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本科生臨床實習探究論文

時間:2022-11-03 02:45:00

導語:護理本科生臨床實習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護理本科生臨床實習探究論文

臨床實習是護理教學的最后階段,是學校教育的延續(xù)和深化,對護生來說,是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一個重要時期。護生剛接觸社會,常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而影響身心健康和實習質量,她們感受到的壓力明顯高于同年級的醫(yī)學、社會學和藥學等專業(yè)的學生,其中就業(yè)壓力、工作的性質與內容、對知識技能的需求、專業(yè)心理矛盾、臨床評價、實習環(huán)境等是較重要的因素。壓力是機體內外環(huán)境中各種刺激產生的非特異性反應[1]。壓力源指任何能使人體產生壓力反應的內外環(huán)境的刺激。任何與機體原有的生理及心理狀態(tài)相異的因素都能構成壓力源[2]。了解護理本科生的壓力來源,引導學生采取適當的應對措施以緩解心理壓力是護理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之一。以下將我院2003-2006年在我院實習的72名護理本科生的壓力調查分析及結果總結,現報道如下。

對象與方法

1.對象。選擇我院2003-2006年在臨床實習的72名護理本科生,年齡22~24歲,均為女性。

2.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在學生臨床實習的第25周發(fā)放問卷。本研究的問卷主要是壓力源量表,是根據Pagana的CSQ(clinicalstressquestionnaire)、Admi的NSSS(nursingstudent''''sstressscale)、Beck-Srivasta的BSSI(Beck-Srivastavastressinventory)及CohenandZick的SSCI(studentstressandcopinginventory)等量表及文獻設計而成。壓力源量表共有6個方面,44個項目,本研究中問卷可信度Cronbach′sα為0.86,BSSI在以前的研究中,有很高的信度,Cronbach′sα為0.82~0.90,證實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3]。問卷內容包括:就業(yè)壓力、工作的性質與內容、對知識技能的需求、專業(yè)心理矛盾、臨床評價、實習環(huán)境6個方面。問卷從沒有壓力感到重度壓力感以0~3分表示,每項分4個水平,參考以前的研究,將壓力水平根據壓力高低描述,將結果分為3個水平,均數在1.00以下為低水平壓力,均數1.01~2.00為中等水平壓力,均數2.01~3.00為高水平壓力[4]。

結果

72名護理本科生臨床實習期間6個方面壓力得分情況見表1,壓力水平分布見表2,前10位壓力源得分及排序見表3。

討論

1.護理本科生的壓力程度。護理本科生在學校學習及臨床實習過程中,常常面臨各種壓力。輕度的壓力可刺激機體處于緊張狀態(tài),刺激學生學習。而高水平的壓力或壓力持續(xù)時間過長,則可使機體平衡失調,導致身心疾病[5]。本研究顯示,68.1%的護生有中等水平壓力,20.8%的護生有高水平壓力,這與以前的研究結果[4]類似。

2.護理本科生常見的壓力源。壓力源來源于軀體、心理、社會、文化和生活各方面的改變。調查結果顯示,護理本科生的主要壓力來源于“就業(yè)”,其次為工作性質與內容、對知識技能的需求、專業(yè)心理矛盾、臨床評價及實習環(huán)境。其中“就業(yè)前景”是護理本科生在臨床實習期間的最大壓力源,排在前10位的還有“學校與臨床之間的差距、同學之間的競爭、處理患者緊急情況的能力、出現差錯的可能性”等。本研究結果顯示,排在第1位的壓力源已不是學生對知識的需求,而是人人都關注的就業(yè)問題??梢姳究飘厴I(yè)生擇業(yè)難已成為當今突出的問題,用人單位的提早招聘,給尚未完成實習任務的護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表現為低估自己能力,缺乏自信,膽怯憂傷。此外,學生常有一些特殊的情緒體驗,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從學校到醫(yī)院,從理論到實踐,護生因為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性質的改變,常感到緊張、焦慮而不能主動學習,加之患者病情變化,很多學生擔心遇到緊急情況不知如何處理,害怕出現差錯,不能將所學知識有效的應用于臨床,造成學生很大的心理壓力。第3位壓力源是“同學之間的競爭”,而以前的研究[3,4]中,分別位于第8位和第6位,可見本研究中的護理本科生在同學之間的競爭方面有較大壓力,這是因為我國的青少年從一進小學起就為了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而被迫與周圍的孩子競爭[6]。此外,帶教老師的評價、專業(yè)的發(fā)展前景都是學生重要的壓力源。護理專業(yè)的發(fā)展對每個護生來說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的評價更是直接影響了護生的情緒故也成為學生的常見壓力源,這與以前的報告結果一致:教師的監(jiān)督與評價與學生的壓力水平顯著相關[4]。

