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老師發(fā)言稿范文

時間:2023-03-14 02:06: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指導老師發(fā)言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指導老師發(fā)言稿

篇1

上午好!

作為暑期大學生實踐活動指導老師代表在這里發(fā)言,我感到非常榮幸。

暑期社會實踐是促進青年學生提高自身素質、發(fā)揮知識技能優(yōu)勢服務社會的重要渠道和有效載體,是第一課堂教育的有效補充和延伸。社會實踐是當代大學生健康成長、和諧發(fā)展的必經(jīng)之路。我校每年都組織大中專學生志愿者參加“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目的是引導幫助同學們在實踐中深入學習社會知識,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滿懷激情地投身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建設。

今年,我們在勝利完成教學評估的時刻,尤其是在全國上下喜迎黨的“十”召開之際,在紀念中國共青年團建團九十周年之時,在中原經(jīng)濟區(qū)建設開局之年,組織開展好暑期社會實踐對于引導青年學生深入了解基本國情,組織引導同學們在現(xiàn)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同發(fā)展,助推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為社會實踐活動指導老師,我們將按照校團委《關于做好XX年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首先緊緊圍繞“奉獻在基層;緊跟黨走,實踐成才;青春建功”三大主題,堅持擴大活動覆蓋面,認真開展好各類活動;二是提升活動實效性。加強與服務地的聯(lián)系、溝通,積極向社會學習,掌握基層的實際需求,根據(jù)實際開展各類實踐活動,切實幫助當?shù)厝罕娊鉀Q實際困難,為群眾帶去實惠;三是加強組織管理。城市與環(huán)境學院在學校的領導下,活動前做好思想、心理、專業(yè)、體能等方方面面的準備,活動中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提高防范意識,健全保障機制,確保參加活動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財產(chǎn)安全,活動后及時總結、完善、提升相關資料,鞏固活動成果。四是,樹立良好的xx學院形象,積極為地方辦實事、辦好事。我們來自xx學院不同的院系,都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技術,希望廣大同學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不怕吃苦,為社會做好服務!

這次暑期大學生實踐活動參與學生多、活動范圍廣,不僅僅需要指導老師的精心指導,更需要同學們的積極配合、主動參與,希望參加社會實踐的同學,自覺服從帶隊老師的領導和指揮,嚴格遵守團隊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識;希望同學們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和青年人的創(chuàng)造性,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勇于實踐、敢于創(chuàng)新,堅定走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道路,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保持艱苦奮斗和求真務實的優(yōu)良作風,發(fā)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努力塑造健康文明的新時代大學生形象,樹立好xx學院大學生良好的社會形象。

同學們,青春只有在為祖國和人民的真誠奉獻中,才能更加絢麗多彩;人生只有在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事業(yè)中,才能更有時代價值。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珍惜社會實踐大好機遇,在實踐的廣闊舞臺上,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奮發(fā)有為,樹好形象,奏響時代的最強音,譜寫激情燃燒的青春樂章。

“紙上的來總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理論知識只有與社會實踐結合在一起,才能煥發(fā)出絢麗的光彩。希望同學們珍惜這次社會實踐的機會,用心觀察、用心思考、用心總結,在實踐中展示風采,錘煉品質,練就本領,為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構建和諧社會貢獻我們的聰明才智。

篇2

每個學期都會開班會,比如開學初和學期末會有相應的班會進行動員。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5篇班會發(fā)言稿,歡迎大家閱讀!

班會發(fā)言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來到學校已有4年了,如果用一句話來表達我的心得,那便是:無論怎樣,生活仍的繼續(xù)。

即將離開學校,回憶往昔,心中也不免感慨萬千。雖不至于“輕輕的我走勒,正如我輕輕的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的超凡境界。

我承認,我不愛學習,有點小叛逆,但我覺著這沒什么!至少人品沒問題!就像空氣中永遠存在著使鐵生銹的水和二氧化碳一樣~~~生活在完美現(xiàn)實主義的今天,沒有那么多的絕對~~我亦不是神,沒那么高尚!

在這4年的學習生活中,我難免犯過這樣那樣的大錯小錯。讓我深刻的體會到:做人難,做好人更難!

老師心中的好學生是什么樣子我終究研究不透~~我只覺著做人還是真實點好!至少不會那么累!而有些人卻寧愿做那《裝在套子里的人》,有點諷刺,整個一腦殘族!!

對于未來,我從不奢望。

好多人都總喜歡吹噓,將來我怎著怎著!

可你怎不想想~你有資本么?

整日天馬行空,不分晝夜的夢游。如果非給80后的人們下個定義,那就是太過自我!

我覺著自己越來越像郭敬明筆下的“整個一憤青”勒!理想大于現(xiàn)實,每天消極機戒的生活,到底是為勒什么呢?

昨日已逝,明日未到~我揭力想抓住今天,不為別的,只為那些一直關心著我的人們。

許多人都不理解我為什么喜歡“曼森”!

但我告訴你,他代表勒一種時代,以種精神!他所做的事情,別人未必敢做!

黑暗像一條黑色的隧道,通往明天的隧道~~如果,還有明天~~我會努力做到最好。

我不可能是最棒的那個!但會是最真實的!

因為,我就是我,我得優(yōu)點,你可能一輩子都學不到膩!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班會發(fā)言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你們大學四年所有的老師向你們致以衷心的祝賀!你們大學畢業(yè)啦!

今天也許是我最后一次站在你們的講臺上,我的心中非常激動和感慨!在過去的日子里我們陪伴大家學習理論知識,進行專業(yè)實踐和文體活動,留下共同進步的足跡。我相信:在明天的記憶中,你會想起我,我會想起你.

你是否記得操場上教官們有力的號子,你否記得課堂上回答不了問題被授課老師訓斥,你是否記得課程考試中監(jiān)考老師的嚴厲的目光,你是否記得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比賽前指導老師與你一起挑燈夜戰(zhàn),你是否記得畢業(yè)答辯中評委老師一針見血的點評,你是否記得輔導員老師苦口婆心的叮囑,你是否記得拿起證書與獎杯和老師合影的那份喜悅!

