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的癥狀和治療范文

時間:2023-11-06 17:22: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骨質疏松的癥狀和治療,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骨質疏松的癥狀和治療

篇1

【摘要】 目的 觀察補腎壯腰強骨湯(自擬方)治療及結合雌激素對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患者分為治療組39例,予口服結合雌激素(倍美力0.625mg,qd)及龍馬壯骨湯(水煎服,每日1劑),和對照組41例,單純口服結合雌激素。兩組均經(jīng)3個療程后對比療效。結果 療效比較:治療組39例中,顯效14例,有效20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7.17%;對照組41例中,顯效10例,有效20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73.17%,組間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

【關鍵詞】 骨質疏松;絕經(jīng)后;補腎壯腰強骨湯;結合雌激素;臨床療效

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絕經(jīng)后中老年婦女發(fā)生的以骨量減少、骨組織細微結構遭到破壞、易于發(fā)生骨折的一類全身性系統(tǒng)性的內分泌性疾病,是絕經(jīng)后中老年婦女的多發(fā)病、常見病。近年來,中醫(yī)藥防治骨質疏松癥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得到了廣泛認同。我院多年來運用自擬方,療效較好?,F(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共80例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婦女(距末次月經(jīng)期至少18個月),均為我院2006年9月—2009年9月收治的門診病例,年齡50~80歲。根據(jù)自愿對照的分組原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39例,平均年齡(62.43±7.58)歲;對照組41例,平均年齡(61.22±7.76)歲。兩組年齡、病程分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國老年學學會骨質疏松委員會關于骨質疏松癥的診斷標準確定[1],臨床癥狀為全身無力,周身骨痛或腰背疼痛,逐漸加重,輕微外傷可致骨折,脊柱后突畸形;骨密度檢測陽性。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制定。主癥:腰背疼痛,腰膝酸軟;次癥:脊背叩擊痛或壓痛,不能持重,不耐久坐久立,易疲乏,眩暈耳鳴,舌質或淡或偏紅,脈細或沉細。

1.3 排除標準 不符合納入標準,1個月內接受過其他治療的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患者,不能排除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繼發(fā)性骨質疏松患者。

1.4 治療方法 治療組口服倍美力0.625mg qd,同時伴服補腎壯腰強骨湯(自擬方),藥物組成:鹿角霜、熟地黃、羊藿、菟絲子、川斷、狗脊、淮山、川芎、雞血藤。偏陰虛者加知母、黃柏;偏陽虛者加制附片、仙茅;氣血虛者加黃芪、當歸;骨痛明顯者加全蝎、乳香、沒藥。每日1劑,分2次服。對照組單純口服倍美力0.625mg qd,兩組均1個月為1個療程,連服3個療程。用藥期間如有感冒或其他急性病可暫時停藥,等好轉后再繼續(xù)服用。

1.5 觀察指標和方法

1.5.1 臨床療效標準 療效判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制定。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骨密度檢查顯示骨密度增加;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骨密度檢查未見骨密度下降;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

1.5.2 骨密度檢測,采用意大利產(chǎn)CHALLENGER骨密度儀測定腰椎骨密度(L2~L4骨密度平均值)、股骨頸骨密度為指標,治療3個療程后,對比治療前、后骨密度變化。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計數(shù)資料(數(shù)據(jù)以〖x〗±s表示)采取t檢驗,等級資料用Ridit法檢驗。統(tǒng)計軟件采用SPSS10.0軟件包。

2 治療結果

見表1,表2。表1 兩組治療結果的比較 例(%)表2 兩組治療前后骨密度變化 (g/cm2)注:與對照組比較,*P

3 討論

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PMOP)是由于絕經(jīng)以后卵巢功能衰退,體內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所致,其特征是全身性的骨量減少及骨組織微結構改變,以致骨脆性增高易于骨折。與老年性骨質疏松不同的是,松質骨的變化顯著,常見脊椎骨折和腕部骨折[3],嚴重危害絕經(jīng)婦女的健康。倍美力為結合雌激素片,臨床研究表明,低劑量倍美力能有效預防絕經(jīng)早期的骨量丟失,維持BMD預防骨質疏松癥及相關骨折[4,5],保護女性骨骼健康。性激素補充治療(HTR)對絕經(jīng)后婦女骨密度的維持效果已得到公認,50多項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6]顯示ERT/HRT治療3年后能維持骨量,并可使椎體和髖部BMD分別增加4%~6%和2%~3%。分析[7]顯示:HRT在所有部位的BMD變化百分比均有顯著意義,提示HRT對所有部位的BMD有一致的明顯保護作用。雌激素可降低腕部、脊椎和髖部骨折的危險性。60歲以前開始使用HRT的婦女這一危險性的降低更明顯,且使用雌激素時間越長,效果越顯著。對已有椎體骨折的婦女,HRT可減少再次骨折的發(fā)生。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屬中醫(yī)學的“骨萎”、“骨痹”、“腰背痛”范疇。大量的文獻認為骨質疏松癥的中醫(yī)病因病機與腎虛脾虛血瘀有關,尤其與腎虛的關系尤為密切相關,腎虛與骨密度、骨礦物質含量密切相關。腎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髓藏于骨腔內滋養(yǎng)骨骼,骨的生長發(fā)育依賴腎中精氣的滋養(yǎng)與推動。如《素問·五象生成》云:“腎之合骨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腎生骨髓,腎精充足,則骨髓生化有源”?!夺t(yī)精經(jīng)義》亦云:“腎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腎之所合也,髓者,腎精所生,精足則髓足,髓在骨內,髓足則骨強”。若腎氣不足,腎精虧虛,則骨髓乏源,骨骼失養(yǎng)而導致骨質疏松。如《素問·痿論》:“腎者水臟也,今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fā)為骨痿”?!肚Ы鹨健す菢O》記載:“骨極者,主腎也,腎應骨,骨與腎合。……若腎病則骨極,牙齒苦痛,手足疼,不能久立,屈伸不利”。故骨質疏松的中醫(yī)治療主要以補腎為主,補腎可以糾正免疫系統(tǒng)功能低下,恢復下丘腦、垂體、靶器官的功能活動,促進骨鈣的沉積,同時具有抑制骨吸收增加和加快骨形成的作用,不但可以延緩骨量丟失,甚至可以增加骨量[8]。在本研究中,將中醫(yī)補腎強骨法與性激素補充治療結合應用治療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其中補腎壯腰強骨湯補鹿角霜,熟地黃益腎填精補髓,補骨脂、菟絲子、川斷、狗脊補肝腎強筋骨,川芎活血化瘀,搜風止痛;雞血藤行血補血,通經(jīng)活絡,諸藥合用,共奏補腎填精、強筋壯骨、活血通絡之功。使腎氣旺,精血足,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以榮養(yǎng),筋骨隆盛,肌肉滿壯,從而達到治療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的目的。本文研究顯示,治療組經(jīng)補腎壯腰強骨湯治療后,BMD較對照組發(fā)生顯著變化,提示本方可改善骨代謝,增加骨含量。從臨床療效看補腎壯腰強骨湯伴結合雌激素同時使用可提高治療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的療效。

參考文獻

1 劉忠厚,楊定焯,朱漢民,等.中國人骨質疏松癥建議診斷標準(第二稿).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0,6(1):1-3.

2 .中藥新藥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356-360.

3 Menopause,2002,2: 84-101.

4 Robert Lnindsay,JC Gallagher. JAMA,2002,287(20):2668-2676.

5 劉鎖. 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現(xiàn)代治療的研究進展.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09,6(29):193-195.

6 王安.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患者性激素水平的研究.中華醫(yī)學實踐雜志,2004,4(3):46.

