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久了會上癮范文

時間:2023-04-06 15:31: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一個人久了會上癮,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個人久了,朋友會越重要

一個人久了,會越來越喜歡聽歌

一個人久了,電話會常常忘記帶

一個人久了,就會養(yǎng)成一個怪癖

一個人久了,對愛情會越來越挑剔

一個人久了,除了寂寞點外還是蠻開心的

一個人久了,會慢慢變得成熟起來

一個人久了,會比以前更重視更愛父母,更重視親情

一個人久了,對所有的節(jié)日大多沒什么期待

一個人久了,聽到看到別人一對對的很甜蜜,心里多少還是會有些介意

一個人久了,會喜歡買很多鞋子,帶自己去很多很遠的地方

一個人久了,會覺得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天寬地廣

一個人久了,愛情會變得越來越不重要,取而代之的是錢和事業(yè)

一個人久了,會越來越理性,越來越現(xiàn)實

總之,一個人久了,是很幸福的時光……

即使有一點點無聊和寂寞

但是游走在自己的街道上,什么都可以無所謂 沒有任何束縛

即使很多人都在疑惑

你,為什么沒有告別一個人的時光

篇2

大家好,我是來自1804班的xxx,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珍愛生命,遠離".

一百多年前,鴉片貿易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在危害著人們的生活。它像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刀,也像一個殘忍的惡魔。給文明社會帶來了惡果,它讓青少年荒廢學業(yè),前路迷茫;它讓家庭錢財喪盡,甚至家破人亡;它影響著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社會的風氣,國家的發(fā)展。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花季,我們都希望自己有一個美好的前程。然而,一旦染上,就將跌入痛苦的深淵?;颈悴辉儆惺㈤_的花朵。

對于我們青少年而言,好奇是青春期固有的特征。對于任何事物都存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作為鳳凰學子,我們應該在保持好奇心與探索欲望的同時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分辨行為是否合乎道德與法律的要求,而吸毒不僅是違法行為,更會傷害我們的身心健康,是我們絕對不能做的事。我們也應該知道人一經吸毒,便很難戒除,久了之后就會上癮。毒癮發(fā)作時,輕的頭暈嘔吐,重的如萬刀切膚,萬針穿心一般。

回想歷史書上清朝官員吸鴉片的場景,大家是否覺得似曾相識?人們沉迷手機時與吸鴉片的樣子可謂相差無異。而兩者的性質也有相似之處,有些按量服用是藥品,過量服用是。手機合理使用是科技產品,過度使用是科技廢品。許多青少年沉迷游戲,荒廢學業(yè),為了充游戲幣省吃儉用,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這時手機跟又有什么差別呢?所以我們應該合理使用手機,不要讓手機成為新一代的。

在中國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最小的竟只有11歲,未成年人是最易感染的群體,同時又是受害最深的對象,所以我們應該謹慎地防備,戰(zhàn)勝。對此,我有以下提議:

第一, 我們青少年一定要做到潔身自重,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第二, 我們要謹慎交友,不能義氣用事,朋友吸毒時要及時勸阻,無計可施時就要遠離他;

第三, 我們要積極學習知識,認識到的危害性;

第四, 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以實現(xiàn)人生理想為目標。

篇3

跑步去上廁所這事你干過沒有?廁所里那股氣味不是誰都能忍得了的,有時候嗆得人連氣都喘不過來。但是情況緊急,你能怎么辦?還是非去不可,對不對?可是,你注意到沒有?即使之前怎么討厭,五六分鐘后再出來,好像味道也并非之前想象中的那么嚴重嘛!要是,你一不小心被人關在里頭呆上個把鐘頭又會怎樣呢?也許,你會反問說:“哪有什么怪味?”

這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這說明,不管環(huán)境如何,終究,人都會慢慢適應。

如果你不抽煙,周圍也沒一個人喜歡抽煙,壓根,你就從不會想要去抽。但如果你身邊的朋友都抽,你還經常去那些煙霧繚繞的網吧、飯館,漸漸地,你就會開始習以為常了,遲早有一天也會上癮。

如果你身邊的朋友都撒謊,一開始,或許你多少還有點擔心。但用不了多久,再有人說謊的時候,你也會見慣不怪了。沒準,跟這些人呆的時間長了,你也會開始喜歡上撒謊。

老跟那些整天愁眉苦臉的人呆一起,慢慢地,你也會變得愁眉苦臉起來,還以為這很正常;老跟那些喜歡挑三揀四的人交往久了,自己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挑剔,還以為挑剔別人很正常……不要騙自己說朋友對你沒影響。

結交一些心情舒暢、積極向上的朋友,那么,在生活中,你也會開始變得心情開朗、追求上進,因為,你開始覺得正常的生活就該是這樣。

人,這輩子活著,樂天的朋友不可少,否則郁郁寡歡者會害得你意志消沉,而你還渾然不知……

【簡言之】

趁我們現(xiàn)在還能發(fā)覺“這兒有股怪味”的時候,回頭瞧瞧,你的朋友交對了嗎?

該干什么干什么

發(fā)生過這樣的事嗎?

有一回聚會,你見到一位漂亮的MM,她對你說:“嗨,認識你很高興,我下個星期給你電話。”于是,你這一個星期整個人都魂不首舍,哪都不去,連上廁所也不上!就坐死在電話機旁邊苦苦等待??善?,在你無所事事坐等的時候,該發(fā)生的似乎還是沒有發(fā)生。

從中吃到了一個什么教訓?

千萬不要為了某個人而無所事事,一旦到了為了某個人某件事連空氣都無法呼吸的地步,“世界”便開始突變了。你在等某某重要人物的電話、考試的結果或者寄來的成績單的時候,還是該干什么就干什么。

從任何書本上,我沒辦法用任何道理對你加以解釋?;蛟S,在你自己的生活中早就認識到了這一個不是原則的原則。每一次,你眼巴巴地等著某人某事出現(xiàn)的時候,結果還是什么都沒有發(fā)生。

【簡言之】

保持你的本色,凡事不要操之過急

怕人

你總會碰到過這種事情吧?

有一天,班里新來了一位同學,在此,我們暫且叫他小Y好了。

小Y頭一天來上課,你在走廊上見到他,本想要熱情地對他說:“你好!”但轉而又心想:“等他先跟我打招呼,我再跟他打招呼吧!”