(雖然我在課堂上,我給大家講解時都沒有打草稿,但今天的講話我有所準備)

機電學院的同學們,隨著x院長的一聲號令,你們進入人生又一個新的階段,你們很快就要離開學校,走上工作崗位或進一步深造。在這里請帶上我美好的祝福:把握好青春時光,用知識武裝起來,做一名優(yōu)秀的機電工程師和合格的技術人才。作為從大學生成為工程師,又從工廠回到大學的教師,我認為要成為有用之才,有幾點必須做到:勤奮、好學,專業(yè)、綜合。所以我希望大家離開大學之后,仍然要不斷地學習,再學習,并調整好自己,適應新的工作和生活。

時光飛逝,再過幾天,你的身份將是我的校友,我希望各條戰(zhàn)線上能看到你的英姿,你們成功的足跡。當然在新的歷程中也將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我希望你們發(fā)揮團結互助,努力拼搏的精神,不畏艱險,奮勇前進。建工學院、機電學院,還有我們這些老師會永遠站在你的背后,支持你,鼓勵你。希望你們仍然能與我們保持聯(lián)系,多多交流。

同學們,你們是我們的作品,更是我們的財富,今天你以學校為榮,明天學校以你為榮。放飛夢想、去開創(chuàng)明天吧。

最后,我再次代表廣大老師,祝大家:前程似錦,事業(yè)有成,愛情甜蜜,生活幸福!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班會發(fā)言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四年過去了,學校的學習和生活為我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明天我們就要離開曾經(jīng)憧憬向往的大學生涯,走向我們的最終歸宿——社會。服務社會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我們會投身在社會的大課堂中不斷進步,在社會的大舞臺上大展鴻圖。再此,我代表我們班的全體畢業(yè)生,感謝母校四年來對我們的培養(yǎng)和教育,感謝各位領導和老師對我們的關愛和教誨,感謝家人對我們的付出和鼓勵,感謝身邊朋友帶給我們的快樂和幫助。

畢業(yè),就像一個大大的句號。從此,我們告別了一段純真的青春,一段年少輕狂的歲月,一個充滿幻想的時代……畢業(yè)前的這些日子,時間過的好像流沙,想挽留,一伸手,有限的時光卻在指間悄然溜走,畢業(yè)答辯,散伙席筵,舉手話別,各奔東西……一切似乎都預想的到,一切又走的太過無奈。

還記得入學第一天我們的自我介紹么?

還記得為次日的比賽挑燈做準備么?

還記得我們一起逛街,一起喝酒,一起聊天,一起唱歌么?

自習室、野游、考試、獲獎……一幕幕的場景就像一張張絢爛的剪貼畫,串連成一部即將謝幕的電影,播放著我們的快樂和憂傷,記錄著我們的青春和過往,也見證著我們的情深義重。從大一開始第一次上講臺的激動,第一次加入社團的好奇,第一次考試的緊張……到此時在為工作各種選擇里彷徨,每一個人都忙忙碌碌,一切仿佛一首沒寫完的詩,匆匆開始就要匆匆告別。這些歲月里,大學是我們的資本,也是我們的慰藉。

班級聚餐的時候,所有的同學都在那里舉杯,為過去的日子和情感,為將來的分別和感傷。昔日笑聲不斷的整個宿舍樓就這樣在幾天之內變回空樓,變成一個無限傷感的符號。想起四年以前,我們拎著簡單的行李來到這里,而明天,我們重新拎起新的行李,將要開始下一站的生活。

再見了,我的宿舍,再見了,我的兄弟,再見了,我的青春,再見,我的大學。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班會發(fā)言稿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過了今天,我們的大學生活將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我們將告別朝夕相處的同學,告別循循善誘的老師,告別美麗如畫的校園,踏上人生新的征程。

四年前,我們滿懷夢想,背負期望,聚首浙林。四年后的今天,我們又將懷著對美好大學生活和母校的留戀,奔赴各地開創(chuàng)屬于自己嶄新的明天。四年的時光,聽起來似乎那么漫長,而當我們今天面對畢業(yè)典禮時,又覺得它是那么短暫。

回首往事,感慨萬千。有人說,豐富多彩的大學校園是一個熔爐,燃燒出每個人與眾不同的精彩人生。我們經(jīng)歷大一的純真年代,走過大二的輕舞飛揚,告別大三的緊張與忙碌,來到今日大四的依依別離。大學四年,作為入駐東湖校區(qū)的第一屆學生,我們見證了東湖校區(qū)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學四年,各級團組織、學生會、社團里留下了我們忙碌的身影;大學四年,我們曾為考試、過級、考證緊張過、奮斗過;大學四年,我們在書本知識與實踐中不斷完善自我;大學四年,無論是學校的籃球場、小路旁,還是教室、宿舍、食堂都曾有過我們的歡笑與淚水。這既漫長又短暫的大學時光已化做無形的膠片,將永遠珍藏在我們的腦海中。

從今以后,我們將踏上人生的另一段征程。我們當中有人讀研,有人工作,有人創(chuàng)業(yè),有人等待,但我們永遠不會舍棄在浙江林學院學到的點點滴滴。我們不會忘了在迷茫彷徨時老師的悉心指點,不會忘了傷心難過時同學的真切問候。我們不會忘了浙江林學院,因為這里有我們最為燦爛的青春,更因為這段華美的青春樂章中融入了老師們無私的愛和同學們真摯的情。

面對母校,我們要獻上一顆顆感恩的心。感謝母校領導和老師四年來對我們的關心和教育,是你們的諄諄教誨,讓我們的大學四年沒有虛度;是你們的辛勞,讓我們擁有今天的成績;你們的鼓勵,將讓我們在社會的風浪中勇敢前行。請母校放心,我們決不辜負您的培養(yǎng),我們會時刻銘記您的教誨,以優(yōu)秀的業(yè)績彰顯浙江林學院的風采。

面對恩師,我們想說:一日為師,終生不忘。

面對同窗,我們想說:一朝同窗,一世朋友。

今天,只是畢業(yè),我們之間的師生情誼、同學友愛將伴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升級。浙江林學院,已經(jīng)成為一次又一次默化在我們心中永遠無法抹去的記憶;東湖校區(qū),將是我們心中永遠的圣地。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班會發(fā)言稿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作為畢業(yè)生的代表,今天在這莊嚴的畢業(yè)典禮上,代表全體畢業(yè)生在此發(fā)言,我深感榮幸。首先,我代表全體同學向學院的各位老師說聲:您們辛苦了!向朝夕相處的兄弟姐妹道聲:繼續(xù)努力!

