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人范文

時間:2023-03-15 15:16: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歷史名人,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wù)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國公“三怕”妙論絕。唐朝的管國公任環(huán)特別懼怕老婆。他曾對人說:老婆有三個時期讓你怕。剛結(jié)婚時,她端坐在洞房中像尊菩薩;生了子女,又像護犢的老虎;年老時臉上打皺,像佛經(jīng)上說的吸人精氣的冬瓜鬼。難道天下還有不怕菩薩、不怕老虎、不怕鬼的人嗎?怕老婆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二、天子賜鴆歸于“醋”。唐朝名相房玄齡怕老婆也很出名,唐太宗故意賜給他幾個美姬,想殺殺他老婆的威風,房玄齡當然不敢要。唐太宗親自出馬賜房夫人鴆酒說:你是同意你丈夫娶我送的美女,還是喝下這瓶毒酒?房夫人二話不說,將毒酒接過來,一口飲下,誰知是酸溜溜的濃醋。將嫉妒說成“吃醋”的典故,就是由此而來。

三、抗倭名將跪“訓妻”??官撩麑⑵堇^光威震東南,但就是對老婆畏之如虎,其部下慫恿他教訓這個厲害婆娘。戚繼光命親兵接老婆入軍營。帳內(nèi)眾將皆盔明甲亮,手執(zhí)利刃,一派殺氣騰騰,想給其妻一個下馬威。不一會兒,其妻來到營帳,見了這等陣勢,卻無絲毫恐懼之色,反而目光威嚴,對著戚繼光喝道:“喚我何事?”戚繼光聞言,膽戰(zhàn)心驚,撲通一聲跪下說道:“特請夫人閱兵?!?/p>

四、床下藏身躲雞撣??滴跄觊g的宰相索額圖極其怕老婆。一天,索額圖沒有上朝議事,同事派人叫他。使者來到索府,見宰相夫人拿著雞毛撣子趴在地上對著床底大叫:“你出不出來?”索額圖在床下大叫: “男子漢大丈夫,說不出來就不出來。”使者忙喊:“索相,皇上召您?!眳s見索額圖從床下爬了出來,一邊拍打著身上的灰塵一邊對老婆說:“哼,有皇上給我做主,難道我還怕你不成?”

五、“怕妻”標準考屬下。清朝咸豐年間曾任山東巡撫的張曜戰(zhàn)功赫赫,娶了個美女加才女型的老婆。張曜本來是個大老粗,娶妻后像學生對待老師那樣對待老婆。其妻經(jīng)常責罵他,他卻能非常高興地接受,后來竟然也粗通了文略。在擔任山東巡撫時,張曜問屬下:“你們怕老婆嗎?”有些人笑著說“不怕”,這位巡撫大人立馬大怒,說道:“你好膽大,老婆都敢不怕?”聞?wù)邿o不忍俊不禁。

六、“妻令”讓他站“不怕”。據(jù)史載,清朝年間,有一知府剛走馬上任,聽說當?shù)氐墓倮襞吕掀?。于是他想驗證一下。一天,官吏們都到齊了,知府大人說道:“請怕老婆的站到左邊來,不怕的站右邊去?!甭犃酥脑?,大小官吏紛紛站到了左邊,只有一人慢慢站到右邊。知府問道:“你怎么站到這邊?”這位小官忙說:“早晨出門的時候,我老婆告訴我不要往人多的地方去!”

七、博士怕妻有“宏論”。當年擔任北大校長時,曾經(jīng)對學生發(fā)表過一番“怕老婆”的“宏論”:“一個國家,怕老婆的故事多,則容易民主;反之則否……”還號召男人們要像舊時代女子那樣,恪守他所謂的“三從四得(德)”。這“三從四得”是:太太出門要跟從,太太命令要服從,太太說錯了要盲從;太太化妝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記得,太太打罵要忍得,太太花錢要舍得。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歷史名人怕老婆?

篇2

1、寧戚:春秋衛(wèi)惠公時人,姬姓,甯氏,名戚,是現(xiàn)代甯(寧)姓始祖,衛(wèi)國(今河南衛(wèi)輝)人,早年懷經(jīng)世濟民之才而不得志。公元前680年,齊桓公拜寧戚為大夫。后長期任齊國大司田,為齊桓公主要輔佐者之一。

2、寧悌原:一名寧悌原,世稱寧諫議,欽江縣人,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44年)出生于欽江縣。 出生宦海門第,寧氏家族在當時的欽廉地區(qū)為顯族,能以中原文化教導蠻夷,開化族民。在南朝梁至唐初的一百多年間,寧氏“五世七刺史”。曾祖為廉州刺史,父封諫議大夫。

3、寧成:西漢酷吏。南陽郡穰縣人。景帝時,先后任濟南都尉、中尉。因貪暴殘酷,宗室豪杰人人惴恐。武帝即位,徙為內(nèi)史。后畏罪解脫歸家,在家鄉(xiāng)放高利貸,購陂田千余頃,役使貧民數(shù)千家,致產(chǎn)數(shù)千金,從騎數(shù)十。

4、寧完我:字公甫,遼陽(今遼寧遼陽市)人,清朝初期大臣。后金天命年間,投降努爾哈赤,隸漢軍正紅旗。久預(yù)機務(wù),遇事敢言。歷任內(nèi)弘文院大學士、議政大臣兼太子太傅。康熙四年(1665年)四月卒,謚號文毅。雍正年間,入祀賢良祠。

