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對家長的意義范文

時間:2023-12-14 17:48: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雙減政策對家長的意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雙減政策對家長的意義

篇1

【關鍵詞】輔導班;調查;動機;建議

一、基本情況分析

平時學生在校學習功課壓力大,作業(yè)多,沒有多余的時間來培養(yǎng)課余興趣或對課程進行“補差拔尖”,因此家長們紛紛瞄準了暑期這個黃金檔,讓孩子在炎炎夏日再次走入暑期輔導這個第二課堂。參加輔導的學生從小學初中到高中各個年齡層都有,補習的科目也是從數(shù)理化英到各種樂器五花八門。而社會實踐活動課程和各類夏令營活動,被家長們認為活動目標不明晰效果不顯著,而沒有成為家長們心目中的首選。

二、調研過程

(1)確定目的階段:確定調研目的,即分析中小學生假期輔導熱的原因,以及輔導班對學生、對家長、對社會的影響,同時結合自己做家教的經(jīng)歷,為廣大中小學生和家長選擇輔導班提出了一系列合理的建議。

(2)確定思路階段:針對目的,確定了整體實踐調研思路。

(3)問卷調查階段:設計調查問卷,對學生群體發(fā)放。

(4)問卷結果初步分析階段:對網(wǎng)絡調查問卷得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了初步分析,得到了一些相關數(shù)據(jù)和重要因素,為深入探究其中的因素打好了基礎。

(5)走訪訪談階段:對學生、家長和輔導機構負責人進行訪談。

(6)數(shù)據(jù)總體整理匯總階段:將所有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匯總并制作了此份調研報告。

三、調查結果分析

在調查的學生中,極大多數(shù)都在參加暑期補習班,而且還是父母為自己報名去的補習班居多,而按自己意愿報名參加補習班的只占很少一部分。這充分說明現(xiàn)在輔導班的火熱,對于中國的學生來說,假期補習已經(jīng)是一個極為普遍的現(xiàn)象,特別是隨著年級的增加學生對考試科目的補習也越來越多,特別是在高考的壓力下,高中生的生活更是被假期輔導占據(jù)了大部分時間,更多的學生正處在假期補習的壓力下。

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42%的學生對假期輔導持否決態(tài)度,認為假期就是自己休息整理的自主支配時間,不需要輔導;60%的學生家長對輔導機構的教學成果不是很滿意,認為輔導老師沒有學校老師負責;55%的家長認為假期輔導經(jīng)費較高,對普通家庭來說有一定負擔。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家長們的“報班”熱情,催生了假期補習班的火爆。不少輔導班的假期班已經(jīng)人滿為患,一些輔導班甚至出現(xiàn)“塞車”現(xiàn)象,為了使孩子在假期能有人教,一些家長早就開始“占坑”。而有的輔導機構抓住這個機會,狠狠地宰割一通,給普通家庭帶來了負擔。

下面將從學生、家長和輔導機構三個方面對暑期培訓班火爆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

1. 學生的要求

對學生個人來說,成績好壞往往是他們選擇課后補習的重要原因。很多成績偏差的學生在學校跟不上老師的進度,課后補習一點程度上可以幫助他們提高成績。對于成績好的學生,想要有個更大的提升,他們補習的往往是學校補習不到的一些能力,使自己的水平有更大的提升;成績中等的學生也不想在假期里掉隊,利用假期有一定程度的進步。但是這是對于面臨升學壓力的學生而言的,而對于大部分較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內在的學習動力和自覺性還不夠,這部分學生大多對暑期輔導持否定態(tài)度。

2. 家長的心態(tài)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對孩子的殷切期望,在暑期輔導的熱浪之下,別人家的孩子在補習,自己的孩子當然不能落后。而且當今游戲、網(wǎng)絡泛濫,放假在家的學生沒有了老師和學校的束縛,又缺少家長的管制和陪護,孩子可能因此而沉迷其中。于是,家長爭先恐后將孩子送到輔導班學習,并可以以此達到“管住”孩子的目的。

3. 輔導機構的動機

在社會和家長日益重視孩子教育的大背景下,一些老師或教育工作者紛紛開辦輔導班。但暑期輔導班的教師隊伍質量良莠不齊,其中大多數(shù)是放假在家的教師,利用假期這段時間來到暑期培訓這塊沃土上“淘金”,一些在校大學生也利用假期時間,尋求做家教或到輔導機構兼職的機會。很多在職的老師也經(jīng)不住高利潤的誘惑,甚至在自己家中開辦輔導班,往往以自己的學生為對象,假期收入是工資收入的幾倍。

輔導班的字面意義來說,主要是幫助提高學生的成績,在一定程度上輔導班確實可以提高學生的成績和學習興趣;另外,學生在輔導班學習的同時也可以觸到其他班、其他學校的學生,從而認識更多的朋友,拓寬交際面。同時暑期輔導班也在起到一個“超級保姆”的角色,減輕了很多上班族家長暑假看管孩子的壓力。但是這樣的輔導班無疑占用了學生應有的假期時間,不夠科學的課程時間使得學生學習的興趣大減,不夠專業(yè)的教師隊伍使得教學質量也得不到保證。輔導班的數(shù)量在劇增,教學質量卻在下降,這與學生和家長的初衷背道而馳。

四、筆者的一些建議

(1)首先輔導班的類型應該堅持針對性和多樣性的統(tǒng)一,在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的同時,擴大其他輔導內容的范圍以便適應孩子們多方面興趣的需求。這樣孩子們在學習必修課程的同時,也可以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勞逸結合。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不會感到太枯燥。

(2)其次是選擇教師的方面。雖然說聘請在校大學生也未嘗不可,但是盡管他們學歷高,知識豐富,可他們畢竟缺乏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技巧,也沒有通過嚴格的選拔和考核,所以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輔導機構在聘用教師的時候應該更加慎重,盡量選擇在職教師,這樣才會取得更好的成效。

(3)輔導機構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課表及作息時間的安排,在“快樂學習”的前提下,使輔導班各方面條件趨向于規(guī)范化、正統(tǒng)化,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社會發(fā)展迅速的今天,讓孩子們從小參加一些輔導班是一種未雨綢繆的表現(xiàn)。畢竟將來社會需要的是綜合性的優(yōu)秀人才。

教育培訓市場依然是供需兩旺,一方面新生教育培訓機構不斷誕生,全國大型知名教育機構和上市公司不斷涌進;另一方面家長受諸多因素影響送子女參加各級各類教育培訓的需求依然強勁。只是培訓要求更鮮明,學科分類更細致。這就要求培訓機構更進一步的細分市場,滿足家長及學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