但小Y并沒有跟你打招呼,于是順理成章,你也沒有跟他打招呼。一天下來,放學的時候,你開始對小Y有了自己的一些結論:這人看起來好像不怎么友好!第二天,你下了決心:我會跟他先打招呼,但前提是他得先同樣這么做。不過,小Y還是沒有開口,于是,你也就沒有說話。

第三天,你們一群人在走廊上聊天的時候,遠遠地,看到小Y走過來。你假裝沒注意到他,他也假裝沒注意到你。那一刻,你們兩人擦肩而過,他裝著看天花板,你裝著看地板。

一個星期過去,你心想:反正我不喜歡他,管他跟我打不打招呼!

與此同時,小Y一直是怎么想的呢?他也在想:如果他先跟我打招呼,我就跟他打招呼!你怕跟小Y說話,事實上,小Y在暗地里也怕跟你說話!

表面人,人們通常都可以顯得很沉著,可事實上,極少人可以充分做到像表面上那么自信。內心他們跟你都一樣,這個也擔心,那個也顧慮……我夠不夠聰明?我夠不夠苗條?我的鼻子是不是也不夠挺?

篇4

精致味美的茶食讓眾多“愛茶之士”情有獨鐘,百吃不厭。茶食味美,又富含營養(yǎng)?,F(xiàn)在流行的“審美疲勞”用于茶食之上也不例外,繁多如星的茶食也同樣讓人感到“選擇疲勞”。挑選合適的茶食,在品茶談笑中也能收獲一份健康。

而對于喝茶吃什么的問題,茶人們也是各有觀點。

觀點一:部分茶食會侵奪茶的正味

古人品茗,一般不提倡使用茶食,明?錢椿年《茶譜?擇果》說:“茶有真香,有佳味,有正色,熟點之際,不宜以珍果香草雜之?!蔽淖种羞€特別點明,柑橙、杏仁、木香等會侵奪茶的香氣,牛奶、荔枝、枇杷等會侵奪茶的正味,柿餅、楊梅、橘子等會侵奪茶的顏色,所以都不宜。如果一定要茶果,只能使用經過特別加工的核桃、瓜仁、棗仁、欖仁、栗子、銀杏等干果。

觀點二:茶食可化解茶多傷胃問題

茶成為普通飲料后,便有了茶多胃傷的問題,于是用茶配化解。到了19世紀中葉,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貴族婦女也開始流行喝下午茶和吃含糖的點心。

如果自飲或邀兩三位親朋好友品茗,閑聊久了,感到單調無聊。取幾樣茶食配茶很正常,并且可果腹。還可防茶醉。并且口味也多元化。尤其是在茶樓里,炒貨、干鮮果、蜜餞、糕餅、甜食、點心、小吃等,咸、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因人而異,食者自便。

觀點三:茶食雖好,卻不能貪多

一項有關“中式點心的營養(yǎng)素含量”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中式點心的脂肪總量、飽和脂肪和鈉的含量偏高;但鈣質和食用纖維的含量則普遍偏低。容易引致慢性疾病,如肥胖、腎病、骨質疏松等,看來茶食雖好,卻不能貪吃。

如何挑選茶食

關鍵一:特色風味

各地的特色風味稱得上是一種地方飲食文化,它們極受營養(yǎng)專家的好評和美食人士的追捧,好比亙古不變的真理,經歷過時間與人類的驗證后沉淀下來,成為經典。

比如揚州的茶點名氣就不小,其特點是制作精湛,香甜酥脆。千層油糕呈半透明狀,嵌著紅綠絲,薄薄一塊千層糕分為64層,每層之間夾有糖和油,咬上一口,糯軟潤口。翡翠燒賣,皮薄如紙,餡心碧綠,勝似翡翠,上面點綴著少許火腿茸,吃上一口,醇香利口。茶點中最負盛名的當然是那三丁包子,它造型美觀,有褶紋32道。清晰猶如刀刻,皮薄綿軟,雞丁、筍丁、肉丁,此謂三丁。配以湖蝦子、雞湯燴制成餡心,嘗一口,甜成適中,油而不膩,其味鮮美而爽口。據說當年乾隆六下江南,曾特地到富春喝早茶。吃了三丁包子,當場御筆題寫了“天下一品”四個字。

關鍵二:營養(yǎng)均衡

食品健康機構研究發(fā)現(xiàn)大部分中式點心的鈣質含量偏低,因此在挑選中式點心時,應選擇鈣質含量較高的食品,例如奶類制品(低脂或脫脂奶、芝士等)、豆腐和綠葉蔬菜,以確保吸收足夠的鈣質,降低患上骨質疏松癥的風險。茶點過后,還應進食充足的水果和蔬菜,吸收食用纖維,幫助改善腸胃健康。以及減低患上癌病的風險。

特別喜愛吃中式茶點的人。應盡量避免進食單一茶點而導致營養(yǎng)失衡。專家建議:可選擇含有豐富復合碳水化合物及低脂肪的中式茶點為主食,例如蒸腸粉和包點;每次進食半碟青菜,不加醬油為佳,以攝取足夠的食用纖維;堿蒸點應適可而止。因為部分堿蒸點含有較高的脂肪和鈉;減少吃煎炸叉點,以免攝取過量脂肪和熱量;避免飲用湯飯或湯粉面中的湯水。

關鍵三:因茶而異

茶食種類繁多,都極其可口,究竟取哪一樣茶食配茶呢?確實難倒了一些人。內行人說,其原則是:“甜配綠。酸配紅,瓜子配烏龍?!贝笠馐钦f。以甜的茶食配綠茶,酸甘類的茶食配紅茶,咸堿類的茶食配烏龍茶。

在廈門當地話中為“餅當茶配”,甜餅和茶。二者相輔相成:當豐足的甜味開始威脅人們的健康與健美的時候。是茶化解了甜膩的威脅;而甜餅配上略帶澀感的青綠茶。又可增添茶湯的潤感。這對于嗜愛甜食的人來說,無疑是最好的誘惑。在廈門,許多健康老人的早餐都是熱青茶加餡餅。

當然茶食的選擇可以因茶而異,也可因人而異,綠茶配布丁,紅茶配山楂,或是普洱配餅干,只能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了。

