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輔料范文
時間:2023-03-25 00:07: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服裝輔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偉星股份的SAB輔料設計師團隊,把服裝輔料的功能性和裝飾性有機結合,將“不斷尋求設計突破與品質創(chuàng)新”作為輔料產品開發(fā)理念,以整體開發(fā)和跟蹤服務的一站全程開發(fā)模式作為新時期客戶服務理念。隨著服裝輔料行業(yè)的發(fā)展,這種新模式的潛在價值將充分顯現,并引導我們重新定位輔料在服裝行業(yè)中的地位和發(fā)展方向。
在這個供大于求的時代,每個人的選擇余地非常寬廣,所以都希望自己買到的產品與自己的需求完全吻合,而要及時找到吻合的產品,過程總有不如意處。
SAB一站式全程服務,就是讓選擇的過程變得快樂、方便、及時、可持續(xù)。它代表著一種全新的服務理念、服務模式和營銷模式,更是SAB在對客戶需求不斷理解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創(chuàng)新和自我超越。
整體開發(fā)
SAB旗下擁有國內同行業(yè)中唯一的國家級拉鏈、鈕扣技術研究中心,及300多位設計師和技術研發(fā)人員。SAB以強大的生產能力為依托,每年的新產品開發(fā)投入在業(yè)內首屈一指。以此為核心,SAB針對市場區(qū)域和服裝專業(yè)細分來開發(fā)。每個類型的服裝比如:羽絨服、運動服、休閑男裝、休閑女裝、時裝、職業(yè)裝等都由專業(yè)設計師小組來負責設計開發(fā)。
時尚研究
SAB設計師在不斷追求創(chuàng)新形態(tài)、和諧搭配的同時,將更注重協助服裝設計師完善信息收集及樣品提供,做到時尚設計、同步開發(fā)。憑借SAB非常豐富的客戶資源、市場信息,以及每年SAB設計師在意大利、法國等服裝發(fā)達地區(qū)的實地調研考察,再結合權威機構預測,SAB都會“SAB服裝輔料流行趨勢”,這給服裝設計師在了解和追尋新潮流行產品的時候,搭建了一個專業(yè)平臺。
在為客戶提供大眾服務的同時,SAB設計師結合對市場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在配合客戶整體配套開發(fā)同時,還提供服裝分類行業(yè)現狀的相關咨詢與服務,協助服裝設計師準確定位服裝風格與輔料搭配。
技術咨詢
SAB凝聚偉星33年行業(yè)經驗,對產品使用方法、功能性與裝飾性方面,SAB設計師理性思考,在了解服裝設計師制作的整體要求后,提出合理化建議,可以有效避免在產品選用以及理化性能與面料搭配上的不合理情況產生,有效避免質量事故和投訴產生。
團隊協作
服裝設計的過程是一個團隊合作的過程,輔料是其中的重要一環(huán)。SAB設計師團隊與服裝品牌設計師之間的互動,以多種形式來表現。主要以全套產品開發(fā)過程中的互相拜訪;直接送服裝樣衣到SAB設計中心定制輔料產品;針對每種服裝款式做全套輔料的個性設計,一對一服務;針對相關市場進行調研合作;參與流行趨勢;以及結合開發(fā)效果評估進行研討等。使時尚設計、精工制造、專家銷售、承諾式服務,貫穿整個一站式服務的全過程。時至今日,SAB已與眾多國際、國內知名品牌合作,并與其中多個品牌形成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
篇2
關鍵詞:材料 服裝設計 發(fā)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TS9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13)06-0155-01
引言
本論文從各個服裝設計師關于羽毛服裝設計為依據,搜集各種資料,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論述羽毛材料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一、羽毛作為面料在服裝中的應用
服裝設計的發(fā)展離不開面料的發(fā)展,服裝面料的再造設計逐漸成為服裝設計師的主要設計技法,面料的發(fā)展對服裝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在現在這個環(huán)保為主題的時代設計師們更加關注生態(tài)面料的發(fā)展和應用,這也將成為面料發(fā)展的主要趨勢。因此設計師們更加注重天然材料在服裝的應用。
在整套服裝中,設計師一般在選用羽毛面料時同時會用其他材質的面料,兩種材質面料對比,視覺效果更加豐富。如圖1日本設計師高田賢三,其服裝設計簡介、樸素,具有極強的可穿性,多采用未經加工的、具有粗糙松垮的天然材料,例如羽毛,絨料,圖案多從大自然的生物、花朵為主,并采用天然染料制作,給人自然、樸素的舒適感。而這款服裝肩部和頸部選用羽毛面料,不僅起到裝飾作用,而且與身體的紗質面料形成對比,使整款服裝沒有那么笨重。
羽毛作為服裝面料起到裝飾效果,是運用羽毛特有的質感和柔軟的特性,而且顏色的對比也使服裝產生特殊的視覺效果。
同時在該服裝中羽毛具有功能性。在上身選用了薄透的蕾絲,而在隱私的部位選用羽毛掩飾,起到保護的功能,與蕾絲的搭配使服裝看起來更加性感。 自然界中可用于服裝的材料很多,如棉布、毛料、抹布、塑料、化纖、貝殼、金屬、竹制品等,但是不同的材料有著不同的肌理效果及質感,同一種材料運用不同的手法也會有不同的肌理效果,所以可以靈活地將各種不同的肌理效果用于面料的設計中。黑色給人以凝重神秘的感覺;輔料則主要是硬襯,用做服裝造型的支撐。該服裝主要特點在造型上,用硬襯做造型,然后將羽毛纏繞在面料上,不僅體現一種厚重感,而且在視覺效果上有一沖擊力,立體感較強??鋸埿渥雍腿棺?,收緊腰部,厚重的袖子與瘦小的腰部形成對比,濃重的顏色體現了一種冷艷,鬼魅又神秘的感覺。工藝制作中將肩部擴形,然后選擇硬襯作為支撐,使肩部造型呈立體狀態(tài),收緊腰部,裙擺上部也是做一個夸張造型,是整個服裝造型凹凸對比明顯,服裝制作完成,將輔料羽毛沾黏在服裝的袖子和裙擺。
二、羽毛作為輔料在服裝中的應用
服裝輔料主要包括里料、襯墊料、絮填料、縫紉線、紐扣、花邊等。輔料選配得當可以豐富服裝設計效果,是服裝質量和檔次得到提高。隨著技術的提高,輔料發(fā)展也很快,種類增多,對于設計師來說服裝設計的手法將會得到很大的發(fā)揮空間。羽毛作為輔料具有一定的裝飾效果,主要在顏色搭配和面料對比中,體現羽毛這種裝飾性。如圖2在紗質的面料中,用羽毛作為裝飾,肩部羽毛分部密集,而底部比較疏松,設計中羽毛運用更加靈活不死板,而且顏色的對比使服裝設計色彩更加豐富。
而羽毛作為輔料不僅具有裝飾性同時具有一定的造型性。羽毛質感硬挺,提高了服裝整體造型的功能,打破了原有肩部服裝的造型,具有創(chuàng)新的精神,在視覺效果上產生沖擊力,同時在面料與裙擺面料的顏色深淺,材質上形成對比,起到了很好的裝飾效果??浯罅朔b肩部的設計,是服裝具有立體效果。裙擺大量的折皺堆積,柔軟飄逸,使整套服裝在視覺中顯得更豐富。由于羽毛的特殊材質和特性,如果選用羽毛作為里料,對于服裝起到保暖的作用。
不同肌理效果的羽毛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有的羽毛硬度較強會體現野性和硬朗的風格;而有些材質的羽毛柔軟,則體現一種自然質樸或者雍容華貴的風格。
動物的皮毛特別是鳥類的羽毛,其豐富的色彩層次感和獨特的質感,成為時裝設計師一只鐘愛的設計元素與設計素材,從仿生設計的角度更是直接運用了動物皮毛的色彩和肌理進行色彩、面料的設計活動。例如設計師先分析動物皮毛在不同的部位上顏色和皮毛長短、粗細分布,再結合女性人體的特點和服裝造型中的比例關系,經動物皮毛直接運用與服飾中形成獨樹一幟的設計風格,同時締造出女性狂野、獨立的鮮明個性。第二款服裝則選用短而柔軟的面料,整款服裝都是用毛料,給人一種大氣、雍容華貴的風格。例如有一款婚紗則將羽毛作為了輔料裝飾,懸垂的綢緞婚紗面料做成H型服裝款式,加上閃亮的裝飾,而白色柔軟羽毛在裙子的下擺做裝飾,使整款服裝沒有那么單調,而且大大羽毛擺動將整款服裝造型凹凸有致,羽毛的質感飄逸且厚重,給人溫暖的感覺,在面料材質上多樣化,增強了服裝的視覺效果。
三、結語
材料不僅對服裝設計有輔助作用,一定程度上具有裝飾作用,在這個追求個性化的時代,服裝設計也趨于展現自我的個性。未來服裝面料的發(fā)展多采用天然纖維,而羽毛這種特殊的材質也越來越受到設計師的歡迎,不僅因為其豐富的材質和色彩變化,同時羽毛也覺有環(huán)保性,在服裝設計中給設計師更大的發(fā)揮空間。
參考文獻:
[1]張懷珠.新編服裝材料學.中國紡織大學出版社,2007.
