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大海的文章范文
時間:2023-03-23 17:22: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描寫大海的文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最喜愛《大海夜色》這篇文章了。因為我喜歡大海,向往大海,但是卻從來無緣揭開大海神秘的面紗。有一日,我恰巧讀到了《大海夜色》這篇美文,我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小海鷗,在神奇的海洋世界上空自由地翱翔。
從結(jié)構(gòu)上看《大海夜色》的結(jié)構(gòu)十分嚴謹。首先它的動靜結(jié)合得非常好,譬如:遠處的碼頭燈火通明,向海的遠方伸展,像一條火龍在大海上翻滾,十分壯觀。這是動態(tài)描寫。黑黝黝的礁石連著海島,靜靜地屹立在遠處的海中。這是靜態(tài)描寫。動態(tài)和靜態(tài)的巧妙結(jié)合,襯托出大海的神秘迷人。
從遣詞造句上看,《大海夜色》不僅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還用了“嘩嘩”“沙沙”等響聲詞。文中貼切的形容詞,使的描寫惟妙惟肖。
篇2
《怒從黃河來》閱讀原文
①清瘦、蒼涼,即使是一棵,也在努力高舉著一團白亮亮的雪花,一路裹挾了黃河的怒氣——它們?nèi)缤紵陌谆鹧?,撕咬著,拼生赴死,奔向大?!诤渲校麄円豢镁o挨一棵,一朵雪花開在另一團雪花里,一種倔強生發(fā)出另一種倔強,一群群、一群群在黃河口站著,一言不發(fā)地站著,站成了一股股排山倒海的雪浪——看哪,那寒風中呼啦啦怒放的蘆花,那大批向東、大雪一樣咆哮的蘆葦蕩!
②蘆葦蕩的美,不只春夏時節(jié),更在于晚秋的蘆花。當所有的寒冷揮師南下,氣溫一天比一天涼,百花緩慢地謝了,謝到最后,只剩下一種花了。風起一剎那,全世界仿佛變成了一個雪的天堂,那么美,那么純,那么親!
③風,往風的漩渦中心刮,越刮越毒。我們的頭發(fā)和衣服被刮亂了,我們像一個個棋子似的,在船的甲板上彈跳不止。游船屬于中型船,有馬達,客艙可乘坐50人,頂上的一棚,為特殊加厚鋼板,聽說上頭是一處小型觀景臺。我們一路興奮著爬上去,看黃河入海。
④灘涂之上,野生的蘆葦蕩隨處冒出來,每一棵,都高舉著一種比雪花還白的花,不分東西南北地盛開著、怒放著,大風刮過,就像下大雪一樣。好家伙,一下子就是15萬公頃。尤其,在波濤洶涌的大海邊,數(shù)不盡的蘆花見證了黃河入海時那動人的一瞬:黃河水裹挾著大量黃色的泥沙奔騰向東,迎面沖向一排排隆隆作響的藍色海浪,藍色幾欲想要抱住黃色,黃色不停地向藍色發(fā)泄著怒火,一個勁拼命掙扎,直到漸漸失去了力量……在這個地方,大海把寬容留下了,黃河把野性留下了。蘆花的母性,這個時候也顯現(xiàn)出來了:她們,婷而不媚,挺而不屈,寒而不冷。
⑤船顛簸搖晃得厲害,站都站不穩(wěn),大風再那么一刮,誰都會擔心自己一不小心被風刮跑了。我牢牢抓住白色的鐵欄桿,迎著大風呼吸,和旁邊的朋友高聲說著話,但誰也聽不清誰在說些什么,只能借助眼神、手勢以及肢體許多的夸張動作,努力想告訴對方什么,想聽到對方的一些什么,哪怕是——哪怕一場徒勞。我們此行,是去看黃河入海的壯觀景象,感受一下大海的大和黃河的黃,可是,風多么大呀,黑蒙蒙、灰蒙蒙的水色之中,黑色和灰色倒成了主導,哪里有黃?哪里有藍呢?
⑥不,我分明看到了另一副壯烈的面孔,那是至死都在憤怒中煎熬、不甘、不屈的黃河!連大海都敢沖撞的黃河!那河道,那怒吼,那九曲十八彎,那退潮后的河底的龍脊,是鐵了心的牛,是犟了性的驢,使出了渾身上下的勁兒,一股股,一陣陣,一聲聲,一天天,一年年,后浪追趕著前浪,一股腦兒朝死里沖……沖!這充滿血性、義氣的一個字,是黃河的秉性,是中國人的秉性!
⑦船開始“噠噠噠”著調(diào)頭,回返,想必船老板看這鬼天氣也悻悻然,也只得無功而返。不過,很多游客卻盼望著好天氣能突然出現(xiàn),船老板回心轉(zhuǎn)意。雖一個個滿臉的遺憾,卻不肯下到船艙里去,想一想世上的事情,哪有那么多的奇跡發(fā)生呢?等了半晌,終究沒個什么結(jié)果,漸漸地,人群開始稀了,不似剛才那般肩擦肩、臉碰臉了,有人開始下去了,接下來是第二三四五個,直到我猛一抬頭,發(fā)現(xiàn)只剩下我們一行的五個人了。
⑧其中的一個朋友,穿西裝、打領(lǐng)帶、皮鞋賊亮,他拎了一部專業(yè)相機湊過來,也不說話,徑自盯著我的臉,5秒鐘,想從中尋找出一種遺憾的感覺來,因為他們都來自當?shù)?,只我一個外地人,外地人看不到入海的黃河,難道不遺憾得要死?不過很抱歉,他連哪怕一絲也沒有找出,后來自己偷偷藏起了自己尷尬的眼神,倉惶之間丟下我。
⑨其實,他不知道我此行的最大收獲——我看到了一條喝醉了酒的黃河、咽下血牙的黃河、發(fā)了怒的黃河、沖向大海的黃河!他更不知道,正是因了黃河這種野性,這種大氣磅礴的怒氣,繁衍出了一片片野性的蘆葦蕩,凝結(jié)成一個民族的血性……
⑩這一刻,我多想指著黃河口那么多野生的植物,把它們骨子里的東西一點一點講給他聽。從大河到大海,從一個烈女子般的蘆花到一個偉大的民族,這一路上,到處都在飄飛著蘆花大雪,為什么蘆花會如此不懼生死?為什么野生的力量會如此排山倒海、不可阻擋?答案只有一個:“怒從黃河來!”