創(chuàng)意小茶點

涼果:肚子不餓的時候配茶吃,一般配大杯普洱茶,粟一燒,嘴饞時都愛嚼上幾塊,配著鐵觀音功夫茶,口味濃淡相宜。

巧克力:一個人的時候,泡一大杯單叢濃茶,吃幾片巧克力,既美味又解餓。

燒雞翼:適合三五朋友聚在一塊的時候,一人一杯紅茶,盛意濃濃。

拿手烏梅:據說女人每天吃上三枚烏梅有養(yǎng)顏之效。

篇5

讀完姜汝祥先生作的《請給我結果》心中難以平靜,這本書改變了我對問題一貫的看法。讓我從一個新的角度來審視問題的本身,真是受益非淺。完成任務≠結果,“做不做,態(tài)度問;做好做壞,能力問題。”這是我們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去完成任務時的心態(tài)。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于請給我結果讀后感,請您閱讀。

請給我結果讀后感1姜汝祥老師的《請給我結果》直截了當的指出了企業(yè)發(fā)展壯大、創(chuàng)造利潤,員工改變命運、自我提升的命脈所在。很實際、很現(xiàn)實的一本書,教我們人在職場取得成功的關鍵秘訣。

一句歌詞寫道“男人大可不必百口莫辯,”結果導向告訴我們,再多的苦勞也不是公司想要的結果,再多的借口和辯解也不能成為沒有結果的理由?!巴瓿扇蝿铡俳Y果”結果才是做一名員工的底線,簡單的完成任務還遠沒有達到做一名員工的底線,那么又何談爭優(yōu)呢?!靶袆訒r不要給自己太多借口,”辯解只會讓你感到你的無能和失敗。窮人一千個窮困的理由,我們不能靠理由生存,沒有結果我們就不能生存。

我想要讓自己越來越無知,無知者無畏的無知,讓我們對得執(zhí)著,對人的關系變得簡單,對生活的態(tài)度變得樂觀。阿甘精神是我一直向往的、學習的。沒有失敗,或者說不知道跌倒的疼痛,站起來看看摔倒的坑、絆腳的石,邁過去繼續(xù)昂首挺胸。“沒有真正的失敗,只有暫時停止的成功。”我喜歡姜老師對失敗的理解和認識,我們?yōu)榈玫浇Y果,又怎么不遇挫折,為此要正視失敗,學會擁抱失敗,有個向前向上的心態(tài),從失敗中獲得成功。

不禁想反問作者一句,“‘我’是誰”?是領導?是公司?是父母?還是自己?我認為我就是我,是我自己。我們沒必要為了領導或其他什么人而努力工作和學習,因為我覺得這些都是自己的事,在公司我努力工作完成任務,得到結果,是我應該的,我賺著這兒的錢,就要對它負責,對自己的汗水負責,迎合領導讓其滿意不是主要初衷甚至根本不是目的,這個領導想要的結果同樣也是我想要的,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xiàn),對自己付出應有的一種回報。企業(yè)從中得到相應價值也是應該的,是理所當然的。不要再說“請”給我結果了,不用如此之委婉,“給我結果”就夠了,這是應該的,是最基本的。

不知為什么“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現(xiàn)在被很多人理解為貶義,和尚認真的撞鐘有問題么?和尚的職責就是要準時準點撞鐘,撞響它、撞亮它,把鐘聲撞到每一個人的心里。昨天這個“和尚”在大學里是這么說,今天這個“和尚”在行管局里是這么說,明天無論身處何方,他都是這么說,這么做。我相信。

請給我結果讀后感2讀完姜汝祥先生作的《請給我結果》心中難以平靜,這本書改變了我看問題一貫的看法。讓我從一個新的角度來審視問題的本身,真是受益非淺。

完成任務≠結果,“做不做,態(tài)度問;做好做壞,能力問題?!边@是我們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去完成任務時的心態(tài)。我們認為只要我去做了,我就沒有責任了。自己最少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完成任務的本身只是一個過程,而我們要的是結果。我們必須要把完成任務和得到結果區(qū)分開來。不能有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的想法。要知道上級把任務交給你,他不是要看你如何去做的,他要的只是你完成的結果。如果你得不到結果,你也就沒有任何理由和借口為你的無能來辯解。只要結果,不要借口。認準結果,努力前進,就一定能得到它。

心態(tài)創(chuàng)造行動,行動創(chuàng)造結果。結果心態(tài)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結果心態(tài)要我們,不要把眼光停留在結果上,不要把心態(tài)局限在公司給你的回報上,這樣不能夠幫你改變現(xiàn)狀。要把眼光放在創(chuàng)造結果上,要把心態(tài)放在如何為公司創(chuàng)造更多價值上。有了這種心態(tài)命運就從此掌握在自己手中。結果心態(tài)不是想要,而是一定要。因為在面對結果時,我們需要一個“一定要實現(xiàn)”的決心。為了結果我們要堅持信念,勇敢面對,永不放棄。我們一定要見到風雨過后的彩虹。

只有行動才能出結果?!白?,不如起而行。”結果來自行動。雖然行動不一定有結果,但不行動一定是沒結果的。無論你如何思考,無論你思考了什么,也不論你思考的水平有多高,都不能通過思考獲得結果。結果永遠只能從行動中獲得,不可能是通過思考獲得。執(zhí)行是最基本、最本質的東西,想要結果,先要行動。坐著不動,永遠也賺不到錢。

執(zhí)行就是要結果,一個差的結果也比沒有結果強。0。1永遠大于0。不要盲目的追求完美,先要行動,用行動來修正我們的結果。讓他盡量完美。不要猶豫,立即行動,速度制勝!行動就會有收獲,行動就會有結果,但快速的行動,更能保證我們得到想要的結果“先開槍,后瞄準”不要當瞄準后,而錯過了射擊的目標。

“態(tài)度決定一切”在工作中我們要有一個認認真真的態(tài)度,不能因為自己有了點學歷、有了點經驗,就對一些平常的事不屑一顧了。大有非大事難以顯英雄本色的樣子。海爾的張瑞敏曾說過“什么是不簡單?能夠把簡單的事干千百遍做對,就是不簡單;什么是不容易?大家公認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認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笔澜缟系氖虑橹挥姓J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做,才可能換來成功。

沒有失敗,只有暫時停止成功。當我們期盼成功到來時,我們要學會面對失敗。既然失敗是成功之母,要獲得成功,那就先擁抱失敗吧。成功是我們每個人的目標,但是事實上,沒有永遠的成功,人不可能不失敗,失敗是所有人都無法回避的。我們要有能夠把失敗轉化為成功的能力。愛迪生為了尋找燈絲,實驗了數千種材料都失敗了。但他還是滿懷信心的說:“我知道了,有數千種材料不適合做燈絲。”拿出勇氣,善待失敗,為了成功,決不放棄。當你遇到困難時,當你面對失敗時,要想辦法爬過去,超越過去,即使撞倒它也不要回頭!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來嗎?失敗來了,成功還會遠嗎?努力過后,結果就在前方!風雨過后總會出現(xiàn)絢麗的彩虹!

