幫助發(fā)展和提高其寫作技能。在公文寫作教學中,我們通常進行的想定作業(yè),其實就是一種簡單的情景模擬。在想定作業(yè)時,通常會設置一些盡量接近真實的條件,如某單位舉辦某活動,請學員以某干事身份下發(fā)一則通知。這其實就是最簡單的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在教學中若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科學、適度、恰當,能在課堂上激發(fā)學員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強學員學習的興趣,使學員沉浸在探索、思維和發(fā)現的境況中,有著身臨其境的感覺??梢杂眠@種方式來挖掘學員的內在潛力,開發(fā)學員的智力、能力和想象力,培養(yǎng)學員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能力。模擬式教學法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事先應充分準備,要有周密的計劃和部署。在公文寫作教學中,除了簡單的想定作業(yè)外,運用情景教學法,可以和參謀業(yè)務技能其他課程(如軍事地形學、參謀業(yè)務基礎)結合起來。如模擬一次演習,讓學員扮演戰(zhàn)時參謀角色,利用參謀作業(yè)系統(tǒng),培養(yǎng)學員作戰(zhàn)要圖標繪、文書擬制等能力。

五、總結

篇10

(1)2017年11月下旬,理解論文題目的內涵,初步擬訂查閱文獻的計劃;

(2)2017年12月中、下旬,查閱文獻,寫出開題報告;

(3)2017年1月—2月,熟悉論文中涉及到的預備知識,掌握論文的寫作方法;

(4)2017年2月—3月,研究論文的主要內容,接受論文的中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