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保健方法范文
時間:2023-10-30 17:59: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口腔保健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漱口:常漱口可以消除牙齒表面的細菌和在牙齒縫隙中滯留的食物,漱口最好是用溫茶水,把水含在嘴里,同時鼓動臉頰和唇部肌肉,讓水在口腔各部反復流動。千萬不能用冷水漱口,這有可能造成牙齦萎縮、牙齒松動脫落等現象
刷牙:首先要堅持每天刷牙。刷牙可以清除掉牙齒縫隙和牙齒上粘附的食物殘渣和細菌,避免嘴里出現食物殘渣發(fā)酵和細菌繁殖的情況。刷牙最好是用軟毛牙刷,刷牙時要仔細、規(guī)律地刷,即上牙從上往下刷,下牙從下往上刷,里里外外都要刷到,同時要注意不能過于用力。
按摩牙齦:經常按摩牙齦可以加速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增加氧和其他營養(yǎng)物質對牙齦組織的供應,延緩牙齒松動脫落、牙齦萎縮等現象。首先是要把手洗干凈,再用手指直接在牙齦上按摩,按摩時不僅要按壓牙齦,也要進行旋轉運動,重復十次以上二十次以下,牙齦的外面和里面都應進行按摩。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關鍵詞 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保健干預
齲齒也稱蟲牙、蛀牙,是兒童口腔常見病,是細菌性疾病,可以繼發(fā)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頜骨炎癥。齲齒疼痛對兒童進食產生不良影響,如果不及時給予治療,形成齲洞,終至牙冠完全破壞消失,對恒牙生長產生不利的影響,同時也影響兒童的發(fā)音及容貌,對兒童身心健康產生一定的危害。漱口、刷牙是預防齲齒最有效、最簡單的方法,同時也對口腔衛(wèi)生的保持發(fā)揮重要的作用。為掌握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現狀,提高兒童口腔衛(wèi)生保健水平,更好地開展口腔保健干預,筆者于2013年1月隨機選取本社區(qū)某幼兒園3歲兒童62例,采用《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研究對象:在本社區(qū)某幼兒園中,隨機選取3歲兒童62例,男33例,女29例。
工具:根據李秋忠設計的兒童口腔健康調查問卷,對其條目進行篩選和修訂,制成新的《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調查問卷》,修訂后的問卷Cronbach's α為0.8068,重測信度0.87。內容包括:每天刷牙次數>2次,選擇豎刷,持續(xù)時間>3min,選擇保健牙刷,選擇2~3個月更換1次牙刷,有無飯后漱口的習慣,父母有無參與孩子刷牙等7個條目,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是”或“否”。
資料收集方法:對62例兒童進行問卷測評,由健康教育小組人員一對一指導家長填寫。發(fā)放問卷62份,有效問卷62份,回收率100%。
結果
62例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情況,見表1。
討論
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與其口腔衛(wèi)生知識的掌握密切相關。刷牙和漱口是口腔保健中最基本的行為,刷牙可以對牙菌斑進行有效的祛除,漱口能夠對食物碎屑給予及時有效的清除。通過刷牙和漱口的方法,能夠有效預防及減少齲齒的發(fā)生,進而預防牙周病。學齡前兒童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很低,自理能力也較差,缺乏口腔衛(wèi)生自我保健意識。本研究結果顯示,有38.71%的兒童堅持每天清潔牙齒2次,37.09%兒童堅持每天清潔牙齒1次,有3.23%的兒童從未刷過牙??梢姸鄶祪和答B(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而早晚刷牙對預防齲齒起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兒童刷牙方法和刷牙時間及其所使用的牙刷不符合要求,這也會直接影響幼兒口腔衛(wèi)生保健的效果。本調查發(fā)現,62例兒童中刷牙正確率也不盡如人意,僅56.45%的兒童刷牙方法正確,19.35%的兒童刷牙時間達不到3min,使用保健牙刷和選擇2~3個月更換1次牙刷這2項指標分別達到93.55%、66.13%。應該對兒童加強指導口腔衛(wèi)生的相關保健知識,開展健康教育,指導兒童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幫助其建立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提高兒童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識。
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與家長的口腔保健意識相關。由于家長的口腔保健意識相對薄弱,不能對兒童起到監(jiān)督指導的作用,從而導致兒童存在不良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本研究結果發(fā)現,82.26%的孩子清潔牙齒時缺少家長監(jiān)督,家長自身也存在不良口腔衛(wèi)生習慣,說明家長對口腔衛(wèi)生保健不夠關注??谇恍l(wèi)生習慣養(yǎng)成的最佳時期是幼兒期,但是由于幼兒年齡較小,無法自覺主動地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行為,此時就有賴于家長的教育與監(jiān)督,孩子具有很強的模仿性、可塑性,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用自己正確的言行來影響孩子,讓孩子在生活的點滴中形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為了提高家長的口腔衛(wèi)生保健意識,社區(qū)應積極開展相關健康教育,使他們意識到保護牙齒應從兒童做起,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行為。
