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四季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12 13:07: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四季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一年四季
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They are spring,summer,autumn and winter.Every season has three months and each month has about thirty days.
The first season is spring.In spring time we have warm weather and sunny days.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flowers in the gardens and in the fields.The birds begin to sing their songs.Everything comes to life again.
The second season we call summer.In summer the weather is very hot and it rains a lot.All trees are beautiful with their green leaves.The sky is very clear and blue,and the sunshine is much stronger than that in other seasons,so many people go to the seaside or the mountains to avoid the heat.
Autumn is the third season of the year.In autumn the weather becomes cooler day by day.It is the best season we have.So many people like it very much,especially the farmers.They are very busy with their harvest.
The last season is winter.It comes with frost and snow.The weather grows colder and colder,and much snow falls.But winter is not very long with us,for spring comes again soon.
關于四季的英語作文【二】
一年四季 Four Seasons in A Year
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一年又四個季節(jié):春、夏、秋、冬。
In spring the weather gradually gets warmer and everything comes back to life. The peasants are busy with sowing.When summer comes, the weather gets very hot. It rains quite often. It is a busy season for the peasants.Autumn is the best season of the year. The weather is neither too hot nor too cold. The sky is blue and cloudless. At night millions of stars shine in the sky. It is the time for harvest.Winter is the last season of the year. The days become shorter and the nights longer. The weather is cold and windy. But the peasants are still busy preparing for the next spring ploughing.
春天,天氣逐漸變暖,萬物復蘇。農(nóng)民忙于播種。夏天到來的時候,天氣變得很熱,經(jīng)常下雨。這對農(nóng)民來說是個忙碌的季節(jié)。秋天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jié)。天氣不是很熱也不是很冷。天空是藍的,沒有云朵。到了晚上數(shù)百萬顆恒星在天空中閃爍。秋天也是收獲的季節(jié)。冬天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個季節(jié)。冬天變得晝短夜長,天氣很冷,經(jīng)常起風。但是農(nóng)民仍然忙于為下一個春耕做準備。
關于四季的英語作文【三】
一年四季 Four Seasons in A Year
篇2
關鍵詞:高中語文;作業(yè)設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2-375-01
作為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重要補充,語文作業(yè)在整個高中語文的教學活動中至關重要。本文筆者結合教學實際,對高中語文作業(yè)的重要意義進行的分析,指出了現(xiàn)階段高中語文作業(yè)設計中存在的幾點不足,并給出了一些解決策略,在此和廣大同仁交流,望能促使高中語文教學效率不斷提高。
一、作業(yè)的概述以及重要意義分析
所謂的作業(yè),《辭?!肥沁@樣解釋的“為完成生產(chǎn)、學習等方面的既定任務而進行的活動?!倍凇督逃筠o典》中,則把把完成學習任務的作業(yè)分為課堂作業(yè)和課外作業(yè)兩大類。課堂作業(yè)是教師在上課時布置學生當堂進行操練的各種練習,課外作業(yè)是學生在課外時間獨立進行的學習活動。就高中語文作業(yè)來說,它是檢測學生是否學會課上的知識點的一種方法。都說語文素養(yǎng)是要從小培養(yǎng)的,這培養(yǎng)的時間在哪里?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課外的語文作業(yè)就是提高素養(yǎng)的最佳陣地。《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高中語文課程應幫助學生獲得較為全面的語文素養(yǎng),在繼續(xù)發(fā)展和不斷提高的過程中有效地發(fā)揮作用,以適應未來學習、生活和工作的需要。”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應時刻注意幫助學生打好發(fā)展的基礎。在新教學理念下,我們教師不應把目光專注與知識的灌輸,而應及時抓住作業(yè)時機,不斷地引導和灌輸,不斷的通過作業(yè)來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培養(yǎng)學生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高雅文明的欣賞品位,從而使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人生態(tài)度,促使教學效率不斷提高、升華。
二、現(xiàn)階段高中語文作業(yè)的現(xiàn)狀與弊端
