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筍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18 16:18: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挖筍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于是一群群的筍娃娃從無人知曉的地方突然跳出來,在綠竹林里唱著狂歡的歌曲。
媽媽,我真的覺得那群筍娃娃是在天上的樂園上玩耍,她們在云朵上跳來又跳去。
如果它們想在樂園關(guān)門后出去,
樂園的大叔是會罰它們的,
雨一來,大門便打開了。
云朵在天上互相碰觸著,竹葉在狂風中嘩拉拉的響,雷轟隆隆地打著鼓。
這時筍娃娃們便穿著綠衣裳,沖了出來。
你可知道,媽媽,它們的家在地下,在蚯蚓住的地方。
篇2
在農(nóng)村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多年,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引領(lǐng)農(nóng)村孩子進入作文領(lǐng)域,能寫自己感興趣的事,樂寫、善寫生活中的事。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農(nóng)村淳樸的鄉(xiāng)土人情與城市生活截然不同;農(nóng)村孩子生活在鳥語花香、山清水秀的世外勝景,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比城里孩子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農(nóng)村孩子有廣闊的勞動空間,豐富的勞動實踐,正是極好的寫作素材。因此,我從“鄉(xiāng)情、賞景、勞動”三方面入手,讓作文走進學生心田。
一、鄉(xiāng)土風情孕育寫作激情
作文是需要激情的,它是興趣、信心、期望等的整合。寫作要“為時而著”,這要求我們必須深入到社會生活中去,學會觀察、感受生活,體驗生活,到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去獲得寫作的源泉。 農(nóng)村濃濃的鄉(xiāng)土味是極好的催化劑,能激發(fā)孩子們的寫作激情。
1.傳統(tǒng)節(jié)日激創(chuàng)作
我國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各具特色。但各地風俗不同,形式也不盡相同。每年的農(nóng)歷正月十五,過元宵,舞龍燈是我們當?shù)氐娘L俗。家家戶戶出門迎龍燈。孩子們跟著舞龍隊穿街走巷感受節(jié)日的喜慶!當我說:“元宵節(jié),你們過得快樂嗎?想不想把這個場景記錄下來,并介紹給其他同齡人?讓他們也來感受下這份快樂?”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想!”于是我讓學生趁熱打鐵,讓其記錄下來。學生們的作文不再那么抽象、空洞,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龍燈游走在村里的主要街道上,彎彎曲曲。龍燈閃閃發(fā)光,真像一條真龍游走在人間?!薄按謇锶寺暥Ψ?,鑼鼓喧天,炊煙裊裊,爆竹聲聲,構(gòu)成了一幅和諧新農(nóng)村畫卷?!?/p>
2.特色習俗來點綴
農(nóng)歷八月初一是大明市物資交流日。這天,很多外地生意人都會聚集到大明市。這幾天的商品物種繁多,涉及到吃、穿、住、用等方面,比起往日冷冷清清的大街,這幾日的大街熱鬧非凡。學生的情緒也異常激動。
不過,當我問他們:“今天的大街與往日有什么不同?”回答最多的是“比以前熱鬧”,好一點的“大街上人山人海,叫賣聲此起彼伏”。我趁機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小販的叫賣聲,或商鋪的物品,或買賣雙方的對話交流,或趕集者的動作、神態(tài),等等,選擇其中一個方面寫具體。于是各具特色的語言紛至沓來。如:小販們那節(jié)奏明快的叫賣聲“要買快來買!快來!快來買!”“走過路過,瞧一瞧!看一看!”“虧本賣,大甩賣,回家不想帶!”不禁吸引人去看一看;趕集者有的正蹲在貨攤前,專心致志地挑選貨物;有的則很悠閑,隨便逛逛,買點吃的,買點喝的,買點玩的,盡興而為;最快樂的是孩子們,他們跟在大人身邊,多為一些小玩意兒,或各種風味小吃吸引。你瞧,有的左手拿著冰糖葫蘆,右手捏著麻花糕;有的拿著大大的棉花糖,邊走邊吃;有的一手抱著洋娃娃,一手指指點點,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
二、自然風光擴充寫作素材
自然美是永恒的,又是變幻莫測的,可是孩子們不去觀察、不去感悟就發(fā)現(xiàn)不了它們的美麗。