篇3

1、何承天:南朝宋時無神論思想家、天文學家。博通經(jīng)史,精歷算,曾考定“元嘉歷”,改平朔為定朔,使日月食必在朔望,對后世歷法變革有很大影響。

2、何晏:三國時玄學家。漢大將軍何進之孫。南陽宛縣(今河南南陽)人,字平叔。何進孫,曾隨母為曹操收養(yǎng)。少以才秀知名,好老莊言。娶魏公主,累官尚書,典選舉。貌美面白,人稱“傅粉何郎”。與夏侯玄、開弼等為魏晉玄學的主要創(chuàng)始者之一。倡導玄學,崇尚清淡,開一時之風氣。

3、何武:西漢臣。字君公,西漢蜀郡郫縣(今四川郫縣北)人。治《易》經(jīng),射策甲科為郎。歷任諫大夫、揚州刺史、清河太守,廷尉、御史大夫、大司空等官。成帝時,封汜鄉(xiāng)侯。哀帝即位,與丞相孔光擬定限田限奴婢方案,以緩和當時尖銳的階級矛盾,因貴族官僚反對,未能實行。后被王莽所誣,自殺。

4、何敞:東漢臣、水利家。字文高,扶風平陵(陜西咸陽)人。和帝時,任侍御史,遷尚書。數(shù)切諫,言諸竇罪,竇憲怨之,出為濟南王太傅,旋改任汝南太守。曾發(fā)民工修治鲖陽舊渠,增墾田三萬頃,百姓賴其利。后任五官中郎將。

5、何休:東漢經(jīng)學家。任城樊(今山東曲阜)人,字邵公。太博陳蕃征他參政,蕃敗,擢黨錮。解,辟司徒,拜議郎,遷諫議大夫。

6、何遜:南朝梁詩人。東海剡(今山東郯城)人。字仲言。八歲能賦詩。南朝梁武帝天監(jiān)中,官尚書水部郎,終廬陵王記室。文章與劉孝綽齊名,世號“何劉”。詩長于寫景及煉字,為杜甫所推許。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何記室集》。

篇4

1、孫叔敖的故事:荒丘的福音。

2、孫叔敖是春秋時楚國名臣,在他重病纏身的時候,他告誡兒子說:“大王有很多次要賜給我封邑,我都沒有接受,這樣做是為了在我升天以后,大王會給你封地。如果真是那樣的話,你千萬不要接受土地肥美的地方!

3、在越國和楚國之間有一塊荒丘,那是埋葬死人的地方,那個地方名聲不好,土地也不肥。因為楚國人信鬼神而越國人也把祈求鬼神賜福避禍當做常事,因而他們都不會爭奪這塊“不祥之地”。你可以靠這塊土地來成就你的事業(yè)。”

4、孫叔敖死后,楚王果然要賜給他的兒子一些肥美的土地。他的兒子沒有接受,只請求將“寢丘”那塊荒地封給自己,楚王痛快地答應(yīng)了他的請求。結(jié)果一直到漢代,孫氏家族在那里一直得到繁衍。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篇5

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詩人,楚國杰出的政治活動家、外交家,主張“明法審令、舉賢授能、富國強民”的改革政策??墒顷P(guān)于他的出生年月,秦漢以前的史學家很少論及。后人基本上根據(jù)他的自傳性的長詩《離騷》的敘述進行推測: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學術(shù)界認為第二句話反映了屈原生日,但因涉及古代天文學、歷法上的復(fù)雜問題,從東漢至今學術(shù)界的解釋存在分歧,分歧集中在“攝提”的解釋上。漢代王逸認為攝提指的是太歲在寅,認為屈原出生于“太歲在寅年的正月庚寅日”。而南宋理學家朱熹卻提出異議,認為“攝提,星名,隨斗柄以指十二辰也”?!皵z提貞于孟陬”是指斗柄正指寅位這一月份,并非是太歲在寅位的年份?,F(xiàn)代學人也對此進行過研究,多傾向于王逸的解釋。

春秋以前,中國用的是“王位紀年”,即用周天子的在位年數(shù)紀年。但到春秋,周王室衰微,各諸侯國都用自己的紀年,造成了紀年上的混亂,交往很不方便。經(jīng)過長期觀察,測得木星圍繞太陽運行一周的時間是12年,所以古人稱木星為歲星,把木星運行的軌道分為12份,歲星每走完一部分就是一年,用這種紀年方法就是歲星紀年法。它的12個名稱是:星紀、玄枵、陬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分別對應(yīng)子丑寅卯等十二辰。

由于歲星在恒星背景中的運行方向是自西向東的,它和實際觀察的星象運行方向恰好相反;又由于歲星在星空背景上的運行并不是均勻的,更何況歲星的視運動有時會逆行,即自東向西,為了方便起見,古人就另外假設(shè)了一個理想的歲星,這個理想的歲星也是12年運行一周,與十二辰相結(jié)合,其運行方向與真實歲星相反,自東向西勻速運動,這個假設(shè)的理想歲星叫太歲、歲陰或太陰。以太歲每年所在的軌道部分來稱呼年的方法,叫太歲紀年法。當時的歷法規(guī)定十二個歲名與太歲居辰有固定關(guān)系,“太陰在寅,歲名日攝提格,其雄為歲星,舍斗、牽?!?,即木星在星紀次。

那么太歲在寅指的是哪一年呢?郭沫若先生根據(jù)《呂氏春秋》推定太歲在寅指的是公元前341年。然而,他查詢?nèi)毡緦W者新城新藏的《戰(zhàn)國朔閏表》,在公元前341年一月找不到庚寅日,故此將屈原的生日往后移了一年,即公元前340年。新城新藏所排歷表基于戰(zhàn)國普遍施行的“夏正”歷法。陳久金先生指出當時楚國施行的并非夏歷,而是周歷,并利用現(xiàn)代天文學方法證明公元前341年木星恰好在星紀次,故此斷定屈原的生日是公元前341年。潘嘯龍先生對比“夏正”和“周正”歷法指出,周正歷法的這年一月也沒有庚寅日。他所考證的屈原生日是公元前340年正月初七。可見,關(guān)于屈原的生日,學術(shù)界的說法不一,但大體可斷定是在公元前341年至公元前340年之間。

