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壓的分類范文

時間:2024-04-01 15:34: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妊娠高血壓的分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妊娠高血壓的分類

篇1

【關鍵詞】妊娠高血壓;產前檢查;早產兒;低體質量兒

妊娠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本病是指妊娠20周以后出現(xiàn)高血壓、水腫、蛋白尿三大癥候群,嚴重時可出現(xiàn)抽搐、昏迷、心腎功能衰竭,甚至發(fā)生母嬰死亡[1],是導致孕產婦和圍生兒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對2006年4月至2007年10月1279例產婦中100例妊娠高血壓疾?。p胎11例,三胞胎1例),113例新生兒,按是否進行正規(guī)產前檢查分為A、B兩組,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產前檢查與母兒結局的相關性,從而普及產前檢查,及時預測妊娠高血壓疾病,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保證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和安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6年4月至2007年10月,本院產科住院分娩人數(shù)為1279例,其中有100例妊娠高血壓疾病,按是否進行正規(guī)產前,檢查分為A、B兩組,A組進行正規(guī)產前檢查33例,B組產前檢查在2次以內或從未進行產前檢查67例。對100例并發(fā)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孕婦進行回顧性分析。

1.2 統(tǒng)計學方法 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進行正規(guī)產前檢查組:文化程度高、居住在城鎮(zhèn)的多,病情分類癥狀較輕的妊娠期高血壓所占比例大,早產兒、低體質量兒、死產的發(fā)生率為51%;產前檢查在2次以內或從未進行產前檢查組:文化程度低、居住在鄉(xiāng)村的多,癥狀較重的重度高血壓所占比例大,早產兒、低體重兒、死產的發(fā)生率為96%。

2.1 文化程度 A組:初中及以下學歷6例,高中及以上學歷27例;B組:初中及以下學歷65例,高中及以上學歷2例,兩組比較(χ2=62.96,P

2.2 居住區(qū)域分布 A組在城鎮(zhèn)居住21例,鄉(xiāng)村居住12例;B組在城鎮(zhèn)居住1例,鄉(xiāng)村居住66例,兩組比較(χ2=46.20,P

2.3 病情分類 A組妊娠期輕、中度高血壓22例,重度11例;B組妊娠期輕、中度高血壓14例,重度53例;兩組比較χ2=18.17,P

2.4 早產兒、低體質量兒 100例產婦共娩出113例新生兒(雙胎11例,三胞胎1例),其中異常兒83例,正常兒30例。A組57例,正常兒28例,單純早產兒6例,單純低體質量兒4例,早產兒伴低體質量兒17例,死產2例;B組56例,正常兒2例,單純早產兒10例,單純低體重兒3例,早產兒伴低體重兒32例,死產9例。兩組早產兒、低體質量兒、死產的發(fā)生率比較:A組51%,B組96%。

3 討論

妊娠高血壓疾病的早期防治措施至少可以做到推遲發(fā)病孕周、延長孕期、降低疾病的嚴重程度,改善母嬰預后結果[2]。在妊娠中期對孕婦進行平均動脈壓測定、翻身試驗、血液流變學實驗、尿鈣測定,可以預測子癇前期(重度妊娠高血壓)傾向[3]。對高危因素的孕婦從16周開始每日補充維生素E 400 mg和維生素C 100 mg,可使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生率下降[3]。妊娠期補鈣可使妊娠期高血壓病的發(fā)生率明顯降低,同時改善胎兒的預后[4]。本文研究結果表明,進行正規(guī)產前檢查組,病情分類癥狀較輕的妊娠期高血壓所占比例大,早產兒、低體重兒、死產的發(fā)生率51%;產前檢查在2次以內或從未進行產前檢查組,癥狀較重的重度高血壓所占比例大,早產兒、低體質量兒、死產的發(fā)生率為96%。說明重視產前檢查,可盡早預測并發(fā)妊娠高血壓傾向,做到早期預防,控制病情發(fā)展,降低妊娠高血壓的發(fā)生率及孕產婦和圍生兒死亡率。

本文研究結果表明:居住在鄉(xiāng)村、文化程度低者,對有關妊娠高血壓的知識不理解,不重視產前檢查,存在認識上的誤區(qū),認為妊娠是正常的生理過程,即使得了妊娠高血壓也不注意,等過了孕期自然就會痊愈;也有的認為懷孕出現(xiàn)異常是胎氣,不必擔心,只要加強鍛煉,正常飲食就可以了。因此,應加大政府行為,在鄉(xiāng)村進行圍產期保健知識普及教育,建立孕產婦系統(tǒng)保健手冊,加強孕期管理,對妊娠高血壓疾病進行及時篩查、監(jiān)護和管理,提高檢出率、隨診率、及時住院分娩率,降低妊娠高血壓危重病例的發(fā)生率,改善母兒的預后及生育質量。

參考文獻

[1] 鄭秋霞.婦產科護理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101.

[2] 任建莉.妊高征早期防治成功患者分析.中國實用醫(yī)藥,2007,2(22):80.