高中語文作業(yè)不受重視,這是一個久遠的現(xiàn)象了。自新課程改革以來,雖然我們的高中語文作業(yè)部分的教學引起了教師的注意,但還是沒有得到真正的重視。課改的主陣地是課堂,教師關注的焦點是如何讓課堂“亮”起來,在作業(yè)方面,無論是作業(yè)的設計以及評價,都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和弊端,嚴重的制約著教學效率的提高。其主要問題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首先,作業(yè)內容單調、很隨意。認識的不足和指導思想的陳舊,導致了作業(yè)內容的單調、狹窄。長期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束縛,高中語文教師總有這樣的認知:課堂教學才是最為重要的教學行為,最有收效;至于作業(yè)只是一種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的課后自學任務而已,沒有必要太花心思去設計。所以學生的作業(yè)都是一些市面上和教材配套的練習,表面看合情合理,但事實上,有的練習粗制濫造,經(jīng)常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錯誤。其次,在語文作業(yè)設計上缺乏整體感,比較機械化。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在語文作業(yè)設計上,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沒有從教材的實際情況和整體性出發(fā),缺乏對教學內容的長遠考慮和規(guī)劃,大都比較機械、繁瑣和單調,從根本上降低了學生對語文的感知度,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難以實現(xiàn)教學的最大功效。最后,教師所設計的作業(yè)形式單一化現(xiàn)象嚴重。在許多的高中語文作業(yè)設計中,教師往往考慮的都是書面上的作業(yè),一些如實踐作業(yè)、口頭作業(yè)等很難出現(xiàn)。作業(yè)本來是一種操作方式,不一定限于書面作業(yè),但現(xiàn)在的高中語文作業(yè)基本都是書面作業(yè),作業(yè)的形式缺乏多樣化,不利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阻礙了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三、高中語文作業(yè)設計的有效策略分析
1、突出作業(yè)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tǒng)作業(yè)形式單一枯燥,缺乏新穎性和趣味性,讀寫訓練量大,往往易使學生產(chǎn)生疲倦感,久而久之,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無法有效地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各種研究都已經(jīng)充分表明“興趣是最佳的學習推動力”,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將知識以生動、科學的方式展現(xiàn)給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此,教學中,教師在進行作業(yè)設計的時候,必須得有一個開闊的視野,改變傳統(tǒng)的作業(yè)設計觀念,促使當前語文作業(yè)設計更加具有情境性和主題性,給學生帶來一定的趣味性。例如,學習《雷雨》后,可以播放話劇《雷雨》,讓學生分角色模仿朗誦,或讓學生結合該戲劇中人物性格特征,選取場景,自編自演課本劇,進行角色表演。通過這樣的方式設置作業(yè),有效的避開了傳統(tǒng)式作業(yè)的枯燥性,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2、設計個性化作業(yè),促使學生個性發(fā)展
傳統(tǒng)教學的“一刀切”模式正在被新的教學策略所磨滅,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的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因此,在高中語文作業(yè)設計中,教師在充分考慮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應積極的從學生的個性入手,積極的設置適合學生個性發(fā)展的作業(yè),促使學生個性發(fā)展,提高教學效率。在個性化作業(yè)中,首先,教師要設計出內容開放的語文作業(yè),讓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作業(yè)的選擇。其次,作業(yè)的形式保持開放,即不一定非要是書面作業(yè),只要能幫助學生鞏固語文知識的健康形式都可以。再次,作業(yè)并不設置標準答案,實際的答案是富于開放性的,而不是過去那種非此即彼的封閉形式。最后,作業(yè)的評價方式要開放,進行多元化的綜合評價。只有這樣,打破傳統(tǒng)的作業(yè)設計模式,注重作業(yè)設計的多樣化、實踐化以及個性化,全方面的去培養(yǎng)學生,我們的教學效率才會不斷提高。
總結: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高中作業(yè)設計形式多樣,途徑多種。教學中,只要我們的作業(yè)布置與設計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真正做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注意作業(yè)布置的內容和方式,就能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真正發(fā)揮作業(yè)鞏固效果。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文物;文物保護;博物館;文博工作
我國作為一個有著優(yōu)秀文化的文明古國,其歷史積淀較為豐厚,對一些文物的保存也是非常完善的。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信息化時代已經(jīng)到來,對于歷史文物的保護個利用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對于文物的保護工作還存在著一些局限性,傳統(tǒng)的思維意識根深蒂固,這就對現(xiàn)如今的文物保護工作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應該提高對文物工作的認識觀念,用現(xiàn)代化的手段對其進行管理和利用。
1.文物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文物就是蘊含著一定的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等價值的東西。通過對文物價值的開發(fā),可以促進文物的生機和活力。文物不是與生俱來的,在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中,由于社會條件的不同,人們生活習慣各異,不同的時期產(chǎn)生了不同類型的文物。一般說來,存在的年代較為久遠,其價值越大,因為從這些文物中,可以探究出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況和歷史文化。對以后的歷史研究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一直以來,人們談及到文物都會聯(lián)想到一些古董、字畫、裝飾品等,知識從物的角度來對其進行認識。但是,所謂的文物,不僅能夠給人的視覺帶來一定的美感,在精神層面也會激勵著人。所以,要想做好文物的管理工作,必須從物質和精神雙重層面上加強認識。但是,文物又不是一成不變的,其價值隨著社會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文物的存在是人們進行對歷史的記憶以及人文情懷的體現(xiàn)過程。
2.文物的價值取向