請給我結果讀后感3讀了這本書收獲了不少,從中學到了很多,站在一個員工的角度,書本告訴了我們如何做一個合格優(yōu)秀的員工,每當上司給你下發(fā)了任務你該如何圓滿的完成,雖然每完成一個任務的過程并非都是順利的,但我們更該努力把問題解決好,完成好,給予出一個好的結果。而并非是給予各種各樣的借口。

不要任務要結果:很多時候我們完成了任務并不等于結果,我們在平時工作中總會有各種各樣的任務,完成任務其實是實現(xiàn)結果的一個過程,比如開單,表面看來它只是一個簡單的任務,開個單就可以了,但是它其中也是包含很多的不可能就單純的開個單子就完事了,首先單一定要開對,價格飼料品種數量一定要核對清楚,其次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以防差料,如果發(fā)現(xiàn)差料要盡早的進行換包處理,要讓飼料盡早的安全的到達顧客手里,這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都會影響整個任務的結果。我們該分清什么是結果什么是任務,應該努力成為一個做結果的人,每一件事情都要盡力去辦,執(zhí)著去辦。

讀了這本書感受頗多,做一個合格的員工有很多要求,但最基本的就是提供結果,安排我們做一個工作,實際上是要我們提供這個工作的結果,每一個任務不是盡力就可以了,不管完成沒完成,而是應該提供一個結果,一個好的結果,每做一份工作都該有一定的價值,處在一個崗位上,付出相應的勞動,相應的價值從而獲取相應的報酬,你個人的價值個人的付出必定是和報酬成正比,這其中也就包含我們所說的結果,你只是單純的完成了任務,還是你提供了一個結果,一個好的結果。

人的價值是一個結果的積累,沒有每天的結果就沒有最終的結果。每天的結果就是自己每天努力的積累,結合到自己身上我剛到營銷中心的時候什么都不熟悉,什么都要靠積累,上司想要的其實就是一個結果,一個能夠盡早熟悉盡早可以獨立完成的結果,而這個大的結果必定是由我每一天積累的結果組成的。我不斷的積累,在積累的過程中我每熟悉一點學會一點就是我自己積累獲得的小結果,最終這個小結果才會組成一個結果。

在獲得結果的過程中必定有很多的失敗,從失敗中獲得成功,比如因為不熟悉各種開始入K3有時候就會入錯,但過程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結果,不是入進電腦就可以了,而是一定要入對,很多時候在失敗中能獲得一定的經驗,不斷的積累慢慢的就會入對才會產生好的結果。

心態(tài)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結果。在營銷中心有時候電話多起來煩的要死,各種煩躁,可能一個早上來就是接電話接電話,電話不停不停的響,這個時候就會特別的煩躁,抱怨,但是時間久了發(fā)現(xiàn),煩操抱怨都是沒有用的,再抱怨再煩躁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該接的電話還是要接,那為何不報一種平靜的心態(tài)去做事,既不容易把事情做錯,自己心情也不會糟糕,還能把事情做好。

從執(zhí)行到結果,執(zhí)行就是要做結果,而不是單純的完成任務就好,行動不一定成功,但是不行動的一定不會成功,我們要在行動中獲得結果。

請給我結果讀后感4用了三天時間,讀完這本書。第一個感覺就是,確實是好書。通俗易懂又深刻。在讀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在生命動力課堂中學到的,在教練口中聽到的,很多很多的知識和道理在書中都有寫到,在課堂上都有涉及,融會貫通。感覺好象是一種心態(tài),生活的心態(tài),管理的心態(tài),做事業(yè)的心態(tài)。也可以說這本書是濃縮,濃縮就是精華。值得回味百遍。

思路決定出路,結果改變人生。是的,這句話將的太好了。一只在海里失去方向的船,結果肯定是被暴風雨吞噬,一個沒有結果的人生,終將郁郁而終。想想以前的自己和周圍的人,遇到一個問題,都是在給自己找借口,找退路,放水,走后門。慢慢的養(yǎng)成了一種習慣。但是問題還是問題,還在那里,心里是舒服了,欺騙自己了。但是對自己有什么好處呢?問題還在那里,不解決,它還是個問題,還是沒有結果。沒有結果,就不用談進步。自己沒進步,進步的是忽悠自己的技術,自己忽悠自己不夠,有時候還請別人幫忙忽悠。說來說去,大多數人都活在一個忽悠的世界里。成功的人,是那些對自己負責任的人。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負責任,那對別人或對問題負責任是天方夜談。那是大忽悠。使我們痛苦的,必使我們強大。就如生命動力課程,這個過程讓我感到不舒服,越來越不舒服有時候甚至想逃跑。這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當面對并解決這些不舒服后,那感覺就不是舒服了,是爽!一種超脫自我的自信,其實我是能辦到的,其實我是有能力的,其實我可以這樣活,而不是聽天由命。慢慢的,我似乎已經養(yǎng)成一種習慣,一種愿意向任何難度挑戰(zhàn)的習慣。喜歡挑戰(zhàn)會上癮的,當你拿到結果屬于自己的那份感覺也是會上癮的。所以會愿意要更多的結果。而不是面對問題時繼續(xù)忽悠自己或跟自己說我不行,我做不到。自己都跟自己說不行,又有誰會認為你會行呢?所以,“想”是沒有結果的,“行動”是通向成果的唯一途徑,“投入”,“耐心”,“永不言敗”是達到成果最有效的素質。做到這些,離成果就不遠了。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覺得最實用的是:

執(zhí)行方針:結果提前,自我退后;鎖定目標,專注重復。

執(zhí)行關鍵:決心第一,成敗第二;速度第一,完美第二,結果第一,理由第二。

請給我結果讀后感5最近有幸讀了姜汝祥寫的《請給我結果》這本書,給我感觸很大。書中講了很多道理和案例,我覺得其中的一點說的非常有道理:對結果負責的人,就是對自己負責的人。想想看,如果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一個對自己都不能負責的人,更無從談起對家庭、社會負責了,這種人將會被家庭拋棄,被社會所淘汰。那如何才能做一個對結果負責,對自己負責的人呢?