篇2

【關鍵詞】孕婦 體重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中圖分類號:R1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6-343-01

由于經濟的發(fā)展,妊娠期婦女受到社會及家庭的百般關照,勞動強度明顯降低,營養(yǎng)素的供給量大于營養(yǎng)素需要量,造成孕期營養(yǎng)過剩,我國肥胖婦女逐漸增多。懷孕期間體重增加很正常,增加的體重來自不斷發(fā)育的胎兒及羊水,儲存的多余脂肪和子宮的增大等,大多數(shù)女性,在胎兒出生前體重增加10―15kg,平均增加12.5kg,且大部分的體重來自最后4個月。筆者通過回顧性分析406例產婦,孕前體重、體重指數(shù)及分娩時體重指數(shù)增長情況,探討其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關系。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2005年8月―2008年8月在我院行孕檢和分娩的孕婦406例。年齡20歲至40歲,平均年齡28.5歲,孕前血壓及心、肝、腎均正常。孕期無任何飲食限制,其中初產婦381例(占93.84%),經產婦25例(占6.16%),孕齡在36w―41w。

1.2 方法

1.2.1 孕期體重、血壓測定 每位孕婦均于孕12w內建立孕產婦系統(tǒng)保健卡,常規(guī)測量身高、體重、血壓;并查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作為基礎情況。分娩前1周的體重和血壓為最終血壓和體重。孕期體重增加量=分娩前1周的體重(kg)-基礎體重(孕12w前體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診斷及分類按照第七版婦產科學。[1]

1.2.2 BMI的計算及標準 BMI=體重(kg)/身高2(m2)按此公式計算孕12w前和終止妊娠前的BMI及此期間的增幅。中國人BMI標準(2002年):BMI<18.5,體重過低;BMI=18.5~23.9,體重正常;BMI=24~27.9,超重;BMI≥28.0,肥胖。[2]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X2,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2 結果

2.1 孕期體重增加與血壓變化情況 孕期體重增加范圍5.5―29kg,平均增加16kg,比妊娠足月時體重增加12.5kg[3]多3.5kg,臨床診斷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者39例,發(fā)病率為9.61%,其中妊娠高血壓疾病28例,占71.79%,子癇前期11例占28.20%。

2.2 孕12周前BMI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關系,將孕12周前BMI為3組:BMI<18.5;BMI18.5~23.9;BMI≥24,孕12周前BMI與妊娠高血壓疾病的關系見表1

表1 孕12w前BMI與妊娠高血壓疾病的關系

①與前兩組比較的P值均小于0.05

2.3 孕期BMI的增幅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關系。根據(jù)孕12w至終止妊娠前BMI的總增幅將全部觀察對象分為3組:BMI<4為A組;4≤BMI≤6為B組,BMI>6為C組。三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生見表2

表2 孕期BMI增幅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關系

C組與A、B組比較的P值均小于0.05

3 討論

3.1 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生率雖為9.61%與[1]報道一致,但在孕12w前就把妊娠合并慢性腎炎排除在外,所以實際發(fā)病率應還要高些,隨著妊娠體重增加,妊娠高血壓疾病發(fā)生率增高,病情加重。

3.2 隨著BMI的增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生率增加,孕前肥胖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有一定關系;體型矮胖、體重指數(shù)>24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好發(fā)因素之一。本資料顯示隨著BMI的增加,孕期體重增加越多,發(fā)病率越高,病情越重。孕婦體重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關系呈正相關。

3.3 妊娠期是婦女的特殊時期,隨著胎兒的發(fā)育,母體出現(xiàn)一系列適應性變化。正常情況下孕婦體重在孕12w前無明顯變化,從妊娠13周直至妊娠足月,每周增加不應超過350g,如果超過500g要注意隱性水腫。妊娠足月時體重平均增加12.5kg[3]。孕早中期血壓偏低,孕晚期由于血容量和心博量明顯增加,血壓輕度升高,一般收縮壓無變化,舒張壓輕度降低,脈壓差增大。

3.4 BMI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關系, 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有文獻報道孕20w時BMI>26的婦女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生率高于同期BMI<26的孕婦,本組資料孕12w時BMI>24可作為本地區(qū)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預測指標之一,此項指標較平均動脈壓測定、翻身試驗預測妊娠高血壓疾病更早,較血液粘度比預測更簡便。因此,如何控制孕期體重過度增加,防止過度肥胖是減少妊娠和分娩并發(fā)癥的重要措施,對于肥胖和孕期體重過度增加的孕婦無需特殊治療,其主要干預措施是飲食指導,適當限制熱量,脂類,減少食鹽,進食高蛋白食物,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采用合理的飲食結構:主食以谷類為主,副食以蔬菜、豆、奶制品為主;并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鍛煉和勞動,同時加強產前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孕期體重異常增加,對于孕前體重正常的孕婦,孕期體重增加不應超過15kg,對于孕前的超重或肥胖的孕婦,孕期體重增加不應超過10至13kg。有學者主張孕婦采用三高一低飲食:即低鈉、高鉀、高鈣、高蛋白飲食亦可早期預防。

參考文獻

[1] 樂杰主編.第七版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94.

[2] 黃醒華,王臨紅.實用婦女保健學.第一版.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2006:84―85.

[3] 豐有吉,沈鏗主編.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44.