積極開展口腔保健教育,宣傳其重要性。齲病是由牙菌斑引起的,預防齲病的有效措施是對牙菌斑進行有效的清除,其中自我口腔保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林靖雯等發(fā)現,2歲兒童就可能發(fā)生齲齒,而且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其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在齲病的預防中,4歲以前是其中重要的時期,3歲以前開始刷牙發(fā)揮了一定的預防作用。應加強兒童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其口腔保健意識,培養(yǎng)兒童自覺養(yǎng)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良好習慣。讓兒童從小建立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能夠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
針對學齡前兒童生理心理特點,設計適宜的教育培訓內容及形式,定期開展口腔衛(wèi)生保健知識教育培訓。每次培訓時間應宜短,形式可采用小講座、觀看口腔知識動畫片及漫畫、刷牙模擬訓練等,指導兒童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要讓兒童了解不正確的刷牙,不僅不能對牙齒起到清潔的作用,而且還可能對牙齦造成損傷,導致牙齦萎縮,牙齒形成楔狀缺損。正確刷牙的基本原則:操作簡單,容易掌握,清潔效果佳,對牙齒及牙周組織無損傷。鑒于學齡前兒童接受能力,選擇比較容易學習的旋轉刷牙法(ROLL刷牙法),并且應一對一,手把手指導兒童學習。家長應為兒童選擇適合兒童年齡大小特點的保健牙刷,刷牙的次數為早晚各1次,進食后漱口應每次2~3min。可以設計一些卡通口腔衛(wèi)生保健知識的宣傳冊,開展口腔衛(wèi)生保健知識有獎競猜、兒童刷牙競賽等活動,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
篇3
【摘要】目的:探討潔牙習慣和牙癥石的關系。方法:對成年人進行問卷調查,檢查口腔牙潔石軟垢牙漬菌斑發(fā)生情況,并分析牙石癥發(fā)生和個人潔牙習慣的關系。結果:牙結石的形成與個人定期潔牙習慣成正比例。結論:患者對牙科服務的利用與他們對口腔健康的重視程度有關。增強廣大群眾自我口腔保健意識,培養(yǎng)定期潔牙習慣是早期預防口腔常見疾病如牙周病等的主要方法。
【關鍵詞】牙石癥;潔牙習慣
為普及和宣傳口腔保健知識,了解部分人群中口腔衛(wèi)生習慣和健康意識,本文作者對工廠、機關、街道等808人次進行問卷調查和口腔檢查。探討口腔保健行為與口腔健康狀況的關系。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調查對象為南京市2005年1月~4月期間對工廠、機關、街道等808人次做問卷調查和口腔衛(wèi)生檢查。男453人,女355人,年齡22-74歲。按統(tǒng)計學原理,分析口腔保健行為與口腔衛(wèi)生狀況的關系。
1.2 調查者:參加調查人員均為口腔專業(yè)10年以上臨床經驗的口腔醫(yī)生。調查前對專門設計的南京市牙防辦口腔健康教育調查表格的每項內容進行過集中培訓。
1.3 調查方法:調查人員在簡易牙科椅上,使用一次性口鏡,鑷子,牙科探針,按調查表要求進行檢查,分項記錄。
1.4 統(tǒng)計:將收集到的有關資料進行人工統(tǒng)計。
2 結果
2.1 有關定期潔牙習慣調查結果,見表1。定期做一年一次由專業(yè)人員潔牙者占3.6%。一年兩次潔牙者占1.2%。偶然潔牙者占25.8%。從未潔牙者占69.3%。
2.2 接受定期潔牙意識調查結果,見表2。一年一次占55%。一年兩次占8.4%。不能接受者占32.1%。
2.3 口腔衛(wèi)生檢查結果,見表3。牙結石存在人群占64.5%,軟垢占14.2%,牙漬菌斑占28%。
2.4 健康教育從未獲得口腔健康教育知識者占15.5%。得到口腔專業(yè)人員宣教者占17.9%。從大眾媒體宣傳獲得者占75%。報告定期做口腔檢查人群占2.8%。
3 結論
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口腔衛(wèi)生保健”的全球戰(zhàn)略目標。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把牙病防治工作納入衛(wèi)生保健軌道,加強群眾口腔保健教育是關系到全民口腔衛(wèi)生有重要課題。宣傳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是口腔衛(wèi)生工作者和大眾媒體一項長期不間斷的工作。一代一代人口腔衛(wèi)生健康意識形成需要一代一代口腔醫(yī)務工作者的努力。
(1)定期做一年一次和一年兩次由專業(yè)人員潔牙者分別占3.6%和1.2%。這部分人群對口腔衛(wèi)生保健自我意識強,意識到定期潔牙可早期預防口腔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偶然潔牙者占25.8%,他們對口腔健康關注較弱,需通過教育宣傳培養(yǎng)健康的衛(wèi)生意識。從未潔牙者69.3%占人群的一半以上,這是個對自己口腔衛(wèi)生狀況不關心的群體。他反映出大多數人缺乏口腔衛(wèi)生基礎保健治療意識和預防為主的觀念。
(2)口腔衛(wèi)生檢查結果和口腔保健治療習慣的因果關系是醫(yī)務人員不容忽視的保健宣傳課題從人群中未潔牙人群占69.3%與患牙結石者64.5%,相近的比例說明,牙潔石發(fā)病率與未潔牙人群發(fā)生率相近。
(3)醫(yī)務工作者要到基層單位去宣傳普及口腔衛(wèi)生知識,提高群眾自我保健意識和防病能力。通過我們口腔衛(wèi)生宣傳教育,接受定期潔牙一年一次者達55%,一年兩次者達84%。無法接受者達32.1%。使從不潔牙的人群69.3%下降到32.1%,降低37.2%。這是牙病健康保健教育宣傳產生的直接效應。