篇2

誤區(qū)一:“鈣針”是最好的補鈣藥。

在骨質疏松的門診中經(jīng)常會有患者主動要求醫(yī)生處方“鈣針”,認為“鈣針”起效快、含量高,所以注射后就不用補鈣了。其實老百姓常說的“鈣針”醫(yī)學上稱為“降鈣素”,其主要作用是阻斷鈣的流失,本身是不含鈣的,通過阻斷鈣的流失來達到鈣的正平衡而提高骨密度,進而達到治療骨質疏松的目的。所以在治療骨質疏松用“鈣針”時一定要補充足量的鈣,這樣雙管齊下再配合其他治療方法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誤區(qū)二:骨質疏松是老年病,與年輕人無關。

確實,骨質疏松的危害主要表現(xiàn)在老年人,主要癥狀是疼痛、腿抽筋、身高變矮、易骨折等,但是骨質疏松的發(fā)病是一個逐漸、緩慢的過程,一般在35~40歲以前骨量是一個逐漸增加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從小開始注意鍛煉身體,合理飲食,補充足量的鈣,達到一個好的“骨峰值”,這樣就使我們的“骨庫”里有了足夠的儲備以應對中老年以后的骨丟失,這樣骨質疏松也會晚發(fā)生或不發(fā)生。所以說骨質疏松要從娃娃抓起,保護好我們的骨骼要貫穿終身。

誤區(qū)三:骨質疏松就是缺鈣,治療骨質疏松補鈣就可以了。

骨質疏松是全身性的骨代謝疾病,發(fā)生的原因是很多的,鈣的攝入不足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女性絕經(jīng)以后雌激素的下降會使骨量快速丟失,男性雄激素的下降也是一個主要原因,其他如運動的不足、維生素D和維生素K不足、吸煙、酗酒、胃腸病吸收不良、某些疾病如免疫性疾病、甲狀腺疾病、糖尿病以及激素治療等都會造成骨質疏松的發(fā)生。所以說治療骨質疏松需要多管齊下才能達到好的治療效果,單純補鈣是遠遠不夠的。

誤區(qū)四:老年期治療骨質疏松已起不到效果了,所以治療的意義不大。

我們主張預防骨質疏松從娃娃抓起,主要指的是以好的生活方式來達到好的“骨峰值”,但治療骨質疏松我們既要加強成骨的力量,又要減少破骨的力量,這樣就會使我們的骨密度依然可以達到正平衡,從而不斷提高骨密度,改善骨結構,達到治療骨質疏松、改善癥狀、預防骨折的目的。所以說老年期治療骨質疏松依然能達到理想的療效。

誤區(qū)五:骨質疏松性骨折,骨折固定手術治療后就完事了。

篇3

關鍵詞 低頻脈沖電磁場(PEMF) 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 骨痛

中圖分類號:R58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2)06-0046-03

The clinic analysis with the low-frequency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ntervening in ostealgia of osteoporosis

HU Yi-shun1, Shi Ling1, BAO Zhi-min2, BU Lin-ling1,Liu Dan1

( 1.Changfe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Shanghai 200062;

2.Zhenr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re of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33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with low-frequency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ntervening in the ostealgia of the patients with primary osteoporosis. Method: A total 306 patients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were treated with low-frequency PEMFs intervening in 2 courses, and one course was 10 days and 30 min per day. Then we evaluated the remission of the ostealgia of the patients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Results: After 2 courses of the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 was the 85.95%.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a negative relation between the degree of ostealgia, time, age and therapeutic effect,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low-frequency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PEMF);primary osteoporosis;ostealgia

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全身代謝性疾病,其特點為漸進隱匿性,疼痛是骨質疏松征最常見、最主要的癥狀,已成為嚴重影響中老年患者生活質量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骨質疏松防治一般可分為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藥物治療雖然在臨床上使用廣泛,但由于其副作用多、費用高,患者依從性差,使其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1]。本中心康復科自2008年9月至2011年3月應用低頻脈沖電磁場技術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伴有骨痛癥狀的患者306例,現(xiàn)對其臨床療效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中心康復科2008年9月至2011年3月診治的960例骨質疏松癥患者,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抽取306例為實驗對象,男42例,女264例;年齡51~85歲,平均(68.25±3.56)歲,其中51~60歲64例,61~70歲92例,71歲以上150例。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來自門診;經(jīng)雙能X線(DXA)骨密度儀測定符合骨質疏松診斷標準[2],即L2-4的骨密度(BND)低于相應正常年齡段骨量峰值2.5個標準差,且伴有臨床骨痛癥狀。骨痛時間為2~36個月,平均(12.00±1.20)月,疼痛以全身、胸腰背部或肢體關節(jié)疼痛為主;入組對象均無內分泌、代謝性等可致繼發(fā)性骨質疏松的疾病,無惡性腫瘤史及骨折史;并且知情同意,自愿參加該項治療。

1.2 方法

306例患者在原有治療不變的情況下,均應用天津希統(tǒng)電子設備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XT-2000B型骨質疏松治療儀產(chǎn)生的低頻脈沖電磁場進行治療。根據(jù)患者年齡及病情的不同程度選擇合適的磁感應強度2~4 mT,脈沖頻率20~27 Hz,掃描方式由主機自動設定,每次治療3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連續(xù)4周,治療后觀察骨痛的改善情況。

1.3 評定標準

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疼痛分級標準[3],將疼痛程度分為4級:0級為無痛;1級為輕度疼痛,即雖有疼痛但可忍受,并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擾;2級為中度疼痛,即疼痛明顯不能忍受,需要服用鎮(zhèn)痛藥物,睡眠受干擾;3級為重度疼痛,即疼痛劇烈不能忍受,需要服用鎮(zhèn)痛藥物,睡眠嚴重受到干擾,可伴有植物神經(jīng)紊亂或被動。疼痛程度遞減一級或以上為有效;疼痛無改善為無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Epidata3.0建立數(shù)據(jù)庫并進行雙錄入,應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

2.1 干預治療的有效率

306名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患者疼痛患者,干預前輕度疼痛為72人,中度疼痛為138人,重度疼痛為96人;干預后輕度疼痛為68人,中度疼痛為126人,重度疼痛為69人。

以疼痛程度遞減1級及以上為有效;疼痛未改善為無效。干預治療后患者骨痛癥狀緩解263人,總有效率為85.95%;無效43人,占14.05%(表1)。

2.2 骨痛病程對療效的影響

骨痛病程在1年內的患者療效最好,隨病程延長,療效降低,提示病程與療效負相關(P=0.00,表2)。

2.3 年齡對療效的影響

年齡51~60歲組骨痛患者總有效率最高,隨年齡增大療效逐漸降低(P<0.05,表3)。

3 討論

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發(fā)病過程隱匿漸進,人們對自身骨健康狀況和骨質疏松防治知識的認識不足是骨質疏松高發(fā)的2個重要因素[4]。中國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防治骨質疏松任務尤其繁重和困難[5]。如何運用社區(qū)的適宜技術和方法開展骨質疏松征防治,是我們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全科醫(yī)學工作者的責任,幫助社區(qū)人群對早期骨質疏松的發(fā)生、發(fā)展進行干預,也是我們社區(qū)醫(yī)療保健的任務[6]。

骨痛是中老年骨質疏松征患者最常見、最主要的癥狀。引起骨質疏松性疼痛的主要原因有:1)骨轉換較快,骨吸收增加導致骨小梁的吸收、斷裂、骨皮質變薄、穿孔而引起全身性疼痛;2)在應力作用下,由于骨強度下降導致椎體形變;3)骨骼變形導致附著在骨骼上的肌肉張力出現(xiàn)變化,肌肉疲勞痙攣,產(chǎn)生肌膜性疼痛[7]。脈沖電磁場具有擴張微血管、促進毛細血管增殖,從而改善微循環(huán)的功能。微循環(huán)改善后,滲出物吸收與消散加快,降低了組織間的張力,消除水腫,解除了對神經(jīng)末稍的機械性壓迫,從而使疼痛緩解。脈沖電磁場可使丘腦下部垂體分泌內啡肽而產(chǎn)生止痛作用。且近年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脈沖電磁場刺激對神經(jīng)、小血管和軟組織具有修復作用,對骨質疏松癥導致的軟組織性疼痛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8]。

本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5.95%,說明低頻脈沖電磁場顯示出較好的緩解骨質疏松癥性骨痛的作用?;颊吖峭闯潭?、骨痛病程及年齡可影響療效,呈負相關關系。在治療過程中,我們注意到有部分患者主訴經(jīng)治療后睡眠質量提高,提示脈沖電磁場可能有改善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降低神經(jīng)興奮性,提高痛閾的作用。有文獻報告低頻脈沖電磁場治療骨質疏松癥,在緩解患者疼痛癥狀方面仍有其局限性,其原因可能與患者的性別、體質、是否合并偏(截)癱等因素有關,需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9]。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低頻脈沖電磁場能有效改善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患者的骨痛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藥物治療相比,其最大優(yōu)點是患者無明顯不良反應,且依從性好,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骨質疏松癥骨痛的方法。但是要從根本上改善骨痛癥狀還有賴于對骨質疏松的治療,我們還將設置對照組,對低頻脈沖電磁場治療骨質疏松癥骨痛癥狀作進一步的療效觀察。

參考文獻

[1] 張文嘉,于靈芝. 低頻脈沖電磁場治療骨質疏松癥的現(xiàn)狀和展望[J].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0,16(2):147-149.