[2]黃元慶.服裝色彩學.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
[3]龔建培.現代服裝面料的開發(fā)與設計.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篇3
關鍵詞:服裝設計造型;服裝面料;質感
1服裝面料與服裝設計的關系
1.1服裝面料是服裝設計的物質基礎
從開始學習運用紡織技術織布制衣,人類社會就開始對服裝面料材質進行創(chuàng)作。與服裝設計與服裝面料材質的有著直接的對應關系,服裝面料是服裝藝術形態(tài)設計的基本要素,同時也為服裝造型、結構設定提供了主要的可行性的依據。例如:不同性質、不同結構及不同色彩的服裝面料,由于其適用性不同,服裝設計師將從人體工程、視覺形態(tài)、服裝機能等方面考慮服裝產品的設計定位及服裝形態(tài)的結構形式。從這一點上講,服裝的面料材質是服裝設計的基礎,它為服裝設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使服裝設計效果在其服裝面料的選擇正確的基礎上得以實現。
1.2正確選擇服裝面料是服裝設計的關鍵
服裝設計的三大要素分別是色彩、造型和材料。有好的造型設計構思和好的色彩運用,還需要選擇相應的服裝面料材質,才能使設計師的構想得到完美展現。若對服裝面料的科學技術不了解,從而造成選用面料材質不慎,就會破壞服裝設計師對服裝預想造型的整體效果。因此,如何從審美性與科學性兩個方面充分發(fā)揮服裝面料材質的作用,正確的選擇和運用服裝面料才是服裝設計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實質上服裝設計是通過服裝面料材質的不同來進行造型完成的。不同的服裝面料材質在服裝造型風格上各具特色,怎樣選用正確適當的服裝面料材質,利用不同面料的質感和塑型性體現服裝造型,使服裝造型與服裝設計完美結合也是服裝設計成功與否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1.3服裝面料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
一位服裝設計師往往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不同的服裝面料材質,相同的設計表現形式和相同的服裝工藝技術,會出現不同的服裝效果。例如:有些服裝面料的物理機械性能不穩(wěn)定;有些服裝的形態(tài)不夠穩(wěn)定,易縮水變形;有些服裝的色牢固度不穩(wěn)定,會出現退色或是變色的現象,如面料纖維的吸濕、耐熱性直接決定了服裝面料工藝熱處理的定型量化的要求。面料的編織松緊、密度也可以直接作用于服裝制作的工藝技巧及方法。不同面料材質的服裝造型特點在服裝設計中是應該怎樣的運用,厚重型面料材質質地厚實挺括,有一定的毛茸感與體積感,能夠產生濃厚穩(wěn)定的造型效果。服裝造型和輪廓也不宜過于細致精確貼身合體,以A型與H型造型效果最為恰當。柔軟型面料材質一般懸垂性較好、較柔軟、造形流暢而貼服。服裝輪廓的自然舒展,能柔順地體現出穿著者的體態(tài)特征,這類面料包括絲綢面料和針織面料,針織面料材質的服裝設計可以省略一些剪輯線和省道,取長方形或方形的造型,使裙、衣、褲自然貼身下垂;絲綢面料材質的服裝多采用松散型效果的造型。透明型面料材質質地薄而且通透,能在不同程度地展露穿著者的體形,常用線條自然而豐滿、富于變化的H形和圓臺形的設計造型。挺爽型面料材質質地天然硬挺,造型線條比較清晰而且具有較強的體積感,能夠形成較為豐滿的服裝輪廓,使穿著者給人以莊嚴穩(wěn)重的感覺。這類面料包括棉麻、毛料和化纖織物。光澤型面料表面光滑,可以反射出亮光,變現的較為高貴和耀眼,常用來制作舞臺演出服和晚禮服,以取得光澤耀眼、華麗奪目的強烈的視覺效果。這類面料材質多為緞紋結構的織物,在服裝總體造型上應以簡潔、適體、修長為宜,更能顯示出穿著者的身材。絨毛型面料一般指表面有一定長度的細毛面料,這類面料材質一般有絲光感,顯得柔和溫暖,絨毛型面料因材料的不同而質感各異,在服裝的造型風格上也絲服裝各有特點,一般以A型和H型的造型為宜。綜上所述,不同的服裝面料材質會對服裝的工藝制作和對服裝造型效果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和制約??茖W的掌握與運用不同的服裝面料,不僅僅可以表現服裝設計師的設計能力,更加地體現出服裝設計師的對服裝的設計專業(yè)技術水平。要科學地運用與掌握服裝各種服裝面料材質,才能夠更加恰當地表現服裝藝術所呈現的形態(tài)沒。例如:意大利國際著名服裝設計師瓦倫蒂諾在1997到1998年的服裝設計里,運用挺硬的繡花織棉與歐根紗蕾絲以及金屬繡花面料制作的表現浪漫女性美的禮儀服裝,成為那個年度里的服裝流行代表作品。金屬繡花面料材質造型相對比較挺括,所以設計師在設計服裝結構造型的邊緣相映地運用了與整體造型感較為和諧的裝飾如羽毛,通過服裝面料性質的對比,表現了服裝形態(tài)造型的美感。
2現代服裝面料的變化對服裝設計的影響
2.1服裝材料的科學技術
服裝面料材質科學技術的要求即要滿足服裝的服用設計所展示出的舒適性、耐用性及外觀性等三個方面,更要適應人類科學社會的發(fā)展對服裝功能的要求,即服裝面料對人體具有適應與保護的機能;服裝形態(tài)的穩(wěn)定性機能。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尤其是紡織工業(yè)的發(fā)展,人們對服裝材料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服裝材料的服用性能,滿足人們對服裝的各種需求,服裝材料將不斷地從低級、單一型走向高級、多樣化。1959年杜邦公司研制的萊卡纖維布料第一次是人體肌膚體會到什么是親和感,現代科技對化學纖維進一步改良和整理,在吸收、舒柔、衛(wèi)生方面與天然纖維相媲美,天然纖維也在原有的親和感上學習化學纖維的抗皺性、定型挺括性的那個優(yōu)良性質,面料在舒適性、伸縮性、防水透視性、導熱性能上更加完善。
2.2現代科技服裝面料材質的變化
現代人生活節(jié)奏的更新加快,生活空間的不斷擴展,以及各種社會活動的內容增多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都對服裝面料材質的要求,穿著者對服裝面料的舒適性、設計上、性能上的不斷提出了新的不同的高度?,F代社會人越來越注重身體健康,人們也開始在休閑時間選擇外出旅游和室外運動,適應旅游和運動的服裝面料成為了人們最為關注的研究對象。適合不同年齡,不同環(huán)境,不同性格氣質,不同生活條件對穿著的服裝面料也不同,服裝面料的改革也成為服裝面料廠商追逐的熱點,適應特殊環(huán)境的服裝面料材質,豐富各類人群生活需求的服裝材質面料,又成為現代社會的新趨勢。利用服裝面料材質的改革,充分的發(fā)揮面料材質的性能,從平面到立體,從單一性到多功能性的改變,打造出時尚、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具有功能性的無線實用魅力中。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服裝的要求也不僅僅的趨于保暖與遮羞,服裝的流行趨勢表明:人們不僅追求服裝款式、色彩的變化,同時也很注重服裝材料的發(fā)展與運用,這是服裝流行趨勢的基礎。服裝設計師運用色彩直接體現,款式的造型則需要依靠面料材質的挺括、柔軟以及他的厚重等風格來表現,服裝面料同時也是服裝設計師詮釋流行主題和體現服裝風格的重要載體,服裝面料學的誕生與完善,為服裝設計和服裝工藝提供了豐富的理論依據和可靠的運用方法。吳洪潔:淺談服裝面料對服裝設計的影響因此,作為一個新時代的服裝人事,對其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應該有一個詳細而向前的發(fā)展思路,通過對服裝面料材質的創(chuàng)新,通過多思維的設計,展示出他的獨到之處,為未來的服裝設計方向進行充分的詮釋。
參考文獻:
[1]楊靜秦.《服裝材料學》[M].湖北美院出版社,2002.
