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寄宿制學校管理效益分析
時間:2022-12-22 10:38:59
導語:農村寄宿制學校管理效益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加速,農村學生的教育需求也在不斷攀升。為了順應新時代的發(fā)展,以及滿足農村中學生的綜合需求,寄宿制學校的管理制度需要不斷的強化,才能切實的提高自身的辦學效益。鑒于相關管理部門的政策落實,下面本文著重針對農村寄宿制學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旨在推動農村寄宿制學校的管理價值得到優(yōu)化的提升,并以此來促進農村中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
【關鍵詞】農村;寄宿制學校;強化管理;提高辦學效益
一、強化教育體系管理,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隨著新農村建設腳步的不斷加速,對于農村寄宿制學校的教育需求,也應致力于開展學校健全教育體系的強化管理工作。那么在農村寄宿制學校的教育體系管理中,要想切實的做到有效的提高,應遵循以下幾點:(一)優(yōu)化師資力量、加強師德建設。學校的主要職責就是教書育人,那么健全的教育體系首先就是要擁有優(yōu)化的師資力量。首先,學校要樹立強化的教育理念轉變,深度培養(yǎng)骨干教師的水平,強化年級組與教研組的教育管理職能,提高教研管理的能效;其次,在教學中應引領教師強化自身的師德意識,發(fā)揚熱切的愛生精神。通過開展各種師德建設活動,增強廣大教師認真秉承“學為人師,行為典范”的育人精神。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農村寄宿制學校全天候、全方位的教育職責。讓學生感受教師“教育、管理、關愛”的深切育人內涵,使他們在自主下學會學習,在自理中鍛煉能力。(二)突出學生價值、實現自主能力提升。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對于農村寄宿制學校來說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我們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努力結合課研內容,探索出適于寄宿制學生的教學方法,使課程教學落實到日常的教學實際與學生的生活化管理之中。使他們能夠在個性化的趨向中得到潛能的發(fā)掘,個性的發(fā)展,突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實現學生自主能力的提升,逐步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
二、強化安全管理體系,提高學校辦學效益
伴隨著我國新農村教育水平的提高,農村寄宿制學校的管理體系也實現了跨越式的發(fā)展。因此,除了學校教育體系的整體提升,學校安全管理體系的工作強化也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一)強化飲食衛(wèi)生安全。寄宿制學校屬于學生密集的生活環(huán)境,他們在校時間較長,飲食次數較多。因此,如果學生基本的飲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就容易誘發(fā)各種疾病。為此,各級教育部門和食品衛(wèi)生部門應對寄宿制學校的飲食衛(wèi)生安全進行重點的監(jiān)管與治理。堅決杜絕三無食品、藥品、飲品進入學校。讓學生能夠得到均衡的膳食營養(yǎng),從而健康的成長。其次,還應加強校園周邊食品的衛(wèi)生清理,消除校園周邊一切的食品衛(wèi)生隱患。(二)深化住宿管理安全。寄宿制學校的住宿管理工作也是校園安全管理體系中的工作重點。因此,學校應結合校園實際,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使教師和學生都能明確自身的管理目標。如各位生活指導老師應定期。對學生宿舍進行消毒、通風等工作,確保學生宿舍的環(huán)境衛(wèi)生;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使他們形成干凈、清潔的個人衛(wèi)生意識,保證宿舍的潔凈整齊。(三)完善校園建設安全寄宿制學校的校園建設能夠得到有效提升,離不開政府部門的導向力量。只有各級政府與教育部門形成思想的統(tǒng)一,才能實現學校管理機制的順利建立以及校園建設的安全完善。比如農村寄宿制學校普遍存在的校舍安全問題。由于農村經濟條件的限制,大部分寄宿制學校的住宿環(huán)境設計不合理,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因此,需要相關部門給予高度的關注,才能構建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建立優(yōu)美的校園。此外,各級政府還應對學校周邊進行強化的氛圍凈化工作。如嚴禁校園周邊開設網吧、歌廳、游戲室等娛樂性場所,給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純凈的校園氛圍;大力治理校園周邊的亂擺、亂?,F象,形成有序的學校環(huán)境;采取校園重點保護政策,打造安全的校園建設,實現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強化綜合心理建設,推動學生健全品質
農村寄宿制學校的管理工作,除了要以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以外,也應加強學生心理教育的集中整合和管控。進入到初中階段的寄宿學生,他們不僅存在了親情缺失的情緒問題,更多的還有初入青春期的叛逆心理。這時的學生可能更加難以溝通,導致學校及教師的管教監(jiān)管職責難以順利實施。因此,這時無論是學校的管理者還是親身的管教者,都應注重每個寄宿學生的心理變化,及時的給予他們親切的關懷之心。從而使他們不良的情緒得以宣泄,逐漸叛逆的心理得到疏導。如開展定期的家校聯系,使學生能夠定時與自己的家人進行溝通,得到心理上的滿足;推行“家長”活動,讓學校的每一位教師都能夠將學生家長的職責進行轉移,來優(yōu)化學生以校代家的情感意識,強化他們綜合的心理建設,推動學生長效的健全品質。
總而言之,在農村寄宿制學校的管理中,不僅要整合必須的教育資源與教學設施,更重要的是學校管理部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具體問題建立切實有效的管控措施,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與生活的能力,形成自我管理的品質意識,樹立健全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體系,來保證學生身心的健康和生活學習的安全,實現寄宿制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易明柱.農村寄宿制學校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現代交際,2013(1):160-161.
[2]楊振華.推行農村寄宿制規(guī)模辦學,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甘肅省民勤縣蔡旗鄉(xiāng)完全小學寄宿制管理探究[J].學園,2015(24):25-26.
[3]閆吉林.淺談農村寄宿制小學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神州(中旬刊),2014(2):277.
作者:劉建軍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吳家井鎮(zhèn)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