對于文物價值的確定,主要取決于其所蘊含的信息以及人們的認識水平,更重要的是文物的社會功能的體現(xiàn)。這一點是很容易理解的?,F(xiàn)代社會的大環(huán)境是以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為主體,對于文物來說,也具有一定的價值和價格,但是文物的價值卻不以價格的變化而變化。其價值取決于多方面的因素。不同的社會背景下,文物的價值也有所不同。在對文物進行管理和分析的時候,要將其放置在固有的時代背景中。其承載的信息量是豐富的,包括人類能夠認知的各個方面,但是,有時由于人類的認識水平有限,對于一些有價值的文物信息無法從根本上認識,這樣文物的價值就受到了一定的損害。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必須將文物放到現(xiàn)如今的社會中來研究,才能進一步挖掘其現(xiàn)實意義。在此過程中就需要賦予文物一些現(xiàn)實的因素,做到古為今用。所以,在對文物和文博的管理中,不僅要對其進行保護,還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對其進行利用,這樣才能在保證文物價值的基礎上,服務于現(xiàn)代社會。
3.文物、博物館要兼并人文素質和思想政治教育
社會教育無疑是文物、博物院發(fā)揮展示功能,為社會大眾提供服務的重要方式,也是博物館的重要社會功能和現(xiàn)實使命。作為公益性文化事業(yè)單位,文物、博物館必須向社會提供有益公眾的文化產(chǎn)品,代表政府履行為公眾進行文博社會教育服務的責任,負有多方面的社會教育使命。在全社會都十分重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情況下,以博物館為主體的文博單位,在利用資源優(yōu)勢,開展政治理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網(wǎng)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和紅色旅游線路的開通,使得廣大青少年和社會公眾,能夠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各類文物、博物館是旅游與文博、休閑與學習、度假與教育的完美結合。在充分認識到文博事業(yè)在青少年政治、思想道德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的同時,要足夠重視其在傳播科學知識、陶冶個人情操、弘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培育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等方面潛移默化的作用。
4.免費開放不等于無償服務
在現(xiàn)如今的社會,有越來越多的文物博物館實行了免費開放的政策。人們往往會有一種誤解,認為免費開放就是無償服務。在一些文物展覽館中,要將優(yōu)秀的、具有一定社會價值的文物進行展覽,以增進人們的知識和認識水平,促進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但是,博物館的一些基礎設施和管理理念都應該得到改善,博物館在追求社會效益的同時也應該重視經(jīng)濟效益。文物展覽館的活動主要以公益活動為主,但是在市場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的今天,與市場經(jīng)濟相適應也是必然的趨勢所在。只有擁有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才能做到全方位的開放。保證博物館的長足發(fā)展。對此,博物館要采取一些合理可行的措施來取得一定的經(jīng)濟效益,既滿足人們的普遍需求,有為文物的展覽提供一定的條件。事實上,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改善,人們的財富積聚形態(tài)正在向文物藝術品收藏投資傾斜,人們的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水平正在提高,對文物藝術品的收藏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先富起來的那部分人的生活追求和投資理財熱點。這些都為文博單位開拓市場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機會。
5.博物館的辦館特色要與公眾文化和人文氣質結合
大凡博物館,無論是綜合的還是專業(yè)的,都有自已的個性或特色,這是每一家博物館自立于社會、生存于業(yè)界的基礎。專業(yè)或專題博物館的特色不言自明,而綜合性博物館的特色,要么以藏品的特色為取向,要么以所在城市為特色,或藝術的或人文的,或歷史的或文化的。事實上,綜合性博物館的特色可以由多方面來體現(xiàn)。一是藏品特色,典藏的文物雖然無所不包,但所有器物種類中品級最高的、數(shù)量最多的藏品,應是決定特色的首要因素。一個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往往就是它的立館基礎,辦館特色。二是地方特色,如地方風格的建筑,地方內容的展示,地域性鮮明的藏品。三是性質定位,是藝術的還是歷史的,是人文的還是科學的,都有自已的明確定位。四是經(jīng)營管理,雖然為公眾提供服務是所有博物館的普遍責職,但怎么服務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念和風格。在這里,除了內部管理外,有一個如何與所在城市的人文氣質相適應的問題。博物館要把文博資源通過特色展示作為文化產(chǎn)品提供給社會公眾,也要從所在城市的人文氣質出發(fā),轉變觀念,改善管理,開發(fā)出適銷對路的服務產(chǎn)品,滿足公眾的文化消費需求。
6.實現(xiàn)文物資源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的過度
隨著數(shù)字化信息技術和網(wǎng)絡傳播技術的發(fā)展,文物資源的數(shù)字化和網(wǎng)絡化傳播不僅成為現(xiàn)實可能,而且成為文博事業(yè)發(fā)展的大勢所趨,信息化、現(xiàn)代化的必由之路。數(shù)字化博物館可以彌補傳統(tǒng)博物館在功能上的許多局限,如展示時間空間從有限到無限,參觀路線可自由設定,展示藏品無須考慮光溫環(huán)境,殘損藏品可修復展現(xiàn),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因此,數(shù)字化博物館是信息時代傳統(tǒng)博物館自身發(fā)展的需要,也是社會信息網(wǎng)絡化的需要。在信息社會中,博物館也是信息公用事業(yè)的一部分,本身又擁有極為珍貴的文物寶庫,應充分利用數(shù)字化技術,利用無所不及的網(wǎng)絡傳播,加強典藏、研究、展示及教育等功能,強化文博知識傳播及社會教育功能,將文物資源信息傳送到世界各地,使所有公眾都能共享人類文化遺產(chǎn)的福澤。
7.總結
隨著社會的迅猛發(fā)展,做好文物和文博工作是現(xiàn)如今國家的一項重要工作。要打破傳統(tǒng)的文物文博的管理方式,避免一定的理解誤區(qū),才能使得我國的文物文博管理工作邁向一個新的臺階。希望文中提到的幾點思考能夠給相關的文物文博管理的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科]
【參考文獻】
[1]秦亞.淺淡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的幾點體會[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1(02).
篇4
關鍵詞:高三語文;教學工作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1)08-0-01
眾所周知,語文是最難以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的科目,其主觀性和拓展性都比較強,另外在高考試題中作文也占據(jù)了比較大的比分。而作文水平的高低更是長期累積的,甚至與語言天賦有關。那么在這種情況下,高三語文教學應該采取怎樣的方法,才能使學生有最大收益,盡可能地提高高考成績呢?
筆者認為,在高考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三語文教學惟有從務實基礎、適應形勢、提高學生信心、營造考試的氛圍等幾個方向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把握正確的學習方向。
一、務實基礎