[2] 樸俊紅,龐蓮萍,劉忠厚,等. 中國人口狀況及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的診斷標準和發(fā)生率[J].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2,8(1):1-7.

[3] 李仲廉. 臨床疼痛治療學[M]. 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385.

[4] 劉仲華,張依群,盛建華,等. 上海市某社區(qū)居民骨質疏松健康教育效果評價[J]. 中國健康管理學雜志,2008,2(4):203-206.

[5] 章振林. 骨質疏松診斷骨密度檢查報告的解讀[J]. 中國全科醫(yī)學雜志,2010,13(18):117.

[6] 高建華,鄭健輝,張瑞平,等. 廣東江門地區(qū)2 454人骨密度測定及骨質疏松癥患病情況調查[J]. 中國全科醫(yī)學雜志,2006,9(5):395-397.

[7] 高堪達,俞永林,蒯大禹,等.脈沖電磁場對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患者疼痛的療效分析[J]. 中華物理醫(yī)學和康復雜志,2004,26(11):669-670.

[8] 喬志恒,范維銘. 物理治療學大全[M]. 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753-760.

篇4

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的數(shù)量明顯增加,骨質疏松的發(fā)病率和患病率較以前明顯升高,預計這種趨勢還將延續(xù)很長一段時間。

和世界許多國家一樣,骨質疏松也成為我國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骨質疏松導致的骨折已成為威脅老年人的一個致命殺手,且和原發(fā)性高血壓病、糖尿病、血脂異常一并成為四大慢性流行病。這四種流行病有幾個共同特點:1)在發(fā)病初始,大多沒有明顯癥狀,導致比較低的就診率、知曉率和治療率;即使有所不適,也可能因為各種原因疏于治療,導致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2)疾病后果嚴重,都有可能發(fā)生嚴重的終點事件。原發(fā)性高血壓可造成腦卒中;糖尿病的微血管病變可引發(fā)多種器官功能障礙;高血脂可導致心血管堵塞;骨質疏松可造成骨折。3)一旦出現(xiàn)嚴重病變都不可逆。4)都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在疾病早期,可通過生活方式的干預,減少或延緩疾病的發(fā)生;即使發(fā)生了,通過規(guī)范的治療,也能獲得頗好的治療效果。比如在腦梗死發(fā)生后,控制血壓,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可以減少再梗死的發(fā)生;心肌梗死發(fā)生后聯(lián)合使用他汀類、阿司匹林、B受體阻斷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或腎上腺素能受體結合劑等藥物治療能夠減少心血管事件的再發(fā)生;而有效的抗骨質疏松治療,如雙膦酸鹽和鍶鹽等都可以減少骨折的再發(fā)生。5)這些疾病不能完全治愈,都需要長時間的乃至終生的規(guī)范化治療。

但是,骨質疏松與其他慢性流行病還有不一樣的特點。首先,骨質疏松是一種幾乎必然發(fā)生的疾病,只要人的壽命足夠長,隨著骨量的流失,骨質疏松肯定會發(fā)生。由于很多病人和醫(yī)生對骨質疏松的危害和治療的益處認識不足,認為骨質疏松是一種生理的自然衰老,是無法干預的,也無需治療。其次,骨質疏松更多是在發(fā)生了嚴重的終點事件以后才得以診斷,而且在很多時候,即使發(fā)生了終點事件,比如腕部骨折、腰椎壓縮骨折,病人和醫(yī)生可能還都不會意識到病人已患了骨質疏松。再其次,其他幾種疾病,病人一般直接到醫(yī)院??凭驮\,而骨質疏松則分布在不同的專業(yè)領域,比如骨科、內分泌科、風濕免疫科、婦產(chǎn)科、老年科、放射科、腫瘤科醫(yī)生都會接觸到這類患者。特別是骨科醫(yī)生,可能是第一個接診骨質疏松病人的醫(yī)生,也可能是最后一個接診骨質疏松病人的醫(yī)生,所以骨科醫(yī)生的骨質疏松意識對于診斷和治療骨質疏松癥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最后,骨質疏松的治療需要多學科醫(yī)生的密切合作,因為造成骨質疏松的繼發(fā)因素,比如代謝疾病、內分泌疾病、腫瘤等會在骨質疏松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中占有較高比例,需要通過認真的檢查才不會漏診。

骨質疏松的治療是終身的,病人的依從性對于骨質疏松的治療效果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對病人的管理和教育,在骨質疏松的治療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政府和醫(yī)學家們已經(jīng)意識到了這一點,除了糖尿病已經(jīng)在許多醫(yī)院成立了??崎T診以外,衛(wèi)生部醫(yī)政司在醫(yī)療質量萬里行骨質疏松項目中已經(jīng)要求在醫(yī)院中建立骨質疏松??崎T診,于是2010年,天津醫(yī)院、天津一中心醫(yī)院、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等6家醫(yī)院成為天津市骨質疏松診療基地的首批授牌醫(yī)院。

骨質疏松的診療工作,需要社會各界及多學科的努力合作才能完成使命。所以,期望有更多的醫(yī)師重視并參與到骨質疏松的診療工作中來。通過多學科的共同參與,推動骨質疏松的診療工作再上一層樓,讓更多的骨質疏松患者獲益、健康。

篇5

【關鍵詞】 骨質疏松;臨床護理;預防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2.156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老年人的常見病, 是多種病因單獨或綜合地引起的單位體積骨量降低, 骨基質有機成分和鈣鹽沉著均減少, 但基本結構保持不變。臨床表現(xiàn)為骨痛和骨折, X射線表現(xiàn)則以骨皮質變薄及骨小梁減少為特征。這種隱匿性病變, 有骨痛癥狀者不足60%, 又常常與退化性骨關節(jié)炎的疼痛相混淆, 容易被忽視, 骨質疏松所引起的脆性骨折是老年人最重要的骨折原因, 亦往往是骨質疏松患者首次就診的原因[1, 2]。在中老年人中, 女性尤為明顯。尤其是女性絕經(jīng)后, 由于體內性激素下降, 骨形成延遲, 骨骼的分解速度大于生成速度, 加速了骨質疏松的進程。某些因素也可加速發(fā)生骨質疏松的發(fā)生, 如營養(yǎng)不良、骨折、外科手術、關節(jié)疾病、代謝性疾病等。目前還沒有有效治療骨質疏松的方法, 預防就顯得尤為重要。

近年來, 本院因骨質疏松而骨折的患者越來越多, 尤以女性突出, 而女性中中老年婦女居多, 因骨質疏松早期癥狀并不明顯, 所以沒有引起大多患者的重視, 有效的護理干預能明顯降低骨質疏松癥患者骨折的發(fā)生率, 作者總結了92例50~80歲女性患者的臨床護理資料,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92例骨質疏松患者, 均為女性, 均已通過X線和骨密度確診。年齡為50~70歲60例, 71~80歲20例, ≥81歲12例。其中上肢骨折31例, 下肢骨折36例, 腰椎壓縮骨折12例, 肋骨骨折位7例, 其他骨折為6例?;颊咂骄≡簳r間22 d, 觀察時間1年。

1. 2 治療方法

1. 2. 1 補充維生素D和攝入足夠的鈣, 絕經(jīng)期婦女應用雌激素和孕激素進行預防性治療, 增加日照, 多做戶外運動和適當運動。

1. 2. 2 定期測量骨密度, 早預防, 早治療。

1. 3 護理方法

1. 3. 1 心理護理 患者就醫(yī)時, 面對的是陌生的環(huán)境, 尤其是女性老年患者, 大多數(sh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或者已完全喪失, 既擔心給別人添麻煩, 又怕經(jīng)濟負擔重, 又對自己的疾病愈后憂心忡忡, 這些心理狀態(tài)很不利于疾病的康復。所以我們要根據(jù)患者的文化素質、生活習慣、生活經(jīng)歷、經(jīng)濟情況及家庭狀況等, 采取不同的交談方式, 用得體的舉止, 和藹的眼神, 親切的語言來加強護患溝通, 使患者樹立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積極配合治療, 使其早日康復。