[2]谷麗.《服裝設計》[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
[3]余健春.《服裝市場調查與預測》[M].中國紡織出版社,2002.
篇4
關鍵詞:嬰兒服裝面料;服裝功能性;人性化設計;環(huán)保材料;新材料
服裝設計三要素是款式、色彩、面料。服裝以面料制作而成,面料就是用來制作服裝的材料。作為服裝三要素之一,面料不僅可以詮釋服裝的風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著服裝的色彩、造型的表現效果。呈現出自身的高貴完美,手感柔軟。在設計嬰兒服裝時,面料的選擇更是至關重要的。嬰兒服裝的設計理念與方法在設計理念爆炸的今天更是層出不窮,而一個好的設計不僅全面考慮了不同年齡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的特點并且在靈感來源、構思的主題的背后,必須將服裝的功能性作為一個最主要的方面來表現。而在嬰幼兒服裝設計中,關心兒童健康、呵護兒童成長的理念也是深入人心。
1.嬰兒的成長特點與服裝面料選擇特點
嬰兒服裝的穿著對象是0-1歲的嬰兒,嬰兒是一個受護群體。嬰兒服裝設計面料的選擇必須滿足以下三方面:其一,有保護身體避免輕度傷害的效果,其二吸濕透氣調節(jié)溫度的能力,其三,滿足人體工程學的活動范圍。面料選擇的重點在于滿足不同年齡段孩子服裝面料需求的安全性。
1~3個月的嬰兒肌膚嬌嫩,體表溫度調節(jié)不完善,抵抗力較差,因為孩子很小睡眠時間長不能靈活的翻身等,出汗多易起濕疹,如果選擇未達標準的面料有害物質很容易通過嬰幼兒的皮膚侵襲嬰兒,增加感染的機會。所以,為1~3個月的嬰兒設計服裝科學地選擇服裝面料,對嬰兒的身心健康有重要意義。服裝面料盡可能選擇天然纖維含量的面料,手感柔軟,光滑平整,性能保暖,吸濕透氣性良好,顏色以淺色為主,最好選擇彩棉面料或是單色面料,避免選擇有大量印花的布料,減少有害物質與嬰兒的接觸機會。
4個月以后的嬰兒可以自己翻身和在床上自由活動了,為了安全舒適,服裝輔料避免使用別針、紐扣、拉鏈之類的東西,以防損傷嬰兒皮膚或吞到胃中。可用魔術貼以及安全暗扣或用布帶代替紐扣,但要注意內衣布帶不宜過長,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7~9個月的嬰兒正是添加輔食和學習爬行的時候,嬰兒有時對一些未知的食物排斥不吃弄得滿身都是,而且更加好動出汗很多,缺乏很多基本的生活能力還是需要大人精心看護,而他們的衣服也比較容易臟。此時孩子可以去外面短時間的活動,所以外衣面料要選擇吸濕透氣性好、結實耐洗的面料,如滌棉、滌棉混紡等,而純滌綸、腈綸等布料,雖然顏色鮮艷、結實、易洗、快干,但吸濕性差,易沾塵土、臟污。貼身的衣服選擇這類面料的親膚性極差,會生痱子、皮疹,甚至發(fā)生過敏反應。所以應選擇淺色調的純棉制品,基本原則是天然纖維含量高的面料以及吸濕透氣性好的面料。
10~12個月的嬰兒已經逐漸能爬、會走了, 活動的范圍變大選擇的衣服類型也越來越多。但是采用純棉面料、無菌面料仍舊是家庭選擇嬰兒服裝面料的首選。所以,為嬰幼兒選做衣服的面料既要考慮其特點,又要注意此時嬰兒年齡的需求。
2.環(huán)保面料在嬰兒服裝面料的使用
一般環(huán)保面料可認為低碳節(jié)能、自然無有害物質、環(huán)??裳h(huán)利用的面料。用在服裝方面的環(huán)保面料主要包括:有機棉、彩色棉、竹纖維、大豆纖維、麻纖維、玉米纖維、莫(木)代爾、天絲等制成的面料。
環(huán)保面料在服裝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基于社會對兒童健康的關注度提高,嬰兒服裝逐漸趨于環(huán)保型產品。不少企業(yè)以純天然纖維和保健型面料為嬰幼兒服裝材料,適時推出無污染、無毒素的染料加工的純棉嬰幼兒服裝系列。那么這類商品應用的面料一般來說由有機棉、彩色棉、竹纖維、莫代爾、有機羊毛等組成。環(huán)保服裝贏得了很多人的青睞。媽媽們開始為自己的孩子尋找無害的衣服,基于對農藥殘留的擔心讓年輕媽媽們成為環(huán)保面料的維護者。而有機棉、天然彩色棉的面料也成了嬰兒面料市場的新寵。在有機棉的生產中,以自然耕作管理、有機肥、生物防治病蟲害為主,明令禁止使用化學制品,生產出全天然無污染生產的棉花。彩色棉即彩棉,是一種棉纖維,其具有天然色彩的一種新型棉花。而且彩色棉還可以經過純天然原料的染劑染色,使其具有更多的色彩,能滿足更多的需要。采用這兩種面料不單可以達到穿著舒適透氣的標準,還能滿足設計色彩的需求以及觸覺柔軟的需求。
而竹纖維面料在嬰兒服裝面料的使用也是很廣泛的。竹纖維紗線原料選用竹子為原料,利用竹漿纖維生產的短纖紗線,屬綠色產品,用該原料制成的棉紗生產的針織面料和服裝,具有明顯不同于棉、木型纖維素纖維的獨特風格:更耐磨性、懸垂性俱佳、透氣性好,不易起毛球、手感滑膩豐滿、如絲柔軟,防霉防蛀抗菌、穿著涼爽舒適,適合嬰兒在夏季穿著。染色性能優(yōu)良,光澤亮麗,且有較好的天然抗菌效果及環(huán)保性,也是現在年輕媽媽的選擇對象。
莫代爾也是經常使用在嬰兒面料成分中常見的一種。莫代爾也是一種常見的環(huán)保面料,經常與棉混紡,經常作為嬰兒爬服內衣的面料。莫代爾纖維純天然、可降解,集天然面料的華美紋理和合成纖維的實用性于一體,手感柔軟,光澤如絲綢,光滑柔軟,吸濕、透氣性能都要優(yōu)于棉。以上都是經常應用于嬰兒服裝面料常見的幾種環(huán)保面料,安全與舒適性也成了嬰兒服裝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3.新材料對于嬰兒服裝面料市場的影響
隨著科技的不斷前進,人們對于服裝面料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再局限于色彩的艷麗以及質感上面,更多的是追求舒適、保健、是否安全以及易保養(yǎng)。纖維以及紗線的創(chuàng)新推動著嬰兒服裝市場的更新,近年來大豆纖維、牛奶纖維成為嬰兒服裝面料市場在新材料方面的發(fā)展趨勢。
大豆蛋白纖維具有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的許多優(yōu)良性能,屬可降解性再生植物蛋白纖維。被國內外專家譽為“21世紀健康舒適型纖維”,其織物具有真絲般的光澤和羊絨般手感、棉的吸濕透氣保暖性,親膚性強,大豆蛋白纖維和絲相仿,表面紋理細膩、較絲垂墜性好,是高檔嬰兒服裝的理想面料。