篇3

方法: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1月期間收治的120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與胎兒生長受限的相關性。

結果:子癇前期重度胎兒生長受限率明顯高于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輕度(P

結論: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引發(fā)胎兒生長受限的相關因素之一,盡早防治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降低胎兒生長受限發(fā)生率、改善圍產兒預后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妊娠期高血壓胎兒生長受限相關性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230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1-0166-02

引發(fā)胎兒生長受限的因素較多,其中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對胎兒生長受限影響最為顯著[1]。為此,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1月期間收治的120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與胎兒生長受限的相關性,現(xiàn)將其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和方法

1.1研究對象。本研究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1月期間收治的120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所有患者行檢查均符合《婦產科》(第7版)中所規(guī)定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診斷標準[2]。120例患者年齡19~40歲,平均年齡(26.9±5.7)歲,89例初產婦,31例經產婦,孕周26周~40周,分娩26例胎兒生長受限,發(fā)生率為21.67%。

1.2方法。對比分析不同類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對胎兒生長受限發(fā)生率、圍產兒預后的影響,以及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并胎兒生長受限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對圍產兒預后的影響。胎兒生長受限診斷標準嚴格參照了《婦產科》(第7版)中的相關規(guī)定。

1.3統(tǒng)計學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8.0軟件包對所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X2檢驗,檢驗標準α=0.05,P

2結果

2.1子癇前期重度胎兒生長受限率明顯高于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輕度(P

2.2子癇前期重度圍產兒死亡率明顯高于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輕度(P

2.3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并胎兒生長受限分娩孕周≥37周死胎率為14.29%(1/7)低于

2.4分娩方式對圍產兒預后的影響。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并胎兒生長受限剖宮產新生兒窒息率為35.71%(5/14)明顯少于陰道分娩的83.33%(5/6)(X2=45.0091,P=0.0000),剖宮產圍產兒死亡率為21.43%明顯少于陰道分娩的66.67%(X2=42.9383,P=0.0000)。

3討論

引發(fā)胎兒生長受限的因素較多,比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胎盤異常、貧血等,其中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對胎兒生長受限影響最為顯著。這是因為正常孕婦子宮螺旋動脈直徑是500μm,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的子宮螺旋動脈直徑是200μm,進而影響胎兒的生長發(fā)育,誘發(fā)胎兒生長受限,極大程度地影響圍產兒預后,死亡率較高[3]。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分娩孕周的增加與圍產兒預后呈正相關,所以,應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病情允許的條件下,盡量延長孕周,以此有效地降低新生兒出生體重過輕現(xiàn)象的發(fā)生率,降低死亡率。一旦發(fā)生胎動減少、胎兒宮內窘迫、羊水過少等現(xiàn)象,應即刻終止妊娠,另外對產婦行剖宮產,也是提高圍產兒預后質量的有效措施[4]。

綜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引發(fā)胎兒生長受限的相關因素之一,盡早防治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降低胎兒生長受限發(fā)生率、改善圍產兒預后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沈小玲,呂國榮,楊舒萍等.三維超聲檢測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和宮內生長受限胎兒的產尿率[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3,29(2):155-157

[2]夏永升,趙雅萍,許崇永等.Tei指數(shù)定量評價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對胎兒心功能的影響[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2,41(9):146-149

篇4

目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不可能完全預防本病的發(fā)生。因此,在妊娠中對有高危因素的孕婦,例如高齡孕婦、體型較胖者、雙胎、羊水過多、有慢性高血壓、腎炎、糖尿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尤其是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家族史的孕婦,應開展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預測性診斷,對有陽性表現(xiàn)而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傾向者,給予適當?shù)男菹⒓皩ΠY治療,密切追蹤隨訪。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減少子癇的發(fā)生。減少嚴重并發(fā)癥,對保障母嬰健康有積極意義。而“先兆子癇”及“子癇”圍產兒死亡率高,隨著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病情加重母兒的預后變得越來越差,在臨床診斷時應根據(jù)病史、誘發(fā)因素、病情輕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分類有無并發(fā)癥對母嬰的影響并相關疾病鑒別。

妊娠高血壓疾病大多數(shù)患者由于產前保健意識不強,做好母嬰保健,定期檢查,可以早期發(fā)現(xiàn)及早治療。妊娠高血壓疾病,有一定的發(fā)展過程,抓住先兆子癇這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而做好轉化工作即可防止子癇的發(fā)生,又可保障母子的平安。

群防群治:防止先兆子癇的發(fā)生,必須醫(yī)患聯(lián)系,從重視做產前宣教工作到門診、病房絕不放過1例妊娠高血壓患者,產程時要詳細詢問病史。仔細觀察血壓、脈搏、體重及血項的變化建立產前保健卡,定期產檢,并囑其有高血壓、水腫、頭痛等情況者應及時就診對病情重者及時收入住院,列入重點交班。

加強觀察: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除藥物治療外觀察病情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子癇前癥狀不太明顯易于忽略,因此要加強每位醫(yī)護工作的能力。必須經常觀察病情變化,對患者每2小時測1次血壓,聽胎心聲1次,發(fā)現(xiàn)情況積極采取有力措施,使孕婦轉危為安。

篇5

關鍵詞 妊娠期高血壓 管理 治療 診斷

妊娠期高血壓疾?。℉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是妊娠期婦女出現(xiàn)的血壓異常增高的特有疾,國外人群發(fā)病6%~10%,中國發(fā)病率5.57%~9.4%[1]。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xiàn):初產婦、孕產婦年齡40歲、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壓病史、慢性腎炎、抗磷脂抗體綜合征、糖尿病、血管緊張素基因T235陽性,營養(yǎng)不良、低社會經濟狀況、營養(yǎng)結構等均與發(fā)病風險因素增加密切相關[2]。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可顯著增加胎兒生長抑制、胎盤早剝、DIC、腦水腫、急慢性腎衰、心衰等風險,是孕產婦和胎兒死亡的重要因素,只有進行早期篩查、合理預防、正確干預和管理才能保障孕婦及胎兒的健康。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分類與診斷

