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在線課堂范文
時間:2024-01-04 17:45: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三語文在線課堂,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搭梯子、樹榜樣、借行家”
金剛中學始建于1958年,校園面積51畝,現(xiàn)有教學樓、實驗樓、綜合樓、生活服務樓等基礎性建筑;學校圖書室、閱覽室、多媒體教室、音樂室、美術室、科技室、儀器室、理化生實驗室等功能教室一應俱全;所有教室班班通設備已完成提質改造。學校辦學條件日臻完善,校園環(huán)境宜人,是瀏陽市一所規(guī)模較大的鄉(xiāng)鎮(zhèn)初級中學。
學?,F(xiàn)有3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978人,教職員工125人。學校以“求真知、明真理、養(yǎng)真心、做真人”為校訓;“團結、守紀、勤奮、進取”為校風;“勤學、多思、求是、創(chuàng)新”為學風;按照“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的辦學理念,嚴謹治校,致力于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校長何宗武自2006年9月先后在金剛完小、荷花街道人民路二小、三口中學任校長, 2015年8月任瀏陽市金剛中學校長,主持全鎮(zhèn)教育管理工作,被稱為是一位“有經(jīng)驗、有魄力的教育人”。
2015年,學校通過開展“搭梯子、樹榜樣、借行家”工程,引進長沙教育學院“原野行動”基地校和長沙特級教師工作站落戶金剛中學,同時爭取瀏陽市二中對口幫扶共建,將原本瀏陽教育落后的“死角”,一躍成為當?shù)亟逃臉影迮c亮點。長沙市特級教師金剛中學工作站導師肖萬祥說:學校進步從教師做起,教師進步也應有一些“常法”,教師應從研究角度把握教學,分清課型特點,建立系統(tǒng)宏觀思維,并在微觀思維中實施具體教學行為,探索與總結課型的基本模式。特級教師、工作站站長許月良說:教師要善于掌握學科基本技能及信息技術能力,注重教學實踐與教育理論相結合,做研究型教師,而不只是教書匠?!皩煛钡囊I,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動促進了金剛中學教師專業(yè)成長。
同年5月,學校面對農村師資薄弱的現(xiàn)狀,成立了“邱楚芳小學語文工作坊”,每周三下午,來自全鎮(zhèn)12所小學的18位語文老師齊聚一堂,開展“校本教研”。兩年來,“工作坊”開展活動60次,送課交流15次,對外展示5次,教師在“工作坊”中互幫互助,獲得專業(yè)成長。此種將“本土名師”通過“工作坊”的形式實現(xiàn)互助共進、交流聯(lián)動與有效整合,達到共同提升的研修新途徑,在當?shù)貙崿F(xiàn)了零的突破。金剛中學借助優(yōu)質資源和成熟經(jīng)驗,全鎮(zhèn)教學獲得長足進步。
副校長徐華珍說:近年來,學校堅持以“校本教研”,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通過“搭梯子、樹榜樣、借行家”工程促進教師解放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激勵教師真正把心思用在事業(yè)上,把精力用在教學上,把勁頭用在發(fā)展上。學校創(chuàng)建“金剛教育在線”微信公眾號,開展“尋找最美教師”“做最可愛鄉(xiāng)村教師”評選活動,并在微信公眾號上推廣;學校為教師搭建相互學習、交流與溝通的平臺,創(chuàng)建QQ群、微信群,編印周工作簡報,發(fā)現(xiàn)教師優(yōu)點、閃光點,及時在QQ群、微信群、簡報上及會議上點贊,從而讓教師在充滿人情味的大家庭中,享受教育與教學的樂趣。這些舉措,極大地穩(wěn)定了教師隊伍,凝聚了學校教學力量。
發(fā)揮家校教育合力
近年來,學校注重發(fā)揮家校教育合力,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金剛中學分年級部召開家長會已形成制度,家長在開放日活動中,可以各自到子女所在班級聽課;課后,與所在班級老師一起午餐。家長開放日期間,既可展示學校教育教學成果,讓家長了解學校,又可增強家長對孩子的有效輔導。
致力于重塑學校形象,社會重教氛圍日漸濃厚。2015年,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成功召開全鎮(zhèn)教育捐資大會,I措愛心善款1200萬元。