牛奶纖維有著優(yōu)異的導濕、透氣性,從牛奶中提煉的材料,并與高科技相結合,其獨特的功能與其他纖維混合,既保留原有的纖維特性,更可提升布料的功能和品質。抑菌率達80%以上,并通過瑞士紡織檢驗機構國際生態(tài)認證含氨基酸17種之多(經中科院上海生化所鑒定),其PH值為6.8,呈弱酸性,與皮膚親和性好,更綠色更環(huán)保。經多次洗滌后仍能保持手感、顏色及表面不變與染料的親和性使顏色格外亮麗生動。防蛀、防蟲、防老化,始終亮澤如一,牛奶蛋白纖維不像其他的動物蛋白纖維,如羊毛、真絲那樣容易霉蛀或老化,即使放置幾年以上仍能保持亮麗如新。此類特性使之成為嬰兒服裝面料的新寵,但是成本較高現在還未廣泛應用。
現在對于天然纖維以及無害纖維已經不是那個只局限于棉、麻、絲毛的年代,人們通過高科技的提取方式,來追求面料的各種功能的放大以及相互彌補缺點不足。在嬰兒服裝面料的應用也漸漸向環(huán)保、新面料去靠近。擺脫使用材料的誤區(qū),避免使用添加大量防腐劑和染色劑的面料。環(huán)保、綠色、高科技成為了當代嬰兒面料選擇的關鍵詞,也成為嬰兒服裝市場的發(fā)展趨勢。
參考文獻:
[1]朱松文.服裝材料學[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
篇5
楔狀缺損是一種常見的牙體非齲齒性疾病。作者自2006年以來,采用復合樹脂夾層修復技術[1],即氫氧化鈣墊底,玻璃離子水門汀修復牙本質層,光敏復合樹脂修復楔狀缺損,并對其療效隨訪觀察2年,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門診楔狀缺損患者126例,276個患牙,男80例,女46例,年齡22~67歲,平均年齡42.6歲。前牙158個(57.24%);磨牙118個(42.75%)。所選病例均無齲壞、無牙髓病、牙髓活力正常。病例按就診日期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96例,192個患牙,采用復合樹脂夾層修復術,即氫氧化鈣墊底,玻璃離子水門汀充填牙本質層,光敏復合樹脂修復充填;對照組30例,84個患牙,采用氫氧化鈣墊底,光敏復合樹脂充填。
材料與設備:玻璃離子水門汀(上海醫(y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齒科材料廠),卡瑞斯瑪光敏復合樹脂(賀利氏古莎齒科有限公司),氫氧化鈣糊劑(上海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光固化機(杭州中潤系統技術有限公司)。
修復方法:按充填材料要求,嚴格遵循操作步驟,分別修復。治療組:清除患牙牙石、色素、菌斑、備洞、沖洗、75%酒精消毒、隔濕、干燥、近髓深洞處氫氧化鈣墊底,按比例調拌好玻璃離子修復牙本質層。待固化后對其表面釉質缺損部分進行酸蝕、清洗,再次隔濕、干燥、涂布粘合劑,選擇牙色相同的光敏復合樹脂充填釉質部分,光照、拋光、上光。對照組:清除患牙牙石、色素、菌斑、備洞、沖洗、75%酒精消毒、隔濕、干燥,近髓深洞處氫氧化鈣墊底、酸蝕缺損處,清洗、隔濕、干燥、涂布粘合劑,選擇牙色相同的光敏復合樹脂充填釉質部分,光照、拋光、上光。
結 果
療效評定標準:①成功:修復體完整,與洞壁密合無縫隙,牙髓活力正常、無繼發(fā)齲、牙髓炎等,無著色。②失敗:修復體部分或全部脫落,洞壁邊緣有縫隙,著色,發(fā)生繼發(fā)齲、牙髓病變,牙髓活力喪失。以上任一項或多項均為失敗。
療效分析:病例中,治療組失敗牙數均為修復體脫落,但脫落后追蹤觀察半年未發(fā)現繼發(fā)齲壞;而對照組失敗25個牙中,修復體脫落10個,邊緣產生縫隙著色10個,繼發(fā)齲壞出現牙髓癥狀5個。
具體統計,見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經X2檢驗(P
討 論
楔狀缺損是牙齒唇、頰側頸部硬組織發(fā)生緩慢消耗所致的缺損,由于這種缺損常呈楔形因而得名。典型楔狀缺損,由兩個平面相交而成,有的由三個平面組成,少數的缺損則呈卵圓形。缺損邊緣整齊,表面堅硬而光滑,一般均為牙組織本色,有時可有程度不等的著色。根據缺損程度,可分淺形、深形和穿髓形三型。淺形和深形可無癥狀,也可發(fā)生牙本質過敏癥。深度和癥狀不一定成正比關系,關鍵是個體差異性。穿髓形有牙髓病、尖周病癥狀,甚至發(fā)生牙齒橫折。
光固化復合樹脂應用于牙體齲壞,主要是前牙的吻合齲;牙頸部楔狀缺損,不易做良好固位形者;牙體外傷,切緣缺損小于1/2;固定橋體的腹面脫落;畸形牙,比如過小牙、牙間隙過大;變色牙如四環(huán)素牙、斑釉癥、牙髓壞死等異常情況。同時牙周組織必須健康,若有牙外傷,牙根損傷不超過其1/3。另外,還適用于對銀汞充填材料敏感反應者。
篇6
常見類型非服用材料的服裝設計:
(1)紙裝。紙裝的制作可以出現一般服裝所無法比擬的效果,利用紙品特性仿照時裝樣式制作出來的服裝不僅擁有時裝本身的觀賞性而且比較新奇。紙裝的制作工藝也十分的多樣,基本上包括了普通衣服的制作工藝,如剪、縫、扣,甚至編織等。皺紋紙、蠟光紙、錫箔紙、拷貝紙、普通的白紙、用過的報紙、塑料紙、衛(wèi)生紙等都可以是衣服的“原材料”。不同類型的紙張通過不同的技法可以制作出截然不同的獨特褶皺紋理和強烈的視覺效果。
(2)塑料。大多數塑料質輕,耐沖擊性好,沒有紙張脆弱易裂,但是尺寸穩(wěn)定性差,容易變形,所以在服裝設計中常用來塑造流蘇褶皺等造型,多呈現透明或者半透明,有光澤,價格便宜,可塑性強,常出現在環(huán)保主題的創(chuàng)意服裝上。
(3)繩索。繩索的粗細長短跨度很大,用途也各不相同,在創(chuàng)意裝的設計上,主要通過繩索的編織編結在進行創(chuàng)作,或者利用其本身的風格和特征直接呈現原始的形態(tài)之美,下面這幾款服裝,運用編結技術選擇淺色細繩進行了藝術再創(chuàng)造,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別樣的服裝風格。
(4)金屬。金屬是一種具有光澤,富有延展性,導電導熱的物質,質地堅硬,不易塑形。在服裝中的典型應用是古時征戰(zhàn)所用的鎧甲。由于其獨有的特性,金屬材質的服裝常以外衣居多,裁剪縫制手法與常規(guī)面料完全不同。需要鍛造,切割,鉆孔,連綴等。用金屬材質設計制作的服裝多為概念性服裝。
(5)氣球。氣球是充滿空氣或者別的氣體的一種密封袋,不但可以作為玩具裝飾還可以作為運輸工具。其材質為橡膠,橡膠在常規(guī)溫度下顯示出高彈性。怕尖利物體的碰觸,注定了其不可能用針線編織,主要通過編結合扎系等工藝技法來完成。用充了氣的氣球編織的服裝充滿了童真童趣以及奇特的視覺效果。