1. 3. 2 舒適護理 長期臥床的患者要保持床鋪平整、清潔、干燥。臥床休息時, 應在硬板床上加泡沫墊, 保護骨突出部位, 防止受壓, 并多按摩受壓部位, 防止褥瘡的發(fā)生。枕頭不要過高, 協(xié)助患者取舒適臥位, 做好各項基礎護理, 患者站立時頭向后仰, 收腹挺胸, 坐時則要雙足觸地。對于腰背疼痛劇烈難忍的患者, 要及時給予服止痛藥。要注意保暖和寒冷刺激, 平時要用溫水, 以防肌肉痙攣?;颊哌€要選擇的鞋, 鞋底要防滑, 外出活動時要備好拐杖。

1. 3. 2 積極鍛煉身體 運動可使全身、和骨骼的血液循壞加快, 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對骨骼也有刺激作用, 能促進骨形成, 減少骨量的流失, 可減慢骨質疏松的進展。作者對35~60歲婦女做過觀察, 愛運動和不經(jīng)常運動的女性比較, 發(fā)現(xiàn)前者丟失的骨質較少。研究還發(fā)現(xiàn), 運動能使骨質疏松癥引起的骨折的發(fā)生率推遲10~15年, 經(jīng)常在室外散步、慢跑、練功, 可使全身骨骼肌收縮, 增加骨內血流量, 有利于促進骨形成, 減少骨丟失。日光浴還可以有效的促進維生素D的吸收, 可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癥。

1. 3. 4 戒除不良嗜好 經(jīng)常吸煙、酗酒、飲用咖啡及濃茶會增加鈣的排出量, 促進骨質疏松的發(fā)生。有研究表明, 吸煙的婦女比不吸煙的婦女絕經(jīng)提前2~3年, 加劇骨質疏松的發(fā)生[3]。告知女性患者要忌煙限酒, 不要飲用濃茶和咖啡, 不可吃太多的肉食, 因太多的肉食可使酸性灰分含量增加, 也會使尿鈣也增加。

1. 3. 5 飲食干預 要注意飲食合理, 營養(yǎng)均衡。長期蛋白質攝入不足, 可造成血漿蛋白降低, 骨基質合成不足, 新骨形成落后, 如同時有鈣缺乏, 骨質疏松即會很快出現(xiàn)。維生素C缺乏也可使骨基質形成減少。所以食品要多樣化, 粗糧細糧合理搭配;要多吃蔬菜、水果, 多吃富含維生素D及含鈣、磷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的食物。應指導患者吃適量牛奶、雞肉、牛肉等含蛋白質多的食物。

1. 3. 6 并發(fā)癥預防 加強安全防護指導, 病房設施要簡單, 病床的高矮適宜, 要設防滑標志, 衛(wèi)生間設坐廁并安裝扶手, 走廊設扶手, 告知患者跌倒的不良后果及預防措施。

2 結果

92例患者癥狀均明顯好轉出院。隨訪5~10例患者, 有1例因摔倒后骨折, 其他無再發(fā)骨折, 采用骨密度測定儀檢測患者的骨密度, 均顯示骨密度含量增加。

3 討論

骨質疏松癥是老年常見病, 尤以女性發(fā)生率較高。是一種與人類生活方式、環(huán)境密切相關的慢性疾病。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與個人的生活習慣, 生活環(huán)境以及飲食習慣密切相關[4, 5]。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由于早期無明顯癥狀, 患者不以為然, 未能及時診治, 導致延誤治療, 從而引發(fā)全身骨痛進而引起骨折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針對引起老年骨質疏松的原因采取一系列的護理干預, 所有患者都好轉出院, 隨訪5~10例患者, 骨折率大大降低, 骨痛的痛感明顯好轉, 骨密度也都有明顯增加。所以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安全防范意識, 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及時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 能更好的預防骨質疏松癥, 預防骨質疏松癥引起的骨折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黨莉. 綜合治療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腰背痛的療效觀察和護理.護士進修雜志, 2011, 26(7):664-665.

[2] 吳雪. 預防老年人骨質疏松.護士進修雜志, 2010, 25(3):195-197.

[3] 黃根柱. 女性要及早預防骨質疏松癥.家庭醫(yī)學, 1995(8):12-13.

[4] 曹楊. 骨質疏松癥的預防和護理.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1, 11(8):1834.

篇6

【關鍵詞】 骨質疏松癥; 臨床分析; 骨肽注射液

中圖分類號 R68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3)26-0052-02

骨質疏松癥主要是指由多種的因素而導致骨質量與骨密度下降,從而破壞骨微結構,增加骨脆性,易發(fā)生全身性骨折的骨病[1]。該病多數(shù)與遺傳、廢用、營養(yǎng)、疾病、內分泌、藥物等因素有關,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對高峰骨造成影響,從而易丟失骨量,導致骨質疏松。臨床上常采用雙磷酸鹽、氟鹽、維生素D、降鈣素等藥物進行治療[2]。上述的藥物有較大的副作用、使用時間長,療效不明顯等不足。本文將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骨質疏松癥患者部分采用骨肽注射液進行治療,效果顯著,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2011年4月-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骨質疏松癥患者,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齡54~81歲,平均(63.2±3.6)歲。所有患者均有全身酸痛、腰背酸痛,負重加劇。胸悶24例,氣短伴呼吸不暢27例,身高縮短36例,駝背26例。隨機將其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各2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骨質疏松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診斷,患者可能出現(xiàn)骨折,并伴有功能障礙、腫痛與疼痛發(fā)生。小部分患者表現(xiàn)出身高縮短、駝背、骨擦音、畸形及脊柱側凸。經(jīng)QCT測量其骨密度降低,X線檢查骨小梁是否發(fā)生稀疏,骨皮質有無變薄,并有無擴大骨髓腔出現(xiàn)。對照組采用理療并進行鈣爾奇片口服,2 次/d,

1片/次,此藥為復方制劑,其中每片含鈣600 mg,維生素D3125國際單位。試驗組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入骨肽注射液進行治療[3]。將80 mg的骨肽注射液溶解于250 ml的生理鹽水進行靜脈滴注,1 次/d,持續(xù)1個月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的臨床體征與癥狀的變化情況、骨折發(fā)生的情況進行觀察,并對腰椎正位、髖部骨的密度采用骨密度儀進行檢測。

1.4 療效評價標準

對患者的關節(jié)腫痛情況、骨痛情況及四肢活動情況等臨床體征與癥狀進行密切的觀察。治療效果分三個標準,即顯效、有效、無效。若患者腰酸疼痛的癥狀均消失,QCT提示骨密度值上升明顯或達到正常值范圍,疼痛的分值有所降低,關節(jié)活動正常,為顯效;腰背疼痛有所緩解,QCT示骨密度值較前上升但仍未達到正常值,關節(jié)活動未完全正常,為有效;如腰背的疼痛癥狀未見任何好轉,QCT值無改變,關節(jié)活動不便等,為無效。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試驗組顯效18例,有效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2%;對照組顯效8例,有效11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76%。兩組療效有明顯的差異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骨質疏松癥已屬于世界性的健康問題,引起世界人民的廣泛關注[4]。據(jù)相關資料顯示,全世界大概患骨質疏松癥的患者有兩億人,數(shù)量是非常驚人的[5]。在我國,骨質疏松癥是臨床的常見病之一,進入多發(fā)病與常見疾病的前列。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健康不注意的普遍化,其發(fā)病率逐年呈上升的趨勢,且骨折較嚴重,對社會、家庭、患者造成巨大的精神與經(jīng)濟壓力。

骨質疏松癥主要是指由多種的因素而導致骨質量與骨密度下降,從而破壞骨微結構,增加骨脆性,易發(fā)生全身性骨折的骨病。典型的特征表現(xiàn)為骨組織的顯微結構損傷、骨基質與骨礦成分有所減少、增加骨脆性、骨皮質越來越薄、減少骨小梁的數(shù)量。該病的臨床癥狀為四肢乏力、身高變矮、疼痛、指甲易裂且變軟、胸悶、呼吸不暢、關節(jié)活動障礙、氣短等。受內分泌失調的影響,對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的動態(tài)平衡造成破壞,導致成骨細胞的作用被削弱,令大量的骨質被破骨細胞吸收,從而釋放出骨鈣,出現(xiàn)骨質疏松。所以,在臨床治療上,除了要補充鈣質,還要對骨質的吸收進行抑制。