幾年的大學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彈指一揮間,我們已從渴求知識的新生,成長為略有所成的畢業(yè)生。相信大學生活里的酸、甜、苦、辣,給每個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回憶;相信大學幾年的學習會成為每個人未來發(fā)展的不竭動力。

經(jīng)歷了大學幾年的緊張和忙碌,我此刻的心情應當和在座的各位同學一樣,縱然喜悅,也掩不住回憶與留戀。面對母校,即將畢業(yè)的我們感慨萬千。正是由于您的培養(yǎng),使我們在發(fā)展方向上擁有充分的個性空間;正是由于您的關懷,使我們可以自信地面隊任何艱難困苦;正是由于您的呵護,才使得我們順利完成學業(yè),獲得繼續(xù)深造與建功立業(yè)的機會;正是你的寬容,使我們可以犯錯,可以按自己的方式,按自己的理想愛好學會生活。

幾年的課堂,老師們或滔滔不絕,或循循善誘,或旁征博引的風格,為我們展現(xiàn)了知識的無限魅力。如果黑板就是浩淼的大海,那么,老師便是海上的水手。鈴聲響起那刻,你用教職工鞭作漿,劃動那船只般泊在港口的課本。課桌上,那難題堆放,猶如暗礁一樣布列,你手勢生動如一只飛翔的鳥,在講臺上揮一條優(yōu)美弧線——船只穿過……天空飄不來一片云,猶如你亮堂堂的心,一派高遠。

也許還有一些遺憾吧,那么多精彩的講座,我們已經(jīng)來不及聆聽;那么多精彩的活動,我們已經(jīng)來不及參與。也許還有一些愧疚吧,面對慈父嚴母般的老師,我們總能杜撰出各種逃課的理由。面對認真批改作業(yè)的各科老師,我們很多時候都只能拿出一個版本。

這幾年的大學生活里,我們收獲了太多,也錯過了太多,而時間從未像現(xiàn)在這樣吝嗇,連一分一秒也不愿多留給我們。我們總以為自己已經(jīng)長大,總以為自己可以毫不在乎,但當離別就這樣不依不饒地到來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與這個集體已經(jīng)血脈相連,榮辱與共了。

最近,我常??紤]一個問題:假如我可以再度過一次大學生活,又會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會努力地追求些什么?放棄些什么?有些問題真的會有和當時不一樣的答案。

總有太多發(fā)自肺腑的感謝,怕來不及說出口:親愛的母校,是您包容了我們的懵懂無知,是您孕育了我們的睿智果斷,是您給了我們展示自我的舞臺。學校的學習風氣、學習理念將使我們終生受益。我們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學會了怎樣做人,做一個勤奮、誠實的人,這是學院給我們最大的財富。

親愛的老師,是您的辛勞付出,是您的無私奉獻換來了我們的收獲與成長;您知識淵博,并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我們;您體貼入微,使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家的溫暖;您獨特的人格魅力更是令我們折服;您的磨練與指導,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留下深深的印跡。衷心地感謝您!

親愛的父母,一路上風雨兼程,你們撐起一片燦爛無比的晴空,用細致無私的愛,給了我們溫暖的港灣和不斷前行的力量,卻從不索求,讓我們把誠摯的謝意獻給你們,用一生去回報你們無盡的恩情。

現(xiàn)在,我們即將離開,讓我們認真保存好每張合影,因為合影上的燦爛笑容已經(jīng)定格在記憶中;讓我們用力擁抱每一個我們喜歡、我們欣賞或曾經(jīng)幫助過我們的人,因為很多人,此生將很難再重逢;讓我們對曾經(jīng)起過爭執(zhí)沖突的人說聲“對不起”,不再追究誰對誰錯,因為我們不想把友情的缺憾帶入今后的生活;讓我們再對每位老師,對校內各崗位上的工作人員說聲“謝謝”,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才可以舒心的學習和生活;也讓我們在送別的時候,別淚水漣漣,因為我們應更多的記住彼此燦爛的笑臉!

在這里,我們共同祝愿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燦爛,我們也衷心祝愿每一位老師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祝愿學弟學妹們繼續(xù)開創(chuàng)美好的未來!

在即將踏上新的人生旅途的時候,我們所有人都將記住:沒有大海的壯美,可以有小溪的娟秀,沒有高山的巍峨,可以有山路的曲折,沒有激昂的樂章,可以有抒情的小調。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在以后漫長的人生旅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做個最好的自我!這樣的人生也美麗!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篇3

親愛的父老鄉(xiāng)親們:

你們好!

一場干旱,使多少田地干裂;一場干旱,使多少湖泊干涸;一場干旱,又使多少人們把飲水當做頭等大事。為此,我向受災地區(qū)的人們致以崇高的問候。

一連半年多都沒有見到一滴雨水,整天烈日當頭。湖泊干涸,土地干裂,農(nóng)作物也因供應不上水而枯死,大伙兒也失去了家園、田地。就邊一向頑強不屈的小草,也旱所蜇伏。土地被分割成一塊一塊的,牛羊都在饑餓中痛苦的死去……干旱籠罩著整個云南地區(qū)。

干旱無情,人有情。黨和國家得知了你們的處境,不辭辛勞從遠方為你們送來了水,澆灌了田,使大部分的人民生活得到了暫時的穩(wěn)定。

近期,各臺新聞連續(xù)追蹤報道有關旱區(qū)的進展,全國人民時時刻刻牽掛著你們。得知了這個消息,我們全校師生舉行了一次捐款活動,雖然只能解決一時的困難,但是我們愿意將一顆真誠的心獻給你們。身為一名少年隊員,我不能為你們做出更大的貢獻,但是我愿意做出我力所能及的,哪怕是一小瓶礦泉水,我了愿意。

干旱,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每個人都在心里默默祈禱,希望干旱能早是停息。

當子弟兵們?yōu)槟銈兯蛠砬逅畷r,你們臉上的笑容就像一朵美麗的花兒,綻放在每個人的心頭。

最后,我代表全校師生向你們送去純真的祝福,希望干旱能早日停息,希望你們能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篇4

郭子立媽媽

尊敬的AP老師們、在一起三年的AP家長們:

Dear AP teachers and parents,

大家好!我是6班郭子立同學的家長。今天非常榮幸作為家長代表和AP大家庭共享喜悅和成果。

Good afternoon. I am the mother of Billy Guo from Class 6. I am honored to share the achievement and joy with you all as parent representative.