國內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分4類[3]:①慢性高血壓 妊娠期或孕期20周前出現(xiàn)血壓≥140/90mmHg或產后12周血壓仍不恢復正常。②妊娠期高血壓:妊娠20周后首次出現(xiàn)的高血壓,3次測量血壓≥140/90mmHg,每次測量至少間隔6小時。此病可進展為子癇,部分患者在分娩后可演變?yōu)樵l(fā)性高血壓病。③子癇前期/子癇:是指20周后首次出現(xiàn)的高血壓和蛋白尿,常伴有水腫和高尿酸血癥。子癇前期分輕、重度。輕度患者血壓≥140/90mmHg,孕20周后出現(xiàn),尿蛋白≥300mg/24小時,或(+),可伴有上腹部不適,頭痛,頭暈等癥狀。重度患者血壓≥160/110mmHg,尿蛋白≥2.0g/24小時,或(++),血肌酐>106umol/L,血小板

診 斷

根據(jù)病史、臨床表現(xiàn)、體征及輔助檢查一般可做出診斷。病史中應詳細詢問有無上腹部不適,頭痛,水腫、視力改變及抽搐等;血壓為持續(xù)性血壓升高,三次測量血壓≥140/90mmHg,每次測量至少間隔6小時,或使用無創(chuàng)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ABPM),進行24小時血壓監(jiān)測。慢性高血壓并發(fā)子癇前期可在妊娠期20周后血壓持續(xù)上升;蛋白尿的定義是24小時內尿液的蛋白含量≥300mg或尿蛋白濃度>0,1g/L(定性+);水腫為自足踝部逐漸上升的凹陷性水腫,經休息后部緩解,體重異常增加≥0.9kg/L或2.7kg/月;輔助檢查包括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測定、尿液監(jiān)測、眼底檢查、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胎盤功能、胎兒成熟度、TCD等,視病情而定。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管理

目前國內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血壓控制目標尚無統(tǒng)一意見。參照美國婦產科協(xié)會及國內高血壓指南,對于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降壓治療旨在提高孕產婦及胎兒安全,延長胎齡,保證胎兒成熟,避免出現(xiàn)胎兒畸形和發(fā)育遲滯,胎盤早剝等風險,對于血壓輕度升高的孕婦,血壓

非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適用于所有妊娠期血壓疾病,主要包括加強監(jiān)測和限制體力勞動,嚴格限鹽有助于降低血壓,但對胎兒不利,故適度限鹽,同樣適當?shù)捏w重控制。預防管理對降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尤為重要,應健全縣、鄉(xiāng)、村三級婦幼保健網絡,開展圍孕、圍生期保健工作;加強健康教育,普及孕期知識,自覺進項產前檢查;指導孕產婦合理飲食與休息,進食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鐵、鎂、鈣、硒、鋅等微量元素豐富的新鮮蔬菜和食物,減少動物脂肪和鹽的攝入,但不限制液體的攝入,保持足夠的休息和愉悅的心情,堅持左側臥位;補鈣可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生,國外研究表明,每日補鈣1~2g可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生。

藥物治療:國內目前尚無統(tǒng)一意見。2005年美國國家高血壓教育計劃有關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報告推薦首選α-腎上腺素能激動劑甲基多巴[5],但此藥國內市場很少,拉貝洛爾兼α受體和β受體阻斷劑作用,降壓明顯且副反應少,故可首先考慮使用。美托洛爾緩釋劑可使用,但應監(jiān)測胎兒體重及心率,非選擇性β受體阻斷劑可導致早產,胎兒宮內窘迫等故不推薦使用。國內目前使用廣泛的是鈣離子拮抗劑硝苯地平,由于CYP3A4在女性中活性高于男性,鈣離子阻斷劑的代謝與該酶關系密切,故效果顯著。其他鈣離子拮抗劑如氨氯地平,維拉帕米的安全性有待進一步考證。孕產婦服用鈣離子拮抗劑可影響子宮收縮,臨床應注意。利尿劑對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治療價值分歧較多,但臨床薈萃分析顯示不會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并可使其獲益。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絕對禁止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斷劑(ARB),此類藥物致畸形作用肯定。子癇前期和子癇的治療還包括硫酸鎂解痙,鎮(zhèn)靜,促胎兒成熟等,臨床依病情酌情使用,綜合治療。

總之,正確的監(jiān)測,預防和治療,才能有助于改善孕婦和胎兒的預后,只有加強產科與神經內科,心內科等多學科的協(xié)作,采取綜合防治策略,才能提高治療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全國妊高征科研協(xié)作組.全國妊高征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婦產科雜志,1991,26(2):67-71.

2 林其德.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病因學研究進展與展望[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3,38(8):471-473.

3 樂杰.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58.

篇6

[關鍵詞]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新生兒;出生結局;影響

[中圖分類號] R714.24+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4(a)-002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on neonatal birth outcome. Methods 2145 parturient puerpera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3 were selected in which there were 120 neonates delivered by puerperas with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and the birth outcome was analyzed.The incidence of puerperas with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from 2011 to 2013 was recorded,and the influence of moderate and severe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on neonates was analyzed. Results With the increase of degree of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the probability of the weight of premature infants,asphyxia neonatorum and perinatal death increased.The difference for the influence of mild,moderate and severe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on neonatal birth outcom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Newborn;Birth outcome;Influence

妊娠高血壓屬于孕婦妊娠期間獨有的一種疾病,可對母嬰的健康產生嚴重影響,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一般會在妊娠期中表現(xiàn)為一過性高血壓和蛋白尿等相關癥狀,分娩后可消失。但是隨著病情的持續(xù)加重,可導致早產、新生兒窒息、死胎、死產等嚴重后果,因此,做好妊娠高血壓疾病的預防、治療工作,減輕其對胎兒或新生兒的不良影響,確保母嬰安全極其重要。本研究主要分析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對新生兒出生結局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篇7