我覺得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他身上一定會有三個特點:信守承諾、結果導向、永不言敗。

信守承諾其實是我們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但如今隨著經濟發(fā)展,在有些人眼里利益是最高目標,信守承諾那是他的字典里找不到的詞。經濟發(fā)展,各類生意往來也越來越多,這些人為了追求高額暴利,對自己做出的承諾是拋置腦后,相反還有些人為了信守承諾只能賺取低額利潤甚至虧本。我們會成為那種人呢?

如今國家經濟不在是以前的爆發(fā)性,而是進入了平穩(wěn)階段,同時各類法律也越來越健全,社會對個人、企業(yè)信用等級也越來越重視,那些信守承諾的人必將受到他人和企業(yè)的尊重和重視,那些丟掉信用的人將寸步難行。那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有如何體現(xiàn)信守承諾呢?我們是招商部門,日常接觸的商戶很多,在與客戶交談時每句話都要仔細考慮,不能讓客戶誤解,承諾的條件一定要辦到。否則不僅僅是個人信用損失,更是對企業(yè)造成信用傷害。所以說,信守承諾是我們招商人員最基本的職業(yè)素質。

結果導向就是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確的目標。做事沒有目標那就像是一只無頭蒼蠅到處亂飛,其結果就是處處撞墻,一事無成。在工作中沒有了目標也就沒有了動力和壓力,所以最終被淘汰。

篇6

關鍵詞:網絡信息網絡學生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2117(2014)02-0133-02

網絡是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就上網這一行為而言,當然,是沒有錯的,關鍵在于我們應該如何做到正確使用網絡,從某些方面來看,上網也類似于鴉片,適量可以治病救人,超量了就會上癮,影響工作學習,但上網與鴉片又有不同之處,前者產生的是一種生理依賴,后者則是一種精神依賴。

正如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因為網絡的負面影響而不讓學生去使用網絡。那么我們要盡快盡早地幫助學生群體,培養(yǎng)出正確的網絡道德規(guī)范使之適應,盡可能的去減少由網絡負面影響所造成的各項社會問題,這是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更是培養(yǎng)信息化社會人才不可或缺的前提,對此我們必須給予重視。這就需要學校、教師、家庭三方都引起高度重視從平時一點一滴中就引導學生,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道德上網、正確索取網絡信息的習慣。怎樣才能把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正確有用的內容上,避免他們整日沉迷于各項網絡娛樂,家長和教師應該采取必要的措施。

1在課堂上,由淺入深,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

1.1重視網絡教育課堂,在課堂中為學生講述不良上網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確使用網絡的方法。

1.2在平時上課過程中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讓學生了解網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且培養(yǎng)學生正確使用網絡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

1.3制定合理使用網絡的規(guī)章制度,讓學生在明文規(guī)范面前遵守網絡道德。要想讓學生自覺健康使用網絡,一定要培養(yǎng)出他們良好的網絡道德。通過上面的方法滲透,結合網絡安全教育課程。用生活中的實例教育學生,讓學生對不正常使用網絡,對網絡中不良信息、不道德話語產生抵觸,并且從內心深處形成正確使用網絡的意識。

2對于學生使用網絡,學校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從多種渠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網絡道德

2.1學校適當組織網絡道德知識競賽,用比賽的方式使網絡道德在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

2.2學校通過宣傳欄、板報、旗下講話、觀看網絡教育短片等渠道,都在不同程度對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教育。

3建立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網絡安全與道德監(jiān)管體系

3.1師長們對待互聯(lián)網交友的問題上,不要持回避否定的態(tài)度,而是要通過不斷地灌輸積極健康向上的內容,讓學生的明白習慣了網上交流模式,會大大降低他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能力。特別是性格內向的學生群體,更容易形成一種網絡依賴心理,而這種依賴心理很不利于他們形成健全的性格。除此以外,網絡交流往往是就是人與人昵稱之間的溝通,旁人都是基于你的昵稱才確認你的。如果你將昵稱更換了,在網絡上你就成為了另外一個人,所有的一切都要從頭開始。正因為這樣,網絡上認識的人往往只是管中窺豹,很難準確地辨別一個人的真實情況?!胺廊酥牟豢蔁o,害人之心不可有”。因此在網上交談的時后要注意保護自己,同時自己也要有意識地去培養(yǎng)網絡道德意識。各種新聞報刊媒體上關于互聯(lián)網詐騙的報道是屢見不鮮,這些例子有助于提高學生們上網時候的警惕性和自我保護意識。作為家長也應該意識到這點,學生作為主導新世紀的一代是離不開網絡的。所以,諸位師長們可以放下對互聯(lián)網的成見,僅把它作為一種新的生活工具來對待。畢竟成年人對新事物的辨別能力和社會生活經驗要比年少的學生豐富,如果老師和家長們在對待學生上網這一現(xiàn)象,持支持加適當引導的態(tài)度的話,筆者相信這種態(tài)度比盲目抵制更對學生群體有利。與此同時,對于共同生活在信息化時代的家長們而言,知曉一些信息知識也是必不可少。家長在與孩子一起上網時,既可以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給孩子的網絡行為正確、適當的引導,又能間接加強家長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3.2師長們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能使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網絡的實質作用就是一個資源寶庫。“身教重于言教”,學生最好的榜樣莫過于老師。因此作為老師的我們更應該在嚴格自律的同時,加強與學生間的交流和溝通。當然作為家長也要學習網絡,家長不要做游戲和網絡的門外漢,因為家長在對網絡和游戲一竊不通的情況下去引導孩子,是不可能的,而且你要是什么東西都不懂,孩子一玩游戲你就會覺得玩游戲不是一件好事,你不許玩游戲認為玩游戲影響學習,時間久了就會弄假成真地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心理。如果家長也懂網絡,跟孩子就能有一個溝通的橋梁,家長在教孩子某一個技術的時候,雙方是平等關系,這個時候孩子會更加信任、依賴家長,你再引導他,他就會跟著你走。當然家長不一定要和孩子一樣,作為家長要想真的理解自己的孩子,就必須要真正走進他所感興趣的事情里。了解他的興趣點在哪兒為什么感興趣,只有這樣你才能夠事半功倍地引導到孩子。

3.3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花費大量心血去整合研究性學習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創(chuàng)建出一個適合本學科的課程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多設置一些思考性問題,以便引導學生使用互聯(lián)網這個信息工具,分析和解決所遇到的問題。使之今后花費更多的個人精力,來關注網絡上真正有價值的信息,通過互聯(lián)網去接觸社會,不斷地提高自己辨識能力。

