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培訓課程范文
時間:2023-12-29 17:45: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機械設計培訓課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公安院校在職培訓應用寫作教學設計
[作者簡介]辜靜波(1965-),女,江西南昌人,江西警察學院基礎部,教授,研究方向為現(xiàn)當代文學、應用寫作;楊瑞清(1966-),男,江西南昌人,江西警察學院治安系,教授,研究方向為公安學、治安學。(江西南昌330103)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12)17-0118-02
公安應用寫作能力是公安民警重要的職業(yè)能力之一,也是全國在職公安民警培訓計劃中的必訓課程。由于我國的民警培訓工作尚處于“全員崗位培訓、全方位知識培訓”的階段,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理論脫離實際,忽視實戰(zhàn)技能訓練,教育培訓的質量不高,效果不佳。①因此目前在職民警“公安應用寫作”培訓課程的培訓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學設計缺乏科學性。
教育是一項具有明確目的的培養(yǎng)人的社會實踐活動,職業(yè)教育與學歷教育是兩種內(nèi)涵不同的教育活動,二者在教學內(nèi)容、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上都存在著明顯的區(qū)別。要有效提高在職民警公安應用寫作培訓課程的教學效果,必須對課程進行科學設計。
一、在職民警“公安應用寫作”課程教學設計中應把握的三個要素
1.強調(diào)對在職民警學習需要的分析。在職民警的學習需要是指在職民警培訓前的學習、能力狀況與所期望達到的能力、水平狀況之間的差距。對在職民警學習需要的分析,有助于形成課程總的教學目標。通過對學習需要的分析,可以了解和掌握培訓民警在公安應用寫作學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以利于在“公安應用寫作”培訓課程教學設計中確定解決該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分析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以及約束條件,以論證解決該問題的可能性;分析問題的重要性,以確定優(yōu)先解決的教學設計課題。只有準確、充分地分析了各層次、各警種民警的學習需要,才能準確定位在職民警“公安應用寫作”培訓課程的教學目標。總之,通過對在職民警“公安應用寫作”培訓課程學習需要的分析,可以有效提高課程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避免人、物、財資源的浪費,確保培訓質量及目標的實現(xiàn)。
2.注重對“公安應用寫作”學習內(nèi)容的分析。教學系統(tǒng)方法要求根據(jù)實際學習需要選擇教學內(nèi)容,為達到教學最優(yōu)化而保證內(nèi)容效度。在組織實施培訓之前,教師應對各層次、各警種民警的崗位職責、終點能力(即通過教學以后形成的能力和培養(yǎng)的態(tài)度),對學習者起點能力(即原有的知識與技能、認識與態(tài)度)轉化為終點能力所需要的從屬知識、技能或能力及其上下左右的關系進行詳細剖析,以確定“公安應用寫作”培訓課程學習內(nèi)容的廣度與深度,揭示學習內(nèi)容中各項知識與技能的相互關系,為教學順序的安排奠定基礎。美國當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加涅認為,設計教學的最佳途徑是根據(jù)所期望的目標來安排教學工作。確定學習內(nèi)容范圍的最關鍵因素是課程目標和學習結果,這兩個要素決定了學習內(nèi)容分析的結果。各層次、各警種民警因其崗位職責和能力的差異,期望通過培訓達到的目標各有側重,因此,應對在職民警“公安應用寫作”培訓課程的學習對象進行分類培訓,教學內(nèi)容可按工作崗位、工作任務和技能進行分層,以確保學習內(nèi)容確為受訓者所需。
3.強化對受訓對象的分析。對受訓對象的分析是公安應用寫作培訓課程設計前期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目的是了解在職民警的學習準備情況及其學習風格,為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和組織、學習目標的編寫、教學活動的設計、教學方法與媒體的選擇和運用等提供依據(jù)。