篇4
關鍵詞:青少年 口腔健康 調查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8.138
資料與方法
5886名學生均為在我院體檢的會寧縣2009年高中應屆畢業(yè)生,年齡17~20歲,平均18.6歲,其中男3540人,女2346人,并隨機抽取1055名進行填寫口腔健康問卷調查。
以甘肅省高考體檢表所涉及內容為主,采取世界衛(wèi)生組織口腔健康調查方法并參考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方法及標準[1],對5886名學生的口腔健康狀況進行檢查,檢查項目包括牙列狀況:包括齲病、齲失牙、牙體充填治療及義齒修復狀況,錯畸形;牙周狀況:包括牙齦炎,牙結石;口腔健康問卷調查(包括刷牙時間、次數、方法、是否有牙齦出血;是否接受過口腔健康教育;是否接受過口腔健康服務等)。
調查方法:參考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方法進行。
結 果
接受檢查5886人中,共發(fā)現各類齲病牙數7069牙,患齲率為39.95%,齲均為1.20,因齲失牙數為285牙,進行各種充填治療牙數為126牙,治療率為1.78%,受檢查中無1例進行窩溝封閉治療。受檢查中5278人有不同程度牙齦出血,檢出率為89.67%,牙結石檢出率為84.52%,其中2017人伴有明顯錯畸形,發(fā)生率為34.27%。
口腔健康問卷統(tǒng)計結果為:所有被調查者均有刷牙史,85%的人表示每天堅持刷牙,其中早晨刷牙1次者占88.3%,晚上刷牙1次者占3.7%,早晚各刷牙1次者占8%,無1人堅持每日刷3次或3次以上牙,99.5%的人表示從未學習過正確的刷牙方式,其中89%的人采取橫刷法,開始刷牙時間從5~13歲起不等,其中10歲以后開始刷牙者占57.3%,97.6%的人表示從未通過各種途徑獲得過口腔健康教育,僅有不到0.1%的人到醫(yī)院進行過口腔健康檢查與治療。4.6%的被調查者有過牙病史,其中只有35%的人到醫(yī)院接受過檢查與治療,有28.3%的人認為自己牙列不整齊,其中接受過口腔正畸治療者只有3人,治療率為1%。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的牙周病患病率較高,特別是男學生尤為嚴重,這可能是由于男生保持口腔衛(wèi)生比女生差所致。調查結果同時還顯示,女生的患齲情況較男生嚴重,這可能是由于女生喜食含糖量高的食品所引起的。
討 論
中學生既處于易患齲時期,又是牙齦炎發(fā)病率的高峰期,同時也是口腔健康觀念與行為的形成期[2]。因此,使中學生得到口腔健康知識,建立口腔健康新觀念,對不健康的行為進行早期干預,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預防口腔疾病的發(fā)生是十分重要的。
口腔疾病特別是齲病和牙周病是影響人體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高中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既處于易患齲時期,又是牙齦炎發(fā)病率的高峰期,同時也是口腔健康觀念與行為的形成期。了解其口腔健康狀況,監(jiān)測其齲病和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發(fā)病趨勢,可為指導中學生口腔保健工作提供幫助,應使學生得到口腔健康知識,建立口腔健康新觀念,懂得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預防口腔疾病和保持口腔健康的方法,并能獲得正確的學校口腔保健,自覺地建立有益于口腔健康的行為,為終生口腔健康打下牢固基礎。
調查結果顯示,我縣青少年接受口腔健康知識缺乏,口腔健康教育少,口腔健康行為差。齲病、牙周病發(fā)病率高,患齲率39.95%,牙齦出血率為89.67%[3],口腔預防保健措施差。學校是口腔預防保健的重要場所,是學生口腔健康教育知識獲取的重要途徑,學校應該提供良好的口腔健康服務、健康教育,消除影響學生健康的不利環(huán)境因素,在學校進行愛牙宣傳活動和開設口腔衛(wèi)生保健選修課,加強青少年的口腔預防與保健宣傳教育,使之牢固樹立“早預防、早發(fā)現、早治療”的觀念是非常必要的。學校要提高中學生口腔健康教育力度,廣泛宣傳口腔健康知識,并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適宜開展學??谇恍l(wèi)生保健工作。建議醫(yī)療機構以9月20日全國愛牙日為紐帶,通過多種渠道宣傳口腔健康知識,提高家長對孩子口腔健康重要性的認識,教會兒童正確有效刷牙,并針對當地環(huán)境進行氟預防齲病及預防性窩溝封閉,降低乳、恒牙齲病的發(fā)病率??谇粚I(yè)機構配合衛(wèi)生主管部門組織培訓從業(yè)人員,擴大專業(yè)人員隊伍,廣泛宣傳口腔保健知識,提供口腔保健服務及口腔預防保健方面最新的科學信息。建議其他有關部門通過多種渠道宣傳口腔健康知識,繼續(xù)加強公眾口腔健康教育,牢固樹立正確的口腔衛(wèi)生保健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和正確就醫(yī)行為,加強農村口腔衛(wèi)生服務,根據當地環(huán)境,適當開展氟預防齲等口腔健康項目,確保城鄉(xiāng)居民口腔疾病能得到有效防治。
目前,公眾已充分認識到齲齒對口腔健康的危害,然而大部分公眾對于危害性更甚于齲齒的牙周病卻十分陌生,實際上牙周健康與大家的全身健康可謂息息相關。定期保健與有效的口腔自我保健措施,成功地預防了牙周疾病對牙頜系統(tǒng)的侵害,使千百萬人獲得健康的牙,終生享有健康的牙已成現實,以使每個人獲得健康微笑,面對人生、品味人生、享受人生。但這一切都必需從小做起。為了確保身體健康,廣大口腔醫(yī)務工作者應努力提高青少年對牙周疾病預防意識,并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
參考文獻
1 齊小秋,張博學,張立,等.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報告.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01-207.