3.4作為師長應該具備更高更強的信息素養(yǎng)和信息技術能力,以便從網絡上找到更多的有利因素,因勢導利地促進學生素質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

比如說網絡游戲,這是一件學生們非常感興趣的新事物,可是它對學生所造成的影響,使之為往往會被認為是“精神鴉片”。但一昧地禁止學生去接觸網絡游戲,從效果上看是沒有起到任何作用的,反而更容易讓學生爆發(fā)逆反情緒,為今后的教育工作帶來更多的障礙。如果我們從辯證的角度來看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沒有什么是真正無用的事物。游戲也是一種社會縮影,它是參照現(xiàn)實社會結構的基礎上所構建的虛擬社會,在游戲世界中什么都是虛擬的,但正義終將戰(zhàn)勝邪惡這個道理,還是和現(xiàn)實社會一樣的。在戰(zhàn)爭游戲中,交戰(zhàn)雙方損失沉重,我們可以借此教育學生熱愛和平。只要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往往會發(fā)現(xiàn)很多以前沒想過沒見過的新內容,而這些新的思想正是我們引導學生時所必需的。

相信通過師長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將學生的網絡生活態(tài)度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當然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事,教師除了要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還必須要不斷地加強自己的信息能力,以便滿足當前社會的教育要求。

當今社會,互聯(lián)網的飛速發(fā)展讓我們與世界間的距離不斷地縮短,讓我們愈發(fā)地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網絡不斷地以最快的速度向我們提供各類信息,在信息化時代不讓學生接觸網絡,很顯然不是一個明智的舉措。然而任何事務都有兩面性,互聯(lián)網也一樣。在實際生活中,因為中學生上網所引發(fā)的各類問題,已經達到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因而廣泛受到社會各界尤其是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關注。當前無序的網吧管理、屢禁不止的地下黑網吧、層出不窮的黃色網站,讓眾多自制力、辨別力都不是很強的學生,無法自拔地沉迷于其中,使之逐漸走向犯罪的地步。涉世不深的中學生頻頻被各種心懷不軌的人施之黑手,各種慘劇因此接二連三地發(fā)生。由此可見媒體把網絡稱呼為“電子海洛因”實不為過。互聯(lián)網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如何使用好這個工具,關鍵還是在于使用者自己。因此青少年既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免疫力,還要積極學習網絡知識自覺抵御不良思想,更要進一步挖掘網絡的新用途,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來迎接網絡時代的到來。

篇7

仔細聽聽恐婚者的理由:談戀愛的感覺挺好,很輕松,何必要用一紙婚書把兩個人綁在一起呢?結婚太麻煩了,還是做戀人比較好,合則聚,不合則散,沒有心理負擔。他們“理智”地認為,日子久了,總會有彼此厭倦的時候,何必束縛別人、束縛自己?

且看那些恐婚癥的具體案例,看看他們經歷的逃婚故事,雖然各有不同,但他們卻都因為逃婚而樂得逍遙自在。那么,“圍城”到底離他們的生活有多遠?他們是真的還沒有準備好?

我害怕做個“黃臉婆”

回想起來,拍婚紗照那段時間是我最開心的日子。定期的美容和健身,讓我越來越自信,認定婚禮那天會是自己這輩子最美的時刻。試婚紗時簡直花了眼,什么款式的都想嘗試,在化妝小姐一疊聲的贊美下,婚紗照的費用比原先的預定整整超支了三倍??墒沁@種興奮只持續(xù)了一天。在接下來一連串關于婚禮的繁文縟節(jié)中,我開始冷靜,開始煩躁,開始懷疑婚姻的必要性。只是看著他和家人高興而忙碌的樣子,開不了口。隨著婚禮日子的接近,我的不安越來越甚。一想到曾經見到過的婚禮中種種捉弄新人的把戲,就不寒而栗。真就會有那么一大群變態(tài)的人,不分男女老少,非把一對男女從面子到里子都毀損殆盡,才心滿意足。從小關于愛情的夢想只做到身披美麗婚紗的輝煌一刻,至于喜筵之后的種種,是我從來沒想過的。

那么我的婚姻呢?左看右看,未婚夫都對我百依百順、寵愛有加,可誰知道婚后他會變成什么樣子呢,這樣的前車之鑒實在太多了。而我呢,終日沉溺于照料家務和小孩,會不會有一天變成蓬頭垢面、拖著木屐就上街買醬油的黃臉婆?于是我不顧一切地落荒而逃了。事情已經過去兩個多月,我還在“巡游全國”途中,因為不知如何面對身后的一切。

雖然我知道我的逃婚傷害了很多人,但是我并不后悔。在外游蕩的這兩個多月里,我沒有停止過思考,我反復問自己,我是個壞女孩嗎?為什么會不負責任到臨陣脫逃的地步?難道僅僅因為不堪忍受鬧新房的那些惡作劇,還是對婚姻的未來沒有信心?

終于,我得出了答案:我還沒有準備好。是的,我還沒有準備好。沒有準備好從小孩到成人,沒有準備好從女兒到妻子,沒有準備好對別人負責任。我還是個習慣依賴父母的小女孩,而婚姻意味著從精神到物質的完全獨立,于是我害怕了。小孩碰到難題總是首先想到逃避,我就這么做了。也不去管什么責任,因為我還是小孩,26歲的超齡小孩。而且,我想也許我還不夠愛他,一定是這樣的。我相信愛情的力量可以趕走一切恐懼和不安。

所以我不后悔,我要等到真正能夠讓我長大的男人。我決定回家了。

我差點被“套牢”

我把一枚硬幣高高拋起,陽光在硬幣上打著旋。我瞇起眼,有點頭暈。

女友已下了最后通牒――要么結婚,要么分手。女友說這話時,眼睛望向櫥窗里的婚紗,頓時放了光,就像兩盞照明效果絕好的燈泡。我問,有沒有第三條路可走,曲線救國什么的?女友斬釘截鐵把手一揮,惡狠狠地說,女人三十爛茶渣,男人四十一枝花,你拖得起,我拖不起!我把手一攤苦著臉說,房子、車子、票子、還沒完成一小撇,拿什么結???婚姻可不是空中樓閣。女友搞哲學出身的,我很想提醒她物質決定意識這句無比經典的話,但在那兩盞燈泡的逼視下,還是乖乖閉上嘴。女友更憤怒了,你想讓我成為高齡產婦?生完孩子就成了黃臉婆,正好有了借口一腳踢開?