(6)陶瓷。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具有硬度高,無彈性,可塑性差以及易碎等特點。選擇陶瓷作為創(chuàng)意服裝的素材,在工藝技法上除了如金屬般切割鉆孔連綴外,還有更典型的一種方式,即澆灌燒制成型。其風格具有濃重的體積感,猶如建筑一般。
(7)食材類。日常食材也可作為創(chuàng)意服裝的材料。如瓜果蔬菜以及糖類食品等。這些食材呈現不同的特質,可用于表現不同的主題,在設計制作過程中的處理技法也大相徑庭。我們以巧克力為例來進行闡述。巧克力的軟硬與環(huán)境溫度有很大的關系,高溫下的巧克力呈現流質,低溫時則為堅硬的固態(tài)。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主要運用噴涂,擠壓,切割,粘貼,連綴等手法,并時刻控制溫度。
篇7
關鍵詞 :服裝材料;面料肌理;形態(tài)設計
在當今設計作品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生澀的模仿,然而作為服裝設計師在處理服裝面料的形態(tài)重塑和表現時,需要建立在對設計作品中各種面料的物理和化學性能的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并且能夠結合傳統或現代的工藝手段改變其原有的形態(tài),以產生新的肌理和視覺效果。服裝面料的特質主要體現在材料的肌理﹑色彩﹑印花和表面裝飾等方面,而肌理的表現在服裝面料的材質改造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針對肌理所做的調研常??梢詾槊媪显僭熨x予新靈感,而面料的處理方式將會有助于一件服裝的風格和可能采用的造型的確定。因此,從服裝面料的肌理的運用和表現上,可以直接體現設計師的靈感表達是否準確到位。
一?服裝面料形態(tài)重塑的思維模式
面料形態(tài)設計過程首先需要采集和尋找素材,這對想象力的滋養(yǎng)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調研指的是調查研究,即從過去的事物中學到新的東西圍,它常常被看作是探索之旅的起點,它與閱讀,參觀或許還有觀察有關,但是首要的是,它是指信息的記錄。調研如同記事的日記,它記錄著一切信息,而這種信息,現在或者未來都將會運用于設計當中。然后圍繞調研信息確定服裝主題和進行構思,才能達到設計與面料內在品質的協調統一。主題和概念是一個號的系列設計的精髓之所在,而且它會使系列設計獨一無二和頗具個性。一名好的設計師會挖掘自我的個性、興趣以及對周遭世界的看法等諸多方面,然后將其融于賞心悅目,有所創(chuàng)新和令人信服的系列設計中。靈感則是藝術的靈魂,是設計師創(chuàng)造思維的一個重要過程,也是完成一個成功設計的基礎同時,靈感的來源也是多方面的。將信息、靈感和主題組合也會顯現出可被探尋的相似特征,它們可以轉化成為系列設計的造型、肌理和色彩。
時尚行業(yè)中新技術的發(fā)展一直以來都在設計和調研進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近些年來,在數字印花技術方面已經有所發(fā)展。像巴索和布魯克等這樣的設計師,在他們的系列設計的簽名印花圖案中已經充分運用了這些技術。而像三宅一生、渡邊淳彌這些設計師則運用新一代面料和材料來設計他們的服裝。設計師從各種資料、信息和事務中收集到的具有可取性的靈感,并結合時代精神和時裝流行動態(tài),從創(chuàng)作和設計的角度對各方面的靈感進行深入的取舍和重組,從中找出最適合的設計方案。
二?服裝面料形態(tài)重塑的方法
面料形態(tài)設計的重塑是設計師對現有的面料人為地進行再創(chuàng)造和加工的過程,使面料外觀產生新的肌理效果及豐富的層次感。面料的風格會直接影響到服裝設計的藝術風格,不同質感的面料給人以不同的印象和美感,把握面料的內在特性,以最完美的形式展現其特征,從而達到面料形態(tài)設計與內在品質的完美統一。
面料形態(tài)設計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面料形態(tài)的立體設計:利用傳統手工或平縫機等設備對各種面料進行縫制加工,也可運用物理和化學的手段改變面料原有的形態(tài),形成立體的或浮雕般的肌理效果。一般所采用的方法是:堆積、抽褶、層疊、凹凸、褶裥、褶皺等,多數是在服裝局部設計中采用這些表現方法,也有用于整塊面料的。總之,在采用這些方法的時候,選擇什么樣的材料,用何種加工手段,如何結合其他材料產生對比效果,以達到意想不到的境界,是對設計師創(chuàng)意和實踐能力的挑戰(zhàn)。
面料形態(tài)的增型設計:一般是用單一的,或兩種以上的材質在現有面料的基礎上進行黏合、熱壓、車縫、補、掛、繡等工藝手段形成的立體的、多層次的設計效果。如:點綴各種珠子、亮片、貼花、盤 繡、絨繡、刺繡、納縫、金屬鉚釘、透疊等多種材料的組合。
面料形態(tài)的減型設計:按設計構思對現有的面料進行破壞,如:鏤空、燒花、爛花、抽絲、剪切、磨沙等,形成錯落有致、亦實亦虛的效果。
面料形態(tài)的鉤編設計:各種各樣的纖維和鉤編技巧,隨著編織服裝的再度流行已日益成為時尚生活的焦點,以不同質感的線、繩、皮條、帶、裝飾花邊,用鉤織或編結等手段,組合成各種極富創(chuàng)意的作品,形成凸凹、交錯、連續(xù)、對比的視覺效果。
面料形態(tài)的綜合設計:在進行面料形態(tài)設計時往往采用多種加工手段,如:剪切和疊加、繡花和鏤空等同時運用的情況,靈活地運用綜合設計的表現方法會使面料的表情更豐富,創(chuàng)造出別有洞天的肌理和視覺效果。
三?面料形態(tài)設計在服裝中的實踐運用
面料的形態(tài)重塑要以服裝設計主題為中心,以各種面料質地的風格為依據,融入設計師的觀念和表現手法,將面料的潛在性能和自身的材質風格發(fā)揮到最佳狀態(tài),使面料風格與表現形式融為一體,形成統一的設計風格。面料形態(tài)與服裝設計之間的協調性是服裝設計中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服裝面料不僅是服裝造型的物質基礎,同時也是造型藝術重要的表現形式,如簡潔的款式造型可以與立體感和肌理突出的面料結合在一起,以展現其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而單純﹑細膩的材質可以使用夸張多變的造型,若兩者配合不當,所表現的視覺效果就無主次和個性而言,無法達到在形式和風格上的統一。因此,面料形態(tài)重塑與服裝的造型﹑色彩間相互搭配的關系,已成為貫穿現代服裝設計過程中的主要表現手段。
四?結語