耶穌的生日也由于資料匱乏而存有爭議。世人一般以12月25日為耶穌基督圣誕,基督教信眾固然以此日為耶誕,非基督教徒亦在此日慶?!笆フQ”、寄賀卡、送賀禮、開舞會、火雞大餐、公司放假,十分熱鬧。其實,耶穌基督的生日并不是12月25日。

在公元4世紀以前,并無慶祝耶穌生日的說法,新約亦未載他的生辰,各門徒的筆記對比亦無提及,《使徒行傳》、《羅馬書》、《哥林多前后兩書》等等也從未提到慶祝圣誕,直至4世紀才由羅馬教廷宣布12月25日為耶穌生日,予以慶祝。12月25日原是羅馬人傳統(tǒng)上的狂歡節(jié)日,屬于外道,改信了耶穌后的羅馬人仍于此日慶祝節(jié)日,教廷只好順應(yīng)民情,宣布此日為耶穌生日,巧妙地將熱鬧的節(jié)日轉(zhuǎn)變?yōu)橐坦?jié)日。而羅馬人之所以選擇12月25日為狂歡節(jié),是由于很久之前,人們就已經(jīng)知道冬至這一天太陽直射位置最靠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而冬至以后,太陽直射位置開始北移,北半球的白晝逐日延長,陽光開始給大地送來與日俱增的溫暖,據(jù)此北半球的古羅馬帝國將12月25日確定為太陽神誕辰。公元313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官方認可的宗教。此后,羅馬教會才將這一天定為耶穌誕辰紀念日。公元354年,在羅馬帝國西部的拉丁教會年歷中,第一次寫明12月25日為耶穌誕辰。至于開始將這一天寫為“圣誕節(jié)”,那已經(jīng)是公元5世紀以后的事了。

關(guān)于耶穌的生年,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紀年的開始——紀元,即歷史起算年代。當前多數(shù)國家(包括我國)所使用的紀元為公歷紀元(簡稱公元),即基督紀元,它以傳說中耶穌誕生的那一年為元年,通常用拉丁文Anno Domini(主的生年)的縮寫A.D.表示,意思是自耶穌降生之年算起。公元前用B.C.表示,它是Before Christ的縮寫,即基督以前。

關(guān)于耶穌的生年,《圣經(jīng),新約》中的有關(guān)記述并不一致。公元6世紀,敘利亞的基督教修士狄奧尼西,??宋鞴?,應(yīng)教皇圣約翰一世的要求,于525年編定532年~626年教會年歷。他根據(jù)當時使用的歷法,按每隔532年同一月份的日期及“月相”(月的圓缺)相吻合的說法,選擇了傳說中耶穌遇難后復(fù)活的日子(即基督教的復(fù)活節(jié)3月25日)恰好是星期日的那一年,他認為這一年就是耶穌受難、復(fù)活的年份。然后,他認為《圣經(jīng),新約》中暗示耶穌活了30歲,從受難、復(fù)活那一年上溯30年,即羅馬建城754年,這一年即是耶穌的誕生年份。公元7世紀以后,英國史學家、神學家比德提出以耶穌的生年,即上述的年份作為紀年,從而出現(xiàn)了“基督紀元”。自15世紀中葉起,世界上許多國家先后采用了這種紀元。到了16世紀,人們發(fā)現(xiàn)狄奧尼西推算的耶穌生年并不確切。如按《新約·路加福音》的說法推算,應(yīng)為公元6年;而按《新約·馬太福音》的說法推算,則為公元前4年或更早。

牛頓是近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在天文學、物理學、經(jīng)濟學等領(lǐng)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然而,關(guān)于牛頓的生日,由于采用歷法的不同,也存有異議。在《大英百科全書》中,牛頓的生日不是按現(xiàn)在通用的格里高利歷給出的,而是按當時英國施行的儒略歷給出的——1642年12月25日。按照今天全球普遍采用的格里高利歷,牛頓出生于1643年1月4日。

我們現(xiàn)行的公歷稱為格里高利歷,它是1582年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頒布并首先在天主教國家實施的。按照格里高利歷,平年每年有365天,閏年是366天;不能被4整除的年份為平年,能夠被4整除的為閏年(但其中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的不閏,能夠被400整除的要閏。這樣,1900年不是閏年,但2000年是閏年)??紤]2000年的時間跨度,按照“4年整除”有500個閏年,去掉20個“100整除”不閏,再加上5個“400整除”閏,結(jié)果是485個閏年。于是,按照格里高利歷,在一個2000年的時間跨度上,逝去的天數(shù)是730485天。這就是說,格里高利歷的回歸年長度(從夏至日影最短的時刻到下一個日影最短的時刻)被人為地規(guī)定為730485/2000=365.2425天?,F(xiàn)代天文觀測給出的回歸年實際長度是365.2422天(嚴格說是365.2422個平均太陽日)。在1000年期間,回歸年長度的實際值與格里高利歷設(shè)定值之間的累計誤差只有0.3天。這表明,格里高利歷的規(guī)定是相當合理的?,F(xiàn)行的歷法中沒有考慮對上述誤差的補正?;蛟S在將來(公元3300年以后),可以通過國際協(xié)商,刪去一個閏日,予以補救。