對受訓對象進行分析,要求教師完全從受訓學員的現(xiàn)實需要和具體情況出發(fā)來確立教學目標及學習內(nèi)容,科學選擇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式,有效突出受訓學員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分析工作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一是分析受訓民警進行應用寫作培訓之初已經(jīng)具備的有關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以及對學習公安應用寫作的認識水平、態(tài)度;二是分析對受訓民警在公安應用寫作學習訓練時產(chǎn)生影響的社會心理特點,包括年齡、認知成熟度、學習動機、個人對學習的期望、工作經(jīng)歷、生活經(jīng)驗、文化背景等;三是分析受訓民警在學習公安應用寫作時感知不同刺激并對此做出反應這兩方面產(chǎn)生影響的所有心理特性,包括焦慮、習性、對視覺或聽覺學習的偏愛等;四是分析受訓民警的崗位和職級。
二、在職民警“公安應用寫作”培訓課程的教學設計
1.科學的教學目標是實現(xiàn)培訓目標,準確評價教學效果的保障與依據(jù)。根據(jù)美國教育界知名學者布盧森對認知領域教學目標的層次分類,一般課程的教學目標應包含以下六個層次:知道、領會、應用、分析、綜合、評價。
與公安院校統(tǒng)招生教學目標不同的是,在職民警“公安應用寫作”培訓課程的教學目標應定位為認知領域較高層次能力的掌握,包括應用、分析、綜合、評價能力的獲得。對在職民警的教育培訓應著眼于專業(yè)技能也就是說技能培訓重于知識傳授。②在設計總的教學目標和單元教學目標時,應充分考慮在職民警的先行知識儲備,科學定位通過培訓所要達到的應用寫作能力。在編寫教學目標時應切實關注課堂教學中的生成性目標,其特點是:(1)必須與學生的認知前提相銜接的、需要學生通過新的學習才能掌握的教學目標;(2)必須置于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之內(nèi)的新的教學目標。③能力要求過低,培訓就會成為形式;能力要求過高,民警會因為目標難以實現(xiàn)而放棄努力。筆者認為,僅僅知道與領會公安應用寫作的相關理論即是過低的目標,要求所有受訓民警熟練掌握公安工作中所有應用文的寫作也是不可達到的過高要求。編寫教學目標時應注明學習或寫作行為的條件以及評定培訓民警寫作能力、寫作水平是否合格的標準,以便于教師或受訓學員都能夠較為準確地評價教學效果。
2.在職民警“公安應用寫作”培訓課程教學策略設計。教學策略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上,為實現(xiàn)某種教學目標而制定的教學實施總體方案。④主要包括合理安排及選擇教學活動序列、教學內(nèi)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等。
在教學策略的設計方面,應依從總的教學目標和子目標以及從屬目標來確定,要符合在職民警先行知識積累、心理特征、崗位職責要求、職級層次、學習時間長短、教學設備等條件來進行。利用學前測試的方法摸清學員的先行知識積累,為制定教學策略奠定基礎。通過學員現(xiàn)身說法或工作案例充分展現(xiàn)公安應用寫作能力在公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調(diào)動受訓學員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增進其學習欲望,增加學習行為內(nèi)驅力。
在教學組織的設計方面,需認真思考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順序。例如,“例文呈現(xiàn)—評價優(yōu)劣—知識要點—寫作素材展示—練習—討論—評價”與“知識要點—例文示范—寫作練習—評價”就是兩種不同教學內(nèi)容的組織形式,適合不同學習條件下的應用寫作教學。在職民警“公安應用寫作”培訓課程教學組織策略,應以自主學習、問題探究為主要教學模式,突出受訓學員的學習主體地位;教師引導學員進行學習訓練和相關問題的處理,并隨著教學內(nèi)容的深入和學員遠遷移能力的增強,逐漸減少直至停止指導,達到教學目標。