我不吭聲了。女友豎起三根手指,鼻子一哼,走人了。我明白,這指三天期限。今天是最后一天了,時間截止中午十二點。我甚至可以想象得出,女友已拿起我送給她的那只寶藍色手機,面朝窗外,咬牙切齒,時刻準備大力扔出。女友從來都是說一不二。

硬幣慢慢落下,叮當一聲,冥思苦想中的我嚇了一跳。國徽向上結婚,面值向上逃跑;不對,國徽向上逃跑,面值向上結婚;還是不對,國徽向上結婚,面值向上逃跑……我額頭蹦起幾粒汗珠,眼睛隨著在地上滴溜溜滾動的硬幣直轉。我眼睛一瞪,下定決心,也沒留意到四周越來越多好奇的眼睛,大聲喊出來――國徽向上逃跑,面值向上結婚!

結果上天的旨意是,我還青春年少,還可以在城外好好玩鬧幾年,到了時候,自然會收我進城。所以,我果斷地執(zhí)行了天命。我“消失”了一個月,其實是出差,關于逼婚一說就不了了之了。

因為單身而上癮

大偉的婚禮最終沒有如約舉行,每一個收到結婚請?zhí)娜硕冀拥搅送瑯拥碾娫?,“因為有些變故,這次婚宴取消”。其實大偉取消這次婚宴,大概在兩個月前他就對我提起過,但我真的不相信大偉這樣熱愛生活、深愛女朋友的男人最終也會成為“落跑新郎”。

大偉是我大學同學,27歲,年輕有為,供職于一家軟件公司。用他的話來講就是他和他女朋友的感情非常好,誰也不能把他們分開。但那夜,在三里屯的那個酒吧里,大偉傾訴了心里的矛盾與彷徨?!拔覀冸p方的家長都在催促我們趕緊把婚事辦了,但我實在是沒有結婚的心情。雖然我們現(xiàn)在一直在籌劃我們的婚禮?!钡谝淮温犓髀冻鲞@樣的想法,我十分吃驚。大偉喝了口啤酒繼續(xù)說:“我不想傷害我女朋友,也不想傷害她的和我的家人。但是,我一想到結婚就感到害怕,甚至這樣的想法漸漸影響到工作。談戀愛的感覺挺好,很輕松,何必要用一紙結婚證書把兩個人綁在一起呢?”

“真的,我還想自由,我還想單身的生活?!甭犃怂脑?,我漸漸明白,他之所以如此痛苦,是由于不愿意因為結婚而改變以往的生活狀態(tài)和朋友圈子。雖然處在準備結婚階段,但大偉已經感到自己正在失去自由:出去旅游,跟朋友吃飯要向未婚妻一一匯報。而平時一起玩的單身朋友也漸漸地少向他發(fā)出聚會邀請了,人們見到他總是問:結婚的事情籌備得怎樣?對于這一改變,大偉顯得極其不情愿:“我太留戀單身生活的自由了,我可能會取消這次婚姻?!?/p>

像有大偉這種思想的朋友我也遇到過幾個,他們一提到婚姻就又擺手又搖頭:“還沒玩夠呢!”這些年輕的都市白領在工作中可能是一把好手,但他們從小是家庭的中心人物,通常是由大人來適應他們,使他們過于追求自我,而不愿意讓婚姻來改變自己,也害怕結婚后必須強迫自己適應另一個人。

大偉的婚禮取消了,不知道他和他心愛的女友再擺婚宴是哪一天。

不喜歡,就放棄

我覺得我現(xiàn)在已經是一個很尷尬的年齡,有時與人聊天,人家會問你:你老公干什么工作的?我總是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還有一些人,知道我現(xiàn)在還沒有男朋友后,便用一種意味深長的眼光看著我,弄得我心里怪不舒服的。其實我并不是什么天外來客,僅僅是因為在同齡人都已為人夫為人妻甚至為人父母的年齡,我還沒有一個可以結婚的男朋友而已。并不是不清楚自己的現(xiàn)狀,28歲,光是每天看著父母那唉聲嘆氣的樣子,別有一份內疚感在我心頭。

有這樣一個婚姻理論:A等男人找了B等女人為妻,B等男人娶了C等女人,剩下的是C等男人和A等女人。我無意說自己多么優(yōu)秀,但到了這個年齡,放眼望去,剩下的未婚男人的確沒有幾個是優(yōu)秀出色的了。

實在是頂不住種種壓力,我也加入了相親的行列。可是總沒有我太滿意的,要么就是人很懦弱,要么就是娘娘腔太重,要么就是不修邊幅的樣子。我曾經仔細地分析過自己,為什么結婚呢?房子?我自己早已分上了。生活來源?我做建筑設計自有一份不菲的收入。我覺得我是一個惟美的愛情至上者,我想未來的那個他一定是個能讓我怦然心動的,能讓我用一些敬佩的眼光去看待的人,我們在一起能分享生活樂趣,能彼此給予對方精神上的支持。我必須愛他才會嫁給他。

可惜那些早已作人婦的女友沒有幾個愿意聽這套愛情理論:拜托,不要再扯了,這么古典的愛情只能到童話里面,到中世紀去尋找了,不要對他也不要對婚姻抱太大的期望,結婚,無非就是那么回事!

也許婚姻確實就是她們說的那個樣子吧,但至少我現(xiàn)在還在固執(zhí)地想:這種事怎么能湊合呢?

我還沒有熟“戀”到要結婚

母親問我,你年紀也不小了,不準備結婚了?我愣了愣:“結婚?哦不,為什么要結婚?又沒有讓我愿意放棄自由生活的對象,我為什么要結婚?”

我看到她嘆了口氣,轉過身去,伸手替她將帶著銀絲的白發(fā)理到耳后,擁緊了她,輕輕在心里說:對不起,媽媽。

曾經有一刻我無比想結婚,紅地毯和白婚紗成了我最高的憧憬。盯著手上小小鉆石指環(huán)喜不自勝,以為接下來就該有一個美麗無瑕的婚禮,英偉出眾的丈夫,慈祥端莊的公婆,還會有可愛如天使的孩子,唔,多么美好。我自二十歲時的理想就是做一個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將出得廳堂入得廚房解得風情作為至高準則。可是婚終究沒有結成。

理由太多太多。呵呵,現(xiàn)代人聚散離合,哪里還用得著理由?散了就是散了,風度好些,大家還能做朋友,雖然免不了開始時有些尷尬,看到舊愛的新歡時會不自在,但混跡社會,臉皮都練得厚,逐漸也平淡。

最恨的就是男人長舌的品性,至低劣不過,談過戀愛分過手,忙不迭地透露自己的情史,告訴他人或者后來伴侶,前女友如何如何,非要把她損到不堪的地步,到時難道不怕別人笑話他擇偶的標準?只是這社會上對男人女人的標準究竟不同。男人談多戀愛叫情場老手,風流而已;對女人卻沒有這么寬容,偏要扯到墮落上去,可是真正自甘墮落的女人,又有多少個呢?