據(jù)相關研究統(tǒng)計,有32%原發(fā)性的骨質疏松患者在病發(fā)時無任何癥狀[6]。直接發(fā)生骨折,這對臨床的治療是十分困難的,其發(fā)生并發(fā)癥的幾率很高,對老年人而言,是致死致殘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骨質疏松癥的預防與治療、避免骨折的發(fā)生對患者有著重大的意義,已是臨床醫(yī)學上研究的重大課題之一。引發(fā)骨質疏松癥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性激素的水平、日照的時間、飲食習慣、遺傳、運動等。僅憑口服鈣制劑進行治療,其效果并不理想。隨著對破骨細胞的吸收抑制與骨細胞的分化進行骨質疏松治療研究的進步[7],在臨床上取得較理想的治療效果。而其中有效的方式便是進行骨肽注射液治療。

本研究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5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結果表明,治療組進行骨肽液注射治療,其臨床的體征及癥狀均得到明顯的好轉,總有效率達92%;對照組行常規(guī)的治療,效果沒治療組的顯著,其骨折的發(fā)生率同樣高于治療組。由于骨肽注射液包含無機鈣、代謝因子、微量元素、有機鈣、氨基酸、無機鹽等,對骨細胞的分化有促進作用,并對破骨細胞的吸收發(fā)揮了抑制作用,可進行節(jié)骨的調節(jié),成骨細胞可在刺激下增生,從而形成新骨,對磷與鈣的代謝進行調節(jié),增強鎮(zhèn)痛、抗炎、防治骨質疏松的作用,無毒副反應出現(xiàn)[8]。

綜上所述,骨質疏松的發(fā)生與多種的因素有關,如飲食因素、日照因素、運動因素、遺傳因素、代謝因素等。與常規(guī)治療相比,對骨質疏松患者采用骨肽注射液進行治療,可對骨破壞進行抑制,維持骨代謝平衡,對骨質疏松的癥狀有改善作用,增加骨密度,使用更方便,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效果更顯著,在臨床上值得廣泛使用。

參考文獻

[1]田杰.骨肽注射液治療骨質疏松癥60例臨床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2,18(11):151.

[2]劉悅,吳剛,李磊.骨肽注射液治療中老年骨質疏松癥療效觀察[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04,10(6):404-405.

[3]劉維潤,孟愛貞.骨肽注射液治療骨質疏松癥48例療效觀察[J].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03,26(5):395.

[4]黃建民.阿侖膦酸鈉聯(lián)合注射用骨肽治療骨質疏松癥的療效觀察[J].廣東醫(yī)學,2010,31(16):2159-2160.

[5]王象騰.骨質疏松癥的診斷和治療[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12):195-196.

[6]宋軼萱,樊繼援.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診斷和治療[J].醫(yī)學綜述,2008,14(3):400-402.

篇7

【關鍵詞】 骨質疏松癥;中醫(yī)療法;芍藥木瓜湯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類的平均壽命不斷增長,人口老齡化是人類在21世紀所面臨的最嚴重挑戰(zhàn),是當今世界最突出的社會問題之一,已引起各國的廣泛關注。骨質疏松癥有很高的發(fā)病率、危害性大,正在威脅著越來越多中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嚴重影響著中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筆者自2004年5月—2009年12月觀察治療143例骨質疏松癥患者,年齡40~93歲;病程1個月~21年不等,均攝X線片確診,選用芍藥木瓜湯辨證論治,取得滿意療效。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143例,男49例,女94例;年齡40~93歲,病程1個月~21年不等。

1.2 入選標準 參照WHO骨質疏松癥標準(外院骨密度檢查結果)及中國老年學學會骨質疏松委員會制定的《中國人骨質疏松癥建議診斷標準》(第二稿),凡確診為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者列為治療觀察對象。

1.3 臨床表現(xiàn) 腰背疼痛,腰膝酸軟,四肢關節(jié)疼痛、麻木、酸軟無力、活動受限,肌肉酸痛及周身骨痛,脊柱生理曲度發(fā)生改變或關節(jié)變形。X線攝片表現(xiàn)為:骨骼密度減低,骨質透亮度增加,骨皮質變薄呈線樣變或蔥皮樣改變,髓腔增大,骨小梁變細、稀少或消失。

1.4 治療方法 以芍藥木瓜湯為基礎方:白芍、木瓜、首烏、川芎、丹參、雞血藤、延胡索、續(xù)斷、骨碎補、熟地、淮山藥、黨參、黃芪、茯苓、蜈蚣。頸肩臂痛為主者加葛根、桑枝;胸背痛者加桔梗;腰背痛者加狗脊、杜仲;腰腿痛者加牛膝。每天1劑水煎服,復查,1周為1個療程,一般1~3個療程即可好轉或痊愈。之后隔1~2天服1 劑,堅持3~6個月,以鞏固療效。3個月后復查X線片。

2 結果

2.1 療效判斷標準 痊愈:臨床癥狀消失,關節(jié)活動自如,恢復日常生活,骨質疏松明顯改善;有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活動劇烈時病變部位仍感不適,骨質疏松有改善;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

2.2 治療結果 所選病例完成療程后,按前述標準判斷療效,143例中,痊愈104例,有效27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為91.6%,平均2個療程。隨訪6個月~5年無復發(fā),全部病例無不良反應。

轉貼于   3 討論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以單位體積的骨量減少和骨組織顯微結構與載荷功能異常,繼而引起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險性增高的慢性、系統(tǒng)性骨骼疾病[1]。

骨質疏松癥的診斷是以WHO推薦的骨量低于同性別人群骨峰值的兩個標準差為標準[2]。尚無骨密度儀的單位,可以用X線片初步診斷骨質疏松,一般常用腰椎,也可以用股骨近端、跟骨、管狀骨X線片。并參考年齡、病史、骨折和實驗室檢查等進行綜合考慮。雖然骨質疏松的X線表現(xiàn)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且不夠靈敏,具有一定局限性,一般在骨量丟失30%~50%時,X線片才能有陽性所見;但其方法直觀、經(jīng)濟易行,且基層醫(yī)院受檢測儀器的限制,X線仍不失為一種較易普及的檢查骨質疏松癥的方法。本組均攝脊柱、骨盆或跟骨X線片檢查確診,并排除繼發(fā)性骨質疏松。

現(xiàn)代醫(yī)學對骨質疏松癥的治療措施主要有鈣制劑、雌激素、降鈣素、維生素D及二磷酸鹽等,雖然取得一定的療效,但由于這些藥物的副作用及費用的關系不易為每個患者所接受。筆者選用芍藥木瓜湯加味辨證論治,取得滿意療效。本方是根據(jù)補腎、健脾、活血養(yǎng)血止痛的原則選藥組方。

中醫(yī)學沒有“骨質疏松癥”這個病名, 骨質疏松癥歸屬于“骨痿”、“骨枯”、“骨痹”的范疇。中醫(yī)學認為骨質疏松癥根本原因是腎精虧虛。腎為先天之本,主骨、藏精、生髓,髓藏于骨而養(yǎng)骨。腎精充足則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骨髓的滋養(yǎng)而堅固有力。腎氣不足,腎精虛少,骨髓化源不足,不能營養(yǎng)骨骼,而出現(xiàn)骨質疏松,骨骼則脆弱無力。腎精的盛衰與骨的代謝有密切關系,腎虛是骨質疏松發(fā)生的重要因素[3]。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中醫(yī)的方法補腎不但可以穩(wěn)定和提高人體內的性激素水平,還能增強成骨細胞的活性,促進骨的形成,因此骨質疏松者須補腎。方中首烏、骨碎補、續(xù)斷、熟地、淮山藥補腎填精。

脾失健運是骨質疏松癥的重要病機。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主肌肉。脾虛則運化失司會影響胃腸對鈣、磷、微量元素、氨基酸與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肝為血海,主筋脈,肝血足而筋脈始柔。方中黨參、黃芪、茯苓、淮山藥健脾益胃、養(yǎng)血和血。

氣滯血瘀則是骨質疏松癥的促發(fā)因素,血瘀痹阻脈絡,氣血津液不能濡養(yǎng)筋骨,筋骨失于濡養(yǎng)便易疏松脆弱。方中川芎、丹參、雞血藤、延胡索行氣活血化瘀。藥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藥能明顯延緩去勢大鼠及SD大鼠骨質疏松的發(fā)生[4] ,活血化瘀中藥不僅可以改善微循環(huán)和血液流變學,而且具有類似激素作用,通過調節(jié)體內激素及其受體水平來防治骨質疏松,續(xù)斷、丹參還直接參與鈣的代謝 [5]。

骨質疏松癥是慢性頑固性老年性疾病,治療服藥要做到持之以恒。該病起病、發(fā)展都是個緩慢的過程,絕大多數(shù)患者都是因疼痛而就診,經(jīng)攝片等而確診,因此方中重用緩急止痛之白芍(30~40g),加用蜈蚣、全蝎等味辛走竄,通絡止痛力猛性雄的蟲類藥加強止痛,緩解癥狀,取得患者信任,配合長期堅持用藥治療,是達到療效的關鍵。

通過以上諸藥配伍,組成補腎、健脾、活血養(yǎng)血止痛之方劑,以奏治療骨質疏松之效,取得滿意療效。因此,認為芍藥木瓜湯是中醫(yī)治療骨質疏松癥的一個有臨床應用價值的方劑,也突顯了中醫(yī)治療骨質疏松癥的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 劉忠厚.骨質疏松癥.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2,169-170.