篇5
【關鍵詞】老年患者;口腔修復;牙齒缺損
在退行性改變及疏忽口腔保健等因素的影響下,老年患者很容易產生各類口腔問題,這些問題對老年患者的正常進食、日常生活產生了一定的干擾[1]。本文將口腔修復用于老年口腔問題患者的治療,取得良好效果,現將67例老年口腔修復患者的治療流程及效果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口腔科2015年7月~2016年2月收治的接受口腔修復治療的老年患者67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老年患者44例,女性老年患者23例;年齡59~77歲,平均年齡(63.8±7.9)歲;牙周病患者9例,牙齒缺損患者25例,牙齒松動患者19例,同時存在上述2種以上問題患者14例。
1.2方法
給予67例老年口腔問題患者口腔修復治療,具體治療流程為:①制定口腔修復治療方法。仔細觀察并詢問老年患者的口腔基本狀況,傾聽患者主訴。在獲知患者病史、牙齒過敏信息的同時,分析老年口腔患者的生理與心理特點,結合患者的實際口腔問題將口腔修復治療方案確定出來。②充分檢查老年患者的全口牙齒,將患者的顳下頜關節(jié)等易出現口腔問題的部位作為重點檢查部位。若有需要,可輔以X光片進行詳細檢查。③部分老年患者可能會產生焦慮、緊張等負性情緒。為避免這種現象對臨床口腔修復治療產生干擾作用,應給予患者適宜的心理疏導護理,提升老年患者的治療配合度。④為避免老年口腔修復患者治療過程中發(fā)生牙齒脫落,并引發(fā)牙齒誤吸,誘發(fā)窒息現象的發(fā)生,臨床醫(yī)師需將老年患者口腔中的松動牙齒、無用牙齒有效拔除。分別根據患者的口腔問題類型提供對癥治療。針對伴有口腔炎性反應的患者,應給予藥物治療,以保證口腔修復治療的順利完成。⑤為老年口腔修復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為其講解口腔保健知識,幫助患者對進食后口腔清潔的必要性、正確咀嚼方式等知識形成正確的認知,以提升老年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
2結果
2.1口腔修復整體狀況
67例老年口腔修復患者的缺損牙齒總數為191顆,平均缺損牙齒2.9顆。其中,全口義齒修復患者30例;下口義齒修復患者15例;上口義齒修復患者22例。
2.2老年口腔修復患者的滿意度和隨訪保健情況
經臨床口腔治療后,64例老年患者表示滿意,滿意度為95.52%;口腔修復2個月后,對67例老年患者的口腔保健狀況進行電話隨訪調查。59例老年患者均能夠主動完成口腔保健,口腔保健率88.06%。
3討論
3.1老年患者口腔問題的發(fā)生原因
在退行性改變的影響下,老年患者的口腔問題發(fā)生率較其他年齡段人群顯著偏高。隨著老年患者牙齒磨損的不斷增加,老年患者的牙間隙將變得越來越大,增加牙齒缺失、牙齒松動的發(fā)生率。此外,老年人的牙齦、黏膜不斷萎縮,使得老年人的口腔中出現大量殘冠殘根。在這種情況下,剩余的健康牙齒承受的負荷越來越大,并逐漸產生較為嚴重的磨或牙齒缺失問題[2]。這種變化嚴重影響了老年患者的正常進食及生活質量。
3.2口腔修復的應用優(yōu)勢
①治療方案優(yōu)勢。在對老年口腔問題患者提供口腔修復治療前,臨床醫(yī)師會結合患者的主訴、病史及其他相關牙齒缺損狀況信息,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這種制定治療方案的流程更好地保障了口腔修復療法的療效。②治療流程優(yōu)勢。口腔修復治療先解決老年患者的松動牙齒及無用牙齒,隨后完成各類口腔問題的對癥治療,這種治療流程有效避免了治療中誤吸等問題的發(fā)生,保障了老年口腔問題患者的生命安全。
3.3口腔修復的療效
本文將67例老年口腔問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利用口腔修復對所有患者進行治療。結果表明:老年患者對口腔修復治療的滿意度為95.52%,且88.06%患者治療后仍能夠按照規(guī)定要求主動完成口腔清潔保健。因此,口腔修復治療值得臨床推廣應用。為促進老年口腔問題患者獲得良好預后,醫(yī)院可于老年口腔問題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廣泛推行口腔修復治療,以恢復患者的咀嚼功能,避免牙齒缺損問題的存在影響患者的正常進食,甚至影響老年口腔問題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楊穎,曲曉巖.老年人口腔修復的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6,01,100-103.
篇6
【摘要】 目的 從牙周病的預防策略出發(fā)論述牙周病的預防的重要性。方法 選擇50例患者分成兩組,對觀察組口腔衛(wèi)生方面宣傳教育,并進行牙周指數的比較,結果 15例預防性自身口腔衛(wèi)生保健能力明顯提高,35例明顯缺乏必要的自身口腔衛(wèi)生保健能力。結論 牙周病的預防十分重要,只有個人掌握了維護口腔衛(wèi)生的方法和能力,才是維護牙周組織健康最可靠的保證。
牙周病是人類最常見的一種口腔疾病,泛指牙周組織的各種病理情況,表現為牙齦炎、充血、牙結石,牙周病。引起牙周病的基本原因是口腔衛(wèi)生不良,主要致病菌是菌斑。對于牙周病的預防主要是控制菌斑,保持口腔清潔,清除局部刺激因素,提高宿主的抵抗力。平時所見牙周疾病輕者僅是牙齦的慢性炎癥,而重者則伴有上皮附著和牙槽骨破壞的牙周炎,晚期牙周炎甚至會導致牙齒的喪失。
1 材料和方法
1.1 對象 選擇2012年6-12來院求診患者50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15例均為經過一段時間口腔衛(wèi)生健康教育的復診者。對照組35例均為初次求診者,年齡在25-55歲。
1.2 調查內容 對兩組患者進行牙周治療需要指數的比較。
2 結果
通過比較可以看出,觀察組群體牙周治療需要計分標準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經過一段時間的具體口腔衛(wèi)生健康教育,使自身口腔衛(wèi)生保健能力明顯提高,牙周破壞處于靜止期。對照組則明顯缺乏預防性自身口腔衛(wèi)生保健能力。牙周破壞活躍。
3 討論
3.1 牙周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原因 口腔衛(wèi)生不良,引起口腔內牙菌斑積聚,增加了齦下菌斑的致病性,降低了宿主的防衛(wèi)機能,出現菌群平衡失調,導致牙周病的發(fā)生發(fā)展。
3.2 定期檢查的意義 定期檢查是預防牙周病的重要措施,使患者由積極的治療狀態(tài)轉變?yōu)殚L期的預防性自身口腔衛(wèi)生保健狀態(tài),是患者恢復牙周健康的決定性一步,需要患者和醫(yī)務人員的共同力。
3.3 牙周病的一級預防 牙周健康者每日有效的口腔衛(wèi)生維護,能保持牙周組織健康,防治疾病的發(fā)生或復發(fā)。對于無牙結石的患者,有效的口腔衛(wèi)生措施能使炎癥逆轉。尚沒接收治療的牙周病患者,其病情雖不會因日常保健而有較大轉變,但有效地口腔衛(wèi)生措施在在預防和控制疾病的發(fā)展上依然十分重要。使用口腔保健工具控制牙菌斑和定期進行口腔保健治療是當前牙周病預防的最有效方法。
