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礙提高體育教學水平淺議

時間:2022-01-20 10:12:00

導語:心理障礙提高體育教學水平淺議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心理障礙提高體育教學水平淺議

論文關鍵詞:心理障礙原因克服方法

論文摘要:心理障礙是一種心理現(xiàn)象:心理障礙在體育教學中有不同的表現(xiàn)一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是搞好體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此文列舉了心理障礙的具體表現(xiàn),揭示了其產(chǎn)生的原因及影響,提出了克服心理障礙的方法,旨在提高體育教育的質量:

體育是人類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形式之一。學習體育是一種體能學習,既要動腦,更要全身運動,學生在從事體育活動時,會產(chǎn)生感知覺、注意、記憶、思維、智力和情緒等心理現(xiàn)象。由于體育活動項目豐富、各式各樣,并具有實踐性、緊張性、競爭性、協(xié)調性、集體性等特點,對學生的身體和心理有較高的要求,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長期以來,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學生體能和技術的堵養(yǎng)與提高,忽略了學生的心理建設。青年學生由于處于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渡時期,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持的發(fā)展和物質生活條件的優(yōu)越,學生缺乏艱苦環(huán)境的鍛煉,有的學生從小就受到家長的溺愛,缺乏毅力和自制力,在體育活動中,不少學生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這些心理障礙阻礙了學生的學習,影響了學生的進步,作為體育教師,要搞好教學工作,為國家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材,應該對學生心理障礙進行研究,針對學生心理的不同情況認真分析,找出產(chǎn)生的原因,提出克服的方法并在教學中實施,這是盯展對教師提出的要求,也是搞好教學工作,提高學生整體水平的重要一環(huán)。

1.常見的幾種心理障礙及產(chǎn)生原因。

1.1自卑感

表現(xiàn)為對個人能力和品質作出偏低的評價,消極想象和懷疑自己,不相信自己的實力和能力,只看到自己的短處而看不到自己的長處,甚至夸大自己的弱點,害怕失敗,從懷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現(xiàn)自己的能力,放棄努力或抱著懷疑的態(tài)度去應付。心理上體現(xiàn)為害羞、不安、內疚、膽怯、憂傷、失望等。

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有:自身的生理或身體素質差異,如身材矮小、體弱、肥胖等;學習或運動技術長期落后,或從事的某項活動多次達不到目標;自己的某些缺點或不足遭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譏笑。

1.2過度焦慮

表現(xiàn)為對當前的或預計到對自尊心有潛在威脅的情境具有擔憂的傾向超過正常的限度,常常表現(xiàn)為呼吸因難,胸悶、胸痛、肌肉發(fā)僵、肢體活動不便,發(fā)抖等,心理上體現(xiàn)為:不安、憂慮、焦急、緊張、恐懼的情緒狀態(tài),致使運動協(xié)調能力下降,運動的準確性和力量受到限制,原有的水平得不到發(fā)揮。

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是壓力帶來的。如:怕作不好同學譏笑;怕運動受傷;怕考試成績不及格等,常常發(fā)生在學習難度較大或有一定危險的運動項目過程中,也常常發(fā)生在體能測試和體育比賽中。

1.3意志薄弱

意志薄弱的人在達不到預想的效果后,表現(xiàn)出抑郁悲觀的心理反應。在遭受挫折時,束手無策,失去信心,產(chǎn)生消極的思想情緒,有的甚至自暴自棄。

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是對可能產(chǎn)生的結果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患得患失,情緒不穩(wěn)定。

2心理障礙對體育學習的影響

心理健康的學生對體育有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參與意識,樂于接受教師的指導,能不怕困難,通過堅持不懈地努力,不斷提高自己的體育能力和技術水平。

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學習體育往往是迫于外部壓力或是為了得到及格的成績,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當教學內容不感興趣時,就精神渙散,紀律松懈,注意力不集中,易受外界干擾;當遇到困難時,就悲觀失望,放棄努力,消極應付或逃避;當學習的內容難度高時,就喪失信心,畏縮不前,過度緊張或恐懼,教師傳授的知識很難掌握,學習上難于進步。

3克服心理障礙的方法

由于心理障礙產(chǎn)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復雜的,受到家庭、社會和個性等方面的影響,克服的方法也是多方面的。

3.1提高學生對體育目的、意義和鍛練價值的認識,使學生了解運動的規(guī)律,認識運動對身心健康、身體發(fā)育、機能發(fā)展的促進作用、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把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臃e極的學習。

3.2在體育教學中加強素質教育,利用體育項目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協(xié)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并具有取得勝利的自信心和不怕艱苦的拼搏精神,通過練習或比賽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提高思想素質和心理素質。

3.3在教學實踐中始終堅持對學生進行自覺性、獨立性、堅韌性和自制力的培養(yǎng),教學內容上增加學生喜歡的項目,改進教學方法,多給學生提供多樣的練習機會,使學生在多變的情景中愉快地體驗運動的樂趣,形成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養(yǎng)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3.4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技術水平和心理狀況,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層次深淺各異的練習內容和教學手段,使低層次的學生在低層次的練習中獲得成功的喜悅,高層次的學生在較高層次的練習中不致于驕傲,使他們不斷向高層次努力。

3.4.1對有自卑感的學生要多關心,多幫助,少批評,對他們的每一點微小的進步都要及時給以肯定和鼓勵,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3.4.2對過度焦慮的學生要正確引導,幫助他們分析自己的長處;有一定危險的練習加強幫助和保護,增加安全感,體能測試前或參加競賽前做好準備活動,鼓勵他們盡可能多的參加各種比賽,如籃球、排球、足球等,多經(jīng)受鍛煉,過度焦慮就容易被消除。

3.4.3對意志薄弱的學生,要耐心說服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幫助他們正確處理好學業(yè)與體育鍛煉的關系,合理分配時間和精力。要取得成功必須經(jīng)過艱苦的努力,在教學中通過不同的內容、方法和手段,加強他們堅韌、剛毅品質的培養(yǎng),增強他們戰(zhàn)勝困難和挫折的信心。

總之,學生心理障礙間題是一個重要間題,不能忽視。克服學生心理障礙不是一毗而就的,體育教師在向學生傳授體育技能和提高學生運動水平的過程中,要堅持不懈、不失時機地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教學實踐中去,教書育人,加強學生的心理建設,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健康型的合格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