高考語文試卷中有將近50%的基礎題目,50%的拓展題目。拓展題目與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水平、創(chuàng)新能力等有關,但基礎性題目往往都是高中學過的基本知識。在以“抓分”為目的的高考中,自然能抓到越多越好。通過對高考試題成分的分析,這一基礎性題目部分的分顯然是最好抓的。但高中語文知識龐雜繁多,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不丟基礎分呢?這就要求在教學中,將知識點梳理清楚,將基礎務實,以不變應萬變。
比如高三語文試卷選擇題的前兩道,考察易混字音和字形。教師可以將常考的字音和字形總結出來,并印發(fā)給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不定期地考察,以此加深學生的記憶,爭取不丟這個基礎分。
同時教師在教學中采取板塊教學的方式,將看似拓展的題型分成幾個基礎題型的板塊來講解,層層剖析,以一點蓋全面。比如古詩詞鑒賞部分,看似是主觀題,實際上也是基礎知識的疊加運用??梢詫⑦@個題型部分分成語言翻譯、思想內容、技巧、觀點態(tài)度等幾個板塊,分別教授這幾個板塊相關的基礎知識、答題技巧、基本術語等,最重要是要讓學生掌握一個整體的思考和答題思路。另外一個優(yōu)勢就是,古詩詞鑒賞部分采用該方法訓練好了,學生掌握的一些思路和技巧,能夠自覺運用到閱讀理解中去。
二、搜集高考信息,適應形勢
若想取得高考的成功,閉關鎖國也是不行的。教師應當認真研究當年的考試說明和考試大綱,并且研習歷年的高考試卷,把握命題規(guī)律、走向和基本特點,能將解題的基本思路提煉出來,再融匯到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要時刻掌握高考動向,搜集高考信息,給予學生正確的信息指引。
隨著科技的日益發(fā)展,教學器械的不斷改進,多媒體教學越來越多地應用到課堂上來。多媒體是集聽、看于一體的形象化教學方式,能沖擊學生的感官,增強學生的記憶力。能夠適應當年的形勢,快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成績。
三、提高學生信心
語文學科主觀性與積累性較強,一般在短時間內難以看出進步,很多學生誤以為自己努力了與沒有努力是一樣的結果,遂索性放棄,去抓別的學科了。語文教學向來也不怎么提倡題海戰(zhàn)術,尤其在高三這個特殊的時期,學生在別的科目眾多的題海試卷的壓力下,也很容易忽略語文的學習。久而久之,產(chǎn)生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學生語文成績越來越差。
首先,教師要更正學生的觀念,語文的好壞是與天分沒多大關系的,任何一項成就都是努力得來的,付出都是有回報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其次,要對本身就厭棄語文的學生進行因勢利導,讓他們明白語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和在日后工作生活中的作用。語言特別是母語,一直是一個人立于社會的根本,母語都學不好,將來又如何取得其他的成就。另外,語文歷來在高考中是第一科目,考的差將極大影響后面的科目,進而影響到整個高考成績,得不償失。最后,教師應當明白在高三這個特殊的時期,讓學生課外去復習語文是非常難以實現(xiàn)的,因此不必要留下太多的作業(yè),以免適得其反。
四、營造考試氛圍
隨著各種模擬考試的頻繁到來,考試的氣氛會越來越重,但有的學生卻產(chǎn)生了疲于奔命的感覺,厭惡感與疲倦感紛至沓來,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最后將考試變成了一種負擔和應付。教師應首先在這方面給予學生疏導勸慰,令學生擺正心態(tài)。但必要的考試也是很重要的,能夠讓學生提前適應考場的氛圍,就像是上戰(zhàn)場前的演練一樣。不斷提升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解題時間的拿捏。
在這一個環(huán)節(jié)上,考試后的試卷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否則考試只變成了當時的一種狀態(tài)測試,很快成了過眼云煙。在試卷分析中,教師能夠分析出哪些是學生已經(jīng)掌握牢固了的知識,不需要再反復教授;哪些是學生普遍薄弱的,要在課堂上重點加強講解和練習。有比較好的針對性和節(jié)約不必要的時間。同時,在試卷分析講解時加入考試時的答題策略和應注意的事項,有哪些易變題型,這些都是學生傾向于了解的,學生通過老師的講解,對自己的答案進行“對號入座”,能較快地提升成績。
孩子能夠成才,是每一個做父母的畢生心愿,同時也是身為老師的我們的迫切心愿,所謂“傳道授業(yè)解惑”,每一位老師都希望能做到這一點??偠灾?,在高三語文的教學上,教師應該做到對基礎知識的清楚梳理,幫助學生增強高考的自信心,營造一種考試的氛圍,幫助學生掌握一些解題能力和技巧,同時也應該多搜集高考信息,因勢利導,以最大的限度幫助學生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汪欣.淺談高三語文教學工作[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17).
[2]李平嶧.擺脫舊模式,進入新征程――高三語文教學之我見[J].商業(yè)文化(學術版),2010,(09).
[3]周海東.關于高三語文教學的反思[J].考試周刊,2010,(06).
篇5
Everyone has their own dreams, so do I. But my dream is not a lawyer, not a doctor, not actors, not even an industry. Perhaps my dream big people will find it ridiculous, but this is I have been looking for!
My dream is to want to have a folk life! I want it to become a beautiful painting, it not only should have bright color, also want to have dark color, I do not rule out the painting is part of the black, I will treasure these bleak colors! Isn't it, how about, a colorful painting, if not bleak, add color, how can it more prominent American? Life is like painting, painting the bright color represents life beautiful happy moments. Painting a bleak color represents life difficult, unpleasant time. Maybe you will think of having a beautiful road is not very smooth, but I don't think so. If a person lives flat then what is the meaning? Life is only decades, when I asked him to go to the last, every memories about fulfilling!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我也一樣。但是我的夢想不是律師,不是醫(yī)生,不是演員,甚至不是一種行業(yè)!我的夢想也許大人們會覺得可笑,但是,這是我一直追尋的!
我的夢想是想要自己有一個七彩的人生!我要它成為一幅美麗的畫,它不但要有鮮明的顏色,也要有暗淡的顏色,我不排除這幅畫有一部分的黑色,我反而會很珍惜這些暗淡的顏色!不是嗎,試問一下,一幅色彩鮮艷的畫,如果不加一點暗淡的顏色,又怎能更突出它的美呢?人生就象畫一樣,畫中鮮艷的顏色就代表著人生美麗快樂的時光。畫中暗淡的顏色就代表著人生遭遇困難,不愉快的時候。也許你會覺得擁有一條平坦美麗的路不是很好嗎,但我并不覺得。一個人如果一生平坦那有什么意思呢?人生只有短短幾十年,我要他走到最后時,每一個回憶都事充實的!
