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可行性探討
時間:2022-01-25 09:50:27
導語: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可行性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最近幾年許多企業(yè)都把大數據應用到自身的經營管理實際之中。此種現象表明,很多人已經注意到了大數據的應用價值。在對大數據的概念與特點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大數據在煤礦安全生產管理之中的應用所具有的可行性進行分析。
關鍵詞:大數據;引入;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可行性
作為國民經濟的最基礎產業(yè)之一,煤炭產業(yè)在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之中一直占據較高的比例。而且有專業(yè)人士對此進行分析預測,在今后的半個世紀的時間之內,這一比例將不會低于49%。然而,煤炭這一行業(yè)是一個分布范圍廣、從業(yè)人員又相對居多的行業(yè),容易出現事故。為提升該行業(yè)的安全管理水平,必須堅持不懈地創(chuàng)新管理方法,完善相應的體系,把大數據概念自覺地應用于安全管理中。
1大數據解讀與特點
大數據這一概念的提出起源于IT界,是相關的研究機構最早使用的概念。大數據沒有新的處理模式是不能完成決策的實施的,因此,這是一種全新的處理模式。在這種模式的作用下,完成優(yōu)化流程、提升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存儲能力?,F在,大數據已經滲透到任何一個領域及行業(yè),成為一項極其重要的資產。當人們在運用與挖掘海量數據的同時,就會出現新一輪的增長率的提升。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標志著發(fā)現新規(guī)律和對新生事物進行超前預測。大數據概念本來在生態(tài)、物理等領域早有應用,而且在通訊及軍事領域的應用也由來已久。它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則是與互聯網的普及同步出現的。日益膨脹的數據,對企業(yè)發(fā)展形成了特別的影響。盡管還有相當的企業(yè)并未真正認識到這種數據的爆炸有可能出現的隱患,但時間會讓人們意識到這一點。煤礦的安全管理本質上來講就是建立在一定的以往數據分析的基礎之上的,這是因為大數據早已在管理中存在,而且在血的教訓之中形成了經驗積累。在權威人士看來,大數據的特點至少有三:一為全體關系。數據的指向都是用于對問題進行研究,最重要的是數據點與研究對象呈現一種相關性。假使進行研究的現象僅表現為某一特定的數據點,那么只要抓住這特定的數據點即為大數據。此種方式的使用,可以從許多的細節(jié)中看清。而此前是通過隨機的方式抽取的樣本,因此得不到這種想要的結果。二為混雜關系。小數據情況下,人們的愿望在于收集較為干凈的數據,這些數據即為小數據,其質量相對較高。對于這些數據的質量如何,往往是需要花費很多的精力、投入很大的資金才能實現的。大數據背景下,對于這種特殊的精確性則不必去追逐。盡管有可能在宏觀上不準確,但不影響微觀上的精確。三為相關關系。相關關系的表現情況過于復雜,既不是簡單的正相關,又不是簡單的負相關。但是有一點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這種相關關系是由因果關系演變而來的。不能輕易地認為這種相關系能夠輕易地得為人們所找到,人們所找到的只是發(fā)現相關關系。應該和不應該關注什么,從小數據再到數據相互比對,即可發(fā)現大數據是否能夠適用于其他行業(yè)。
2大數據在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的應用
領域煤炭產業(yè)在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已經形成了相應的生產經營規(guī)范,特別是一些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也形成了相關的法律文件,而且這些文件都是從大量的安全管理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出來的,沒有哪一件不是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的,隨著開采的進行而修改的。以往的安全運營需要建立各種臺賬,要有安全記錄、設備點檢及地質條件方面的記錄,這些記錄歷經長期的發(fā)展已經積累起一定的小數據。而在科技不斷發(fā)展的情況下,各種現代設備不斷投入應用,時時性的數據就出現了,因而小數據被逐步擴充,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即可以判斷相應的災害情況。