回想這三年來孩子的成長,身為父母的我們倍感幸運、幸福。三年前, 我們全家面臨著一個選擇:讀普高還是來AP 最終是兒子確定了美國大學的夢想,讓我們走入AP中心。清晰記得第一次到成老師的辦公室,她一見兒子就說這孩子怎么又瘦又小,其他事情先不做,先開始游泳,提高體能才能有以后的戰(zhàn)斗力!進入寧外,孩子的快速適應離不開班主任,生輔老師,外教和升學指導老師的快速和全面介入,最快最明顯的變化是兒子身體和個性都茁壯了,活潑了,并且什么都和我們點點滴滴的分享。為了能更全面滲透,在高一的夏天,在學校提供的一系列項目中,我們選擇參加耶魯?shù)腟IG營地。心如所愿,兒子在大部分是美國學生的兩周的營地后,他的口語能力飆升,他的團隊和領導力更加國際化,還驚喜的捧回"美國隊長"(TEAM CAPITIAN) 獎杯。

We, as parents, feel so fortune and blessed to witness the growth of my son in the AP center during the past three years. Three years ago, my family was encountered with two options: to be enrolled into AP or go to the normal senior high school. Finally Billy decided for his dream to go abroad to US for his undergraduate studies. I remember clearly how Della teased Billy the first time in her office: "You are physically too tiny and weak. Forget about all the other academic goals, go swimming and be strong." After coming into AP center, Billy was amazingly orientated into all the new system due to the support and help from all the faculties like head teachers, dorm teachers, AP teachers and counselors. Billy was more open and strong, specially sharing all of his life with us all the time. In the summer of Year 1, we chose SIG program in Yale. After being immersed into the typical American life for two weeks, Billy’s oral English is enhanced dramatically as well as his teamwork and leadership skills. Surprisingly he was awarded as " Team Capitan".

我和他爸爸都在外貿行業(yè),耳濡目染的兒子也喜歡上了商科。經(jīng)過升學指導李老師和成老師的一次次潛能挖掘,一次次鼓勵和頭腦風暴,在準高二兒子創(chuàng)立了商業(yè)風暴社:從社團招募,團隊整合,到結合自身所學的精算課程親自給社團授課,都讓我們看到了他對興趣的追求和堅持。更出人意料的是,瘦小的兒子膽兒越來越大,帶領社團參加杭外的商賽、上海的全國賽、芝加哥的國際賽,參與成就蛻變,一步又一步的夯實了兒子的夢想。眾多的學術競賽中,寧外豐富的AP課程和中方課程,真正幫助兒子武裝了足夠強大的學術能力。

Both his father and I are in the business field for many years, which also influenced Billy to be interested in business. After many brainstorming and talks with counselors, Billy was encouraged to set up the first business club named "Biz Storm". Recruitment, training, team building, we see his grit in this passion. He is also more and more brave and initiative to lead the team to compete in Hangwai, Shanghai and Chicago for all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business competitions. This builds up more of his future plan. Thanks to the diverse and rigor of AP& Chinese curriculum, Billy is armed academically competitive.

在高二的家長面談中, 升學指導老師建議暑假期間我們帶兒子去拜訪下想申請的美國大學,并精心篩選了學校列表。足夠瘋狂的是,我們家真的去了。在美十天從波士頓到南卡拜訪了十所學校,每次造訪的家庭中只有我們一個中國家庭,而且所有學校都知道寧外AP,認識我們的升學指導團隊,招生官們對于我們尤為關注和耐心,而我們選校和申請就不再是紙上談兵,不再是僅用排名為依據(jù)。高三申請季,周圍很多親友都建議我們選擇外面的中介,這樣才能"包裝",才能"放心",才能"申的好".而成老師和我們見到的招生官都一直強調誠信申請,強調這個過程孩子的自我認識和成長。為此我們和兒子進行了長談,兒子很堅決,說學校里這么多大學來訪的接觸,他已經(jīng)深知文書內容一定要自己寫,真實誠信是他想體現(xiàn)的重要價值觀。最后,我們選擇相信兒子,相信學校,相信成老師。值得一提的事,申請過程中,兒子一直抓住和招生官刷臉的機會,盡享了很多AP的平臺和資源。因為有透明的申請過程,直接的推薦和三方的合力,兒子接連拿到10所大學的錄取和很多獎學金。

During the parents’ talk in year 2, counselors suggest we’d better do some campus visit and also helped to make a fit school list. Crazily, as a family we actually did it. From Boston to South Carolina, we visited ten colleges in ten days. We were amazed how connected Ningwai counseling office is with the admission officers. After this visit, the school list of Billy’s application is never based on the ranking numbers. In year 3, lots of my friends suggest we should find another agent for "better application" for Billy, but Billy and we all value the integrity in the process which is also promoted by AP center and counseling team. Billy took advantage of all the resources and opportunities offered by AP center and achieved a lot: finally with ten offers and lots of scholarship.

如果說郭子立的AP三年是成功的,作為家長,我最大的體會就是:信任。國際教育中有很多是我們作為家長不懂的,但在身邊會有很多聲音都會干擾和介入。但我們家一直有個原則,就是無論是不懂還是糾結,是焦慮還是選擇,我們家都無條件的信任寧外,信任升學指導團隊給予我們的意見。而經(jīng)過這三年一起的共同努力,這種信任帶來結果都是良性,積極的,兒子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豐碩的成果。而我作為家長,對于學校的一系列安排,無論是正式的家長會還是非正式的家長沙龍,無論是統(tǒng)一的集會還是一對一面談,無論是學術的還是課外活動的安排,我的參與度都極高,這樣也進不一步提升了我對學校的信任和對孩子的認識。

The best summary from Billy’s story I would like to share is:Trust. This is a frustrating process with lots of unknown and confusing facts. But as a family we always choose to trust AP, the school and the guidance by counselors unconditionally. After these three years, with the trust we gain positivity and Billy’s well-rounded development. I am intensively involved with everything AP offers, either for parents meeting or parents salon, or the one-one-one talk, academically or for extra-curriculum. This all helps me to understand and trust AP more.