2 童培建,肖魯偉.老年骨折的預防與治療.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32.

3 李躍華,董元龍.老年人骨質疏松患病率與腎虛證型關系的調查.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5,6:366.

篇8

【關鍵詞】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中西醫(yī)治療

【中圖分類號】R587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0737-02

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Diabetic Osteoporosis,以下以DOP指代)是指糖尿病并發(fā)骨量減少,骨組織顯微結構受損,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的一種全身性代謝性骨病[1]。近年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1 型糖尿病患者骨量減少和骨質疏松發(fā)病率高達48%~72%[2]。多數(shù)學者認為,2 型糖尿病也常合并骨量減少和骨質疏松,且其發(fā)病率較正常人群高[3],其骨質疏松發(fā)生率可達20%~60%,骨質疏松性骨折的危險性更明顯高于普通人群[4]。DOP一般早期臨床表現(xiàn)輕微,或可無任何臨床癥狀,容易忽視;久病致殘率高,患者生存質量下降,產(chǎn)生沉重的經(jīng)濟和社會負擔。目前干預治療主要為綜合防治,現(xiàn)綜述如下:

1 生活方式干預

1.1 飲食控制 包括:1)增加含鈣食物的攝入量;2)多食蔬菜水果,補充足夠的維生素;3)適量蛋白質;4)少鹽飲食;5)戒煙限酒,少飲濃茶及咖啡;6)選擇適宜的烹調方式[5]。

1.2 合理運動 運動療法是糖尿病與骨質疏松癥最基本的治療方法之一,目前研究表明[6],運動治療主要通過增加機械應力效應、影響性激素水平及提高鈣吸收利用效應等多種途徑治療骨質疏松癥,同時改善胰島素抵抗治療糖尿病。

2 西藥干預

2.1 降糖藥物 對于DOP的治療應在積極控制血糖基礎上治療骨質疏松[7]。二甲雙胍作為2型糖尿病病人的一線用藥,研究表明[11]其能夠促進原代成骨細胞的生長和分化,減輕晚期糖基化終末產(chǎn)物(AGEs)對成骨細胞功能的損害,提高成骨細胞的成骨能力,具有骨保護作用。而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可能會增加糖尿病患者骨質疏松的風險[8]。

2.2促進骨鈣形成藥物 鈣劑和維生素D類兩者聯(lián)合應用可以降低骨折風險[9]。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10],維生素D及其活性代謝物對于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發(fā)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維生素D缺乏可能促進糖尿病的發(fā)生,反之則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2.3 抑制骨吸收類藥物 阿侖膦酸鈉為第三代二膦酸鹽類藥物,有研究表明[11],既可以減輕DOP的生理病理改變,又可明顯減輕疼痛情況,且長期用藥無明顯不良反應。并且,與鈣劑或維生素D類聯(lián)合使用時,療效更優(yōu)于單獨使用[12]。

鮭魚降鈣素,其生物活性較哺乳動物降鈣素強30-60倍[13]。臨床試驗證明[14],其或與鈣劑聯(lián)合使用,能夠升高骨密度、血骨鈣素,有助維持正常的骨代謝過程,且明顯改善疼痛癥狀。然而仍存在一些不良反應,尚需要進一步的研究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5]。

3 中醫(yī)藥干預

DOP依其糖尿病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癥狀屬于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中“消渴”范疇,再依其骨關節(jié)疼痛,易骨折,導致肌肉萎縮等癥狀可歸入“骨痿”、“骨枯”、“腰腿疼”范疇。

3.1 診治原則 李氏等[16]認為,DOP的病理基礎為痰和瘀,治療以化瘀泄?jié)?,培補脾腎并重為原則。蘇氏[17]認為本病分虛氣流滯、絡脈不充和瘀濁痹阻、絡脈不通兩端,以滋腎通絡法為綱組方治療。舒氏等[18]認為此病本虛標實,以腎虧脾虛為本,瘀血阻滯為標,采用溫陽益氣活血之法治之。劉氏[19]認為DOP以氣陰雙虧、陽虛血瘀為其主要病機,治以脾腎同調、陰陽并補為原則。

3.2 單味中藥 苗氏等[20]認為丹參及其有效成分能夠促進骨膠原的合成和成骨細胞活性,抑制破骨細胞數(shù)活性和分化。李氏等[21]實驗提示葛根素有明顯的降糖和降脂作用,并能夠恢復破骨與成骨活性的平衡,維持正常骨量和骨的生物學質量。盧氏等[22]發(fā)現(xiàn)中藥葫蘆巴種子的活性成分葫蘆巴總皂苷(TFGs)具有降糖作用,并能改善糖尿病相關骨質疏松。

3.3 成藥治療 通過臨床實踐提示多種中藥專方治療效果均優(yōu)于對照組。舒氏等[23]運用具有溫陽益氣活血功效的骨疏靈顆粒(由羊藿、川牛膝等組成)。玉氏等[24]以益氣養(yǎng)陰活血為法,運用中成藥西紅康(由生黃芪、炙大黃等組成)。于氏[25]運用補腎活血的糖骨康(由熟地黃、山茱萸肉等組成),提示其具有調節(jié)糖尿病骨質疏松患者鈣、磷代謝,降低血糖,抑制骨質疏松的作用。

3.4 其他療法 針灸、推拿、外敷等。中醫(yī)傳統(tǒng)療法在改善骨質生理病理及臨床癥狀等方面具有確切療效。

姚氏[26]以調理任、督二脈針灸療法治療骨質疏松癥,療效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局部取穴電針療法,對病程較長的骨質疏松癥具有優(yōu)勢。王氏[27]以針灸補腎為本,結合推拿按摩調整腰椎力學結構,加強腰背肌的力量,緩解腰痛為標,內外兼治,遠針近推來達到對骨質疏松的整體治療。金氏等[28]運用具有補益肝腎、通絡止痛之效的密骨丹穴位透皮貼劑(由補骨脂、骨碎補等組成)穴位外敷治療,療效確切,安全可靠。

4 總結與展望

中西醫(yī)治療DOP各有所長。臨床實踐和相關實驗研究證實,中醫(yī)療法能通過多靶點的整體調節(jié),對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的治療取得較好的療效。然而目前尚存在缺乏大規(guī)模的中醫(yī)辨證規(guī)范性流行病調查;臨床實踐的研究樣本量較小且觀察周期短;及由于中藥復方配伍的多樣性,單味藥成分的復雜性,導致中醫(yī)藥干預標準化困難等的問題。而西醫(yī)對于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病機制尚未取得統(tǒng)一認識,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并且西藥存在著可影響肝腎功能、胃腸不適等副作用。因此,提倡中醫(yī)辨證與西醫(yī)辨病地結合,將更有效地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通過綜合防治措施,未病先防,即病防變。

參考文獻:

[1] 2007年糖尿病中醫(yī)防治指南

[2] Liu EY,Wactawski WJ,Donahue RP,et al.Does low bone mineral density start in postteenage years in women with type 1 diabetes[J]. Diabetes Care,2003,26( 8) : 2365-2369.

[3] Vestergard P.Discrepancies in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fracture risk inpatients with type 1 and type 2 diabetes a meta analysis[J].OsteoporosInt,2007,18(2):427-444.