服裝作為一門獨特的視覺藝術,其演變的速度幾乎與高科技的發(fā)展更新的速度相媲美?,F代的服裝設計與面料設計已融為一體,以煥然一新的設計理念和形式展現于世,完美的設計一定要有好的面料形態(tài)加以配合和表現,這已經成為現代服裝設計師共同的理念。近年來,已經涌現了很多經過多年努力不斷拓寬設計領域的設計師,而引發(fā)社會開始反思并回顧與服裝有關的感知力、理想及審美。
參考文獻:
[1].陳燕琳、劉君著.時裝材質設計[M].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篇8
關鍵詞:兒童服裝;天然纖維;化纖纖維;考究
中圖分類號:J5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32-0042-01
一、面料種類及特質
面料的品種大致分為兩類:天然纖維面料和化學纖維面料。其中天然纖維分為棉,麻,絲,毛四大類;化學纖維面料主要包括黏膠、滌綸、氨綸、腈綸、錦綸、維綸和丙綸纖維等面料。
1、化學纖維面料(俗稱“化纖”)是利用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制作而成的纖維紡織品,通常分為人工纖維與合成纖維兩大門類,主要優(yōu)點是色彩鮮艷、質地柔軟、懸垂挺括、滑爽舒適。缺點則是耐磨性、耐熱性、吸濕性和透氣性較差,遇熱容易變形。家長們?yōu)楹⒆觽冞x購服裝時,應注意避免選擇化纖。主要原因是化纖材料會給孩子帶來三種不同的消極結果:一是容易產生恐懼情緒。化纖面料容易積生靜電,雖然電流極小沒有危險,但會使孩子焦躁并引發(fā)恐懼的情緒。二是容易引發(fā)疾病?;w纖維的分子結構十分緊密,分子鏈帶的活動性比較大,表面較為光滑,水分子不易滲透到化纖分子內部,這也導致化纖材料散汗能力差,吸濕能力小,人體排出的汗?jié)獠荒芗皶r散發(fā)容易引發(fā)某些兒童皮膚類疾病。三是是易燃燒,兒童活潑、好動,沒有保護衣服的意識,對于兒童是極不安全的隱患。
然而近年來,隨著技術革新和社會發(fā)展,市場上出現了很多混紡類織物,這些混紡類織物將天然纖維與化學纖維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可用來制作各種服裝。它既吸收了棉、麻、絲、毛和化纖各自的優(yōu)點,又盡可能地避免了這些材質各自的缺點,是商家們降低成本、增強品質的新寵。但對于抵抗力低,皮膚幼嫩的兒童們,家長們應盡量避免選擇這些材質,如果家長們要為孩子選擇混紡面料服裝就一定要選擇化纖含量低的面料。將接觸皮膚類的面料控制化纖含量,一般以
2、天然纖維分為棉,麻,絲,毛四大類,是兒童服裝材質的首選。其中純棉纖維織品是兒童服裝中的最佳之選:1.吸濕性:棉纖維具有較好的吸濕性,在正常的情況下,纖維可向周圍的大氣中吸收水分,其含水率為8-10%,使人感到柔軟而不僵硬。2.保濕性:由于棉纖維是熱和電的不良導體,熱傳導系數極低,又因棉纖維本身具有多孔性,彈性高優(yōu)點,纖維之間能積存大量空氣,空氣又是熱和電的不良導體,所以純棉纖維紡織品具有良好的保濕性,穿著純棉織品服裝使兒童感覺到溫暖。3.衛(wèi)生性:棉纖維是天然纖維,其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純棉織物經多方面查驗和實踐,織品與肌膚接觸無任何刺激,無負作用,久穿對兒童有益無害,衛(wèi)生性能良好。
其次可以參考麻布類織物。麻布是以各種麻類植物纖維制成的一種布料。一般被用來制作休閑裝和普通的夏裝。它的優(yōu)點是強度高、吸濕、導熱、透氣性好;缺點則是外觀較為粗糙,生硬。絲綢,是以蠶絲為原料紡織而成的各種絲織物的統稱。它的長處是輕薄、合身、柔軟、滑爽、透氣、色彩絢麗,富有光澤,高貴典雅,穿著舒適;它的不足則是易生折皺,容易貼身、不夠結實、褪色較快。毛料,它是對用各類羊毛、羊絨織成的織物的泛稱。它通常適用以制作毛衣、大衣,它的優(yōu)點是防皺耐磨,手感柔軟,高雅挺括,富有彈性,保暖性強。它冬天兒童服裝保暖性的優(yōu)良品。
二、避免刺激性氣味織物
無論是化纖面料還是天然纖維面料也好,我們應注意材料在加工和染色過程中,要與多種化學物質結合,這些化學物質會刺激兒童皮膚引起過敏性皮炎、濕疹和刺激性反應。所以在選料時,應當聞一聞,避免刺激性氣味,并且以淺色為主。特別是接觸皮膚類面料,兒童服裝宜優(yōu)先選用淺色的純天然織物。
三、注重與孩子喜好相結合
在服裝的款式和面料上,一方面衣物的選擇要征求孩子的意見,尊重孩子自己的喜好,在可接受的前提下去選購與孩子個性相適的服飾,比如調皮的孩子,不妨推薦他們穿牛仔類衣服,這種衣服由于質地相比硬朗,極其耐磨,調皮的孩子穿上它,不輕易臟,又不輕易損壞,而且好運動的孩子穿上這類衣服,非常有型,更顯得身材硬朗,可愛又精力。另一方面要關注兒童的心理和身體的發(fā)育特點,好的款式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太另類,會給孩子造成一種另類孤僻的感覺。
科技在發(fā)展,人類在進步,一切都在改變,唯一不變的,就是作為父母對于自己子女的那顆無私的心,每個父母都希望給你自己的孩子最好的,子女的著裝就是愛的細節(jié)。希望父母在孩子著裝方面能夠理性看待衣服的性價比,莫求最貴,但求最好,舒適健康的衣物才是忠實的選擇。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復合材料;復合裝甲;武器裝備
中圖分類號:E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3)07-1921-01
從古到今,被用作裝甲防護的材料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主要還是金屬(主要是特種鋼、鋁和鈦合金等)、陶瓷等無機材料和玻璃纖維、芳綸纖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和陶瓷/復合材料超混雜防護裝甲體系。由于先進復合材料的密度小、防護性能高、制造工藝簡單,自然成為新型輕質防彈裝甲的首選材料。設計得當的先進復合材料裝甲,在同等重量的情況下,其防彈能力可達到鋼裝甲的數倍,即在防護等級相同的情況下,先進復合材料裝甲之重量可比鋼裝甲輕很多。為此很有必要開展防彈復合材料及其在武器裝備中的應用研究。
一、先進防護裝甲的防護機理