最后祝福寧外AP大家庭蒸蒸日上,每個孩子都能快樂幸福地成長!

Wish all the best for AP family and all the AP students. Tomorrow is yours.

篇5

    研究個案之一:文學社對提高學生寫作、采編能力的嘗試

    運用行動研究來探究文學社對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作用,我們課題組已經(jīng)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為了提高中文系學生對寫作的興趣,進而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我系于2007年成立了“紅杏花”文學社,指派有寫作經(jīng)驗的教師擔任文學社的總顧問和指導老師,同時不定期邀請外面的作家和本校的專家來舉辦這方面的講座,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如曾請中國作協(xié)會員、江西省作協(xié)副主席、著名詩人程維來講詩歌創(chuàng)作,激發(fā)學生的文學創(chuàng)作熱情。考慮到學生發(fā)表作品較難,經(jīng)上報院黨委宣傳部批準,系里于2008年創(chuàng)辦了內刊《紅杏花》雜志。這本由學生自己寫、自己編輯出版的期刊,既為廣大學生提供了發(fā)表作品的園地,同時也成為他們進行實訓的陣地?!澳苷f會道,能寫會造”,這是我們對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生的要求。“寫”是一般的寫作要求,這里所說的“造”指的是創(chuàng)造,也就是能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創(chuàng)作要比一般的應用文體寫作要求更高,由此必須給他們更多的鍛煉機會。從理論轉向技能,除了教師的指導,還要不斷地進行寫作實踐,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提高。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紅杏花文學社有專門的章程,有固定的活動,每年有自己的計劃。它每年定期舉辦的詩歌朗誦會、戲劇表演節(jié)、小說研討會,對促進學生的文學興趣、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確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將來就業(yè)的方向除了從事教育工作,還有很大一部分人會到新聞出版業(yè)工作。為了拓寬就業(yè)面,在實訓教學上我們對學生采編能力的培養(yǎng)也十分重視。系里的指導老師會經(jīng)常在文學社舉辦采編業(yè)務方面的短訓,對新生進行業(yè)務指導。2010年12月3日,筆者對文學社全體成員進行了編輯業(yè)務方面的培訓。當時內部刊物《紅杏花》正在編輯第三期,已經(jīng)排出了樣刊初稿。作為總指導,筆者在審閱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較多的問題,于是從稿件內容把關和編輯排版兩個大方面,對全體社員提出具體要求,并結合已經(jīng)在審的雜志清樣,從正反兩方面的例子進行了講解。如這期雜志中文學社社員何某的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在這個喧鬧的世界,加上幾千年的禮義思想的影響,辦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往往非要復雜地給各個有關部門、有關人員送點東西。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xiàn)象,我并不是批判什么,而是強調錢的重要性。……”筆者明確告訴學生:民族宗教問題絕對不能碰、政治問題不能隨便碰、消極頹廢內容不宜發(fā)表。通過指導老師對文學社學員的指導,學生的寫作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在學院報紙的副刊上,曾多次發(fā)過“紅杏花文學社作品專版”。江西省寫作學會每兩年要舉行一次“大學生寫作大賽”,系里指派作家祝春亭教授擔任這項賽事的指導老師。除2002年首屆比賽沒有參加之外,其余的比賽中文系都組織學生參加了。在這項比賽中,中文系的學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數(shù)十名學生分別獲得了一、二、三等獎。其中獲得一等獎為第二屆6人,第三屆、第四屆都是10人。由“紅杏花”第四任文學社社長、中文系2008級??埔话鄺罡吆>巹〉摹稅墼诿玎l(xiāng)》,在學校演出獲一等獎,該劇參加全省高校校園心理情景劇大賽,獲得了旅游商貿學院賽區(qū)三等獎。與此同時,學生的采編能力也得到提高。他們擬于2011年4月出版第四期《紅杏花》雜志,在審稿和編排上與第三期相比,同樣是這些學生唱主角,但取得了明顯的進步。雜志內容健康向上,編排美觀得體,獲得了廣大師生的好評。有的學生在學院的報紙任采編,有的則在公開發(fā)行的報刊上發(fā)表了作品。由此可見,加強寫作、采編能力方面的實訓教學十分必要。