[4] Schwartz AV, Sellmeyer DE, Strotmeyer ES, et al. Diabetes and bone loss at the hip in older black and whites[ J] . J Bone Miner Res,2005;20( 4) : 596-603.

[5] 李查漢. 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質疏松的飲食護理[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 2012,03(10):163.

[6] 吳毅,吳軍發(fā). 運動療法對代謝性疾病治療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 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12,39(3):221-224.

[7] 朱翠顏.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與骨密度變化的分析[J].當代醫(yī)學.2008,145:46-47.

[8] Zhen DH, Chen YR, Tang XL. Metformin reverses the deleterious effects of high glucose on osteoblast function. J Diabetes Complications,2010,24:334-344.

[9] Yoon K Loke, MBBS MD, Sonal Singh,et al. Long-term use of thiazolidinediones and fractures in type 2 diabetes: a meta-a-nalysis[J]. CMAJ,2009,180(1):32-39.

[10] 杜興旭.維生素D3及鈣劑治療2型糖尿病骨質疏松的臨床觀察[J].中國城鄉(xiāng)企業(yè)衛(wèi)生,2011,12(6):42-43.

[11] 范振遷,鄭少雄.維生素D及其活性代謝物與糖尿病[J].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志.2010,3(3):149-152.

[12] 張俐,許秀萍,張嘉利等.阿侖膦酸鈉對2型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患者骨代謝標志物的影響[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3,19(6):576-579.

[13] 謝樹. 阿侖膦酸鈉聯(lián)合鈣爾奇D治療糖尿病伴骨質疏松癥療效觀察[J]. 吉林醫(yī)學.2012,33(21):4568.

[14] 李曉林,羅新樂. 鮭魚降鈣素對骨質疏松大鼠骨折愈合的影響[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3,9:111-113.

[15] 宋利華,王慶輝. 鮭魚降鈣素在老年糖尿病并發(fā)骨質疏松患者中的療效分析[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7):237-238.

[16] 任志玲. 鮭魚降鈣素對老年糖尿病并發(fā)骨質疏松的療效分析[J].河北醫(yī)藥. 2012, 34 (12):1810-1811.

[17] 李真,魏玉玲. 糖尿病骨質疏松癥從痰瘀論治[J]. 中醫(yī)藥學報.2008,36(1):42-43.

[18] 蘇玲,徐磊. 滋腎通絡法論治糖尿病骨質疏松癥探析[J]. 遼寧中醫(yī)雜志.2005,32(11):1135-1136.

[19] 舒儀瓊,方朝暉,鮑陶陶. 溫陽益氣活血法治療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臨床觀察[J]. 中國中醫(yī)急癥.2010,19(1):49-50.

[20] 劉素榮,程益春. 強腎膠囊治療糖尿病骨質疏松癥臨床觀察及機制研究[J].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0,28(4):764-767.

[21] 苗波,王建波,朱楊等. 丹參對糖尿病大鼠牙槽骨骨代謝及骨量變化影響的實驗研究[J]. 中國中藥雜志. 2012,37(11):1659-1662.

[22] 李永華,潘寒松,梁一民.葛根素注射液治療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的實驗研究[J].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2,30(4):848-850.

[23] 盧芙蓉,秦鈾,熊鵬程. 葫蘆巴粗提物對鏈脲佐霉素誘導的糖尿病大鼠骨密度的作用[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2009,17(11):17-18.

[24] 玉山江.艾克木,哈麗達.木沙.西紅康干預2型糖尿病骨質疏松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2,18(9):1001-1002.

[25] 于文浩,張穎. 糖骨康對糖尿病骨質疏松患者鈣磷代謝的影響[J]. 中國中醫(yī)急癥. 2009,18(1):45-46.

[26] 姚嵐. 通調任督針灸治療骨質疏松癥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3,32(4):297-298.

篇9

【關鍵詞】中藥治療;骨質疏松癥;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2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10)12-039-2

隨著我國人口不斷的進入老齡化,骨質疏松癥成為老年人最大的疾病之一,這種疾病不僅使得老年人醫(yī)療費用提高,而且很容易造成了老年人的骨折,有的甚至造成了老年人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給家人造成了嚴重的生活負擔。預防骨質疏松癥,應該引起老年人和社會的充分的重視。本文應用中醫(yī)辨證理論,對于不同癥狀的骨質疏松癥給予辨證的治療,通過在我院治療的50例患者以及60例對照組患者,把半年的治療結果和療效觀察總結如下。

1一般資料

1.1病例來源

本文選擇2007年8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經(jīng)過檢查確診的110例骨質疏松癥患者。

1.2分組

中藥治療組有50例,男性患者為10例,女性患者為40例,年齡在50~59歲2例,60~69歲32例,70歲以上的16例。對照組有60例。男性15例,女性45例,年齡在50~59歲4例,60~69歲34例,70歲以上22例。治療組和對照組在性別和年齡比例基本一致。

2病例的選擇

2.1中醫(yī)診斷辨證標準

腰脊酸痛、脛膝酸軟、低下以及下述任意兩項者即為觀測對象,任意兩項如下:耳聾耳鳴;面色黃白;發(fā)脫齒搖;自汗盜汗;尿頻或夜尿頻數(shù);脈細無力;舌淡或淡紫。

2.2西醫(yī)診斷

對于有中醫(yī)腎虛氣血不足以及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別的年輕人2.5標準差者并且為原發(fā)性骨質疏松患者列為觀測對象。同時要排除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骨軟化癥、慢性風濕性關節(jié)炎、多發(fā)性骨髓瘤、繼發(fā)性骨質疏松癥以及嚴重的合并癥、心腦血管病、肝腎功能不良、精神病、過敏者及未堅持服藥者。

3試驗方法

采用隨機分組,對照試驗方法。

3.1治療組

對于肝腎陰虛型患者:臨床表現(xiàn)有腰背酸痛,眩暈耳鳴,失眠多夢,患部痿軟微熱,關節(jié)僵硬,男子陽強易舉,遺精,婦女經(jīng)少經(jīng)閉,或崩漏,形體消瘦,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予以左歸丸或滋陰大補丸加減。方藥:熟地黃24g,山藥12g,山萸肉12g,枸杞子12g,鹿角膠12g,龜板膠12g,菟絲子12g,牛膝9g,知母8g,黃柏6g。對于氣血不足型患者:臨床表現(xiàn)有患部腫脹,沉重乏力,有壓痛,少氣懶言,乏力自汗,面色萎黃,食少便溏,舌淡,脈細弱。予以十全大補湯或歸脾湯加減。方藥:熟地黃24g,白芍藥15g,當歸12g,川芎12g,人參9g,白術12g,茯苓9g,炙甘草9g,黃芪9g,肉桂9g。兩種癥狀型的患者分別服上方,每日1劑,煎2次,每次煎湯200~300ml,早晚各服1次,7天為1療程。治療6個月以后對患者進行復查。

3.2對照組

對照組服用維生素D加鈣片,維生素D1000 IU,鈣片1g,每天3次,服藥6個月后復查。

4觀察項目及方法

4.1癥狀記分法

對于患者在用藥前的臨床癥狀和體征要記錄1次,在六個月后要復查1次,同時對患者的癥狀采用積分法進行記錄。對于腰脊正常的患者記為0分,對于腰脊平時無明顯酸痛而持物時出現(xiàn)的酸痛的記為1分,對于腰脊坐位時腰不適并起立動作引起疼痛的中度患者記為2分,對于腰脊臥位時自發(fā)痛的重度患者記為3分。同時對于下述癥狀按著此方法記分,這包括脛膝酸軟、低下、自汗、盜汗、尿頻或夜尿頻數(shù)、耳鳴耳聾。

4.2中醫(yī)辨證

按臨床設計方案實施,對觀察的患者用藥前和用藥第6個月后,各記錄1次。

4.3骨密度測定

用藥前后各測定1次,應用雙能X線測定腰椎2~4的骨密度。

4.4理化檢查

血、尿常規(guī)、血鈣、磷、堿性磷酸酶用藥前后,各測1次。

4.5注意事項

在觀察期間,停服其它補腎藥,止痛藥及與本病有關的西藥。并有專人負責觀察病情。

5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jù)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發(fā)骨質疏松癥的療效判定標準為:顯效癥狀為疼痛癥狀完全消失,骨密度檢查顯示骨密度增加;有效癥狀為癥狀明顯緩解,骨密度檢查顯示骨密度未有任何變化;無效癥狀為治療前后相比較,各方面均無改善。根據(jù)中醫(yī)證的變化判定標準為:顯效癥狀為總積分下降≥2/3;有效癥狀為總積分下降≥1/3;無效癥狀為總積分未達上述標準。