篇6
公文寫作是機關工作人員的基本功,是機關工作人員必須掌握的能力之一,如何進一步提升公文寫作能力,提高對各級黨委政府方針政策的貫徹執(zhí)行能力,是機關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表現(xiàn),更是機關工作人員適應形勢發(fā)展變化不斷開拓工作新局面的客觀要求。
首先,公文與機關工作人員密不可分。長期以來公文都是“政權”的重要工具,是機關工作人員履行公職的重要工具,機關工作人員只要開展工作,就必須與公文打交道,每一名機關工作人員在工作中都離不開公文,離不開公文寫作。機關工作人員的崗位繁多,職能也不少,綜合起來主要職責就是兩條,一是辦事,二是參謀,具體說來就是承上啟下,協(xié)調左右,聯(lián)系內外,傳遞信息,宣傳政策,服務大眾。要想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與服務質量,有一個重要的要求就是要把公文寫的精簡一些,寫作質量再高一些。
其次,公文寫作能力是機關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xiàn)。只要認真學習、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才能寫出好公文,公文寫作能力就能夠凸顯出機關工作人員政治素質;只要了解、提純、貫徹、運用好了領導意圖,公文寫作就能夠凸顯出機關工作人員的辦事、參謀能力;同時,只有熟悉本部門的職能、職位與職責,才能寫出好公文,公文寫作能力就能夠凸顯機關工作人員的業(yè)務水平;只要善于從工作實踐和調查研究中發(fā)現(xiàn)、歸納和創(chuàng)新出新的工作思路,寫出好的調研報告、工作規(guī)劃,公文寫作能力能夠凸顯機關工作人 - 1 -
員的創(chuàng)新能力。
既然公文寫作與機關工作人員密不可分,那么,如何進一步提升公文寫作能力呢,以本人十余年在工作中的一些體會,我認為,唯一的途徑也就是勤學苦練
一、要用心去寫,只有用心去寫才能把公文寫好。公文寫作既不容易,也不是高不可攀,說不容易,就是沒有堅持不懈的執(zhí)著追求,不下苦功夫,基本功不扎實,沒有一定的實踐積累,要寫好是不可能的,認為公文寫作沒有什么道道,恰恰說明還沒有入門。說不是高不可攀,就是只要正確對待困難,不斷學習,勤學苦練,把功夫下到了,保證會有好成果,而且成果與下功夫的程度成正比。機關工作人員都生活在“履行公職”的環(huán)境中,有的同志能寫出很好的信息、調研文章,有的則找不著素材;對同一項工作,有的寫出來被上級部門轉發(fā)了,有的則寫得平平淡淡,原因和差別就在于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文字的組織表達能力上,也就是用心或沒有用心、用心到什么程度的差異,在于自己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本職工作結合的悟性上。
二、要掌握公文寫作的技巧。公文作為宣布主張、傳達決策、交流情況、指導工作的重要工具,是用政策和真理來打動群眾的,機關工作人員應該充分運用好這一工具,為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和本地區(qū)、本部門的事業(yè)發(fā)展服好務。要掌握公文本質具有的政策性、真實性、實用性、條理性、直敘性、嚴肅性、程式性、說理性、簡明性等特征,按照《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的要求,公文寫作必須要做到“情況要確實,觀點要明確,文字要簡煉,條理要清楚,層次要分明,標點符號要正確,篇幅力求簡短”。
三、要依據(jù)工作需要儲存材料。機關工作人員由于所從事的具體工作性質不同,因而積累儲存材料的內容也有不同。儲存材料必須緊密結合工作實際,根據(jù)工作內容分類別分項目來進行,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儲用結合,以儲助用,以用促儲。一般材料的存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基礎性材料,就是一些通用材料,如黨的建設、干部隊伍建設、階段政治學習材料和所在單位、部門、地區(qū)的概況資料。②政策材料,要注重認真收閱上級的文件法規(guī),特別是一些政策法規(guī)性強的文件。③領導思想的積累,要注意積累上級部門與本部門領導同志對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看法,尤其是領導對某項工作的新提法、新要求等。④業(yè)務工作材料,注意積累本單位的基本情況統(tǒng)計數(shù)字,積累本單位、本行業(yè)的新成果、新動態(tài)資料。⑤語言材料,公文語言講究莊重、樸實、明白、準確和精煉,平時要注意閱讀和積累。⑥公文格式的匯集與儲備,就是將上級部門發(fā)的不同類型、文種的文件,收集成冊,供工作中參考。
四、要會舉一反三,一材多用。機關工作人員在工作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材料,這么多的材料不可能都寫到文章里去。首先,要選擇對路有用的材料,對路就是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適應領導關注的熱點、難點、疑點和焦點;有用就是要經(jīng)得起篩選,選跟得上形勢、適合口味的材料來寫。一般地說,要選擇時事倡導的材料,選擇真實而新鮮的材料和典型的材料,這樣的材料才能以少勝多,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其次,要精選角度,從公文寫作上說,一個材料可以使用的角度很多,公文寫作就要根據(jù)寫作目的,選擇一個最佳角度表現(xiàn)出來,這個角度就是要符合領導要求與撰文目的。一材多用,就是把寫成的工作信息、工作匯報報上級部門以后,改一下文體寫成新
聞可以投稿;寫了工作總結以后,可以修改寫成經(jīng)驗介紹,寫成工作通訊等;寫情況報告,可詳細梳理一下寫成調查報告等等。
五、要多寫多改,保證公文形式與內容的統(tǒng)一。第一,要把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作為“結合”的主攻方向,從某種角度上講,公文就是形勢的引導者,好多文件就是指導改革創(chuàng)新的,衡量一個干部的能力強不強、素質高不高,主要是看對新情況、新問題摸得透不透,抓得準不準,研究出的政策適當不適當。第二,要堅持邊工作邊寫作,公文寫作就是與工作緊密相連的,不管工作多忙,任務多重,都要堅持勤寫多練,第三,要把積極性與計劃性結合起來,使自己有個奮斗目標。修改的重點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看表達領導意圖是否準確全面,二是看是否符合政策法規(guī),三是看材料選用的是否符合主題,四是看文種、體式及結構是否規(guī)范、得當。確定了以上幾點以后再推敲語言表達方面、遣詞造句方面的問題??偲饋碚f,修改文章就是要顧及全文,從大處著手,把思想內容修改的完善妥貼,圍繞內容進行形式方面的精雕細刻,根據(jù)內容與形式相統(tǒng)一的要求進行修改。
篇7
【關鍵詞】 文明好市民的幾點思考
爭做文明好市民,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賦予的具體內容之一,也是廣大市民為之遵守、為之努力的主要方向。為此,我們要踴躍地踐行《市民公約》,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爭做文明好市民,展現(xiàn)文明市民的新風采。
一、要文明出行,不闖紅燈、 混道行駛