對策

1.我國護理教育在不斷改變中發(fā)展方向與世界趨于同步[7],但仍存在以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為主要目的的偏頗[8,9],在培養(yǎng)目標中沒有充分重視對學生心理素質、道德情操、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及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根據相關學者的研究[10],樂觀和尋求支持是人們常用的應對方式。因此,培養(yǎng)護生具有堅韌不拔的心理品質是護理教育現代化的基本任務[11]。心理素質是人素質結構的核心,一個人的各項素質只有最終轉化為心理素質才具有穩(wěn)固性和堅定性[12]。

2.精選帶教老師,加強理論知識培訓,增強對專業(yè)的認識。社會學習理論認為,榜樣的行為對學生的影響很大,研究[13]表明,人們傾向于注意那些受人尊敬,地位較高,能力較強,且具有吸引力的榜樣,希望通過學習榜樣來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因此,各科室要選擇一名熱愛護理專業(yè),臨床經驗豐富,責任心強且具有一定教學能力的主管護師作為本病區(qū)的帶教老師。其職責是了解和評估學生的表現,落實各項教學內容,及時總結實習情況。各病區(qū)每周進行一次臨床業(yè)務講座,根據實習生的需求,帶教老師要結合??萍膊〉奶攸c,從解剖、病理生理、臨床表現、治療原則及護理要點都進行講解,最后給出病例,應用護理程序對患者進行準確的護理評估,提出護理診斷,制訂相應的護理措施,并能有針對性的給予健康教育,使課堂教學得到延續(xù)和補充,學生亦能夠獲得真實的護理體驗,鞏固理論知識。同時,對學生進行專業(yè)思想教育,介紹國際、國內護理專業(yè)的發(fā)展現狀,逐漸穩(wěn)固專業(yè)思想,培養(yǎng)學生對本專業(yè)的熱愛。

3.培養(yǎng)人際溝通的技巧。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教師的評價、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均排在護理專業(yè)學生常見壓力源的前10位。可見有效的交流技巧是處理好與帶教老師、患者、家屬及其他護理人員之間人際關系的關鍵。因此,學生應該尊重帶教老師,謙虛好問,也應多與患者交流,以真心、愛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患者。同時,帶教老師除了完成教學任務,還應多與學生接觸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針對護生積極向上和求知欲強的心理,幫助其及時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指導學生有效的應對各種壓力。

4.加強職業(yè)防護意識,認真執(zhí)行各項規(guī)章制度。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職業(yè)安全對護生來說較為敏感。開設護士職業(yè)防護課程,系統講授職業(yè)危害及防護知識、防護措施、正確的工作態(tài)度和無菌觀念、規(guī)范化操作等,培養(yǎng)護生的安全防護意識和方法,幫助學生形成自身職業(yè)防護的觀念。同時,加強臨床防護的培訓,帶教老師應嚴格要求護生熟練操作規(guī)程,執(zhí)行查對制度,培養(yǎng)其自律性。進行損傷性操作前后要嚴格無菌操作,六步洗手法,接觸傳染性分泌物,血液,體液時遵守消毒隔離制度。帶教老師要給護生更多的關愛和理解,及時提醒學生注意防護,一旦發(fā)生傷害,在給予及時處理的基礎上,帶教老師還應給予適當的心理疏導,以消除其緊張、恐懼心理。

參考文獻

[1]李曉玲.護理理論.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34-35

[2]李小妹.護理學導論.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03-121

[4]曹穎,向虹,于艷秋.護理本科生臨床實習期間壓力源與應對方式的調查研究.中華護理雜志,2001,36(7):491-494[6]何貴蓉,向紅.護理本科生的壓力源和心理健康的調查研究.護理研究,2005,19(3):487

[7]黃金月,王慧蓮,李潔明,等.中國護理教育發(fā)展趨勢分析.中華護理雜志,2000,35(6):333-336

[8]沈寧,何仲,李崢.論本科護理教育課程設置改革中的幾個問題.中華護理雜志,1994,29(9):549-551

[9]史瑞芳,張風平,劉靜蔚.適應整體護理需要,系統改革護理教育.中華護理雜志,1999,34(9):548-549

[10]LazarusRS,FolkmanS.Stress,appraisalandcoping.NewYork:Springer,1984:189

[11]張海平.高等護理教育實現人才培養(yǎng)現代化的思考.中華護理雜志,2000,35(1):46

[12]孫立春.素質教育新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396-400

[13]悟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