學校秉承“量、質、趣”相結合理念。為確保學生每天不少于一小時鍛煉,大課間活動安排在每天上午的第二節(jié)課后及放學后進行。在時間上,充分滿足學生鍛煉的“量”。旗操、武術操、球操分場地同時進行,保證了大課間的多元化;在 “趣”上,體現(xiàn)于分班級活動,有排隊投籃、有乒乓接力、有跳竹竿、有花樣跳繩等。學校大課間活動因此榮獲長沙市“陽光體育競賽”一等獎。繼在瀏陽市2016年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獲得初中甲組團體第二名后,2016年長沙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在周南中學召開,此次運動會上,金剛中學代表隊首次參賽便奪得3金4銀3銅的好成績,并獲得團體“道德風尚獎”,再次獲得佳績。2016年,金剛中學體育中考獲瀏陽市第四名、農村中學第一名;前幾天,又傳來捷報,2017年,他們的體育中考再次獲得了農村中學第一名。
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人才,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是金剛教育人不懈的追求。在2016年瀏陽市義務教育總結大會上,金剛中學獲瀏陽市初中教學質量綜合評價進步獎,校長何宗武在會上作典型發(fā)言;學校年度績效考核進步37個名次,獲市一等獎和優(yōu)秀領導班子獎,被當?shù)孛襟w作為典型報道。學校先后被評為“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長沙市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學?!薄伴L沙市勞動實踐示范基地”“長沙市模范職工之家”“瀏陽市德育示范學校”“瀏陽市安全文明單位”。
“不出門的教研”與“青藍工程”
學校認為:良好的用人機制與開放的辦學態(tài)度是學校發(fā)展的先決條件。2016年8月5日,金剛中學教師會議室氣氛熱烈,在進行金剛鎮(zhèn)中小學管理干部崗位競聘演講;瀏陽市教育局領導、專家以及其他各方代表作評委。此次競聘,全校有28名教師參加,其中40歲以上教師6人。最終經(jīng)評委評議,黃會等8位教師脫穎而出。靈活的用人機制極大地激發(fā)了教師的積極性,為學校教學質量提升提供保障。
金剛中學在“校本教研”中,先后邀請名校名師來校“互動”,是“搭梯子、樹榜樣、借行家”工程的又一補充。3月29日,來自長沙梅溪湖中學、雨花中學、長郡雙語實驗學校、青竹湖外國語學校、南雅中學等名校名師,在金剛中學分別展示初三語文、數(shù)學、政治、外語、化學、歷史、物理示范課。課后,與金剛中學教師共同分享授課策略及經(jīng)驗。最后,由專家對示范課進行評議,開展“微講座”。這種“不出門的教研”,通過課例研修,引領金剛中學教師思考和掌握如何構建輕負高效的教學模式。
學校還通過“青藍工程”組成師徒結對。老教師對青年教師傳、幫、帶,一直是金剛中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青年教師、打造并擴大名師隊伍,學校每年都會給新教師和有發(fā)展?jié)摿Φ慕處熤付ㄒ晃粯I(yè)務能力強、經(jīng)驗豐富的老教師當“師傅”,不僅在業(yè)務上給予指導,而且從思想上、生活上關心青年教師,促進教師隊伍素質全面提高。2016年,在瀏陽市第20屆中學課堂教學評優(yōu)中,共有5位青年教師獲市一等獎。
名師小記:“工作坊”導師邱楚芳
金剛完小教師邱楚芳從教18年來,勤于教學,善于積累,在教學教研上獨樹一幟。邱楚芳的公開課,寫幾十頁手稿是常事。同事說:邱老師上課揮灑自如,如行云流水,娓娓道來總讓人百聽不厭,仿佛花香鳥語縈繞耳際,回味無窮。多年的鉆研與摸索,邱楚芳在教學中堅持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意識,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通過課堂與教學外延,使課內學習與課外積累相聯(lián)系、相互促進,學生“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使語文傳統(tǒng)學科煥發(fā)出新的魅力與光彩。
金剛中學為了更好發(fā)揮“本土名師”資源,2015年通過市教育局批準,任命邱楚芳為金剛鎮(zhèn)“小學語文工作坊”導師,帶領金剛鎮(zhèn)12所小學的18名青年教師,開展“校本教研”;兩年來,邱楚芳帶領“工作坊”成員到全鎮(zhèn)各小學進行交流活動,與澄潭江澄市完小進行手拉手活動,并多次參加瀏陽市舉辦的開放教學展演。金剛中學通過“工作坊”形式鍛煉了全鎮(zhèn)青年語文教師的教學技能,提高了青年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從“工作坊”走出的年輕教師先后有8人次參加瀏陽市賽課并獲得優(yōu)異成績。
作為金剛鎮(zhèn)“小學語文工作坊”導師,邱楚芳嘗到了學無止境、成功不易的道理。她說:教書不能死死按照“文本思路”,活的課堂要在文本當中呈現(xiàn),而不能不加選擇的全部納入,全線出擊,寄希望于全面開花,結果卻使課堂陷于龐雜而瑣碎境地,導致課堂預設目標不能有效達成。解析、歸納、整理是一個打亂重組的過程,也是一個提煉優(yōu)化的過程,只有這樣的課堂設計,主線才清晰,結構才順暢。邱楚芳總在反思中前行。