后來就懶得結婚了,覺得那是一件極為可怕的事,在未到人老珠黃之際,提起都避之惟恐不及,大約是從此有了恐婚癥。摧毀女人和造就女人的,都是失戀,即便是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不過是掉幾滴眼淚,爬起來重新過日子而已,振作之后,不怕沒有大好青年為你折腰。

戀愛還是談的,懶懶散散,親密男友仍有。有個朋友說得好,再清高的女人,仍希望有一把男人在身邊轉,不管需要不需要,不需要的男人來來去去更好,因為是一種奢侈。說是看不起狂蜂浪蝶,但真真身際沒有一個異性出現(xiàn),也會恐慌且傷心地想是否紅顏不在。我只是一個弱女子,同樣需要人關心體貼,男友不要多,個把足矣,至今未練成凌波微步,腳踏數船的功夫仍未到家,怕濕腳,更怕翻船,故老老實實做我的頹廢分子。

恐懼男女看過來

章震宇

錢鐘書先生曾經將婚姻比喻作圍城,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沖出來。惟妙惟肖地描寫了大多數人對婚姻的態(tài)度。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卻有一些人眺望巍峨聳立的婚姻城堡,而望城卻步,喪失了沖進婚姻城堡的勇氣,表現(xiàn)出對婚姻的恐懼心理。

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恐懼往往產生于挫折經歷,尤其是情感方面的挫折,會在人們的心理上留下難以揮去的陰霾,造成當事人對未來感情生活的消極預期,這種消極預期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自我失敗預言”。

恐懼的理由

逃避婚姻的理由可以形形,但是如果剖析其中的心理成因,對婚姻的恐懼心理主要有三大來源:其一是源于自身情感的挫折經歷;其二是受到父母情感模式的影響;其三是對婚后責任的恐懼。

個人的情感挫折 這是導致恐懼婚姻的直接原因。例如美國前總統(tǒng)比爾?克林頓與萊溫斯基的艷史,被媒體稱作20世紀最轟動的緋聞。由于媒體不遺余力的曝光,不管公眾對萊溫斯基的人品如何評價,從客觀的立場上講,這件緋聞無疑對于一名未婚青年女性來說是巨大的情感挫折。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希望盡快抹去心中的陰影,與周圍的朋友一樣結婚生子,過快樂的正常生活,但是她又說“我可以嫁木匠,嫁小學教員,就是不嫁參議員”。這種對婚姻對象職業(yè)的恐懼,雖然不及對婚姻本身的恐懼嚴重,但是,如果知道萊溫斯基在大學主修心理學,就不難想象情感挫折對結婚信心的摧毀力量。

父母的婚姻模式 這對子女的婚姻態(tài)度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有一部電影叫做《落跑新娘》,新娘數次在結婚時溜之大吉雖然是戲劇化的演繹,但是卻將現(xiàn)實生活中對婚姻恐懼的現(xiàn)象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由于父親時時醉酒的男性形象在新娘的腦中縈繞,使逃跑新娘在潛意識里對男性充滿深深的排斥和恐懼。

對婚后責任的恐懼 這也是恐懼婚姻的原因之一。著名作家卡夫卡曾經兩度訂婚,兩度解除婚約。在訂婚和毀約之間可以想見他的矛盾心態(tài),他對婚姻缺乏足夠的信心,他的內心深處渴望孤獨,因為他希望“住所是空蕩蕩的,那里沒有孩子突然蹦蹦跳跳出來圍住父親”,他恐懼婚姻帶來的義務。

讓愛延續(xù)

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人們向往愛情的甜蜜,卻悲嘆婚姻的苦澀。如果真是如此,人們對婚姻的恐懼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但是,這個論點恰恰是基于對婚姻的誤解。誰都不能否認幸福的婚姻是以愛情作為基礎的,而完整意義上的愛情應該包含三大要素:親密、激情和承諾。親密是雙方之間零距離的特殊私人關系,激情是雙方之間包含性吸引力的情感狀態(tài),承諾是雙方自愿對對方承擔的責任。有些人誤以為浪漫的愛情才是愛情,其實浪漫的愛情恰恰缺乏承諾這個要素,婚姻是要以承諾作為基礎的,但是他們恰恰恐懼承諾。

從表面上看,恐懼婚姻是害怕沒有被愛,其實從內心深處,他們是恐懼去愛。因為真正意義上的愛,不僅包含了所有浪漫的元素,而且還意味著在沒有任何擔保的情況下,把自己毫無保留地承諾出去,用自己歡樂、意趣、幽默、堅韌等所有印證生命活力的方式來與對方分享生命的魅力,在分享中提升對方的生命感,同時也提升自己的生命感,希望自己的愛能夠在所愛的人身上產生和激發(fā)出愛來,這是需要巨大勇氣的舉動。

在這里,我們有必要把對婚姻的恐懼心理與對婚姻缺乏充分的心理準備而產生的緊張區(qū)分開來,前者是一種障礙性的心理問題,比如萊溫斯基,比如逃跑新娘,又如卡夫卡,這類問題需要接受心理學專業(yè)人士的幫助;后者是一種發(fā)展性的心理問題,一般只需要一段時間的心理調整和適應,就能自如地跨入婚姻殿堂。

如果用靜止的觀點來看待婚姻,把婚姻看情的終點,我們完全有理由恐懼婚姻,因為愛情將從此停止,雙方的激情也會走向沉寂,不再發(fā)展的感情確實有令人窒息的墳墓感覺。如果用發(fā)展的視角來看待婚姻,把婚姻看情新的起點,我們完全可以充滿憧憬,愛情會因為步入婚姻而增添新的內容。

* 愛情使人睡不著,婚姻使人打瞌睡!

* 延長愛情的惟一方法,就是推遲結婚的時間!

* 結婚的歷史意義在于:連接兩個人的那條“紅線”從此會變成一條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