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公婆事跡材料范文
時間:2023-03-23 10:37: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好公婆事跡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歲月流逝,公婆的年紀一年比一年大,行動已有所不便,奚春琴照料的比以前更加細心周到了。婆婆曹巧英是老黨員,參加支部活動時,奚春琴總是陪同前往,不敢有絲毫閃失。公婆都是苦出身,平時生活十分節(jié)儉,而奚春琴總是想方設法為兩位老人添置衣物,為他們做可口的飯菜,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條,里里外外的事情從不讓丈夫操心。
XX年初,隨著城市化改造步伐的加快,奚春琴一家辛苦建造的樓房也被拆遷了。在租房過渡的兩年時間里,奚春琴夫婦為讓兩位老人過得舒適些,堅持把床讓給兩位老人,而他們則打地鋪。
XX年奚春琴退休了,并且娶了媳婦有了孫女,一家人和和睦睦,其樂融融。分配安置房的時候,由于房源緊張,她家暫時只分到一套中戶。為了讓兩位老人不再受租房之苦,奚春琴安排自己的兒子兒媳與老人一起生活,自己另外就近租了房子照料二位老人,周圍的人無不羨慕他們有這么一位好媳婦。
XX年底,公公因為年老體弱,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而婆婆也已是87歲高齡的老人,身體又不太好,這樣照顧公公的重任自然落在奚春琴肩上。她每天為公公洗漱更衣、端水喂飯、換尿布擦身體,還請理發(fā)師到家中為公公剃須理發(fā)等等不一而足。XX年2月,感受著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懷與濃濃的親情,公公安祥地去世了。為不使婆婆因失去相濡以沫的親人而感到悲傷與孤獨,奚春琴就把老人接到了自己的身邊,對老人百般呵護,噓寒問暖,每天還帶著老人在小區(qū)散散步,讓婆婆安享晚年生活,事跡材料《好媳婦先進事跡》。媳婦這么孝順,婆婆曹巧英對她贊不絕口,逢人便說春琴比親生女兒還親,有媳婦的精心照料,她現在可真是享福了。
在悉心照料婆婆的同時,奚春琴還關心兒子的事業(yè),全力支持他們去外地創(chuàng)業(yè)。奚春琴為人謙和,與街坊鄰居關系相處的非常融洽。她還熱心支持和積極參與社區(qū)開展的各項活動。
奚春琴就是這樣一位丈夫眼中勤勞能干、體貼關愛的好妻子;兒子、媳婦眼中和藹慈祥、樸實善良的好母親;公婆眼中通情達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婦;鄰居眼中心地善良、樂于助人的好心人。XX年她被新北區(qū)婦聯評為“十佳好媳婦”的榮譽稱號。奚春琴用她的孝心和行動,贏得了居民群眾的稱贊和尊重,形成了孝親敬老的小區(qū)新風尚。
篇2
__,女,50歲,__區(qū)鳳鳴小學一名普通的數學老師。27年來,她和丈夫、年邁多病的公婆、患有智障的小叔和兩個女兒共同組成了一個普通的、充滿坎坷和波折、卻十分溫馨和睦的大家庭。
俗話說:“百事孝為先”。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更是__遵從的道德底線。她始終認為:一個有孝心的人才能稱得上是一個有愛心的人,有愛心才能生活得充實,才能獲得更多的愛。自1986年融入這個大家庭以來,她始終象對待親生父母一般,尊敬和孝順公婆,從未與公婆紅過臉。時時處處以老人為先,生活上精心照顧、精神上順心撫慰,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總是先想到公婆,一家人生活得其樂融融。
天有不測風云。公婆的年齡漸漸大了,意想不到的事情也時常發(fā)生。20__年,她年邁的公公突發(fā)腦中風,在重癥監(jiān)護室中昏迷了幾天,經過及時搶救,雖然把公公從死神線上拉了回來,但卻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在床上,脾氣也變得異常暴躁,照顧稍有不周,便會發(fā)脾氣,變得像個孩子似的。每當這時,作為兒媳的她,想想自己平日里的無私付出,看看病榻上的老人還如此不理解自己、甚至苛責自己,內心覺得十分委曲。但是考慮到老人一輩子的辛勞,此刻又經受著病痛的折磨,她的心一下子就軟了下來。試想,天底下會有哪個人愿意生病呢?作為晚輩,在老人正需要安慰、需要照顧的時候,又有什么理由再去計較老人的言行呢?為了使公公的身體得以盡快康復,平日里的一言一行,她盡量順著老人,哄老人開心。一日三餐,也變著花樣做一些老人愛吃的飯菜。為了防止老人生褥瘡,每天為老人換洗床單,擦拭身子,幫助老人活動身體,成為她下班回到家中的必修課。在__老師的精心服侍下,公公的身體在慢慢恢復。目前,已從剛中風時什么都不能自理,到現在能坐著輪椅自己吃飯了。在照顧公公的兩年多時間里,__付出了很多很多,但當看到笑容又重新回到公公臉上的時候,她覺得一切苦累都值了。
