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防洪和總體預案

時間:2022-07-11 08:00:46

導語:鄉(xiāng)防洪和總體預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xiāng)防洪和總體預案

一、總則

(一)編制目的

為了做好洪水災害的防御與處置工作,根據預測突發(fā)事件所造成災害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1)不可預見事件是我鄉(xiāng)防汛工作預防重點;(2)超標準水量氣象災害較少;(3)超防洪標準及地震災害較少;(4)地質災害偏多;(5)工程本身突發(fā)的重大險情事件較少。切實保證抗洪搶險救災工作科學、合理、有序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國家突發(fā)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市防洪總體預案》、《縣防洪總體預案》制定本預案。

(三)適用條件

根據我鄉(xiāng)水利工程實際主要適用于1.工程發(fā)生重大情況;2.發(fā)生其它自然性災害天氣影響場鎮(zhèn)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3.塘庫大壩裂縫、滑坡、管涌、以及漏水,大面積散漏、集中滲漏,決口等危及安全的險情。4.其它不可預見的突發(fā)事件等需要啟動應急預案的。在上述范圍內按照三個基本需要的啟動條件,水利工程所在地的村應急報鄉(xiāng)防汛指揮部,請求鄉(xiāng)人民政府派員出征,實施搶險救災行動。

(四)工作原則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發(fā)揚“奔跑精神”,按照“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防搶結合”的原則;堅持因地制宜、城鄉(xiāng)統(tǒng)籌,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原則,堅持依法防汛,實行公眾參與,專群結合,平戰(zhàn)結合的原則,嚴格執(zhí)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各村委會、鄉(xiāng)級各部門、單位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服從鄉(xiāng)防汛指揮部的統(tǒng)一指揮。

二、基本情況

鄉(xiāng)位于縣城西北部,距縣城49公里,全鄉(xiāng)轄6個行政村一個社區(qū),66個社,地處大巴山南麓,屬亞熱帶,氣候溫和,冬暖春早,夏熱秋雨,溫差大,云霧多,光照足,雨量充沛,常年風向以東北風為主,年平均氣溫12℃,最高8月39.42℃,最低1月1.2℃,絕對低溫2.7℃,年霜期65天,年均降雨量1414.7毫米;5月至9月降雨集中,11月至翌年4月相應較少,常造成冬干春旱。主產水稻、小麥、玉米、油菜等農作物。

三、工程概況

防汛主要以山平塘為主。(一)由于我鄉(xiāng)大多數山平塘修建于六七十年代,塘區(qū)周圍多以耕地為主,水土流失較多,導致庫區(qū)內淤積嚴重;(二)多數塘壩型為均質土壩,年久失修造成了部份壩體滑坡等隱患;(三)大壩內坡無防浪設施,甚至有些工程無放水設施。工程建成后由于資金困難基本沒有整治過,處于帶病運行之中,一遇洪水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四、應急組織保障

應急指揮機構及分工:。

四、主要應急措施

1、險情監(jiān)測和巡視:汛期中山坪塘等水利工程應急指揮組的重大職責就是安排村四職干部,堅持輪流值班,晝夜觀察,做好巡視工作,做到萬無一失,確保工程安全。

2、工程應急搶險措施:在危及大壩安全的險情中,如大壩局部坍塌、漏洞、滲(漏)水、滑坡、陷坑、裂縫、洪水漫壩、潰壩等險情出現。(1)立即使用土料、砂袋、塊石、木料堵漏、強化內坡的擋水能力。(2)壩外開挖引水入溪、入槽。防止洪水漫坡、漫溢、減輕破壞力。(3)向鄉(xiāng)人民政府防洪指揮部、縣水務局、縣防洪指揮部層層上報險情,請求火速搶險。(4)超標準洪水應急搶險措施,堅持實行預留防洪限制水位,保障較大洪水的滯洪需要。

3、一旦發(fā)生險情應立即向當地基干民兵請求幫助支援搶險。

4、報警通訊應急設施:(1)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險情;(2)利用鄉(xiāng)、村廣播電視進行電視、廣播宣傳,做到警報信號家喻戶曉。

5、警報形式:(1)山平塘周圍以高音喇叭為主險情信號,對直接領導機關以手機、電話為主傳遞信息。(2)對轉移群眾以鑼鼓警號為主。6、出險標志:白天在出現險情地用紅布懸掛險情處,夜晚以電燈為主標志。