在格里高利歷實施之前,歐洲普遍實施的是儒略歷,它是公元前46年由儒略·凱撒頒布的歷法。這一歷法規(guī)定: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4年有一個閏年。這樣一來,每100年必定有25個閏年。結(jié)果,按照儒略歷,回歸年長度的設(shè)定值是365.25天。這個值相對于實際值的偏離,要比格里高利歷大得多。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儒略歷所產(chǎn)生的誤差增加很快。如果共同約定了一個時間原點(例如,公元元年1月1日0時0分),在若干年之后,問起:我們度過了多少天?大家不會有分歧。因為這個天數(shù)嚴格等于日出(日落)的次數(shù),它是客觀的。另一方面,如果問:某一天是幾月幾日?則會產(chǎn)生矛盾。因為這涉及到歷法,即紀年的標尺單位。格里高利歷的年長度單位小于儒略歷,結(jié)果用格里高利歷讀出的日期就將大于儒略歷的日期。

1582年之所以要對儒略歷進行改革,是因為按照儒略歷記錄的日期已經(jīng)與季節(jié)不同步了。例如,原來6月22日是夏至;可到了1582年,夏至(太陽影子最短的時刻)卻出現(xiàn)在儒略歷的6月12日。按照儒略歷,回歸年長度是365.25天,按照格里高利歷則是365.2425天,經(jīng)過了1582年,二者之間的累計誤差已接近12天。只是由于某些細節(jié)上的原因,新歷(格里高利歷)規(guī)定:將日期從儒略歷的“讀出值”向后推10天。

篇6

2、伯夷:商紂王末期孤竹國第八任君主亞微的長子。天下宗周,伯夷叔齊恥食周粟,餓死首陽山;

3、叔齊:謙恭揖讓,不食周粟,同叔齊饑餓而死;

4、扁鵲:扁鵲(公元前407年—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yī),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名醫(yī);

5、毛遂:趙公子平原君趙勝的門客,說楚合縱,脫穎而出;

6、廉頗:戰(zhàn)國末期趙國的名將,攻取陽晉,固守長平,敗圍燕都;

7、張載: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

8、祖沖之:中國南北朝時期杰出的數(shù)學家;

9、酈道元:北朝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

篇7

越王勾踐,公元前496年至公元前465年在位。勾踐是將近春秋末期的越王,名叫姒勾踐。越國在現(xiàn)在的上海、浙江北部和江蘇南部。

Gou Jian was the son of Marquess Yun Chang of Yue. He was defeated and captured by King Fu Chai of Wu of the neighbouring State of Wu.

勾踐是越國允常侯的兒子,曾被鄰國吳國的國王夫差打敗。

After three years of servitude and humiliation with his wife in the State of Wu, he gained the trust of King Fu Chai who eventually allowed him to return to his state where he resumed his rule and initiated major reforms.

勾踐與妻子在吳國忍辱負重三年后,獲得了吳王的信任并被放回越國?;貒蠊篡`恢復(fù)了統(tǒng)治,進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

He soon appointed skilled politicians, such as Wen Zhong and Fan Li, as advisors to help buildup the kingdom.

他很快啟用像文種和范蠡這樣的政治家輔佐治國。

During this time, his ministers also worked to weaken the State of Wu internally through bribes and diplomatic intrigue.

同時,勾踐的大臣還通過賄賂和外交陰謀從內(nèi)部削弱吳國。

All the while ruling his kingdom, Gou Jian never relished in riches as a king, but instead slept on sticks and eating food suited for peasants.

在治理國家期間,作為一個國王,勾踐從未享受富裕的生活,而是睡在柴火上,吃農(nóng)民吃的食物。

This way, he could remember his humiliations while serving under the State of Wu.

通過這樣的方式,勾踐時刻不忘在吳國受到的恥辱。

There is a Chinese idiom, “Wo Xin Chang Dan” (literally meaning “sleeping on sticks and tasting gall”) coming about because of this and his perseverance.

由此產(chǎn)生了一個漢語成語“臥薪嘗膽”。

After ten years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eforms, his state at last became powerful enough to challenge and eventually annex the State of Wu in 478 B. C., where King Fu Chai was forced to commit suicide.

十年的政治和經(jīng)濟改革之后,越國最終強大了起來。最后,越國于公元前478年打敗吳國,吳王夫差被迫自殺。

篇8

因名人故里、歷史名勝引發(fā)的爭奪戰(zhàn),不僅跨省上演,即便是省內(nèi)“兄弟”市縣,也紅著臉要求“明算賬”。至于爭來爭去不知疲倦的原因,到底是為了保護當?shù)貧v史文化資源,還是看重名人名勝帶來立竿見影的品牌效應(yīng),這樣的爭奪傷了“和氣”耗了“成本”又是否值當,還需深思。

各地上演名人名勝爭奪戰(zhàn)

打開安徽省廬江縣政府門戶網(wǎng)站,網(wǎng)站欄頭處顯著位置標注著4個字“周瑜故里”。但這樣的定位,卻與安徽省舒城縣撞車。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人也”,是《三國志》對周瑜的介紹。但這個“舒”字指的是哪有兩種說法,一說今安徽廬江西南(西南指的是方向)人,另一說安徽舒城干汊河鎮(zhèn)人。

出現(xiàn)兩個“故里”的原因在于當時的舒縣因地域變遷導致。廬江方面認為舒縣即今天的廬江縣,與今天的舒城縣沒有關(guān)系;舒城方面則認為,當時舒縣包括舒城在內(nèi)。兩地還拿出史料文獻和文物遺存進行舉證,如舒城縣拿出《周氏宗譜》,記錄到東漢末年祖先周瑜故居時,記載:“居舒城麻地”,也就是現(xiàn)在的舒城縣干汊河鎮(zhèn);廬江縣拿出1999年版《辭海》,寫有周瑜為“周瑜是廬江舒人”,后面還特意標注“現(xiàn)在安徽省廬江縣西南”。舒城有周瑜屯兵的“周瑜城”遺址;廬江有周瑜墓、小喬墓……