2015年,邱楚芳指導學生參加創(chuàng)新作文競賽獲金獎3個,銀獎8個,銅獎12個;瀏陽市閱讀班級評選活動中,所帶的班級被評為“最愛閱讀班級”;輔導學生在參加湖南省作文競賽中獲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3個;同年度長沙市名師工作室考核中,邱楚芳被評為“優(yōu)秀學員”;2016年邱楚芳指導學生榮獲瀏陽市中小學生“三獨”比賽“優(yōu)秀藝術指導獎”;同年在“愛閱讀善表達”學生素養(yǎng)大賽瀏陽市選拔賽中,邱楚芳指導的學生團隊榮獲一等獎。
邱楚芳本人也于2015榮獲長沙市“小學語文閱讀推廣先進個人”、瀏陽市“創(chuàng)作杯優(yōu)秀指導教師”;同年底,在瀏陽市“百變魔方”學生作文競賽中獲“優(yōu)秀指導教師獎”、《城南舊事》獲閱讀設計一等獎。
人物對話
《教育》:請您談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怎樣發(fā)揮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獨創(chuàng)性?
何宗武:我認為,指導學生觀察,積累素材,教師應充分利用直觀教材教具、現(xiàn)代教育媒體、實物等,促使學生運用多種感官進行學習活動,發(fā)展學生的觀察力。當學生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感性認識之后,想象能力便會逐步得到發(fā)展。這里需強調的是,指導學生觀察,進行作文訓練或指導學生寫作文,也是開發(fā)想象力的重要途徑。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質疑問題,要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教師必須創(chuàng)設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情境,在課堂上應引導學生多思,讓學生多問,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獨創(chuàng)性,鼓勵學生質疑,這是培養(yǎng)學生求異思維的重要途徑。
《教育》:在課堂上,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何宗武:在金剛中學,無論學生的意見正確與否,我們都必須給予他最基本的自由權利,并不斷給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而不是扼殺他們的學習思路。如果老師能做到尊重學生的意見自由,那么,學生會更尊重老師,對老師的意見和批評也能愉快地接受,也可能更加熱情地投入學習之中。教師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自由空氣,使他們敢說、敢想、敢提意見,便會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與創(chuàng)新意識。
《教育》:如何J識對學生開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何宗武:近年來,盡管幾乎所有學校都把安全問題放在突出位置,學校也會定期開展各類安全教育、心理健康輔導等活動,但悲劇依舊在不停上演。另外,考試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做錯事被老師罰寫檢討這類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導致學生采用過激行為不勝枚舉。這一現(xiàn)狀折射出當下生命教育的不完整,大部分學生對“生命”的認識比較模糊,從而使得他們在面對挫折時容易焦慮、迷茫,甚至鉆牛角尖。我認為:對學生開展生命教育必須創(chuàng)新形式,學校、家庭、社會應形成合力,共同承擔起對青少年進行生命教育的責任。
《教育》:新時期,怎樣做一個研究型校長?
何宗武:做一個研究型校長,就應該正確理解與執(zhí)行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教學行為所提出的新要求,要求教師必須盡快地從傳統(tǒng)的角色中走出來,成為新課程的研究者、實施者和創(chuàng)造者。國家振興,民族的希望,在很大程度上,關鍵在教育。教育研究是提高教師教育理論水平和業(yè)務能力的有效途徑,是促進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提高教學質量不可缺少的條件。教育科研是教師在新課程環(huán)境下實現(xiàn)自我成長與發(fā)展的有效途徑,是引領教師走進新課程的主渠道,是最利于推進新課改的有效方式。因此,金剛中學在“校本教研”中,立足對學校教學中產生的實際問題進行研究,將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持續(xù)不斷地變?yōu)榻處煹慕虒W行為,變?yōu)榻處煹淖杂X行動。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初三化學復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