《怒從黃河來》閱讀題目
15.通讀全文,并聯(lián)系標題和結(jié)尾段,說說作者寫了哪兩個方面的“怒”?(2分)
16.閱讀第⑤⑥⑧⑨自然段,簡要概括作者此行觀景的“遺憾”和“收獲”分別是什么?(4分)
17.按要求賞析下列句子。(4分)
(1)黃河水裹挾著大量黃色的泥沙奔騰向東,迎面沖向一排排隆隆作響的藍色海浪,藍色幾欲想要抱住黃色,黃色不停地向藍色發(fā)泄著怒火,一個勁拼命掙扎,直到漸漸失去了力量。(詞語錘煉)
(2)風起一剎那,全世界仿佛變成了一個雪的天堂,那么美,那么純,那么親!(修辭手法)
18.第③自然段畫線句用了什么手法描寫風?有什么作用?(2分)
19.聯(lián)系課文《黃河頌》,談談蘆花骨子里蘊含著我們民族怎樣的偉大精神?(4分)
《怒從黃河來》閱讀答案
15.蘆花之怒(1分);黃河之怒(1分)。
16.沒能看到黃河入海的壯觀景象(2分,關(guān)鍵詞“壯觀”);看到蘆花怒放、黃河怒吼的壯烈場面。(2分,關(guān)鍵詞“怒放”“怒吼”“壯烈”,答到其中一個關(guān)鍵詞即可給滿分。)
17.(1)示例:通過“裹挾”“奔騰”“沖向”“發(fā)泄”“掙扎”等動詞(1分),生動具體地展現(xiàn)了黃河水的野性力量,抒發(fā)了作者對黃河水的贊美之情(1分)。
(2)示例一: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1分),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蘆花怒放之美,抒發(fā)了作者對蘆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1分);
示例二: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1分),增強語勢,突出強調(diào)了蘆花怒放之美,抒發(fā)了作者對蘆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1分)。
篇3
每次拿起筆來,頭一件事憶起的就是海。我嫌太單調(diào)了,常常因此擱筆。
每次和朋友談話,談到風景,海波又侵進談話的岸線里。我嫌太單調(diào)了,常常因此默然,終于無語。
一夜和弟弟們在院子里乘涼,仰望天河,又談到海。我想索性今夜徹底的談一談海,看詞鋒到何時為止,聯(lián)想到何處為極。
我們說的海潮、海風、海舟……最后便談到海的女神。
涵說,“假如有位海的女神,她一定是‘艷如桃李、冷若冰霜’的?!蔽也挥X笑問,“這話怎講!”
涵也笑道,“你看云霞的海上,何等明媚;風雨的海上,又是何等的陰沉!”
杰兩手抱膝凝聽著,這時便運用他最豐富的想象力,指點著說:“她……她住在燈塔的島上,海霞是她的扇旗,海島是她的侍從;夜里她曳著白衣藍裳,頭上插著新月的梳子,胸前掛著明星的瓔珞;翩翩地飛行于海波之上……”
楫忙問,“大風的時候呢?”杰道:“她駕著風車,狂飆疾轉(zhuǎn)的在怒濤上驅(qū)走;她的長袖拂沒了許多帆舟。下雨的時候,便是她憂愁了,落淚了,大海上一切都低頭靜默著。黃昏的時候,霞光燦然,便是她回波電笑,云發(fā)飄揚,豐神輕柔而瀟灑……”
這一番話,帶著畫意,又是詩情,使我神往,使我微笑。
楫只在小椅子上,挨著我坐著,我撫著他問,“你的話必是更好了,說出來讓我們聽聽!”他本靜靜地聽著,至此便抱著我的臂兒,笑道,“海太大了,我太小了,我不會說?!?/p>
我肅然――涵用折扇輕輕地擊他的手,笑說,“好一個小哲學家!”
涵道:“姊姊,該你說一說了?!蔽业?,“好的都讓你們說盡了――我只希望我們都像海!”
杰笑道,“我們不配做女神。也不要‘艷如桃李,冷若冰霜’的?!?/p>
他們都笑了――我也笑說,“不是說做女神,我希望我們都做個‘?;那嗄?。像涵說的,海是溫柔而沉靜。杰說的,海是超絕而威嚴。楫說的更好了,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虛懷,也是廣博……”
我的話太泛味了,楫的頭漸漸地從我的臂上垂下去,我扶住了,回身輕輕地將他放在竹榻上。
涵忽然說:“也許是我看的書太少了,中國的詩里,詠海的真是不多,可惜這么一個古國,上下數(shù)千年,竟沒有一個‘?;脑娙?”