兩地搜集證據(jù)證明“周瑜故里”姓“廬”還是“舒”的同時,還展開商標搶注競賽。

2010年5月,舒城縣向國家商標局申請44件涉及“周瑜故里”的系列商標。廬江縣提出異議,并于2011年2月向國家商標局申請45件涉及“周瑜故里”系列商標,彼此拉開商標戰(zhàn)。

2015年,安徽省政府出面舉行專題協(xié)調(diào)會,對“周瑜故里”爭議提出相關(guān)意見,要求根據(jù)商標法相關(guān)規(guī)定,請合肥、六安兩市政府責成所轄廬江縣和舒城縣兩地的周瑜文化研究會達成“周瑜故里”商標共有共享協(xié)議,共同申請注冊“周瑜故里”商標,共享“周瑜故里”注冊商標專有權(quán),促進兩地文化旅游產(chǎn)業(yè)發(fā)展。

會議認為,根據(jù)文化部、國家文物局關(guān)于做好文化遺產(chǎn)保護開發(fā)工作的相關(guān)通知要求,對于“有爭議的、未經(jīng)認定的,不宜命名或宣傳的”規(guī)定,將由省工商局行文國家工商總局,商請其對兩地周瑜文化研究會的“周瑜故里”相關(guān)商標不予注冊。

至此,兩地“停戰(zhàn)”。但關(guān)于“周瑜故里”的爭論和考證,仍在繼續(xù)。

相比“周瑜故里”之爭,安徽、江西的“杏花村”商標之戰(zhàn),戰(zhàn)線更為長久,甚至對簿公堂。

山西汾陽的“杏花村”又被稱為“酒都杏花”,位于汾陽市城北,以釀酒、酒文化聞名。據(jù)相關(guān)報道顯示,1957年,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后更名為“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在酒類商品上獲準注冊“杏花村”商標。20年后,經(jīng)該公司的使用和宣傳,“杏花村”被商標局認定為馳名商標。

而池州杏花村的說法最早見于清代貴池縣人郎遂所寫的《貴池縣杏花村志》,而后《廣輿記》《江南通志》等書有所收錄。1999年,池州市政府批準啟動“杏花村”復(fù)建項目。2001年,安徽省黃公酒壚餐飲娛樂有限公司(后更名安徽省杏花村文化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正式申請“杏花村”旅游服務(wù)類商標注冊。但遭到杏花村汾酒公司的反對。

在法定異議期內(nèi),杏花村汾酒公司針對被異議商標提出異議申請。針對該異議申請,商標局作出(2006)商標異字第02795號裁定,核準被異議商標的注冊。之后,杏花村汾酒公司又申請復(fù)審、不服裁定提訟、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最終,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靶踊ù濉甭糜畏?wù)類商標落戶池州。

沒有考證勿盲目申請商標

其實,名人名勝之爭,很多情況下都會“演變”成商標之爭,或者說通過商標之爭凸顯出來。

“將歷史名人故里、名勝注冊為商標,我國的商標法并沒有禁止,但縣級以上的地名是不能注冊為商標的。這就意味著周瑜故里、杏花村、老子故里等名勝是可以注冊為商標的,但因名人、名勝等家喻戶曉,在注冊商標時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商標與該名人、名勝之間存在著某種聯(lián)系,因此這些商標一般都由當?shù)卣蚺c名人、名勝有一定歷史聯(lián)系的機構(gòu)申請商標保護?!鄙虾e\天城(合肥)律師事務(wù)所顧問王懷慶說。

王懷慶認為,這些商標之爭的焦點是誰對名人、名勝古跡享有商標注冊申請的問題,或者說誰申請注冊這些商標更合適的問題,如果與名人、名勝沒有任何歷史聯(lián)系或沒有任何地域上的聯(lián)系,申請了這些商標在實際使用上或?qū)е職v史或文化上的混亂。為了尊重歷史文化,避免誤導公眾,在沒有得到考證之前還是不要盲目申請為妥。

為了“調(diào)停”商標之爭,有的地方采取了“共享”路徑。對此,王懷慶認為,共享商標專用權(quán)要雙方共同申請,如果名人、名勝與共同的申請主體都有聯(lián)系,可以共同申請,如果沒有聯(lián)系,這里商標最好還是不要圖一時之“譽”,還公眾一個真實的歷史。

馳名商標是商標的一種,如果名人、名勝商標被認定是馳名商標,是否會對其他地方申請注冊產(chǎn)生影響呢?王懷慶告訴記者,為了防止商標被淡化,法律對馳名商標做出了特殊的保護,這種特殊保護最主要表現(xiàn)在“跨類”保護上,名人、名勝商標的馳名不是因為商標使用的馳名,而是名人、名勝本身“馳名”,在該類商標實際使用過程中如果構(gòu)成馳名,實際具有了第二含義,如“杏花村”酒,與地名“杏花村”并沒有實際的聯(lián)系。認定“杏花村”酒馳名,并不影響“杏花村”作為“名勝古跡”的存在,也不會影響到“杏花村”旅游商標的使用。

“名人、名勝注冊商標最大的好處就是獲取商標的時就有‘名’,但這種知名度是歷史給予的,是人類社會共同的財富?!蓖鯌褢c說。

“爭戰(zhàn)”是占理還是為利?