俗話說:“福禍相倚”。正當她們一家人為公公的好轉感到高興時,不幸卻又一次降臨到她的家中。20__年末,婆婆在衛(wèi)生間不小心滑倒,摔傷了腿,住進了醫(yī)院。一邊是病榻上的公公,一邊是在醫(yī)院療傷的婆婆,家里還有不能自理的小叔需要照顧,小女兒正上初四面臨結業(yè),學校里更有四五十雙渴求知識的眼睛等待著她......接踵而至的困難和繁重的工作壓得她身心俱疲。但樂觀堅強的她,并沒有退縮,公婆、小叔需要照顧,班里的孩子也不能放棄!面對命運的挑戰(zhàn),她始終微笑著從容面對。她和丈夫商量,分工合作。她每天盡量把學校的工作壓縮在半天內完成,然后請半天假與丈夫輪流值班,一個在醫(yī)院護理婆婆、另一個就在家照顧公公和小叔,女兒則自己照顧自己,而她則抽晚上的時間給學生們看作業(yè)......在她和丈夫的精心護理下,兩位老人的身體終于得以盡快恢復,同年大女兒考上了長春工業(yè)大學行政管理專業(yè)的研究生,小女兒也順利地考上了淄博六中,而她所任教的班級在畢業(yè)考試中也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實事證明:在她的努力和堅持下,魚和熊掌照樣可以兼得!
在家里最艱難的那段時間,公婆看到她和丈夫為了家中里里外外的事情忙得不可開交,便動了想把智障的小叔送去社會福利院的念頭。當兩位老人婉轉地向她們透露出這個意思時,__不假思索地一口回絕了!送小叔去福利院,雖說確實能給她們減少一份拖累,但是做人得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和正常人相比,小叔雖然有著智力上的缺陷,生活上離不開別人的照顧,但他畢竟是丈夫的親弟弟,他們之間永遠有一份無法割舍的親情!如今公婆年事已高,替他們照顧好這個苦命的小兒子,也是她們作為兄嫂義不容辭的責任!
篇3
縣供電公司的家是一個學習型、事業(yè)型的家庭,家庭成員之間能共同學習、相互激勵、自我教育、相互幫助,共同發(fā)展,是一個和睦、健康、團結、積極向上的家庭。多年如一日用她的孝義之心照顧年邁體弱的公公婆婆,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美談,受到單位同事和社會群眾的一致好評。
大家的感覺:他們是非常和睦的一家。
在縣醫(yī)院宿舍家屬院住著這樣的一個和睦的家庭:是供電公司職工,曾多次評為先進工作者。她丈夫廖小勇兒子廖彥欽學生。還有退休的公公婆婆也住在一起。全家人團結和睦,遵紀守法,積極進取,樂于助人,深受單位、鄰里和社會的好評。
她家四口人——年邁多病的婆婆、在鄉(xiāng)下工作的丈夫、她和四周歲的兒子,這樣有別于一般四口之家的情況,要處理好婆婆、孩子、家人、病人等的一應細鎖之事確是費心勞神。她深刻體味著“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滋味——累并快樂著。
她公公在世時,因患肝癌,一直臥病在床,她像親女兒一樣百般照顧直至老人前年去世?,F在,婆婆身體又不好,她又主動承擔了照顧婆婆的責任。在公司財務科擔任主辦會計,工作任務重、責任大,但她對本職工作盡心盡責,能夠出色的完成自己本職工作和公司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任務,受到領導、同事的一致好評。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她還要料理家里的一切家務。一下班就要匆匆忙忙趕回家做飯、服侍婆婆、照顧4歲的兒子。每天一早一晚她都要攙扶著婆婆到樓下的院子里散心、鍛煉。日復一日,在她的精心照顧下,婆婆日漸紅潤的臉龐讓她很是欣慰,婆婆待她視同己出,她對婆婆尊重有加,別人都說她們是親生母女?!凹壹矣斜倦y念的經”,談起這一點,許多做媳婦的,都感到婆媳關系不好處。倒認為,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這一點千萬不能丟棄。古人云:“老吾老以之人之老,幼吾幼以之人幼”,人人都有父母,孝敬丈夫的父母就是孝敬自己的父母。
的婆婆身體不好,工作中繁忙的她,回到家更是一把好手,總是搶著干活,全家衣服都由她承包。一個深夜,她的婆婆突發(fā)頭痛,天旋地轉,不止。已睡覺的她聽到后,急忙起床,將婆婆送到醫(yī)院,看病、劃價、取藥、打針,回到家時已近黎明。
的寶貝兒子4周歲了,她為他歡喜為他憂為他而忙碌。曾經一段時間,患有嚴重椎間盤突出的她腰疼如針椎,兒子又體弱多病,多少個日日夜夜,那個中滋味,怎一個累字了得!不過累中有樂,兒子每天上演的超級寶寶秀,讓她著實品嘗到了負擔的甜蜜。
她的丈夫沒有了后顧之憂,工作很出色,他說:“多虧了,我的父母才能安度晚年,我才能安心的工作!