3.3.1 根據牙周病一級預防,制定以下幾項預防措施
3.3.1.1 健康教育 訓練控制菌斑的方法。
3.3.1.2 啟發(fā)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使其自覺采取有效的口腔衛(wèi)生措施,如刷牙、牙線、漱口,
糾正不良習慣。
3.3.1.3 口腔衛(wèi)生訓練,糾正不良習慣。
4 口腔衛(wèi)生健康教育
4.1 刷牙 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潔的主要方法。目前一般以巴斯法刷牙為主,旋轉法為輔。巴斯法又叫齦溝清除法,使用時將刷毛與牙面呈45度角,刷毛向根尖接近牙齦并深入齦溝,刷毛在齦溝內輕微震動然后向冠方轉動。旋轉法又叫上下刷牙法,牙刷由牙齦刷向切端或咬面。每次時間不少于三分鐘,每天早晚兩次。能有效地去除頸部和齦溝內的菌斑,按摩牙齦,避免牙齦萎縮同時清潔牙面,控制菌斑,增進牙周組織的健康,這是預防牙周組織的最好刷牙方法。
篇7
【關鍵詞】口腔健康;小學生;健康教育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礎。為了解彭州市農村小學生口腔健康行為及知識現狀,發(fā)現口腔保健中存在的問題,改善其口腔健康現狀,我們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彭州市軍樂中心小學420名學生進行了調查分析。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采用分層抽樣方法,于2010年10月~11月對軍樂中心小學420名二至六年級的小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獲得有效答卷409份,答卷有效率97.38%。其中2~4年級248人,5~6年級161人,男生202人,女生207人。
1.2調查方法參考國內外有關文獻,自行設計口腔健康行為與知識調查問卷。調查以班級為單位,由經過培訓的調查員當面解釋本次調查目的后發(fā)卷,采用匿名方式,由學生自行填寫,禁止討論,現場回收答卷。問卷內容包括口腔健康知、行現狀及知識來源。
1.3統(tǒng)計分析用SPSS 13.0軟件建立數據庫,進行數據檢查和分析。
2結果
2.1飲食生活習慣彭州市農村小學生三種易致齲食物的食用頻率較高。其中餅干、蛋糕、面包等甜點每周食用兩次及以上者占81.42%,70.17%的學生每周吃糖果或巧克力兩次及以上,57.95%的學生每周喝碳酸飲料兩次及以上。2.2口腔保健行為情況見表1。
2.3口腔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見表2。
2.4口腔健康知識來源見表3。
3討論
小學是口腔健康行為和觀念的重要形成時期。了解小學生的口腔健康知識、行為現狀及知識獲取途徑,對開展農村小學生口腔健康宣教,培養(yǎng)其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具有重要意義。
調查結果顯示,農村小學生三種易致齲齒食物食用率屬于高頻。從控制飲食因素防齲的觀點出發(fā),應加強對小學生“少吃零食,建立合理的飲食習慣”的教育和宣傳。
在口腔衛(wèi)生行為狀況調查中,大多數小學生養(yǎng)成了每日刷牙的習慣,每日刷牙一次及以上者占85.00%,達到了2004-2010年我國口腔衛(wèi)生保健規(guī)劃中農村中小學生刷牙率為70%的目標。然而能夠每天刷牙兩次及以上者占44.01%,仍較低。在選擇牙刷類型上,59.66%的學生能夠正確選擇保健的軟毛牙刷,基本接近2004-2010年我國口腔衛(wèi)生保健規(guī)劃中農村中小學生保健牙刷使用率60%的目標。只有21.27%的學生每次刷牙時間在3分鐘以上,39.12%的學生每1~3月更換一次牙刷。在刷牙方法上,僅有18.34%的學生采用正確的豎刷法,51.59%的學生采用橫刷法,橫刷法不僅不易除去牙縫里的食物殘屑,而且易損傷牙齒,甚至導致牙齦萎縮、牙根外露和出血。因此,彭州市農村小學生的口腔保健行為現狀不容樂觀,相關口腔健康教育急需加強。
調查結果表明,彭州市農村小學生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很低,與國內相關調查相似[1][2]。雖然,81.66%的學生知道少吃甜食少得牙病,但僅有19.56%的小學生知道正確的刷牙方法是豎刷法,26.16%的學生知道每次刷牙不宜少于3分鐘,11.00%的學生知道含氟牙膏對防齲病有效,26.41%的學生認為睡前刷牙最重要,40.34%的學生知道牙齦出血的原因是牙齦炎。而80.00%小學生認為中草藥牙膏有利于防齲齒,這可能與目前電視廣告宣傳有關,導致知識偏差。
彭州市農村小學生主要通過醫(yī)生、學校及家長三條途徑獲得口腔健康知識。其中醫(yī)生為最主要的途徑,提示學生當出現口腔疾病后才開始注重口腔健康知識。促進學校口腔衛(wèi)生是開辟未來口腔健康的主要途徑之一, 是提高全民族口腔健康水平的基礎[3]。而只有45.72%的學生能從學校獲得口腔健康知識,因此, 應采用多種形式加強學??谇唤】到逃?1)開設口腔健康教育課。充分調動健康教育課教師的積極性,系統(tǒng)地向學生講授口腔健康知識,同時利用形象的科普宣傳資料,把醫(yī)學知識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使小學生自覺糾正錯誤的口腔健康認識和不良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2)利用學校墻壁、板報和校報在校園中宣傳。利用教室、宿舍、食堂的墻壁,將口腔健康知識和圖片制成生動活潑的墻壁板報或在校報中開辟專欄,使學生在不經意中學到口腔保健知識。
統(tǒng)計顯示,彭州市農村小學生通過電視廣播、報刊書籍、網絡等途徑獲取口腔保健知識非常有限。提示政府可協調教育、電影、電視、文化、愛衛(wèi)會等有關部門,共同開展牙病防治工作的宣傳。如深入開展“愛牙日”活動,普及牙病防治知識。近年來,網絡迅速發(fā)展,其時效性、信息量及覆蓋面是其他媒體無法比擬的,且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網上口腔健康教育作為口腔健康教育的一個新的組成部分,必然會越來越普及。因此,在互聯網上開辟口腔健康教育欄目,讓同學們隨時瀏覽,可在一定程度提高學生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率[4]。
加強口腔健康知識宣教,使農村小學生逐步建立口腔衛(wèi)生觀念和習慣,保障其基本口腔健康,應成為農村小學生培養(yǎng)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 劉懷周.西安城中村小學生口腔衛(wèi)生知識態(tài)度行為調查[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07,(05):363.