名人名勝之爭,由來已久,輪番上演。

湖北安陸與四川江油曾為“李白故里”爭得火熱。導火線是安陸在電視投放“李白故里,銀杏之鄉(xiāng),湖北安陸歡迎您”的城市宣傳片。隨后,江油市致函提出異議,認為江油才是李白的故里,安陸涉嫌“侵權(quán)”,要求該宣傳片停播,由此引發(fā)“論戰(zhàn)”。

曹雪芹的祖籍也是爭搶對象,還出現(xiàn)了4種說法,即“豐潤說”“遼陽說”“鐵嶺說”“武陽說”……

打響爭奪戰(zhàn)后,很少有誰能蓋棺定論,或是提供一套壓倒性、具有說服性的結(jié)論。常常膠著到最后仍是,“一人故里有很多,一處名勝在幾地”。不過,參與爭奪的各方倒都是出了名。

不少地方在“爭戰(zhàn)”過程中,還斥巨資加大開發(fā)力度,像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qū)改造曹雪芹公園,廬江縣維修周瑜墓園,建設(shè)了周瑜文化廣場……

安徽行政學院教授昂永生認為,保護當?shù)貧v史文化遺產(chǎn),可能是各地爭搶名人、名勝資源的一方面原因,但更主要的還是出于地方利益因素考慮。無論是名人故里還是名勝古跡,在社會上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對此進行開發(fā),不但可以吸引游客參觀,帶動旅游產(chǎn)業(yè)發(fā)展,還有利于招商引資,給當?shù)貛硎找妫步o政績添彩。

昂永生認為,名人名勝之爭的背后有政府推手,但如果只是注重“公關(guān)”和眼前利益,忽視對歷史名人、歷史文化的深度挖掘,過于功利化,不僅傷了各地之間的“和氣”,還不利于形成規(guī)模效應(yīng),顯然是不好的。

“我們現(xiàn)在提出文化自信,旅游也是文化自信是表現(xiàn)形式。但不能只注重面子上的問題,爭個頭銜、名氣,而是要挖掘更深層次的文化價值,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chǎn)。”昂永生說,發(fā)展旅游經(jīng)濟要按市場經(jīng)濟規(guī)律運行,政府發(fā)揮作用有限,要適時“放手”,避免盲目擴建、盲目發(fā)展。

文化部相關(guān)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文化部一直提倡高度重視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但是一些地方從不正確的政績觀出發(fā),在市場動力的負面作用的推動下,盲目地爭奪名人故里甚至爭奪子虛烏有的小說人物的故鄉(xiāng),反而把文化遺產(chǎn)保護庸俗化,喪失了文化的品位。

篇9

2、有志始知蓬萊近,無為總覺咫尺遠。

3、雄心壯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

4、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復(fù)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摧。

5、不怕路遠,就怕志短。

6、志高山峰矮,路從腳下伸。

7、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計,無志者只感千難萬難。

8、有志登山頂,無志站山腳。

9、有志的人戰(zhàn)天斗地,無志的人怨天恨地。

10、人生志氣立,所貴功業(yè)昌。

11、人若有志,萬事可為。

12、并非神仙才能燒陶器,有志的人總可以學得精手藝。

13、有志者能使石頭長出青草來。

14、壯志與毅力是事業(yè)的雙翼。

15、志不真則心不熱,心不熱則功不賢。

16、把意念沉潛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氣奮發(fā)得起,何事不可做。

17、壯志與毅力是事業(yè)的雙翼。

18、不為窮變節(jié),不為賤易志。

19、襤褸衣內(nèi)可藏志。

20、志氣和貧困是患難兄弟,世人常見他們伴在一起。

21、對沒志氣的人,路程顯得遠;對沒有銀錢的人,城鎮(zhèn)顯得遠。

22、有志者,事竟成。

23、人惟患無志,有志無有不成者。

24、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25、志正則眾邪不生。

26、鳥貴有翼,人貴有志。

27、器大者聲必閎,志高者意必遠。

28、志,氣之帥也。

29、石看紋理山看脈,人看志氣樹看材。

30、志之所向,金石為開,誰能御之?

31、志堅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艱險而止,則必臻乎峻嶺。

32、心志要堅,意趣要樂。

33、一人立志,萬夫莫敵。

34、強行者有志。

3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堅忍不撥之志。

36、丈夫四海志,萬里猶比鄰。

37、才自清明志自高。

38、寄言燕雀莫相唣,自有云霄萬里高。

39、雄心志四海,萬里望風塵。

40、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

41、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丈。

42、滄海可填山可移,男兒志氣當如斯。

43、與其當一輩子烏鴉,莫如當一次鷹。

44、胸有凌云志,無高不可攀。

45、遠大的希望造就偉大的人物。

46、卒子過河,(名人名言www。veryok。net)意在吃帥。

47、魚跳龍門往上游。

48、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49、心隨朗月高,志與秋霜潔。

50、頂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轉(zhuǎn)來。

51、生無一錐土,常有四海心。

52、志當存高遠。

53、少年心事當拿云。

54、人無志向,和迷途的盲人一樣。

55、鳥不展翅膀難高飛。

56、母雞的理想不過是一把糠。

57、一個人如果胸無大志,即使再有壯麗的舉動也稱不上是偉人。

58、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

59、男兒不展同云志,空負天生八尺軀。

60、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yè),幾與草木同腐乎?

61、人生不得行胸懷,雖壽百歲猶為無也。

62、人之所以異于禽者,唯志而已矣!

63、胸無大志,枉活一世。

64、志不立,如無舵這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65、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

66、人生各有志。

67、丈夫志氣薄,兒女安得知?