在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里,只有行駛在快車道上的車輛才有可能違反交通規(guī)則,而行人闖紅燈、橫穿馬路等不良行為似乎不在此例。其實“文明出行,不闖紅燈、 混道行駛”這句話不單是針對機動車而言,而主要是面向于行人和非機動車。為此,我們倡導文明出行,養(yǎng)成文明走路、文明乘車、文明行車的良好習慣,就是要自覺遵守交通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不闖紅燈,不亂穿馬路,不混道行駛,不翻越交通隔離設施;就是要糾正不文明的交通行為,按紅綠燈停走,按斑馬線通行,按秩序排隊乘坐公交車;就是積極地宣傳文明交通知識,營造車讓人、人讓車、車讓車、人讓人的文明出行環(huán)境,努力維護好各項交通規(guī)則;就是要樹立文明交通意識,經(jīng)常提醒家人、親戚、同事、朋友、鄰居,關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做文明交通的倡導者、實踐者和守護者。
二、要清潔衛(wèi)生,不亂扔垃圾、隨地吐痰
我國有一句至理名言,叫做“習慣成自然”。千百年來,人們始終認識不到亂扔垃圾、隨地吐痰這種惡習的嚴重性。有的市民習慣于走到哪里就吐到那里,走到哪里就扔到那里;有的市民習慣于把痰吐到路邊、草坪上、花壇里,有的市民習慣于把垃圾扔到門外、路邊、河里。殊不知你吐、我吐、大家吐,你扔、我扔、大家扔,便成了人們共同的壞習慣。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竟爭,說到底就是民族素質的竟爭。我們要通過開展“去掉生活陋習,當好文明使者”活動,強化不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的力度??梢詳喽ǎ粋€市民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必定會受人歡迎,得到別人的尊重、信任和愛戴。這個市民在家里一定會是個好家庭成員,在工作崗位上也一定會是個好公務員。進而言之,全縣人民如果都養(yǎng)成了好的習慣,那么我們寶應就一定會是個尊老愛幼、秩序井然、環(huán)境優(yōu)美的文明之縣。
三、要整齊有序,不亂搭亂建、亂停亂放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怎成方圓?”車輛亂停、攤點亂設,影響了城市的形象。這些不良現(xiàn)象一旦發(fā)生,出現(xiàn)亂搭亂建、亂停亂放,我們就要花上N個人力,花上N個小時才能處理完畢。這就加大了城市管理成本,從而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費。當然,我們在要求不亂搭亂建、亂停亂放的同時,還應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和為民解憂的決策。如對車輛管理,應合理規(guī)劃公共停車場。有些機關企事業(yè)單位邊角空地,以及社區(qū)空地,都可以建設一些公共停車場;利用現(xiàn)成的賓館、商場、廣場等停車場,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在新建社會公共場所設施時,預留停車場地,也可在賓館、商場、廣場等處設立地下停車場;因地制宜的在非主要街道周邊社區(qū)、便道路邊,可采取降低路牙板使之成為停車和人行兩不誤的路段。
四、要規(guī)范經(jīng)營,不亂設攤點、占道出店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眮y設攤點、占道出店經(jīng)營,一旦蠶食公共道路就會影響交通安全、妨礙城市道路的有效利用,給市民出行帶來不便,就會出現(xiàn)噪音嚴重超標、隨意堆放垃圾的現(xiàn)象。其排放的油煙、隨地亂倒的污水、亂丟的垃圾袋也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更有不文明的是少數(shù)食客在草坪、居民樓邊隨地大小便,導致臭氣熏天,污染城市環(huán)境,影響居民日常生活。路人為之尷尬,居民為之憤慨。因此,廣大市民要堅持規(guī)范經(jīng)營,不亂設攤點、占道出店。管理部門在具體實施中,應實行人性化執(zhí)法,為商販設定各類攤點,做到劃片管理,規(guī)范商販的經(jīng)營行為,著力破解“市容”的軟肋。
五、要愛護公物,不損毀綠化、損壞設施
篇8
【關鍵詞】農(nóng)村;初中生;作文
寫作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教師應重視并努力提高作文教學質量,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以提高。然而,當今中學生作文教學事實上面臨重重困難。筆者作為一名農(nóng)村初級中學語文教師,在自己的作文教學經(jīng)歷中發(fā)現(xiàn),在農(nóng)村初中生作文教學中既存在當今中學生寫作教學中的普遍問題,也有農(nóng)村學校初中生所面臨的特殊情況,這使得農(nóng)村初中生作文教學的形勢更復雜,任務更艱巨。下面,筆者將對農(nóng)村初中生作文教學提出幾點看法。
一、要擺脫急功近利的思想
不少教師與教育專家就初中生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及方法策略做過深入的研究和探討,普遍認為,在寫作教學中,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體驗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但在中考壓力下,學生們功課太多,無暇關注生活,體驗生活,也沒有時間整理思緒,對老師布置的作文練習、周記、隨筆等應付了事。甚至還有一些教師,為確保學生考出高分,還采取了不少功利的做法,最典型的就是將一些優(yōu)秀作文分門別類,讓學生死記硬背,以備不時之需。這些現(xiàn)象在農(nóng)村中學也普遍存在。
實際上,教師們應該認識到違背學習規(guī)律、急功近利的方式方法即使能夠在一時讓學生取得高分,卻不能從根本上讓學生成為一個善于感受生活、用文字抒感的人,當然也不可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至于學生功課多、時間少、忙于應付的問題,教師一方面要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讓學生在時間緊張的情況下仍然想寫;另一方面還要想辦法引導學生在緊張忙碌的學習中在平常處體會生活的樂趣,使學生有內容可寫。
二、要在作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
在農(nóng)村初中生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滲透思想情感教育。農(nóng)村中學生周一至周五都在學校埋頭讀書,周末往往都是待在家中幫忙干活,缺乏社會交往。而且,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務工,家中只有爺爺奶奶,有的是寄居在親戚家,有的甚至是獨自在家,缺乏與父母的情感交流。這類孩子不易表達自己的情感或因關愛缺失在性格上出現(xiàn)一些問題,這些都會在他們的作文中反映出來,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利用恰當?shù)姆绞綄W生進行引導,使作文教學不僅僅是教會學生用詞、寫句、表達,更要讓學生寫出能夠反映他們真實情感的、積極向上的好文章。這就要求教師既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從大方向上加以引導,又要在與學生的相處中,真心關心學生、幫助學生,對學生的思想情感產(chǎn)生積極正面的影響。