從詩人上,他們的談鋒便轉(zhuǎn)移到別處去了――我只默默地守著楫坐著,剛才的那些話,只在我心中,反復的尋味――思想。
(作者:冰心)
[訓練設計]
1.文章開篇,作者從創(chuàng)作的事以及與朋友談風景的事寫起,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好幾處寫到“我”和弟弟們的笑,從中可以看出這是一群什么樣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楫說“海太大了,我太小了,我不會說”,作者這樣寫,有什么深刻的內(nèi)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概括海的性格與品德。(不超過20個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采用了什么手法來寫?文章主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作者嫌海太單調(diào)了,因而擱筆,因而無語,其作用是:①直接引出“?!边@一話題;②采用先抑后揚的手法來寫,為下文描寫海的豐采作鋪墊。
2.(1)這是一群天真、樸實、單純、熱愛生活的人。(2)①說明了大海的神秘與廣博;②對海的敬畏;③符合楫的年齡特點和口吻,表現(xiàn)了小孩子的天真。
篇4
一、美景沉醉,營造氛圍
閱讀唯有沉浸在文本的氛圍中,才能從精神上融入文本世界,達到調(diào)動學生情感的目的,使學生與作者的情感交融,為探究文本、剖析作者的情感創(chuàng)造外部環(huán)境。教學《煙臺的?!愤@篇課文時,教師可通過整合教學資源,在課堂上為學生呈現(xiàn)出美輪美奐的景色,便于學生形成感官體驗。
在教學中,多媒體課件是營造課堂氛圍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其強烈的代入感可快速引導學生融入文本氛圍。多媒體課件的播放可采取圖片切換的方式,但圖片的選擇與制作則需要精心安排。
教師首先要向?qū)W生介紹地理位置,由太平洋到東海,再到煙臺的海,逐漸引入煙臺這座城市的自然環(huán)境,引導學生觀察海景,使學生從感官上對煙臺的海形成認知。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學生逐漸熟悉煙臺的海,并從文中提煉作者的描寫順序,也就是文章的框架。其次在課堂教學中增加背景音樂。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類不僅僅具有卓越的視覺記憶能力,還具有良好的聽覺記憶能力。教學實踐證明,聲音有助于記憶。在課堂教學中,背景音樂是營造課堂氛圍的重要手段。音樂可模仿海浪的聲音,使學生有如步入海濱之感。教師可先進行心理暗示,隨后讓學生朗誦,加深學生內(nèi)心的感受。比如在這篇課文中,除海浪聲外,教師還可加入煙臺港口輪船的汽笛聲、起錨聲以及海鷗的叫聲等,渲染海濱的氣氛,使課堂充滿情趣。
二、人海相依,解讀特色
在文本解讀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大意,剖析作者的寫作意圖,更要引導學生探究文本的寫作特色和深層寓意,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為寫作打下基礎(chǔ)。在課文中,除了了解作者按一年四季的時間順序來描寫煙臺的海景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剖析各段描寫的文學特色,了解作者所表現(xiàn)的人與海相依的深層寓意。
文章第二段至第五段分別描寫了煙臺海景的四季變化,同時描寫了以海為生的煙臺人面對四季變化的不同表現(xiàn)。教師可引導學生在課文中按不同季節(jié)分別標出描寫“?!迸c“人”的句子,通過這些句子列出提綱,以此來分析文章的寫作特色。如春天,大海是活潑的,漁民不違時節(jié),辛勤播種養(yǎng)殖的種子;夏天,大海是寧靜的,游人們享受著夏日涼爽的煙臺和平靜的海景;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大海呈現(xiàn)出高遠的景象,漁民們再次忙碌起來,為收獲而捕食;冬季,大海是凝重的,而人們不畏嚴寒,觀賞冬天的獨特海景。
隨后,教師引導學生結(jié)合課件中的圖片和課文所描寫的海景,談一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個季節(jié)的海景,并說出自己的感受。這樣提問可促使學生思考、回憶課文內(nèi)容,同時迅速組織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作者著墨最多的部分是對冬日海景的描寫,但學生的個人喜好有所不同,答案也不盡相同。教師在總結(jié)發(fā)言時,要引導學生觀察冬日海景,包括課件中的圖片和文章中的文字描寫,以加深學生的記憶。
三、能力展示,拓展閱讀
學習語文知識最重要的是內(nèi)化與外顯。內(nèi)化即對閱讀信息的理解、剖析,使其融入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中。外顯則是對已掌握知識的運用,也就是達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的效果。能力訓練與拓展閱讀是知識內(nèi)化外顯過程中兩項重要的內(nèi)容。能力訓練從實踐入手,在提升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能力。而拓展閱讀則是對課文閱讀的豐富,也是學生鍛煉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徑。
在這篇課文中,為了加深學生對文章詞匯的記憶,以及對寫作方法和修飾方法的體會,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課堂演說活動,以“導游”這一熟悉的生活情境為形式,增加課堂教學情趣。學生在熟悉課文內(nèi)容、掌握重點詞匯的基礎(chǔ)上,扮演“導游”的角色,結(jié)合多媒體課件中的圖片,向扮演游客的同學介紹煙臺海景的四季變化,在不知不覺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提高了知識的內(nèi)化與外顯效率。
另外,在寫景課文的解讀中,拓展閱讀可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景物描寫方法。在這篇課文中,教師可篩選一些內(nèi)容相關(guān)或是描寫方法相近的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這樣,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既可參照課文的解讀方法,又可在解讀中實現(xiàn)描寫方法、修辭方法的對比,提高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
篇5
夜,恐懼,漆黑一片。
微弱的燭光下,一對老兩口瑟瑟地坐在床沿。兒子出海打魚了,白天風和日麗,本是個出海的好日子??芍钡浆F(xiàn)在仍不見兒子歸來,他二十歲出頭的年紀,之前出海還從未遇到過這樣的天氣。老兩口誰都沒有說話,屋里的空氣悶得使人窒息。老漢坐在床上,雙眼緊緊盯著正在燃燒的那半截蠟燭,眉毛在前額擰成一個疙瘩;老婦人斜倚在老漢身旁,一只手微微顫抖著,不時擦去額頭沁出的絲絲冷汗,另一只手則緊緊攥著老伴,她瞪著眼睛,眼神空洞,面無表情。時間在慢慢前進,老兩口竭力從風聲、雨聲、海浪聲混雜的聲音里,辨出類似腳步的聲音,然后迅速把耳朵貼在門上,許久,才又失望地回到床邊。
沉默,等待,絕望。
一個星期過去了,等待已經(jīng)變得毫無意義。兒子是老兩口唯一的指望,原本幸福安樂的家庭在短短七天中徹底瓦解。老婦人瘋了,經(jīng)常失神地時哭時笑,唯一沒忘的是口中不停地念叨著兒子的名字,不久就過世了。老漢沒有哭,仿佛淚已經(jīng)流盡,再也沒力氣哭了。但他總有一種感覺,似乎兒子并沒有離開,總有一天,會再回來的。
十年,匆匆,漫長。
三千多個日夜無情地染白了老漢的髯須,卻怎樣也抹不去老漢心中的信念――兒子,你一定會回來!