在教學程序的設計方面,對公安院校統(tǒng)招生的應用寫作教學,赫爾巴特學派的“五段教學法”比較常用,而對在職民警“公安應用寫作”培訓課程教學來說,由于受訓學員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先行經(jīng)驗儲備,因而布魯納、杜威等人提出的“問題教學法”更為適合?!皢栴}教學法”,即問題—假設—推理—驗證—結論,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員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其教學難點在于需要教師根據(jù)已掌握的受訓學員的學習現(xiàn)狀創(chuàng)設一個認識上的困難情境而不是僅僅呈現(xiàn)經(jīng)過處理后的簡單文字材料,使受訓學員在誘發(fā)性的假設中激發(fā)學習興趣,產(chǎn)生解決問題的愿望,并提出各種寫作思路,形成殊途同歸的應用文,并在驗證、結論階段獲得認可和感悟。當然,教學程序的設計應服從教學目標的完成,沒有一種教學程序可以最有效地達到所有的教學目標,因此應根據(jù)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條件選擇恰當?shù)慕虒W程序。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在教學方法的設計方面,在職民警“公安應用寫作”培訓課程可供選擇的常見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討論法、練習法、實習練習法等。由于在職民警個體的知識儲備差異較大,適當講授學科理論知識、講解寫作思路等是必要的,“度”的把握是關鍵,“夠用”即可。試圖通過一個講座就能顯著提高在職民警應用寫作能力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基于在職民警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應用寫作素養(yǎng),討論法可作為在職民警“公安應用寫作”培訓課程的主要教學方法,應用于真實的案例分析點評、寫作提綱的擬定、習作的評價等;練習法是應用寫作課程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可利用多媒體提供多種形式的寫作素材,亦可結合情境教學法,根據(jù)受訓學員工作和生活實際,把要解決的問題顯現(xiàn)在情境中,讓學員在模擬的情境中按虛擬身份設計應用寫作提綱,完成寫作內(nèi)容。重復訓練非常適合時間有限的在職民警培訓,這種重點突破而不是貪大求多的方法有利于促進受訓學員的記憶和遷移能力,切實提高受訓學員的應用寫作能力。對在職民警的應用文習作應杜絕鑄模式的學習評價,充分調(diào)動受訓學員參與評價的積極性,要特別尊重在職民警的情感特征、個體體驗,高度評價受訓學員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通過拓展寫作思路,實現(xiàn)教學相長,力爭教師和每一位培訓民警都能有所得。有條件的情況下,也可運用實習練習法,待培訓學員培訓結束回本單位后,根據(jù)工作實際,完成一個“自主選擇式”習作再回寄,以獲得該課程學習效果的終結性評價。
3.在職民警“公安應用寫作”培訓課程教學媒體設計。恰當使用媒體輔助教學是提高在職民警“公安應用寫作”培訓效果的重要手段。然而,各種媒體都有自身的劣勢與不足。教學時應根據(jù)不同的教學情境選擇不同的媒體,“使用不當?shù)拿襟w輔助教學往往比不用媒體輔助教學的情況更糟”④。
公安應用寫作教學常用的媒體主要有板書、紙質材料、圖片、幻燈片、網(wǎng)絡、影像資料、影碟、多媒體等。教科書、卡片、報刊、黑板等主要作用于人的視覺器官的媒體,收錄機等聽音設備主要作用于人的聽覺器官的媒體,DVD、大屏幕、投影儀、PPT、影視資料等主要作用于人的視聽覺器官的媒體,在培訓時應依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對象、各種媒體的特性和功能教學條件以及培訓時間的長短加以慎重選擇,不可將媒體的重要功能簡單圖解為電子板書,應充分發(fā)揮媒體在提供事實性材料、創(chuàng)設困難情境、典范示例、引導受訓學員拓展思維空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當然,媒體的選擇關鍵在于教師對媒體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的深刻領會和基于對受訓學員學習狀況的深入了解,也受制于教師對各種媒體的運用能力,更需要公安應用寫作教師加強這方面的職業(yè)素養(yǎng)。
[注釋]
①孫洪波.警察職業(yè)教育培訓的創(chuàng)新與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08(12):94.
②王桂勝.公安院校對在職民警教育培訓的幾點思考[J].教育論叢,2007(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