68、莫為一身之謀,而有天下之志。

68、兒童有無抱負,這無關(guān)緊要,可成年人則不可胸無大志。

70、讓自己的內(nèi)心藏著一條巨龍,既是一種苦刑,也是一種樂趣。

篇10

關(guān)鍵詞:假名賬戶;實名認證;掛失處理;重新識別

中圖分類號:f61 文獻標識碼:a

個人存款賬戶實名制是指自然人在金融機構(gòu)開立個人存款賬戶時,必須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并使用該證件上真實姓名的制度。自2000年4月1日實行個人存款賬戶實名制以來,各金融機構(gòu)通過組織開展存量個人銀行賬戶身份信息真實性核實工作,及時發(fā)現(xiàn)并清理一批匿名、假名賬戶,對于從源頭上遏制金融詐騙、貪污受賄、偷稅漏稅、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shè),保護存款人合法權(quán)益、維護正常的經(jīng)濟金融秩序,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但在清理過程中,各金融機構(gòu)常遇到有關(guān)假名賬戶實名認證和掛失操作方面的一些問題,但處理口徑并不統(tǒng)一,還有待進一步規(guī)范。

1假名賬戶戶主身份信息表現(xiàn)形態(tài)

假名賬戶,是指不使用本人身份證件上的姓名,而用別人的姓名或人為捏造的姓名、代碼符號進行開戶的非實名制賬戶。在未實行個人存款賬戶實名制度以前,過去的儲蓄存款制度一直實行的是記名(虛名)儲蓄制度,其記名可以是真名、假名、代碼,亦可以是親友的名字。加之當時金融機構(gòu)普遍缺乏客戶識別和風險提示義務(wù)責任意識及證件真?zhèn)舞b別的有效手段,這些非實名制賬戶普遍存在戶主信息不全或不真實的情況。

這類賬戶戶主身份信息主要有三種表現(xiàn)形態(tài);一是開戶人為以后可能辦理業(yè)務(wù)的需要而留有賬戶戶主真實的身份信息;二是賬戶戶主身份信息欄目空白;還有一種是在客戶未提供有效身份證件的情況下,金融機構(gòu)工作人員為圖便利錄入自己隨意捏造虛假身份信息,或因工作人員疏忽大意聽錯客戶身份證件號而導致身份信息輸入有誤。

2對非實名制賬戶進行實名認證的相關(guān)法律依據(jù)

2000年3月20日第285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令《個人存款賬戶實名制規(guī)定》第十條規(guī)定,2000年4月1日前已經(jīng)在金融機構(gòu)開立的個人存款賬戶,按《規(guī)定》施行前國家有關(guān)規(guī)定執(zhí)行;規(guī)定施行后,在原賬戶辦理第一筆個人存款時,原賬戶沒有使用實名的,應(yīng)當依本規(guī)定使用實名。

2008年6月20日施行的《中國人民銀行關(guān)于進一步落實個人人民幣銀行存款賬戶實名制的通知》(銀發(fā)[2008]191號)規(guī)定,2000年4月1日前開立的個人銀行賬戶,需要延續(xù)使用的,自本通知實施之日起,存款人到開戶銀行辦理第一筆業(yè)務(wù)時,存款人應(yīng)當出具擁有該存款的存折、存單等,并出示賬戶管理制度規(guī)定的有效身份證件,進行賬戶的重新確認。

上述《規(guī)定》和《通知》確定了非實名存款賬戶轉(zhuǎn)為實名存款賬戶的工作原則:銀行應(yīng)對非實名存款人進行身份識別,如果能夠認定非實名存款人與非實名賬戶存在真實存款關(guān)系,即賬戶確系非實名存款人本人開立,則可以進行重新確認和實名變更,否則不得進行實名變更。具體操作辦法是要求客戶同時出具有效身份證件和存款憑證及密碼(如有),經(jīng)審查認定存在真實存款關(guān)系后方能進行業(yè)務(wù)處理。

在理想狀態(tài)下,客戶持有折卡并掌握賬戶密碼,按照個人存款賬戶實名制施行前國家有關(guān)規(guī)定,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yè)銀行法》的規(guī)定,即使賬戶名與持有折卡實物人有效身份證件上的姓名不符,銀行方面也應(yīng)無條件支付客戶存款和利息。但如果出現(xiàn)非實名存款人的假名賬戶存款憑證滅失、遺失或非實名存款人遺忘取款密碼的情況,銀行應(yīng)如何辦理掛失業(yè)務(wù)和進行假名賬戶實名認證呢?

3非實名制賬戶掛失處理的相關(guān)規(guī)定

國務(wù)院1992年12月11日107號令頒布的《儲蓄管理條例》第三十條規(guī)定:存單、存折分為記名式和不記名式。記名式的存單、存折可以掛失,不記名式的存單、存折不能掛失。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儲戶遺失存單、存折或者預(yù)留印鑒印章的,必須立即持本人身份證明,并提供儲戶的姓名、開戶時間、儲蓄種類、金額、賬號及住址等相關(guān)情況,向其開戶的儲蓄機構(gòu)書面申請掛失。

中國人民銀行銀發(fā)[1993]7號文件《關(guān)于執(zhí)行<儲蓄管理條例>的若干規(guī)定》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儲戶的存單(折)分為記名式和不記名式,記名式的存單(折)可掛失,不記名式的不可以掛失。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儲戶的存單、存折如有遺失,必須立即持本人居民身份證明,并提供姓名、存款時間、種類、金額、賬號及