于是,老漢每天都出海,并不帶漁網(wǎng),只是把漁船劃得很遠,向海的另一端眺望,盼望著奇跡的出現(xiàn)。幸運的是,這十年里再沒發(fā)生過那樣可怕的災難,老漢很滿足。
“十年前的今天,兒子離開了我們?!崩蠞h站在那條簡陋的破船上想著,“不!”他立刻反駁了自己的想法,“他還在,是的,還在!從不曾離開!”老漢竭力說服自己,他甚至明白自己的想法是在自欺欺人,可他樂意這樣。
一個巨浪翻滾著襲來,重重砸在漁船上。冰冷的海水把老漢激醒。一轉(zhuǎn)眼,烏云蔽日,還沒給人喘息的機會,一個閃電又把一切映得慘白。憑經(jīng)驗,老漢知道自己過不了這關(guān)了,因為他已經(jīng)又把船劃到了海的深處。
老漢微微合上眼睛,等候死神的降臨。海水與雨水混在一起,擊打得小船左搖右擺,孤單的小船像一片飄零的枯葉,顯得那樣凄慘無助。
終于,一個將近十米高的巨浪裹起漁船,沉入海底。老漢流下了最后一滴眼淚,淚滴中映出兒子燦爛的笑臉……
海的另一端,一座富饒的島嶼,那里正在舉行一場盛大的婚禮。新郎新娘攜手走來,臉上洋溢著無比的幸福。老漢沒有等來的奇跡出現(xiàn)了,幸福的新郎正是他十年前遇難的兒子,可他竟奇跡般活了下來,今天迎娶富商的女兒。海邊停泊著一艘豪華游輪,一艘滿可以駛向海的另一端的游輪――是供他們出海游玩的。
海的兩端,一座天平。
一邊沉甸甸,一邊空蕩蕩。
(指導教師徐愛麗)
【細細品味】
開篇交代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環(huán)境,為后面情節(jié)的展開作了鋪墊。
通過神態(tài)描寫、動態(tài)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將兩位老人等待、盼望兒子回歸,進而焦急、失望、絕望的心情描寫得淋漓盡致。
為后面老漢十年不斷尋找兒子張本,同時也為結(jié)尾兒子并沒有去世埋下了伏筆。
頑強的信念,執(zhí)著的行動,悲劇的結(jié)局,老漢的行為與后面兒子的行為形成強烈的反差。
盡管前面有鋪墊,但結(jié)局仍然出人意料,兒子的幸福結(jié)局與兩位老人的悲慘結(jié)局形成對比,加重了故事的悲劇性。
緊扣題目,點明題旨,天平兩端形成鮮明的對照。
篇6
在作文時,我們就完全可以利用事物間各種映襯關(guān)系來加強具體的表達效果,這種以其它人物、事物、情景來襯托主要描寫的人物、事物、情景的表達手法叫做“襯托渲染法”。
正襯渲染
俗話說:紅花雖好,還要綠葉扶持,用美的或丑的事物來襯托更美或更丑的事物,就是正襯。如《桂林山水》中,為了烘托桂林水美,而用大海、西湖正襯,寫道:“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欣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有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同樣,描寫桂林山的奇特也采用同法,“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大海的壯美、西湖的優(yōu)美、泰山的雄偉、香山的奇麗是人所共知的名山名水,可在作者筆下似不如桂林山水美有一襯,使讀者更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感。
反襯渲染
篇7
鄧肯是20世紀美國最偉大的女性之一,是世界著名舞蹈家,現(xiàn)代舞蹈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也是婦女解放的先驅(qū)。她本人個性十分鮮明,生活經(jīng)歷富有傳奇色彩。
鄧肯的現(xiàn)代舞一向被看成是對西方舞蹈傳統(tǒng)的叛逆。但這并不意味著她的舞蹈是傳統(tǒng)文化的斷裂。恰恰相反,鄧肯的現(xiàn)代舞正是在融會、消納了西方舞蹈文明結(jié)晶的基礎(chǔ)上才創(chuàng)建起來的。在這個過程中,古希臘文化對她的影響尤其突出。古希臘藝術(shù)的自然、樸實曾是她對抗僵化的經(jīng)典芭蕾舞程式的有力武器?!哆h行希臘》便記錄了古希臘文化對她的強烈吸引和深刻影響。
《遠行希臘》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從開頭到“加上城里的許多百姓都想來瞧瞧我們”,講述自布林迪希港至卡瓦薩拉斯之行的見聞及感想。第二部分,自“我們天一亮即啟程離開”到“在小輪船的甲板上看著這座城市漸漸變模糊、遙遠,而我們開始航向帕特拉”,講述自卡瓦薩拉斯至帕特拉之行的見聞及感慨。第三部分,為余下的段落,講述自帕特拉至雅典之行的見聞與審美感受。
古希臘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頭,古希臘的文明成就一向被西方傳統(tǒng)視為至高無上的典范。鄧肯遠游希臘,目的是“朝圣”,也就是到西方文明的起源地,去與西方文化傳統(tǒng)的經(jīng)典做一次“親密接觸”。這并不是獵奇,也不是單純的懷舊,而是去追隨她一直追求著的藝術(shù)與美的理想,追尋藝術(shù)與美的永恒的秘密的答案。