    研究個案之二:表演與研討會對推進學生科研能力的作用

    運用“行動研究”來推進學生的科研能力,必須遵循“行動研究”的基本原則和方法。一般來說,教師開展教學“行動研究”的操作程序如下:①發(fā)現(xiàn)教育問題;②分析問題,找出原因;③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④實施方案;⑤反思方案的實施效果。根據(jù)這一理論,我們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實際,從中去發(fā)現(xiàn)學生當前存在的問題。從2006級、2007級本科班畢業(yè)論文的寫作上來看,我們發(fā)現(xiàn)他們普遍存在著科研能力不夠強的情況,??茖W生這個問題就更突出了。例如,許多學生畢業(yè)論文的選題不新,重復別人的觀點,缺乏學術價值;還有不少學生只會就事論事,敘述作品的情節(jié)占太多篇幅,論文的理論性不夠;另外還有部分學生寫出的論文邏輯性不強,整篇文章不知所云。出現(xiàn)這種情況,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鍛煉不夠,學生主動進行的研究性學習太少。為了改變這一狀況,系里決定加強實訓教學。在實訓教學方面,重點又加強學生閱讀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我們主要采取了兩項措施:一是通過文學作品的表演,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二是通過開作品研討會,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古代文學、現(xiàn)代文學、當代文學和外國文學這些專業(yè)課,涉及的文學經(jīng)典作品很多,其中不少作品被搬上了銀幕和熒屏。讓學生組織劇社,進行文學作品表演,學生要演好角色、進入角色,就必須對作品和角色有一定的研究。在這個基礎上,他們對作品的認識往往會有所創(chuàng)新。詩歌朗誦會,是實訓教學中經(jīng)常舉辦的一項活動?!凹t杏花”文學社成立后,每年4月都要舉行大型詩歌朗誦會,以提高學生對詩歌的感悟能力。戲劇表演,也是促進學習的途徑之一。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分角色朗讀來體會戲劇作品,如《雷雨》《欽差大臣》《威尼斯商人》都曾作過嘗試。“紅杏花”文學社為慶祝成立一周年,當時準備了豐富的文藝節(jié)目,其中就有話劇《雷雨》片斷的表演。在此之前,中文系學生曾將《簡?愛》的精彩片段以話劇的形式搬上舞臺。學生還自編、自導、自演過話劇《愛在苗鄉(xiāng)》。為了加強探索性內容的實訓教學,筆者曾于2009年4月22日在2006級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本科班的《世界華文文學》課上舉行過“林海英作品研討會”,要求全班每個同學必須發(fā)言,會上大家發(fā)言踴躍?;ヂ?lián)網(wǎng)的發(fā)達,使學生可以上網(wǎng)查找一些研究文章,這使得他們可以對別人的研究成果加以借鑒。然而也有其負面作用,就是一些不愿動腦筋的人會抄襲別人的研究成果。為了避免其負面作用,我們在2010年3月16日舉行研討會,特地將本系作家祝春亭新近出版的長篇歷史小說《大清商埠》作為研討的對象,以杜絕他們上網(wǎng)抄襲。再如2011年3月19日舉辦的路遙作品“《平凡的世界》研討會”,系里派了四位指導教師,邀請了江西旅游商貿職業(yè)學院和江西電力職業(yè)學院的文學社代表參加。學院督導郭教授對此也很感興趣,犧牲周末休息時間前往觀摩,并在學院的《督導簡報》上作了介紹。學生的發(fā)言稿,一部分準備修改后發(fā)表。研討會形式實際上是一種“課題研究模式”(也叫項目研究模式),是一種研究性學習模式。實踐證明,課堂與課外相結合,通過表演和研討會等形式,加強探索性內容的實訓活動,對學生閱讀分析能力的提高有較大的作用。經(jīng)常性地開展表演和研討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

    研究個案之三:技能競賽對提升師范生綜合素質的促進

篇6

(一)認識經(jīng)濟法課程的性質和特點

1.經(jīng)濟管理系的財經(jīng)類專業(yè)需要經(jīng)濟法基礎知識和技能

懂經(jīng)濟、懂法律是財經(jīng)類專業(yè)大學生具備較高綜合素質的體現(xiàn)。當今社會是法治社會,市場經(jīng)濟是法治經(jīng)濟,依法辦事是現(xiàn)代社會人基本的行為規(guī)則,我們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法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法律、遵守法律,提高我們自身的綜合素質,以應對復雜多變的社會環(huán)境。尤其作為財經(jīng)類專業(yè)的學生,更應該深入學習經(jīng)濟法,以此提高財經(jīng)類專業(yè)人員的專業(yè)素質,體現(xiàn)出高素質的大學生應有的綜合技能,為今后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2.經(jīng)濟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

經(jīng)濟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為了使經(jīng)濟法課程中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增強學生的法律應用能力,就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應用技能的培養(yǎng)顯得更加重要。而運用模塊化案例教學法無疑是比較恰當?shù)慕虒W方法。與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相結合,采用模塊化案例討論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更能使學生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認識我們學生的特點和我們的培養(yǎng)目標

1.高職學生基礎薄弱,過多理論講解會消化不良,導致厭學

高職院校的學生底子薄,文化基礎差是不爭的事實。在中小學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良好的學習氛圍,大都是不會學習,也不愛學習。因此,高職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學習積極性不高,沒有良好的學習風氣。另外,高職學生注意力易分散,興趣容易轉移,對學習以外的東西接受能力較強,接受程度高,但是鉆研深度不夠。

2.S-ESE培養(yǎng)模式下的課程改革要實現(xiàn)崗課對接,注重能力培養(yǎng)

安順職業(yè)技術學院以創(chuàng)新的S-ESE人才培養(yǎng)模式作為深化教學改革和加強內涵建設的突破口,強化專業(yè)建設與課程建設。在課程建設方面,始終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職業(yè)能力為核心,以崗位技能訓練為重點,既強調職業(yè)通用知識與技能,又重視培養(yǎng)特定崗位所必備的知識和技能。以學生職業(yè)能力和職業(yè)素質培養(yǎng)為主線,進行課程開發(fā)和課程體系設計,將培養(yǎng)目標分解落實到課程建設中,建立相應的理論課程體系、實踐課程體系、素質課程體系,從而形成三者相互滲透、密切結合的統(tǒng)一的教學體系。

二、找對方法,循序漸進

(一)整合教學內容,強調實用、夠用

高職經(jīng)濟法的教學內容不能不分輕重,面面俱到,而是要遵循高職高專教育“以崗位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理論以必需、夠用為度”的原則和培養(yǎng)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這一目標,按照教學過程的實際要求進行概括和總結,對經(jīng)濟法教學內容的進行取舍和整合。我將經(jīng)濟法課程內容分為三個方面:法律基礎理論、經(jīng)濟實體法律、經(jīng)濟程序法律。

(二)議案學法,模塊化推進

我將經(jīng)濟法教學任務的68個課時,分為四個教學模塊,以模擬訴訟的方式逐個推進:第一模塊:民法案例訴訟16課時,包含民事行為能力和民事權利能力;合同和擔保;訴訟時效等。第二模塊:公司法案例訴訟20課時,包括公司設立條件;公司章程的章程制定;公司的經(jīng)營過程等。第三模塊:勞動合同法案例訴訟16課時,包括勞動合同的擬定和勞動仲裁等。第四模塊:知識產(chǎn)權法案例訴訟,16課時,包括商標權、專利權和著作權等。

(三)突出能力培養(yǎng),實現(xiàn)崗課對接

1.培養(yǎng)學生法律思維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思維能力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首先,應創(chuàng)新現(xiàn)有的法律教育理念。傳統(tǒng)教育模式?jīng)]有把培養(yǎng)學生具有較強的法律思維能力作為培養(yǎng)的目標,這一理念直接影響整個教學體系。因此須首先轉變教育理念,樹立全面的以養(yǎng)成學生法律思維能力為目標的教育理念。其次,應完善法學教學課程體系。全面的法律思維應兼具學理性和實踐性的思維能力,其中更為重要的是以法律思維培養(yǎng)作為導向,進行多元化實踐性教學模式的探索。模塊化案例教學法將學生置身具體案例之中,引導學生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對案例中的人和事進行判斷和推理。