6結果

中藥對骨質疏松癥的治療結果顯效44例,有效4例,無效2例;而對照組顯效6例,有效0例,無效54例。中藥治療骨質疏松癥療效為96%,而對照組的有效率為20%,兩組差異非常顯著P

7討論

通過對骨質疏松癥患者6個月的臨床治療,得到的臨床結果如下:中藥治療有效率為96%,顯效率為88%,遠遠高于對照組的20%,兩者有明顯的差異。由于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治療比較困難,癥狀難以消除,因此要想盡辦法控制病情的發(fā)展,預防患者骨折的發(fā)生。中藥辨證治療能夠有效治療骨質疏松癥,減輕患者的痛苦,主要是因為中藥治療堅持了補腎益氣養(yǎng)血活血的原則,并嚴格按照中醫(yī)治療骨質疏松的基本理論。通過對腎的補養(yǎng),使得骨骼得到了充分的營養(yǎng),從而變得堅固有力。

隨著年齡的增大,老年人容易出現(xiàn)腎精虛少,骨髓化源不足,出現(xiàn)腎虛骨痿,從而造成骨質疏松癥,會造成老年人頭昏、耳聾、耳鳴、乏力和低下等癥狀,出現(xiàn)這些癥狀時,老年人應進行適當?shù)闹嗅t(yī)治療。治療骨質疏松癥,要從補腎做起,服用一些益氣活血的中藥。中醫(yī)常用羊藿進行補腎和益氣活血,羊藿能夠補腎壯陽,強健筋骨,祛除風濕,同時能夠有效促進骨髓細胞DNA的合成,抑制破骨細胞的活性,又能促進成骨細胞的功能,使鈣化骨的形成增加。研究表明補骨脂有良好的補腎、納氣、止瀉等作用,同時有較強的雌激素樣作用,通過加入黃精補氣,當歸養(yǎng)血和活血,能夠有效補肝腎、益氣、養(yǎng)血、活血,使得骨骼更加堅固,從而能夠有效減輕骨骼疼痛,使得骨密度有所增加。

綜上所述,我們運用中醫(yī)的基礎理論和技術對骨質疏松癥進行有效的治療,就一定能夠提高治療骨質疏松癥患者的療效率,減輕骨質疏松癥患者的痛苦,同時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充分發(fā)揮中醫(yī)在治療骨質疏松癥方面的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 戴居云.骨質疏松癥的中西醫(yī)治療[M].上海: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出版社,2002.

[2] 酈章安,吳春福.現(xiàn)代老年藥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1.

[3] 李青南.羊藿預防羥基脲致雄大鼠骨質疏松的定量研究[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1996.

篇10

[關鍵詞] 糖尿??;骨質疏松;阿侖膦酸鈉;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10(a)-0082-02

糖尿病在臨床上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內分泌代謝疾病,主要的發(fā)病人群為老年人。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糖尿病的發(fā)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1]。由于老年患者不斷衰老,老年糖尿病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松,隨著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增加,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的發(fā)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2]。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阿侖膦酸鈉治療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54例,年齡50~71歲。所有患者均經(jīng)過臨床檢查確診,符合以下納入標準[3]:糖尿病以及骨質疏松的相關診斷標準;通過骨質密度檢測儀器顯示患者的骨質密度檢測值比同性別的峰值低2.5個標準差值;處于絕經(jīng)后的女性骨質密度檢測比同齡的峰值平均低1.6個標準差值,合并1處以上脆性骨折癥狀。排除標準:近期服用降鈣素、糖皮質激素以及雙膦酸鹽類等藥物的患者;有垂體、腎臟、甲狀旁腺、甲狀腺、性腺、腎上腺、強制性脊柱炎以及腰椎間盤突出等能夠對骨代謝造成影響的疾病患者;肝腎功能不全、骨腫瘤、腫瘤骨轉移、神經(jīng)血管并發(fā)癥等患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降血糖藥物或胰島素注射液以維持血糖濃度,治療前均檢測其血鈣濃度,針對低鈣血癥患者應用補鈣劑進行治療,其他的物質代謝紊亂患者進行糾正之后再給予阿侖膦酸鈉治療,使用70 mg阿侖膦酸鈉(海南萬德瑪藥業(yè),國藥準字H20083481)口服進行治療,每周服用1次,1片/次(每片700 mg),空腹用溫開水送服,藥物服用30 min內不能夠躺臥,避免出現(xiàn)食管不良反應等。

治療6個月后,使用骨質密度檢測儀對患者的腰椎、股骨粗隆、股骨頸以及Ward三角區(qū)等密度值進行檢測,同時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患者的血磷、血鈣濃度。比較80例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患者治療前后腰椎、股骨粗隆、股骨頸、Ward三角區(qū)等的密度值以及血磷、血鈣含量等。

1.3 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

運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判定,使用100 mm長的游動標尺,標記10個刻度,一端標為0分,另一端標為10分,讓患者背對刻度面,讓其根據(jù)自己的疼痛程度在標尺上指出相應的位置,把該位置作為對患者疼痛的評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8.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患者治療前后疼痛評分的比較

治療前,疼痛評分為(8.16±2.10)分,治療后評分為(2.75±1.75)分,患者的疼痛得到顯著改善。

2.2 治療前后患者的腰椎、股骨粗隆、股骨頸以及Ward三角區(qū)等密度值的比較

治療后,患者的腰椎、股骨粗隆、股骨頸以及Ward三角區(qū)等密度值均顯著增加(P

2.3 治療前后血磷、血鈣含量的比較

治療前,患者的血磷含量為(1.25±0.28) mmol/L,血鈣含量為(2.46±0.34) mmol/L,治療后,血磷含量為(1.26±0.12) mmol/L,血鈣含量為(2.50±0.26)mmol/L,治療前后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 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

低鈣血癥患者5例,補充鈣劑糾正治療之后使用骨質疏松治療方法治療;10例患者出現(xiàn)便秘,2例患者出現(xiàn)腹瀉,均給予對癥治療后痊愈。所有患者均未出現(xiàn)嚴重的不良反應,沒有對肝、腎功能造成影響,未出現(xiàn)骨折。

3 討論

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的發(fā)病機制目前還沒有較為明確的報道[4-5],發(fā)病原因主要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患者對飲食進行控制,減少了骨生長需要的物質,長此以往造成骨質疏松癥;胰島素是一種骨同化激素,能夠直接或間接地對骨的形成起促進作用,增加了骨強度和密度。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對骨質形成以及礦化造成影響,胰島素缺乏造成鈣鹽流失以及骨基質分解,最終導致骨質疏松;長時期高血糖導致的滲透性利尿,能夠增加尿鈣、鎂和磷的排出,有較強的溶骨效果,容易導致骨質疏松。阿侖膦酸鈉作為新型的雙磷酸鹽藥物,能夠對破骨細胞的活性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降低了骨轉換,促進破骨細胞的凋亡,對骨丟失和骨吸收的速度起到減緩作用,其用于治療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能夠達到預防以及治療骨質疏松的效果[6]。

阿侖膦酸鈉治療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的臨床效果確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不會產(chǎn)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7-8]。可預見性地對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進行防治,結合科學合理的飲食對該疾病進行調整,對于預防以及治療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沈云玲,唐海平.阿侖膦酸鈉治療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40例臨床療效分析[J].醫(yī)學綜述,2012,18(18):3108-3109.

[2] 勵麗,褚建平.阿侖膦酸鈉聯(lián)合鈣爾奇D治療糖尿病伴骨質疏松癥[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0(2):300-301.

[3] 楊真,侯建明.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癥的中西醫(yī)治療進展[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3,5(1):119-120,122.

[4] 徐雋斐,陸灝.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癥的中西醫(yī)治療進展[J].老年醫(yī)學與保健,2012,18(4):249-252.

[5] 謝樹.阿侖膦酸鈉聯(lián)合鈣爾奇D治療糖尿病伴骨質疏松癥療效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2,33(21):4568-4568.

[6] 孫蘭芳,王玉潔,王友強,等.2型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分析[J].南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32(3):196-198.

[7] 劉寶軍,李小廷.2型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癥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綜合臨床,2011,27(12):1343-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