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閱讀教學藝術(shù)的探討

時間:2022-10-29 08:38:15

導語:語文閱讀教學藝術(shù)的探討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閱讀教學藝術(shù)的探討

一、多方式導入課堂教學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課堂導入往往十分重要。相對于初高中的學生來說,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注意力不集中,在課間活動之后很難快速進入正式的課堂教學中來。因而,教師要在課堂導入中多費心思。就課堂導入的方式而言,最為常見的就是“提問”式導入。當然,還有游戲?qū)?、多媒體導入等。在教學三年級下冊的《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時,筆者就用了“講故事”導入的方法。這主要是考慮到了筆者班里的學生比較喜歡聽故事的特點。在正式進入教學之前,筆者給學生講了故事《躲熊記》:“從前有兩個好朋友,一個是胖子,一個是瘦子。他們相約在一起,如果在生活中雙方遇見了困難,互相會用自己的一生幫助對方。有一天,他們在野獸出沒的森林里迷了路,他們相互扶持與鼓勵:‘不管遇到什么險情,我們都要共同面對,攜手戰(zhàn)勝它?!墒沁^了不久,一頭兇猛而又饑餓的熊突然出現(xiàn),并且張開血盆大口向他們撲來。瘦子一看,丟下胖子,爬上一棵大樹。胖子爬不上大樹,只得趴在地上裝死。熊是不吃死的動物的,它嗅了嗅胖子,就走開了。瘦子從樹上下來,問胖子‘:熊剛才在你耳邊說什么呢?’”……在故事結(jié)束之后,筆者讓學生回答:“當胖子再見到瘦子時,你覺得他會對瘦子說什么?”學生們回答很熱烈。最后,筆者以“你沒有把我當朋友”引入到《她是我的朋友》這一篇文章。

二、多方式進行閱讀教學

(1)以“提問”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皮亞杰認為,人的認知和學習不是單純地“復寫”外部的事實,也不是簡單地留下“痕跡”。他認為,“為了說明認知的發(fā)展,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是創(chuàng)造的問題,而不是簡單地復寫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技巧的提問能夠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并且在解決自己沒有遇到過的問題時會下意識地結(jié)合自己曾經(jīng)學習到的知識,從而達到溫故知新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時,筆者在學生還未閱讀文本之前,就提出“:你覺得什么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這樣,學生會帶著思考去閱讀。在閱讀完文本之后,筆者又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提出“在阮恒的心里,他認為獻血是有巨大危險甚至會失去生命,可他為什么要獻血呢?他是怎么想的?”這樣的問題,能加深學生對人物心理活動的理解和對文本的解讀。

(2)游戲活動輔助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說,游戲是提高他們興趣的最佳方式。游戲活動除了在平時的寫作課中被經(jīng)常用到,在閱讀課中也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游戲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文本中的人物心理,體驗文中人物的情感變化,從而將閱讀的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自己的內(nèi)在體驗。這也是閱讀課所需要完成的一個教學目標。在教學《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的時候,筆者提前布置學生進行了一個表演,內(nèi)容是講述自己和自己朋友之間的一個小故事、小片段。同學們都準備得很用心,也對此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

(3)以“討論”加深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在課堂討論中,教師要讓學生仔細聽其他同學的發(fā)言,并從中分析同學發(fā)言中的要點、問題及精彩之處等。其他同學就在這個聽的過程中結(jié)合自己的意見整合出自己所要的發(fā)言,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加工能力。當然,這要求教師能夠長期實踐才能夠見到效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例如,在《她是我的朋友》閱讀中,筆者就讓學生結(jié)合文中的句子討論“:這些句子生動形象地描述了阮恒獻血時的表現(xiàn),那么他當時在想什么呢?讀讀句子,說說你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阮恒當時的心情怎樣?”小學生的想象能力很豐富,他們的想法也各有不同,通過討論交流,不僅能夠讓學生之間彼此分享,也能夠讓教師受益匪淺。

三、多方式總結(jié)閱讀課

(1)延伸閱讀拓展學生知識面。小學生的記憶能力比較強。教師除了讓學生進行課堂內(nèi)容的閱讀之外,還應該推薦相應的閱讀材料以加深學生對于閱讀的理解體會,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如在閱讀完之后,筆者又推薦學生去觀看電影《弱點》、搜集有關(guān)朋友的詩句等。

(2)以“寫作”反饋學習成果。學生在一次次的游玩、集體活動、交往過程中,會產(chǎn)生真切的心理感受。但是這些感受會隨著時間慢慢模糊甚至消逝。這時,教師就應該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整理,用自己的語言清楚地將事件表達出來,如周記、作文、小品等。閱讀教學中也是如此。學生通過閱讀學習某一篇文章之后,往往會產(chǎn)生自己的獨特感悟。這時,教師就應該抓住學生的一些靈感,讓學生以“寫作”的方式,將情感表達出來。如教完這堂課之后,筆者讓學生寫了一篇以“朋友”為話題的作文。這樣,不僅能夠提高閱讀課堂的教學效果,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表達能力等??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一門藝術(shù),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進行有效引導,以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學習興趣。同時,在閱讀后,教師需要讓學生對所讀之文進行總結(jié)思考,方可提升其閱讀水平,促進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作者:秦福鴻 秦文杰 單位:山東省莒南縣石蓮子鎮(zhèn)中心小學 山東省莒南縣筵賓鎮(zhèn)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