2.培養(yǎng)學生法律語言的表達能力

模塊化案例教學法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采取任務驅動、行動導向的設計模式,以活動設計、角色參與為手段,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模塊化案例教學過程由理論到實踐、由簡單到復雜的關系,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及交際場合的普遍律。在每個模塊中都安排了精選的案例、活動設計和測試內容,讓學生用法言法語來表達的所思所想,使得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一種法律語言表達與溝通的實踐過程。

3.培養(yǎng)學生法律文書的寫作能力

法律文書是公檢法機關和律師、仲裁、公證機關在訴訟活動和非訴訟活動中制作和使用的各種文書。每個法律人都離不開法律文書的制作,法官要制作判決書,檢察官要制作書,律師要寫辯護意見等。因此法律文書的寫作非常重要。法律文書既要反映實體法規(guī)定,體現(xiàn)對案件處理的實體決定;也要反映程序法的規(guī)定,體現(xiàn)對案件處理的程序規(guī)定。模塊化案例教學法由學生自己撰寫狀、答辯狀和判決書等,為其提高法律文書的寫作能力提供鍛煉機會。

三、付諸實踐,不斷探索

下面以第一模塊為例,對整個模塊化案例教學法的步驟和方法進行說明。第一,確定班長為本次模擬法庭的總導演,再把班級同學分成3組,各組選出組長1名。明確導演職責:監(jiān)督、檢查各組任務完成,觀察各組成員對案件討論和材料準備的參與情況;負責各組之間聯(lián)絡和協(xié)調,注意各組任務的銜接和配合。明確組長職責:組織組員討論案件,收集、總結組員觀點,負責庭審材料和道具的準備;負責對本組同學的參與積極性和具體貢獻進行評價。明確各組成員職責:立足本組角色定位,每個成員積極思考、發(fā)言;梳理發(fā)言內容,形成完整、嚴謹?shù)挠^點材料。第二,給出案例和問題,各組研究案例、思考問題、總結觀點、相互點評。精心選取案例,要求精確、恰當,帶有目的性和針對性。教學案例的針對性,能強化經(jīng)濟法教學的目的性。提供案例:甲、乙、丙、丁是朋友關系。2000年3月1日,四人同桌喝酒。席間,甲、乙簽書面合同,乙向甲借款一萬元,借期一年。丙簽字愿做保證人,丁簽字愿以自有房屋做抵押。2000年3月5日,甲將一萬元現(xiàn)金交付于乙。此后無話。2003年3月3日,甲要求乙償還一萬元借款并支付三年的利息,乙聲稱已過訴訟時效,不愿還款。甲遂要求丙、丁承擔責任,也遭拒。2003年3月10日,甲將乙、丙、丁人告上法院。提出問題:(1)如何認定甲、乙、丙、丁的主體資格?醉酒狀態(tài)是否影響一個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為什么?(2)甲、乙之間的合同是否成立?是否生效?乙是否要還本付息?為什么?(3)乙聲稱已過訴訟時效是否有法律依據(jù)?為什么?(4)甲、丙之間的保證合同是否成立,丙是否要承擔保證責任?為什么?(5)甲、丁之間的抵押合同是否成立,丁是否要承擔質押責任?為什么?(6)法官該如何判決此案?第三,抽簽決定三組的角色分配:原告組、被告組、法官組。實行組長負責制,各組內部再分工,準備庭審材料:狀、答辯狀、判決書等,指導老師在各組準備過程中,對其分別輔導。步驟如下:①各組立足本組角色背景,再次研究案例和問題;②各組尋找出對己方有利的法律依據(jù)和證據(jù);③原告組根據(jù)案例寫出狀一式三份,自己一份,法官、被告各一份;④被告組根據(jù)狀寫出答辯狀一式三份,自己一份,法官、原告各一份;⑤法官組根據(jù)狀、答辯狀寫出判決書一式三份,自己一份,宣判后發(fā)原、被告各一份;⑥各組寫出發(fā)言稿,準備證據(jù)材料、標牌、法槌等;⑦導演組織排演,各組就排演中出現(xiàn)的問題討論修改。指導老師老師參與討論,適時引導。第四,組織庭審。各組推舉表現(xiàn)優(yōu)秀者代表本組參與庭審,分飾原、被告及其訴訟人和法官、書記員、法警。將教室布置成法庭,嚴格按照庭審程序進行。第五,導演點評,根據(jù)表現(xiàn)情況給組長打出參與此次模擬法庭的得分。組長給組員打分。第六,老師點評學生表現(xiàn),指出成績與不足,將相關法律知識和技能再進一步系統(tǒng)化闡述。①點評合同成立與否等實體法律問題;②點評庭審過程中的法律程序問題;③點評法律文書的寫作問題。

四、結語

篇7

論文摘要: 基于南京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及省內高職院同行關于《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教學改革的實踐,本文作者發(fā)現(xiàn)該課程教學改革存在教學管理不合理、師資結構及質量有問題、實踐教學不理想、考核方法落后和學生外語能力不足等制約因素,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在中國對外貿易發(fā)展迅猛和外貿人才急缺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的外貿人才培養(yǎng)更顯重要?!秶H貿易理論與實務》是高職院校經(jīng)管類專業(yè)核心課程,也是南京交院(簡稱我院)管理系報關與國際貨運、物流管理、電子商務等8個專業(yè)的考試課程。近年來我院大力推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yǎng)模式,本課程作為立項精品課程進行了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探索?;谖以杭笆雀呗氃和械慕虒W改革實踐,本研究對工學結合背景下的高職《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理論探討。