[關鍵詞] 血鈣;妊娠期高血壓疾??;胎兒生長受限(FGR)

[中圖分類號] R714[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1(a)-035-02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迄今為止,仍嚴重威脅著母嬰健康。發(fā)病率在我國為9.4%,國外報道的為7.0%~12.0%[1]。其發(fā)病原因尚未闡明。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可能與缺鈣有關[2]。我院選擇100例孕20~28周在產前門診定期檢查的孕婦進行孕期補鈣前瞻性研究,探討孕期補鈣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生及胎兒生長受限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6年3月~2007年3月在我院產前門診定期檢查的孕婦100例,孕周20~28周,年齡21~32歲,單胎,無其他并發(fā)癥的正常孕婦,正常飲食無偏食,近期未服用鈣劑及任何藥物。隨機分為補鈣組及對照組,各50例。兩組年齡、孕周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顯著性。

1.2方法

對照組不服藥,補鈣組50例口服樂力氨基酸鰲合鈣2 g/d,孕20~28周開始連續(xù)口服至分娩。

1.3觀察指標

1.3.1兩組均在進入實驗時檢測尿蛋白、血鈣1次,以后每4周測1次,直至分娩,并記錄。

1.3.2觀察一般產科情況及胎兒生長發(fā)育情況:服藥前及用藥后定期測定孕婦血壓、體重、宮高及腹圍增長情況、下肢水腫等情況,具體診斷標準、分類按《婦產科學》第6版。

1.4統(tǒng)計學方法

用t檢驗與χ2檢驗。

2 結果

2.1兩組血鈣含量比較

補鈣組補鈣后較補鈣前血鈣值明顯升高(P

2.2兩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及FGR發(fā)生情況比較

補鈣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

3 討論

妊娠期由于胎兒生長發(fā)育的需要,母體對鈣的需要量急劇增加。于孕30周開始,母體向胎兒輸送鈣離子由孕中期的50 mg/d增至350 mg/d[3];同時,孕期母體血容量增加,使血鈣濃度相對降低,加之腎小球濾過率增加,使尿鈣排泄增多,且孕期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又一定程度地抑制了母體對鈣的重吸收,故孕期母體處于低鈣狀態(tài)[4],且隨著妊娠進展血鈣一直下降,至妊娠晚期降至最低點。本實驗證實了此觀點。

妊娠期由于母體低鈣,可刺激甲狀旁腺(PTH)分泌,PTH升高激活細胞膜上的腺苷酸環(huán)化酶形成環(huán)磷酸腺苷,進而刺激細胞內的線粒體庫釋放Ca離子進入胞漿,導致細胞內Ca離子水平增高。細胞內Ca離子引起平滑肌機械性收縮,從而使周圍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出現(xiàn)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表現(xiàn)。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時全身小動脈包括子宮血管痙攣,子宮胎盤供血不足,胎盤功能減退,供給胎兒生長發(fā)育的各種營養(yǎng)物質缺乏,從而使FGR發(fā)生率升高。正常妊娠時FGR發(fā)生率為2.7%~4.9%,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時可高達10.5%~35.0%[5]??梢娫衅谌扁}是引起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又是FGR發(fā)生率升高的重要因素。本實驗也證明了這一點。

叢克家等[3]報道,將150例孕20~24周孕婦,平均分成A、B、C 3組,各50例,A組補鈣1 g/d、B組2 g/d、C組不補鈣,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病率分別為8.0%,4.0%,18.0%。此實驗說明,孕中期補鈣2 g/d可明顯降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生??紤]一般鈣劑中的鈣是氧化鈣及氫氧化鈣,水溶性差,吸收率低,且長期服用對人體有害,而樂力氨基酸鰲合鈣是由人體所必需的鈣及多種微量元素通過共價鍵與氨基酸形成鰲合物,并輔以維生素D3制成的復方制劑,含鈣量高,在酸性胃液及堿性腸液中均能穩(wěn)定地溶解而不產生沉淀,其所含的鈣元素及微量元素能夠在小腸絨毛上使細胞主動輸送氨基酸的同時被吸收入血,故具有很高的吸收率。再者氨基酸鰲合鈣在血漿中持續(xù)解離,在體內形成一個長時間的釋鈣周期,故能提高組織對鈣的吸收利用。此外,維生素D3也可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我院對孕20~28周孕婦選用口服樂力氨基酸鰲合鈣2 g/d補鈣,收到滿意效果,補鈣前后血清鈣明顯升高,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及FGR的發(fā)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97.

[2]時紅梅,時麗,李雪梅.妊娠期婦女補充鈣劑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6,3(33):98.

[3]叢克家,遲紹霖,劉桂英.鈣與妊高征[J].中華婦產科雜志,1993,11:657-658.

[4]趙艷梅,葉惠方.妊高征與缺鈣[J].中華婦產科雜志,1993,28:172.

[5]李琴,張嘵蘭,趙霞.樂力用于妊娠期補鈣的臨床觀察[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1,3:181-182.