[2]田劍剛,黃瑞哲,李曉紅,李紅杏,韓克實.農村小學生刷牙知識及行為問卷調查[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05,13(1):88-89.
[3]卞金有.口腔預防醫(yī)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81.
[4]杭大磊,王成龍,唐榮銀.開展網上口腔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體會[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1,11(6):410-411.
作者簡介:
王晶,女,(1989-),四川成都人,本科生,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wèi)生學院,研究方向:預防醫(yī)學
篇8
【關鍵詞】 老年人;口腔疾病;口腔保健
口腔疾病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許多老年人存在著由口腔狀況不良引起的咀嚼困難、言語不清、社交能力下降等問題。幫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質量已成為口腔臨床研究的重要課題〔1〕。因此,了解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和口腔保健行為狀況,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教育,對于延長老年人牙齒使用壽命乃至提高老年人全身健康均具有重要意義〔2〕。本文對來我院健康體檢的老年人進行了口腔狀況調查。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對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來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784例老年人進行調查,其中男481例,女303例;年齡60~87歲,平均72歲(佩戴全口義齒的不在統(tǒng)計范圍),其中60~69歲317例(40.4%),70~79歲396例(50.5%),80~89歲71例(9.1%)。
1.2 調查方法
依照全國牙病防治技術指導組制定的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標準。由口腔科醫(yī)生進行常規(guī)口腔檢查及病史詢問,詳細記錄結果。調查項目包括:牙缺失、齲齒、楔狀缺損、牙結石、牙齦炎、牙周病等。
1.3 診斷標準
所有口腔疾病診斷均依據《牙體牙髓病學》、《牙周病學》、《口腔黏膜病學》中的診斷標準。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2 結 果
2.1 老年人口腔疾病
調查顯示,多數體檢老人有各種口腔疾患,前三位是牙齒缺失、牙周病、齲齒,牙齒缺失是老年人口腔疾患中的主要疾病。并且隨年齡增長,各種口腔疾患的發(fā)生率(除口腔黏膜病)不斷提高。見表1。
2.2 老年人口腔保健行為
使用保健牙刷43例(5.48%),定期更換牙刷635例(80.99%),堅持飯后刷牙29例(3.70%),每日刷牙2次462例(58.93%),每日刷牙1次309例(39.41%),未刷牙13例(1.66%),定期口腔檢查373例(47.58%),使用過牙線9例(0.14%)。絕大多數老年人堅持每天刷牙,且大多數人定期更換牙刷,但定期口腔檢查、使用保健牙刷、使用牙線率不高,說明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識缺乏。表1 784例老人口腔疾病調查表
3 討 論
老年人整體口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本次調查發(fā)現,在口腔疾病中牙齒缺失率最高,達91.96%,與徐洪權〔3〕報道結果一致。說明牙缺失是影響老年人口腔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齲病和牙周病是影響老年人群口腔健康乃至全身健康的兩大疾病,也是造成老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種口腔疾患發(fā)生率亦不斷提高,一方面由于口腔疾病的進展性和累加性,隨著年齡的增長,牙齦萎縮愈加嚴重,加上食物嵌塞,導致齲病發(fā)生率不斷升高〔4〕;另一方面,隨著機體的衰老,老年人因受全身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影響,使老年人不能及時處理殘根牙、拔牙、修復缺牙等。
本次調查研究發(fā)現,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識缺乏,僅有少數人(5.48%)知道并應用保健牙刷,幾乎沒有人使用過牙線,定期進行口腔檢查的人亦只有47.58%。老年人楔狀缺損的發(fā)生除與年齡有關外,與刷牙方法、牙刷質量密切相關,因此,養(yǎng)成正確的刷牙方法很重要〔3〕。與其他慢性疾病不同,齲病和牙周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的口腔健康行為〔5〕。不重視口腔保健,沒有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不定期潔牙和進行牙周治療,導致口腔衛(wèi)生狀況較差,加速了牙周病發(fā)展。有的人認為“人老必定掉牙”,因此不能及時就醫(yī),其實缺失牙如不及時修復,以后可出現鄰牙移位。很多人認為,口腔即使出現問題,對于全身影響不大,殊不知,口腔是消化系統(tǒng)的門戶,營養(yǎng)豐富的食品需要經過牙齒的咀嚼,才容易消化吸收,不良的口腔衛(wèi)生和慢性牙病常引起全身疾病。影響老年人口腔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口腔衛(wèi)生習慣、就醫(yī)行為和生活習慣等。