夫妻倆愛崗敬業(yè),相互支持,無私奉獻。
愿做比翼雙飛鳥,是和她丈夫這對夫妻的心愿。他們在各自鐘愛的事業(yè)里相互鼓勵、相互支持、互相理解,都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績。她不僅是“孝老愛親模范”、理家能手還是單位里公認的“勞動模范”。同志從1993年參加工作以來,在工作中干一行愛一行,勇于吃苦,樂于奉獻,具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對工作強烈的責任感。十幾年來,一直把工作當作安身立命之本,始終遵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積極進取,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注重專業(yè)知識的提高,力求業(yè)務精益求精,為了進一步完善自我,提高業(yè)務素質,她自學取得財經大學大學??茖W歷。作為公司財務科主辦會計,她處處身先士卒,圓滿完成公司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作出了一定成績。她常常需要加班加點,也為自己的工作苦惱過,彷徨過,但是,總有一股力量在默默鼓舞著她,支持著她,那就是她擁有一個安靜、和諧、幸福、充滿希望的港灣——家。
她年年都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十佳員工”、“尊老愛幼先進個人”。同志非常支持丈夫的工作。她的丈夫是一名縣工商局賴村分局,在繁忙工作之余,注重業(yè)務素質的提高,他愛崗敬業(yè),開拓進取,在工作上也都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曾多次評為先進個人,兒子在縣機關幼兒園就讀,是一個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全家是一個學習型家庭,熟悉的人都稱贊他們是一對模范夫妻。夫妻雙方在平凡工作崗位上,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結婚九年來,在處理家庭的事務時,夫妻平等對待,互相溝通,做到小事謙讓,大事協(xié)商,求大同,存小異,做到換位思考,共同磋商決定。長久以來,他們體會到:夫妻間要大度些,寬容些,遇事要設身處地替對方著想;夫妻間需要奉獻和犧牲,需要理解和關愛。
夫妻和睦,鄰里團結好,構筑和諧生活。
一家人能做到在生活中熱心、善良,與鄰居都能夠和睦相處。健康的家庭需要一個健康的環(huán)境才能得以健康的發(fā)展 和延續(xù),他們始終把對兒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十分重視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非常注重榜樣的力量,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氛圍,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F在的兒子廖彥欽,在家中尊敬長輩,孝敬父母,自理能力強,是好孩子;在外遵守社會公德,講文明,懂禮貌,講衛(wèi)生,愛清潔,是個好公民;在學校更是嚴格要求自己,刻苦學習,興趣廣泛,是老師的好幫手,是同學們的好伙伴。為了使兒子能夠健康的成長,他們一方面潔身自愛,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品味,另一方面率先垂范,在孝敬父母和勤儉節(jié)約方面為兒子做出榜樣。在工作和學習方面,我們時時勉勵她勤奮刻苦學習,積極要求進步,教育他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為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在她們孝敬老人的感染下,兒子心疼父母,他只要在家,就會讓父母歇著,。孩子太懂事了!在他們這個家庭里,兒子尊重長輩,長輩關心愛護子女,共同建造了一個溫馨、和諧、向上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