篇8

【摘要】目的:總結妊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治療經驗。方法:回顧性地分析2004年1月~2008年6月期間,于我院產科治療的125例妊娠高血壓患者的病史資料。結果:125例患者經治療,無一例孕婦及新生兒死亡。嬰兒出生體質量在2400~3800g之間,Apgar評分為5~7分。結論:積極規(guī)范的解痙、降壓、擴容、適時終止妊娠是治療妊娠高血壓疾病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妊娠高血壓疾病;臨床治療;分析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是妊娠期嚴重威脅母嬰生命安全的重要并發(fā)癥之一。2004年1月~2008年6月期間,我院共收治妊娠高血壓患者125例,回顧性分析這125例患者的病史資料,總結經驗,以便將來能夠更好地治療該類患者。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地收集和分析2004年1月~2008年6月于我院產科治療的125例患者的病史資料。根據(jù)《婦產科學》(第6版)[1]的分類和診斷標準,妊娠期高血壓者56例(44.80%),子癇前期者68例(54.40%),子癇1例(0.8%)?;颊吣挲g23~38歲,平均(35.26±2.14)歲;初產婦99例,經產婦26例。

1.2 治療方法:對妊娠高血壓疾病及住院治療的孕產婦,嚴格掌握病情變化,詳細觀察,對于有妊娠高血壓疾病或其他合并癥的孕產婦逐人建立保健卡,認真登記,專人記錄管理。

1.2.1 病情監(jiān)測:除血壓、體重、心肺疾病、腹水、水腫、尿量、眼底、生化、尿常規(guī)、24h蛋白尿定量、EKG凝血機制外,對于手術結束分娩的,在術前一定要注意胎兒發(fā)育及胎心情況、胎動次數(shù)、B超監(jiān)測羊水及胎盤情況,NST胎心的變化。

1.2.2 臨床處理:首選硫酸鎂解痙,方法及用量首次給2.5%硫酸鎂5g+5%葡萄糖100ml,按1g/h靜滴,繼用5%葡萄糖1000ml+2.5%硫酸鎂15g,按1.5g/h,靜滴,同時可加用其他藥物,如:心痛定10mg舌下含服,1~2次/d。另外硫酸鎂效果不佳時,可用酚妥拉明10~20mg+5%葡萄糖500ml,靜滴,也可以用硝酸甘油靜滴。對較重有先兆子癇、眼底動脈痙攣、尿比重>1.020以上者,可用擴容治療,也可用莨菪類配合治療。如果出現(xiàn)全身性水腫,心臟負擔過重,可以使用利尿劑,同時應注意補鉀。針對病情可予呋塞米20~40mg靜推。有顱內壓增高的患者,可用20%甘露醇250ml快速靜滴,脫水減輕顱內壓,病情特別嚴重的可6h重復1次。亞急性DIC患者可用肝素250mg+鹽水100ml靜滴,若停藥,DIC指征變化,再度惡化,即配血小板懸液、血漿、凝血因子進行治療,必要時急診行剖宮產終止妊娠。對于胎盤早剝、前置胎盤、子癇已控制者,胎齡已達36~37w以上者,合并有胎兒宮內窘迫及其他異常情況,即盡量行剖宮產來結束分娩。對于病情嚴重,無法控制,藥物治療無效,無法再繼續(xù)維持妊娠者,特別是在34~36w之間者,可給20%葡萄糖20ml+地塞米松10~20mg靜滴,1~2次/d,促胎兒肺成熟?;蛎刻旒∽?mg/次,共用2~3d。33~36w之間,同樣促胎兒肺成熟,1~2次/d,共用2~3d,停藥后24h病情好轉,宮頸條件不成熟的,可行剖宮產終止妊娠。30~34w者應積極治療,盡量延長孕周,若子癇反復發(fā)作,無法控制,可行引產術。

2 結果

125例患者中,妊娠高血壓及子癇前期者中無一例出現(xiàn)妊娠并發(fā)癥,1例子癇患者出現(xiàn)轉氨酶升高,于35w終止妊娠,其余病例均于37w以上終止妊娠。胎兒體重在2400~3800g之間,平均體重(2697.34±438.41)g,嬰兒出生時Apgar評分為5~7分,無新生兒并發(fā)癥出現(xiàn)。

3 討論

目前研究表明,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由于血管內皮細胞受損使血管對血管舒縮因子的反應性改變,特別是對血管緊張素Ⅱ的敏感性增高,而對一氧化氮反應性減弱,導致全身小動脈痙攣,血小板聚集、激活、凝血功能亢進,多器官缺血、缺氧和功能障礙,因此出現(xiàn)高血壓、蛋白尿等臨床表現(xiàn)及一系列并發(fā)癥[2,3]。同時,由于全身小動脈痙攣,患者血容量減少、血液濃縮而導致孕婦全身各臟器供血不足,當子宮胎盤血液灌注不足時,可使胎盤功能低下,胎盤間營養(yǎng)交換障礙,便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出現(xiàn)早產、胎兒宮內窘迫、發(fā)育遲緩等新生兒并發(fā)癥。因此,為避免產生不良后果,應對該類疾病的患者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目前對于妊娠高血壓疾病的治療主要以糾正其病理生理為基礎,解痙、降壓、擴容。