用于裝甲結構的纖維復合材料主要包括玻璃纖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芳綸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及由它們組成的混雜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用于制備防彈復合材料的基體可以是熱固性樹脂,也可以是熱塑性彈性體,使用較多的是環(huán)氧樹脂、聚酯樹脂、改性酚醛樹脂、乙烯基樹脂、離子型聚合物、聚乙烯醇縮丁醛等。通??梢詭追N樹脂基體混合使用,以得到最佳的防護性能。其中混雜纖維增強的復合材料比單一纖維增強的復合材料的抗彈性能要高15%~25%,且具有隱身特性,成本也有較大幅度的下降。這些材料已開始在現代裝甲車輛的復合裝甲結構中使用。
(一)纖維復合材料裝甲的防護機理
纖維復合材料裝甲主要采用層壓工藝成型,當彈丸侵徹層壓板時,層壓板經過以下幾個破壞階段:
1.拉伸破壞階段。纖維受到拉伸變形,彈丸的部分動能轉化為纖維的斷裂能。
2.剪切破壞階段。層壓板受到彈丸的侵徹作用,沿厚度方向被剪成細小顆粒的“沖塞”。這種剪切破壞吸收了彈丸的大部分動能。
3.分層破壞。垂直于層壓板表面的沖擊載荷產生了應力波,應力波沿受沖擊纖維的軸向及縱向傳播,至纖維交叉處又傳播給交叉纖維,它們就是以這種方式來傳遞和吸收能量的。這一過程在某種程度上受到基體樹脂的抑制。
4.熔融破壞。玻璃纖維和芳綸纖維的熔點較高(玻璃纖維的熔點約為1200℃,芳綸纖維的熔點約為500℃,在分解溫度下不熔融),不會出現熔融現象。而UHWMPE纖維的熔融溫度較低(約為138℃),當層壓板受到侵徹時,由于摩擦作用產生熱量,溫度一超過UHWMPE纖維的熔點,纖維即被熔融,導致纖維斷裂。以上這四種破壞方式使彈丸的動能轉變?yōu)閷訅喊宓膽兡?,降低以至全部吸收彈丸的動能,阻擋了彈丸的前進,從而起到防護作用。
(二)超混雜復合材料裝甲的防護機理
超混雜復合材料是將片狀金屬、陶瓷與纖維增強樹脂混雜復合的一種抗彈結構材料。可以是層間混雜,也可以夾心混雜。如碳纖維增強環(huán)氧一鋁層間混雜復合材料。纖維增強樹脂一陶瓷超混雜復合材料是目前優(yōu)異的抗彈材料。歐洲專利公布的一種適用于戰(zhàn)車、主戰(zhàn)坦克、飛機的防彈裝甲結構是一種典型的超混雜復合材料結構。
典型的先進復合裝甲結構是以陶瓷為面板,纖維復合材料為背板,中間用膠粘劑粘接,陶瓷表面覆蓋一層尼龍布止裂層。這種結構的防護機理是:當彈體侵徹裝甲時,首先撞擊到陶瓷面板,利用陶瓷的高強度、高模量、高壓縮強度來破壞彈體,降低彈體的速度,增大彈丸與裝甲的作用面積,同時破壞的陶瓷與彈體相互磨蝕,阻止彈體的進一步侵徹;然后利用復合材料背板良好的沖擊性能和變形能力來吸收彈體和破碎陶瓷的剩余能量,使彈體不能穿透背板,從而達到防護的目的。
二、先進復合材料裝甲的發(fā)展趨勢
盡管UHWMPE纖維已在彈道防護領域成為一種非常有競爭力的材料,但在耐熱性、界面粘接、熱膨脹和阻燃等方面與芳綸纖維相比存在著很大的不足。就目前的實際使用來看,芳綸在彈道防護領域中的使用遠大于UHWMPE纖維。
篇10
關鍵詞:煙氣脫硫 防腐 性能施工 防腐材料
中圖分類號:TF704.3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我國是個燃煤大國,火力發(fā)電廠成為我國電力供應的主力,燃煤產生的煙氣對大氣的污染越來越嚴重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加入WTO的迫切需求,酸雨經常發(fā)生,而投入煙道脫硫裝置(簡稱FGD)是當今燃煤鍋爐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措施。煙氣脫硫有多種工藝,而石灰石-石膏濕法工藝是當今世界各國應用最多且最為成熟的工藝。云南滇東發(fā)電廠新建工程4×600MW機組煙氣脫硫工程,產品由北京博奇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引進日本技術設計,就是采用濕法脫硫。吸收塔(JBR)是脫硫工藝中脫除SO2等有害物質的一個圓柱形反應裝置,為鼓泡式結構,是煙氣吸收系統中最主要的設備,在吸收塔內,煙氣中的SO2 被石膏漿液洗滌并且與漿液中的CaCO3發(fā)生反應,在吸收塔內底部被氧化風機鼓入的空氣強制氧化,最終生成石膏晶體,經石膏排漿泵排出吸收塔送入石膏處理系統脫水。在吸收塔的外部布置有兩級水平式除霧器,以除去脫硫后凈煙氣帶出的細小液滴,再通過煙氣換熱器從煙囪排放,脫硫副產物經過旋流器、真空皮帶脫水機成為脫水石膏,上述就是除煙氣中SO2等有害物質的簡易流程。
二、腐蝕環(huán)境區(qū)域
煤炭燃燒時除產生SO2外,還生成少量SO3、NOX、HC1、HF等氣體,由于煙氣中含有水,因此可在瞬間形成H2SO4、HC1、HF等強腐蝕性溶液。與此同時,含有煙塵的煙氣高速穿過設備和管道,對裝置的腐蝕相當嚴重。并且,吸收塔的入口煙氣溫度可高達180℃,而內腔長期處于45-70℃的酸、堿交替的濕熱環(huán)境之中??梢姡瑵穹ǔ龎m脫硫系統在運行中處于強腐蝕性介質、濕熱和高磨損的嚴酷環(huán)境中。由于 腐蝕環(huán)境惡劣,濕式脫硫系統對材質的耐蝕、耐磨、耐溫要求極為嚴格。吸收塔、煙道的材質或防護材料的選擇對裝置的使用壽命和成本影響很大,因此被認為是煙氣脫硫裝置設計和制造的關鍵技術之一。吸收塔體可用合金鋼、玻璃鋼或碳鋼內襯玻璃鋼、橡膠、磚板、鱗片涂料等,云南滇東發(fā)電廠新建工程4×600MW機組煙氣脫硫工程防腐就是采用碳鋼內襯玻璃鱗片涂料施工。下面是需要做防腐措施的部位:
1、吸收塔內壁采用襯玻璃鱗片涂料。
2、煙氣系統中設有煙氣換熱器(GGH)的脫硫裝置,應從煙氣換熱器原煙道側入口彎頭處至煙囪的煙道采取防腐措施,防腐材料可以采用玻璃鱗片涂料。
3、主煙道上的旁路擋板的后短節(jié),也就是凈煙氣側 (包括煙道內的導流板),內壁也必須采取防腐措施。
4、擋板門中需要防腐的擋板門是脫硫出口擋板門和旁路擋板門。其框架、葉片、軸、螺栓和密封片均應采用鎳基合金。
5、煙氣換熱器(GGH)在設計工況下,經煙氣換熱器后的煙氣溫度應不低于80℃,其加熱側和換熱組件由于接觸凈煙氣,所以要進行防腐。加熱側殼體內表面的防腐是采用玻璃鱗片涂料;而換熱組件一般為涂搪瓷。5、漿液系統的設備中,漿液輸送管道中要加過濾器,以及在漿液泵的吸入側要加濾網。過濾器的外殼一般采用鋼襯膠或襯玻璃鱗片,而濾網采用鎳基合金。儲存漿液的箱、罐、池,都要進行防腐。防腐措施一般是襯玻璃鱗片。
三、防腐涂料的選擇
材料的選擇應本著經濟、適用,滿足脫硫裝置特定工藝要求,選擇具有較長使用壽命的材料。
非金屬材料(防腐材料)的選擇應根據脫硫工藝不同部位的實際情況,襯抗腐蝕性和磨損性強的材料。
非金屬材料(防腐材料)主要可選擇玻璃鱗片樹脂、玻璃鋼、塑料、橡膠、陶瓷類產品用于防腐蝕和磨損。
主要非金屬材料及使用部位