鄧肯的希臘之行是在對古希臘文化的熟悉和向往的背景下展開的。這使得她對整個旅程的描述充斥著一種熱烈的情緒:不厭其煩的贊美,天馬行空的想像,一發(fā)而不可收拾的抒情……文章的結(jié)構(gòu)因此看來有些散漫,猶如她的舞蹈,雖然在整個舞臺旋轉(zhuǎn),但“舞散神不散”,始終不離開作者的情感這個“神”——她的率真、浪漫、熱烈,貫穿始終。
本文的寫作特點非常突出,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雙線索結(jié)構(gòu),立體而清晰
這篇文章實際有兩條線索,一條是鄧肯實際的旅行線路,另一條是她的回憶以及想像。這樣,不同的時空就交織在這篇文章中,形成一個立體的復式結(jié)構(gòu)。另外,文中還穿插了大量的詩歌,這對所描繪的事物起到了補充說明的作用,并且賦予了文章一個濃厚的文化背景,進一步揭示了作者的旅行的宗旨。
本文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從開頭到“加上城里的許多百姓都想來瞧瞧我們”,講述自布林迪希港至卡瓦薩拉斯之行的見聞及感想。第二部分,自“我們天一亮即啟程離開”到“在小輪船的甲板上看著這座城市漸漸變模糊、遙遠,而我們開始航向帕特拉”,講述自卡瓦薩拉斯至帕特拉之行的見聞及感慨。第三部分,為余下的段落,講述自帕特拉至雅典之行的見聞與審美感受。
二、重細節(jié)描寫,生動而真實
在傳記P86倒數(shù)第一個自然段,鄧肯描寫眾人去往亞格林永的途中這樣寫道:“我們的步伐輕快,健步如飛,在馬車前蹦蹦跳跳,快樂地叫著、唱著?!边@處細節(jié)描寫,通過一連串的短句,表現(xiàn)了鄧肯的熱情,看到希臘美麗景色而感到激動、快樂的心情。
在傳記P87第五自然段這樣寫道:“雖然已經(jīng)精疲力竭,但是卻散發(fā)出世俗之人不常有的那種喜悅光芒?!编嚳贤ㄟ^把”我”與”世俗之人”感情上的對比這一細節(jié),突出了”我”對古希臘文明的崇拜之心。
還有其他的細節(jié)描寫,如到亞斯普羅斯塔瑪斯河中“受洗”,堅持乘坐小漁船航行愛奧尼亞海,手持桂樹枝條引領(lǐng)馬車前行,稱難喝的松香酒“香醇極了”。
這些細節(jié)描寫都具有很強的感染力。通過這些細節(jié)描寫,可看出鄧肯的希臘之行充滿了熱烈的情感。反映出鄧肯熱烈、浪漫、追求自由的性格。
三、引詩歌典故,神奇而爛漫
如傳記P84最后一段引用拜倫的詩——引用詩文,使傳記增添了濃厚的文學色彩。表現(xiàn)了鄧肯熱愛自由戀愛,倡導和平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
再如傳記P85引用《荷馬史詩》的《奧德賽》中關(guān)于大海的描述,借以表現(xiàn)希臘大海的神奇。表現(xiàn)作者善于幻想,率真,爛漫的性格特點。
鄧肯的舞蹈有如下特點,但又似乎總沒有離開詩歌:
l.從詩歌中汲取靈感,美國詩人惠特曼的詩啟發(fā)她去創(chuàng)造一種不帶有絲毫狐步舞或查爾斯頓影子的美國式的舞蹈,這種舞蹈充滿和諧、積極向上的精神,是一種腳踩巔峰、手伸太平洋、頭頂藍天的自由舞蹈:
2.舞蹈節(jié)奏講求大海波浪式的線條,她從自然界的水、風、植物、生物中捕捉舞蹈表現(xiàn)的素村,尋找能夠表現(xiàn)生命的力量,講究動作的健康、崇高、從容和自在。
3.隨著詩歌、隨著音樂、隨著自己心靈節(jié)奏去舞蹈。
篇8
那么怎樣才能盡快實現(xiàn)這一轉(zhuǎn)變呢?筆者認為,教師首先應把鮮活具體作為記敘文寫作教學的基本要求。因為只有鮮活具體地寫人敘事、寫景狀物,才能強烈地感染讀者。而要將人、事、物的狀態(tài)或過程鮮活具體地描繪出來,則需要綜合運用記敘與描寫等多種表達方式。尤其是記敘與描寫的結(jié)合運用,可使記敘文中所寫之人、所敘之事鮮活具體。
在記敘文教學時,落實“鮮活具體”這一記敘文的基本要求,應特別注意以下三點:
一、寫人,讓人物生動活潑。
人只要活著,總要動的,看在我們眼里的外貌也不會像照片上那樣靜止。我們在寫外貌時,把人的眉眼、神態(tài)和動態(tài)寫出來,人物形象才更加鮮明生動。如我的學生是這樣描述他可愛的妹妹的:“倩倩不到兩歲,胖墩墩的,紅撲撲的小臉蛋上,一對水靈靈的大眼睛老是眨呀眨的,像兩顆閃爍的星星;一對朝天小辮上,拴著粉紅色的發(fā)帶,一動起來就一顛一顛的,像兩只飛舞的蝴蝶;一張小嘴紅嘟嘟的,一笑兩邊還會出現(xiàn)兩個小酒窩呢。倩倩好可愛呀?!边@段描寫中的小倩倩,像在我們眼前活蹦亂跳的孩子,而不再是一張靜止的照片了。我們在描寫人物外貌時,不僅要突出在靜止狀態(tài)下人物的樣子,也要努力表現(xiàn)人物在做動作時的變化,這樣更能抓住人物的特征,讓讀者了解人物的性格。
二、敘事,讓事件起伏曲折。
敘事作文要善于安排情節(jié),使情節(jié)有變化,生動而吸引人。說得具體一點,就是不能讓情節(jié)順順當當、平平靜靜,而是要讓情節(jié)起起伏伏,最好能有“好戲”看。如我曾指導的學生劉斌以“趕走饞蟲”為題作文的片段:
“‘今天買什么吃呢?’我一睜開眼睛,饞蟲就從喉嚨里鉆了上來。牛肉干的味道不錯,就是貴了點,光從早飯錢中省些下來,還不夠……我便借口給災區(qū)捐款向爸爸要了10元錢。心想,今天可以吃個痛快了!”
