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物流行動導向法教學模式研究

時間:2022-04-24 05:09:24

導語:高職物流行動導向法教學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物流行動導向法教學模式研究

行動導向法的基本思想

行動導向法將學生作為學習的核心和主體,教師由傳統(tǒng)的知識講授者轉變?yōu)閷W習活動的組織者、觀察者和調整者,強調對學生學習自發(fā)性的調動和培養(yǎng)。它以學生應具備的職業(yè)能力為主要學習目標,對其進行詳細分解,落實于教師引導學生自我構建的具體學習行動中。對于物流課程的開發(fā),遵循“行動領域———學習領域———學習情境”的規(guī)律,即先按照物流崗位的工作過程開發(fā)相關的學習領域,這些領域包含了各環(huán)節(jié)物流工作的職業(yè)要求,然后以這些學習領域為目標,設計能保證學生掌握有關職業(yè)技能的學習活動,即“學習情境”。這種教學模式在德國得到了充分發(fā)展,也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實際工作能力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行動導向法中的“行動”有三層含義,一是指行動過程,具體包括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六個步驟;二是指職業(yè)行為;三是指人的認知規(guī)律。因此,行動導向法強調職業(yè)教育的教學活動要以實際工作情境中所要求的行動能力為目標,在研究職業(yè)情境的基礎上提取學習情境,以學習情境中的行動過程作為培養(yǎng)學生的途徑。

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

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包括了對一系列具體教學方法的應用,如案例教學法、頭腦風暴法、項目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張貼板教學法、模擬教學法、實物展示法等。以下以采購管理課程為例,對幾種主要方法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1.頭腦風暴法+案例教學法頭腦風暴法是由學生對某一給定的問題自由討論,在彼此交換意見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對問題的認識或解決方法。教師作為協(xié)調者,不評判任何學生在討論中發(fā)言的正確性與否,重點控制討論的效率,避免出現(xiàn)閑聊或無意義的爭執(zhí)。這種方法有利于集思廣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提供條件。案例教學法是由學生對教師所提供的原始資料提出問題,并自己動手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學生通過彼此間的交流以及教師給予的反饋,更好地掌握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并鍛煉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上兩者在高職物流教學中可以緊密地結合起來,比如采購業(yè)務流程再造內容的教學,就可給出學生一個企業(yè)采購流程的案例,讓其用頭腦風暴的形式自由討論該企業(yè)采購流程再造的方式。具體步驟為:首先,由教師給出某物流企業(yè)采購流程的基本信息,即六步驟里的“資訊”;其次,學生分組討論,并記錄整理討論結果,提出企業(yè)采購流程方面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即“計劃、決策、實施”;最后,學生分組匯報討論結果,即“檢查、評估”。教師應注意對學生的合理想法給予鼓勵,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2.模擬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模擬教學法是通過模擬實際工作過程或虛擬工作情境,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獲得相關技能。此種方法為學生提供了反復練結的機會,更有利于鞏固所學知識。角色扮演法主要是讓學生扮演不同的工作角色,通過虛擬體驗不同工作崗位的工作過程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比如采購談判的教學,就可模擬實際談判的過程,讓學生分成兩組,分別扮演采購方和供應商,根據(jù)給定的案例,按照談判準備、正式談判和檢查確認三個階段,對合作的基本內容進行洽談,并在此過程中總結實用的談判技巧和策略。3.張貼板教學法張貼板是一種用軟木或者塑料泡沫制作的粘貼板,教師和學生可將學習過程中的任何思考、總結寫在卡片上,然后用大頭針釘在上面。采用張貼板教學,加強了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互動交流,改變了傳統(tǒng)的黑板板書不便更改整理的缺陷,板上的卡片可以隨時更換調整,便于師生在短時間內進行大量的信息交流,將討論的過程和總結的結果全部記錄下來。在采購管理的教學中,JIT的看板原理的學習就可以巧妙地運用張貼板。由于看板管理本身就是運用傳送看板和生產(chǎn)看板明確每個工序對物料的需求量,根據(jù)卡片提示來以需定產(chǎn)的,因此可讓學生根據(jù)案例實際制作和使用看板,將所有看板即卡片釘在張貼板上,然后按看板管理的流程進行更替操作,便可對JIT的基本原理加深印象。4.實物展示法實物展示法即將教學內容中涉及的實際工作工具展現(xiàn)給學生,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實際的工作情境。在高職物流管理的教學中,可帶學生去物流企業(yè)參觀,或者借用、租用乃至購買部分物流工具,如叉車、托盤、物流信息管理軟件等,建立學校自己的物流實訓基地。也可以考慮讓學生動手制作模型,既提高了其動手能力,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應注意的問題

1.教材的編寫傳統(tǒng)的教材以教師講授為主,不適合基于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因此,必須重新編寫符合行動導向教學特點的教材??捎晌锪鞣矫娴膶<摇⑵髽I(yè)顧問和物流管理的教師組成團隊共同編寫。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企業(yè)專家能對物流崗位工作能力的總結和工作情境的設計提出實際的意見,多方合作,更易于形成合適的教材。2.教師角色的轉換和素質的提高傳統(tǒng)的教學中,習慣以教師作為主體,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單向灌輸。采用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教師要從思想到行動徹底實現(xiàn)角色的轉變,注意把學生作為整個學習的重心,發(fā)揮好自己協(xié)調者的作用,更多地啟發(fā)、引導學生自我構建學習過程,不要過多地干涉學生或者把控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自發(fā)地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物流職業(yè)教育的師資會直接決定教學模式轉換的成功與否,因此各高職院校應注意通過多種渠道提升教師的綜合職業(yè)能力,打造好“雙師型”隊伍,只有教師自己具備實際的物流崗位工作能力,方能在具體的教學中實際做到以“行動”為導向。3.加強與物流企業(yè)的合作如何加強與物流企業(yè)的合作,獲得他們在崗位工作能力梳理方面的意見,取得他們在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推行過程中的支持,比如提供參觀、實訓機會等,都是目前高職物流教育的難題。物流企業(yè)作為對員工技術操作能力要求比較高的組織,對于實際工作能力遠不及熟練員工的學生多有排斥,要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要增強企業(yè)的社會責任感,考慮借鑒德國的做法,由政府出臺政策要求企業(yè)必須完成一定的校企合作任務;另一方面,高職院校也要考慮讓渡利益給企業(yè),比如為企業(yè)顧問、學生的頂崗實習支付一定的費用。總而言之,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作為以學生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為核心的教學模式,通過對實際物流崗位工作能力的分析研究,將其很好地融入到物流教學中,在對一系列教學方法的應用中讓學生掌握。在克服了教材革新、師資素質提高、校企合作等問題后,它最終能使高職院校在物流專業(yè)的教學更好地與物流人才市場的需求接軌。

作者:周晨曦工作單位:陜西職業(yè)技術學院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