口腔健康狀態(tài)是反映生命健康質量的一面鏡子。牙缺失、齲齒等如不及時治療,會影響老年人的進食,影響生活質量〔6〕,可引起咀嚼困難、言語受限、疼痛和其他癥狀,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交往不便、日?;顒邮芟薜取Q例X的缺失直接影響了老年人的咀嚼和消化功能,進而影響了老年人的正常飲食和各種營養(yǎng)素的攝入;牙周病可加劇牙齒的松動、脫落,進而導致缺失牙的增加〔7〕,同時也影響進食,且牙周炎是最主要的感染灶,對全身許多疾病均有影響,關系到心臟、肺和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成為某些危重疾病發(fā)生的重要誘因。齲齒如不及時治療可發(fā)展為慢性根尖周炎,牙齦出現瘺管,反復流膿,成為“病灶”,可引起遠隔器官和組織的疾病,如關節(jié)炎、心內膜炎、腎炎、虹膜炎、視網膜炎和神經炎等。
基于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識缺乏的現狀,因此應采取口腔健康促進措施,加強口腔衛(wèi)生保健知識的宣傳與普及,提高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率,轉變態(tài)度,從根本上改變其個人口腔健康行為〔8〕,提高老年人口腔疾患的就診率。此外,老年口腔健康狀況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吸煙、飲酒是導致牙周病與口腔癌發(fā)生的危險因素之一。臨床研究表明,飲酒與口腔癌的發(fā)生成正相關,因此應建議老年人糾正不良習慣與生活方式,如戒除煙酒嗜好,嚴格限制各種甜食。定期口腔檢查,可早期發(fā)現疾病,早期治療,減少治療費用,維護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提倡正確的刷牙方法,提供口腔潔治等預防保健服務。
總之,口腔疾病是威脅我國老年人身體健康的重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口腔健康教育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本次調查提示必須以健康教育的手段把口腔衛(wèi)生科學知識普及到廣大老年群眾之中,喚起老年人對維護自我口腔衛(wèi)生的自覺意識,使其掌握自我口腔保健的方法和技能,從而建立良好的口腔健康行為〔8〕,倡導良好的生活行為方式,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5〕。
【參考文獻】
1 周曉玲,張 暉.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中國臨床醫(yī)藥研究雜志,2008;183:434.
2 戴麗學.影響老年人口腔保健的相關因素研究〔j〕.護理研究,2008;22(8):2178.
3 徐洪權,趙文峰,陳增力,等.816名離休干部口腔健康調查初步報告〔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09;7(3):154.
4 馬力揚,李曉玲,雷 濤,等.甘肅省城鄉(xiāng)中老年人口腔衛(wèi)生服務需求和利用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5):6802.
5 鐘圣純,陳文玉,劉思清.湖南省中老年人口腔健康行為抽樣調查報告〔j〕.醫(yī)學臨床研究,2009;26:(1):202.
6 馬力揚,楊 蘭,聶紅兵.甘肅省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1):902.
篇9
口腔疾病是與人的生活狀況和行為習慣密切相關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影響著人一生的健康。家庭作為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承擔著撫養(yǎng)子女、養(yǎng)老、傳遞人類文明和社會規(guī)范、健康保健和教育等功能。因此,家庭在預防口腔疾病和口腔保健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家庭口腔保健與家庭教育應當緊密結合。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可以互補,有良好生活習慣養(yǎng)成的互動性、血緣關系的親密性、親子教育的早期性、持久性等特點,可以在口腔保健知識的普及應用方面發(fā)揮作用。
家庭口腔保健在家庭成員間有良好的示范性。良好的口腔保健習慣會讓每一位家庭成員受益。應當在家庭生活中營造良好的愛牙環(huán)境,早晚刷牙,飯后漱口,掌握正確刷牙方法,使用含氟牙膏,定期作口腔健康檢查等,讓愛牙好習慣代代相傳。
家庭口腔保健可以提高父母關愛孩子口腔健康的能力。父母是兒童健康成長的第一責任人,對兒童的口腔保健負有應盡的義務。嬰幼兒的口腔完全依靠父母來護理,家長的防齲意識、防齲措施掌握程度以及家長自身的口腔健康狀況與兒童齲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
口腔健康的標準。197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口腔健康的定義是:牙齒清潔,無齲洞,無痛感,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家庭口腔保健基本內容
1.家庭成員每日早晚刷牙,飯后漱口,最好使用保健牙刷。家長監(jiān)督或幫助兒童刷牙;
2.家庭成員能夠做到科學吃糖,少喝碳酸飲料。幫助兒童克服吮咬、吐舌、口呼吸等不良習慣;
3.家庭成員了解《中國居民口腔健康指南》內容。每人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口腔健康檢查,檢查中發(fā)現的問題應當及時接受相應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齲齒對兒童健康的危害
齲齒(俗稱蟲牙或蛀牙)是兒童最常見的口腔疾病。齲齒對兒童的危害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疼痛。齲齒遇冷、熱、酸、甜等刺激時會感到疼痛不適,影響進食和睡眠;齲齒進一步發(fā)展侵犯牙髓后疼痛十分明顯,嚴重時還會出現牙齦、面部腫脹,甚至高熱等全身癥狀,嚴重影響兒童正常生長發(fā)育。
咀嚼困難。齲齒可導致兒童咀嚼困難,影響孩子進食,形成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營養(yǎng)不均衡;由于齲齒造成的偏側咀嚼,還可導致雙側面部發(fā)育不對稱。