適時終止妊娠為主要原則:①解痙治療目前,硫酸鎂仍是治療重度妊高征的首選解痙藥[4]。這是因為,鎂離子能直接抑制子宮平滑肌的動作電位,對其收縮產生抑制作用,使宮縮頻率減小,強度減弱,預防早產。本品亦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tǒng),舒張血管平滑肌,使痙攣的外周血管擴張,降低血壓,因此對子癇有治療和預防作用。但由于硫酸鎂的有效治療濃度與毒副作用的血鎂濃度相差甚窄,有效血鎂濃度4.2~7.2mg/dl,毒副作用的血鎂濃度為8.3mg/dl,故臨床使用風險較大。因此,許多臨床醫(yī)生在硫酸鎂的使用上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希望能夠在保證母兒安全的情況下,盡量減少硫酸鎂的用量。筆者在治療中使用的硫酸鎂濃度是4.2~7.2mg/dl,未出現(xiàn)毒副作用。②降壓治療在妊高征的治療中,控制血壓為一重要環(huán)節(jié),一般當舒張壓≥13.3kPa,或平均動脈壓≥17.3kPa時,應考慮采用降壓治療以防腦血管意外。因孕期為特殊時期,在選擇降壓藥時除應注意其降壓效果外,還須考慮不影響子宮胎盤灌流量,對胎兒生長發(fā)育無害的因素。治療中,筆者選擇的降壓藥主要是酚妥拉明、甲基多巴和硝苯地平。酚妥拉明是α受體的阻斷劑,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從而引起血管擴張,血壓下降。降壓可反射性地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縮力增強,心排出量增加。甲基多巴為中樞性降壓藥,可興奮血管運動中樞的α受體,從而抑制外周交感神經,產生降壓效果。硝苯地平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胎兒-胎盤循環(huán)阻力及降血壓作用,能改善妊高征患者的病理狀態(tài)。對125例患者的治療效果來看,這幾種藥物安全、療效好。③擴容治療子癇前期重度及子癇患者會出現(xiàn)相對低血容量和血液濃縮,由此而引起母體各重要器官血流灌注不足,子宮胎盤供血不足則威脅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和安全。因此,適當?shù)臄U容治療是必要的。筆者主要是根據(jù)血細胞比容、全血黏度比值、血漿黏度比值、尿比重等指標確定患者是否需要擴容治療。④適時終止妊娠:妊娠高血壓疾病,隨著妊娠及分娩的結束,妊娠高血壓疾病,可緩解自愈,因此在治療妊娠高血壓疾病,適時終止妊娠是最重要的治療方法之一。適時終止妊娠,應根據(jù)病情、胎齡及B超情況,綜合考慮決定。

在所分析的125例患者中,1例子癇患者于孕35w行剖宮產分娩。經規(guī)范、積極的治療,125例患者無論是母親還是嬰兒均預后良好。但除了重視治療外,還應充分注意預防的重要性。盡管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確,但仍應重視第一級預防。應加強對孕婦的健康教育,指導合理飲食,鼓勵多進食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鈣、鐵、鋅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及新鮮蔬菜、水果,減少動物脂肪及過量鹽的攝入,補充鈣劑。

【參考文獻】

[1] 樂杰.婦產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63.

[2] Redman CW,Sargent L.Latest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preeclamp sia[J].Science,2005,308 (5728):1592~1594.

[3] Merviel P,Carbillon L,Challier JC,et al.Pathophysiology of preeclampsia: linkswith imp lantation disorders[J].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04,115(2):134~147.

篇9

關鍵詞: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子癇 急救護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182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2)01-0202-01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簡稱妊高征)指妊娠周以后出現(xiàn)高血壓、水腫、蛋白尿三大癥狀,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子癇是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最嚴重階段發(fā)生的,可有頭痛、眼花、胸悶、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時可出現(xiàn)昏迷、抽搐、心腎功能衰竭等癥狀。是孕產婦及圍產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因此,掌握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子癇發(fā)生時的臨床特點,學會采用相應的搶救護理措施,對提高母嬰的生存率有很大的幫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我院2009年1月-2012年4月共收治了3679例孕、產婦,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有65例,占總數(shù)的1.82%,嚴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導致子癇的有12例,占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的18.46%,其中8例患者為產前子癇,3例為分娩期子癇,1例患者為產后子癇。12例患者均為初產婦,年齡在22-34歲,平均年齡25.5歲,孕34-38周。

1.2 方法。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子癇發(fā)生時迅速建立臨時搶救小組。由一名責任護士進行專人護理,負責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并執(zhí)行各項護理治療,做好病情記錄;一名責任護士負責采取血及其他標本及時進行送檢,并按時取化驗結果;一名護士負責執(zhí)行醫(yī)囑,搶救過程中進行搶救用藥、輸液等。通過醫(yī)護人員的密切配合以便做好搶救工作。

1.2.1 保持呼吸道通暢?;颊呷∑脚P位或頭低側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發(fā)生誤吸或舌后墜??稍谏舷履パ乐g置一纏好紗布的壓舌板,防止發(fā)生抽搐時咬傷唇舌。必要時可用吸引器吸出嘔吐物或喉部黏液,以防患者誤吸導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對患者進行氧療,氧流量為3~5L/min[2]。如有必要,可進行加壓給養(yǎng)。

1.2.2 建立兩條有效的靜脈通路。兩條通路均采用雙管或三管的輸液器,以便同時輸注多種藥物。一條靜脈通路用14號套管針,同時要求能夠進行快速輸液,以達到快速、及時、有效輸注的目的,如用甘露醇或呋塞米類的藥物時;另一條靜脈通路用5-7號針,要求能夠控制輸液速度,以便患者抽搐時輸注硫酸鎂類藥物。注意將兩條靜脈通路開放在患者肢體的同側,以便肢體對側進行抽血及監(jiān)測各項生命體征。