三、要讓學生開闊視野、拓展思維
教師在進行農(nóng)村初中生作文教學的同時,應想辦法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思維。農(nóng)村地區(qū)物質、經(jīng)濟條件比較落后,學校資源不足,學生家長在培養(yǎng)孩子方面主要分成兩類,一類家長對孩子的成績如何并不十分在意,只等孩子接受完義務教育再看能否繼續(xù)升學,如若不能就讓其趁早踏入社會掙錢謀生;另一類家長則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孩子的學習上,希望孩子能通過讀書改變命運,把孩子和教科書綁在一起。因此,在農(nóng)村地區(qū),孩子們往往缺乏開闊視野、拓展思維的機會,這也會制約孩子們寫作能力的提升。
教師應該意識到,作文課不應只是題目、范文加練習三步走了事,作文課應該是多種模式的。不過,由于學校每周的作文課一般只有兩節(jié),時間有限,教師還要動腦筋,將作文教學的準備或后續(xù)活動延伸到學生的課余生活中。其中,通過閱讀開闊視野、拓展思維是比較方便易行的方法,教師可以在班上成立圖書角、開展定期的閱讀活動,將閱讀和寫作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閱讀中開闊視野、拓展思維,然后通過寫作理清思緒、沉淀思想。教師還可以組織并參與學生的班會或課外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拓展思維,然后引導學生在寫作中得以繼續(xù)發(fā)揮。
四、要重視語文基本功的提升
農(nóng)村初中生的語文基本功相對薄弱,在寫作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錯別字、不準確的用詞和不太規(guī)范的句子等一些小問題,而我們的老師有時由于工作繁忙等的原因,對這些小問題不予理會,長此以往,對學生的寫作也會有礙作用。因此,教師在對學生的選題、立意及文章主體進行肯定的同時,也不應忘記在這些細枝末節(jié)上反復提點,只是要注意方法,既要合理利用時間、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又要使這些提點起作用。
綜上所述,農(nóng)村初中生作文教學既存在當今中學生寫作教學中的普遍問題,也有農(nóng)村學校初中生作文教學所面臨的特殊困難,處于教育第一線的教師們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進行有效的探索和嘗試,讓作文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明石.農(nóng)村初中生作文教學初探[J].中國教育科研論壇,2011(5).
[2]彭君.論農(nóng)村中學生作文教學如何走出困境[J].學知報(教師版),2012(34).
篇9
關鍵詞:語文學科 作業(yè)設計 以生為本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a)-0175-01
以往的語文作業(yè)都是非常枯燥的,形式單一,這樣的作業(yè)設計方法很難引起學生的積極性,從一定程度上會降低學生完成作業(yè)的效率。在如今新課改的背景下,對于語文作業(yè)該如何布置這一教學障礙一直困擾著很多教師?,F(xiàn)在的學生中普遍存在著不交作業(yè)、抄寫,的想象。另語文作業(yè)很難發(fā)揮其作用,更加日益成為學生每天回家后的負擔,不僅阻礙學生的發(fā)展與成長,也是教師教學中的一大“瓶頸”。到底是何原因造成的這種狀況呢?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認真反思與總結。
1 中職語文作業(yè)的傳統(tǒng)思想
目前中職語文作業(yè)設計受傳統(tǒng)作業(yè)觀的影響較大,很多老師仍將作業(yè)的功能定位在“知識的鞏固”與“技能的強化”上,在進行作業(yè)設計時,更多地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重視作業(yè)的短期功利價值,不能顧及長遠教育價值。機械重復,繁難編舊,單調封閉,學生成了做作業(yè)的工具。大部分學生只會等老師講解歸納,靠老師輔導、死記硬背條條框框、抄作業(yè)、抄參考書答案等。他們很少有機會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互相促進,不會提問題、不愿想問題,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作業(yè)失去了應有的教育功能,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2 新課改下的中職語文作業(yè)設計
2.1 作業(yè)設計要因材施教,分層布置
關于語文作業(yè)的設計,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語文學習與個體身心發(fā)展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關注每個學生的差異與不同層次需求,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有效地發(fā)揮學生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在設計語文作業(yè)的過程中要分層布置并設計出各種類型的語文作業(yè),比如,作業(yè)難度與作業(yè)量的分層和學生自主選擇作業(yè)三個方面,設計出適合每個學生自身情況的作業(yè),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作業(yè)中取得進步,在學生不僅能夠積極主動地完成作業(yè)的同時,還能從中獲得快樂、滿足與輕松的情感體驗。使每個學生都能提高語文的綜合素養(yǎng),從而取得全方面的發(fā)展。
比如,課文篇目需要學生背誦,教師就可以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按照每個學生的層次不同來要求他們。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逐段的背誦,或者是只讓他們背誦名句,從而展開分散性的記憶方法。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讓學生有所學也有所用。教師在布置這種作業(yè)時,一定要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從現(xiàn)實出發(fā)。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因人而異,對于那些寫作水平比較高的學生,在作業(yè)的布置當中,教師可以適量地提高作業(yè)難度,在不加干涉的情況下,讓學生們自由發(fā)揮寫作水平,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能力與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而相應的就是在寫作上缺乏興趣,沒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學生,針對這樣群體學生,教師要引導他們,從各方面打開學生的寫作思維,讓學生們開闊眼界,從不同角度出發(fā)展開寫作。對于部分學生在寫作方面無話可說、水平較低、甚至對寫作產(chǎn)生恐懼的學生而言,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更加地關注他們,激發(fā)這樣的學生,培養(yǎng)他們對寫作的興趣,教師可以引領他們關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捕捉生活中的小故事,讓他們的寫作源于生活、積累于生活。從而幫助學生擺脫無話可寫的局面。教師在設計作業(yè)分層布置時,要始終貫徹新課改的要求,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尊重每一位學生,要時時刻刻把學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2.2 聯(lián)系社會生活,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