云南滇東發(fā)電廠新建工程4×600MW機組煙氣脫硫工程防腐主要是采用內襯玻璃鱗片涂料。
四、玻璃鱗片理化性能
1、玻璃鱗片樹脂主要性能
2、玻璃鱗片的物理性能
玻璃鱗片的厚度一般為2—5µm,片徑長度為100—3000µm,在涂膜中上下交錯排列,形成封閉性強的屏蔽結構,這種結構可代替橡膠、塑料、和玻璃鋼襯里,或與玻璃鋼襯里相結合,構成玻璃鱗片涂料襯里,它具有以下特點:
極優(yōu)良的抗介質的滲透性。
優(yōu)良的耐磨蝕性。
固化時收縮率小,熱膨脹系數小。
襯里與基體的粘結性好,耐溫變性好。
施工方便,可噴涂、滾涂、刷涂、抹涂等。
3、玻璃鱗片涂料的組成涂料配方(以乙烯基酯樹脂為例)
玻璃鱗片涂料中的樹脂主要是熱固性樹脂,乙烯基酯樹脂主要是由甲基丙烯酸與還氧樹脂反應而成,因此既具有還氧樹脂優(yōu)良的粘接性,又具有不飽和聚酯樹脂優(yōu)良的加工工藝,是綜合性能最好的玻璃鱗片用樹脂,可以制成膠泥、厚膜、薄膜型涂料。FGD中的防腐涂層的厚度一般為2mm左右。
4、防腐結構
玻璃鱗片涂料用于FGD內襯時,防腐層結構采用玻璃布作為增強材料,形成耐溫、耐磨、抗蝕鱗片襯里。根據腐蝕的環(huán)境選擇不同等級和結構的防腐層,見下表:表: 不同等級和結構的防腐層 防腐蝕等級結 構 厚度(mm) 中 度 底涂一道/玻璃布二層/面涂二道 ≥2.0 加 強 底涂一道/玻璃布三層/面涂二道 ≥2.5 五、玻璃鱗片施工
基體的表面處理
玻璃鱗片涂料可在各種材料的基體上進行施工,對基體的要求:
(1)表面預處理 即對金屬表面的油污、各種附著物及較厚的銹層進行清除,可用機械的或化學清洗耳恭聽的方法進行。
(2)表面處理 可用手工的、機械的或化學酸洗等方法。對于面積較大,要求較高的襯里,要采用噴砂的方法,要求噴砂后達到二級以上標準,金屬近白色,表面粗糙度達30—80µm。
2、涂裝和檢測
(1)涂底漆噴砂后,趁表面未吸濕前,盡快涂刷或噴涂1~2道,厚度30~100μm。
(2)中間漆可用涂、滾、噴或抹的方法進行。
a刷、涂、滾或噴涂適用于薄膜(0.2~0.4mm)和中膜(0.4~1mm),可涂2~3道厚漿型涂料來達到規(guī)定的厚度。
b抹涂適用于1mm以上的較厚涂層,一般1.5~2mm的涂層可抹2道膠泥,也可用3道以上的厚漿型涂料來達到。對于需采用與玻璃鋼復合的結構,可用1~2層玻璃布或用玻璃纖維表面氈和短切氈,涂覆在一定厚度(1.5~2mm)玻璃鱗片涂層上,其總厚度可達3~4mm。
(3)涂面漆一般1~2道,50~100μm厚度。
(4)檢測為保證涂層的施工質量,涂層施工后必須進行質量檢測。對于較厚的涂層,可在施工至中間厚度時,增加一次檢測。檢測內容如下:
a外觀檢查,主要用目測的方法,看涂層是否漏涂、流掛、厚度不均以及隆起、剝離等異常情況。
b硬度檢查,用巴柯爾硬度計或溶劑擦拭表面,以觀察涂層的固化是否完全。
c針孔測試,采用放電式針孔檢測儀檢查全部漆膜,不得有針孔。
d厚度檢測,采用電磁厚儀測涂膜應達到規(guī)定的厚度。
3、涂層的保養(yǎng)和維護
涂層施工后至能使用的這段時間稱為保養(yǎng)期,保養(yǎng)期的長短視涂層固化是否完全,一般夏天應放5天以上,冬天應10天以上,如提前使用則可用加溫辦法加速其涂層固化過程,可60℃固化4h,再80℃固化2h。為充分發(fā)揮玻璃鱗片涂料長期的使用效果,還必須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對已使用的鱗片涂層進行全面的檢查和局部修補。
六、玻璃鱗片的應用
目前,國內外生產的高性能涂料一般都是鱗片涂料。鱗片涂料是以極薄的耐蝕鱗片(玻璃鱗片、不銹鋼鱗片等)為骨料,以耐蝕樹脂作為粘結劑所制成的一種高效防腐涂料,其結構具有獨特的抗?jié)B性能。由于此類鱗片涂料和由此制成的鱗片襯里的防腐蝕性能優(yōu)良、施工簡便、使用年限長、維護費用少,因而,此項技術在近二十年來受到美、英、德、法、日等發(fā)達國家的普遍重視,并已開發(fā)出多種性能良好的重防腐蝕材料,廣泛應用于煙氣脫硫裝置,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果。隨著我國大量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高性能防腐涂料作為FGD中的防腐內襯技術也開始進入我國。鱗片樹脂涂料襯里結構大大提高了防護層的抗?jié)B性、耐磨性、耐溫變性,增強了整體性和粘結力,為解決濕法燃煤煙氣脫硫設備的防腐問題提供了一條簡便而易推廣的新途徑。此技術已在全國二百余家除塵脫硫設備上采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七、結束語
綜上所述,FGD鋼制設備處于高溫高濕、強酸和高磨損的惡劣腐蝕環(huán)境中,如不進行有效的防護將很快被嚴重侵蝕。目前,用于FGD裝置防護的材料主要有合金鋼、磚板襯里、膠泥襯里、整體玻璃鋼和重防腐蝕涂料等。國外20余年的時間證明,鱗片涂料的耐溫、耐磨性能和防腐性能突出,是FGD防腐的一項切實可行的對策。玻璃鱗片防腐蝕涂料能耐多種腐蝕介質的長期侵蝕,涂層與鋼材的粘結力強,耐磨耗性能突出;該系列產品的固體含量在90%以上,減少了由于溶劑揮發(fā)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環(huán)境污染。廉價云母鱗片、無溶劑化和厚涂等技術的采用,降低了防腐層的成本。玻璃鱗片涂料結構,具備抗?jié)B、防腐、耐磨損、高強度、耐溫變等多種優(yōu)點,是應用FGD鋼制設備防護的一種經濟又可靠的新技術。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行業(yè)標準《火電廠煙氣脫硫工程技術規(guī)范——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2005-06-242005-10-01實施 HJ/T-179-2005國家環(huán)境保護總局
2、《火力發(fā)電廠煙氣脫硫設計技術規(guī)范》 DL/T5196
3、《涂裝前鋼結構表面銹蝕等級和除銹等級》 GB8923-88
4、《云南滇東4×600MW機組煙氣脫硫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北京博奇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編制
5、《火力發(fā)電廠保溫油漆設計規(guī)程》 ISO206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