1.2.3 迅速遵醫(yī)囑對患者進行用藥護理,以確保母嬰安全。給患者應用硫酸鎂等解痙藥物,但應注意勿發(fā)生硫酸鎂中毒,在患者床邊備10%葡萄糖酸鈣以便中毒時進行及時解救。硫酸鎂的用藥方法為:首次用藥將20ml 25%硫酸鎂加在100ml 5%葡萄糖中,30min內靜滴完;之后可用維持量將40ml 25%硫酸鎂加入500ml 5%葡萄糖中靜滴,滴速控制在1~2g/h[3]?;颊咄V钩榇ず罂刹捎玫匚縻孺?zhèn)靜藥物,若患者伴有高血壓導致的器官損傷,可應用拉貝洛爾或硝苯地平對患者進行降壓治療,并可加用甘露醇降低患者顱內壓[4]。

1.2.4 病情監(jiān)測。密切監(jiān)測患者呼吸、脈搏、血壓、宮底高度、血氧飽和度及尿量,對患者實施留置導尿管術準確記錄患者尿量的變化,如出現(xiàn)少尿、無尿應及時告知醫(yī)生。產前子癇患者持續(xù)對胎兒進行胎心監(jiān)測,觀察胎心變化及有無產兆。

2 結果

12例子癇患者中,8例產前子癇、3例分娩期子癇,經剖宮產均順利生產,母嬰平安,1例產后子癇經治療母嬰也恢復了健康。

3 討論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子癇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最嚴重階段,本研究中有7例患者是由于從未進行過產前檢查,從而沒能及時發(fā)現(xiàn)妊娠過程中的異常情況。導致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發(fā)生到了嚴重階段而產生了子癇。因此,對孕婦進行健康教育,提高其產檢意識很重要。對患者進行搶救過程中,醫(yī)護人員要進行密切的配合,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救護。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針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子癇患者,預防是關鍵,加強對孕婦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孕期的基本衛(wèi)生知識很重要。

參考文獻

[1] 王玲.先兆子癇產婦剖宮產術的圍術期護理[J].全科護理,2009,7(4A):884-885

[2] 劉瑩,周平,唐艷華,等.重度子癇前期病人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全科護理,2009,7(2C):504-505

篇10

[關鍵詞]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血小板;凝血指標;觀察分析

[中圖分類號] R714.25 [文獻標識碼] C[文章編號] 1674-4721(2011)03(c)-084-01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是導致孕婦和圍生兒患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發(fā)病率為10%左右,迄今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凝血與纖溶系統(tǒng)平衡失調是發(fā)病的重要原因之一[1]。近年來的研究表明, 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體內凝血功能變化十分顯著,表現(xiàn)為血液黏度增高,血小板活化,凝血系統(tǒng)、抗凝系統(tǒng)及纖維蛋白溶解系統(tǒng)的變化等,使得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機體處于高凝狀態(tài)或血栓前狀態(tài)[2-3]。本文為此通過觀察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孕婦血小板及凝血指標,探討其對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的診斷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本院2010年1~12月住院孕婦64例,其中正常無并發(fā)癥妊娠孕婦32例(對照組),平均年齡為(26.4±4.2)歲,平均孕周為(32.5±4.5)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孕婦32例(觀察組),平均年齡為(26.5±4.5)歲,平均孕周為(32.4±4.5)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診斷標準參見《婦產科學》[4]。以上兩組既往均無心、肝、腎臟疾病及高血壓、糖尿病、腫瘤、出血性疾病病史,未使用影響凝血功能的藥物。兩組一般資料情況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檢測方法

兩組均在清晨空腹及安靜狀態(tài)下,用采血器取肘靜脈血6.0 ml,分置于硅化玻璃管中,分別檢測凝血四項,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IB)和血小板(PLT)含量濃度。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測定數(shù)據(jù)采用x±s表示。運用SPSS統(tǒng)計軟件17.0版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 PT、APTT和TT變化

觀察組的PT、APTT較對照組均縮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PLT與FIB變化

兩組的纖維蛋白原、血小板的含量見表1。結果可知,觀察組纖維蛋白原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

3 討論

纖維蛋白原是一種糖蛋白,在凝血酶水解下形成肽A和肽B,最后形成包容性的纖維蛋白以止血。血管內皮細胞受損與激活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病因之一,當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時,內皮細胞促凝蛋白表達增多,且內皮細胞合成和釋放血管活性物質增多、舒血管活性物質減少,均導致全身小動脈痙攣、血管通透性增加、組織水腫、血液濃縮,這一系列變化均可使血漿FIB含量相對增加[5]。有研究認為,血小板活性增強不僅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特征,而且可能是其發(fā)病原因。而血小板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可調節(jié)一氧化氮(NO)合成,血小板合成和釋放的NO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活性[6]。本文研究表明,觀察組纖維蛋白原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

總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孕婦血小板及凝血三項指標可作為判定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重要指標,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Spaanderman ME,Aardenburq,Ekhart TH,et al.Prepregnant prediction of recurrent preeclampsia in normotensive thrombophilic formerly preeclamptic women receiving prophylactic antithrombotic medication[J].J Soc Gynecol lnvestiq,2005,12(2):112-117.

[2]Heilmann L,Rath WJ,Pollow K.Hemostatic abnormalitie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reeclampsic[J].Clin appl thromb,2007,13(3):285-291.

[3]尹松梅,李益清,謝雙鋒,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及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血小板功能狀態(tài)的研究[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5,40(1):25-28.

[4]樂杰.婦產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97,104.

[5]毛唯葉,錢方.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血小板計數(shù)、D-二聚體對產后出血的影響[J].浙江實用醫(yī)學,2004,9(2):81-87.

[6]Sadler JE,Moake M,Miyata T,et al.Recent advances in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J].Hematology(Am Soc Hematol Educ program),2004, 5(8):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