1.下水文導航,激發(fā)學生寫作欲望
記得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這一句:“學生不會寫作文,最簡單的原因是教師不會寫作文?!睘榱俗寣W生有寫作的興趣,我經(jīng)常把自己看到的美景用筆記錄下來。黃澤江的沙灘、白鷺,藕岸村的桔園,白楊村的櫻桃園,都是我記錄的內(nèi)容。記錄下來后,我就讀給學生聽。 我以童心看待世界,記錄的又是他們熟悉的風景,他們雖親眼見過卻沒有仔細觀察過。我的寫作接近了學生的心靈,幫助他們克服了畏難情緒。他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屬于他們的河流、果園、村莊原來是那么美好,他們領(lǐng)悟到了身在美麗大自然的幸福,許多孩子都覺著“我也需要把它們寫下來”。我告訴它們每種樹、每株花、每種景象都有各自不同的精彩,但只屬于那些真正喜歡和關(guān)注它們的人。在好奇心和好勝心的驅(qū)使下,孩子們習作的積極性提高了,我寫過的地方和景物,他們也躍躍欲試。
2.從生活環(huán)境入手,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
要會寫作,必須會觀察。什么是觀察?所謂觀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遠“觀”近“察”,事事留心,時時注意,并養(yǎng)成一種習慣。學校周圍是一大片的桂花林,每年秋季,一陣陣花香沁入心脾。原先我讓學生介紹桂花,學生只會說“好香?。 ?。我就鼓動學生仔細看看,看它的花型,聞它的香味,甚至嘗嘗它的味道。觀察之后,學生說:“滿樹金黃細小的花兒,點綴著紅葉嬌艷的季節(jié)。更有那濃郁的芳香。”“一簇簇的桂花,有的淡黃,有的金黃,盡情散發(fā)著香味?!薄肮鸹ǖ念伾宀世_紛,菊黃的叫丹桂,淡黃的叫金桂,白的叫銀桂?!薄拔沂捌鸬粼诘厣系膸锥涔鸹?,放在手心里,細細觀察它,那桂花有六、七片花瓣,好看極了。然后我吹一口氣,桂花就在藍天上飛舞,把香味帶給遠方?!?/p>
3.喚醒觀察情感,以情激情
在觀察自然現(xiàn)象后,很多學生還學會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比如觀察了自由飛翔的蝴蝶,悅悅這樣寫道:“謝謝你。謝謝你讓我懂得了一個真理,一個生命的真諦:有活力的,有自由的,才是最美的。所以,美麗與自由是共存的,它們是永遠在一起,各自缺一不可?!?小婷在描寫了春雨后這樣抒情:“啊,雨兒,你帶給人間一片歡樂,人們感激你——春天辛勤的使者?!毙【谫p梅后說:“ 臘梅不和百花爭艷,只在風雪中鍛煉自己。它的品格是多么高尚??!我們要學習它的在逆境里頑強生活,不怕挫折,在困難中努力鍛煉,茁壯成長的高尚品質(zhì)?!?/p>
三、勞動豐富寫作空間
馬卡連柯曾說過:“勞動永遠是人類生活的基礎(chǔ),是創(chuàng)造人類文化幸福的基礎(chǔ)?!鞭r(nóng)村是個廣闊的天地,農(nóng)村孩子和鄉(xiāng)村、田野、樹林在一起,有廣闊的勞動空間,從中收獲愉悅的勞動樂趣。利用這一優(yōu)勢,我們可以讓學生寫作空間更大,內(nèi)容更精彩,形式更新穎。
1.在季節(jié)性勞動中收獲寫作
根據(jù)農(nóng)村不同季節(jié)的特點,讓學生參加勞動,增加生活體驗,也為學生創(chuàng)造觀察的條件。春天,組織開展“春在田野”班隊活動,讓學生去采茶,挖筍,種樹。學生在勞動中感受大自然的氣息,體會土地的厚重,真真切切感受到春的氣息,追隨春的腳步,領(lǐng)略自然之美。夏天,有計劃地組織學生摘桃子、葡萄。秋天,讓學生摘橘子,打板栗,割稻谷。在活動中學生的感官被調(diào)動,情感得到升華,品格受到陶冶,心靈得到凈化,創(chuàng)造欲被誘發(fā)。此時再讓學生進行寫作, 使作文不再是一種頸部以上的活動,學生的頭腦手腳真正得到了解放,共同參與到學習之中,成了真正的主人。
2.在自主性“勞動”中創(chuàng)造寫作
“情動而辭發(fā)”,大凡寫作,都是為了抒發(fā)感情。農(nóng)村孩子的課余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到田野里割野菜,到溝渠里、大河里游泳,摸螺絲。到樹林里打麻雀,到池塘里釣魚。大明市有一條大河,這里的孩子每年夏天都去游泳。于是,我就讓學生說說怎么學會游泳的。孩子們暢所欲言。當我說“我還不會游泳,請你們教教我,告訴我游泳的要領(lǐng)”,孩子們的積極性就更高了,一個個爭著當小老師。我趁機讓他們把游泳的要領(lǐng)寫下來。孩子們不再像以前那樣無事可寫了。
因此,我注重引導學生去認識生活,體驗生活,提煉生活,并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的真心發(fā)現(xiàn),真實感受,真情體驗,寫出原汁原味的農(nóng)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