“‘丁零零!’這節(jié)是班會。老師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大字:‘零花錢花在哪兒?’要求同學們談談零花錢是怎么花的?!职置刻旖o我2元零花錢,我把它們存下來訂書報!’班長一說完,大家就報以熱烈的掌聲?!野蚜慊ㄥX都放進儲蓄罐里,到時候捐給災區(qū)?!蠋熉牭脻M臉笑容:‘都是好孩子!你們做得很好!劉斌,你上來說說?!抑缓镁帲骸康叫瞧谔?,我就去看望軍屬王奶奶,用零花錢給她買豆腐、包子、蛋糕……’同學們都用敬佩的目光看著我。老師滿意地望著我,又對大家說:‘這個星期天,我們和他一起去看王奶奶,好嗎?’”
這篇習作寫的事情其實很簡單,可是小作者卻非常善于安排情節(jié),制造出“曲折”。先是“我”為貪吃零食,撒謊騙了爸爸10元錢,誰知班會課討論的正好就是“零花錢花在哪兒”,讀到這兒,我們就知道下面有好戲看了。果然,在同學們的精彩發(fā)言后,老師居然點將點到了“我”,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而“我”呢,情急之中,不得已撒了謊??衫蠋熡猪標浦郏栒偃嗤瑢W去看望“我”虛構(gòu)的“軍屬王奶奶”。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好戲就要達到了。至于事情的結(jié)尾,我們可以想象出來。
在這個片段中,造成情節(jié)曲折的主要原因是有“好戲”。什么是“戲”呢?就是“沖突”,一方這樣想,而另一方卻那樣想;一方不希望這樣,而另一方卻偏要這樣。具體地說,就是雙方的想法、意愿很不一致,南轅北轍。就好比壺里的水,還沒有燒開,就要提起來使用,顯然不符合“壺”和“水”的意愿。同學們在記事的時候,可以嘗試這樣做,讓事情中有好看的“戲”,這樣會讓作文生動并有吸引力。
三、寫場景,讓場景動靜結(jié)合。
篇9
1、滄海桑田:桑田:農(nóng)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化很大。
2、風平浪靜:指沒有風浪。比喻平靜無事。
3、河清海竭:黃河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難得遇到的事情。
4、海晏河澄:晏:平靜;河:黃河;澄:清澈。黃河水清,大海波平浪靜。比喻天下太平。
5、九洲四海:九洲:指中國;四海:古人認為,中國九州之久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此指中國以外的地方。指中國及四周以外的地方。
6、東洋大海:東洋:東邊的大海。泛指無邊無際的大海。
7、海納百川:納:容納,包容。大??梢匀莸孟鲁砂偕锨l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東西非常廣泛,而且數(shù)量很大。
8、東海逝波:東逝大海的波濤。比喻大勢已去,無法挽回。
9、海晏河清:晏:平靜。黃河水清了,大海沒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10、摧山攪海:摧:毀壞;攪:攪動。摧毀高山,攪動大海。形容神通極大,聲勢嚇人。
11、河清海晏:河:黃河;晏:平靜。黃河水清了,大海沒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12、跨山壓海:跨過高山,接近大海。喻勢力擴展。
13、浩如煙海:浩:廣大;煙海:茫茫大海。形容典籍、圖書等極為豐富。
14、大海一針:在大海里撈一根針。比喻無從尋覓。
15、渤澥桑田:渤澥,渤海的古稱。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猶滄海桑田。比喻世化巨大。
16、航海梯山:渡過大海,攀越高山。指經(jīng)歷艱遠的路程。
17、大海撈針:在大海里撈一根針。比喻極難找到。
18、桑田碧海: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化很大。同“桑田滄?!薄?/p>
19、移山倒海:搬動大山,翻倒大海。比喻人類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和雄偉氣概。
20、曾經(jīng)滄海: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滄海:大海。比喻曾經(jīng)見過大世面,不把平常事物放在眼里。
21、蠡測管窺:蠡:瓢;管:竹管;窺:人小孔縫隙里觀看。用瓢來量大海,從竹管的小孔看天空。比喻見識片面狹窄,看不到事物的整體。
22、法海無邊:佛教中比喻佛法廣大如大海,無邊無際。
23、拔山超海:拔起高山,超越大海。比喻力量極大。
24、填海移山:把山移開填入大海之中。指仙術(shù)法力廣大。比喻決心極大。
25、洶涌澎湃:洶涌:洪水猛烈上涌的樣子;澎湃:波浪互相撞擊。形容聲勢浩大,不可阻擋。
26、山容海納:形容胸懷寬廣,能象山谷和大海一樣容物。
27、涉海登山:渡過大海,攀登高山。形容旅程的艱苦,也形容行程連綿不斷。亦作“涉水登山”。
28、驚濤駭浪:濤:大波浪;駭:使驚怕。洶涌嚇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huán)境或尖銳激烈的斗爭。
29、移山填海:移動山岳,填平大海。指仙術(shù)法力高超。現(xiàn)多比喻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偉大力量和氣魄。
30、波濤洶涌:洶涌:水勢騰涌的樣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31、移山跨海:移動山岳,跨越大海。比喻力量巨大。
32、滄海一粟:粟:谷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33、陸海潘江:陸:晉朝陸機;潘:晉朝潘岳。陸機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長江。比喻學識淵博,才華橫溢的人。
34、河涸海干:河流干涸,大海枯竭。比喻窮盡、徹底,不留余地。
35、百川歸海:川:江河。許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勢所趨或眾望所歸。也比喻許多分散的事物匯集到一個地方。
36、波瀾壯闊:原形容水面遼闊?,F(xiàn)比喻聲勢雄壯或規(guī)模巨大。
37、河目??冢汉幽浚盒螤钕窈右粯拥难劬?,上下眼眶平而長;??冢合翊蠛R粯拥淖?,又大又深。比喻相貌非凡。
38、滄海遺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遺漏。比喻埋沒人才或被埋沒的人才。
39、海闊天空:象大海一樣遼闊,象天空一樣無邊無際。形容大自然的廣闊。比喻言談議論等漫無邊際,沒有中心。
