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中的責任主體

時間:2022-01-09 04:25:00

導語:試論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中的責任主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試論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中的責任主體

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推動反腐敗斗爭深入開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是黨和國家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納人法制軌道的一個重要步驟,是落實黨中央提出的“黨委統(tǒng)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xié)調,部門各負其責,依靠群眾支持和參與”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的具體表現,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能否落到實處,筆者認為,責任主體是關鍵。

一、責任主體是落實責任制的關鍵

黨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guī)定》中非常明確的提出:黨政領導班子、領導干部是責任制的責任主體。同時還規(guī)定:黨委、政府以及職能部門的領導班子對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負全面領導責任,領導班子的正職對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負總責,其他成員對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負直接領導責任,由此可見,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是責任的承擔者、履行者,是責任制執(zhí)行的主抓者,是落實責任制的領導者、組織者,如有失職,則是責任追究的對象。因此,作為責任主體的領導干部必然成為責任制能否落實的關鍵。

1、責任主體是責任制落實的重要保證。領導干部特別是黨政“一把手”,作為責任主體,在其職權范圍內,總攬全局,處于領導地位,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推進責任制落實的過程中,責任主體只有始終不渝地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只有把反腐敗工作作為一項基本職責,同做好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同步部署、同步落實、同步檢查、同步考核,只有切實做到“一崗雙職”,才能有力的推動責任制各項工作的全面落實。如果離開責任主體去談責任制,責任制只能是“空頭文件”,更談不上各項責任的落實。

2、責任主體是責任制落實的主要力量。落實責任制,只有責任主體工作到位,才能保證責任內容、責任考核、責任追究等工作的落實。從落實責任制的實踐來看,黨政領導作為責任制的責任主體,除了自身模范地履行中央規(guī)定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還要擔負起組織干部學習責任制的責任,貫徹責任制的責任,監(jiān)督檢查考核責任制執(zhí)行情況的責任,以及對不履行職責的干部進行責任追究的責任。

3、責任主體的自身作用是落實責任制不可或缺的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帶頭作用。責任主體作為貫徹落實責任制的組織領導者和具體執(zhí)行者,在抓黨風廉政建設過程中,首先是要從我做起,率先垂范,發(fā)揮示范帶頭作用,既要看好自家門,管好自家人,又要切實承擔起反腐倡廉整體工作中的責任。二是帶領作用。責任主體的作用不僅體現在要發(fā)揮帶頭作用,還體現在帶領組織“一班人”抓好黨風廉政建設,發(fā)揮好齊共管的整體作用。三是帶動作用。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要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作為責任主體還要抓好下一級,通過一級抓一級來帶動黨風廉政建設的不斷深化和責任制的層層落實。

二、對當前責任主體現狀分析

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賦于了責任主體具體的責任內容,而責任內容又需要通過責任主體的具體工作才能實現,使責任制在抓黨風廉政建設中產生積極的作用。但在實施過程中,就責任主體而言,由于存在思想認識上的不重視、工作不到位等原因,影響了責任內容的全面履行,從而導致責任制不能全面發(fā)揮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主體,但責任觀念談簿,意識不強。責任制能否得到真正的貫徹落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責任主體的主體意識,從目前一些領導干部的思想狀況看,確實有一些人在落實責任制中,對自己就是責任主體的觀念談簿,意識不強,對自己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方面應負的責任認識不清。有的認為抓好業(yè)務就行了,黨風廉政建設好一點差一點無關大局;有的認為只要自己潔身自好就行了,至于班子的其他成員和下面的人,有沒有不廉政的行為甚至違法違紀的行為,與己無關;還有的認為,抓黨風廉政建設是紀委監(jiān)察部門的事,是支部書記的事,確保完成單位每年的承包指標才是自己應做的事。

2、有職責,但停留在表面,履行不夠。責任制從制度上明確規(guī)定了責任主體在職權范圍內所必須承擔的黨風廉政建設的具體職責,其職責內容大都以責任書的形式作了規(guī)定,責任主體也以簽定責任書的辦法進行了承諾。對于每一位領導干部來說,有責任對自己職權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開展檢查、監(jiān)督、考核。然而,當前也確實有一種現象,責任書簽過了,工作算完成了,職責也就沒有了,不按照責任書的內容做扎實細致深入的工作,責任內容只停留在“明確”上,沒有行動的具體化。

3、有制度,但執(zhí)行不嚴,流于形式。按照責任制的要求,許多單位將責任層層分解,制訂出一系列具有規(guī)范性、可操作性的措施、辦法;為保證責任制的有效運行,有的單位還制定了一些配套制度。就其制度本身來說是比較具體、明確的,但問題在于有的單位有些責任主體在制定制度與執(zhí)行制度兩個方面存在著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重制度建立,輕制度執(zhí)行,執(zhí)行制度不嚴,落實制度不實,使制度失去了功能,從而影響了責任制的落實。

三、加強責任主體建設的幾點思考

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的過程中,筆者認為;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責任主體建設,以確保責任制各項工作的全面落實。