住址等有關(guān)情況,向原儲蓄機構(gòu)書面正式聲明掛失止付……

該規(guī)定除在第三十五條中對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要求驗證存單開戶人姓名與支取人證件姓名外,對掛失記名式存單(包括假名賬戶存單)并沒有驗證存單開戶人姓名與掛失人證件姓名的硬性要求。由此可見,記名式存單賬戶掛失人持有效身份證件與賬戶戶名不一致,并不能做為金融機構(gòu)拒絕辦理賬戶掛失的前提條件。在司法實踐中,金融機構(gòu)也常因此敗訴。但由于假名賬戶的戶名與非實名存款人的姓名不一致,如果金融機構(gòu)放棄對其進行身份審查,就有可能使儲戶的賬戶遭到第三人錯誤乃至惡意凍結(jié),從而又會使自己面臨侵權(quán)之訴。

4非實名制賬戶客戶身份的重新識別

客戶識別是金融機構(gòu)的一項法定義務(wù),2007年6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銀監(jiān)會、證監(jiān)會、保監(jiān)會聯(lián)合的《金融機構(gòu)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當金融機構(gòu)先前獲得的客戶身份資料的真實性、有效性、完整性存在疑點時,應(yīng)當重新識別客戶。第二十三條中對客戶識別辦法進行了說明,要求金融機構(gòu)除核對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外,可以依法采取其他措施,識別或者重新識別客戶身份。第三條也明確規(guī)定:金融機構(gòu)應(yīng)當按照安全、準確、完整、保密的原則,妥善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確保能足以重現(xiàn)每項交易,以提供識別客戶身份、監(jiān)測分析交易情況、調(diào)查可疑交易活動和查處洗錢案件所需的信息。

根據(jù)上述條款,對于非實名制賬戶客戶身份的重新識別,可將調(diào)閱賬戶開戶原始記錄和筆跡鑒定作為輔助手段對非實名存款人的身份進行確認。

5非實名制下的假名賬戶實名認證和掛失處理操作建議 假名賬戶掛失處理和實名認證,應(yīng)在堅持賬戶歸屬地管理原則的基礎(chǔ)上(即非實名制賬戶的掛失和實名認證只能在原開戶行受理,這主要是從查證開戶資料的便利性方面考慮),依據(jù)《儲蓄管理條例》和《關(guān)于執(zhí)行<儲蓄管理條例>的若干規(guī)定》的相關(guān)規(guī)定以及《金融機構(gòu)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文件精神酌情處理。

對于留有賬戶戶主真實身份信息的假名賬戶,在客戶持有與戶主真實身份信息一致的有效身份證件時(如果因身份證件號碼升位引起的不一致,可由其戶口所在地戶籍機構(gòu)出具戶籍證明),金融機構(gòu)首先應(yīng)為其賬戶辦理實名更正手續(xù),留存客戶有效身份證件影印件,再依照相關(guān)規(guī)定辦理賬戶掛失。

對于賬戶戶主身份信息空白或經(jīng)聯(lián)網(wǎng)核查發(fā)現(xiàn)賬戶戶主身份信息為無效信息的假名賬戶,應(yīng)視不同情況進行區(qū)別處理。

客戶憑證丟失但掌握賬戶密碼,持有有效身份證件且書面提供的儲戶姓名、開戶時間、儲蓄種類、金額、賬號及住址等開戶情況與金融機構(gòu)保留的開戶資料一致的,金融機構(gòu)首先要完善賬戶信息資料,辦理實名更正手續(xù),錄入客戶有效身份證件號碼,留存客戶有效身份證件影印件,然后再為其辦理掛失手續(xù),掛失時留存原賬戶開戶資料影印件備查;如憑證丟失因時間久遠導致記憶模糊,客戶書面提供的資金賬戶開戶情況與金融機構(gòu)保留的開戶資料出現(xiàn)非關(guān)鍵部分(如開戶時間、賬號)不一致的情況的,金融機構(gòu)應(yīng)核對開戶時非實名存款人的筆跡進行審慎處理??蛻籼峁┑亩ㄆ诖婵钯~戶關(guān)鍵要素如儲戶姓名、金額與系統(tǒng)賬戶信息不一致的,或提供的活期存款賬戶關(guān)鍵要素儲戶姓名、開戶時間與系統(tǒng)賬戶信息不一致的,應(yīng)拒絕受理。

對于客戶密碼丟失的,可要求客戶申請筆跡鑒定來確定非實名存款人的真實身份。

憑證和密碼都丟失的,如客戶書面提供的賬戶開戶情況與金融機構(gòu)保留的開戶資料一致的,由客戶申請筆跡鑒定來確定非實名存款人的真實身份,賬戶關(guān)鍵要素與系統(tǒng)賬戶信息不一致的,應(yīng)拒絕受理。

經(jīng)聯(lián)網(wǎng)核查發(fā)現(xiàn)賬戶戶主身份信息為真實信息,但與客戶持有的有效身份證件的信息不符時(不包括因身份證件號碼升位引起的不一致),客戶雖能提供與金融機構(gòu)保留的開戶資料一致的相關(guān)開戶信息,金融機構(gòu)仍應(yīng)拒絕客戶的賬戶實名認證和掛失要求,并將該賬戶列入疑義賬戶進行監(jiān)管??蛻粲挟愖h的,可申請筆跡鑒定并通過司法途徑來確定非實名存款人的真實身份。

參考文獻

1 國務(wù)院.國務(wù)院令第285號《個人存款實名制規(guī)定》,ht-tp://chinalawedu.com/news/1200/22016/2006/3/pa00410151360020-0.htm,2000-03-20

2 國務(wù)院.國務(wù)院令

107號《儲蓄管理條例》,http://chinabaike.com/law/zy/xz/gwy/1332858.html,199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