40、桑田滄海:桑田:農(nóng)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化很大。
41、百川之主:百川:江河。所有江河最終都流歸大海,用以稱大海。
42、眾川赴海:眾多的河流都奔赴大海。比喻眾多的力量匯集在一起。
43、排山倒海:推開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強盛,聲勢浩大。
44、倒海移山:倒:顛倒,翻轉(zhuǎn)。翻轉(zhuǎn)大海,移動山岳。指氣勢或力量洪大。
45、歸之若水:歸附好似流水之匯流大海。比喻人心所向。
46、憑山負海:憑:依靠;負:背倚。依憑山巒,背倚大海。形容十分優(yōu)越的地理條件。
47、侯門似海:王公貴族的門庭像大海那樣深遂。舊時豪門貴族、官府的門禁森嚴,一般人不能輕易進入。也比喻舊時相識的人,后因地位懸殊而疏遠。
48、海岳高深:海:大海;岳:高山。像大海一樣深,像山岳那樣高。
49、浩若煙海:浩:廣大,眾多;煙海:茫茫大海。指廣大繁多如茫茫煙海。
50、蕩海拔山:搖動大海,拔起高山。形容力氣非常大。
51、大海沉石:石頭沉入大海。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或毫無音信。
52、歸之若流:歸附好似流水之匯流大海。比喻人心所向。
53、愁海無涯:愁海:愁深似海。憂愁的盡情就像大海一樣無邊無際。形容精神上憂郁、惆悵。
54、海沸江翻:大海沸騰,江河翻滾。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
55、情深似海:形容情愛深厚,像大海一樣不可量。
56、東海撈針:從大海底下?lián)迫∫桓槪稳莘浅ky達到目的。
57、百川朝海:眾水奔流趨向大海。多比喻無數(shù)分散的事物都匯集到一處。
58、東海揚塵:大海變陸地,揚起灰塵。比喻世化很大。
59、海底撈針:在大海里撈一根針。形容很難找到。
60、生死苦海:佛教語。指眾生輪回六道,生生死死,茫無涯際,有如大海。
61、滄海一鱗:大海中的一片魚鱗。比喻非常渺小。
62、百川赴海:百:表示多。川:江河。所有江河都流歸大海。比喻眾望所歸或大勢所趨。也比喻許多事物由分散而匯集到一處。
63、翻江倒海:原形容雨勢大,后形容力量或聲勢非常壯大。
64、文江學海:比喻文章和學問似長江、大海般深廣博大。
65、移山造海:移動山岳,造出大海。比喻人類征服自然的偉大力量和氣魄。
66、駭浪驚濤:駭:使驚怕;濤:大波浪。洶涌嚇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huán)境或尖銳激烈的斗爭。
67、侯門如海:侯門:舊指顯貴人家;海:形容深。侯門象大海那樣深邃。比喻舊時相識的人,后因地位懸殊而疏遠隔絕。
68、海嘯山崩:大海洶涌呼嘯,高山崩裂倒塌。形容來勢兇猛急速。
69、珠沉滄海:珍珠沉在大海里。比喻人才被埋沒。
70、恩山義海:恩愛像高山一樣重,情義像大海一樣深。形容恩惠深,情義重。
71、春深似海:春天美麗的景色像大海一樣深廣。形容到處充滿了明媚的春光。
72、波譎云詭:譎:詭:怪異,變化。好像云彩和水波那樣,形態(tài)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構(gòu)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樣千姿百態(tài)。后多形容事物變幻莫測。
73、移山拔海:移動大山,拔起大海。形容力量巨大。
74、覆海移山:翻轉(zhuǎn)大海,移動大山。形容力量巨大。
75、移山竭海:移動山岳,使大海干竭。比喻力量巨大。
76、江南海北:大江之南,大海之北。形容地域廣闊,
77、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闊:寬廣。大海遼闊隨魚跳躍,天空空曠任鳥飛翔。形容無牽無掛,自由自在。比喻可充分施展抱負。
篇10
關(guān)鍵詞:微視頻;初中語文;語文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336-01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快速發(fā)展,當前網(wǎng)絡已經(jīng)在人們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有應用,比如教育、工作、生活等都離不開網(wǎng)絡。如何實現(xiàn)網(wǎng)絡與教育的融合,成為當前教育過程中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課題。在網(wǎng)絡資源不斷流行的過程中,網(wǎng)絡教學成為未來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微視頻就是在信息技術(shù)時代背景下產(chǎn)生的一種全新的教學資源,借助微視頻進行教學可以使得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生動有趣,使得語文課程的一些重難點內(nèi)容得到詳細地講解,而且微視頻教學是一種比較靈活的教育方式,便于學生進行高效學習。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而言,微視頻教學方式的推廣還有一些阻礙,對此,必須要加強對微視頻的認識,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應用微視頻進行教學。
一、微視頻教學模式及其作用
微視頻是一種與黑板教育完全相反的教育模式,指的是教師借助視頻載體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詳細地講解知識點,而且將其錄成視頻,學生在反復播放視頻的過程中可以鞏固知識內(nèi)容,理清自己的觀察思路,進行自主學習,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微視頻的時間一般都比較短,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微視頻的應用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第一,使得初中語文教學變得更加形象。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是依靠黑板粉筆來完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局限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耗費的時間較多,而且很多學生對各種知識點的理解并不透徹,教學過程比較呆板。