1、必須強化責任主體的責任意識。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首先要提高責任主體的認識。只有認識到位,才能有抓這項工作的自覺性,才能對自己所管轄范圍的黨風廉政建設敢抓敢管,認真負責。提高責任主體的思想認識,必須從學習教育人手,重點應進行以下幾方面內容的學習:一是要認真學習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guī)定》,二是要學習鄧小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的有關重要思想,學習江總書記有關反腐倡廉的重要論述,三是結合目前開展的“三講”教育,認真學習對照廉潔自律的各項規(guī)定。通過學習教育,要在思想上提高幾方面的認識:一是提高對反腐倡廉重大意義的認識;二是提高責任制是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一項治本措施,是在反腐敗中建立的各項制度中的基本制度,是黨的建設中一件大事的認識;三是提高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是責任主體本身必須承擔和履行的基本責任的認識。明確自己就是第一責任人,責無旁貸。在落實責任制中,自覺擔負起“四個責任”,即:宣傳教育的責任、組織領導的責任、監(jiān)督檢查的責任、率先垂范的責任;從自身做起,堅持做到“三個管好”,即:管好自己,管好配偶,管好身邊工作人員;“四個負責”,即:一是對自身行為負責,二是對自己的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負責,三是對所領導的單位、部門執(zhí)行紀律、規(guī)定、制度的好環(huán)負責,四是對所領導的單位、部門發(fā)生嚴重的問題負責。

2、必須把責任主體落實責任制納入目標管理。在進行目標管理中,一是要緊緊圍繞單位的任期目標、年度工作目標和階段性工作目標確定責任目標。著重從解決本單位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的突出問題人手,把一定時期、某個階段反腐敗的目標任務和措施要求,特別是列為“重中之重”的項目,納入責任制疇,確定其階段性的反腐倡廉責任目標。二是要搞好責任目標分解。根據責任主體的工作范圍,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將責任目標,從明晰責任、細化措施、規(guī)定時限三個方面進行分解,同時通過劃分責任區(qū),簽定黨風廉政責任書等形式將責任范圍、責任內容確定下來。三是落實責任目標,明確責任到人,做到人人有責任,有壓力、有動力。首先,明確黨政“一把手”的責任目標。作為“一把手”是領導班子和核心,是黨風廉政建設的第一責任人,他們既是各項制度規(guī)定貫徹落實者,又是具體的執(zhí)行者,其作用舉足輕重,黨政“一把手”必須對黨風廉政建設負總責。其次,明確領導班子其他成員的責任目標。要求領導班子其他成員也要在各自職權內起模范帶頭作用,在做好所分管工作的同時,應切實抓好所分管范圍內的的黨風廉政建設的重任。第三、明確單位中層領導干部的責任目標。中層干部雖然不是主要領導,但是他們對黨風廉政建設如何抓、抓的效果如何,影響很大,因此也必須明確他們在黨風廉政建設中的責任目標。

3、必須堅持不懈的對責任主體落實責任制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加強檢查考核是落實責任制的有效手段,也是督促責任主體落實責任制的重要方法。為強化檢查考核的有效性,要對考核的標準、程序進行嚴格的規(guī)范,完善和細化考核制度。在方法上,堅持做到“三個結合”;一是把責任主體責任制的執(zhí)行情況與干部考核相結合,與工作目標、年度考核相結合。二是把責任主體負總責的基本要求與具體工作任務相結合,做到既要有總的責任考核要求,又要結合當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各項具體任務進行考核,防止考核時無實際內容。三是定量與定性要求相結合。在內容上,確?!叭齻€突出”:一是突出各責任主體對本單位本部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負總責。注意從負總責的角度出發(fā),強調責任主體的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的崗位職責,提出具體要求。二是突出體現黨政“一把手”和班子成員的表率作用。在檢查考核中,把黨政“一把手”和班子成員在黨風廉政建設中起表率作用的情況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三是突出對實際工作的指導。要使責任主體明確,哪些工作是要抓的,從而指導其更好地開展工作。在配套制度上,重點建立“三個制度”:一是建立健全報告制度。責任主體要將執(zhí)行責任制的情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中的重大事項,定期向黨委、紀委匯報,并列為民主生活會和述職報告的一項重要內容。二是建立評議制度。即對責任主體執(zhí)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情況進行民主評議,廣泛聽取意見,評議結果在適當范圍公開。三是建立檢查制度。對反腐倡廉的各項工作,做到有部署、有檢查,并將檢查結果作為考核獎懲的重要依據。

4、必須嚴格執(zhí)行責任追究。過去,對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的問題,由于缺乏責任追究的明確規(guī)定,往往只注重對直接違紀者的處理或處分,而沒有追究領導責任和連帶責任,特別是對一些集體研究的事項更是難以追究領導責任。這就造成出了問題沒有領導負責,或者籠統(tǒng)地表不“要承擔領導責任”等,責任追究不到個人身上,使黨風廉政建設的各項措施難以落實。執(zhí)行嚴格的責任追究,必須將軟任務變成硬指標,不僅要明確責任主體的責任內容,而且要明確責任追究。責任主體不負責任,出了問題不但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而且要追究分管領導和主管領導即責任主體的責任。通過嚴格的責任追究,使責任主體感到反腐敗不抓不行,抓的不嚴出了問題也不行。只有這樣,才能促使責任主體增強對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感、壓力感和自覺性,嚴肅認真地對待黨風廉政責任制。強化責任追究必須從二個方面人手,一是要強化監(jiān)督檢查,發(fā)現和揭露責任主體在執(zhí)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為落實責任追究提供依據。二是要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建立一套有效的能夠付諸實施的追究制度,實施責任追究。責任追究的方式,通常可采取四種方式:一是廉政談話,二是組織處理,三是經濟處罰,四是嚴肅執(zhí)紀。實施責任追究,要防止追究過寬的好人主義,同時也要防止把追究簡單地等同于“株連”,不論有無責任都一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