乳牙齲齒影響恒牙。乳牙齲齒不及時治療可影響恒牙的正常發(fā)育,可造成恒牙萌出障礙和牙列不齊。
心理影響。由于齲齒對言語、美觀等功能的影響,會引起兒童社會交往困難和心理障礙,影響兒童身心健康。
兒童齲齒的預防方法
1.早晚刷牙,飯后漱口。刷牙能去除牙菌斑、軟垢和食物殘渣,飯后漱口也可去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保持口腔清潔。指導兒童刷牙的要點有:早晚兩次刷牙;選用適合兒童年齡的保健牙刷,每3個月更換一次;做到一人一刷一杯;兒童學習刷牙,家長應當幫助和監(jiān)督。
2.局部用氟預防齲齒。氟是人體健康所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攝入適量氟可以減少牙齒被酸溶解和促進牙齒再礦化、預防齲齒的發(fā)生。指導兒童局部使用氟化物防齲的要點有:使用含氟牙膏要注意用量。學齡前兒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每次用量為豌豆粒大小,應當在家長或老師的監(jiān)督指導下應用,以防誤吞;不要給孩子使用成人牙膏;接受專業(yè)機構提供的局部用氟措施。
3.窩溝封閉預防窩溝齲。窩溝封閉是預防恒磨牙窩溝齲的最有效方法。窩溝封閉技術無痛、無創(chuàng)傷、安全簡便。窩溝封閉的最佳時機是兒童牙冠完全萌出,齲齒尚未發(fā)生的時候,一般第一恒磨牙在6~9歲,第二恒磨牙在11~13歲。窩溝封閉后還應當好好刷牙,如果發(fā)現封閉劑脫落應當重新封閉。
篇10
牙列缺損是口腔修復治療中常見的疾病。牙列缺損可使咀嚼功能降低而直接危害病人的身體健康,同時,還可影響發(fā)育功能和面部美觀,使患者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尤其是對演員和教師等,將直接影響其工作。此外對牙周組織和顳下頜關節(jié)亦有一定影響。牙列缺損后常采用可摘局部義齒修復,進行咀嚼功能重建,恢復患者的語言、美觀及吞咽等功能。使其減少因牙列缺損而產生的心理壓力,恢復到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但由于多數患者缺少修復后的衛(wèi)生保健知識,修復后可能繼發(fā)口腔炎癥、余留牙齲壞及牙周組織病變等。因此我們應對患者進行多方面的知識宣教和行為指導,以延長義齒的使用時間,使牙列缺損的修復達到滿意的效果。
1 口腔衛(wèi)生保健宣教
我們對每位可摘局部義齒修復后的患者進行宣教,以提高他們對口腔衛(wèi)生保健的認識,向其闡明保持修復后的口腔衛(wèi)生清潔是保證戴義齒期間牙周組織健康,防止余留牙齲壞和延長義齒使用時間的前提,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義齒始終保持良好的功能,達到滿意的修復效果。
2 行為指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口腔醫(yī)學的迅速發(fā)展,科學的口腔衛(wèi)生保健已經取代了傳統(tǒng)的單純刷牙方法。所以有必要對患者進行口腔衛(wèi)生保健行為指導,以提高口頜系統(tǒng)的防病抗病能力。
2.1 食物在口腔清潔中的作用 攝取天然食物時,在咀嚼過程中,牙齒與牙齦之間互相摩擦同時唾液穿流及口唇的運動次數增加,使口腔取得自潔作用。隨著現代食品工業(yè)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天然的粗纖維食品日趨減少,而經過加工的軟食逐漸增多,由于可摘局部義齒體積較大,患者食用軟食后更易在天然牙齒表面及義齒的溝隙間形成軟垢牙結石,影響口腔衛(wèi)生,因此應鼓勵多食用較硬或含纖維素豐富的食物,這樣有助于清潔牙面和增加牙周組織防御能力。
2.2 牙刷的使用及刷牙 牙刷應選擇保健牙刷,它為我國現行推廣的標準牙刷,其刷頭短而窄,刷毛的粗細、稀疏、軟硬適宜,優(yōu)點是洗刷靈活,剔刷干凈,易于清洗和干燥,且經濟耐用。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潔,保護口腔健康的好方法。它不僅可以去除牙面和牙間隙中的食物殘渣和軟垢,清除口臭防止齲病發(fā)生及牙石沉積,更重要的是對牙齦有一定的按摩作用,對牙周組織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促進血液循環(huán),從而減少口內的致病因素,提高牙齒和牙周組織的抗病能力。正確的刷牙方法是豎刷法,刷上牙時刷毛向上,自上轉向下刷;刷下牙時刷毛向下轉向上刷;刷舌(腭)面時用同樣的方法。如刷前牙的舌面時,將牙刷豎起,做提上(刷下前牙)和拉下(刷上前牙)的動作;刷咬合面時將刷毛放在頜面上前后推拉刷動。刷牙時用力要適當,動作不可過快,既達到按摩牙齦又避免損傷,每日應早晚刷牙兩次。
2.3 漱口 采用刷牙方法來保持口腔清潔固然好,但不是每個人每餐后都能方便刷牙。所以,應采用漱口作為刷牙的必要補充方法。漱口既方便又適用,漱口時水流的沖擊力和波動力對牙齦有一定的按摩作用,且可使口腔清潔。我們應養(yǎng)成每餐后漱口的良好習慣。有條件也可采用特制的漱口液漱口,這樣不僅可以抑制口腔致病菌的生長,也可使口腔更清爽、舒適。
2.4 可摘局部義齒的清潔及保護 可摘局部義齒應在刷牙時、每餐后取下刷洗干凈,然后再帶入口腔。晚間為了使義齒承托區(qū)的粘膜得到充分的休息,應將義齒取下用牙膏或肥皂刷洗干凈泡入涼開水中,避免用開水燙和藥物浸泡。如條件許可每日應用牙托凈刷洗一次,以去除義齒基托上的煙斑茶漬,保持義齒清潔。
戴義齒后應囑病人定期復診,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以延長義齒的使用時間,使它更好的發(fā)揮其功能。
2.5 其它行為指導 除上述保持口腔以及可摘局部義齒清潔方法外,還可采用牙簽、牙線等,它不僅可剔除牙齒間殘留的食物殘渣和按摩齦,更重要的是去除牙鄰面根部的菌斑,防止齲齒的發(fā)生。在使用時,用力要適當,不可過猛,每個牙間隙反復2~3次,按順序進行,每處理完一個區(qū)段的牙齒,應以清水漱口,沖凈被刮下的菌斑。
熱門標簽
口腔護理培訓 口腔健康管理 口腔醫(yī)學技術 口腔衛(wèi)生 口腔實訓總結 口腔 口腔科 口腔衛(wèi)生健康知識 口腔醫(yī)學教育 口腔畢業(yè)總結 心理培訓 人文科學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