陶行知先生對教育的理念領悟就是“社會即學?!保簿褪钦f,教育源于生活,生活又是為教育服務,這個理論更是告訴我們,對于教育的方法、材料、環(huán)境與工具都可以源自生活,生活為我們的教育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因此,應該在語文作業(yè)的設計中,樹立開放性的教育觀念,從傳統(tǒng)的作業(yè)設計中解放出來,將作業(yè)從固定的教材向生活延伸,讓學生在開放的環(huán)境中開闊眼界,引領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身邊的一切事物,提高語文的綜合運用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
設計輕松有趣的生活式作業(yè)。將學生的目光投向家庭,畢竟家庭是每個學生最熟悉、最親切的環(huán)境,那里記錄了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酸甜苦辣與喜怒哀樂,也是學生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教師將他們最重要部分中的每個良好素材都挖掘出來,并巧妙地設計語文作業(yè),這樣既能讓他們主動完成作業(yè),又能激發(fā)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另外,語文教師還可以設計豐富多彩的調查式作業(yè),將學生們引向社會,教師要意識到社會生活對學生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并巧妙的利用社會資源,來展開語文相關的學習活動,拓展學生的語文學習空間,體會語文作業(yè)帶給他們的價值與樂趣,讓學生們感覺到在生活中到處都可以學習語文,這樣既能夠豐富學生的閱歷,又能夠激起他們對社會實踐的重視。
2.3 注重綜合運用,培養(yǎng)綜合實踐能力
中職是開展職業(yè)教育的學校,老師在設計作業(yè)時應該千變萬化、不拘一格,避免相互重復。作業(yè)的布置形式要從多樣化和多角度出發(fā),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既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提高了語文學習熱情。同時,作業(yè)的設計還應與學生所學的不同專業(yè)相結合。對于不同專業(yè)的學生來說,語文能力是有一定差距的。比如說,像學習旅游或者是幼師專業(yè)的學生而言,他們側重的是口語交際能力;而像文秘這類專業(yè)就比較側重學生的寫作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老師在設計作業(yè)時對學生所學的不同專業(yè)系統(tǒng)的設計作業(yè),要體現(xiàn)靈活性??梢愿鶕?jù)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對語文教材做適當?shù)卣{整。對于作業(yè)的設計也要多樣化。老師積極地引領學生從生活的實踐中汲取營養(yǎng),領悟語文精髓,和語文帶給我們的樂趣,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知識,增強語文能力。老師要在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和完善教學方式,力爭讓學生在適合自己的作業(yè)中獲得輕松愉快的心理體驗并取得學習的進步。
3 結語
總之,語文作業(yè)的設計,要結合每位學生的具體情況做適當?shù)恼{整,保證能夠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的同時,學生能夠體驗生活,開闊視野,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實際能力。同時,在保證學生能夠獨立完成作業(yè)的條件下,給學生足夠的自主發(fā)展空間,幫助學生以全面的綜合實力走向社會。
參考文獻
[1] 李嬋婷.中職語文作業(yè)布置應與專業(yè)結合淺析[J].中等職業(yè)教育,2010(20):35-36.
篇10
一、作業(yè)觀念的更新
教師在進行作業(yè)設計時,要改變觀念,不再將作業(yè)窄化為檢驗學生語文知識掌握情況的唯一手段,而應該細思量巧設計,探究內容的開放與整合,強調過程的合作和實踐,承認學生在完成作業(yè)時是有差異的。注重形式的創(chuàng)新和趣味,更加貼切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同時認識到教師是作業(yè)活動的引導者,對學生的作業(yè)應及時給予肯定的評價。
二、語文作業(yè)的設計應以"興趣"為核心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興趣是人對客觀事物的選擇態(tài)度,是積極認識某種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就能全神貫注積極思維。有了興趣,就能克服困難探索科學的奧秘;有了興趣,學習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樂此不疲的享受;有了興趣,才有真正地參與。因此教師設計的作業(yè)可以靈活新穎,富有情趣,既符合兒童的心理年齡特征,又符合語文學科的特點。
如學了修改病句,可以設計趣味游戲題,讓學生成為"小醫(yī)生",給"病人"寫診斷書,開處方,動手術等。
三、語文作業(yè)設計應體現(xiàn)層次性
學生的學習能力先天有差異,有差異的學生做無差異的作業(yè)勢必造成基礎好的學生"吃不飽"而基礎差的學生又"吃不了"的現(xiàn)象;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受年齡差異的影響:一二年級的小學生實物感觀、形象思維強,卻難以理解事物抽象的本質。到三四年級,兒童的概括能力已有一定的發(fā)展,可以擺脫被感知的直觀物象,揭示事物一般的本質特征,到五年級才開始向更高水平發(fā)展。作業(yè)設計的層次化要從作業(yè)的難度和作業(yè)量的分層兩方面考慮。
四、語文作業(yè)設計的內容應體現(xiàn)綜合性
新課標告訴我們,語文學習要面向生活,"學以致用"是學習的根本目標,"語文的外延就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故教師在設計作業(yè)內容時應聯(lián)系生活實際,力求把課本上的語文轉換為學生生活中的語文,既要注意語文學科內聽說讀寫各種能力的綜合,也要注意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的交叉滲透。
五、作業(yè)形式的設計應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