微視頻正好改變了這一問題,比如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借助微視頻的方式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產(chǎn)生積極的引導,使得學生在生動形象的視頻中加強學習,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興趣。第二,打破了傳統(tǒng)教育的束縛。在現(xiàn)代技術(shù)的發(fā)展和應用過程中,微視頻教學越來越普遍,拓展了教育的范圍,使得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上的各種限制被打破,提高了教學效率。比如在利用微視頻教學的時候,也會加強對網(wǎng)絡的利用,加強對一些新媒體平臺的應用,比如有的視頻可以通過一些視頻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等進行傳播,傳遞方式更加便捷,使得傳統(tǒng)填鴨式教育的界限逐漸被打破。第三,微視頻教學模式的應用,使得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靈活,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傳統(tǒng)的教育過程中,學生一般都是被局限在課堂上進行學習的,課后學習時間較少,一方面由于學習資源不夠豐富,學生在課后學習沒有優(yōu)秀的資源可用,另一方面,學生也沒有養(yǎng)成課后學習的習慣,因此使得學生對課后時間利用較少。微視頻教學模式的應用,使得學生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時間、自己的喜好進行學習,視頻資源可以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素材,在微視頻教學不斷推廣的過程中可以使得學生漸漸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二、微視頻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1、結(jié)合微視頻的特點,提高微視頻質(zhì)量
微視頻教學過程中,視頻是十分關(guān)鍵的資源,生動有趣的微視頻,可以有效地帶動學生,引導他們發(fā)掘語文學習的興趣。在微視頻制作過程中,應該要根據(jù)微視頻的特點加強對微視頻質(zhì)量的控制。首先,要對微視頻的主題進行把握。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微視頻是為了對各種語文課程的知識點進行講解,因此在微視頻制作的過程中要掌握語文課程中的重點與疑難點,從而抓住主題進行視頻制作。微視頻的視頻內(nèi)容主要是對語文課程中的某一個內(nèi)容進行講解的,比如作文、閱讀理解、詩詞理解等。其次,要對微視頻的時間進行有效地控制。微視頻的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微”,即簡潔,課堂時間有限,因此在微視頻制作過程中應該要把握好時間,防止出現(xiàn)視頻內(nèi)容冗余現(xiàn)象,一般將視頻控制在五分鐘到八分鐘之間為宜。
2、在課堂上利用微視頻提高課堂趣味性
在教學過程中,微視頻視頻只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資源,并不能完全替代教學過程,但是教師要學會在合適的時間使用微視頻,從而對整個課堂氛圍進行調(diào)節(jié),使得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更加濃厚的興趣。比如在講解《我的叔叔于勒》這篇課文時,對于其中的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學生并不是很理解,為了解決學生對這個問題的困惑,教師就可以借助微視頻來體現(xiàn)出環(huán)境描寫的重要性,其中有描述大海的句子,對于這些形容詞帶來的效果,可以通過一些與大海有關(guān)的視頻畫面來體現(xiàn),從課文中摘出描寫大海的句子,并且將背景設計成為不同的大海場景之間的對比,比如碧海藍天與波濤洶涌和陰沉天空的畫面對比,讓學生從不同的畫面中體會到不同的氛圍,然后再結(jié)合語句,可以理解到課文中主人公的心情的區(qū)別,最后還可以從這個視頻中引出結(jié)論,即環(huán)境的描寫對人物形象以及氛圍的塑造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使用微視頻,給學生更多的引導,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從視頻中加強對語文課程中的一些重難點內(nèi)容的理解。
3、利用微視頻加強引導式教學
在微視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僅要學會使用微視頻進行教學,更要學會借助微視頻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要在微視頻的應用過程中學會對學生進行引導,在引導的過程中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合作討論學習的機會。比如對于一些詩詞的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制作集圖片、文字、音樂等為一體的視頻資料,在課堂上播放時給學生提出問題,比如這首詩詞的主題是什么,表達出了詩人什么樣的心情和態(tài)度等,并且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實現(xiàn)引導式教學。
綜上所述,微視頻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是信息時代背景下的教學創(chuàng)新。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微視頻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鍛煉,從而使得初中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shù)實現(xiàn)融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程仕清.探索微視頻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效果[J].教師,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