在擁有大量的數據支撐的情況下,分析基礎數據時所進行的內容是,多因素影響下事態(tài)的發(fā)展以及在趨勢方式下所制定的安全舉措。作為大數據而言,其在煤礦的安全生產之中在安全數據所涉及到的各個方面都能夠有所體現。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其應用本身還表現為一定的局限性。因為,現在的應用還僅僅是表現為簡單數據的。數據的數量有限,在煤礦企業(yè)自動化程度不斷提升的情況下,積累數據有了質的變化,然而其數據并不完善,也不夠全面。數據本身還比較零散,龐大的基礎性數據并未得到有效的處理,也就是說這些數據的處理方式還基本上是對樣本本身進行的處理。在整個安全管理推進實施的過程中,與安全設施的設置有關的項目,特別是對事故進行查處、對隱患進行的預防、對危險源進行的查詢,以及所進行的相應的統(tǒng)計分析,都還基本上依靠手工的方式進行輸入,同時進行單機的方式進行處理。這種情況就導致了安全方面的信息在反饋的效率上嚴重遲滯,而且所進行的分析亦不夠準確,不僅難以實現對資源的共享,而且也于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極為不利。
3大數據引入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的可行性研究
大數據時代這一提法是隨著互聯網的普遍應用而逐漸出現的,對于煤礦在安全生產特別是管理方面的數據,如果將其放在海量的數據中加以審視,它只能算是一個個的個體樣本。自采集數據到完成對數據的積累,這是一個繁雜的過程,因而表現得極為不容易。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夠建立起一個可以共享的、有效的平臺,就可以實現數據庫的建立。積累的過程囊括了信息的搜索、調閱與錄入等過程,通過這些過程可以完成對大量信息的篩選,從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比方,液壓支架在進行撤回的進程中,由于沒有將側護板進行有效固定而導致不夠牢固,這種情況下就極易導致因為掉落而對人構成的傷害。對此進行分析時可知這是一起人為事故,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局面,完全是由于作業(yè)初期對這種危險源進行辨識的工作沒有做到位。而且在這一過程中對檢查事項的進行有所忽略,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如果把危險源與作業(yè)事項建立起信息共享機制,通過平臺的組建,就可以規(guī)避這一不足。進而能夠實現更加精準、有效地對生產經營進行指揮。不僅可以完成各個平臺間的數據對接,還能使資源實現有效共享?,F在的煤礦生產經營中,除了在頂板壓力、安全環(huán)境與人員定位等方面進行監(jiān)測以外,而在人為因素對安全形成影響方面則難以實現監(jiān)測的自動化,對這部分的監(jiān)測還依然采取人工的方式?,F在雖說采集工作仍在進行,但是其自身的價值已經大打折扣。比方在人為的不安全因素方面,是以現場安全管理人員進行信息的采集作為基礎的。對于現場出現的不安全現象,及時通過記錄的方式,明確哪些行為是需要加以制止的?,F場記錄所囊括的事項,要體現出員工的各方面自然信息,不可以漏掉絲毫有效信息,以預防有價值的數據被忽略的現象發(fā)生。對于煤礦安全生產的運行,必須以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推進為基本前提條件。不斷強化對相關的技術資料與管理資料的搜集、整理與研判,同時完成檔案的建立。促進安全管理的相關數據庫的建立。要不斷探索信息系統(tǒng)的利用與開發(fā),促進安全管理項目能夠被系統(tǒng)地、科學地加以反映,特別是在標準、要素及項目方面更應該做到這一點。要真正地凸顯隱患的整改、危險源的檢測與控制、數據的統(tǒng)計分析與傳遞等項功能。另外,對于行業(yè)間的數據庫如果真正實現共享機制,效果會更加理想。在擁有了龐大的數據資源的前提下,通過云計算的引入,就可以有效地完成對數據的分析。
4結論
對于煤礦自動化建設給予足夠的重視,并促成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升,就可以使人為發(fā)生的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對于軟件的平臺通過接入相關的數據,技術人員及管理者都可以實時獲取更加全面、更加豐富的數據資源,特別是可以實現對歷史數據的了解和掌握。當有事故發(fā)生時,就會在相當的范圍之內完成通告。而有關單位如果再從事同類業(yè)務,只要對數據庫的相關事項進行搜索就會得知相關的信息。只要將關鍵詞輸入其中,就會調閱出故事案例及危險源,而且將其一覽無余。這樣就方便作業(yè)之前的培訓與風險評估,也可以使同類事故的發(fā)生得到有效規(guī)避。
作者:郭黎明 單位:中國神華神東煤炭集團保德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