1.高職《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教學改革的制約因素

1.1教學管理不合理。

教學管理不合理嚴重影響本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教學任務安排不嚴謹造成師資變動頻繁,從而導致教學質量嚴重下滑。例如某高職院經(jīng)管系在5年內教過本課程的教師竟有10人之多,導致某些國際貿易專業(yè)教師反而從事其它專業(yè)課程的教學工作,還有的專業(yè)教師一個學期甚至同時教3—4門課程。二是教材選用混亂。例如有的教師從事某班本課程教學,但該班教材卻是另外一個人訂的;有的高職院教材頻繁變動,甚至每個學期都換,有的選用教材還是本科教材。三是下企業(yè)難度較大。雖然有些高職院口頭提倡工學結合,但真正本課程專業(yè)教師要求教學下企業(yè)時卻往往無法如愿。原因有很多,比如經(jīng)費、學生安全、教學督導和工作量核定問題等。

1.2師資結構及質量有問題。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對師資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要求非常高,但事實上高職院校該課程的許多教師不具備此條件。主要原因有:一是隊伍結構不合理。有些教師是剛畢業(yè)的研究生,部分教師甚至是從其他專業(yè)轉來的[1]。二是缺乏定期專業(yè)培訓。有的教師數(shù)年得不到一次外出培訓機會,也沒有真正進入外貿企業(yè)進行社會實踐。三是部分教師厭學及科研能力缺乏。許多貿易政策及操作實務是隨著國際環(huán)境變化而變化的,因此國際貿易教學要求教師必須不斷更新知識。但出于惰性,很多教師不愿繼續(xù)學習,對國際貿易的新變化不關注,其知識結構是有缺陷的,有的教師甚至多年使用同一個教案。此外,科研能力是教學質量保證和提高的重要因素,但有的教師從來不愿寫論文。

1.3實踐教學不理想。

許多高職院國際貿易課程實踐教學并不理想,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實踐條件差。有的高職院國際貿易實訓室僅有1套模擬操作軟件,且模擬軟件利用率也不高。二是部分高職院沒有國際貿易實訓室,國際貿易實踐教學局限于書本理論講解。三是少數(shù)國際貿易教師由于自身知識結構原因不能勝任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因而忽略了許多實踐部分的教學任務。四是實踐教學局限于學校,沒有進入企業(yè),有的高職院校所謂的校企合作教學基地僅僅是為了應付高職院評估的一紙空文。五是有經(jīng)驗的企業(yè)校外指導老師沒有真正進入課堂教學,有些所謂的校外指導老師只是掛名而已。

1.4考核方法落后,學生外語能力不足。

許多高職院校仍沿襲傳統(tǒng)的試卷考核方法,并要求填空、選擇、問答等不同類型按一定比例搭配。這種考核方法對本課程實踐教學創(chuàng)新帶來一定的制約,教師為避免麻煩,會花大量時間按照傳統(tǒng)的書本教學方法和思路進行教學,不愿嘗試改革。考核方法落后的另一個方面是針對教師的,許多高職院對教師的考核標準陳舊,不利于從事教改的教師考核成績提高,因而制約了教師進行教改的動力。此外,本課程的涉外性很強,高職學生外語能力相對不足給本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許多學生看懂各類外文單證及專業(yè)貿易術語的花費時間較多。尤其是五年制高職學生,英語四級通過率不到10%,對于此類學生,許多教師對單證、函電部分教學內容只作簡單講解。

2.高職《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教學改革實踐及思考建議

2.1組建課程教學團隊,申請立項精品課程及自編教材。

組建一個穩(wěn)定的專業(yè)課程教學團隊是進行本課程教學改革的關鍵。通過多方溝通和努力,我組建了一個以4人為主講教師的《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教學團隊,團隊成員年齡在27—36歲之間,均有碩士以上學歷,其中1人為在讀博士,2人具有企業(yè)工作經(jīng)驗,1人具有豐富的單證培訓經(jīng)歷,3人外語水平達到6級或專業(yè)8級水平。團隊成功申報了《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院級精品課程,為教學改革提供了資金保障,團隊成員均參與了自編教材的編寫工作,并發(fā)表了學術論文40余篇。團隊建設對本課程教學質量提高起了積極作用,團隊成員多次獲得教學質量獎。此外,團隊骨干還積極參加國內外學術論壇,了解國際貿易環(huán)境及操作規(guī)則的變化,對教學內容進行不斷的修訂,提高了教學內容的實用性。

2.2進一步制定和完善教學下企業(yè)相關規(guī)則,鼓勵企業(yè)外貿人員進入課堂教學。

高職《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專業(yè)教師下企業(yè)實踐的機會仍然太少,部分教師的所謂暑期下企業(yè)實踐證明也僅僅是找單位蓋個社會實踐章,并未真正下企業(yè)實踐,這需要各高職院校下企業(yè)相關政策細則的出臺與支持。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江蘇省高職生第3學年大部分時間被安排為社會實習,這是學院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重要組成部分,我認為專業(yè)教師對實習學生的進一步專業(yè)知識指導有待加強,這也需要學院制定和完善指導教師下企業(yè)指導學生的工作細則與績效考核制度。此外,教師要積極聘請校外有經(jīng)驗的外貿業(yè)務員進入課堂,為本課程教學提供新鮮知識。目前我院只是偶爾聘請部分專家進入學院做些講座和交流,外聘專家數(shù)量與進入次數(shù)有待進一步提高。

2.3改革考核方法,加強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改革傳統(tǒng)的學生考核方法是本課程教學改革成功的前提,尤其是成績比例制定和實踐環(huán)節(jié)考核形式學院要盡量放權于專業(yè)教師。同時對于專業(yè)教師的考核也要有所創(chuàng)新,目前我院督導政策已開始鼓勵教師進行工學結合、項目化教改,部分專業(yè)教師開始主動進行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創(chuàng)新。其中,我所在團隊在教學方法方面的創(chuàng)新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實施雙語教學。高職學生外語能力普遍不強,因此雙語教學主要是對國際貿易關鍵詞匯均用外文標出、各類單證和函電教學均采用中、外文2種語言詳細解釋。二是多媒體案例和外語教學相結合。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效果,本課程一半內容是案例教學,且案例盡可能多地使用外文。國際貿易理論部分案例教學主要是定期給學生觀看外文的國際貿易專題片,有利于提高學生外語能力,拓展其知識面。三是互動教學法的實施,主要是提前布置一些需要學生準備材料和思考性強的作業(yè),要求學生課后自己準備發(fā)言稿,并在課堂上進行大討論,對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活躍課堂氣氛起到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